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0600000007

第7章 不是无用的吴用

吴用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大多的人对他有好感,认为他机智,敏锐,忠诚。生为梁山谋福利,出谋划策,死同掌舵大哥作近邻,忠义两全,真乃千古文人之典范;反对他的人说他虚伪,狡诈,并频出昏招,祸害好人卢俊义,设计书信还忘盖印章等等。

有争议的人物才有意思,才有嚼头,才让人感兴趣。

看看他的简历:天机星智多星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

读万卷经书,使两条铜链。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宋江在浔阳楼题反诗被捉,快行斩时,他用计劫了法场。宋江三打祝家庄时,又是他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破呼延灼连环马时,派时迁偷甲骗徐宁上了梁山。闹华州,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多建战功。梁山大军招安后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

吴用是整部《水浒传》中极为显要的人物之一,自打上梁山始就一直是领导者。应当说,从智取生辰纲开始,梁山的每一次大规模举动,都离不开吴用的出谋划策。虽然有时也出昏招,但他的智慧还是征服了众位英雄好汉,一直稳居第3位宝座。

吴用可能是《水浒传》中姓名和绰号最为复杂的人。

据考证:北宋神宗朝时就以进士考试取其中的末等“赐同学究出身”。民间便因此戏称没有功名的读书人为“学究”。在龚圣与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他的名字叫做“智多星吴学究”,位置仅在宋江之下,是梁山泊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到了元代,《大宋宣和遗事》中吴用的名字又变成了“吴加亮”。“加亮”的典故和意思不详,后来又变成了吴用的号。可见在《水浒传》问世之前,吴用的名字或者叫“学究”,或者叫“加亮”。吴用还有一个绰号叫“教授”。这是人们对他这位教书的小知识分子的尊称。可见,“教授”一词,在宋朝时就是被人尊敬的。

“吴用”这个名字始见于《水浒传》和大约同时的明代杂剧《梁山七虎闹铜台》中。在《水浒传》里,将吴用的几个名字汇拢在一起,说他姓吴,名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自此被施耐庵先生统一以后,“吴用”的大名才开始彻头彻尾地响了起来。

这小子的绰号倒是名至实归。只不过他的招儿术忒损了点儿。无论是让谁上山,只要他一出面,献出自以为是天衣无缝的计策,那就肯定是要死人的,最低限度,是要让人坐牢。也难怪,农村小学教师的水平,能见过多大世面?那年头又不能上网,读的书还少,他又没有人家诸葛亮那些道骨眼儿,因此说,他能有些祸害人的损招儿就很不错了,应该划到智商高的范畴里。可怜当时的那么些大学教授,恐怕还没老吴先生这些招数哩。

先看吴用的出场:

众士兵见雷横赢刘唐不得,却待都要一齐上并他。只见侧首篱门开处,一个人掣两条铜链,叫道:“你们两个好汉且不要斗,我看了多时,权且歇一歇,我有话说。”便把铜链就中一隔,两个都收住了朴刀,跳出圈子外来,立住了脚。看那人时,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这人乃是智多星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祖贯本乡人氏。

对他的夸赞也别具匠心:

曾有一首《临江仙》赞吴用的好处: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

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字称吴学究,人号智多星。

看看,两条铜链小鞭,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就充分说明了这个小学教师是有野心的。正常的小学教师谁能有这个打扮啊!他曾在东溪村用两条铜链,轻易分开手执朴刀、红眼相拼的两条恶汉刘唐和雷横。这说明他是有一定武术功底的,在武侠小说中,但凡能一招制止双方打斗的人大都是武林高手,它需要拿捏分寸,判断招式极准才可以,否则不但不能劝解,反会伤及自身。而吴用这铜链轻轻一隔,就将刘唐和雷横给分开了,这不正是上乘高手的所为吗?所以,我说吴用是有一定武功的,只是他的计谋太多,将武功的锋芒给罩住了。

他设计智取了生辰纲,使水泊梁山有了独立的本钱和基础,又用言语刺激林冲血刃王伦,使自己一伙不费吹灰之力就鸠占鹊巢霸占了梁山,让晁盖做了梁山老大,自己还当上了参谋长。自此,他就牢牢地霸占了梁山的领导核心。无论谁掌舵,他都是核心人物。也正是由于他的殚精竭虑,巧妙布置,才使梁山逐渐发展壮大,走向辉煌,让政府和国家都感到害怕。当大宋的国防部长、政府总理先后率兵来讨,又是在他的运筹帷幄下,征讨大军也都以失败而告终。由此可见吴用老师真的不是无用,而是神机妙算。

但他这样一位有些神叨叨的人物,居然也有败笔昏招出现:仅以“智取生辰纲”这条计策为例来分析,可击之处实在是漏洞百出,细节的考虑也太不周全。比如说地点的选择就是个问题——黄泥岗这一处,虽然偏僻,但却在县城以东才十来里路,这么大笔财富,在离县城如此近的地方,又是本县人在本县范围内作案,这不是找麻烦吗?再看他在安乐村王家客店住店登记时的细节,更可商榷。当负责填写住客登记簿的何清问:“客人高姓?”自以为机灵的吴用抢着回答:“我等姓李,从濠州来,贩枣子去东京卖。”人家只问你姓什么?并没有问你是做什么买卖的,你吴用说这么多废话,这不是不打自招了吗?生辰纲事发后,当地老百姓就沸沸扬扬地传说是“一伙贩枣子的客人,把蒙汗药麻翻了人,劫了生辰纲去”。一下子就让治安警察厅将破案的范围缩小了。还有错用了白日鼠白胜更是低级的可笑。白胜是当地人,就住在安乐村,而晁盖等又偏偏选中住在安乐村。智取生辰纲时,又是请他挑了担酒,在黄泥岗上下蒙汗药的,挑的明明是酒,见有人问,却张口就说是醋,当老百姓都是傻子吗?酒是香的,醋是酸的,两种味道都是强烈地刺鼻,打老远就一闻便知,如此遮掩,想干吗?

一定有猫腻。您说策划活动的吴用老师此计这么拙劣,这案子焉有不破之理?

可我们不能不服,虽然吴用老师常出昏招儿,可他也实在是个阴谋家。许是他看出了宋江在阴险狡诈这方面在他之上,自己斗不过老宋,才抛开那光腚娃娃朋友,厚道的老大哥晁盖,转投到老宋门下做幕僚。也不可否认,宋江先生也佩服吴老师的手段,两人半斤对八两,均是心机高深之人,于是乎,王八瞅绿豆对眼儿了,共同的目标,让他们迅速组合。

从此,凡是老宋江出马,吴用老师必随左右,献计献策,虽说招儿损,但却无往不胜。而对老朋友晁盖就不再理会,你爱咋咋的,我将宝押在宋江身上了。在宋江和卢俊义因一把手的位置而攻城搞赌博时,他人在卢营心在宋,史进假借卧底之名去会老情人泡小姐,他早就断定“此去凶多吉少”。可既然已经胸有成竹地说“此去凶多吉少”,那为啥不早说?摆明了是将史进往火坑里送。卢俊义攻不下城池,上火上得嘴都起泡,他都不使计策,任由你老卢像热锅上的蚂蚁。可宋江一来,他就有计,让张清归顺了……由此可见他的心机和阴险。

在谈论宋江时,我们知道当年为了让秦明上山,他采用了冒名顶替的方法,手段之下作,让人触目惊心,骂宋江是大阴谋家,可吴用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为让朱仝上山,他竟指使大傻瓜李逵剁了人家四岁小儿郎,这真是连禽兽都不如啊!为防止呼延灼反悔,逼迫他反间破了青州城。最令人发指的是,就因为宋江欣赏卢俊义,他写了这样一首诗:“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这没有丝毫文采蹩脚的反诗,差点让卢俊义家破人亡,还拐带着让愣头青石秀也跟着坐了一回牢,想想都让人唾弃。

人都说,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也真是的。宋江一死,他也跟着去了。表面上忠义,实际上又是他玩弄的权术之一。让后人只记得他的忠心耿耿,忘了他的恶行。这样的文人也真是虚伪到一定程度了。

从吴用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些中国文人的典型特征:无知、无畏和无耻。正如有人说,中国最无聊的人就是所谓的自诩清高,像个老处女一样的“文人”。而最善于投机钻营的,又最无耻的也是那道貌岸然的“文人”。

自古文人无行,《颜氏家训》曾告诫后人文坛险恶指出:好的名声是靠自己“德艺周厚”、“修身慎行”而取得的。沽名钓誉,贪图虚名,而实际上做不到,这种假名声终究长久不了。并要其写文章不能像有些人那样傲慢凌物,招致败损。好的文章“当以理致力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要求他的子女继承家风,文章典正,不从流俗。

鲁迅先生也立遗嘱要自己唯一的孩子宁可织席贩履,也不做空头文学家。

正所谓:良善每多屠狗辈,百无一用是书生。自从文艺跟政治有了微妙的关系以来,文人们对命运的选择便陷入了两难的处境。从历史上看,不但做个有骨气的文人难,就连做个歌功颂德的帮闲文人也很难。做个讲良心话的文人就更是艰难,因为这种类型的文艺家,大抵都是直陈丑恶,不满于现实的。这正触到了处于统治地位的政治家痛处。政治家是要维持现状,满足于现实的,所以,那些见不得人的东西,大概是要掩饰起来不让别人知道,而长舌妇般的文艺家却总是喜欢揭人老底,说人家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处处显得都比人家高一截。这哪能不让他们成为政治家的眼中钉呢?

可悲的是,有些文人虽是草包,心却极其膨胀,不好好地习诗弄文,非要脑袋削个尖儿,硬往领导干部队伍里挤,就如大宋的秦桧和蔡京,两人同为权倾一时的奸相,绝对是文人中的文人。秦桧乃一代状元,开创了一代书风,蔡京的书法在当时也是首屈一指。但因为他们的奸诈,有好些作品就没有流传下来。

估计吴用是受了他们的影响,不好好教书,闲暇时写几首风花雪月的诗文,玩玩情趣或泡泡妞儿,非要弄两条铜链习武,还和黑社会搞在一起,这哪是一个文人所为?

如此作为,也就不难理解他这一生只能和所有有野心但不得志的草根文人一样的稀松平常了。

文人们因为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自认为就比平头老百姓更加高人一等,其实充其量只是个绣花枕头,不然怎会有“纸上谈兵”的成语流传?从历史上看,似赵括般只会玩文字游戏,其他的什么也不会的文人海了去了。

很多文人都是因为官场上不得志才写出许多流芳百世的美文而扬名四海、妇孺皆知的,但你细一品品他们的作品就会发现,他们所写的作品,除了歌功颂德的外,其余有点艺术品位的无非是在发牢骚或勉励自己的诗文,如苏轼、柳宗元等。那些看似豪放不羁的,其实也大多为过官,比如李白、竹林七贤等等。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文人,还就是人家唐伯虎对官场不感兴趣,但那也是受奸佞排挤和打压而心灰意冷的。

这样一分析,也就难怪吴用不好好教书而扯旗造反当强盗了。

同类推荐
  • 九天揽月

    九天揽月

    欧阳自远,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普通孩子,靠着自己的坚韧不拔和刻苦努力,一步步走上中国科学的尖端,成为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欧阳先生在书中用朴实的语言追忆几十年的点点滴滴,讲述探月的梦想是如何走进自己的人生,而自己又肩负着祖国怎样的飞天梦。欧阳先生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同时,也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他期待中国探月的成功,但更期待国人真正了解“月亮文化”,感受到月亮后面的人文情怀。通过欧阳先生的自述,我们不但能够了解中国探月历程的发展与变迁,更能感受到一位老科学家为梦想执着一生的高尚情怀。
  • 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

    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

    张海君主编的《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收纳整理的诸多关于善良的小故事,就是通过不同的情境再现让我们感受善良的力量,进而唤醒自己内心深处的善的意愿。不谈因果循环,单单就从一个人的本性出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带给大家小小感动的同时,也能够唤醒大家心中那一股最原始的、小小的善念!
  • 精神自治(修订版)

    精神自治(修订版)

    透过《王开岭文集(随笔卷):精神自治(修订版)》,作为读者,我游历了一个人的精神地理,被那些从未见过的神奇风光吸引。那风光在日常的旅游地图上是见不到的。我不敢断言这样的地理绝无仅有,但我确定的是,这是当代为数不多的身兼多种文质的作家和作品。《王开岭文集(随笔卷):精神自治(修订版)》让我看到了一个智者、一位诗人、一颗良心、一个浪漫而冷峻的同时代人。这样一个夜晚,携上这样一本书,与之同行。我感到了雪的融化、心的欢愉和春天的临近。
  • 流向远方的水

    流向远方的水

    本文收录了作者的一些散文随笔,简单的文字中透露出作者深刻的内涵以及对诗词的理解,对诗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一番
  • 忆往述怀

    忆往述怀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热门推荐
  • 我的冒牌少爷

    我的冒牌少爷

    夏季是适合恋爱的季节,而他们的故事,就是盛开在这个夏季。尚冰香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那次意外的忘记锁门,让自己的家里进了贼。长的倒是人模人样的。对自己拿刀相向不说,还说她粗鲁?难道要她对不请自来的危险分子端茶相待,热脸相迎吗?没有报警赶走这个家伙,让那个家伙在她家里蹭了一夜,是尚冰香犯的第一个错误。让这个家伙对她指手划脚,是她犯的第二个错误。而爱上他,是她犯的最不可饶恕的错误。自从遇到尹少,她的世界就混乱了。原来的自己怎么也想不到会碰到自己的顶头上司。而那次的相遇,却把她吓了一跳。遇到长的一模一样的家伙,机率是多少?50%还是5%?如果是后者,那么她真的中彩了。三个人的纠缠,两个人的感情,一次秘密的交易,让花心小偷变成多金老总,让平凡导购变成贴身秘书。一个个女人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可爱纯真的山灵,多情抚媚的夜美,虚伪狡诈的唐兰……她该如何接招,捍卫她的爱情?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天价绯闻:强娶亿万未婚妻

    天价绯闻:强娶亿万未婚妻

    穿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穿到莫名其妙的国度。她,一朝皇后,因为一场病穿越到了名叫踹哪的国度。飞机、汽车。电灯、电话,这个神秘的国度一下子让她从才女变成幼稚园的小朋友。不,即使再难,她一定要混的风生水起。
  • 激励青少年科学探索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激励青少年科学探索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村民组长的五月

    村民组长的五月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重生复仇之嫡女太腹黑

    重生复仇之嫡女太腹黑

    被渣男砍断双手剜心而死,再睁眼,奇迹重生?!恶毒庶姐,几次陷害?剥了你的美人皮!伪善姨娘,两面三刀?一刀送你上黄泉!前任渣男?姐看不上你了,没了姐,看你蹦哒蹦哒再蹦哒,姐一巴掌把你拍到墙上,抠都抠不下来!美男,可不可以不要勾勾缠,姐对男人没好感……嫡女重生,害了她的还给她死回来!
  • 女配病毒

    女配病毒

    某年某月某日,兰蓝打开电脑准备开个新坑。但是!电脑小说都遭病毒了,这个病毒叫做“女配”!竟然会把女主吞噬,然后改变小说,最后自己辛辛苦苦码的小说全部崩盘!那可是好多万字的小说呀!下个专杀“女配”的“作者修复系统”,然后……果然是要作者亲自动手修复吗?兰蓝决定要灭灭女配的威风,力挺女主!灭杀女配!小人不被炮灰,好人统统死光?!女配,尼玛够了!
  • 悍夫猎妻

    悍夫猎妻

    前世,她是男人贪念的绝色尤物;今生,她是丑颜傻姑,嘻笑间,混恶时,勾了谁的心,点了谁的火……以至上天入地,天罗地网为她而设。只要心动,丑颜渐破,如深谷幽兰,傲世凝香:如蝶舞天下,艳姿绝色。猎妻如此,非悍夫莫属于。“滚!再不滚出去,别怪本王对你不客气……”“王爷千万别客气,奴家随便王爷祸祸……”当啷……“你,退……退后,本盟主要吐,吐了……”“人家就喜欢盟主喝醉的样子,嗯……”哗啦……“你?服侍本宫主沐浴?滚!!!!”“宫主,您可得接住喽,人家可滚了啊!”扑通……“你,后后后帐烧火做饭去……”“后后后帐那不到了悬崖啦?噢……”某女故作娇媚态,欲倒将军怀,不想将军横起一脚,天外飞仙……她的聪慧、刁钻、腹黑…谁能看的清,谁才是她的锁心人。前世神女无心,今生注定精彩…推荐好友懒离婚玄幻力作《凤御万兽》推荐遥好友远月火文《血嫁》推荐遥对子风兮兮好文《一个警花三个黑老大》推荐遥好友懒离婚火文《重生一豪门妖女》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