登陆注册
302600000020

第20章 《巴菲特,从100元到160亿》 (5)

毛泽东把战争胜利的秘诀归纳为“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同样,巴菲特和蒙格把投资成功的秘诀归纳为“集中投资于成功概率最大的股票”。“人类并没有被赋予随时随地感知一切、了解一切的天赋。但是人类如果努力去了解,努力去感知,通过筛选众多的机会,就一定能找到一个错位的赌注。而且聪明的人会在世界提供给他这一机遇时下大赌注。当成功概率很高时他们会下大赌注,而其余的时间他们则按兵不动,事情就这么简单”。

一、集中投资比分散投资收益更高

不可否认,采用集中投资方式会不时地在某些年度遭受重大损失,年度投资回报率波动性比较大,然而集中投资策略在长期内的总投资回报率却远远超过市场平均水平。而分散投资方法是不可能取得这么好的总收益的,最多取得相当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

让我们对比一下两种投资组合。第一种是分散化的,包括100只不同股票;第二种是集中化的,只有5只股票。

如果分散化组合中的某只股票的价格上涨了一倍,整个组合的价值仅上涨1%。但集中化组合中的同一只股票却将投资者的净资产抬高了20%。

如果分散化组合的投资者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他的组合中必须有20只股票价格翻倍,或者其中的一只上涨2000%。现在,你认为哪种做法更简单?是找出一只价格可能翻倍的股票,还是找出20只价格可能翻倍的股票?

不言而喻,第一种做法更简单。

当然,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分散化投资者的一只股票下跌了一半,他的净资产仅下降05%。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第二种组合中,集中化投资者的财富将损失10%。

那么再问你一个问题:哪种做法更简单?是找出100只不太可能下跌一半的股票,还是找出5只不太可能下跌一半的股票?

同样不言而喻,当然是找出5只比找出100支容易。

现在我们知道了普通投资者和投资大师之间的一种区别:由于投资大师的投资组合是集中化的,他可以把他的精力高度且高效地集中在甄别正确投资对象上。

不过,集中化只是结果,不是原因。投资大师只持有少数几种股票并不是刻意的,集中化源自于投资大师选择投资对象的方式。

他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寻找符合他的标准的高概率事件上。只要他发现了,赔钱的风险就是很小的。他不会因惧怕风险而犹豫不决。

其次,高概率事件是很难找到的。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发现下一个?当他看到大把大把的钱就摆在桌面上等他拿的时候,他怎么会坐在一大堆现金上等待可能很久以后才会出现的下一个机会呢?

所以,总体来说,集中投资比分散投资收益更高。

二、收益理想:集中投资时所遵循的法则

大师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组合显然没有受制于任何简单的头寸规模法则,比如所有投资比例相当。

“如果这只股票上涨,你就继续买,不要管头寸在你投资组合中占了8%的比例。如果你判断正确,你就该购买。”索罗斯说。

从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组合中丝毫看不出这样的组合是如何形成的,这是因为他们在发现好的投资对象的时候才会投资。不管他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机会,他们都会抓住机会——这就是他们的投资组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原因。

他们所遵循的唯一法则是一条你永远也不可能从你的股票经纪人那里学到的法则:收益期望。一个投资对象的利润期望值越高,它在巴菲特或索罗斯的投资组合中所占的比例就越高。

投资者能够也应该去衡量或估算收益期望。举一个例子:巴菲特正在观察两家公司,一家的资本收益率是15%,另一家是25%。两家公司的股票市价都是巴菲特能够接受的。他显然更倾向于将更多的资金投入第二家企业。

在伯克希尔公司的投资和保险业务每年都会带来滚滚财源的情况下,巴菲特的主要问题变成了寻找足够多的高概率事件。因此,他可能会把这两家公司都买下来。

但如果是财力有限的人正学习巴菲特的方法,那我们只会购买第二家公司的股票,我们会完全忽略第一家公司。而且如果我们已经拥有了第一家公司,我们可能会卖掉它以便将更多的钱投入利润期望高得多的第二家企业。

可见,投资大师并没有刻意去设计集中化组合。集中化是他的投资方式的必然产物。而他们集中投资时的遵循唯一法则就是收益观望。

[投资课堂]

巴菲特的投资原则是“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集中投资于5~10家具有长期的持续竞争优势且其价值被市场严重低估的企业股票。

与现代投资组合管理理论主张的分散投资完全不同,巴菲特采用集中投资策略,根本原因是集中投资既能降低风险又能提高回报。许多价值投资大师的投资业绩以及实证研究都支持集中投资可以持续战胜市场的结论。

集中投资原则在应用中最关键的环节是概率估计及集中投资比例决策。巴菲特坚持投资成功的前提是寻找到了概率估计的确定性,只投资那些竞争优势的长期持续“注定必然如此”的优秀企业。巴菲特对自己集中投资的股票数目限制在10只以内。

“如果你是一位学有专长的投资者,能够了解企业的经济状况,并能够发现5家~10家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价格合理的公司,那么传统的分散投资对你来说就毫无意义,那样做反而会损害你的投资成果并增加投资风险。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些投资者会选择将资金投到一家在他喜欢的公司中名列第20位的公司,而不是将资金投入最喜欢的几家——他最了解、风险最小并且利润潜力最大的公司里。”

长期持有优秀企业的股票

事实上,当我们持有杰出经理人管理的优秀企业的股票时,我们最喜欢的持有期限是永远。许多投资人在公司表现良好时急着想要卖出股票以兑现赢利,却紧紧抱着那些业绩令人失望的公司股票不放手,我们的做法与他们恰恰相反。彼得·林奇曾恰如其分地形容这种行为是“铲除鲜花却浇灌野草”。

——巴菲特

巴菲特以长期投资而闻名,没有人比巴菲特更喜欢长期持有自己喜欢的企业股票。

“我最喜欢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是:永远。”

“我们喜欢购买企业。我们不喜欢出售,我们希望与企业终生相伴。”

“考虑到我们庞大的资金规模,我和查理还没有聪明到通过频繁买进卖出来取得非凡投资业绩的程度。我们也并不认为其他人能够这样像蜜蜂一样从一朵小花飞到另一朵小花来取得长期的投资成功。我认为把这种频繁交易的机构称为投资者,就如同把经常体验一夜情的人称为浪漫主义者一样荒谬。”

一、长期持有的原因

巴菲特之所以强调长期持有,首先是因为市场长期来说是称重机,只有经过较长的时期股票价格才逐步向价值回归。另外,还包括以下两个原因:长期持有通过复利的巨大作用将使投资收益率的微小差异形成最终巨大的财富积累差异,并且由于资本利得税缴纳时间大大延迟而使税后收益最大化;长期持有将导致交易次数大大减少而使交易成本大大降低。长期持有可避免经常买进卖出,使昂贵的交易成本侵蚀报酬率,且根据作者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投资高预期报酬率之标的的股票,平均而言,持有时间越长,投资发生损失的风险越低。举个例子,若能充分分散风险,过去投资台湾股市的人,还未曾发生持有11年以上,其报酬率低于银行存款的利息的情况。由此可见,“多样化买入,然后长期持有”看似简单无奇,却是一种最佳投资策略。

二、判断是否长期持有的标准:公司的增值能力

虽然巴崇尚长期持有,但他并不是将所有买入的股票都要长期持有,事实上,他认为只有极少的股票值得长期持有。

巴菲特曾经买入数十只股票,其中大部分持有期限长达数年,也有一些股票持有时间较短,但只有可口可乐、GEICO、华盛顿邮报、吉列等少数几只股票自买入后一直持有长达10多年甚至20多年。只有很少的公司能够使巴菲特非常确信值得长期投资,而一旦他能够以合理的价格买入杰出经理人管理的优秀企业的股票时,他最喜欢的持有期限是永远。

“投资股票很简单。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以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一家大企业的股票,同时确信这家企业拥有最正直和最能干的管理层。然后,你永远持有这些股票就可以了。”

在决定是否长期持有的问题上,大多数人采用股价上涨或下跌的幅度作为判断持有或卖出股票的标准。而巴菲特却并非如此,他关注的唯一标准是公司的长期价值增值能力。

“对于那些投资数额较大的股票,其中大多数我们都持有了很多年。我们的投资决策取决于企业在那一时期的经营绩效,而不是那个时期的市场价格。在能够拥有整个公司的时候,过度关注短期收益就是极其愚蠢的。同样,我们认为,在买入一家公司的一小部分权益(如可流通的普通股)的时候,却被短期投资的预期收益所迷惑,也是不明智的。”

作为一名投资者,你的目标应当仅仅是以理性的价格买入你很容易就能够理解其业务的一家公司的部分股权,而且你可以确定在从现在开始的五年、十年、二十年内,这家公司的收益实际上肯定可以大幅度增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你会发现只有少数几家公司符合这些标准,所以一旦你看到一家符合以上标准的公司,你就应当买进相当数量的股票。你还必须忍受那些使你偏离以上投资原则的诱惑: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十分钟。把那些总体赢利会在未来几年中不断增长的公司股票聚集成一个投资组合,那么,这个组合的市场价值也将会不断增加。

既然巴菲特决定长期持有还是卖出的唯一标准是公司价值增值能力的高低,那么衡量公司价值增值能力的方法是什么呢?巴菲特认为最佳方式是透明赢利。

透明赢利由以下3部分组成:①报告营业利润,加上②主要被投资公司的留存收益(按一般公认会计原则这部分未反映在公司利润里面),扣除③如果这些留存收益分配时本应该缴纳的税款。为计算透明赢利,投资人应该确定投资组合中每只股票相应的可分配收益,然后进行加总。每个投资人的目标,应该是要建立一个投资组合(类似于一家投资公司),这个组合在从现在开始的十年左右将为他带来最高的预计透明赢利。这样的方式将会迫使投资人思考企业真正的长期远景而不是短期的股价表现,这种长期的思考角度有助于改善其投资绩效。无可否认,就长期而言,投资决策的计分板还是股票市值,但股价将取决于公司未来的获利能力。投资就像是打棒球一样,想要得分大家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到球场上,而不是紧盯着计分板。

依据巴菲特的这种方式,如果企业的赢利能力短期发生暂时性变化,但并不影响其长期赢利能力,那么巴菲特将继续长期持有。但如果公司长期赢利能力发生根本性变化,巴菲特就会毫不迟疑地卖出。可见,公司价值增值能力的变化趋势是判断持有还是卖出的最关键因素。巴菲特认为,除了公司价值增值能力以外,其他因素如宏观经济、利率、分析师评级等,都无关紧要。

[投资课堂]

巴菲特想长期持有中国哪些企业?

穆迪信用是巴菲特近几年来挖掘的,市场表现堪与中石油相媲美的超级明星企业。由此,我们也看出巴菲特青睐哪些中国企业。

2006年4月13日,美国穆迪信用通过收购中诚信国际49%的股份,正式涉足中国评级业务。中诚信国际是中国最大评级机构之一,穆迪信用则是全球评级业中与标准普尔、惠誉并列的三强之一。

巴菲特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对穆迪信用的投资始于2000年,总投资499亿美元,占穆迪信用总股本的1620%,到2005年底市值2948亿,增长近六倍。

巴菲特对穆迪信用的表现颇为自豪,对其质地珍爱有加,甚至破例公开赞扬穆迪信用是只需要少量资金投入的公司,而且是能够赚取丰富回报的优质公司,有良好的竞争优势,面临极少的业务上的威胁。

之前,巴菲特通过伯克希尔2003年直接投资中石油股票488亿美元,到2005年底市值增长为1915亿美元;2005年其子公司乳品皇后(DQ)在上海共开出了包括美罗旗舰店在内的8家门店,门店数量仅次于哈根达斯;2005年持有安海斯布什57%股权,成为安海斯布什的主要股东,而安海斯布什则为青岛啤酒第二大股东,持有353亿股青啤H股,占其总股本的27%。因此巴菲特便通过安海斯布什而持有青岛啤酒股份。

穆迪信用收购中诚信国际49%的股份,虽然不是巴菲特的直接经营行动,但表明其又有一根投资触角伸进中国内地。

投资大师投资触角频频伸进中国,证明一个事实:中国机会已越来成为全世界的机会。另外一位投资大师麦基尔最近在中国表示:“我拼命想进来!”

中国的投资者应该有所触动,充分认识到中国的机会、中国的价值。

同类推荐
  •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8种营销管理方法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8种营销管理方法

    选择最实用的方法,创建最优秀的企业!西方的市场营销早已走出了科特勒营销理论模式,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本书总结出企业通用的8种营销管理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是来自顶级企业的具体经验,同时又被其他成功企业反复借鉴和使用。
  • 危机就是商机

    危机就是商机

    本书为本书为你揭秘面对危机时风云人物的逆势吸金之道。资本大亨和行业领头人们在危机中与风险博弈,发掘隐藏的商机,并用多年积累的商业制胜经验,积极迎接挑战,或保全或增加自己的财富储备。在他们的财富之路上,那一串串穿越风起云涌危机而留下的足迹显得弥足珍贵,为更多人如何在危机中发现商机留下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你揭秘面对危机时风云人物的逆势吸金之道。资本大亨和行业领头人们在危机中与风险博弈,发掘隐藏的商机,并用多年积累的商业制胜经验,积极迎接挑战,或保全或增加自己的财富储备。在他们的财富之路上,那一串串穿越风起云涌危机而留下的足迹显得弥足珍贵,为更多人如何在危机中发现商机留下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 摩根财团之皮尔庞特的隐权力

    摩根财团之皮尔庞特的隐权力

    讲述摩根财团的发家史,就是皮尔庞特的成神史。乔治·皮博迪,这个伟大的吝啬鬼,他做为罗斯柴尔德的秘密合作者为摩根财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朱尼厄斯让“摩根”成为了这个伟大财团的名字,绅士的他却因一局豪赌,给摩根插上了飞翔之翅。皮尔庞特不是一个遵规蹈距的继承者,他率性而自由,在他眼里,没有什么是不能突破的,唯一可以相信的只有自己的直觉。凭借他的“鲁莽”,摩根财团成为华尔街的当然王者,成为众多行业的规则制定者,成为金融风暴中屹立不倒的中流砥柱,那一刻,政府只是一个背景,总统只是一个仆人……
  • 跟《毛选》学战略,向德鲁克学管理

    跟《毛选》学战略,向德鲁克学管理

    他被誉为“神州崛起的开拓者”,他被尊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毛泽东,他是世界级管理大师德鲁克。这部中西合璧的管理著作,将本土化管理思想和西方先进管理理念进行了糅合,让管理者能够灵活掌握这两位大师级人物的管理思想和精华。
  • 破解企业战略决策风险

    破解企业战略决策风险

    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各种各样的风险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书便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根据无数知名企业的成败起伏,认真总结出企业面临的十大战略决策风险,它们分别是:经营决策风险、企业环境风险、多元化风队、市场决策风险、并购决策风险、目标决策风险、资金动作风险、合作战略风险、领导决策风险、企业文化决策风险,对每个风险都做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之道。通过这本书,你将学会如何以正确的战略决策去规避风险、少走弯路,最终抵达成功之巅!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之黛玉穿越到我家

    重生之黛玉穿越到我家

    她——是林黛玉重生。离世之地产大亨独女,亿万家产唯一继承人。咳嗽一声整个商界都要跟着感冒。可偏偏她又拥有迷人的美貌,雍容的气质,真真是三千宠爱于一身。他——是贾宝玉再世,更是珠宝大亨的二公子,众人皆知的鲍家二少。英俊潇洒,出手大方,高调气派,声势夺人。当他和他,同时看上了她。一个一见面就对她说:“这位妹妹我见过。”另一个初次约会就对她说:“我们结婚吧。”让我们拭目以待,娇柔的林妹妹将如何面对这一切——她,还会哭吗?
  • 大王莫怕

    大王莫怕

    土里土气的山村野丫头木小多无意中结识了要去中南山修炼的高傲贵公子夜泽天,一路发生了很多搞笑无厘头的事情,到了中南山之后又经过多层选拔终于留下成为南派入室弟子……与尘冠希,许仙,沉鱼落雁等人成为师兄妹,其中爆笑不断,欢喜多多……(有心脏病的亲们慎入哦!笑残概不负责。)另外随着时间的累积,小丫头有和小王爷产生了怎样的情愫呢,大家拭目以待吧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拣宝

    拣宝

    别人打眼的时候,他在拣漏;别人拣漏的时候,他却在拣宝!商鼎周彝、和璧隋珠、战国错金玉带钩;秦俑汉陶、晋帖唐画、宋瓷缂丝漆器秀;竹木牙角、花梨紫檀,包罗万象在手中。一枚如意金钱,造就了一位大收藏家,也书写了一段传奇!
  • 染血妃子:沦为亡国公主

    染血妃子:沦为亡国公主

    他辱我、折我、打我、骂我,贪我、宠我、负我,最后还要我感激涕零,从青楼辗转王爷府,我是亡国公主,以最不堪的方式见到他。我恨他,挫骨扬灰,又怎么会真正的去爱。我愿流血亦不落泪,杀了他,杀不了就逃,逃不了就较量。最绝望的爱情,直到遍体鳞伤,江山与阴谋,爱情与责任,宁负君莫负天下!
  • 宁负流年不负卿

    宁负流年不负卿

    大衍之数四十有九,这里是上苍给芸芸众生留下最后一处慈悲的地方——慈悲客栈。许一诺守在这里,倾听每一个客人或甜蜜、或忧伤的故事。当触动心弦的相思之情化成延续生命的灯油,她便可以帮助他们见到想见却不得相见的人。她慰藉了他人的内心,却无人排解她的寂寞。一场大火,夺去了她的记忆,也夺去了她对他的爱恋。她忘记了曾有那么一个人,一直陪在他身边,视她如生命。他说:“竭尽余生,我只想为你造一座城。城灭,我死。换你今生的勇气,值。”这是一场爱情的对赌,这是一场命运的游戏,这是一场人间的别离。原来,爱是永恒的慈悲。
  • 重生洪荒之我为光明神

    重生洪荒之我为光明神

    光明暗夜大PK,怎么把我也卷进来了?难道是我人品爆发,才穿越到洪荒?没想到一个破珠子竟然这么厉害,让我重生还能遇见他们!哈哈,鸿钧,我来了!可是道祖、元始天尊、准提都不收我为徒,这群有眼不识金镶玉的家伙!我是谁啊?我可是独一无二的光明神!只有我才能创世纪,不服就放马过来啊……
  • 精明人办事的135个小技巧

    精明人办事的135个小技巧

    本书讲述了精明人做事的原则与技巧,分别介绍了在工作中、日常生活中、家庭生活中等各方面做事的技巧。通过细读此书,可以更加了解做事的技巧,有利于改善你的人际关系,以及巧妙的做事,花小的代价完成更大的事的目标,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走向成功。
  •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本书是一部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的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