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1500000009

第9章 南唐的前世今生(4)

这话说得实在无礼,李璟当时就变了脸色,左右也感到害怕。但李徵古先生神色自如。应该是在宋齐丘死党的授意下,管理天文农业的官员也乘机说:"现在天文已经有了变化,人主应该避位,祈福禳灾。"李璟一听,这就是要我做杨溥第二啊,就不动声色,说:"好好好,这正是我的意思,但我不知道这个位子传给谁合适啊。"陈觉、李徵古一怔,马上接话道:"天命如此,应该让宋公齐丘摄政。陛下但居深宫之中,等到国事已定,还可以再归政,也不算晚。"李璟说:"好好好。"马上就召中书舍人,宫廷秘书长陈乔来,草诏,传禅。但李璟这么做,实在是出于愤怒,并非真心。陈乔过来后,听说这事坚决不肯草诏。他上前对李璟说:"陛下一旦颁发这道诏书,一旦签了名,我这个臣子可就再也见不到陛下啦!"李璟这才嘻嘻哈哈地嘲笑了诸臣一番,"传禅"的事才算过去。在后来的日子里,宋齐丘被拘禁至死,陈觉、李徵古被赐自尽。宋齐丘名气大,很多人都趋炎附势巴结他。名臣冯延巳,书法很棒,远远胜过宋齐丘,却恭维宋齐丘的书法有功夫,并假装拜宋齐丘为师跟他学书法。宋齐丘对此毫无自知之明,见有人来拜师,就一本正经当老师,"指点"冯延巳的书法说:"你的书法并非不善,但是不够精。很多地方往往像虞世南,这怎么能行!"在宋齐丘眼里,大唐虞世南的书法也不咋地,因此被人讥讽为"狂瞽",疯狂的瞎子。

但南唐衣冠之国,除了汪台符瞧不上宋齐丘之外,还有一个人也瞧不上他。此人就是著名文臣韩熙载。

因为宋齐丘有名气,所以很多人都来找他写碑文。碑文写好后要镌刻,镌刻之体最好用八分书,隶书体,这种字体,韩熙载最拿手。因此人们往往拿了宋齐丘的文,请韩熙载来书写。韩熙载看着宋齐丘的文章,就用纸团吧团吧塞到鼻孔里。人问他为何如此,韩熙载答:"其词秽且臭。"宋齐丘的文辞又脏又臭。

帮助李昪得到天下的,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

李昪救吴越国灾

徐知诰经由"传禅",做了皇上。既然徐知诰先生总是自称为大唐帝国建王李恪的后裔,这时候徐温的儿子们为了讨好他,开始请求徐知诰"归姓",也即恢复真实姓氏李氏。史称徐知诰此时特别怀念养父徐温的"鞠养之惠",收他为养子的辛苦慈爱之恩,不忍心改回李姓。但百官坚决请求,徐知诰先生这才答应恢复李氏。

于是,史上有了南唐李氏。南唐(937-975),历史上不算中原"正朔"王朝。在"五代十国"中,只属于"十国"之一。但考察下来,却发现,南唐的经济、文化都有中原"正朔"不及之处,不仅"五代"诸国难以企及,连历史上的正宗王朝,如秦、晋等,与南唐比,恐怕也要逊色得多。在中国历朝历代中,南唐,算得一个成就斐然的文明邦国,不算坏。因此,大帝柴荣乃至于后来的赵匡胤要灭这个邦国,最为头痛的不是武力方略,而是师出何名--为何要"平江南"?

无论柴荣还是赵匡胤,就地缘政治论,北边主要是契丹问题,至于北汉,那是早晚可以解决的问题,相当于围棋中待提的死子,只是时机问题;南边其实就是南唐问题,至于西蜀、南汉、荆湖、吴越,问题都没有南唐这么重要。

南唐,长期定都金陵,从先主李昪到中主李璟、后主李煜,有国三十九年。南唐盛时有三十五州,地跨今江西、安徽、江苏、福建、湖北、湖南诸省全境或大部,人口五百万左右,与宋初建隆年间(取荆湖蜀汉之前)的人口差不多,但富裕程度则超过了中原大宋。

李昪不喜欢用兵。吴国杨溥时代,吴越钱氏有一次来袭毗陵(今常州无锡一带),李昪率兵与吴越大战于无锡,战争结果是:越人奔溃。吴国本来与吴越国很少战争,这一场吴国的胜利,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但两国开战就是仇家,李昪在四邻境内只有与吴越钱氏这一仗算是"国仇",但他主动与钱氏和好,两国之间于是息兵。

他曾有言道:"民各生父母,安用争城广地,使之膏血涂于草野乎!"百姓各自都有自己的父母,哪里用得到争夺城池,开扩领土,让这些同样都有父母的孩子们流血牺牲呢!先主李昪称帝第六年,邻邦钱氏吴越国大火,都城宫室、府库全部焚毁,史称"甲兵皆尽",连兵器盔甲之类军需物资也烧没了。这时,李昪部下首席谋士宋齐丘主张"乘其弊攻之"。他一番话的大意是:这是一个机会,两国边境连绵千余里,按国力,南唐盛于吴越。钱氏吴越国自前代就是杨氏吴国的对头。这对乐于开疆拓土的雄武君主来说,机会难得。现在这一把大火,证明苍天已经放弃了吴越,我部大兵早晨出发,晚上就可以扫荡吴越的宫廷。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要让吴越成为我们后世的忧患。

但史称"李昪不许";不仅不许,还"遣使吊问";不仅遣使吊问,还"厚赒其乏",给吴越钱氏送去了大量救灾物资。

这一段故实,有多种版本,各有不同,但说到李昪不忍之心则大同小异。

《钓矶立谈》(宋·佚名)说李昪听到宋齐丘这一番话,"愀然久之",忧伤了很久,他说:两国疆域虽然有区分,但黎民的生命道理是一样的。战端一起,人各为其主,其心未离,那时必将有一番惨厉刀兵。如此横生屠戮,实非我所忍心。况且救灾睦邻,是治古之道。我发誓将后世子孙,付之于天命,不愿以我之力而经营后世!你不要再说这种话了!

《江南野史》(宋·龙衮)言李昪"见天下乱久,常厌用兵",等到他有了自己的南唐国,首先与吴越国钱氏约和,还将以前战争中抓住的吴越将士送还吴越,吴越也投桃报李,将过去抓俘的吴国将士归还南唐。史称二国"遂通好不绝"。

《南唐书》(宋·陆游)论李昪吊唁周济吴越之举是"仁厚恭俭,务在养民,有古贤主之风"。确实,李昪此举很像春秋时秦国周济晋国荒年的举动,不计两国恩仇,但以天下民生为重。

爱和平,不爱用兵

李昪对宋齐丘所有的谋略都很赞同,唯独关于开疆拓土的意见,他不愿意接纳。他爱和平,不爱用兵,以至于跟随他的部下都有点瞧他不上。那个大名鼎鼎的词人、高官冯延巳,在李昪时为秘书郎,受命与太子李璟交游。李璟登基不久任命冯延巳为翰林学士承旨,又做了宰相。他做宰相后,常在背后诮话李昪,《江南野史》记录冯延巳的说法是:"田舍翁安能成大事!"李昪不过是个乡巴佬,成不了什么大事。

马令《南唐书》的说法是,冯延巳常笑李昪"龌龊无大略",说李昪过去打仗时,丧师数千人,就吃不下饭,要唉声叹气十多天。又夸奖当世的李璟说:现在的主上,数万将士在外打仗,根本不介意,"宴乐击鞠不辍"。不管外面打仗多么紧张,李璟照旧大摆筵席踢球玩乐,从不中止。他认为李璟这样不在意数万生命的主上,"则真英雄主也"。

这些故实透露出李昪、李璟的性情差异。但李璟也是初期好战,中晚年后,也是一个厌战的君主。

说到冯延巳,略说说他的姓名。"冯延巳"还是"冯延己",史上说法不一。简言之,我赞同"冯延巳"说,理由:冯氏字正中,正中,是午时。午时,即现在标注的十一时至十三时之间。巳时则在午时之前,即九时至十一时。巳时一过就是午时。"延巳",就是"延长巳时",那就到了"午时",故字"正中"。他还有一个号叫"延嗣",也可以据此推想"延巳""正中"与"延嗣"的关联。故,我以为,称他为冯延巳可能是符合他的名字本意的。

李昪时代,税赋很轻,徭役很少,守土之外,很少战争,与契丹、中原、海外,都有商业往来。还开办了太学、开设了科举,人称天下衣冠之盛在南唐:"儒衣书服盛于南唐。"李昪最重要的成就,是在他晚年,与宰相冯延巳的一番对话,可以看做南唐的"隆中对"。

李昪掌有南唐之后,江淮一带也在他的势力范围之内,且正好赶上丰年。江淮的丰收在传统中国经济史上一向都很重要。两湖之外,就是江淮,中国的粮仓在此。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于是,南唐朝中就有人主张举兵"广土宇",也即开疆拓土,侵占他国领地,扩大自家版图。冯延巳更认为南唐地势不算广大,羽翼尚不丰满,故不可以远飞;国家还不够伟大,不能号令四方;财政赋税兵马粮草还不够富有,不可以兴事,因此,必须开疆拓土。他提出,如果开疆拓土,首先就要瞄准以下三个邻国:王氏闽国、钱氏吴越、马氏荆楚。他的意见是:南唐要有"兴王之功,当先事于三国"。要想振兴南唐,必先灭此三国。

李昪反对这个意见,说了一段话,可见其不乏仁人之心。他说:吾少长军旅,见干戈之为民患甚矣!吾不忍复言兵革。使彼民安,则吾民亦安矣!

我从军旅之中长大,看明白了战争对士庶的危害太大了!我不忍心再谈兵戈之事。让别人的士庶平安,那么我们的士庶也就平安啦!

随后,李昪历数史上开疆拓土导致社稷倾颓的故实后,又挨个分析了三国的政治形势,最后说:如果一定要与三国开战,胜算也许有,但兵祸连结,所得未必大于所失,还同时得到穷兵黩武的恶名。孟子过去就说过,齐国夺取了燕国之后,因为恐怕四邻都来此争夺,形成兵连祸结的局面,这样,白得尺寸之地,却有了战争罪人的恶名,齐王不愿意做这种事。与其大动干戈,还不如节俭而待天命,与四邻敦睦,这样就相当于王氏、马氏、钱氏三国在为南唐守四邻,如此,则四境之外,使人自为守。等于我现在保存三国而不取,是以三国为我唐之屏障也。这样没有疆场之祸,我就可以专心于内政。我邦男不失农活,女不废机织,如此数年,国家一定会更为殷足富有。而兵旅训练,很长时间不去打仗,士气则必然倍增。如果蒙天眷顾,中原有变,朕将投袂而起,首先倡议天下,如果能平定北方非正朔的中原伪政权,恢复我大唐故都长安,然后谦逊地号令江南诸国归附,那时,就是一封诏书的事。能够如此,何必大动干戈兴师动众呢!

同类推荐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像是一幕幕相互关联的多幕剧,在绵延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上演。历史的素材人人都可以拿来再加工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去思考,历史就会像万花筒一样展现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历史之所以成为后世研究的样本,就是因为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智慧的线索。这些线索,就是历史中的策略与方法;这些经典的策略与方法,至今仍是现代人的智慧源泉。策略是行动方针,方法是执行方案,它们都是在特定思维下产生的应对措施。在同样的处境之下,不同的人往往会选择不同的应对方法,正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思维。古人用他们的经历不断验证了这些道理,也用他们的策略与方法留下了一个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 乱世至尊:笑揽江山雪

    乱世至尊:笑揽江山雪

    前一世,他是测谎专家,看透世人虚情假意,唯一信任的只有自己能抓在手里的一切;这一世,他是异世大陆上不受尊宠的世子,有着异于常人的血脉却天生体弱多病,权谋算计,赌命猜心,剑挑五洲,所向披靡,下得皇权,上窥天机。且看他如何逆转命运,独步天下,披靡众生,笑傲称神。
  •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以风趣的语言将我国的历史分为先秦:文明曙光;秦汉:天下一统;魏晋南北朝:民族交融;隋唐五代:帝国再造。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神话2三国绝恋

    神话2三国绝恋

    主人公易小川通吃三国名将,赵云、吕布、关羽、张飞、许褚、典韦、太史慈、孙策全都不在话下。不仅单挑名将,更勇闯数十万大军,统帅百万军队战斗,打斗精彩,场面宏大,不容错过。
  •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则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在世”。公元9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在位共15年,死时69岁,而新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王莽改制》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
热门推荐
  •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

    本书分为爱国励志、遵纪守法、学会学习、崇尚科学、热爱劳动等八大类。每例设计,均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准备和详细的程序,始终围绕知、情、意、行开展活动,集科学性、指导性、操作性、趣味性于一体;在活动方式上,有讨、讲座、演讲、竞赛、模拟、相声、小品、咨询和现场参观访问等。
  • 冷情嫡女复仇记

    冷情嫡女复仇记

    “浣儿,你要记住,世上最不能信的便是男人的那张嘴!”母亲依依不舍的抬眸望着她,紧握她的双手,有气无力却不得使出浑身的力气说道!“娘,浣儿答应你,这辈子除了小智,不对任何人交出这颗心!”她生生的逼回眸中隐含的泪水,对着床榻前的母亲做出誓言!娘亲终是带着万般不舍,千份怨恨,撒手人寰!临死,娘亲都用着痴怨的眼神望着那个方向,那个让她伤心绝望一生的方向!那里有她爱了一生,恨了一生,怨了一生,却也负她一生的男人!她是段家大小姐,在失踪了十六载后,带着满腔的仇恨和娘亲的遗愿回到这个令娘爱恨一生,让她绝恶万分的地方!她发誓,他们所欠他们的,她一定十百的要回来!她伪装自己,她告诫自己,她唯一的目的便是让那个女人和她的女儿一尝嗜骨蚀心的痛!她对谁都是冷情冷心,娘亲已经过世,这世上唯有小智才是她可以交付真心的人!“浣儿,你要知道,你永远不是一个人,只要你愿意回头,你会看到,我永远都在你的身后!只要你愿意,这扇心门永远为你闯开!只要你愿意,我希望成为你永远的暧阳,温暖你那颗冰冷的心!”男人情深脉脉的话在她耳边萦萦环绕。是谁温暧了那颗冰冷的心!是谁浇灌了那颗枯萎的心!是谁保护了那颗受伤的心!是谁重创了那颗重燃的心!沐少臣,沐王府嫡长子,他温润如仙,却腿不能行!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与她失之交臂。他唯一想做的便是一生一世守护着她,看着她高兴,他跟着高兴。沐少卿,沐王府次子,一场指腹为婚,他不得不放弃那水一样的女子,娶她异母姐姐为妻!他唯一想做的便是如何的折磨这个拆散他与心爱女子的人,让她生不如死!上官礼智,她费尽心思想要保护在心的弟弟,却在不知不觉的,角色更换,看着她吃尽的苦,他发誓,这辈子唯一做的事便是不再让她受到任何一丝伤害。舒彧,当朝太子,她的坚强,她的不韧,她那一抹苦中带笑的容颜在他的脑中挥之不去!他说,只要你愿意,我许你太子妃之位!===========================================虐中带宠,亲们放心跳坑!===========================================友情链接:《小小皇妃爱爬牆》七月紫音《恶魔儿子天价娘》木木夕雨《夫君叔叔我要甩了你》一露走来《花痴郡主》小桃NP文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冷情嫡女复仇记》
  • 误踩老公底线

    误踩老公底线

    三个月后。“不准跟他好,别忘了你是我的人!”“这段日子我和他,该怎样就怎样。难道和他在一起恋爱的细节,你也要过问?”转身,在他惊愕的目光中,毫不留恋的离去。
  •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

    不可以背着沉重的历史上路,而是需要汲取前人的经验;不可以复制他人的成功方法,而是需要学习成功人士的奋斗精神;不可以接受单一的价值标准,而是需要认同那些有益于人生的观念;不可以热衷于某些处事计谋,而是需要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
  • 不太平的太平间

    不太平的太平间

    也许是医院里太多游离于死神和凡间的人,所以黑暗的力量特别浓,尤其在停放尸体的太平间,这里静得可以听见死人的呼吸和每一阵轻风,也许是因为这里口粮充足,环境幽人,所以特别容易招一些灵界的东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乱世丽人

    乱世丽人

    《乱世丽人》为“胡平文集”第五卷。《乱世丽人》讲述了:关于林立果“选妃”,坊间传言无数,真相到底为何?林彪折戟温都尔汗前夜,北戴河密室内,曾经发生过什么?张宁,你可能知道她的名字,却未必知道她的故事,以及她知道的故事。一名美丽的中国女子,一个阿尔巴尼亚的留学生,一次命定的邂逅,一场缠绵的爱恋,之后是一个荒唐的罪名,一份劳动教养通知书,以及一出不可逆转的人生悲剧……红颜,为时代而薄命?彭德怀的妻姐,罗隆基的知己,新民报的著名记者,文汇报的右派先锋,周恩来暗中保护的朋友,却被毛泽东视为眼中钉……浦熙修,她到底为中国做了什么?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民国鬼事

    民国鬼事

    据说民国年间有一年黄河发大水,从河底冲出一尊十丈高的大佛,可是却无一人能考究它的年代,而且凡是碰过它的人都一个皆一个离奇死亡,大佛则在一个暴雨的夜里离奇失踪,再没有任何踪迹。据说有一个叫清河镇的地方,地图上没有它的任何标记,可是去过的人却再也没人出来过,在一个夜晚一支军队奉命进入查明原因,却是依旧有进无出,直到一个月后的一天,一个士兵满身是血地出来,只说了一句“不能进去”就当场毙命……民国隐藏的无数秘密,即将展现在你面前……
  • 开店细节全书

    开店细节全书

    把店开起来不难,但如果把店开火了却不容易。一个店铺就是一个小企业,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要想生意兴隆,就得把每个细节都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