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4300000001

第1章 前言

这是一本论文集,所收录论文的内容均与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相关联,故题名为《历史与文明》。

本人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开始踏入史学大门。1982年毕业即从事高等教育工作,一直致力于中国历史文献学与中国文化史的教学与研究。三十多年来,在二十多种报刊杂志及学术专题论文集发表了文章一百余篇。现已年届花甲,对自己的史学道路略作回顾与小结,将曾经发表的文章辑集出版,当为人之常情。历年所写文章尽管基本与本人从事的历史专业相关,但也写过一些临时应邀之作,全部收入文集似嫌内容过于宽泛,且文集分量不宜太大,故当有所选择。经过斟酌,下面所述几类文章本文集没有收录:其一,与本文集主题不太贴切的文章。例如,本人自1994年至2011年连续担任包头师范学院二级教学单位行政负责人(职务名称随着事业的发展有所变化,包括历史系副主任、历史系主任、历史文化系主任、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历史文化与管理学院院长等,实际是同一岗位)跨过了18个年头,其间因工作需要写过一些教育管理类的论文,此类文章与“历史与文明”有些距离,故未收录。其二,本人历年独撰、合著、主编、参编著作已出版20多种,其中有些著作的某些章节可以独立成篇,曾抽出略加整理在期刊发表,此类文章因在原著作中完整保存,故未收录。其三,有的文章与他人合作或指导研究生完成,二人署名发表,不属于本人独立写作的成果,故未收录。其四,以前发表的文章,今天重新审读,相较而言,有些文章或论题意义不大,或论据不够充分,或结论似欠全面,或内容较为单薄,或介绍知识为主,或属于动态综述,为控制文集篇幅,亦未收录。

收入本文集的文章,大体说来,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谈文明。本人1990年参加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编撰工作,负责《中国古代礼俗》一书的撰写,该书于1991年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礼俗》1994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繁体字版,1997年商务印书馆、2010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又出修订本),之后主要研究方向转向中国文化史。“文明”与“文化”两个概念相重叠的地方很多,在中国的各类辞书中大多都有互为解释的义项,往往被视为同义词,尤其在理论研究中难以截然划分。然而,这二者毕竟不完全等同,还是有所区别的。一般说来,文化可包括正、反两个方面,而文明主要包含正面的内容。研究中国文化史主要应倡导正面的内容,故本人1999年主编的属于中国文化史性质的著作《中华文明简史》便以“文明”题名,其中将“中华文明”定义为:“指包括当代56个民族以及曾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古代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优秀成果。”(见《中华文明简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前言》第3页)广而言之,本文集中的论文大都属于研究中国文化史的范畴,如再细分,有关中华文明、中国礼仪文化、阴山文化史等内容的文章,可列入探讨“文明”一类。

二是论文献。本人从事高等教育工作讲授的第一门课程,是《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后改称《中国历史文选》),1989年参编《中国历史文献学》(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8月出版)一书后,又开设了《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两门课程密切相关,且一直是本人的主讲课程,故本人贯穿始终的一个研修方向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由于教学与科研的需要,本人浏览了一些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典籍,也写了一些论述文献的文章。其中1986年至1990年,应邀在《宁夏日报》理论版开设了“漫话历史要籍”专栏,介绍中国古代历史典籍,断断续续发表了40多篇文章。因报纸容量的限制,按编辑要求,每篇均为千字左右的短文,故对每一历史要籍只能择一特点略加论述,无法展开评论。即使这样,因压缩版面之需,文章发表时也多经编辑删削。这些短文内容并不全面,多为归纳学界通行的观点且点到为止,严格说来算不上学术论文,但好歹成一系列,记录了本人阅读古代典籍及相关文献的心得体会,加之一般报纸难以留存,故收入本文集。需说明的是,原计划共写百篇系列短文,将中国从先秦至清代的历史典籍择其要者逐一简要介绍,但由于报社工作调整,文章写作至南北朝专栏中断,未能按计划全部完成,想来令人略感遗憾。另关于《齐民要术》的短文,亦为专栏而写,因专栏停刊,后发表于《历史学习》杂志,也一并收录于此。1999年本人回到母校北京师范大学,在古籍研究所师从刘乃和先生访学一年,研修重心是明代学者焦竑及其著作。之后发表了几篇研究焦竑文献学的论文,现集中收入本文集。因几篇文章分别发表,均需对焦竑有所介绍,故有些内容略显重复,但为存原貌,未作删改。(本文集有关中华文明、阴山文化的论文也存在类似情况。)

三是评人物。历史主要反映的是人类活动的历程,历史学自然离不开对人物的研究,本人也因各种机缘写过一些评论人物的论文。其中有关张宾的一篇,是本人的本科毕业论文,虽然还不够成熟,但毕竟是正式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可反映本人走上史学研究道路最初的状况。关于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的三篇文章,是当年为友人拟编撰的二十世纪杰出人物专书而写,但该书未能出版,故陆续发表于期刊。评论胡适的一篇,是阅读黎虎先生主编的《黎昔非与独立评论》(学苑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后有感而发。陈垣先生是刘乃和先生的老师,而本人又是刘乃和先生的入室弟子,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撰写怀念前辈学者和恩师的论文自在情理之中。黎虎先生是本人的授业恩师,本科毕业论文即由黎先生指导,毕业后仍然保持密切联系,三十多年来,得到了黎先生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撰文探讨先生的学术道路及史学成就当然是作为学生义不容辞的职责。上述人物尽管有古有今,且不属同一类型,但均在相关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均可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故将这几篇人物评论收入本文集。

上述三个方面虽然各有重心,但又互有联系。谈文明要有史料支撑,自然会涉及文献;论文献不能脱离文献学家,不免谈及人物;评人物必论其历史作用及贡献,又与中华文明的的发展相联系,三者实际难以截然区分。强行划分并非不可,只是未必科学,故本文集只是将所收论文按三个方面内容大体排列先后,不再作出明显的分类。

本人历年出版的著作,有些曾引起学界的关注,或对某些内容加以引用,或对某些著作进行评论。本文集收录了几篇学界同仁对本人撰著及主编著作的书评,作为“附录”放在论文之后,以利读者诸君对本人的治学状况有较全面的了解。

本文集收录的文章,是不同时期发表在不同的刊物上,论文格式不尽统一,为存原貌未作统一加工处理,特此说明。

本文集的出版,得到了河北人民出版社李世琦先生、王岚女士的大力支持,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王炜民

2013年1月4日

同类推荐
  • 天地颂(第一部)

    天地颂(第一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光与静默(纪伯伦全集)

    光与静默(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光与静默 散文·杂篇》收入了纪伯伦不为人知的大量散文、杂文、演讲、译文、箴言录等等,纪伯伦的诗歌才华掩盖了他作为冠绝一世的散文家的身份。这是目前全球收录纪伯伦散文、杂篇最全的一本书。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陈沂评说

    陈沂评说

    本书从小说、散文、诗歌、影评、文艺思想、政治思想、政坛伟人交往、文艺大师交往等方面对陈沂进行了研究
  • 魔鬼蓝

    魔鬼蓝

    这一切对我来说是呼吸,是冥想,是放纵,是收敛,是情人,是敌人,是疯狂,是恬静。是玩弄和被玩弄、是游戏和被游戏。是阴天、是雨天、是玻璃、是水,是男人、是女人、是情人的后在我身体上游走,是我作为一个女人向最爱的人全面打开那一刻。本书收有“水晶蝴蝶”、“独处的女人”、“旧男友与新裤子”、“逝去的老歌”、“关于旅行”、“夜太黑”等散文。
  • 解密中国大案(四)

    解密中国大案(四)

    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
热门推荐
  • 强者修魔

    强者修魔

    重见天日!,以身封魔的行走圣者,解开封印令体内诸天万魔之力绽放;上古传奇,再现於世;沉寂了万年的魔道之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少林武僧在异界

    少林武僧在异界

    少林数百年来最出色的弟子慧刚,一身武技登峰造极,直追当年的达摩祖师。因为疾恶如仇,他犯下滔天杀孽,被罗汉堂拿回少林处决或许是苍天不忍,临刑前,一道闪电,将慧刚肉身化为灰烬,而他的魂魄,竟然穿越时空,附到了一个纨绔子弟身上,而且,他同样面临着即将被处决的境遇,所不同的是,慧刚之错在于滥杀恶霸,而纨绔子弟则是因为调戏圣女而获罪在一个武技落后的魔法世界,中土少林的天才弟子,将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br>求出版,本书尚未有出版社联系,求简体,繁体出版的帮助,有意者请站内短信联系,或者发邮件:feiliguo-[email protected]
  • 重生之傻女嫡妻

    重生之傻女嫡妻

    还是这么恶俗的桥段,重生。当都市白领、工作狂人一夕“失足”,魂穿异世。醒来时,她成了姜家小姐,出身望族,家世显赫。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姜二小姐是个不折不扣的傻子?上一世,她拼命工作,却英年早逝,工作成果遭他人坐享。这一世,她游手好闲,却神情痴傻,府中众人明讽暗欺。做女强人难,做傻子还不容易,什么都不用做,不就是米虫一枚?众人八卦纷起的时候,她老神神在在的,该吃吃该喝喝。原本以为,她能完成上辈子的夙愿,做个快乐的吃货,安度一生。可是,傻子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何况她是个假货。终究躲不过那一眼情劫。…当初,她对他说,不管你做什么,成为妖魔亦或鬼神,我都会陪在你身边。他不屑一顾,滚。后来,他对她说,我想你留下来。——对不起,滚远了。——那你在原地别动,等我过来。——过来可以,用滚的。…这是一个关于追逐和错过的故事。爱情就是一场博弈,他俩各自执棋,棋盘之后,已是虚妄。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惟我独仙

    惟我独仙

    【小三新书《阴阳冕》已经注册】将会在本周日,斗罗大陆结束的同时开始上传更新,麻烦大家先收藏、推荐一下,谢谢。阴阳冕书号:1436015下面的直通车也可以直接点过去。【小三出品,必属精品,全新设定,酬谢书友】
  • 仙罚大帝

    仙罚大帝

    本为废材,难而身生异象,大放光彩。为修真界立下大功,功德圆满。最后方知其前世乃仙罚大帝,仙界仙帝将其复活,重归仙界!!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一个人的故乡

    一个人的故乡

    ,散文集《一个人的故乡》不仅为我们讲述了一系列关于故乡的话题,贯穿着作者全部的故乡情结和人生际遇。还让我们领略了关于故乡那份悠远的情感、那份炽热的情怀、那份纯情的寄托
  • 最后一个莫希干人

    最后一个莫希干人

    事发生在1755-1763年英法北美殖民战争期间。年轻的英国军官邓肯·海沃德少校陪同两位姑娘投奔她们的父亲,途中他们遇到外号叫“鹰眼”的猎手与他的两个莫希干族朋友。在鹰眼等人带领下,海沃德等终于抵达威廉·亨利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