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6200000003

第3章 建构精神家园的巨著(1)

三顾茅庐为什么很重要

易中天的《品三国》专门探讨了刘备和诸葛亮谁先找谁的问题。《魏略》和《九州春秋》说是诸葛亮主动去找刘备,而诸葛亮上刘禅的《出师表》中则说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释,诸葛亮主动去找刘备并不等于一定要投奔他,如同现在大学生找工作,双向选择嘛,多找几家没什么,但是去哪一家是另一回事。那么接下来就是刘备三顾茅庐了。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诸葛亮和刘备谁先找谁为什么很重要,值得现在的学者们去讨论。

首先,中国有隐士传统,周游列国的孔子被讥讽为不识五谷,就想讨个官做,弄得“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主动归隐的陶渊明却被认为有气节。所以古人要么表白自己愿意归隐田园,要么表示功成身退,只想大济苍生,不是想捞什么好处。刘备听他纵论天下大事后请他出山,他推辞说,自己一直乐于耕种,懒得去管天下大事。刘备就很“真诚”、很“伤心”地哭着说:

“先生不出,如苍生何?”就是说你自己不求闻达于诸侯也就罢了,但是不能不管百姓的死活。这样诸葛亮就答应了,但还嘱咐诸葛均说自己是甘心做隐士的,不想荣华富贵,但是为了大济苍生,是愿意出去的。成功后会再回来隐居。表明自己确实只是为了天下人,而不是为了自己扬名显世。

因此,诸葛亮本人确实可能是受隐士心理影响,而表现得不想出山。作者这么写更是按照当时读书人的心理和标准来美化他。

其次,刘备三顾茅庐,就先让读者对他有强烈的认同和期待。求人总是难的,求职求婚都是这样。能够被人求是一种快乐。知识分子最大的烦恼就是放不下架子求人,而不求人又得不到很多东西,因此罗贯中在这里大大地满足了一把读书人的心理。一切出于弱势的群体,包括普通百姓,也都能够理解这种求人难而能够被人求的满足心理,因此对三顾茅庐总是津津乐道。

而刘备这样礼贤下士的人也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君主,也是大大满足了我们的心理需求。这样双方的形象就两全齐美了,都符合读者的理想,真是皆大欢喜。

刘备主动找诸葛亮,而且是三顾茅庐,小说肯定要这么写。

实际上,诸葛亮也肯定不会一口答应。他有可能去拜访刘备,互相了解一下,但是,他会看对方的诚意,会看彼此是否需要且能够满足对方需要。甚至,未出茅庐的他,多少还有些缺乏自信,怕主动找上门去却被发现并没有什么才能,那岂不是很无趣?但是刘备听了他的一番宏论,“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地请他帮忙,他也就不必再顾虑、矜持了。

三足鼎立的关键人物——鲁肃

鲁肃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可敬、可信、可爱、可笑,又有点可怜、可气的形象。赤壁之战时,他力主抗曹,协助诸葛亮、周瑜说服孙权联刘抗曹;又多次协助诸葛亮脱离周瑜陷害的险境。赤壁战后,他在诸葛亮的设计下,成为保人,将荆州“借”给刘备,此后多次讨要不成,处于两难的境地。其实,鲁肃是促成和维护三国格局最重要的人物,和诸葛亮一样有战略眼光。

鲁肃同孙权也有类似“隆中对”的一番言论。孙权说他希望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安定内乱,会盟诸侯,成为霸主。鲁肃说,当年汉高祖想尊楚怀王(义帝,屈原时代的楚怀王之孙或玄孙,沿用其号)而为关中王,但因为项羽势大而不能够。现在曹操相当于项羽,将军你也不能成为齐桓公和晋文公。我觉得,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立即除掉,唯有鼎足而立于江东,以观天下之变。可以剿除黄祖,攻伐刘表,占据整个长江一带,然后称帝,以图建立汉高祖那样的统一大业。

赤壁之战前,刘表病死,二子不和,部下离心。鲁肃说如果刘备能够和他们同心协力,就可以结盟共抗曹操。他主动代表孙权去荆州吊丧,了解到刘表的儿子刘琮已经献出荆州降曹,刘备准备南撤渡江。鲁肃当机立断,去找准备投奔苍梧太守吴巨的刘备,劝刘备放弃投奔吴巨而与孙权联合,共拒曹操。这才有了诸葛亮出使东吴。

鲁肃另一件显示胸襟、魄力和战略眼光的事情是他不顾吕范等大臣的反对,劝孙权将刚刚占有的荆州借给刘备,让他去安抚百姓,拥有根据地,那么曹操多了一个敌人,我们多了一个朋友。据说曹操听说孙权借荆州给刘备的消息时,正在写信,震惊之下,笔落于地。

鲁肃与荆州关羽邻界统兵,双方多次发生摩擦,鲁肃总是顾全大局,安抚双方。因此,孙刘之间基本维持着相安无事的局面。而他数年病逝后,孙刘交恶。

由此可见,鲁肃是东吴最具有战略眼光,能够摆脱开疆拓土的贪欲而建功立业的人。

鲁肃独赴单刀会

刘备借荆州不还,不可谓不厚,孙权对关羽斩尽杀绝,不可谓不黑。刘备需要荆州为出征的门户,孙权要阻住刘备的出路,是有雄心或野心的政治家必然的冲突,但是最终两败俱伤,可谓不明大势。

鲁肃非常清醒地看到,无论孙权还是刘备都不足以与曹操抗衡,只有走联合抗曹的道路,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因此,在荆州问题上,他不仅显出了厚道,显示了坚韧的意志,更显出了战略家的大智慧。

公元215年,刘备攻取益州,孙权觉得刘备有了自己的地盘,该还荆州了,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刘备不答应,孙权就派吕蒙攻取长沙、桂阳,威胁零陵。刘备亲率五万大军从成都赶回公安坐镇,派关羽率军三万争夺三郡。孙权也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一万在益阳,和关羽对抗。双方战事一触即发。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提出各自将兵马布置在百步以外,只有将军们各带单刀赴会。部下怕出变故,劝鲁肃不要冒险。

鲁肃说,事到今日,应该把话说清楚。毅然决然赴会。

会上,鲁肃指责关羽说,当初你们兵败而来,没有立足之地,所以才把荆州借给你们。现在已经得到益州,却无奉还之意,连这三郡都不肯放弃。关羽手下一将领说,土地嘛,该有德之人拥有,并不永远属于谁。鲁肃厉声喝斥,如果没有鲁肃的单刀会,双方已经打起来了,那么曹操大举进攻汉中刘备就未必守得住汉中。刘备失败,孙权就又会坐立不安了。

关汉卿的《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无视刘备一方不守信用、关羽蛮不讲理的事实,将关羽塑造成维护汉朝正统的英雄,将鲁肃塑造成使阴谋诡计的小人。要说刘备借荆州不还,也不能一味从信用上讲,因为双方联合抗曹,事后应该瓜分利益,借荆州就是刘备一方的一个开口方式,而孙权一方哪肯放弃到手的肥肉,所以“借”也只是一个权宜之计。如同今天有两人合伙做生意,一方觉得分亏了,又不好说,就借一点,不提还,对方也不好意思催。只是这样毕竟有后患。鲁肃用他的人格和气度维护着相安无事的格局,但是,他死后,冲突的急剧爆发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刘备孙权何至于没有鲁肃那样的战略眼光呢?一者,意气用事也,哪里能够像鲁肃这样好脾气。二者,俗话说利令智昏,双方不肯放弃利益,头脑也就昏了。

关汉卿的《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上演时,还没有《三国演义》。否则,人们看到关羽的结局,还会觉得他是英雄吗?《三国演义》中关羽欺负得鲁肃可怜兮兮的,可是看看他的鬼魂叫喊“还我头来”的情节,就可以知道鲁肃如何识大体,如何忍辱负重了。

妙改“二乔”

成就周郎赤壁

朝中大臣对降曹还是抗曹意见不一,给孙权下最后决心的就是周瑜。周瑜是个滑头,文臣说要降,他说他见主公请降,武将说要战,他说见主公要战,其实道理很简单,不能让人觉得是他撺掇孙权作战,他所担心的正是他对鲁肃说的:“江东六郡,生灵无限,若罹兵革之祸,必有归怨于我。”诸葛瑾因为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就不表态,怕话传到诸葛亮耳朵里。他有结盟之心,不想过早摊出底牌,但也不能说降,怕断了结盟之路。作者就是将他写成一个心眼儿过多的人。

诸葛亮知道周瑜大致是要战的,降呢,如鲁肃所说,普通文官不会没个合适的位置,孙权则不会有,周瑜作为孙策的连襟和水军都督,也不会有好日子过。但是如何让周瑜消除顾忌,帮助孙权早下决心呢?于是他就卖了个关子,说只要送两个人到江上,曹操百万之众就会退走。周瑜还真不明白,问:“用何二人,可退操兵?”诸葛亮就娓娓道来,说他在隆中时,听说曹操在漳河造了一座铜雀台,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在台中欢乐。曹操本是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大乔、小乔二女,曾发誓曰:“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现在曹操下江南,就是想得到这两个美女。因此不妨找到她们,采用范蠡献西施之计。二乔分别是孙策、周瑜之妻,诸葛亮佯装不知。

周瑜不信,诸葛亮说有曹操幼子曹植所做《铜雀台赋》为证,并背了出来,别的一字不差,唯独将“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改为“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蝃”音为dìdōng,就是彩虹,也代指“桥”,“二桥”指从铜雀台出发连接金虎台和玉龙台的两座桥。诸葛亮这么一改,又解释得合情合理,而且古代以美女为战利品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难怪周瑜勃然大怒,再也顾不得扭捏作态了。

争取了周瑜,诸葛亮就最终完成了他游说东吴的使命,也成就了周郎的赤壁伟业。杜牧有诗曰:“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虽然不是历史,但在《三国演义》中,则是诸葛亮成就了周郎。

千古文人的理想和失落

中国古代读书人,除了做官和务农,并没有更多正经职业,也就是做个幕僚,寄人篱下。我们这里所谓的读书人就是和做官者相对而言。他们因为失意,所以最大的理想,或者说幻想就是,虽然出身寒微,但终于能够出人头地,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闻名天下知”。诸葛亮躬耕陇亩而最终为蜀汉丞相,圆了许多读书人的梦。而最大的不满就是只能写些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间或写点游戏文字。苏秦头悬梁锥刺股,追求的就是挂六国相印的风光。诸葛亮舌战群儒时,充分显示了罗贯中对读书人的态度,反映了古代读书人的理想和失落。

当群儒在国家大事上被诸葛亮说得哑口无言时,严畯转而质疑诸葛亮的儒士身份,说他所言都是强词夺理,不合正统儒家思想,问他治何经典,想就具体的经典展开探讨。如果真的要引经据典来辩论,那未必是诸葛亮所长,而且经典解释莫衷一是,那就什么也说不清了,因此诸葛亮不上当,直接举耕莘、伊尹、姜子牙、张良、陈平、邓禹、耿弇等成功人士,从“兴邦立事”、“匡扶宇宙”这样更高的层面,否定了腐儒的“寻章摘句”、“数黑论黄,舞文弄墨”,“治何经典”也就是个不值得回答的问题,说得严畯垂头丧气而不能对。

痛处被揭,程德枢气愤不过,大声说:“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耳。”诸葛亮进一步指斥儒士的不足,阐说何谓真正的儒士:“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唯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且如扬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真正儒士的标准,不是说空话、写无用的文章、吟诗作画,而应该有道德、有节操、有胸怀、有作为。所以程德枢也无话可说。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读书人都是希望建功立业的,对于做学问和文学艺术都是不屑一顾的。只有那些成功人士,反而有闲情逸致来欣赏这些东西。

其实,即便是今天,又有哪个知识分子不希望自己对社会更有实际作用呢?当官,或者科学家,或者教育家。因此以前的文学,总是强调教育作用和认识作用,艺术,则强调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现在的文学艺术,则可以由名利双收而自慰。唯有皓首穷经地做学问,是最不愿意的,一些学者教授埋怨研究生们浮躁,坐不得冷板凳,一些评论家指责文学影视媚俗,如果明白自古如此,大概也就不会强求了。

架空晁盖是不是阴谋

梁山最初是王伦等占据,因为王伦心眼小,又没本事,或者说正因为他没本事,所以心胸狭窄,不能服人,于是被晁盖等取而代之。

晁盖当了寨主,他讲义气,所以宋江很难通过正常途径取代他的地位。

但是宋江讲义气的名声远播,结交了很多豪杰,救了晁盖等人。而且他是当官的,还能够讲义气,就更难能可贵。所以迟早是要取代晁盖的。宋江采取的方式是温水煮青蛙,一点点架空。而晁盖不甘寂寞,硬要出征,一出马就死了,宋江也给他报仇了。这样宋江合情合理地得到了寨主的位置。

晁盖的政治纲领是“竭力同心,共聚大义,和大宋皇帝做个对头”。

而宋江投降给大家带来的悲惨后果,也让读者对这个架空晁盖的过程有一种“阴谋”的揣度。

宋江架空晁盖是否有阴谋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以晁盖一个土财主的出身、才能、见识等都不足以发展梁山。读者们觉得宋江误了梁山好汉,但是电视连续剧中宋江说出了心里话:为弟兄们谋个出路!与大宋皇帝作对能有什么结果呢?历史上的宋江一度势力很大,但也就是一年多就被张叔夜打败了,灰溜溜地投降。宋代自赵匡胤开国以来,一直举行对外屈辱、专力防内的政策,政权、财权和兵权高度集于中央,土地兼并剧烈,封建剥削异常残酷。所以,虽然当时工商业比较发达,人民生活出路较广,但社会矛盾仍然相当尖锐,农民起义次数很多。这样的结果不是农民起义胜利并改朝换代,而是北宋灭亡,偏安江南。理想的是朝廷改辙易弦,安抚民众,招安义军,义军则成为抗金的力量。但是积重难返,只有互相消耗,两败俱伤。因此,宋江接受招安,是避免灭亡,甚至可能双赢的一种方式。

只是因为鲁迅对宋江不能坚持到底不满,毛泽东深受鲁迅影响,也大批投降,说《水浒传》可以做反面教材,所以此后大家都反对宋江的投降行为。普通读者呢,总是看着造反的情节觉得有趣,满足了对现实不满的情绪,乃至于产生唯恐天下不乱的逆反心理——倒不是真的希望天下大乱,而是觉得乱也挺好玩,越是不能乱,越想看到乱的样子,梁山好汉和孙悟空大闹天宫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因此,大家对宋江接受招安不满,也对孙悟空后来变得那么窝囊和无能不满。这都是一个道理。

因此,从给弟兄们谋出路来看,宋江也比晁盖更加英明。幸好晁盖及早身亡,否则,降将无法安抚,好汉们也没有奔头,只能喝酒吃肉、打家劫舍混一天算一天了。

梁山好汉的不义行为

梁山好汉们的不义行为多了去了。比如宋江去花荣那里路过清风山时被捉,燕顺叫先用冷水泼了宋江的热心,好脆了取出做酸辣醒酒汤。刘高的老婆上香被捉,寨主王英立即要去强暴。张横、张顺之流在江上杀人越货,差点将宋江扔到水里做了水鬼。张青、孙二娘开店放麻药,杀人剥皮剁人肉做人肉包子。

同类推荐
  • 身体里的那点事:奇妙而有趣的生理常识

    身体里的那点事:奇妙而有趣的生理常识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我们的身体到底是什么样子、身体是怎样构成的、身体里面有什么、我们的身体从哪里来、“种瓜得瓜”的秘密、“照顾自己”——保护自己的身体、“身体升级”——提高身体性能等等。
  • 探索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探索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这是一本献给渴望探索新世界的青少年读者的百科全书。全书用通俗浅显的文字诠释出丰富而精彩的万千现象,让青少年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一个乐趣无穷、充满未知的知识世界。囊括天下万物,浩瀚无边的宇宙天地,精彩纷呈的地球故事,千奇百怪的生物世界,有趣深奥的自然科学,日益发达的高新技术,曲折生动的人类历史,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展示自然科学的神奇,探索人类社会的奥妙……
  • 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

    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

    五个兄弟姐妹到乡下度假,在那里,他们碰到了一位能帮助他们实现所有愿望的沙地精灵,孩子们这下高兴坏了……沙精作法他们变得漂亮无比,可保姆却不认识他们了,还把他们赶出家门;沙精给他们变出很多钱,可这些钱不但不能用,还害得他们差点被警察抓走……
  • 花羊羊的小诊所(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花羊羊的小诊所(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在通过花羊羊给老牛、老熊、小狗、小河马、小兔子、鸡姐妹等看病的过程中,花羊羊开了一个小诊所,描写了关于动物的一些怪病和花羊羊为他人热情服务的精神。诊所虽小,名气却很大
  • 魔方步步高(超级智商训练营)

    魔方步步高(超级智商训练营)

    本书注重对阅读技巧的培养,体现了英语学习中的大阅读观。书中设计了“读能诊断”、“阅读指南”、“难篇精练”、“难题精练”、“阅读欣赏”、“拓展任务”六个模块。其中“读能诊断”、“拓展任务”栏目设置了主观试题,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阅读指南”栏目具体全面剖析了阅读及应试的技巧。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做人就做聪明人

    做人就做聪明人

    本书包含了成为聪明人所必须具备的各大素质,并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阐述如何变得更聪明的智慧和要诀。拥有了聪明的秘诀,哪怕是再迷茫的求索者,也如同掌握了聪明的魔咒.能一改以前平凡的形象,变得睿智和聪明。智商也许是天生的,但是聪明却不是与生俱来的,想要成为一个聪明人,是需要后天不断的思考、努力和探索的。本书给读者指出了一条通往智慧之门的钥匙,通过各种基本素质的养成,让读者成为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 动植物之谜

    动植物之谜

    我们生活在一个奇特的地球上,它是一个大自然的神秘世界,充满了有趣而又复杂,富有奇异感而又曼妙无比的各种景观,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生活空间,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领域,人类就是在不断思索,揭示和解释这些现象中得以启示和智慧,在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中走向未来。本书在大量的自然研究资料中,为少年朋友们精选出部分科学、有趣、新奇的动植物神奇景观,奉献给小读者,这里展示了著名的尼斯湖水怪、通灵巨蛇,可怕的食肉树、动物雨、神奇的相思树,会行走的树,美人鱼的秘密,鸟儿为何会飞翔等等引人入胜又回味无穷的奇观异景,一定触带给大家无穷的思索和遐想。
  • 经济学常识1000问

    经济学常识1000问

    作为如今社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经济”当之无愧——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经济学更是大行其道,成为最热门的研究领域,科学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抽象的学问。一门科学,必有一套自己的概念和体系,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古代大臣们对经济问题的真知灼见,也许有不世之功,但不系统、不规范,都不是经济学。经济学这门学问,是对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进行理论的、应用的、历史的以及有关方法的研究的各类学科的总称,是20世纪的显学,其根本作用是富国裕民。照理说,这样的学问一定历史悠久,可是,正相反,经济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科学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特种部队之中国篇

    特种部队之中国篇

    能佩戴黑色贝雷帽是中国特种兵的最高荣誉。济南军区雄鹰特种部队之所以有“黑色贝雷帽”称号,原因有两个。原因之一是雄鹰特种部队建立之初向往黑色贝雷帽,鼓励队员们以此为训练动力。原因之二是雄鹰特种部队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就如同黑色贝雷帽对于中国特种兵来说一样。
  • 血缚

    血缚

    一朝跌入血域,一再丢我入血池,喂喂喂~!血王是吧,其实,血液也挺美味的,是吧?为了生存,作为人类女子的我开始了饮血,你想让我死?!我告诉你,在折磨到你喊救命之前,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生命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世界炔你不可

    我的世界炔你不可

    【已完结】“老公,我……”“什么?”话音未落,迟早早就扑了过来。在她眼里,这个外人眼中冷酷倨傲,铁腕狠绝的男人,完全是属于她自己的,所以,她可以在每个夜晚,对他肆意。他是天宇集团总裁,冷酷无情,不近女色,却唯独对她,束手无策。被逼婚,婚后又被逼生娃,生了一个不够,再来一个。终于,叶总忍无可忍,“迟早早,敢情有了儿子,我在你眼里就没用了?”叶夫人呵呵一笑,“有用啊,我们再生一个。”“……”叶总直接气倒。
  • 好兵帅克

    好兵帅克

    作者通过主人公帅克这个普通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应征入伍到开赴前线的经历,深刻揭露了奥匈帝国统治者的凶恶专横及其军队的腐败堕落。对于帝国主义军队对人民的奸淫抢劫,官兵之间欺上压下的荒唐关系,他们对俘虏的禽兽般的凶残,以及各级军官的愚蠢、贪婪,小说都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