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9300000009

第9章 福与祸(2)

我们的生活,好比故事中那条小河,它不可能永远的平静,当季风刮过、洪水袭来,或者当它被人为因素搞得泥沙俱下、污浊不堪时,我们应该像故事中的侍者一样,学会静下心来等待。很多时候,这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却是惟一的出路。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人生少不了等待也必须等待呢?未必。细心的读者早已发现,等一生也是等,等一月也是等,等三天也是等,等一刻还是等,很多时候,等待的意义并不在于等多长时间,而在于能否顿悟;有时候,等待还是一个动词,有些圆满是等不来的,它需要我们在等待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成长、不断超越。

4.受伤了也要怒放

非典期间在医院采访时碰到个女病人,举着吊瓶,看摄像拿镜头对着她,转身跟医生说:“再拍,再拍我把口罩摘下来亲丫的。”我们哈哈大笑。911后不久,美国人就开始做娱乐脱口秀,忍住眼泪说笑,我当时不太明白,现在理解:人们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

——柴静(央视节目主持人,曾在清华发表演讲)

2012年12月20日,按照玛雅人(确切地说是造谣人)的说法,这天是世界末日前的最后一天。最近一段时间,网上到处都是有关“世界末日”征兆的报道,诸如美国加州数千只乌贼集体自杀、伊朗百余条海豚集体自杀、新西兰120头巨头鲸集体自杀等等,没有点科学知识的,还真容易被震惊。

其实古人早就指出过:“慧星现,鲸鱼死。”每当天上出现彗星,鲸鱼就会成批的搁浅在海滩上死掉,但这绝不是自杀,而是因为慧星的出现改变了地球的磁场,发生了“地磁暴”,从而影响了正在洄游的鲸鱼的回声定位系统,使其犯下“方向性”的错误,错所浅滩当作深海。

台湾淡江大学的傅佩荣教授在清华作题为《重塑心的文化》的专场演讲时,就持上述观点。傅教授还补充道:“自杀是个体的行为。只要是自杀,便不能跟集体联系在一起。动物达不到自杀的条件,它是本能控制。包括动物在内的所有生物都没有自杀的,只有人才可能。”

的确。只有人在想不开、想不通的时候才会想什么一了百了,而动物连基本的思维能力都不具备,又谈什么想不开、想不通?

比如我们常说的“蝼蚁尚且贪生”,其实蝼蚁哪懂什么贪生,像蝼蚁之类低等生物,既无思维能力,也不需要思维能力,它们所有的行为都是发自本能、遵循本能。

人是万物之灵,我们总是这么骄傲地说。我们也有资格这么宣称。但造物主在赐予人类智慧和灵性的同时,也顺便拿走了一些东西。从来没有任何一位科学家发现任何一只野生动物会因为失恋患上抑郁症,也从来没有哪位养宠物的人发现任何一只宠物因为寂寞而自杀。只有人,只有具备高等智慧的人,才会在失意时一蹶不振,才会在受伤时痛不欲生。

人们往往羡慕那些IQ较高者,实际上他们的生活远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惬意,相反,他的烦恼远比普通人为多,这是他们发达的脑细胞所决定的。智商高,神经过于发达,人就会想东想西,想多了难免想不通。因此这类人的自杀比率也相应较高。

著名诗人北岛说过:野兽怎么活,诗人就该怎么活。那么野兽应该怎么活呢?戴尔·卡耐基说过:“没有任何一头公牛会为母牛跟其他公牛交配而嫉妒。我们应该像动物一样,活简单点儿。”可惜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很多诗人都活得过于复杂、过于沉重。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而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首诗你觉得怎样?当然是很好——这是海子的经典之作。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这首诗你感觉如何?当然还是很好——它出自著名诗人顾城之手。

遗憾的是,大师也好,著名大师也罢,他们都已成为历史:1989年,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1994年,顾城在新西兰家中杀死妻子后自杀。

之前之后,还有更多的诗人自杀:1987年,女诗人蝌蚪自杀;1990年,诗人方向自杀;1991年,诗人戈麦自杀;1996年,诗人徐迟自杀;2007年,诗人余地自杀……据说大诗人李白也是为捞月亮而投水自杀的,情节虽然浪漫,但终究还是自杀。

如果把目光扩展及整个文坛,自杀的人就更多了:屈原、卢照邻、徐渭、陈天华、王国维、朱湘、老舍、傅雷、杨朔、远千里、闻捷、三毛……

如果说这些动辄在作品中激励世人热爱生命、好好活着的大诗人、大学者、大才子脆弱,有人肯定不同意,但除此之外,谁能提供一个更恰当的形容词?

终究还是脆弱。

真正坚强的人,受伤了也会选择怒放。

据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自传中说,他在北大读书时也是个“未遂诗人”,写过600多首诗,可惜没有一首发表。用他的话说,“我这个人有丰富的情感,没有优美的文笔,所以终于没有成为诗人”,但俞敏洪却感到非常庆幸:“因为我发现真正成为诗人的人后来都出事了。我比较不具备诗人的气质,因为诗人必须要从绝望中找不到希望,要死要活那种。为什么我做不了诗人,那是因为任何事情到最后,我总相信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候。”

陆游有两句诗说得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即使我们在生活中受了伤,也不要自暴自弃。只要拥有信念和梦想,你迟早有怒放的那一天。

5.不能改变就学会接受

前不久我去玉树赈灾,那里99%的人信仰佛教,所以在面对这场灾难时,心态跟汶川地震的受难者完全不同。当时全国各地去了很多心理咨询专家,但这些专家却找不到帮助对象,因为当地人都不需要安慰,他们懂得一切万法皆为无常,一切都是业力所致。有信仰的人,平时对好的方面考虑过,对不好的方面,诸如死亡、生病、衰老、破产等,也已深思熟虑过,故而在灾难面前,他们显得异常勇敢、坚强。

——索达吉仁波切(当代名僧,慈善家,曾在清华发表演讲)

一个患了绝症的美国男孩,被病魔折磨得形销骨立、奄奄一息,回光返照之际,他问爸爸:“我会死吗?”这位美国父亲心如刀绞,但仍勉强微笑着回答:“是的,我的孩子!”男孩又问:“死可怕吗?”父亲回答:“不,一点都不可怕,死后会去天堂,天堂是每个人最终都要去的地方,就像我们外出旅游,玩得很高兴,但同时也很累,于是我们盼着回家去。死亡就像回家!”

——这个桥段出自一部名为《永不放弃》的好莱坞电影。这是不是所有美国人对待生死的态度,由于没有去过美国,我们不能轻易下结论。不过据说大多数美国人并不像很多国人一样死在医院里,而是在确知自己药石无效时回家,在牧师的祝福下坦然步入天堂。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讲究孝道的民族,但孝改变不了自然规律。因为孝,或者说因为怕人笑,很多中国家庭有老人去世时往往面临双重悲剧,人也没了,钱也没了。处理完丧事,紧接着就得处理经济危机。有些兄弟姐妹甚至还没等老人入土便打出了活人脑子。

中国式葬礼也往往是一场表演秀。一个人可以在父母生前长期不闻不问,但父母死后他却可能比所有人都哭得凶、哭得响。当然也不乏发自内心地号啕大哭的,有的人甚至能哭昏过去、哭得满地打滚、哭得用头撞棺材,等等。

总之,很少有能坦然的。即使有,也不会被视作坦然,而是不孝。

喜生恶死是人类的本能,越是热爱生活的人就越是讨厌死,但死本是人生的一部分,是每个人都在刻意回避但最终谁都无法回避的事实。生而为人,无论是国王或乞丐、诗人或农夫、男性或女性,生、老、病、死,都是人生的必经阶段。既如此,那就只能适应这个现实,超脱这份残酷。

毕淑敏女士曾经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她在与美国新奥尔良临终关怀医院的布朗女士讨论“让病人死在医院还是死在家里”这个问题时,对方说:“本世纪以来,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医学的发达,人们把死亡的地点,由传统的家庭转移到了陌生的医院。死亡被排除出视野。死亡被人为地隔绝了。一位老人,哪怕他从来没有进过医院,哪怕他再三表明自己要死在家里,却没有人理睬他。人们渐渐认为只有死在医院里才是正常的,才算尽到了责任。如果谁死在了家里,舆论会认为他没有得到良好的照料。现代化剥夺了人死在自己熟悉的安全的家里的权利。现在,是回归的时候了。让死亡回归家庭。让濒临死亡的人,享有最后的安宁与尊严。他们将在自己的家里和亲人的包绕之下,平静地远行。”

其实,几乎所有的中国作者都不太愿意谈论死亡,中国人有太多的忌讳。但忌讳能挡得住衰老的脚步吗?该来的还是要来。

死亡如此,活着不也是同理吗?

“天若有情天亦老”,命运从来不掌握在我们手中。谁喜欢地震?但它说来就来了;谁喜欢车祸?但它一而再再而三地来;谁喜欢绝症?但它来了说什么也不走……在老天面前,人类往往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儿,其反抗的力量和效果也往往微乎其微。这种时候,人就要学会接受,学会适应。

史书上记载,东汉时有个叫孟敏的青年,他客居太原时,有一天赶集买了一个烧饭用的陶甑,回家路上一不小心,陶甑掉在地上,“咣当”一声摔破了。换作一般人,肯定会惋惜、懊恼,但孟敏连头都没回便泰然而去,仿佛掉在地上的陶甑是别人的一样。恰好他背后有一个名叫郭泰的大学者目睹了此事,郭泰诧异地赶上前去,礼貌地问道:“好好一个甑,这样摔破了,你怎么看都不看一眼?”

孟敏说:“甑已经破了,还回头看它,又有什么用呢?”

郭泰一听,觉得这个年轻人非同小可,便劝他去游学。十年之后,孟敏便名闻天下,后来还位列三公。

是啊,陶甑也好,铁饭碗、金饭碗也好,或者其他别的东西,既然已经形成既定事实,心疼又有何用?不甘心又有何用?人世间最大的悲剧莫过于一头扎进悲剧,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拉长痛苦。当事情无法改变时,轻声地告诉自己:这就是事实,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接受。

只有接受,才有接下来的华丽转身。

6.去人生的终点看一看

一次深夜,看我还坐在办公室剪片子,白岩松进来对我说了一句:“人们号称最幸福的岁月其实往往是最痛苦的,只不过回忆起来非常美好。”

——柴静(央视节目主持人,曾在清华发表演讲)

参禅是古代高僧大德修行的重要一课,其中又以参话头为主。禅者对话,要么出人意料、巧蕴机锋,要么深不可测、令人费解,但都暗藏着深刻的哲理。

比如有一年夏天,天气酷热难当,一个和尚问一个行脚僧:“天儿这么热,我烦得要命,你说咱们到哪儿去躲躲好呢?”行脚僧说:“到热汤炉火里躲避吧!”和尚吃了一惊:“热汤炉火里怎么躲得了热呢?还不得烫死?”行脚僧一笑:“至少在那里面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很显然,行脚僧与和尚探讨的根本就不是如何避暑的问题,而是直指和尚的心理问题——烦是因为你还活着,活人都有烦恼,只有死人才没有烦恼。既然我们还活着,就应该正视并超越这些烦恼。这也正是我们修行的目的。

相对来说,不懂禅的西方人的策略就显得直截了当多了:

有一个失意的英国青年,接连好几天去一家酒吧喝闷酒。店老板是个善良的中年人,他找了个机会,走上前去小心问道:“小伙子,你遇到什么烦心事了吗?说说看,或许我能帮你。”

年轻人淡淡地扫了他一眼:“我的问题太多了,没有人能帮我解决。”

老板并没有退却,进一步解释说:“我十几岁就出门打天下,年轻时也有过你这种感觉,后来一位高人指点过我,明天,如果可以的话,我带你去一个地方,他曾带我去过那儿,到那里能解决你所有的烦恼……”

没有任何一块坚冰不被阳光融化。年轻人终于点了点头。

第二天,他们如约出发。年轻人做梦也没想到,店老板竟把他带进了一座墓地。老板指着一座还摆着花圈的新坟,感慨地说:“躺在这里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管你的问题有多少,也不管你有多么不幸,只要能活下去,你就是幸运的。”

年轻人豁然超脱。

的确,活下去是人类最主要的诉求,能活在世上本身就是一件莫大的幸福。阴冷的墓地、人生的终点,那个平常让我们尽量绕着走的地方,其实是一座哲理的殿堂。去那里看一看,想一想,你会收获很多。

去人生的终点看一看,你才能体会到幸福一直都陪伴着你,你才能明白活着的美好和意义,才不至于把美好的人生都浪费在感叹不幸上面。

去人生的终点看一看,你再不会为单眼皮开刀、为青春痘睡不着觉;你会爱上自己、孝敬父母、感恩社会,你会交到更多的朋友,甚至得到原本讨厌你的人的喜欢。

去人生的终点看一看,你才会明白人生在世什么最重要。IBM公司创办人汤姆·华生,很早就被诊断出患有心脏病,但他拒绝入院。为了说服他,医生特意带他到墓地“洗脑”,看着林立的墓碑,华生豁然超脱,第二天便递上了辞呈,开始了全新的生活。说得残酷点,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开始一步步地走向坟墓。为什么还要人为地加快这一残酷的步伐呢?

去人生的终点看一看,你才会明白做人需要的并不多,即使给你一座金山,最终你什么也带不走。

曾经建立起横跨亚非拉三洲强大帝国的亚历山大临死时曾经留下过三个遗愿:第一,他的棺材必须由其医师独自运回国。第二,当他的棺材运向坟墓时,通往墓园的道路要撒满其宝库里的金子、银子和宝石。第三,要在他的棺材两侧各挖一个洞,使他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人们都很好奇,但没人敢问为什么。只有一位新晋职的年轻将军壮着胆子,吻了吻亚历山大的手,说:“陛下,我们一定按您的吩咐去做,但您能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吗?”亚历山大喘息着回答:“我想让世人明白我刚刚学到的3个教训。让医师运载我的棺材,为的是让人们意识到医生不可能治疗人们的所有疾病。面对死亡,他们也无能为力。希望人们能够珍爱生命。第二个遗愿是告诉人们不要像我一样追求金钱。我花费了一生去追求财富,但很多时候是在浪费时间。第三个遗愿是希望人们明白我是空着手来到这个世界的,而且我也是空着手离开了这个世界。”说完,亚历山大便停止了呼吸。

所有人的归宿都一样,所有的不平等都将在人生的终点化为乌有。是为它难过,还是为它欣喜;是好好的活着,还是继续在身份、地位、贵贱等概念中挣扎,全在你自己。

同类推荐
  •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胡雪岩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商人”。胡雪岩胆识过人,才智超群,有着独特的“生意经”,也有其高超的处世智慧,学习胡雪岩的24堂为人处世课,你不仅可以获得经商之道,还会明白做人的智慧,从而在生活中更为游刃有余。
  • 懂“坏”的女人最幸福

    懂“坏”的女人最幸福

    “坏”女人的机智、狡黠、成熟的心机,并不钟情于所有的女人。这一点点的坏与年龄无关,与相貌无关,与金钱无关。成为“坏女人”要靠智慧、精明、心机,但又不仅仅凭借于此。此书中的“坏”女人不是指那些心如蛇蝎、十恶不赦、没心没肺、下贱淫乱的女人,而是指那些本质里拥有着令人欣赏的传统一面,但比乖乖女活得更自在、更精彩的女人。做个外表绚烂内心坚强,让男人神魂颠倒的“坏”女人,其实很好!好女人上天堂,“坏”女人走四方。女人“坏”一点,男人爱一点。不坏不女人!女人的“坏”是无罪的,是有理的,是可爱的。
  • 成为企业最受欢迎的人

    成为企业最受欢迎的人

    这个世界,不加热到100度,你就永远喝不到开水;不付出100%的努力,你就永远只能看着别人成功。你只有成为企业最受欢迎的人,才会被委以重任,才会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进而顺利攀登至金字塔的最顶端。
  • 健康的表达情绪(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健康的表达情绪(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古人告诉我们,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培养良好品德情操、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建立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学会包容、接纳和欣赏自我和他人。
  • 给心灵洗个澡大全集(超值金版)

    给心灵洗个澡大全集(超值金版)

    这个世界有两件事不能不做:一是赶路,二是停下来看看自己是否拥有一份好心态。好心态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好伴侣,让人愉悦和健康。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就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心态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决定了一个人成功的方向。本书通过精彩可读的故事和深入浅出的道理,告诉大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忘记清洗心灵,以便让自己活得更轻松、更自在、更洒脱。
热门推荐
  • 至尊灵气师:天帝盛世毒宠

    至尊灵气师:天帝盛世毒宠

    痴呆无知没头脑?大可试试,天现异象,烧得你面目全非。锋芒尽显,震惊朝野。灵气,一团色彩而已,不用时间不花精力,再次回归,功力自涨,一夜升两级。“不吻我,你想中毒身亡?不洞房,千家三小姐脱胎换骨,你想七窍流血?”说完,他欺身下去,许她一世恩宠
  • 吃货如此多娇

    吃货如此多娇

    【本书已签出版】预定签名版可加群:292827719美食如此多娇,引万千吃货竞折腰;吃货如此多娇,引无数男神竞折腰。新书《宠上天》开动,请左转去隔壁收藏哦!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镇魂尺

    镇魂尺

    一把镇魂尺将我带上了道术的这条路,再次发现了很多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灵异事件。神秘而又高深的道术也逐渐出现在我的眼前,九星破魔令,神行御剑术。青山地宫,尸王横行。汪洋迷踪,骷髅头岛。放逐大盗,隐藏凶迷。九岭山棺,永世永存。三大神剑,开启洞天。永生之谜,天地证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帝屋

    帝屋

    抢最好的宝贝,泡最美的妞,学最逆天的招式,神魔玩于我掌,鬼怪踩在我脚,横行妖魔乱舞的龙州谁敢拦他?可他却偏偏有一位同样受黄帝青睐却走上霸道的兄弟,誓与他逐鹿天下,王道,霸道,天下谁主?
  • 成为成功人士必看的一本书:人脉基金

    成为成功人士必看的一本书:人脉基金

    “只要拥有了社会关系网,你就永远畅行无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脉就是钱脉!阅读本书吧,它将使你掌握构建人脉的技巧、避开人际交往的误区,它将帮助你迅速建立和发展自己的人脉系统,从而使你能够挖掘人脉潜力、聚拢无穷人气,成就非凡事业!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花神归位之:美男身边绕

    花神归位之:美男身边绕

    【沂羽谷出品】(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模仿)本文已完结,本文小清新,小虐情,不女强,不喜勿进。简介:莫白:一头深蓝色的发,披散在身上,墨黑色的眸子,清澈纯净,宛如天上的月神,纯净如初生的婴儿,如梦如仙的轮廓美得让人觉得像蒙了一层雾色,看不真切,却依旧美到极致,妖冶的五官和冷漠眸子里的复杂表情,行成了强烈的对比。烈炎:深紫色的发,看起来是如此的顺滑。他的眼睛是浅蓝色,如最蔚蓝的天空,是如此清澈。他额间的花朵让那张如谪仙般的脸,更多了丝女子的娇媚之气。姬夭天:火红的发像火焰般耀眼,他的轮廓很美很飘渺,他额头上朱砂红梅花图案透着神秘,花洛很喜欢。他的轮廓自然更是天神的杰作,完美至极。粉色的眸子拥有着魅惑人心的能力,不过最让花洛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的笑容有种特殊的魔力,会将所有目光吸引。墨轩:绿色的长发,在发尾绑了一个青色的蝴蝶结。他看起来十分柔美,脸色一年四季都显得苍白,也许跟他本人的柔弱体质是很有关系的,浅绿的眼睛,很有灵气,是一个非常惹女人疼爱的类型。花洛,神界的花神,因痴迷冥界的曼珠沙华,经常浇灌最终爱上了冥王莫白,天神大怒,月神袒护,最终他们三人一同历劫,在她的历劫途中,究竟是谁住进了她心中,又是谁牺牲了自己成就了她的花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