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3000000006

第6章 美的形态(1)

万水千山总关情——自然美与“比德”传统

大自然是孕育人类并以其乳汁哺育人类成长的母亲,人类在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脉动中,感到惬意、宁静、温馨。无论是芳草萋萋,杨柳依依,还是惊雷闪电,狂风暴雨,自然界总是以其变幻莫测的美,令人心驰神往。自然的美在于自然本身的天然性,如原始森林、遥远的星辰与太空,更显示其原初性。国家第一公园张家界,地处武陵山脉,由于地壳发生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漫长的风雨袭击而形成了奇峰耸立、沟壑纵横、万物峥嵘之景象。自然美还具有多变的特点,她是多姿多彩的,“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暗淡……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镜,冬山惨淡而如睡”。随着自然美四季的推移,会使环境变幻莫测,让人沉醉。李白在一首诗中写道:“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其中就共同组成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色彩世界,把自然之色跃然目中,以便突出它的特色。古人对于山水的欣赏,还富于水墨丹青的意味。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细细品味一下,便是一幅绝妙的山水画:无边无涯的碧绿荷叶,点缀着夕阳之下的荷花,自然艳丽无比。世界是无穷的,人对自然美的发现和欣赏也是无限的,纵然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山一水,又何不是满载着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呢?

自然美与“比德”的传统也是分不开的,这种“比德”在中国是一个重要而源远流长的审美传统。虽然是荀子明确提出“君子比德”这个概念的,但这种“比德”的思想在孔子那里就已经有了很明确的表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晓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维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这样,人去欣赏自然物就变成了以自然物比拟人的各种道德品质。此种比德观,对后人影响甚大。不过,你如果问一般人乐水还是乐山,所得的回答多半是山水都乐。因为王观早已说过:“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也是“比德”的显示,此后,人们所谓的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等审美现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等说法,实际上也都是这种“比德”式的审美传统的具体运用。

从“花花世界”看花与佛教

“花花世界”一词被我们用来描述纷繁芜杂、光怪陆离的现实人生,殊不知这个词却是来源于佛教典籍。

佛经中与花有关的词汇,较为一般大众所熟知者,如拈花微笑、天女散花、莲花化生、花开见佛、花果自成、花开莲现、九品莲花、借花献佛、一花一世界、一花开五叶、心净即莲台、莲花栽净域等。此外,“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是用来譬喻佛法在世间,而不被世间所染着的特性。佛教以清净的本心比为莲花,故名“心花”,后来将心情开朗欢喜谓之“心花怒放”;《华严经》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说法,后来俗语以“花花世界”谓之繁华尘世,就是起源于此。

花是大自然最美的色彩,是生活中最好的装饰,更是人生最佳的写照。

平常只要一提到美,就令人联想到花。花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性情,还能增进生活情趣,所谓“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天地间如果缺少了花,则诗人、雅士的诗画作品,必定黯然失色。插花艺术也与焚香、点茶、挂画合称“四艺”,但是却很少人知道插花艺术最早是从佛教的“香花供佛”发展而来,因此佛教与花有极深厚的渊源。佛经中有许多与花有关的成语、典故、譬喻等,借花来阐述诸行无常、缘起缘灭的义理。在大乘佛教经典中有经王之美称的《妙法莲华经》,就是以莲花来象征佛法无上微妙的真理,表示佛法像花一样清净、善美。尤其佛教徒更常借香花供佛,表达虔诚的信仰。寺院也广种花木美化环境,供养大众。因此,佛教与花就这样结下善缘,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佛教与花的深厚因缘在于花如人生。以佛法的观点来看,花如人生,人生就像花一样。一朵花,从含苞待放到灿烂绽放、花香四溢,乃至凋谢,正如人生的过程;花虽然有开有谢、有荣有枯,其生命的本体却是永恒不死的。然而众生在一期又一期的生命中要如何开放呢?佛经中有所谓的“九品莲花”,人生也是有层次的。我们是让自己活出上品、中品,还是下品呢?就看自己如何去生活,如何去把握生命,继而创造生命的价值。

花不只像人生,花也像人的心。我们常以“心花怒放”来表示欢喜,好的心就像花一样,可以把欢喜带给别人。尤其花正当开放时,总是毫无保留地把它最美的一面呈现出来,供人欣赏。

人生亦应如花一样,尽其所能地贡献己力,与人共享,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不见不散——相得益彰的旅游与文学

一片自然的风光除去它缤纷的色彩和多变的形式外,为什么还有神秘的意蕴或崇高的氛围竟能令人心醉神迷、乐而忘返,以至于叹曰:“吾卒当以乐死。”或者说,在旅游审美活动中,一片自然风景为什么变成了“一个心灵的境界”呢?这是因为文学艺术赋予了各类旅游资源以诗情画意和更高的审美价值。

景区中的绘画、书法、匾额、楹联等,或以高度精辟的语言描摹胜景,或以精湛的工艺,巧妙的构思,绝世的书法表达情感,内容富于哲理,极具感染力,大部分都是古今名流涉足时触景生情之作。它们不但使多姿多彩的景观增添韵味,而且为这些景观点睛寄情,扩大这些景区的知名度。例如颐和园十七孔桥的楹联:“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波回兰桨,影翻明月照远空。”写出了十七孔桥似长虹卧波的姿态,也写出了游十七孔桥的闲雅情趣。全联由桥和影点染生发了桥上和桥下、风和月、动与静、虚与实等相反相成的诸多情趣;又如大明湖历下亭联:“风雨送清凉,看一派柳浪竹烟,空翠染成摩诘画;湖山开晚霁,爱十里红情绿意,冷香飞上浣花诗。”把大明湖荷花含笑,翠柳如烟,山色如染的美好山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也使旅游者更深刻地领会大明湖的美妙之处,无形中提升了大明湖的文化品位与审美价值。

旅游活动是捕捉美感的高级精神活动,而“美”是一种诗情画意和我们的审美理想交融的境界。在这里,美感的捕获主要靠山水名胜的优美度,还要借助于旅游文学艺术对山水名胜的描写与宣传。文学的艺术手法会使“美”的内涵得以揭示,吸引旅游者游览、体验、领悟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历代文人雅士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使得他们的旅游活动往往伴随着比普通人更强烈的审美渴求,他们通过文学作品来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创造出或清丽淡雅、或雄浑博大、或幽深邈远的审美意境。这特有的瑰丽想象催化我们的情感,唤醒我们的审美习惯,使我们充分体验了“物我感应”之神奇。

位我上者灿烂星空——审宇宙之美

宇宙的秘密是无穷的,浩渺无际的宇宙总是给人以崇高壮丽的美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挣脱“小我”的羁绊,与宇宙精神融为一体。所以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人只有靠眼睛才升到天上;因此理论是从注视天空开始的。最早的哲学家是天文学家,天空使人想起自己的使命……”宇宙是永恒的诗篇,它的主题是神秘与无限。诗人陈子昂登上幽州台极目远眺,只见茫茫宇宙、天地悠悠,不禁悲从中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面对滚滚东去的江水,孔子也感慨万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们都在礼赞宇宙的无穷,感叹人生之短促,充满了探求人生、追求生命、体会宇宙精神的悲凉与慷慨之情。

人生的有限使人自觉去领略和感受永恒的宇宙,开拓胸襟,以期在刹那间见永恒,在有限中现无限,成就人生的审美理想。当我们凝神静思宇宙的各种现象时,不能不感叹这雄伟壮丽与严整精密:大至河系小至原子、粒子,复杂微妙的生物界都在遵循着各自的发展规律在不断地运动着,显出惊人的秩序和神奇的内在和谐,这成为人类永远追求的范本。中国的《乐记》把音乐视为“天地之和”,认为美就在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中。罗丹也是一个敬畏自然的人:“我服从自然,从来不想要命令自然,我唯一的欲望就是像仆人一样忠实于自然。”德国哲学家康德有句名言引发了许多人的思考:“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刻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越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便是我们头顶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

灿烂的星空充满了宇宙的智慧、壮美和不灭的永恒精神,向我们展示宇宙的无垠,让我们体会自身的渺小,感悟现象界的短暂;仰望苍穹,造物主的博大启示引领我们接近天地的大光明,体会生命的真谛,警醒人类自身以造化所赐的智慧来体证心中的道德律令,并身体力行,凭意志引导自身从自然走向自由。

由此,头上的星空不仅仅以其璀璨而吸引我们的目光,它还启迪知识的惊奇,更是宇宙的示相。它灵运世界之网,妙演宇宙之生,万物为宾客。宇宙正是通过自己的寥廓与光明引导人类心中的灵性,接近崇高,走向神圣,在参天地之造化中顿悟生命的自由与可贵。

咫尺云烟都是画——园林的魅力

园林,不论是辉煌奢华的皇家园林还是小家碧玉的私家园林,都以其诗情画意抚慰着人类疲惫的心灵。诗情也好,画意也罢,总的来说都属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园林以自己的语言形式对这种艺术文化做出了精彩的表述,这也许就是中国园林的神妙之所在了。

园林有园林的语言,其意象在“隐、秀”之间,或者说园林中充满了“潜台词”。这里所说的园林语义,多指园林形象所表述的诗情画意,这就更走向艺术情态了,如虚实相生、分景借景等。清代的沈复在《浮生六记》

中说道:“若夫国亭楼阁,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又不在地广石多,徒烦工费。”园林之景由人来组织,如分景、隔景、对景、借景、框景、障景、引景、漏景等,据说组景手法有18种之多。如其中的借景:无锡寄畅园,在环彩楼可以望见锡山和山上的龙光塔;苏州拙政园,在梧竹幽居处可以望见北寺塔。

这些虽不属园中之物,但却属园中之景,可谓匠心独运。

园林作为一种空间艺术,在空间的处理上更隐含着许多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园林,多以水池为中心来构园。这种构园方式,其深层意义出自中国的基本哲学思想。中国哲学观认为,“虚”乃是哲学的最高境界,《老子》中说,“至虚极,守静笃”。

《庄子》中也说,“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是最高境界、最高追求。水是“无”,是虚;建筑、石、林木是“有”,是实,所以都是置于周围。不但如此,中国园林之水还主张静水,越静止越美,静则明,可见到水下之物,水中之鱼,水面上还有物之倒影,而水则消失了,见不到了。

园林表述的是自然,但这不是纯粹的自然,而是人心目中的自然,是人与自然的最理想的关系。这也是中国的人本主义,它与西方人本主义很不相同。园林中的树,中国园林主张“取其自然,顺其自然”,因此园中林木之形态,都保持着它们的本来姿态,松有松样,柳有柳姿。西方园林中的树,多剪成几何形体,圆的、方的、长的,这是出于它们的人本思想,“征服自然,为人而用”。其实,中国的“自然”,互相存在,互利互助。园林毕竟是园林,因此“入画”与“诗意”都是意象的,需品味者以绘画和诗之意境去感受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美妙。

从四合院看天人合一

提起北京的四合院,人们往往首先想到那些八进九进的官宦富贾们的“深宅大院”,不可否认,王府确实是北京四合院建筑的典型代表。但北京四合院的“根”还藏于老城区中未经改造过的窄小胡同里的普通民居。那些小四合院虽然只有一进或两进,但它们却是北京人厚重的历史与鲜明的地域文化的载体之一,情感上给人以东方式的、神秘的传统文化的感受,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美学思想。

四合院是北京人的传统民居,从辽代起已初步形成规模,经历代逐渐完善,最终成为近代的民居形式,四合院的形成是由中国人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观念所决定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他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这成为两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自然环境之内,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所谓“天”并非指神灵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所以中国人居住的空间里,必须包含着一部分没有房顶的所谓院子,生活中人与大自然非常亲近。四合是指东、西、南、北四面的房屋合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即“院”。一般来说,正规的四合院都是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位置。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三间,耳房二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南屋不算大门四间,加上大门洞、垂花门共十七间。四合院中间的庭院,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家庭成员休闲以及做家务劳动的场所。

居住在四合院内的主人一般都在庭院内种花植木。老北京人钟爱丁香、海棠、榆叶梅、山桃花,以及枣树、槐树。庭院宽敞的人家还种上一两株香椿树,春天来临,做上一盘香椿炒鸡蛋,既能赏绿,又饱口福。此外,还有盆栽和水养。最常见的盆栽花木有石榴树、夹竹桃、金桂、银桂、杜鹃、栀子等,至于阶前花圃中的草茉莉、凤仙花、牵牛花、扁豆花,更是四合院的家常美景了。

通常来讲“天人合一”的意思:是天人一致,一是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不论规模大小,四合院总能够以其结构上的特色阻挡外界干扰,营造一片清净雅致的居所,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给人以独特的美的感受。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也包含了这层深意吗?

爱江山更爱美人——人体美在何处

同类推荐
  • 奇趣生物探谜

    奇趣生物探谜

    每个人都知道物种是通过不断进化才远离了大自然的淘汰,地球上的生物数不胜数,其中不乏一些奇特而有趣味的生物进化故事。在人类所拥有的生活方式以外的生物又是如何进行自己的生活以及进化呢?生命究竟是什么?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一连串的问题在人们的脑海中萦绕。本书将带你走进生物的丛林,一起感受其中的奇特和趣味,探索与解读更为诡谲的生物奥秘。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生存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生存手册

    本书讲述了旅途、食物、海上、灾难、救援等方面的生存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生动具体、趣味盎然。
  • 近战勇士:冲锋枪

    近战勇士:冲锋枪

    一般来说,冲锋枪是指双手握持发射手枪弹的单兵连发机械。它是一种介于手枪和机枪之间的武器,比步枪短小轻便,便于突然开火,射速高,火力猛,适用于近战和冲锋,在200米内具有良好的杀伤效力。
  • 英国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英国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据情报显示,卡西欧博士越狱后准备和英国的大毒枭进行一场交易。于是莱恩和卡奇、米娜一起来到了英国,开始了他们的英国冒险之旅。在旅途中他们还结识了很多的朋友,发生了很多新奇有趣的故事。通过他们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我们可以了解英国的地理、历史、名人、古迹、人文、科学和风俗习惯……
  • 焦金流石:旱灾与高温的防范自救

    焦金流石:旱灾与高温的防范自救

    本系列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火场危害”、“交通事故”、“水上安全”、“中毒与突发疾病”、“突发环境污染”等,书中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全面地介绍了防灾减灾的避险以及自救的知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迅速掌握各种避险自救技能。
热门推荐
  • 隐婚不是错

    隐婚不是错

    隐婚,是因为对对方的信任还是因为自己的不自信……原来婚姻不光是有爱就能维持的,不再有曾经那份为爱而爱的冲动,烟花一样的美丽的爱情,美丽却短暂,逝去却怀念。
  • 重生之嫡女王妃

    重生之嫡女王妃

    成亲五年,为夫征战三年,薛菲终于一朝为后,凤临天下!世事难料,皇帝夫君想纳妃,支开她到边境平乱,害她战死沙场!幸得老天垂怜,重生为护国王妃云雪飞,这一次她发誓要为自己而活。王府深深,没事斗斗小妾,气气王爷表妹,欺负下送上门的庶妹…她不禁摇头感叹:生活如此美好,我却如此虚度,不好不好!妖孽般的美王爷跳出来暧昧眨眨眼:“天气如此好,正是造人好时节!”于是,眼冒绿光,饿狼扑食…他,司南绝,权倾天下的护国王爷,遇见她之前,清心寡欲,遇见她之后,欲求不满!人生信条: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是浮云,娘子事最大!精彩片段一:洞房花烛夜,床上坐着一男一女。女子小声询问:“怎么办?”男子理所当然:“我睡床,你睡地板!”女子怒:“我是女人!”男子毫不犹豫:“我是你相公,女子该以夫为天!”女子气急:“我是你娘子,你得让着我!”男子挑眉,意味深长:“这句话说的真对,为夫是时候该尽点做夫君的义务了。”…当某男事后一脸满足,某女腿脚酸软,心里怒骂:司南绝,你个禽兽!精彩片段二:“菲儿,回到我身边吧,我知道错了!”某皇帝一脸悔恨。“皇上认错人了,我是云雪飞,不是薛菲!”某女一脸平静。“菲儿,重新回到我身边,你仍旧是这天底下最尊贵的皇后,我给你一生一世一双人,保证以后决不纳妃。”某皇帝使出杀手锏。某女还没来得急开口,一阵疾风拂过,腰间多了一只强有力的臂膀。某男揽着亲亲娘子,得意睥睨着某皇帝:“本王的王妃本王宠,她要做皇后,我就为她争了这天下又何妨?”此文一对一,宅斗,宫斗,小三,爱情。慢热文,绝对精彩,男主腹黑冷情,只宠女主一个。附:男主身心干净!推荐好友连载热文:《史上第一宠妃》:《战王商妃》:《重生豪门商女》:《不良王妃,易推倒》:
  • 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

    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

    中国的家长总是最苦情的家长,不怕累,不怕苦,半辈子都在为孩子操心。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教孩子,要抓关键点。3岁左右是多方面能力(感知觉、记忆、思维、个性等)发展的关键期。懂得了这一点,父母们教孩子就不用那么累了。本书将3岁关键期的幼儿发展进行了详细而通俗的讲述,告诉家长如何在让孩子在3岁的时候长对了,那么以后就一劳永逸了。
  • 死水微澜

    死水微澜

    李劼人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被郭沫若称颂为“小说的近代史”。本书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本书以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的七年时间为经,以四川省会成都及其近郊构成的川西坝为纬,描绘了清朝末年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及挣扎的苦难历程。在作品中,作者表达了对备受压制的人们——特别是下层妇女的同情。小说还结合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细腻地写出了当时的民俗风情、起居服饰等,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性,具有浓郁的巴蜀文化的地方色彩。
  • 重生之狂凤倾世

    重生之狂凤倾世

    唐火儿,唐家第一天才,大陆最年轻的炼气师。莫轻狂,莫家天才七小姐,却因淬炼心脏失败而导致心脏爆裂而死。当一场惊天阴谋令她悲惨丧命,当她变成了她,一场旷世传奇就此展开。精彩片段【一】“人类,就你这九星斗者的实力还想当本王的主人?简直做梦!”黄金豹满脸不屑地道。“哦?你的意思是只有打败了你,才能当你的主人?”女子挑了挑眉,眼角带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黄金豹冷冷一哼,不置可否。“唰!”女子闪电挥手,顿时,五头个头完全不亚于黄金豹的灵兽陡然出现,将黄金豹团团围住。“给我打!”随着女子轻飘飘的话语的吐出,五头灵兽齐齐对黄金豹发起攻击。
  •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五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全书收入水的多幅串文图照,系各种美术形态在不同大力历史时期产生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之宝,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本书观点新颖,方法独到。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玩转生活英语

    玩转生活英语

    本书是一本涵盖日常生活的英语口语书籍。全书信息量丰富,趣味性强,适合不同英语阶段的学习者使用。本书在内容编排上为了帮助读者巩固和提高英语能力,专门设计了“跟我练”栏目,保证能活学活用。
  • 萝莉公主大复仇

    萝莉公主大复仇

    她来自十八年后,为了改变妈咪的未来,必须要让爹地消失。可为什么,白辰溪这家伙总是在她要杀了爹地时冒出来,害得她不得不重新策划计划!下一次复仇计划必须成功,爹地必须从历史消失!纳尼,她不是爹地妈咪的真正女儿?而白辰溪和她又有着特殊关联!看来,她又要好好计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君临天下之一代女皇

    君临天下之一代女皇

    谁说女人只能藏于闺房之中,谁说女人不能干预政权,谁说女人不能君临天下。宝华殿里,台基上点起的檀香,烟雾缭绕歌舞升平,衣袖飘荡,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大殿的正中央金漆雕龙宝座上,坐着一位睥睨天下的王者。今天是她君临天下的日子,文武百官都要进行朝拜,她就是云幻大陆上的第一位女皇帝——王旭尧。她曾经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官宦人家的小姐,可是父亲遭奸臣陷害,她的世界一夕间风云色变,成了一个孤苦无依的孤儿。她曾经想过嫁一个好男儿终了一生,可是命运似乎不肯放过她,先是被拐卖沦落青楼,阴差阳错地结识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男子,以为这辈子终于找到了依靠,谁知道事情往往不如人意,竟然被宣召入宫成了皇帝的妃嫔。或许,或许一切都是注定的,注定这一生都得不到爱情,注定这一生都要在政权中打滚,注定这一生都不走寻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