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4700000003

第3章 出生于动荡之年

胆力绝众,才略过人,是谓骁雄,白起、韩信是也。

——《人物志·卷上·流业第三》

(一)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末年,周天子暗弱,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终于导致天下大乱。经过百余年的兼并战争,最终形成了秦、韩、赵、魏、燕、楚、齐七国并立的局面,史称战国七雄。七雄内修政治,外呈刀兵,均企图独霸天下。在此过程中,地处西方的秦国一枝独秀,迅速发展成为战国末年的超级大国。

秦王政(公元前259-前210年,公元前247-前210年在位)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国做好了发动统一之战的准备,随后立即发兵攻打弱小的邻国——韩国。韩国无力抵抗,韩王安(?-前226年,公元前238-前230年在位)被俘,韩国灭亡。

次年,秦王政又任命王翦为上将,羌瘣与杨端和为副将,大举征伐赵国。秦军兵分三路,其中王翦率领一路大军攻打井陉(今河北省井陉县),将赵国拦腰截断,使其南北之兵不能互相救应;羌瘣率领一路荡平了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外围的守军,使其无法向都城方向增援;杨端和率领的一路则直扑邯郸而去。

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王翦、羌瘣等几路大军合围邯郸,破城而入。赵幽缪王(生卒年不不详,公元前235-前228年在位)被俘,赵国灭亡。赵幽缪王的哥哥赵嘉带着部分王室宗亲逃往代地(今河北省西北部、山西省东北部一带),自立为代王,屯于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附近),与燕国合兵一处,企图联燕抗秦。

秦军所向披靡的兵锋不但吓坏了代王赵嘉和燕王喜(生卒年不详,公元前254-前222年在位),也吓坏了魏、楚、齐等三国的百姓。三国百姓纷纷议论说:

“秦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灭燕之后定会前来攻打我们国家的。”

那些深爱着自己国家的百姓则说:

“怕什么呢?秦军如果胆敢犯境,我们大不了以死相拼就是了。”

而一些见识不凡的读书人则说: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也未必是什么坏事。”

百姓们听读书人竟然说出这种大逆不道之言,纷纷斥责道:

“你们读书人不要太过轻狂,秦灭六国之后,难道会让你们有好日子过吗?”

读书人则摇头晃脑地回答说:

“天下一统,万姓皆为一家,兵戈自息,对我等来说岂不是美事一桩?”

有人认为读书人说得很有道理,点头称赞;也有人认为那些读书人读书读坏了脑袋,纯粹胡说八道。但不论如何,每个百姓都感受到了大战前夕的紧张气氛。各国国君也纷纷从民间征发粮草和士卒,准备抵御秦军的入侵。

百姓们的生活原本就不富裕,如今更是雪上加霜,愈发艰难。在楚国淮阴县(今江苏省淮安市)境内,有一户姓韩的农民。由于时代久远,史书记载不详,现在已无法考证这户农民的出身和家庭成员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生活十分困苦,夫妻俩终年辛勤劳作,也只能勉强果腹。

大约在秦军灭赵之时,一个新生命在韩姓农民家那间破败的茅屋中降生了。这个不起眼的新生儿,就是日后叱咤风云的战神韩信。因史料记载不详,如今已无法得知韩信出生的具体年月了,唯有通过史书上的一些蛛丝马迹并结合民间传说加以推测。

秦朝的兵役制度规定:男子自20岁起服兵役两年。韩信是在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参加项粱的起义军的。这也就是说,韩信在秦二世二年时大约20岁。另外,民间流传的歌谣中说,韩信死时只有33岁,他被处死的那一年是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根据这些资料推断,韩信大约出生于秦王政十九年,即公元前228年。

(二)

韩信出生后不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在那个战争频仍、瘟疫横行的年代,青年人战死沙场或者染病而亡是十分正常的事。也有历史学家认为,韩信的父亲并没有死,而是为躲避兵役抛弃了妻儿,离家出走了。不管真相如何,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韩信是在母亲的独自抚养下长大的。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孤儿寡母的生活过得自然异常艰苦。好在韩母是个非常刚强的女子,她毫无怨言地承担起了生活的重担,含辛茹苦地养育着儿子。

韩信一天天长大了,秦国也在一点点地蚕食着东方各个诸侯国的领地。到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国大将王翦和其子王贲已领兵荡平了燕国和魏国。秦王政大喜,立即召集文臣武将商议对楚国用兵之事。

秦王政看了看王翦、王贲、李信、蒙武等能征惯战的猛将,大声说道:

“寡人想要攻打楚国,谁人可以为将?”

李信出列,向秦王政鞠躬后回答说:

“臣愿意领兵替大王荡平楚国。”

李信是在灭燕之战中涌现出来的将领,深受秦王政的喜爱。秦王政见李信主动请缨,心下大喜,问道:

“若让将军领兵伐楚,你打算用多少人马?”

李信自信地回答说:

“区区楚国岂是我大秦天兵的对手?我认为,有20万人马就足以踏平楚国了。”

秦王政见李信浑身是胆,不禁欣喜万分。他又转向老将王翦,缓缓问道:

“王老将军以为攻灭楚国需要多少人马?”

王翦整整衣衫,从武将的行列里站出来,慎重地回答说:

“启禀大王,臣以为非60万人马不可。”

秦王政闻言,面露愠色,冷冷地说:

“王将军老了吧,何时变得这么胆怯了?李将军英勇果断,寡人以为他是对的。”

就这样,秦王政命李信为上将,命蒙武为副将,领兵20万,择日出征攻打楚国。王翦因受到冷遇,心里闷闷不乐,便以老病为由向秦王政请求辞官回乡。秦王政想也没想,就答应了王翦的请求。王翦悻悻地回到故乡频阳(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闭门不出。

李信信心百倍地领着2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赴楚国。楚王负刍(?-前223年,公元前227-前223年在位)闻知秦军大举来犯,慌忙召大将项燕商议对策。

项燕是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西南)人,世代为楚将,因封于项(今河南省项城市),故姓项氏。项燕闻知李信为秦军上将,且只有20万人马,笑道:

“大王请放心,李信不足为虑,臣这就去安排迎敌之事。”

项燕果然不愧为一代名将,他主动放弃了寝(今安徽省临泉县)地,以骄李信之心。李信果然中计,率部轻装突进,深入楚国腹地城父(今安徽省亳州市)。项燕趁敌不备,突然率部杀到,大破秦军。

李信慌忙向西退却,项燕率楚军追击三天三夜,一路掩杀,杀掉秦军7名都尉,打得李信溃不成军,丢盔弃甲。李信只得率数千残部向咸阳方向退却,项燕则乘势收复了寝、鄢(今湖北省宜城市)等地,声威大震。

(三)

李信兵败的消息传到咸阳后,秦王政勃然大怒。他这才想起老将王翦,急忙令人备车直驱频阳。王翦闻知秦王政驾到,慌忙出迎,将其引入内室。秦王政拉着王翦的手,颇有悔意地说:

“都怪寡人没有听从将军的建议,才让李信辱我秦军。”

王翦早已知道李信兵败之事了,他安慰秦王政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大王不必自责。”

秦王政焦急地说:

“不容寡人不自责啊!如今项燕正领兵往西而来,眼见就要打到我大秦的地界了。将军虽然有病在身,难道就忍心离弃寡人吗?”

王翦见秦王政要起用自己,又担心他不肯给自己足够的兵力,就推辞说:

“臣多病,又老糊涂,恐怕不能为大王效力了,还是请大王另选贤能吧。”

秦王政坚持道:

“难道将军还在生寡人的气吗?请将军不要再说了,寡人已经决定了。”

王翦见不便再推辞,便趁机说道:

“如果大王一定要以臣为将的话,非要60万人马不可。”

秦王政羞愧地说:

“一切都听从将军的安排。”

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秦王政以王翦为上将,令其领兵60万直奔楚地而去。秦王政亲自将王翦送到灞上长亭(今陕西省西安市东)。临别前,秦王政又拉着王翦的手,问道:

“将军还有什么要吩咐的吗?”

王翦深知秦王政的心思,便向秦王政要了很多良田美宅。秦王政笑道:

“将军此去定能大破楚军,还用担心贫穷吗?”

王翦正色道:

“为大王领兵打仗,有功终不得封侯,所以臣才趁着大王用臣之际多多要一些良田美宅,以此作为子孙的基业。”

秦王政闻言大笑,点头答应了王翦的请求。王翦领军行至函谷关后,又派使者返回咸阳,再向秦王政要更多的赏赐,秦王政又笑着答应了。王翦的随从人员不解地问:

“将军要这么多赏赐,难道不觉得太多了吗?”

王翦笑着回答说:

“不多。大王素来多疑,今以倾国之兵专委于我,如果我不多为子孙要些田宅以表明我绝无谋反之意,大王肯定会对我产生疑虑的。”

左右听了王翦的话,无不佩服他的睿智。

楚国君臣闻听王翦率领60万甲兵南来伐楚,顿时乱成一团。楚王负刍立即召见项燕,令其筹划迎敌之计。项燕知道王翦用兵如神,且手中有60万大军,已隐隐感到大事不妙了。他沉思了一下,回答说:

“启禀大王,王翦率倾国之兵而来,而我军不过二三十万,处于劣势,因此应当以逸待劳,携新胜之威,速战速决。”

楚王忧心忡忡地说:

“但凭将军安排就是了。”

令项燕更加忧心的是,王翦的大军开至楚国之后便深沟高垒,不肯出战。作为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家,项燕知道王翦此举是想消磨楚军的士气。秦军虽然势大,但刚刚遭遇失败,士气低落,如果贸然出击,很可能会被处于劣势的楚军击破。王翦打算先提高士卒的斗志,然后再一举击破楚军。

项燕忧心如焚,日日派士卒到秦军营前挑战。可是无论楚军士卒如何辱骂,王翦都据不出兵,只下令让秦军士卒好生休息,日日好酒好菜享受这。而他也与士卒同食同眠,深受士卒的爱戴。

两军对峙一段时间后,秦军士卒都纷纷向王翦请战:

“我等愿为将军死战,大破楚军。”

而王翦却笑着说:

“不急,时机还未到。”

楚军士卒见秦军龟缩在军营里不肯出战,以为他们是害怕了,顿生轻敌之意,因此距离秦军大营越来越近。而项燕见秦军一直不肯出战,唯恐日久生变,遂渐渐产生了撤军东去的想法。

就在这时,王翦却开始派人侦察敌情了。一天,他问前沿的岗哨:

“楚军的情况如何?”

岗哨回答说:

“启禀将军,楚军与我相距刚刚超过投石之距,日日在营前嬉闹。”

所谓“投石之距”,就是扔一块石头能够达到的距离。由此可见,楚、秦两军之间的距离已经十分接近了。

这时王翦笑着说:

“士卒可用了。”

当天深夜,项燕悄悄令大军往东撤去,岗哨立即将楚军的动向报告给王翦。王翦大喜,立即令大军倾巢而出,从后追击。楚军此时毫无防备,顿时大乱。王翦趁势掩杀,轻轻松松地将数十万楚军打得丢盔弃甲。项燕率领残部突出重围,往东逃去。王翦趁势攻取了陈(今河南省淮阳县)以南至平舆(今河南省平舆北)一带,并俘虏了楚王负刍。

(四)

兵败之后,项燕逃到了淮南(今安徽、江苏两省淮河以南地区),拥立昌平君为新君,继续与秦军对抗。

昌平君是楚国的公子,曾在秦国为官多年,为秦王政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秦王政大举入侵楚国,昌平君极力反对,遂被流放到郢(今湖北省荆州市)。

昌平君既立,秦王政大怒,立即派蒙武为副将,领军数万前去支援王翦。王翦得到蒙武的生力军,如虎添翼,在淮南之地纵横驰骋,追击溃败的楚军。

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王翦、蒙武合力荡平了楚军残部,昌平君也死于乱军之中,项燕也兵败自杀了,项燕的儿子项粱带着年仅9岁的侄儿项羽逃到吴中(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

项羽,名籍,项燕之孙。由于史料不详,现已无法得知其父母的名字及生平事迹了。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是由叔父项粱抚养长大的。

楚国灭亡之后,王翦又率部陆续平定了江南等地。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国在江南设置了会稽郡(郡治在今浙江省绍兴市)。

与此同时,王翦之子王贲又率部攻伐辽东,俘虏了燕王喜和代王嘉。至此,天下东方六国已被秦国灭了五国,仅剩偏安于大海之滨的齐国了。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王政又以王翦之子王贲为主将,蒙武之子蒙恬为副将,领军攻打齐国。齐国不能敌,齐王建(约公元前280-前221年,公元前264-前221年在位)被俘,齐国灭亡。

秦灭六国后,秦王政开创了史无前例的伟大功绩,第一次统一了中华民族,建立了大秦帝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统一六国后,秦王政又接受了廷尉李斯等人的建议,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设置郡县,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北御匈奴,南征百越,加强了中央集权制。

秦王政开创了不世之功,顿时自命不凡起来,遂下令“议帝号”。丞相王绾、廷尉李斯等人上奏说:

“古有天皇、地皇、泰皇,其中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王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但秦王政对“泰皇”这一称号并不满意,他说:

“去‘泰’,着‘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其他的就按众位爱卿所商议的办吧。”

于是,秦王政便开始称“皇帝”,自称始皇帝,即秦始皇。始皇帝是希望能将他的大秦帝国永远延续下去,后世皇帝就按照次序称为二世皇帝、三世皇帝,直至万世皇帝,传之无穷。然而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一手缔造的大秦帝国仅历二世便亡国了,而这一切也都是由他一手造成的。

秦国统一天下之后,韩信与他的母亲也成了秦国的百姓。不过,从楚国人变为秦国人并没有给韩信母子的生活带来多少改变,他们依然过着一贫如洗的日子。此时的韩信已经七八岁,到了该读书认字的年龄了。

在那个年代,读书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除王公贵族、富商巨贾外,能够接受教育的人少之又少。像韩信这种出身于底层农民的子弟来说,读书更像是天方夜谭一样遥不可及。不过,韩母依然想方设法地弄到了一些简册,求人教韩信读书识字。

当时还没有纸张,文字都是写在帛和竹简或木简之上的。帛价格昂贵,除王公贵族外,普通人根本用不起。普通人读的书都是将文字刻在竹简或木简上,然后再用割成细条的生牛皮将竹简或木简串编起来,成为简册。

这种简册十分笨重,携带也极不方便。对七八岁的孩童来说,整日里捧着笨重的简册学习是件非常辛苦的事。不过,韩信知道自己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因此十分用功。再加上他天资聪颖,过目成诵,进步很快,很快就掌握了大量的文化知识。

在诸多学说中,韩信最喜欢的是兵法。从第一次接触到兵法开始,他便被深深地吸引了,仿佛本来就是为了学习兵法而生一样。

同类推荐
  • 荧河踏浪

    荧河踏浪

    本书收录了作者21篇新闻作品。其中1-8篇是作者在黄石人民广播电台实习期间采写的部分新闻稿件,除了在电台播发外,还被《黄石日报》刊发。9-21篇是我到湖北电视台工作后留存的部分稿件。
  •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

    ,本书的内容是熊彼特在1910—1950年间为各个经济学杂志(除了关于马克思的那一篇外)写的十篇经典的评述性文章,对影响世界经济学的十大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从马克思、瓦尔拉、门格尔,到马歇尔、帕累托、庞巴维克、陶西格,再到费雪、米切尔、凯恩斯。对他们的经济学说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评价
  •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沈从文在批评和创作的领域都和时代保持着相当的距离,这种边缘性本质上是种批判性。《时代边缘的沈从文》论述他不同时期的批评重点、批评方式、相关文学作品和由此反映出的作家心态。他在时代的种种风浪中寻找着文学和知识分子自我的位置和价值。在变动的时代背景下,沈从文及其创作经历了起伏极大的命运,但终于是:从边缘走向了中心。
  • 请允许我用左手敬礼

    请允许我用左手敬礼

    20年来,1965年9月出生,丁晓兵先后被人事部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被武警总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评为“拥政爱民模范”,1983年10月入伍。1984年在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英勇负伤,被武警总部树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干部标兵。1985年6月,共青团中央为他特设了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2005年5月,他光荣当选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据不完全统计,丁晓兵,丁晓兵已经获得过288个奖牌证书。失去右臂
  • 外国元首们的那些红尘往事

    外国元首们的那些红尘往事

    撒切尔夫人、罗斯福、普京、阿拉法特、阿罗约等伟人拥有高大的身影也有细腻的情感。在那些坚强的外表下,欧洲元首也拥有着各种不同的情感生活。
热门推荐
  • 穿越之第一夫君

    穿越之第一夫君

    标新立异的时代,美女俊男的故事已不再新鲜,然而,我还是渴望美丽并且不忍破坏它,只好虚构了一些心痛而完美的人和事。我终究不能免俗.本故事开局平平,穿越、言情、武侠、推理,应该四类占全了吧。
  • 狂追妖孽夫

    狂追妖孽夫

    穿越千年,一双灼灼其华的眸子,迷了多少人的眼,勾了多少人的魂,可是……当她第一眼看见那双犹如千年寒冰一般的黑眸,十多年来一直古井不波的心,动了!一种名为心疼的东西在心口蔓延开来。当n年后,她回忆当时的情形,只仰天长叹一句:我没事瞎心疼什么啊!把自己一辈子都给陪了。一见倾心,她的一生只因一眼,便全部陪在了这个如仙似魔,犹如狐狸一般的男人身上了。好吧!心动就心动,俗话说,女追男隔层纱,她不相信,她一个二十一世界优秀的特种兵搞不定一个古人!不是有首歌唱到:我地热情,好像一把火,燃烧了整个沙漠!沙漠咱燃烧不了,冰山还是融化的了的。于是乎……女追男之热情篇第一回合:“蓝笑歌,尝尝我为你做的鸡汤”一个美丽的蓝衣女子将一碗热腾腾的鸡汤放在一个紫衣男子面前,一张笑脸灿若骄阳,眼中闪着点点星光,期待的看着男子。紫衣男子微微皱眉,拿起汤匙喝了一口,眉头皱的更紧了,然后起身,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凉亭。蓝衣女子微微一愣,拿起汤匙喝了一口。“呸!好咸啊!丫的!天域楼的厨子,居然敢骗我!看我不灭了你们!”居然敢集体糊弄她,真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天域楼的厨子集体打了个冷颤,尚不知大祸临头!第二回合:听说他最喜欢听古筝曲,某年某月某日,某女很热情的邀某男游湖赏乐。天高气爽,风轻云淡,一曲《逍遥》,被她弹奏的淋漓尽致,连天上的鸟儿都忍不住驻足凝听。一曲终了,女子喜盈盈的抬头……只见无数乌鸦从女子头上飞过,因为……搞了半天,只有她一人在唱独角戏,“蓝笑歌你个混蛋!”第n回合后,女子仰天长叹:是她热情不够,还是这男的太难融化了?!战略转变,既然热情不成,咱换成哀情,不都说男人保护欲强,对那些凄婉哀怨的女人容易动心么?女追男之哀情篇第一回合:远处,一紫衣男子看着坐在湖边发呆,身上流露出淡淡悲伤气息的女子,皱了下眉,心中被一股莫名的情绪充斥着,很不舒服。女子突然回头朝他这边望来,眼中,是还来不及收拾的悲伤,看着他,女子马上将自己眼中的悲伤收了起来,对他甜甜一笑。男子眉头皱的更紧了,烦躁的转身离开。女子在男子转身离开后,露出一个胜利的微笑。第二回合:夜光如水,一轮圆月高悬于天!凉亭中,一紫衣女子斜倚在护栏上,神情悲凉的望着天边的圆月。树影斑驳处,一男子看着凉亭中身影单薄的女子,再次微微皱眉。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毒医狂妃不好惹

    毒医狂妃不好惹

    魂魄散尽。她,苍茫山的废物嫡小姐,特工之首,被家人所害,魂断山中。当强大冷漠的她,附身一无是处的她的身上,将会绽放出怎样耀眼的风华!“白洛烟纵使你有通天的本事,本世子也看不上你这样的恶毒女!”前未婚夫恼羞成怒,言语羞辱,她傲然一笑,她,他日,纵使他跪地求饶,放弃满身骄傲,她亦不会回头!“烟儿,纵使这世上优秀的女子万千,但我心中只有你一人,因公殉职,我心悦你。”他是本领通天的强者,但却愿为她折腰,江山虽美,却不及美人笑靥,若是能陪在她的身边,他可放弃一切
  • 天外飞仙

    天外飞仙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私营企业决胜要懂的200条锦囊

    私营企业决胜要懂的200条锦囊

    企业家只要做两件事,第一增加收入,第二控制成本。每砍掉一分钱,企业就增加一分利;每消除一个成本浪费,企业就增加一分利润。本书就是那些菜鸟老板的智多星,要成事,怎么能少得了军师呢!
  • 西点责任课

    西点责任课

    在西点军校200多年的历程中,她培养了众多的军事人才,其中有3800多人成为将军。仅1915届的164名学员中,就有59名成为准将以上军官,其中3位四星上将,2位五星上将和陆军参谋长,1名当了美国总统。从此,西点成了成功教育的代名词。本书将告诉你西点如何培养你的责任感。
  • 食色

    食色

    多少年来,湖广商客去关外收山货、药材,东北老客进关里做丝绸、茶叶生意,周围又有古槐苍柏葱茏环绕,这里也都是必经之路。这宁阳城看上去真是一片很好的景致。渐渐地,一座小城就成了一年四季车船如梭川流不息的水陆两运码头。城里也烟花浮靡一派繁华,前身依傍着瘦龙河,成为四方商贾云集三教九流混杂之地。这里地处东三省通向山海关里的交通要道,旧时便已是人烟稠密车马如流的商业重镇。六条街上更是买卖铺面茶楼客栈栉比鳞次,每到夜晚人声乐声中一片灯红酒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