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0400000003

第3章 雕花木匠(1)

浦阳镇上的刘、张两家,祖上都是江西省临江府龙泉县人。明代中叶,龙泉木商的足迹,遍及整个南部中国。龙泉木商创造的木材计量方法“龙泉码”,以“两码”为单位,计量精确,规范了当时的木材市场。万历初年,龙泉县泥池村的刘运隆和张克成,见许多同乡做木材生意发财了,也去赣南林区采办木材,由赣江水运到九江发售,淘得了第一桶金。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二人相约同行,走长江,过洞庭,溯沅水,来到湘西。湘西和邻近的贵州都盛产杉木,因水路外运时必经辰州,木市上称其为“辰杉”。辰杉品质上乘,畅销长江中下游。刘、张两家,同在浦阳落脚,从事木材经营。为了寻求价廉物美的货源,他们溯沅水而上,去到上游的黔阳托口,购得木材,水运到浦阳编扎成大排,再运到常德、汉口出售,利润丰厚。两家人同时成为浦阳镇数得着的大户。

几年下来,木商刘运隆在沅水的木业中名噪一时。他的闻名并不是生意做得最大,而是他有极高的心算技能。以龙泉码量算木材,需要在原木五尺处量出围径,根据围径的大小算出相应的两码数。每次河下围量的原木常以千计。围量手一边围量,一边唱喊围径尺寸,买卖双方各出一人笔录,通过计算得出木材的两码。刘运隆围量木材时,任你原木上千根,只要他将最后一根木材的尺寸量过、喊过,就可以立刻算出这批木材总的两码,与笔录者换算出的数字绝不会有厘毫差错。

万历三十六年,刘运隆已是天命之年,一个机会从天而降,使他得到发迹。那年,紫禁城的三座宫殿扩建,朝廷派员到湖广采办木材,辰杉是首选。工部的一位采办大员,闻听刘运隆的大名,倾慕之余,盛情邀请他协理采办事宜。朝廷采办木材的费用,动辄白银上百万两。刘运隆身在其中,如鱼得水,获利丰厚。他究竟采用何种办法赚钱?外人无法得知。传言说,他通过这场协理,获得的银子当以万两计。没几年时间,刘家的资产,就远远超过了张家。

明末清初,湘西的最大商埠浦阳镇,进入了如日中天的发展时期。冶铁业在浦阳蓬勃兴起。这里出产的生铁,通过船装水运,畅销长江沿岸。木材业作为另一支柱,也支撑着浦阳经济的半壁江山。或许是由于浦阳木材业的发达,激发了一位地理先生的奇思妙想。他说,这浦阳的三街四十八弄,就是一块硕大的木排:三条顺水势并列的长街,如同并排的三根原木;横向的四十八条弄子,是编排的撬棍;四十八座土地坊,是原木与撬棍之间的楔子。浦阳镇,绝妙的风水宝地,就如同一块乘风破浪的大木排,前程不可限量。

康熙初年,安徽霍丘人张扶翼,来到湘西的黔阳任县令。他在家乡就知道,长江里数不清的木船,为了防腐,需要大量的桐油涂抹。这些桐油多来自四川。上任之后,他发现湘西一带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油桐树生长。于是,他在民间大力倡导种植油桐树,得到了广泛的响应。不几年,油桐树不仅在黔阳县,而且在整个湘西和邻近的贵州都普遍种植起来。大量的桐油需要相应的市场。洪江凭借地理优势,成为沅水上游桐油的集散地,新兴的商埠应运而生。在木材方面,洪江也大量阻截了浦阳的货源,使浦阳的木材业处于被动。到了乾隆末年,湘西、黔东苗民起事,起义军放火,将浦阳烧成一片废墟。古老的商埠开始走起了下坡路。洪江的日渐兴盛,浦阳的日渐衰落,引起了当时湘西的最高军政长官、辰沅永靖兵备道道台傅鼐的特别关注。笃信阴阳的道台大人,为了浦阳这块“大木排”免于在风浪中倾覆,遵照阴阳先生的提议,在浦阳对岸一个叫球岔的地方,修了一座七层宝塔。让宝塔成为冥冥之中的一根“拴排桩”,牢牢地拴住这块“大木排”,浦阳也就安全无虞了。若干年后,浦阳人说,当年的那位道台大人虽属好心,却办了一件天大的坏事。试想,一块被拴住的大木排,永远无法前进,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好端端的一个浦阳镇,就葬送在他的手中了。鸦片战争后,浦阳一带的铁矿资源日渐枯竭,加之欧铁又大量输入,浦阳的冶铁业日薄西山,直到不得已停炉熄火。这块被球岔宝塔拴住的“大木排”从此便裹足不前,被新兴的洪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浦阳虽是走向衰落的市镇,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仍然保留着古镇的构架,精明的商人仍然可以在这里赚到白花花的银子。到了张克成的孙子辈,也就是张恒泰的曾祖父张海山,看到了桐油市场的商机,审时度势,更弦易辙,做起桐油生意来。张海山的桐油生意越做越大。不到二十年,张家的资产,就可以与刘家匹敌了。浦阳镇上,刘、张两家世交重又并驾齐驱。

湘西的木商,都有一把铸有自家牌号的钢戳,称为“斧记”。进行木材交易时,由卖方在钢戳上蘸以桐油朱红,打印在每件木材上。直到如今,刘昌杰一直沿用着祖上传下来的“刘元隆”斧记。他的木行也就叫作元隆木行。

三百多年了,刘、张两家的子孙遍及湘西各地。如今,留守在浦阳镇的刘张两家的后代,又结下了姻亲。三年前,刘金莲十四岁,刘昌杰为了到时候能体面地将女儿嫁到张家,便请来雕花木匠,为她制作全套的雕花家具。

浦阳一带最著名的雕花木匠,人称麻老矮,家住离浦阳镇二十五里的麻家寨。麻家寨地处官道之上,那里的苗人与汉人多有往来。看表面,很难分辨出是苗人还是汉人。麻老矮雕作的神像栩栩如生,雕制的家具精美绝伦。除了手艺盖世以外,麻老矮的著名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长得又矮又丑。人矮脑壳大,眼小鼻梁塌。他本有大名,人们却习惯以麻老矮相称。久而久之,大名便无人知晓了。麻老矮模子里铸出的两个儿子大喜和二喜,也生得和他一样矮、一样丑。兄弟二人从小跟着父亲学雕匠手艺。大喜生性灵空,学得好,手艺盖过了老子。

按照乡俗,雕花嫁妆必须请雕匠到家中制作。一套全堂雕花嫁妆,两个雕匠通常要做三年。将麻家雕匠请到家中来做嫁妆,刘昌杰曾一度产生过犹豫。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位麻老矮有一个令人将信将疑的传闻。说是这麻老矮有一种祖传的秘方,称为“迷药”[①?

“”为湘西俗字,读作“niǎ”,意为人与人、身子与身子的相附相黏。

]①。这种迷药只要在女人的左衣角上沾那么一点点,女人便会不顾一切跟着放药的男人走,不管他是老是少、是富是穷、是乖是丑,即使是瘸子瞎子,也会不离不弃与他厮守终生。说麻家人有此秘方,也并不是没有根据。麻老矮是个丑八怪,他的婆娘灵芝却是个如花似玉的俏女子。若不是用了迷药,一朵鲜花怎会插在他那坨牛屎上?有人问麻老矮,是不是下了迷药才把灵芝搞到手的?麻老矮总是说:“什么卵的迷药,没有的事!”他被逼问得太紧时,就把他和灵芝的那本经如实说出,让兄弟们相信迷药是并不存在的。二十多年前,他跟师父在乾州所里的一户人家打雕花嫁妆,一做就是三年。他年轻时很会唱歌,见子打子,出口成章。所里是个大场口,场口的中心进行商品的交易,场口的边上则是年轻人对歌交友的地方。年轻人来赶场,叫作“赶边边场”。一次所里的赶场日,麻老矮耐不住每日劳作的寂寞,也去赶了一回边边场。边边场上,麻老矮遇到今天的婆娘灵芝。苗乡的对歌,固然要比喉嗓,同时也要比肚才。灵芝唱歌闻名于所里一带,从没遇到过对手。她曾经扬言,若是哪个男伢唱赢了她,她便以身相许,不用花轿自己上门。面对着麻老矮这三叠糍粑高的丑八怪,灵芝忍俊不禁。原只想唱两支歌打发他了事,没想到麻老矮的歌声竟像蚂蝗一样缠住了灵芝,叫她甩不脱、丢不掉。黏心黏肺的歌直唱得灵芝云里雾中。一乖一丑的对唱,引来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听歌人。没唱多久灵芝就紧张得出了一身麻麻汗,她摘下细篾斗篷来扇风。麻老矮照此办理,也把细篾斗篷摘下,拿在手里扇风。那又稀又黄的头发结成辫子,盘在脑壳顶上,就像一丛剥了棕片的棕树蔸。众目睽睽之下,灵芝和麻老矮面对面地站着。姑娘竟比后生高出了半个头。灵芝姣好的面容、匀称的身段,使得麻老矮相形见绌。麻老矮能够占得上风的,是他那淋漓酣畅、婉转动听的歌声。所里一带的男伢,几乎都知道灵芝曾许下的诺言,背地里骂她是嫁不出去的“歌精”。歌精总算是遇到克星了,克星又偏生是个丑得让人作呕的角色。人们都在拭目以待,看你灵芝吐出来的口水,自己又怎么咽了回去?这婆娘倚仗着自己的聪慧目中无人,如今也只能咎由自取了。麻老矮与灵芝你来我往的对歌一直持续到太阳落山。集市早已散去,边边场难得一见的对歌却还在继续。人们预计这场对歌到最后,一定会有精彩场面出现。渐渐地,灵芝开始招架不住。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望着麻老矮,充满着恐惧、惶惑和不安。越唱越来精神的麻老矮,却仍然是那样从容不迫。忽然,灵芝不再接着对唱,而是对麻老矮说:“大哥,要是你人长得也和你的歌一样,那该多好。对不住了!实在对不住!”话音刚落,她扭头就走。几个与麻老矮素不相识、却为他打抱不平的后生,上前一步拦住了灵芝的去路,大声地质问:“你这婆娘,讲话怎么不算数!”灵芝两颊绯红,无言以对,尴尬万分。笑呵呵的麻老矮一步上前,把拦路的后生拉开,说了声:“让她走吧!不要为难她。”便头也不回地朝着与灵芝相反的方向走了。

事情也真凑巧,麻老矮做雕花嫁妆那家的女伢,是灵芝的远房表妹。女伢对麻老矮有极好的印象。认为他人虽长得矮点、丑点,但他的肚才和手艺,完全可以弥补这点不足。当她听到表姐与麻老矮对歌的事,就变着法子为表姐撮合这段姻缘。灵芝的针线做得极好,女伢就以请表姐帮忙做嫁妆为由,把灵芝请到了家中。她带着灵芝看麻老矮制作的雕花嫁妆,说了许多赞扬雕匠的话。灵芝看了雕花嫁妆,赞不绝口。这时,与她在边边场上对歌的麻老矮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聪明的灵芝明白了表妹的用心,便红着脸对麻老矮说了一句:“看不出你,歌唱得好,雕花嫁妆也雕得这么好。”灵芝动了心,一桩姻缘就这样成就了。一些喜欢钻牛角尖的人,却硬要把他们的亲事,扯到那迷药上面去。

在浦阳一带,人们对于麻家究竟有没有迷药的秘方,一直众说纷纭。刘昌杰则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家里有个待嫁的女儿,对传闻不能没有戒备。刘昌杰曾想过,让雕匠在他屋里把雕花嫁妆做好,到时候再搬过来,多付点钱都是可以的。而当地的习俗却是,雕花嫁妆必须在嫁姑的家里做成。做嫁妆的时间越长,预示着夫妻过得越幸福久长。刘家怎么能失去这个彩头呢?刘昌杰还想避开麻家,另请别的雕花木匠,但麻家人的手艺实在是太高超了。刘金莲声言一定要请麻家雕匠,旁人做的她不要。刘金莲不知从哪里听说,父母之所以拿不定主意,是担心她会被麻家的迷药迷住心窍。刘金莲“咯咯”地笑得直不起腰。她对父母说:“你们的女儿难道也会被那丑八怪雕匠迷住心窍吗?你们也太把女儿看扁了。”刘昌杰听了女儿的话很是高兴。女儿虽然只有十四岁,却已经懂事了。刘昌杰决定,请进麻家雕匠为女儿打雕花嫁妆。

刘昌杰和夫人刘邬氏,生了一男一女,儿子刘金山,成婚还不到一年,儿媳名叫伍秀玲,是辰州厘金局伍总办的女儿。麻家雕匠进屋之前,刘昌杰给家里的年轻女眷,包括秀玲和金莲,订下“约法三章”:“平时不能找雕匠闲谈、玩耍,有事找雕匠必须通过大人,和雕匠谈话必须有大人在场。”秀玲究竟较金莲年长几岁,她明白长辈的良苦用心。不谙世事的金莲,却认为这是一个好笑的规定。雕匠进屋,是请先生择了日子的。这天正逢浦阳镇赶场。雕匠师父麻老矮带着大喜、二喜,挑着行头,进了刘家窨子。一同进屋的还有师父娘灵芝。灵芝来浦阳赶场,打个转身就回麻家寨。有父亲立下的规矩,金莲不敢到厅堂里去看。她上了绣楼,从那里往下看,一目了然。请来的雕匠师父和他的两个儿子,一般的矮小,一般的丑陋,和外面的传言没得差别。令金莲不解的是,那师父的婆娘,怎么长得那么光鲜?金莲的母亲虽是徐娘半老,却风韵犹存。拿母亲和那妇人相比,母亲也黯然失色。金莲不解,这样光鲜的婆娘,怎么会嫁给如此丑陋的汉子呢?金莲禁不住心里“咯噔”一下,天哪!这伙雕匠莫非真的有迷药!她更想不通的是,老娘如此有模有样,两个儿子竟然没得丝毫老娘的影子,而是把老子的尊容全盘继承了下来。

雕匠进屋的第二天,麻老矮便带着二喜回了麻家寨。刘家窨子里,只剩下大喜一个人。雕匠做雕花嫁妆有规矩:雕匠进了屋,在整堂嫁妆完成之前,屋里的雕匠是不能断档的。若是断了,主东便认为是彩头不好。父亲临走前,嘱咐大喜把要雕作的家具先画出个图样来请主人认可。这天下午,麻大喜拿着一张图,来找刘昌杰,“老爷,我这里画了一张图,请你过目。”

“我看看。哦!是张梳妆台的图嘛!这是金莲用的,要让她来看,还有太太、秀玲,让她们都来看。”刘昌杰拿着图纸吩咐丫头桂香。

不一会儿,娘女仨来了,轮番捧着图细看。只见那梳妆台的设计图,除了上下的镂空雕刻之外,最突出的是一个由莲花和鲤鱼构成的镜座。

刘昌杰问女儿:“金莲,你说说看,这张梳妆台的图是什么意思?”

刘金莲摇了摇头,吐了吐舌头,说:“我不晓得。”

刘昌杰哈哈地笑了。他对麻大喜说:“小师父,我来说说,你看对不对?这梳妆台的底座,两朵莲花和两条鲤鱼。这莲花,就是我的女儿金莲;这鲤鱼,就是我的女婿复礼(鲤)。小师父的意思是这样吗?”

麻大喜点着头说:“是的!老爷好悟性。”

秀玲在金莲的耳边说着悄悄话:“把你们俩的名字都雕了上去。我的那套嫁妆,可没有这么个说法啊!”

金莲看着画有莲花、鲤鱼的梳妆台画图,不由得两颊绯红。

刘邬氏夸奖道:“都说麻家雕匠手艺好,果然名不虚传。”

同类推荐
  • 死魂灵,钦差大臣(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

    死魂灵,钦差大臣(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

    小说描写了一个投机钻营的骗子-六等文官乞乞科夫为了发财致富想出一套买空卖空、巧取豪夺的发财妙计,廉价收购在农奴花名册上尚未注销的死农奴,并以移民为借口,向国家申请无主荒地,本书是俄国讽刺作家果戈里代表作的合集。《死魂灵》是“俄国文坛上划时代的巨著”,然后再将得到的土地和死农奴名单一同抵押给政府,从中渔利。《钦差大臣》描写了纨绔子弟赫莱斯达阔夫与人打赌输得精光,在一筹莫展之际,从彼得堡途径外省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鼻子》《外套》展示了生活在专制制度下“小人物”的悲剧
  • 回声

    回声

    电视连续剧《回声》写于八年以前,是根据我十六年以前写的长篇小说《女囚徒》改编而成的。电影《长征》是从宏观上反映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电视连续剧《回声》是从微观上再现这一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换言之,电影主要写长征中的上层领袖人物,电视连续剧则应着墨于长征路上普通的红军指战员。
  • 驮水的日子

    驮水的日子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海上世界

    海上世界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假面(下)

    假面(下)

    在段佑斯与优异成绩的保驾护航之下,雅子逐渐接近裙带关系复杂的学生会,但随着学生会核心成员接连“落马”,她的行为越来越超乎段佑斯的掌控。
热门推荐
  • 穿越之下堂妻的春天

    穿越之下堂妻的春天

    郁晓晓:孤儿,商业间谍。意外穿越,成为大禹国相爷三女儿,名字也叫郁晓晓。传闻相爷三女儿软弱无才,但却嫁得天下女子都妒嫉的少陵王司马无忧,岂知大婚当天便被强人所辱,少陵王未让她进门,只给了一纸休书,她成为了大禹国的笑柄。回府后投湖自尽,两日后苏醒,便像换了一个人,醒前想以死明志做个烈女,醒后却一派不知羞耻的样子四处游玩,而且还‘故意’认错人,说错话。小公子庆生宴上,少陵王不计前嫌光临,装作不认识她,几次无事找事,要她施展才艺,都知相府三小姐有貌无才,她姐妹也出言相讥,认定她会出丑,却不知她打扮得空灵如画,仿佛不食人间烟火,更是巧笑嫣然,一曲《枉凝眉》伴着高难度的舞蹈艳惊全场。片段一:阳光里的南宫无忧开了口,声音柔柔的:“我来瞧你,你开不开心?”“瞧我什么?瞧我这个弃妇怎么再死一次?”郁晓晓犀利地道。片段二:白云城堡堡主令狐一白指着正吃得不亦乎的郁晓晓道:“本堡的女主人在那里。”郁晓晓扔掉鸡腿:“不关我事,我是打酱油的。”片段三:闻人允清眼底含冰:“你走,我不想看到你。”郁晓晓早已泪如雨下:“闻人,你不要死!”如果爱情只是一场谎言和利用,堪破后又如何驻足?看郁晓晓如何从大禹国的笑柄,华丽变身,成为一个风华绝代的奇女子。****某青的其它两篇文:http://m.pgsk.com/a/226771/相公个个都难缠http://m.pgsk.com/a/190311/丑妃翻身
  • 复制沃尔玛

    复制沃尔玛

    沃尔玛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复制沃尔玛》从销售理念、服务措施、物流模式、管理风格、市场竞争力、产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等这几个方面复制沃尔玛的成功经营理念。《复制沃尔玛》由吕叔春主编。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总裁的契约恋人

    腹黑总裁的契约恋人

    一夜缠绵,枕边人早已离开,原以为不过是春梦一场,摊开床单,一抹鲜艳的红色时刻提醒着他。三年前,她因为逃婚来到他的身边,成了他的契约恋人,七个月之后,她得知他的未婚妻竟然是她最好的朋友而黯然离开,三年过后,两人再次相遇,一场追爱游戏,几个人的爱情故事。
  • 我是赵子龙

    我是赵子龙

    老天爷呀!你玩我哦!这里是三国也!动不动就会死人的也!而且,你居然让我做赵云!NO!开什么玩笑嘛!怎么办!要我拿着枪去戳人,我宁愿拿着笔去戳卷子!至少卷子不会反过来戳我,不是吗?
  • 墨戏黛之笑红楼

    墨戏黛之笑红楼

    新文已发,希望大家踊跃跳坑~《红楼之玉溶潇湘》:金玉缘成,黛玉毅然离开荣国府,却因意外为水溶所救!从此,孤傲轻灵的弱女子,与性情倨傲的皇子之间开始了一段缠绵悱恻的情感纠缠。无意皇宫生活,向往青山绿水的林妹妹,此一回能否博得命运的青睐?不期的邂逅,是前缘早定,还是彼此生命中的匆匆过客?清泠飘逸的她,霸道不羁的他,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惊觉自己沦陷时,却面临离去的绝决,躲得开感情的纠缠,却逃不过自己的心,相遇,是缘,是劫?蓦然回首,原来一切皆有定数!最终,他能否获取那颗孤傲的芳心,与之携手一生?本文温馨多多,小虐多多,过程曲折,结局圆满!情节一:长眸一眯,嘴角掀起一抹嘲讽的笑意:“救命之恩,世人最常见的报答的方式不外乎以身相许!”看着那张俊颜静静地道:“报恩的方式有种种,而王爷方才所说的,却是最不明智的一种,黛玉绝不会奉上自己的终身!”情节二:看着面前清泠淡然的少女,眉眼间那份傲然令人动容,话出口却是冷酷无情:“朕的两个儿子为一个女子大打出手,你说,这样的女子朕如何能容忍?”情节三:对着面前的绝世仙姿,长眸闪过狂涓和怒火:“不要自作聪明,我不要你的善解人意,你以为这样,我便会感激你?”拥住怀里的温软,贪婪地汲取着她的幽香,语气蓦地柔软:“即使权势富贵在手,没有你一起分享,又有何义?”《墨戏黛之笑红楼》(因不忍黛玉身世凄苦,命如浮萍,故还其一段绝世良缘!本文风格轻松活泼,旖旎幽默,略有香艳,不喜者请绕行!)金玉之缘成就,王夫人却并不放过黛玉,王嬷嬷五十万买了黛玉一条命。昏聩中的黛玉,被送上与茜香三皇子的和亲轿子,当她清醒之后,面对已成的事实,该何去何从!她要嫁与的这个痴傻王爷,却是一个极品男人,表面上又痴又傻,无赖又淘气,处处戏弄她;另一面却是魅惑无比,霸道邪邪。黛玉面对这样一个双重身份的男子,是如何与之周旋的,慧质兰心如她,面对天真阳光口口声声唤自己娘子的他,另一个邪肆俊美,专横霸道的他,黛玉到底爱上的是哪一个?当事实真相浮出水面,揭开他面具下那张颠倒众生的脸时,又该如何面对他的解释!片断一:“我想知道林黛玉是个什么样的女子,竟然甘心嫁给一个傻子?”面具下一双魅惑的长眸戏谑地看着她,黛玉不由秀眉紧蹙:“这与你什么相干,又不是嫁给你,阁下未免管得太宽了吧?”对方倏尔一笑,欺上身来:“你怎知以后不会成为我的女人!”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争战频仍、兵戈不断的国家。在几千年阶级社会发展史上,发生战争的次数数以千计。其规模之浩大战况之惨烈,性质之复杂,种类之繁多,以及作战指挥艺术之高超,都是举世闻名的。《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将对中国战事做出详尽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