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7900000003

第3章 秦朝(2)

不几天秦王政听从齐人茅蕉之言,从械阳宫接母后回宫。在洛阳的吕不韦得了这个消息以为秦王政回心转意了,便也派了门客欧阳善送信于茅蕉,想通过茅蕉去说服秦王政,让其回归咸阳。可是秦王政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让人捎回亲笔信一封,使人送去洛阳,信上写着:

“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而被封为十万户的文信侯?你对秦国有什么感情,而要秦王尊你仲父?长安君成峤兵变,全因你用人不当,而太后的流短蜚长亦全因你乱人伦所致,嫪毐的叛逆也因你的阴谋一手造成。如此罪逆,我仍不忍加诛,让你在洛阳封地安享晚年快乐,可你仍不检点,又与列国使者往来,还使茅蕉来作说客,以图东山再起,这不是我对你宽宏大量的本意。现在我请你带上你的家人到四川去,那儿的郫城就是你的终老之处……我甚至还怀疑两位先王之死,是不是与你也有关呢?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么你的罪孽就比你所谓的功劳大很多哟!我说这些话,你觉得不好听么?你怕我公布于众么?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你远远的!你到那遥远却又自由、偏僻却又清静的巴蜀郫城去欢度你的晚年,据说那儿还有一种美丽的鸟儿叫鸠,它是再美丽不过的了,它可以好好的供你欣赏呢!”

吕不韦看完信后,先是木人般地在那儿沉思了半天,才拿着这信缓缓地走进了内室,将信撂上灯火,一点点地烧成了灰烬。当时整个屋子里飘忽如幻如梦,他本是个商人,他遇到了异人(子楚)他不惜献出了赵姬……儿子成了他的掘墓人。哦!地狱的火向他烧来了,已感到彻骨地痛,太晚了,他睡到床上或又从床上爬起来,他看到无数条毒蛇在动,无数把利刃在闪光,他把盛有毒酒的瓶端起来又放下去,反复几次,似乎谁都在逼他喝,他终于喝了下去,流进了肠胃,渗进了肌肤。他躺上床去等待着毒性发作,霎时间他挣扎着,惨叫着,翻腾着,发狂着,他把身子一挺,终于告别了人世。

荆轲刺秦王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赵国和韩国相继灭亡,燕国亡在旦夕,燕太子丹企图用刺客谋刺秦王,以挽救自己的国家。

燕太子丹小时候在赵国为人质,当时秦王政生于邯郸,两个命运相同的异国孩子结成了好友。以后秦王政被立为王,成了一个强大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而燕太子丹依然是人质,而且作为燕国的人质在秦国,秦王政抛去旧日的友情,日益表现出对燕太子丹的不礼貌,燕太子丹怀着对秦王政的仇恨,逃回到燕国。回国后,太子丹日夜考虑报仇的办法,但苦于国家的弱小,力所不及。当秦国的军队面临易水之时,燕王喜及太子丹皆深感大祸将至,忧心忡忡。太子丹问他的老师鞠武。鞠武劝燕王喜和太子丹与三晋、齐、楚、匈奴联合起来对付秦国以挽救自己。太子丹认为老师的计划过于旷日持久。鞠武又向他推荐了田光先生。田光又介绍了他的好友荆轲,而为了实现太子丹所嘱不可泄密的保证,自己遂自刎而死去了。

荆轲只好凭着好友田光的介绍来找太子丹共谋刺杀秦王大计。为取得秦王的信任,荆轲希望以逃奔燕国的秦将樊于期的头颅和燕国督元地图做为觐见秦王的礼物。樊于期是秦王的仇人,秦王杀了他的父母等族人,还以悬赏黄金千斤、邑万户的条件捉拿他,督元是燕国最富饶的地区,秦王最希望得到。太子丹不忍去杀樊于期,荆轲乃私自见樊于期,对他讲明报仇之事,樊于期遂自刎。太子丹闻知赶到伏尸大哭,后盛了樊于期的头封好,又求得天下最锋利的赵国徐夫人匕首,包在地图中。一切条件具备后,太子丹令荆轲为首,以燕国少年勇士秦午阳为辅出使秦国。

太子宾客及知内情的人,皆白衣冠以送,送至易水之上,由高渐离击筑,荆轲歌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歌声怒发冲冠,荆轲援车而上,勇往直前不回顾。

荆轲一行到了秦国,通过秦王宠臣中庶蒙嘉见会秦王,秦王政在咸阳宫接见燕国使者。荆轲捧着函封的樊于期的首级,而秦午阳手端内装督元地图的盒子,依次而进。走到宫殿的台阶,秦午阳甚为胆怯,色变振恐,群臣感到奇怪,荆轲忙解释说:“秦午阳是北蕃蛮夷之鄙人,未曾见过天子,所以有些恐惧。”以此来解除秦王政的怀疑。秦王政要荆轲送上秦午阳所持的地图。展开,图穷而匕首现。荆轲迅即用左手抓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持匕首而刺之。从紧急状态惊醒过来的秦王政立即站起挣脱,袖子被扯断,秦王政急忙去拔剑,由于在匆忙中只抓住了剑鞘,剑又紧紧地插在鞘中,一时拔不出来,荆轲逐秦王政,秦王政环柱而走。由于事件来得突然,群臣皆被惊吓,不知所措。当时秦法规定,在殿上的臣僚不能携带任何兵器,而携带武器的宿卫之官皆列阵阶下,没有命令不准上殿。因此群臣均无法帮助秦王政。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秦王政来不及招呼阶下的士兵,又找不到任何武器,只好徒手与之搏斗。侍医夏元旦用手中的药袋子掷击荆轲,秦王政环柱而跑。荆轲追之甚急。经夏元旦提醒,秦王政拔出宝剑击荆轲,斩断其左股,荆轲残废后,无法追赶,只好将匕首投掷秦王政。结果匕首插到了柱子上,秦王政再次以剑击轲,荆轲身中伤八处,自知大势已去,倚柱而笑,笑后便对着秦王政骂道:“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到契,以报太子也。”于是左右官员上前将荆轲杀死。过了好多时候,秦王政才从惊吓中平静下来。

荆轲行刺惹得秦王政大怒,立即命王剪率军伐燕,很快就攻下了燕都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率其精兵一直逃去辽了,秦王政又派将军王贲和李善追击。太子丹隐蔽在衍水中,燕王派人斩太子丹献以秦王政,来换取秦国停止追击。但秦兵并未放弃,终于在公元前220年虏燕王喜,燕国宣告灭亡。

灭六国成一统

秦王政倒也是一个爱才的人物。先是樊于期、嫪毒、吕不韦的事情接连发生,他想这些人都是外国的人,他们来了秦国尽是捣乱,于是下了一个逐客令,说凡是外国人在秦国当说客都得迅速离开,即使是当了秦国官的人马上也得削职为民,限三天之内离开秦国。这样一来也就毫不留情地触动了李斯。李斯也走了,李斯是楚国人,是由吕不韦推荐给秦王政的。但李斯毕竟不是个等闲之辈,他能甘心这么平白无辜地被驱逐吗?他走了一段路想着想着便给秦王政草就了一篇奏章,使人送以秦王。秦王政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泰山不嫌土石才那么高峻,河海不择细流才能那么深广。君王广开才路方显堂堂气度……”秦王政看完自言自语地说:“说得对呀,我险些儿铸成大错。”他赶快唤来御史大夫,让马上行文咸阳及各州郡,立即撤去逐客令,已经驱逐的宾客可以返回,已经削职的宾客全部复职。他又特别派了快马去骊山脚下追上了李斯,让其官复原职。不久秦王政又加封李斯为长史,从此秦王政很信任李斯了。李斯楚国上蔡(今河南)少荀子学生。学成来秦国,在吕不韦前做舍人,不韦见李斯贤,便推荐给了秦王。

有一天秦王政挑灯夜读,无意间翻开了韩非的《说难》,他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还看了韩非写的其他书。秦王政认为韩非是个才子,心想能得到他就好。于是令内史腾为大将率领十万兵马去韩国,韩国本来就是弱国,加上正是国主交替的时候,新主身无主见,这时韩非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主动请求出使秦国,谋求割地求和的策略,这一下正合秦王政的心意。韩非来到秦国后,秦王政很高兴,便对韩非说:“我想兼并六国,统一中原,该用什么办法呢?”韩非说:“先伐兵力最强的赵国。”下朝后秦王政召见李斯,对李斯说了韩非的话,李斯回答说:“我主张先伐韩,韩非意在保韩!”秦王政一听便大怒下令将韩非囚禁楚之阳狱中。韩非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而坐狱,一直等到混了好久,他问好心的狱卒。狱卒说:“一山不容二虎呢!”韩非这才明白,置他于死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同窗好友李斯呢,想来想去活在世上没啥意思,便上吊自杀了。

再过了些日子,秦王政又觉得心里总有些恍惚,认为韩非是个才人,他无非只是说了句先攻强国的话,就进了监狱,这是不应该的事,于是他传旨李斯放出韩非。李斯得旨只好跪告韩非死讯,他怕秦王说自己忌贤妒能之罪,而且还急忙推荐了客居咸阳的魏人尉缭。秦王政一听也很欣赏,便去见尉缭请他说一说统一大计,尉缭说要使各国不会联合起来,请大王不惜重金去疏通这帮达官显贵的人,就可以将六国荡平!

秦王政认为尉缭说得有道理,便很恭敬地对待他,但尉缭认为,秦王政这个人如今天下尚未统一尚可屈尊于贵,一旦天下统一了,不光是我尉缭自己恐怕天下人都将是他的奴隶,这种人共患难时容易相处,同安乐恐怕就谈不上了。于是他选择了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便不辞而别了。秦王政得知尉缭走了心里很着急,便派人四下里寻找。天遂人愿,秦王政终于找回了尉缭,他当场拜尉缭为太尉,让尉缭掌管全国的军事,他甚至对天发誓一定与尉缭生死与共。这么一来,尉缭弄得没招了,只好暂时不走了。秦王政见挽回了这位心目中的神明,便事事请教,原先尉缭的计谋已经执行,但从哪国打起呢?他又去请教尉缭,尉缭说韩国这步棋好走,大王也已经走过了,不妨可以先攻赵国了。因这三国在同一条线上,灭掉之后半壁江山到手了,再打楚国,楚国亡,燕国、齐国就不在话下了。

秦王政逐一从尉缭之计,先使尉缭弟子王敖进行游说,又派大将桓崎率领10万大军出函谷关,声言一定要拿下魏国。与此同时,王敖来见魏王,让魏王向赵国求救,魏王连忙写了一封信即国书交给王敖请他出使赵国求救,并送王敖三千金。到了赵国,王敖去找郭开,将三千金全部送给了郭开。说些魏赵连盟对付秦国的好处,并递上魏国国书,郭开见了那么多的黄金,心早就动了,当即一口应允,亲自去找赵王,说动赵王出兵,赵王卿派大将扈辄率领五万人马去邯郸接收驻防。

王敖将这消息马上传回了秦宫,秦王政命令桓迅速攻打邺郡。兵到之日,扈辄出城迎战,两军在崮山拼杀,结果扈辄被杀得大败。桓占领了邺郡三城,并乘胜追击,一连攻克了赵国九座城池。扈辄失马一路退却,到宣安方才站稳脚跟。马上派人飞报赵王。赵王见引火烧身大呼上当,可是来不及了,秦国矛头已经对准了赵国,赵国名将死的死,亡的亡,已没有可以率兵抗秦的将领了。有人提到廉颇,可惜他已经老了,赵王急得病几天就死了,太子迁接位,郭开本是迁的师傅,也就要他当了丞相。

秦将桓崎乘着赵国办理丧事的时候,又大举进攻赵国,新赵王加封李牧为大将军,调集十五万大军,让李牧迎敌,杀败了秦军。秦王政见桓失利败归,气得暴跳如雷,将桓削职为民。另派王剪杨端和两人为将分作两路伐赵,然而李牧早有准备,秦军无法得逞。消息传到秦廷,秦王又派王敖再次赴赵找郭开说,李牧和王剪私下里往来背叛赵国,这边由王剪写信给李牧讲和,两边有信使往来。赵王中计便以赵葱去替李牧,李牧见军情正处在紧急关头,不让赵葱接印。郭开又给赵王进谏说,李牧不听调动,图谋反叛,李牧见无法报效国家了,便半夜里挂印而去。赵葱生气李牧不让接印,于是到处搜捕李牧,赵葱终杀了李牧。秦军听说李牧已死,王剪、杨端和分头并进,邯郸危在旦夕。此时,秦王政又由李斯率领三万兵马护驾,御驾亲征,与那两支兵马一齐昼夜攻打邯郸城,新赵王眼见得大势已去,不知如何是好,郭开就进言要新赵王投降,但新赵王怕秦王杀他,犹豫不决。郭开又说:“秦王最爱的就是和氏璧,大王将那邯郸地图与和氏璧一并献给秦王保证大王就没事了。”新王只得写了降书,邯郸即陷。秦王政得意洋洋长驱直入,占领了赵王宫,赵王称臣,拜见秦王,献上地图、和氏璧。

正在秦王打败了赵国高兴之时,燕太子丹却乘机逃出了咸阳城,便立即开始策划荆轲刺秦王。在秦王政惊险过后,又找来尉缭商议想乘机灭了燕国,尉缭说燕国国土不多恐怕势力也不大,等灭了其他国再顺便收拾一下就可以了。秦王欣然同意,当日命令王贲引兵十万出函谷关攻魏。魏早作了准备,在大梁城的四周挖好了又宽又深的壕沟,预备坚守,同时马上派人向齐国求救。可是齐国那边秦王政又买通了国舅后胜,后胜对齐王说,秦国一直以齐国修好,是不会来攻齐的,叫齐王不要插手攻秦救魏,以免引火上身。于是齐王就听后胜的话,魏国求救的希望也就落空了,加上老天又有意来捣蛋,接连下了十来天的雨。黄河、汴河水位猛涨。王贲又亲自督令军士在梁城的西北筑堤堵水并将梁城的豪沟撞到了堤下,马上下令决堤放水,大水一下,从城头淹了过去,梁城终遭灭顶之灾,魏国就这么叫王贲给灭了。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秦王政派年轻将领李信攻打楚国,李信自愿领兵20万出城。楚王派出大将项燕率军20万迎战,项燕久经沙场,经验十分丰富,一面正面与李信交锋,一面设下重重埋伏,交战中佯败诱李信深入。李信以为楚军不堪一击,乘胜追击,没料项燕设下的七路埋伏兵齐起,李信抵挡不住,大败而走,项燕追杀不停,李信只好一退再退,直退到赵国国界才停住了脚。火速告急秦王政,秦王政又派王剪为大将,蒙骜的儿子蒙武为副将,率军60万伐楚。临行时秦王政亲赴霸桥为王剪送行,预祝他马到成功。王剪和蒙武不负秦王政的重托,千方百计施展平生所能,前后苦战了三年,终于在秦王政二十四年消灭了楚国。

王剪和蒙武班师不几天,秦王政又派王剪的儿子王贲再去打燕国的辽东,王贲兵渡鸭绿江,围住平址将燕王俘获,押往咸阳,燕国亡。

最后只剩下齐国了,这齐王听了国舅后胜的话后,一直讨好秦国,以为这么一来,秦国就会对他刮目相待,手下留情了,所以无准备。一听到其他国家都完了,可是准备已来不及了,秦王政已经派王贲与蒙恬率兵打过来了,没用两个月齐国就完了。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六国统统并入了秦国的版图,从此天下一统。

三、嗣位背景

秦始皇的父亲子楚兄弟很多。且子楚又排行居中,子楚的母亲姓夏叫夏姬。安国君即始皇的祖父,也就是秦孝文王又不爱她。孝文王所爱的是一位叫做华阳夫人的,但她又没有儿子,子楚的母亲又不得爱,自身又非长子,所以被作为质子发送赵国,子楚到得赵国都城邯郸后,秦国无人关照,赵国也不重视,完全成了一个流浪他国的寒酸公子。

同类推荐
  • 晚清有个李鸿章

    晚清有个李鸿章

    这种困惑与清醒是相联系的,以其风云变幻的一生成为晚清时期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充分彰显了人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神秘性。更是相融合的。它不仅仅是对李鸿章本身的困惑和清醒,本书不仅仅是一部传记,作者更是将李鸿章作为一个符号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我写作李鸿章的动机却是非常明确的。李鸿章一个以喜剧的方式进入世界,却以悲剧终场的命运的宠儿。说他是命运的宠儿,是因为上天在铸造李鸿章的时候,同时也是对于世界以及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困惑与清醒。,那源于清醒和困惑的交织——一种极端的清醒,也是一种极端的困惑。晚清重臣李鸿章,是对中国文化的困惑与清醒,去世不久,大儒梁启超便为他立传
  •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汇集了从明到清28位皇帝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因而,具有史料-陛、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明清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今天我们品读历史,钩沉帝王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小而言之,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大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 张居正评传

    张居正评传

    ,以叙述为主,详尽生动的记叙了张居正的成长经历和主要事迹;张居正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内阁首辅地位,每章又有不同的小节。并逐步操纵朝政大权,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共八章,进行自己的改革的
  •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本书以钱钟书和杨绛的相遇、相知、相守、相忆为主线,贯穿两人一生的创作与生活经历,重现一曲温情的岁月留声。钱钟书与杨绛,一个是清华才子,一个是南国佳人。他们的爱情,始于初见,终于死别。不折腾,不做作,不张扬。这一种相守,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时光里。因为懂得,所以不离不弃。他们拥有最契合的灵魂,最温暖的坚守,纵使最后生离死别,却依然延续着那份珠联璧合的甜美爱情。
  •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精选了林肯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卓越私营公司十堂必修课

    卓越私营公司十堂必修课

    未来的企业竞争,也就是经理人大施拳脚的竞争,只会花拳秀腿功夫是难以立足商场,只有不论耍刀弄枪,还是骑马射箭,十八班武艺样样精通的老板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如立囊之锥而突现。
  • 不婚终结号:霸爱小甜妻

    不婚终结号:霸爱小甜妻

    他是莫氏集团继承人,奉行不婚只爱潇洒一生。她是人见人爱、撒谎不眨眼的谎话精。当她误闯了男厕,遇上了他。他不想结婚,她更不想结婚。他遇上了怎样的奇葩?当不婚主义者,化身结婚狂,她和她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帝君魔妃

    帝君魔妃

    她,臭名响遍整个琉璃大陆,无人不知;她,却又为人所不知,无人实其容貌,无人知其真人;一张圣旨,“将军府四小姐,娴雅端庄…封为太子妃,待及鬓之日完婚,终生不得废!”她,被推倒浪尖之上。废物嫁予天才太子,是好运还是阴谋,她不予理会,该来的总是回来的,况且,也是该离开的时候了,七年,沉寂的时间已经该完结了。曾经传说中的废物,化为血水的祭祀品,再一次出现时,让所有人亮花了眼,高级炼药师?杀人于无形?魔君挚爱之人?她,到底还有多少秘密?面对众多猜疑,她淡笑,谁能想得到,她的武器居然是那满头墨发!他,一国皇叔,淡泊于政治,威信却凌驾于皇族;他,冷漠、淡然,一双鹰眸看透世间所有;他,皇族人敬,江湖中人畏,是神是魔?他,谜一样的人,一张面具遮挡了世人的眼,却唯独逃不过命运;他,风一样无影无踪,即使是天涯海角却都逃不过她的追随;然而,谁知这一切是不是他的欲擒故纵呢…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环境杀手:突发环境污染的防范自救

    环境杀手:突发环境污染的防范自救

    本系列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火场危害”、“交通事故”、“水上安全”、“中毒与突发疾病”、“突发环境污染”等,书中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全面地介绍了防灾减灾的避险以及自救的知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迅速掌握各种避险自救技能。
  • 凤降龙:太子,乖乖回家去!

    凤降龙:太子,乖乖回家去!

    她曾经想要托付终生的男人却突然离她而去,变了性情,残害她的家人,玩弄她的感情,践踏她的尊严,甚至扼杀了他们刚出生的孩子,把她逼上了绝路,刀剑相向。这一次,就算你有苦衷我也不会原谅你了。紧紧的捂着早已平坦的小腹,颤抖的手握着宝剑指着他的喉头。好,要恨就永远的恨我,一辈子都不要忘记我。他笑着放她离开。却不知这个男人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她,等真相被公布天下,他也彻底的消失在了世人的眼中,她又踏上了寻找他的旅途……我在寻找一个男人,要是你看见他,请告诉他,我在等他,快回家吧。
  •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先秦诸子百家,是后世思想学派的源头,司马迁所著《史记》,是中国恢宏历史的结晶,塑造独立性格,传承灿烂文明,两者缺一不可。研习先秦诸子应注意:汲取各家学说要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二、与时俱进,学以致用。《史记》究天人之迹,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拜读应谨记:一、读史学做人,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二、读史学智慧,融会贯通,为己所用。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后进生公主的罗曼史

    后进生公主的罗曼史

    看到爱的刹那,淡淡的感动,总是从心里一划而过,如同流星的足迹,就算我是傻傻的笨和本的落后生,你是微笑的遥远的日子,或许上帝睁开了眼……或者瞎了眼,让我们幸福地在一起,这份如水晶般珍贵的缘,我又如何能舍得,那么,感情,究竟,是用来珍惜的,还是用来考验的,当梦想和至爱面临双重选择,我们又该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