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6400000016

第16章 张劭范巨卿 生命诚可贵,信义价更高

东汉时,汝州南城有一个秀才,姓张名劭,字元伯,他家世代务农,父母却全力供他读书。由于家贫,张劭到35岁都还没有娶妻,与他六旬老母和弟弟张勤相依为命,兄弟二人孝悌两全,努力耕种,勤奋苦读。

有一年,汉明帝昭告天下,广纳贤士。张劭辞别老母、弟弟,一个人带着书囊到东都洛阳应举。这天已离洛阳不远,天黑时张劭到一家客栈投宿。晚上,张劭正在看书,忽然听见隔壁房间有人痛苦地呻吟。张劭便向店小二打听:“何人在隔壁房间呻唤?”小二说:“和公子一样也是个秀才,路上染上伤寒。哎!快不行了。”张劭一听此话不免惺惺相惜,连忙说:“既然都是读书人,就应当去探视下。”小二说:“伤寒传染性太强,我们都不敢去看他。秀才,你也快别去!”张劭说:“此人太可怜了,我必须去探视他。”小二劝不住。张劭过去推门而入,只见一人仰面卧于土榻之上,面黄肌瘦,口内直叫:“救命!……”张劭见那房中书囊,怜悯之情更甚,于是坐在那人榻前安慰他说:“公子勿忧,张劭亦是赴选之人。我一定会帮你的,药饵粥食,均包在我身上,你就放宽心,安心养病吧。等你病好了,我们一同去应举。”那人努力想坐起身,双手抱拳着说:“若公子救得了我……定当厚报……”张劭扶着他肩说:“快快睡下,助人为乐,是我分内之事,不足为谢。”张劭随即让小二请医用药调治。

在张劭的悉心照顾下,几天后那人的病好了很多,慢慢能站起来了。病好后那人告诉张劭,自己是楚州山阳人氏,姓范,名式,字巨卿,今年40岁。范巨卿虽出身商贾之家,但自幼喜欢读书,后来想放弃商贾,去洛阳应举。等到范巨卿病完全好了,已误了朝廷招贤的日期。范巨卿难过地说:“都怪我啊,因我生病,连累你误了功名,这真是我的罪过啊。”张劭说:“大丈夫以义气为重,功名富贵,都是过眼云烟。你我相识就是缘分,何误之有?”范巨卿请求与张劭结为兄弟,因范巨卿比张劭年长5岁,张劭拜范巨卿为兄长。

两人结义后,情同手足,朝暮相随,不知不觉半年就过去了。范巨卿思念家中妻儿,打算回乡,二人便和店家结清了房钱,一同上路。走了几天,到分路之处,张劭说送范巨卿。范巨卿笑着说:“如果是这样你送我,我又送你回来,不是没完没了吗?不如就此一别,我们约定了时间在此相会。”二人于是找了个酒肆共饮,见黄花红叶,装点秋光,以助别离之兴。酒座间杯泛茱萸,问酒家,方知是重阳佳节。范巨卿说:“我自幼父母双亡,叔父抚养我叫我做生意。经书虽则留心,无奈为妻儿所累。幸好贤弟有老母在堂,从此弟之母即我之母,来年今日,必到贤弟家中,登堂拜母。”张劭说:“你到我家去,我们乡下之人没有什么可以款待你呢,兄长若是不嫌弃,你来了我定以鸡黍款待你,希望兄长切勿失信,到时一定来啊。”范巨卿说:“哪能失信于贤弟呢?”二人饮了数杯,仍不忍相舍,最后不得不洒泪而别。

张劭回到家拜见老母。张母说:“劭儿你这一去,音信皆无,让娘很是担忧,如今你总算回来了。”张劭说:“孩儿不孝,在途中遇山阳范巨卿,结为兄弟,因此多逗留些时间。”劭母说:“这个巨卿是干什么的啊?”张劭把救人、结义之事详细告诉了母亲。张母高兴地说:“功名的事,是命中注定的。既然与信义之人结交,为娘心中非常高兴。”一会儿,弟弟张勤从外面回来,听了此事也很欢喜,盼望着明年早日见到这位义兄。

此后张劭在家,继续刻苦读书。光阴似箭,重阳节渐近。张劭预先养了一只大公鸡,准备了一坛杏花老酒,只等范巨卿来访。重阳节这天早晨,张劭兄弟二人清早起来就打扫草堂,把母亲的座椅摆在中间,专门在旁摆了范巨卿的位子,还采了菊花插在瓶中,并焚了香。一切布置妥当后,兄弟俩准备杀鸡煮饭,等着范巨卿来访。张母说:“山阳离我们这里那么远,你那义兄未必能按时到。等他来了,再杀鸡也不迟。”张劭说:“我那巨卿兄,是个诚信之士,今日肯定会到,我怎么能耽误鸡黍之约呢?他一进门就见我们约定之物,足见我真诚等待他已经很久了。如果等巨卿兄来了才杀鸡,岂不是显得我不诚心吗?”张母连连点头说:“劭儿说得在理,你的朋友一定是个品行端正的诚信之人。”

这一天,天空晴朗,万里无云。张劭穿戴整齐,站在村口翘首以待。快到中午了,也不见范巨卿的踪影。张母担心误了农事,就叫弟弟张勤去田头干活。张劭听到前村狗叫,又前去张望,如此六七回。等到红日西沉,月牙高挂,也没见范巨卿来。张母走出房门对张勤说:“你哥站在外面太久了,累了。他那义兄巨卿今天可能来不了,把晚饭吃了吧,别饿坏了。”张劭对弟说:“你怎么知道巨卿兄来不了?如果范兄不来,我决不回。你累了就自己吃了饭休息吧。”娘俩再三劝告,张劭始终不肯回屋。

夜深了,母亲和弟弟都回屋歇息,张劭仍倚门坐着等,一有风吹草动,他都以为范巨卿到了。三更时分,乌云遮蔽了月光。张劭隐隐见黑影中有一人随风而至,定睛一看,正是范巨卿。张劭欢天喜地地说:“小弟从早到晚一直等到现在,我知兄绝不爽约,范兄果然来了啊。去年所约鸡黍之物,准备已久。范兄路远风尘,莫非曾与人同来?”当即要请范巨卿到草堂与老母相见。范巨卿并不答话,径直进入草堂。张劭指座榻说:“这个座位特别给你准备的,兄长请坐吧。”张劭笑容满面,再拜于地说:“范兄远道而来,路途劳困,这桌上的酒菜,权且充饥。”说完又拜。范巨卿呆呆地站着不答话,但用衣袖反掩其面。张劭奔入厨房,取出鸡黍和酒,摆到他面前说:“虽薄酒淡饭,但也是小弟的心意,望兄不要责备。”但见范巨卿依然用衣袖遮住脸,并不举筷吃饭。张劭说:“范兄莫非怪老母和我弟未曾远迎,不肯吃吗?容我把老母请出来好吗?”范巨卿摇手制止。张劭说:“唤舍弟拜兄,如何?”范巨卿还是摇手。张劭奇怪地询问:“范兄食鸡黍后进酒,如何?”范巨卿皱着眉,好像要张劭退后。张劭说:“鸡黍不足以侍奉仁兄,此乃我当日与兄之约,请不要嫌弃。”范巨卿说:“贤弟稍退后,听我详细告诉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来。我已经不是阳世之人了,而是阴魂前来与你赴约。”张劭大惊失色,问道:“范兄何出此言?”范巨卿说:“自从与兄弟相别之后,回家为妻儿老小的生计所累,我每天都忙着做生意。尘世滚滚,岁月匆匆,不觉已过一年。去年的鸡黍之约,并非没有挂在心上;只是近日被蝇头小利所牵,忘其日期。今早看到左邻右舍送茱萸酒来,才知已是重阳节。忽然记起与贤弟之约,心中懊恼不已,山阳至此,千里之隔,非一日可到。若不如期,贤弟会怎样看我?鸡黍之约,都要爽信,何况大事呢?寻思后无计可施。常闻古人有云:人不能行千里,魂能日行千里。于是嘱咐妻子说,我死之后,暂不下葬,等我弟张元伯来,方可入土。嘱罢,自刎而死。魂架阴风,特来赴鸡黍之约。万望贤弟怜悯愚兄,原谅我轻忽之过,明白我的一片诚心,不要嫌路途遥远,别过你的母亲和弟弟,到山阳一见我尸,我也就死而无憾了。”范巨卿说完掩面长叹,急离座榻,出草堂,飘然离去。张劭立即追了出去,不慎踩上了青苔,摔倒在地。阴风拂面,范巨卿一下子没了踪影。

张劭如梦初醒,放声大哭。凄厉的哭声惊动了母亲和弟弟,二人急忙披衣来看,见堂上摆着鸡黍酒果,张劭昏倒在地。母子二人忙把他扶过身来掐人中,张劭好不容易醒过来,却又哭得昏了过去。张母问:“儿啊,你兄巨卿不来,发生了什么事了?为何哭得如此?”张劭说:“巨卿因鸡黍之约,已死于非命了。”张母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张劭将刚才见到范巨卿的事告诉母亲和弟弟。张母哭着说:“古人有说囚人梦赦,渴人梦浆。你把你兄来此之事念念在心,刚才是在做梦啊。”张劭说:“娘啊,这不是梦,儿亲眼所见范兄前来,酒食都在;我没追上他,而且忽然摔倒,这哪里是梦啊?范巨卿是诚信之人,他不会乱说的!”张勤说:“哥,这未必可信。如果有人到山阳去,先打听下。”张劭说:“圣人说得好:‘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巨卿既然已为诚信守约而死,我哪能没有诚信而不去悼念他呢?小弟辛苦你在家照顾好庄稼农事,替我侍奉老母,代我尽孝。”又转身拜辞张母说:“不孝男张劭,今为义兄范巨卿因守信义而亡,必须前去悼念。我已再三叮咛二弟,让他侍候赡养老母。母亲要注意身体,不要担心我。我张劭对国不能尽忠,对家不能尽孝,徒生于天地之间了。今此一去,完全因为我与世卿兄的约定啊。”张母说:“劭儿今去山阳,足有千里之遥,一个多月便回来,怎么说出这样不吉利的话?”张劭含糊地说:“生死都是天注定。”说罢恸哭而拜。张勤说:“我想和兄一起去,怎么样?”张劭说:“母亲无人侍奉,你就留在家尽力照顾母亲,不要让她担心我。”张劭洒泪别弟,天一亮就背着一个小书囊动身前去山阳。

一路上张劭都忙着赶路,实在走不动了才歇会儿吃点干粮喝点儿水,困得不行了就就地而睡,梦中也在哭。走了好几天,终于赶到了山阳。张劭打听到范巨卿的住处,径直到了他家。但见房门紧锁。邻居说:“范大官人已死过二七了,他妻子扶灵柩,向村外下葬去了。送葬的人,还没有回来。”张劭问清去处,又一路狂奔而去,望见山林前新挖了一堆土,有数十人围在一灵柩边个个摇头叹息。张劭跑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他走近一看,只见一妇人,身披重孝,有一孩子约有十七八岁,伏棺而哭。张劭大声地问:“这该不是范巨卿的灵柩吧?”其妇问:“先生莫非就是张元伯吗?”张劭说:“张劭从来不曾到此,为何你认得我,知道我的名字呢?”妇人哭着说:“这是亡夫再三交代的遗言。夫君范巨卿,自从洛阳回来,常常谈贤叔的盛德。前几天重阳节,夫君忽然举止失常地对我说:‘我跟张元伯失约了,白白地活在世上,有什么用啊!常听人说魂能行千里,我宁愿死,也不敢错过鸡黍之约。我死后暂不要下葬,等元伯来见我尸后,方可入土。’今日已到二七,众人劝我说:‘元伯不知何日得来,先葬了吧,然后报知也不晚了。’因此扶柩到此,大家都劝我让亡人入土为安,我给大家说再等等。见先生从远处跑来,如此慌张,想来一定是叔叔张元伯了。”张劭此时已哭倒在地。范妻也大哭,送殡之人无不落泪。

张劭和大家一起把范巨卿下葬,又从行囊中取出钱,让人买了香烛、纸帛等祭物摆在坟前,又拿出事前写好的祭文,酹酒再拜,号泣而读。

张劭哭罢,回头对范妻说:“兄为弟亡,岂能独生啊?囊中已具棺椁之费,愿嫂垂怜,不弃鄙贱,将我葬于兄侧,这是我平生之大幸了。”范妻说:“叔叔为何说出这样的话来?”张劭说:“我意已决,请勿惊疑。”说罢取佩刀自刎而死。众人十分惊愕,为张劭设祭,将他安葬在范巨卿墓侧。

本州太守听说这事后,上奏给皇帝。明帝怜其信义深重,决定褒赠二人,以励后人。赠范巨卿为山阳伯,张元伯为汝南伯,并重修了二人的坟墓,赐称“信义之墓”,在墓前建了一座庙,号“信义之祠”。明帝还给二人的家属赐了粮食和衣物,给范巨卿的儿子封了及第进士,让其掌管鸿胪寺(掌管朝中仪节的官员)。至今山阳古迹犹存,题咏极多。其中无名氏《踏莎行》一词,词云:千里途遥,隔年期远,片言相许心无变。宁将信义托游魂,堂中鸡黍空劳劝。月暗灯昏,泪痕如线,死生虽隔情何限。灵釐若候故人来,黄泉一笑重相见。

同类推荐
  • 人性改一改 人气百分百

    人性改一改 人气百分百

    阐述了一个人的成长、成功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完成的,甚至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也和他的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发现有些人很有才华和能力,却经常失败,其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好人缘。人际关系专家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作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人越是懂得人际关系,就越能适应社会,其人生成就也会越大。那么,如何获得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呢?人的良好的本性,能够让人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完美地解决事情的习惯和能力,简单地说,无外乎会做人而已。这些人处理事情不急不躁,自然能井井有条;对待朋友热情诚恳,自然能左右逢源;看待事情冷静客观,自然有真知灼见;面对挫折勇敢坚韧,自然能百折不挠。
  • 礼仪:雕饰最优雅的你

    礼仪:雕饰最优雅的你

    礼仪的养成如同建造房屋,以伦理道德为基石,用良好的品味、正确的言语、安静的姿态、谦逊的行为和适当的自尊自重搭建而成。
  • 做最出色的经理人

    做最出色的经理人

    初出茅庐和久经沙场的职业经理必不可少的人生和职场指南。心理学、经济学和法律,这是经理人日常工作中时常涉及的三大领域。掌握了这三大领域的知识,也就等于拥有斩荆披棘的武器。我们只想对你说:请阅读这本书,这样,武器就永远在你手上。
  • 职场口才宝典

    职场口才宝典

    说话是一门艺术,需要智慧。话说得好,小则可以讨人欢喜,大则可以明哲保身。远有苏秦、张仪游说诸侯,战国格局为之改变;诸葛亮说服孙权,三国鼎立之势成形;近有周恩来出色外交,四两拨千斤。人人都想追求事业成功,人人都梦想职场理想实现,而事业成功、职场理想实现都离不开《职场口才宝典》!
  • 哈佛财商课

    哈佛财商课

    也许你坚信。财富观念先行。没有人注定一生贫穷。想要实现创富的梦想,财富和你其实并不遥远,也许你存了一些钱,除了要有远大的志向、强烈的创富欲望。,节约是对的,但借钱是一件可耻的事。也许你是个“卡奴”,还整天幻想着中彩票发大财。你是否想过,也许你与财富的距离只有那么几步的距离,你仅仅只是缺一点点财商?哈佛财商法则十二课,为你揭秘财富密码:钱放着不用,就等于“死钱”。你应该改变观念,合理负债,理智冒险,让“死钱”变成“活钱”。在这个金钱万能的时代,银行利息永远赶不上通货膨胀。要想致富,但离富人还很远
热门推荐
  • 做守纪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

    做守纪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

    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特别是紧密联系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以党章和党中央颁布的相关条例为依据,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行为规范进行了解读。根据党员行为不同性质,本书分别设专章对政治行为规范、组织行为规范、经济行为规范、职业行为规范、道德行为规范、廉政行为规范等从不同的角度作了讲解,涵盖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本书可以帮助广大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员行为规范的了解,提高认识,规范行为,牢记并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 绝世鬼修

    绝世鬼修

    六道皆可修真,唯我鬼修独尊!冥界是死者的国度,这里有一望无际的荒野与黑暗浑浊的冥河,但却没有丝毫生气。这里没有草木,没有动物,有的只是躺在荒野之中,数之不尽的遗骸白骨,以及被冥河吞噬,不断挣扎,哭喊的死者亡魂。而我们的故事就是在这个死气森森的冥界开始的。
  • 丝绸之路(中册)

    丝绸之路(中册)

    丝绸之路,对每个中国人而言,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做“丝绸之路”。于是,历史上第一次,这条横亘于欧亚之间,绵延数千里,历时2000年的贸易通道有了一个充满浪漫与梦幻的名称: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全书共有190万字,分上、中、下三册。全书紧紧围绕大唐、吐蕃、大食三大军事强国在丝绸之路展开的画卷,全面展示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故事。
  • 安娜·卡列宁娜(上)

    安娜·卡列宁娜(上)

    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 ”。
  • 复仇前妻很妖娆

    复仇前妻很妖娆

    九月的名字原本就叫九月,只是后来,成了宋九月。重生,被叫做衣九月。两个人,一颗心脏,交织,围成几个圆。前世,她是豪门之女,却被父母亲手抛弃。财富换得未婚夫,生下死婴,却是一个局中局。她亲手杀了自己的孩子,泯灭了人性,最后还是被残杀在海风里。今生,她是开国将领唯一的嫡系,9岁的身体,弱不禁风,却是家人手心眼里的宝。医院遇得孔氏后代,还跟未婚夫的儿子成了同班同学。当民国四大家族,一一浮出水面,富甲天下,她冷眼旁观,小小身躯,步步为营,誓让宋氏,失天下,丢盔甲。秦傲天,你爱你死去的妻子,想用我的儿子来换你另一个儿子的命。晚上睡觉时会不会梦到,我的孩子鲜血淋漓的叫你爸爸?前世的仇,今生报,那些伤我的,害我的,看不起我的,一个也不能少。我发誓,不会让任何人再夺去我的家人!我发誓,不会让自己这辈子留下任何的遗憾!男主收养榜:程明由欧阳5656领养中……孔晨由豆芽部队领养……其他男主暂时空缺,欢迎下聘,聘礼随意!先到先下先得!推荐我的另一本书:《重生之血玉蝶》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复仇前妻很妖娆》
  • 金科玉律(全集)

    金科玉律(全集)

    本书以通俗易懂和优美生动的文字向读者介绍了一百多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息息相关的定律、效应和法则等金科玉律,每个定律由详尽的定律阐释、发人深思的启示、精彩的案例分析点评以及实用的管理方法组成,涉及内容之广,涵盖了个人成功与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它如同为我们领航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 智勇双全(中华美德)

    智勇双全(中华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本书为“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之一,以通俗易懂的古典故事对“智勇双全”这一品德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智勇双全,简言之就是既有勇,又有谋,二者兼备。有勇有谋,才是胜者,更是成功者所必备的条件。若想在当今的社会立足,有所成就,就要不畏惧风雨,不怕挫折,不惧坎坷。还要有审时度势的头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星空的旅程

    星空的旅程

    跨跃了几个世纪,地球的文明已与现在有着太多的不同,灿烂的星空,人类新兴的家园已如星火般闪耀在其中;经历了数百春秋,地球的人们却与现在有着太多的相似,战争和毁灭,是缘于外星人的邪恶还是地球人的贪婪?
  •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那些枯燥的、呆板的经济学术语在这些美妙的、离奇的故事里摇身一变,立刻鲜活了起来,杯酒释兵权是一个典型的帕累托改进;愚公移山是一种成本最高的选择;司马相如有钱就学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 郑板桥为什么“难得糊涂”? 在这本书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经济学不仅不再枯燥呆板,走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而且变得像小说一样有趣、精彩、耐人寻味。用轻松、幽默的笔触讲述了很多著名的、精彩的、有趣的历史故事,并将这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与枯燥乏味的经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作者避开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现实生活,用历史故事诠释经济学,用一种全新的视角,用经济学解析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