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6900000016

第16章 不忘“童真”,做更好的自己(1)

(第一节)都教授现形记

爱德华的兔子

从前,在一所房子里住着一只名叫爱德华的瓷兔子。小兔子自鸣得意,因为一个女孩儿拥有它,珍惜它,爱它。

但有一天,它被弄丢了。从海洋深处到渔夫的渔网,从垃圾堆到篝火边,从生病的孩子床前到孟菲斯的街道上……

老娃娃对爱德华说:“如果你不打算爱与被爱,那么整个生命之旅都是毫无意义的。”

一颗极易破碎的心在旅途中失去爱、学会爱,又重新得到爱……

这个故事来自于热播剧集《来自星星的你》。我猜都教授安静地看这本《爱德华的兔子》时,心里大概在念着那个女孩儿吧!

生活中,我们不经意就会失去爱,重新得到爱似乎并不那么容易。但还是有人,可以重新唤醒沉睡的爱,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关于生死

某日,孩子妈与孩子爸在闲谈时回忆这几年的经历:上班、辞职、卖房、开公司、重新安家、写书,真叫一个折腾哦。

不由得人嘟囔着: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唉!

妈问: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

儿答:为了死啊。

不经意的回答后,他继续摆弄手中的小汽车,为娘的立刻石化了。

一些哲学家也许会说:“这是个伪命题,生命不是你的选择,所谓目的性也许是不存在的。”

但孩子告诉你的是所有答案最终的目的地,似乎也更加有意义。活着的所有终点就是个死,那就赶紧好好活吧!

关于爱

最近因为一些小事和孩子爸爸有争执,虽不至吵架,但声音好像大了点儿。

在一次争执的当口儿上,小儿发言了。

儿说:人都不能生气!

妈问:为什么,生气很正常啊,发泄一下嘛!

儿答:生气了,爱就破灭了。

作为孩子的妈,我羞愧难当……

我们常常为了点鸡毛蒜皮的事儿争执不休,却不想“争着争着”爱就没了。大人爱讲道理,孩子只看爱还在不在。

关于错误

小儿打游戏,为了攻克某一局难关,憋得尿裤子了,完事儿后从厕所出来。

儿说:妈妈,我今天改变“撒尿模式”了,你帮我换一下裤子吧……

妈说:那你下次改变模式前,通知我啊!

这次轮到我儿无语了:“憋不住的时候,哪还来得及通知哦!”

孩子把世界的“错误”叫作“另一个模式”,他不会硬跟自己较真儿。

从一种模式切换到另一种模式,就好像电视调台,调得不对,再调回来就行了呗!

我们面对错误和挫折时,也能有这份平常心吗?

孩子竟然懂得接纳自己,不苛责,事情改变起来反而不那么难。

不可否认,后面的解释有我自己的发挥。即便单就“关于生死、爱、挫折”的回答来看,18岁前的我自己,是绝没有4岁小儿如此一语中的的本事的。在忙乱了一圈,翻遍各种育儿书籍,教育书籍,甚至心理书籍以后,终于发现我要找的心理学教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恍惚间,小儿的作为,仿佛就是《来自星星的你》之“都教授现形记”。

我家小儿的童言童语可爱,但并非仅有,每个小不点儿都多多少少能有些惊人之语!如果不去过多干扰,每个孩子都是“奇葩”(此处“奇葩”无丝毫贬义与戏谑之意)。除了在他们身上发现纯真,也能看到智慧,甚至能看到当年的我们。所以,陪伴孩子成长,也能修复我们与自身的关系……

大人可以从孩子那儿学到很多,直到孩子们长大成人,像成人一样知之甚少。

—EvanEsar

(第二节)战胜你的不是“童真”,

是“无邪”

顽童当爸,一秒长大!

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记得田亮说Cindy刚出生不久,第一次抱到他面前看,他的反应竟是“应该没有抱错吧”,不仅爸爸们如此,即便十月怀胎,自以为做好充分生理和心理准备的妈妈,在孩子真正来到人世的那一刻,仍然充满了兴奋、惊喜、惶恐和各种焦虑在内的复杂情绪。很多爸爸妈妈,也是在抱过孩子的那一刹那,瞬间长大成人了。

做父母,缺课的练习

对做父母这件事儿,几乎没办法上岗实习。你很难从别人家借来个婴儿,去实习做父母的机会。如果说恋爱是婚前实习,做父母几乎就没有实习期。所以在一次次措手不及中,我们也很容易遭遇一大堆的问题。

孩子不听话:不吃饭,不刷牙,不洗手,不洗脸,不拉臭臭;

孩子不好管:骂人,抢玩具,贪玩,不爱学习;

孩子不讲理:抡起胳膊打人,张开嘴便骂人。有孩子的家里,一天一小骂,三天一大骂。唉,愁死个人!

……

这时,许多人都把问题归结到孩子身上。

这恐怕是亲子关系最大的误区!

爸爸如何教育我,我也如何教育孩子

前面我们提过,孩子与父母之间互为镜像。

我们从父母所组建的原生家庭中来,不只继承了父母的生理基因,拥有相似的容貌,体格,喜好,甚至秉性脾气,在行为思考方式和情感互动中,也顺道继承了原生家庭爱的模式,这里面也包括亲子教育和沟通的方式。

你能从《爸爸去哪儿》剧组里看到每个孩子与他们父母亲的影子。

Angela永远一副小公主派头,虽然竞赛成绩不是最好,但总能和周围人搞好关系,像极了人脉广泛情商优秀的李湘。

小Kimi看似最撒娇,但一旦离开爸爸的怀抱,他也并没有不停地哭闹,即便交换爸爸那一集晚上在房间里准备睡觉,想起爸爸也是偷偷抹眼泪,很会照顾新爸爸郭涛的情绪。

当时很多人看不懂田亮的女儿为何那么爱哭,后来田亮告诉记者,他小时候就是个爱哭鬼,6岁开始练习跳水,住到运动队,离开妈妈的日子多难熬啊,别人都在写作业,他一个人在抹眼泪,有个小朋友说“他想妈妈了”,田亮就再也受不了啦,奔出去,哭了个天昏地暗。

郭涛对石头要求太高了吗?郭涛的老爸要求更高,郭涛坦言当年父亲就是“简单粗暴”教育法:“我是你老子,我是你爸,你对你爸就得说‘您’!”

除了在孩子身上重演家庭的剧集,我们一生的爱与痛,工作事业,爱情婚姻,无一不与父母和养育者们息息相关。

正因为我们与父母互为镜像,我们常看孩子为“视如己出”,孩子儿时甚至大了以后都还是“我”的一部分。“我与自己”的关系和“我与孩子”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是一致的。所以,亲子关系的不和谐,诸如疏离、冲突,也皆是因你与自己的内在关系不够和谐造成的。“你与孩子”的关系,实质是“你与自己”的关系。

激怒你的,不是孩子,而是你自己!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能激怒你,那背后的原因是“你把‘对自己的不满’,延伸到了孩子身上”,你希望你的孩子快点超越自己,当然也就无法容忍孩子犯的那些错误。

打骂或者教育孩子的时候,你很容易就站在了当年父母的位置上,因为这太自然,太容易了!

孤零零站在那里的,其实不只是你的孩子,也是你自己!

左侧:爸爸骂儿子。

右侧:儿子骂孙子。

各种细节,“互为镜像”。

再往远处看一点,“成为好父母”不只影响你和孩子,也影响着他们与自己的下一代!

透过孩子,看到自己

我们对自己满意,就不会对孩子苛责;我们对自己友善,就不会对孩子生气;我们对自己接纳,就会对孩子宽容。

而亲子关系的起点,也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成为更好的自己,一个好的办法是与孩子一同成长。

揭开童年隐藏的秘密,透过孩子看到自己,才能够在一起,做更好的父母,更好的自己!

(第三节)发现童年的秘密

第一个秘密:6岁以前,没规矩

当我们批评一个人的时候,一定会帮你博得同情的一句话是什么?—他,他,他不讲道理!

不讲道理的人不可理喻。不过这事儿在我们有了孩子后,就头疼起来,你发现6岁以前的小孩儿,脑袋里压根儿就没有“讲道理”这根筋!

田亮VSCindy:“讲道理”完败!

在讲道理这部分,田亮可谓是超级耐心的唐僧师父。

《看天下》的报道中,他坦言,Cindy根本不怕自己发火,最怕说“爸爸和你讲道理”。

听到崩溃处,会“扑通”栽倒在床,田亮当然不罢休,把闺女扶起来继续讲,结果Cindy二次扑倒!这简直就成了让女儿崩溃的必杀技!

即便国家跳水队有一句名言“亮哥永远是对的”,但讲道理这招对Cindy依旧不管用!

在《爸爸去哪儿》里,每当节目上打出标记“碎碎念”,就说明田亮的讲道理模式启动了,即便是在刚开始几集劝Cindy不要哭的时候,也是如此,但显然没用!直到有一次Cindy恳求田亮让她从小沙山的高处滑下来,田亮实在不放心,但是这一次他没有讲道理,而是从孩子的身后轻轻地拖住了滑板,保证了她安全的同时,也满足了孩子的乐趣!这一次,讲道理终于退场了。

讲道理,为啥没用呢?

心理Tips:6岁以前没规则

答案很简单,因为小孩儿生下来就不会,也不爱讲道理!

6岁以前的孩子基本上不启动“讲道理,讲规则”模式。

5—6岁才是孩子学习和理解社会规则的开始,这就是他正常发展的规律。

也就是说,只有石头和天天基本算是到了可以讲道理的年龄,其他几个小孩儿,用讲道理来对付,肯定是玩不转的!即便Cindy参加节目的时候已经5岁半了,也不能全部的教育都以讲道理为主导,教育从来都是循序渐进,逐渐变化的……

第二个秘密:纯洁的欲望

首先是动物,然后才是人

在只会吃喝拉撒的小屁孩儿身上,你看到的更多是动物性,还是人性?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人类是从动物进化来的,我们的一生几乎是在重演一个快速演化的历史,童年甚至终其一生我们的身上都仍然保留着基本的动物性。动物需要吃、喝、拉、撒、性,那么人也一样。后来精神分析派的心理学家说:我们出现心理问题不是因为人性没做好,而是人性过于膨胀,压抑了动物性,压制了原始欲望。这一观点是弗洛伊德的代表思想。

儿童的性,纯洁的欲望

弗洛伊德的思想通俗地解释就是,支持人活下去的主要欲望就是生存和繁衍,繁衍背后的性欲望,是人一生发展的基础。一个人生命的全部动力在于“性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比多”。所以才会说大人的心理问题皆因“性欲”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当然这个“性欲望”并不单纯就是指“性爱”,它会以各种面目出现,蓬勃你的生命,辉煌你的生活,如果得不到恰当的照顾和满足,就会导致你的生命力衰竭、崩溃以及生病。

心理tips:力比多

即性力。这里的性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它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精神分析学认为,力比多是一种本能力量,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与精髓是本能(力比多)决定论,即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都是在本能的驱使下,力比多的转移与分配的结果。

当力比多能够持久、成功地转移并分配到本能所要达到的对象的时候,本能的内趋力得到了释放,快乐原则得以实现,焦虑随之解除,我们就可以感觉到快乐。我们把这样的状态,称之为健康。当力比多的转移与分配持续受阻的时候,快乐原则无法实现,焦虑继续积聚,我们就会感受到焦虑、痛苦,我们把这时候的状态称之为病态、心理障碍。

OMG,儿童的性,怎么满足哦?来看看吧。

心理性欲阶段 年龄 描述

口唇期

奶嘴宝宝 0—1岁 性本能的主要区域集中在口唇,因为婴儿从吮吸、咀嚼、咬等口唇活动中可以获得快感。喂食是特别重要的。例如,婴儿突然断奶或断奶太早,以后可能会过分纠缠配偶或者过分依赖配偶。

肛门期

拉宝宝 1—3岁 自发排便是满足性本能的主要方法。大小便训练可能引起父母与儿童之间大的冲突。父母创造的情绪氛围有持久影响。例如儿童如果因上厕所时发生的意外而受到惩罚,就可能会变得抑制、肮脏。

性器期

撒尿童子 3—6岁 愉快来自于性器官的刺激,儿童对异性父母有乱伦的愿望,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产生。这种冲突引发的焦虑,会导致儿童内分性别角色的特征,和与之竞争的同性父母的道德标准。

弗洛伊德儿童性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弗洛伊德认为童年的早期经验和冲突能够持续影响成人的活动、兴趣和人格,他的这种观点在今天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参考,仍然是有价值的!

(1)0—1岁:“喝奶奶”心理学

自从上了《爸爸去哪儿》节目,林志颖和Kimi父子就接下了某牛奶广告,皆因节目中Kimi说的一句:“爸比,我要喝奶奶!”这句话一度成为“萌点”!节目中,林志颖儿子Kimi的一句“喝奶奶”逗笑不少观众,后续节目在等待午饭的过程中,Kimi因为太饿了,站在床上大喊:“爸比,我要喝奶奶。”忙着做饭的林志颖无暇顾及,谁知Kimi“变本加厉”,翻来覆去喊着:“我要喝奶奶,我要喝奶奶,我要喝奶奶!”虽然是哭闹,但却萌翻了一众网友。而每天早上以及每天晚上,剧组里最小的两个孩子,Angela和Kimi都是以一瓶香甜的牛奶作为开场和结束预告。不要小瞧了喝奶这件小事儿。它关乎的事情可多了去了!

喝奶,断奶不只是食物与妈妈的事情,也关乎孩子的心理健康。

弗洛伊德的观点是断奶以孩子出生后一年左右为宜,过早过迟都可能对婴儿心理发育不利。在断奶问题上可能会发生以下几种偏差:

(1)吃不够,变吃货!

断奶过早使婴儿口欲不足,以后可能成为儿童贪食症与异食癖的心理根源,也可能成为成年后贪食、嗜饮(酒)与吸烟癖的心理根源。

超级吃货、烟鬼、酒鬼、胖子们原来是因为妈妈断奶太早啦!

(2)吃太多,变厌食!

断奶过迟与让婴儿长时间地塞吸奶瓶,使其口欲过度满足,可能成为幼儿与青少年神经性厌食与神经性呕吐的心理根源。

近年来流行的“骨瘦如柴KateMoss们”是否是因为当年欧美国流行奶瓶以及安慰奶嘴的时候,妈妈用得过久过度了呢?

(3)突然断奶,变得爱咬人,爱骂人!

突然中断哺乳后,由于对婴儿的口欲剥夺,以后可能成为儿童与成人的“口欲攻击”—包括习惯性咬人、咬坏东西与口头攻击或习惯性秽语等的心理根源。

爱咬人、骂人的孩子是因为妈妈断奶太果断啦!早知道,断奶汤不要喝了,慢慢断嘛!

(4)乱吃遭惩罚,长大专门乱吃!

在这一阶段遭受到心理挫折,比如一岁大的小不点儿,抓到什么都往嘴里放,也会开始吸吮手指头,你若总是斥责孩子,孩子就有可能在成年后会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反过来用“口唇期”各种孩子式的欲望满足自己,比如“口淫症性变态(性爱前调情喜欢用唇舌吻触异性生殖器)”。

这世上本没有变态娃,不过是有个狠心妈!

这样看来,奶瓶用到差不多一两岁,也就该停了。小Kimi和Angela是否使用过度了呢?

(2)1—3岁,“拉”心理学

我的一个朋友,生活非常规律,孩子每天早晚起床,洗漱,拉时间都是有规定的。可以说这绝对是个完美主义的妈妈。孩子从小也很乖巧,直到一次孩子发烧,大便干燥,医生叮嘱大便一定要畅通,不然感冒不容易好。于是她几乎每天都定时看着孩子,到点儿就提醒孩子大便。孩子的病一时倒是好了,但小时候几乎不会在外尿裤子的乖孩子,最近却频繁发生尿裤子的事情,并且有段时间即便有了便意,也会忍着不去拉。这下可把妈妈急坏了,于是越着急,越反劲儿。孩子频繁地发烧,妈妈频繁地管教,孩子频繁地忍住便意,以至于有半年的时间,孩子每个星期都要去医院报到,以致用上了开塞露。

同类推荐
  • 性学三论

    性学三论

    《性学三论》是心理学宗师弗洛伊德开性学先河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他首度将精神分析法运用于性研究,通过梳理从幼儿期到青春期,寻常男女性冲动的萌芽和成长,发现并探讨每个人性困惑中的关键心理因素。
  • 你一定要知道的心理常识全集

    你一定要知道的心理常识全集

    心理学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心理常识更是以其通俗易懂的特点贴近普通人。本书选取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常识,通过列举心理学领域的一些权威专家的著名心理学试验以及对人的行为背后所隐含的心理常识进行阐释,达到让心理学改变生活的目的。本书无论是从知识的全面性上,还是从专业性上,都是那些渴望拥有成功人生的朋友的最佳选择。
  • 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口头禅里隐藏着怎样的个性?如何赞美才能让对方心底乐开了花?怎么说可以让听者不知不觉说“Yes”?如何才能给对手最有力的心理震慑?…………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常社交生活,却处处隐藏着洞悉人性、掌控人心的心理学智慧。《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日常社交生活中的各种心理学现象及背后的成因,是适合广大读者阅读的大众心理学读物。书中引证了大量鲜活、真实的案例,并引用了诸多心理学实验和心理学术语,集可读性、实用性与科学性为一体。通过学习这些心理学规律,可以让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更好地了解自己、读懂他人、发展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功。
  • 每天都会用到的趣味心理学

    每天都会用到的趣味心理学

    心理学隐秘白金法则,FBI每日贴身研读。选最有味的视角,读最好玩的心理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标签,在每一张标签下,都有一个你所未知的自己。每天一节心理学,让你我在充满问号的生活中求得一枚句号。心理学,你可以懂。
  • 人类梦境排行榜

    人类梦境排行榜

    科学研究显示,尽管全世界有60多亿人,但大家常做的梦却只有12种!人类的梦境,听起来千奇百怪,实际上大同小异,不论你昨晚的梦多么离奇古怪,在当时,就至少有5亿人在做相似的梦!通过将这些在梦中频繁出现的情节和主题(比如梦见被人追赶而逃跑,梦见自己身患重病,梦见遭遇车祸)分门别类、归纳排序,心理学家整理出了这份神奇的“人类梦境排行榜”。本书作者王彻,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在开设心理工作室、为数千人解梦释梦之后,他想要告诉你:梦,其实是了解自己最好的工具,不同的梦境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同的内心诉求和心理暗示。
热门推荐
  • 迷糊甜妻抢错婚

    迷糊甜妻抢错婚

    某女牵错男人抢错婚,把一陌生男人塞进自己碗里。婚后,她把老公送的钻戒当玻璃戒,更把老公的未婚妻当闺蜜。得知老公从头到脚都是谎言后,她带娃跑了,成为单亲妈妈。某天,笨儿子跑进了电视,在前夫的婚礼上帮她抢婚:“叔叔是好人,就勉为其难地娶我老妈吧……”
  • 十三不靠:依靠自己去成功

    十三不靠:依靠自己去成功

    生活中有许多琐事都暗藏玄机,只要细细体会,就能品出人生真味。麻将吸引人的魅力在于:智慧+心理+技巧+运气,人生亦如此。小小牌桌上,短短时间内能让你体会到人生喜、怒、哀、乐四种感情的瞬间变换。本书由麻将谈起,又似乎与麻将没有多大的关联,由麻将想到的一些成功的哲学,由麻将想到的一些成功的智慧,希望此书能给你一些启发。
  • 女人一生最重要的15个决定

    女人一生最重要的15个决定

    女人的一生犹如花朵的生命,短暂的花期仅是全部生命过程中一个小小的环节,每个女人都必将经历辉煌与失落。 女人的一生犹如花朵的生命,短暂的花期仅是全部生命过程中一个小小的环节,每个女人都必将经历辉煌与失落。
  • 驮水的日子

    驮水的日子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美少年Ⅱ:正牌乖乖女

    美少年Ⅱ:正牌乖乖女

    《嗨,隔壁家的美少年Ⅰ》章节内容已全部连载完毕:篇长1-209章,没看完的亲们可安心收看。《美少年Ⅱ:正牌乖乖女》正在连载ING……希望各位能够喜欢。【作品简介】古雅第一次见到这样漂亮精致的男孩子,他似乎和其他男生不一样。至于哪里不同,她也说不上来。只知道,他特别地安静,身上总是有股神秘地力量不断地吸引住她的目光。一次偶然地机会,她终于结识了他,也从别人口中,得知了他的名字——祁伊。听说——他很优秀。听说——他很厉害。听说——他很爱她。没错。在他所有传闻中,都会有个叫做苏谷汐的女孩出现,她,她,她,似乎有关他所有的一切都与那个女孩息息相关……他的离开。他的放手。也都是为了让那个女孩能够幸福,快乐。❀❀❀“能够被这样优秀完美的男孩子深爱着的女孩可真幸福……”第一次,古雅有了羡慕别人的心态。——“如果有天,当她不在你心里时,可会有我的一席之地?”——“不会。因为不会有那天。”第一次,她尝试到了心碎地痛苦。闭上眼。当泪水顺延脸颊滑落时,她清晰地听见自己内心地声音——她要守护这个男生!即使不会被他喜欢也无碍,她只是想静静地守候他,如同他守候另一个女孩一样。❀❀❀本文主题——将深情进行到底。
  • 听心痛的声音

    听心痛的声音

    是最好的朋友,曾经靠过对方的肩,握过对方的手,亲过对方的脸颊,抱过对方柔弱的身体,我们手牵手,也曾不断地在对方耳边说:“我们永远是好朋友。”可是。小甜,丢丢,又从什么时候变得分隔两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修心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修心课

    挖掘、撷取了很多北大先哲、当代北大人和各界精英的哲思妙语,并根据写作需要加入了相应的经典案例,当然也不乏作者的一点儿管窥之见,希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读者。阅读《在北大听到的24堂修心课》,让北大精神在每一个读者心中延续她的辉煌。
  • 一等替嫁妃

    一等替嫁妃

    因为她与他心爱之人长得相似,所以他强娶她。他宠她,爱她,只要她想要的,哪怕是天上的月亮,星星,他都想尽办法满足她。可是在这溺宠中,他却惟独没有给她爱情!可是他给她所有的东西中,她想要的只有爱情!在他对她的好,对她的温柔中,她的心一点点的沦陷,当她爱他到无法自拔时,陌生女子的出现,让他对她所有的柔情不再,只剩一脸绝情的脸庞,只为逼她对他放手。一碗穿肠毒药,从此让她心冷如铁。当所有的真相揭开之后,他们谁都没有力量寻求一个支点回到最初。那满头的三千青丝一夜成雪,再度回眸,便是倾覆天下!【恨的缘起】凄冷的大殿内。“叶璇玑,梦雪已经回来了,已经不再需要你这个替身,从此以后请你消失在我们眼前!”叶璇玑一袭火红的袍子在身,金灿灿的金步摇在风中轻轻摆动着,她看着眼前的男子,依旧眉星剑目,只是再也没有了当初的柔情,“你说什么?你一直都把我当成她的替身?!”“是!”“那一年多的相处,你可有一点爱过我?”她的声音微微颤抖。而他的声音却是那般的坚定不移:“从未对你有过爱,若不是你那张脸和梦雪长得一样,你当真以为我会看你一眼么?”一杯穿肠毒酒,让她那满头三千青丝一夜成雪。【心碎成灰】他与心爱女子大婚之日。她一袭火红的袍子,三千白发披散腰间,不知灼痛了谁的眼。只见她,手中紧紧拽着一个木盒,微微笑道,“臣妾恭贺皇上大婚,这是臣妾送给皇上的新婚贺礼!”百里苍痕接过那盒子,手不知为何微微发颤,眼中竟闪过一丝悲怆。“皇上不打开看看么?”叶璇玑勾起一抹冷笑。当那盒子打开,浓重的血腥味渐渐弥漫在新婚的大殿内。“百里苍痕,躺在里面的那个是你儿子!我说过,你狠,我叶璇玑会比你更狠!”而后,她将捏住自己的白发,挥剑斩断,“发断,情亦断,从此你我之间如同此发!我叶璇玑以儿子的血起誓,有生之年,只要是你百里苍痕在意的东西,我必毁之!”【再见陌路】三年后。他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而她却是他国的一国之母。一场战乱两人再度相遇。百里苍痕看着那满头的银丝,心痛至极,“璇玑,回来吧,我很想你!”“是么?”然而她却勾起一抹冷笑。“对不起,我爱你!”他望着她。“有多爱呢?”叶璇玑冷漠地看着他,乌黑的眸子中尽是讽刺。“爱入骨髓!”“嗯,我也爱你!只是这爱需要用你的命,用你的江山来换取!”一把长剑在她手中流转,瞬息没入他的身体内,而她却冷笑着,在他耳边呵气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