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2200000004

第4章

温婉是外省人,这个省与温晴所生活居住的省毗邻,山青水秀,盛产茶叶和稻米,历史上曾出过一位大人物越王勾践,地域性的文化也就是越文化。越文化里有个戏剧品种叫越剧,一出《红楼梦》使越剧腔调家喻户晓,几乎每个人都能哼一曲“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温婉六岁的时候就跟着奶妈吴氏生活,吴氏是个爱唱爱笑的女人,但那时《红楼梦》这出戏还没有诞生,吴氏教给温婉的便是一首又一首的民歌,当然这些民歌都编入越调的唱腔里。温婉不知道自己六岁之前的家事,只依稀记得她小时候住的地方是一座深宅大院,天气极热的时候,吴妈坐在一棵树下给温婉讲故事,讲着讲着就睡着了。

温婉躺在她的身边,两条小腿荡来荡去,她看着天空飞飘的云,觉得它们像牛、像巨人、像帽子、像吴妈……她和它们低声说话,特别留神那朵要被大云吞没的小云……温婉终于望得眼睛倦了,瞌睡起来,四周静悄悄的,树叶在阳光中轻轻颤抖。

院里有两条大狗,黑的叫黑子,黄的叫黄黄,温婉小时候喜欢看吴妈喂狗,还喜欢看吴妈用一把大梳子给狗梳理杂毛,更喜欢听狗咀嚼骨头的声音。后来,那座大院被火烧毁了,吴妈就抱着她来到乡下,她记不得爸爸妈妈的模样,她童年的一切都是吴妈。

吴妈天生一副仆人的样子,粗手大脚,脚是缠过又放开的,走起路来“咚咚”直响,敲鼓似的,吴妈一生没结婚可能与她这双大脚有关。

但吴妈生来一副好嗓子,又做得一手好针线,她是靠针线养活温婉。

在温婉的记忆中,吴妈从早到晚都被布匹和棉花缠着,一根细针总是别在胸前,棉絮也总是飘在头顶,有时眉毛也白了,像个白头翁似的,即使这样,温婉仍是能听到吴妈的小曲小调,那是从心里哼出来的,让温婉时时有一种好奇和感动。

吴妈唱:

脚踏板凳手扒墙

两眼睁睁望情郎

昨夜为郎挨了打

虽然挨打不丢郎

温婉听着,跟着哼唱,唱完了就问吴妈:“这是什么歌呀?”

吴妈先是不理温婉,她要把心里的歌哼完,那是一个故事,一个隐藏在她心底的故事,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这故事经常让她回味,让她憧憬,让她对生活有一种信心。等她唱完了,她就跟温婉说:“这个故事啊,你现在还不明白,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要是我现在就想明白呢?”温婉盯着吴妈说。

吴妈这时候就不得不认真打量温婉了,人是要长大的,温婉也在一天一天长大,她不能把故事讲得太明确,要讲得朦胧。于是,吴妈说:“这个故事呀,讲的是成双成对的事情,比如龙和凤啊,星星和月亮啊,男人和女人啊,等你长到吴妈这么大,一切都会明白的。”

温婉就跑到窗前,看外面的风景,她看到了池塘里有两只鸳鸯,它们相互依傍,在水里拍出从容的水花,一片树叶被它们的翅膀推起来,像一只小船似的朝前游去。温婉就兴奋地拍着手喊吴妈:“吴妈,那是不是凤啊?”

吴妈被她喊得急躁,只好放下手里的活计跑到窗前,当她看到那两只鸳鸯时,哈哈地笑了说:“傻丫头,那不是凤,是鸳鸯,我给你讲的故事啊也就是它们的故事,成双成对的故事。”

温婉情感的启蒙也许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后来她熟记的小曲小调也就是吴妈的小曲小调,吴妈把自己的心灵世界潜移默化地给了一个女孩,她长大以后就特别看重成双成对的故事。

温婉在这方面显然比吴妈走运,她有一双小脚,标准的小脚,是她三岁的时候,吴妈帮她缠裹出来的,温婉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天天号哭,折断的脚趾流血流脓,痛得夜里不能睡觉,吴妈就给她讲故事,小脚的故事,鬼的故事。

吴妈说:“古代有个妃子,被皇上冷落了,妃子为了讨皇上的欢心,就把自己的脚裹小,在皇上生日的时候,用那双三寸金莲给皇上跳舞,皇上被她那双小脚迷得发疯,从此就专宠了她,以后哇,天下的男人都要女人的小脚了。”

吴妈说:“夜里千万不能哭,一哭鬼就来了。你知道鬼是什么样吗?鬼是绿头发红眼睛,特别爱吃哭鼻子的小孩,这可是真的。不信,等你的脚能走路的时候,就到村头那条小河去看看,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河底就会出现几户人家,有的推磨,有的筛米,有的做饭,如果你耳朵好使,还能听到两口子吵架呢。”

温婉听说了鬼的故事,就再也不敢哭了,她痛极的时候便咬嘴唇,再就是咬牙。晚上她总是不断地做梦,有时醒来就哭,吴妈把她搂在怀里说:“你别委屈了,你想长得俊,就得吃点苦。世上的好事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人磨出来的。你爸妈长得英俊,你也天生一副好模样,要是没有一双小脚,你这模样也就废了,别像吴妈,一辈子都没找上个人家。”吴妈紧紧地搂着温婉,就像搂着一闪而逝的梦。

温婉对吴妈的话是似懂非懂的,但对鬼的故事却记得一清二楚。

她做的梦里就有鬼的故事,那个青面獠牙的黑家伙一定是鬼了,他在温婉的梦里拼命地追赶她,她跑呀跑呀,她使了浑身的劲也跑不快,她的小脚生疼,是钻心的疼,在那个家伙要捉到她的时候,她惊呼一声就醒了。温婉哭喊着踢掉了被子,她在黑夜里发出一声悲哀的长吼:“我不要裹脚!”吴妈便慌乱地穿了衣服,提着一盏罩子灯去院子里驱鬼。

吴妈的头发披散着,一双大脚在院子里发出“咚咚”的声响,伴着她的咒语,喑哑的咒语,让温婉越发心惊,温婉就低低地哭了起来,那是找妈妈的哭声,但是她的妈妈在哪里呀,温婉对妈妈的记忆只有青砖垒砌的院子和门口的两只石雕的狮子。

吴妈回来了,搂着温婉说:“别怕,人有三个魂呢,睡觉的时候啊,头魂是走了,二魂也去游了,但第三个魂一定守着你的身子,她是不离开你的,所以头魂二魂就是碰上鬼也没啥大事,鬼伤不了你,你仍有一个魂呢,要是这个魂也走了,你的魄就散了,那样小命才真的难保呢。

知道啥叫魄么?它就是你的身子骨,你这活生生的小命。听老辈子人说,人的魂是善的,魄是恶的,所以人守不住魂的时候就容易做坏事情……”

温婉又睡着了,她在吴妈的怀里听着故事睡着了。吴妈一直伴着她到了十岁,她记忆中的吴妈是绣花的丝线,是灯下晃动的发髻,是落地咚咚响的大脚,是那些关于男女的民歌。

这一年的春天,吴妈再也做不动针线了,棉絮如同蜘蛛吐的丝一样,将她死死地缠住。她张着嘴喘气,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声音,喉咙在风中颤抖着。温婉给吴妈倒了一杯开水,她喝下去,忽然想坐起来,温婉就抱她坐了起来。坐起来的吴妈像一只抽空了脂肪的母鸡,伸着脖子找她要找的东西。温婉就按她的指点在房檐下的一只筐子里摸出了一个油毡纸包,吴妈把这纸包在阳光下晃了几晃,又吹去上面的浮尘,吴妈说话了,语音是从来没有过的清晰,让温婉感到了奇怪和恐慌。

吴妈说:“婉儿啊,你听说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吗?听说过王母娘娘吗?”

温婉头。

吴妈的脸忽然云开月朗起来,她看着窗外,看着那蓬勃的绿色,然后她的喉咙里发出了一串戏剧台词般的语音:

“牛郎啊,是个老实的小伙子,织女有一天到凡界洗澡,被牛郎看到了,就偷偷抱走了她的衣服,后来返回天上的时间到了,织女没衣服穿就留在了凡间,跟牛郎成了亲。这事被王母娘娘知道了,派人把织女抢了回去,牛郎在后边追呀,快要追上了,被王母娘娘划了一条天河,从此牛郎织女就天各一方了,只有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才能隔着天河相会一次。我小的时候哇,到了农历七月七日这天,就把一只小镜子放在水里看天上的牛郎和织女,要是躲到黄瓜架下,还能听到他们的哭声呢。”

吴妈说着说着就闭上了眼睛,从此再也没有醒来。她手里那个油毡纸包永远地留给了温婉。但温婉没有立刻打开看它,当她离开村庄,到城里谋生的时候,她才把吴妈的秘密打开,她看到一张男人的照片,男人穿着中山装,像一个革命军的样子。还有一块绣花手帕,一看就是吴妈的手艺。男人与手帕,莫非吴妈一辈子就是为了这个男人苦守一生?

温婉想不出更多的故事和内容,她还小,男女之欢尚属她的禁区。

又过了若干年,当她有了自己的生活,并耐心经营的时候,她忽然发现了一个道理:女人一生常常被情所困。

八温晴从命门里出来,就陷入了一个黑洞,一个可怕的黑洞,她的哭声被那无边无际的黑淹没了,她的生命因此而显得轻飘。

黑是一种可怕的感觉,它首先让人恐怖,然后就令人慌乱和不知所措。

温晴在黑暗里号哭着,她的哭声大胆而执着,仿佛在抗议母亲将她的躯体生在这么一个地方,这是全世界的肮脏之所在,是人类的肮脏之所在,是温家祖祖辈辈的肮脏之所在。她甚至嗅到了臭味,一股令人呕吐的臭味,那是迎接她生命出生的奶水和蛋糕吗?她号哭着,尽情号哭着,为了这呛人的臭味。她不明白,妈妈为什么把她生在这样一个地方,这是看不见阳光的地方,是影子躲藏的地方,是老鼠宴会的地方,是苍蝇蚊子欢乐的地方,是蛆虫横行霸道的地方,是人类见不得人的地方,是人类把自己体内的毒素排泄掉的地方,这个地方却成了她生命的诞生地。

温晴能不哭吗?

她的哭带着一种宿命的苍凉,带着人类与生俱来的苦难,在一个快要黎明的黑暗中,汇成悲怆的音符,虽不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却也谱出了一支茹苦的音符,温晴在这样的出生地被母亲温婉决定了人生的基调。

她在母亲的裤裆里向外蠕动,那是动物的蠕动,是人本能的蠕动,当温晴身体上的脐带被母亲用一片尖锐的瓦当断开的时候,她在那腥臭冰冷的地上打了个滚,奋力地哭了一声,就一头扎进母亲温暖的怀抱中了。母亲用她的胸怀和泪水把她体内分裂出的小生命打理干净。

她无法猜测这孩子的命运,她只能给她生路,一条活的生路,至于怎么活,那要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许多年以后,当温晴伸展着健康的四肢喊妈妈的时候,温婉总是忆不起她是怎样把她带活的,在一般人看来,生在茅厕里的孩子能活着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温晴创造了一个神话。

“老天睁眼了吧!”每逢有人问起温晴的历史,温婉就给对方一种宿命的解释,然后她再也不肯多说什么了。

温晴就默默地看着母亲,看她脸上的泪水越流越长,比河水还长。

温晴于是轻轻地唱歌,一种儿歌,母亲教她唱过的:“芭蕉树,搭拉枝,上面坐个小闺女,小闺女爱吃桃,桃有毛,爱吃杏,杏又酸,爱吃栗子面蛋蛋。”

温晴只顾唱,她想给母亲一点快乐,可她发现母亲是个对快乐不敏感的女人,她总是活在一种蹙眉的状态里,她的眉毛像远方的青峰似的,不是那么浓烈的青峰,而是缓缓起伏着的,带着纯粹的秀色。母亲的眉毛一心一意地蹙在青峰之中,确切地说是蹙在自己的回忆之中。如果说三十岁之前的温婉在醒红院里占尽风流的话,那么三十岁以后的她就给自己的生活定了一个基调,那就是回忆。她的回忆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之中的,她的手总是在丝线和软缎之间穿梭,要是她突然停顿了一下,那一定是被刺扎了手指,她哎呀着把手指吮进嘴里,然后她的眼泪就默默流了下来,这个时候要是温晴在她身边,一定会说:“妈妈想爸爸了吗?他在哪里呀?为什么不见我们呀?”

温婉的眼泪流得更汹涌了,那真是一条河啊,一条永远不竭的河。

长大以后,温晴才理解这条河流的真正意义,才明白母亲绣在那些软缎上的花原是她的心思,让别人永远猜不透的心思。那或许是醒红院的全部。

温晴仍是不放弃追问,她想从母亲的嘴里知道父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怎么忍心让妈妈把她生在茅厕里,又怎么忍心永远都不见她们娘俩?

温婉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好回答温晴:“你爸爸是个气派的绅士,他的钱能把一座城买下,再在这城里造一个他想造的城市。”

温晴急着说:“妈妈,爸爸那么有钱,为什么不给我们呀?我们去找他行么?”

温婉脸上的表情凝滞起来了,她摸着温晴的头说:“孩子,你那有钱的爸爸早就不属于我们了,妈妈也想找过他,为你找回爸爸。但妈妈没有这个勇气,妈妈的胆子被天狗吓破了。”

温晴问:“是吞了月亮的那个天狗么?”

温晴记起,每逢月亮的周身被黄色的光晕遮盖起来的时候,妈妈就敲着一个铜锣跑出来,她边跑边喊:“快看啊快看啊,天狗把月亮吃了。”

在她的召唤下,村里的女人都跑了出来,她们在黯淡的月亮下呼喊,疯狂地呼喊。

温晴发现这个时候的妈妈最有激情,就像个美丽的少女,在大自然中焕发着新的活力。

温婉一定有个情节,关于天狗吃月亮的情节,这个情节藏着她的秘密,不被人知。

女人常常是这样,她们的心灵总有一块地方永远不向世人敞开,这块地方也许是她生命中的禁地,也许是她命运的关口,她从不说起它,但又不会忘记它,一旦碰撞了它,也就给予了她回忆的机会,她的兴奋由此点燃。

温晴就这样看着温婉在野地里呼喊了一夜,把喉咙都喊哑了。

温婉在梳妆镜前打量自己的头型,那是一双发髻,两朵黑云一样盘在扎实的头顶。这头型是吴妈教她梳的,吴妈说她年轻的时候就梳这样的发髻,她是因为这个美丽的头型而被温婉的父母选进家门的。

现在,吴妈离开温婉了,永远地离开了,温婉每天梳着吴妈留给她的头型,在青丝的梳理中想念着吴妈,她童年的全部记忆就是吴妈。

吴妈闭上眼睛的时候,温婉十岁,一个小姑娘的雏形,一个少女的雏形。但温婉还不知道欣赏自己的美丽,她要用一双小手挣饭吃,像吴妈那样做一个女红。

绣针是尖利的,扎在手上就渗出了红色的血滴。雪白的缎面不能洗,一洗就没有了平展的效果,温婉只好在血滴上刺绣杜鹃花,啼血的杜鹃花,让人想到爱情,忧伤的爱情。温婉自然不知道什么是爱情,她的年龄让她有一种无知的朦胧,她在这朦胧里打发着清贫的岁月,用她刺绣的手帕换一个充饥的烧饼。

这是春天,一抹春阳照在房顶上,一群鸟儿喳喳叫着掠过,落在斜垂的柳树上。温婉就坐在柳树下,她的后背靠着树干,她手里的活计在阳光的抚摸下伸展着多情的韵致,在这春阳里,她的手不停地飞动着,她在为对面人家的大户小姐刺绣枕头,这是一个很艰巨的工程,温婉绣完了枕头还要绣被面,床帷,窗帘,手绢,她在绣一个快要成为女人的新娘嫁妆。

对面是家财主,村里所有的人几乎都是他的长工。快要成为新娘的人是他的宝贝女儿,这女儿比温婉大六岁,情窦初开,一笑两只虎牙,名字也是个粗名,叫虎头。温婉本来是从心里讨厌虎头的,她讨厌她居高临下的架式,讨厌她笑起来的粗样。有一天,温婉在门口绣花,虎头走到她跟前看了看,就睁着两只吃惊的眼睛喊起来:“你会绣花,你那小手会绣花?你真神了。走,到我家里让我妈看看,说不定赏你白米饭呢。”

没等温婉说什么,就被虎头拉走了,丝线撒落一地,像五彩的阳光。

同类推荐
  • 血性

    血性

    太阳还没有露面,白军就发起了第一波进攻。白军炮兵用榴弹炮和山炮还有迫击炮向红军阵地狂轰乱炸,这个美好的清晨被炸得支离破碎。在炮火的掩护下,白军朝我们阵地发起冲锋。我把盒子枪插在了腰间的皮带上,端起了一支三八步枪,对着冲上来的白军瞄准。白军离我们越来越近,我看着差不多了,就开出了第一枪,高喊了一声:“弟兄们,给我打!”我那一枪洞穿了一个白军小军官的额头,算他运气不好,碰上了我这个神枪手。战士们喊叫着朝冲过来的白军发射出愤怒的子弹。白军士兵一排排地倒下,阵地前丢下了一具具尸体。
  • 朋友

    朋友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柏拉图的时空隧道

    柏拉图的时空隧道

    本书由刘景南所著,讲述了一个奇异的故事,就像一次梦幻的旅途。刘景南用犀利而冷峻的文笔,在本书中叙述了这一个时空之外的故事,里面充满哲理,点点滴滴都浸含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并将其融入这个恢弘的时光隧道之中。
  • 我在回忆里等你

    我在回忆里等你

    他有穷困的童年,没有为爱痴狂的勇气,她有最灿烂的笑容,没有对残酷现实的感同身受。所以他和她,有最伤感的幸福,只期待在回忆的尽头相遇。从他成为她家养子的那一天起,他只会亦步亦趋,不会有哪怕一步的逾矩,却为了她,瞒天过海,偷尝爱神无意间洒落的丝丝甘甜,就算饮鸩止渴,也甘之若饴。而在那最最甜蜜的往昔啊,他却没有说过一句“我爱你”……他和她在一起,有一种孤零零的温暖,好像在失落的世界里相依为命,只有彼此,不可替代。而她却在最爱的时候离开,一去七年。时光不可倒流,所以最动人的誓言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 寒假

    寒假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黑天鹅的咏叹调

    黑天鹅的咏叹调

    应该和梓爱这样的公主在一起,颜瘦瘦是只丑小鸭,是永远不能变成天鹅的丑小鸭。...
  • 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青春、人生与理想的篇章,其中包括胡适对年青人在思想修养、能力提升、个性培养等方面的建议和引导。主题是关于青年人如何成就自己的人生,这是胡适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今年轻人在求学做人方面面临困惑时的最好引导,对当下的年轻人如何做最好的自己,过好自己的人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 充满智慧的中国科技

    充满智慧的中国科技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古老的东方大国。其历史源远流长,其文化底蕴之雄厚,在这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数不胜数的各种科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以及发明创造。本书着重介绍了中国几千年的科学方面的知识,让读者对中国的科学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在阅读中也可再一次体会到前辈们的智慧,另外也可学到许多科学常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继父,快跟妈咪生个弟弟

    继父,快跟妈咪生个弟弟

    谁说未婚先孕没人要?谁说带着孩子不好嫁人?为了争夺一个孩子的妈,四个男穷追不舍,却一路搞笑,逗乐无穷。孩子的妈,男人的宝。风流前男友说:孩子他娘,看在孩子的份上,你就嫁给我吧!超级高富帅说:宝贝,我是认真的,给我当总裁夫人吧!顶级黑老大说:那谁,给我当压寨夫人,你想要啥就啥。孩子他妈满面羞红的背过身去,纤手摸了摸宝贝儿子的头,道:儿子去哪我就去哪。于是,几大男人立即围攻那宝贝儿子,谁知,宝宝一脸不满的瞪着几人,奶声奶气大喊:你们乱来,继父会生气的!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谁在喧哗

    谁在喧哗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踏上美好心路历程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踏上美好心路历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马到功成

    马到功成

    马云、马化腾历经江湖的腥风血雨,才分到了互联网市场的一大杯羹。2008年,阿里巴巴、腾讯市值已经高这百亿美元,“二马”笑傲江湖。同是搞互联网,一个“出语不凡”,一个“很粉很年轻”,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才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