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1200000016

第16章 丢官的逻辑(3)

这种政治环境的影响下,官员想不贪污受贿都难,天下乌鸦一般黑,彼此拿来拿去皇帝假装没看见,有时候默许,甚至主动贿赂。宋初宰相赵普名声在外,其时吴越王钱俶给他送了十瓶海鲜,放在了屋檐下。正巧赵匡胤来赵普府上,问是什么。赵普说是人送来的海鲜。赵匡胤说,此海物必佳,打开尝尝。打开一看,赵普头皮一下子炸了,急忙跪在地上连称死罪,那十瓶所谓的“海鲜”里面装的竟是金银珠宝。赵匡胤安慰赵普说,收下吧!吴越那帮臣子,还真以为天下大事是你个书呆子说了算的。反复叮嘱赵普不要多想,不要辜负了人家的一片心意。皇帝默许臣子收受贿赂,当然有领导艺术方面的考量,却助长了一定的歪风邪气。宋真宗就更邪乎了,他晚年时候精神病发作,无药可救,唯有寄托神仙,经丁谓等人撺掇,迫切地希望去泰山封禅,但遭到了宰相王旦为首的诸多大臣的反对。宋真宗不好意思道出这层心思,就请王旦吃酒,结束时送了一坛御酒。王旦回到家打开一看,惊得目瞪口呆,竟是一坛子金银珠宝。正所谓拿人家手短,王旦当即表示支持封禅。

通过皇帝这两则故事,可以看到:首先,行贿与受贿是一些待定年代封建官场的标志性现象,成了官场的组成部分,甚至有时皇帝也需要用这种伎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次,皇帝默许官员的灰色收入也是出于权术上的考量。其三,赵普与王旦同为当朝宰相,他们收受贿赂的金额很大,但官场依然有底线,一旦逾越本身官职的“数额”被大臣们群起攻之,则不再是单纯的贪污受贿,而是官员的人品、道德问题。譬如《宋史·刑法志》记载,开宝四年(971年),太子洗马王元吉一个月内贪污受贿七十余万贯。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宋代共有七次财政记录,最早一次是宋太宗至道末年,国库总收入为两千两百余万贯,距离宋太祖开宝四年约二十五年。由此可见,七十余万贯数额极其巨大。按说朝廷宰执弄这么多钱有情可原,王元吉担任的太子洗马是太子属官,算下一届的朝廷大员人选,很多政治敏锐的人把宝押在了他身上,所以王元吉才有这么大能量。事发后,直接杀掉,以震朝纲。老百姓为什么恨贪官?原因在于官员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帜,净干一些巧取豪夺之事,欺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话又说回来,一名贪官落马,再上来一个估计还不如前面那个,宋代官场环境造就了这种贪官前仆后继的恶性循环。

官员的道德修养包含很广,无论官员在哪一条上犯错误,一旦引起了恶劣的社会影响,那么官员丢官是必然的了,保命才是关键。《宋史·刑法志》还记载了一桩刑事案件,说明了官员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归德节度推官李承信有一次去菜市场买葱,不清楚什么原因竟然把卖葱的当场鞭打致死。这件事发生后,朝野一致痛批,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身为官员,代表朝廷之形象,并不能指望每位官员高风亮节,处处维护朝廷尊严,但至少别给朝廷抹黑。因为个别官员的道德败坏,会导致朝廷努力在民间建立起的公信力下降,失信于民的后果相当可怕。

李承信担任的归德节度推官,官职不小。宋帝国行政区域是三级建制,最初把全国划分六个财政区,称为“路”,渐渐地演变成为省级行政区,下辖州、府、监、军等地级行政区,再往下是县级行政区。推官是在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等地级行政区长官下设的一员,地位仅次于判官,怎么能跟一名普普通通卖葱的做小买卖的人发生冲突?让人很不理解。李承信政治低能,从“无商不奸”的角度来看小贩纵然坑了你,葱姜蒜那也不是什么值钱玩意儿,至于大打出手吗?完全可以用另一种温柔的方式整治小商贩。如果换做两个平民在买卖过程中发生殴斗,顶多是因民事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现在的问题严重了,官员打死卖葱的小贩,在什么年代这都是严重的官员道德问题。官员给了老百姓一个仗势欺人的形象,欺负的还是弱势群体,问题就更严重了。因为官员个人行为损害了朝廷的颜面,想要活命只有祈祷皇帝突然驾崩新君登基来个大赦天下。李承信没有那么幸运,宋太宗特命处死,还社会一个公平。

王元吉、李承信相对于赵普、王旦来说,属于低级官员。李承信的道德问题极为明显,且影响恶劣,不得不杀,不是丢官那么简单的逻辑了。大概李承信出现了认识误区,认为官与民是两个阶级,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在很多像李承信这样的官员的意识里,我管着你,你就得按照我说的做,忽略了统治之外的社会因素。进入这样的认识误区,冲突也就不可避免,悲剧也就迟早会发生。王元吉搞钱,大家都搞钱,谁也别说谁,问题是王元吉搞钱的数额超过了他担任的官职本身的政治能量。就好比县令贪污十万没事儿,官职低、待遇低、官场地位低,“三低”人员搞些灰色收入并不过分。如果一个县令贪污了几千万,保准出事儿。就算地方上保你,朝廷大员也得收拾你,从数额上看明显“僭越”了,你整这么多让朝廷大员们情何以堪?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张方平担任三司使。宋代在中央设有三司使司,为最高财政机关,长官叫“三司使”,也叫“计相”,地位仅次于参知政事。三司下设盐铁司(管禁榷商品、商税、矿税等)、度支司(管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户部司(管田赋、两税等),各管一摊,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与中书省、枢密院两府平行,称为“计省”。地方设有转运使司,长官转运使,州县设有兵、胄、商税等,形成完备的财政体系。

苏轼评价张方平堪比孔融,但没孔融那么愚蠢。张方平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什么书只看一遍就全记住了,以神童举荐入仕。张方平本人喜欢兵家纵横,言论每每与正统儒学相左,性格豪迈刚正,立朝无所阿附,经常与朝廷大员发生冲突。譬如庆历新政时,与范仲淹、欧阳修政治立场不同,到了熙宁变法时又与王安石对着干。我们知道学术门第是官场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宋朝儒学复兴后,形成了几大流派,这些人进入仕途后形成不同的政治派别。张方平不是儒生,料想他在朝廷的处境会十分艰难。张方平为人“尚节义”,曾在四川为官,对“三苏”特别器重,并为他们奔走呼号。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时,张方平上疏拯救。他为官一生,以义气为重,所以名声很好,可在嘉祐四年他犯了一次道德错误。

张方平担任三司使,风平浪静地度过三年,第四年头忽然来了个发家致富占便宜的机会。平民刘保衡在京师开了一家酒场,因宋代禁止私人酿酒,酒场只能去官方都酒务买酒曲,可能是刘保衡经营不善,竟然欠官府酒曲钱一百余万文,这个数目足以让他倾家荡产,然而欠了这么多钱,酒场竟然没黄,真乃奇迹。开封府都酒务主管部门是三司,催欠款的部门是三司都理欠司,真宗朝著名奸相王钦若曾在该部门担任过一把手,主要负责清理京城及各地拖欠的官物账籍。刘保衡没钱还,被逼无奈只有变卖房产。三司使张方平一看机会难得,连唬带蒙把刘氏房产便宜地买了下来,堂而皇之地搬进新房。张方平没住几天,被刘保衡的姑姑一纸诉状告到了开封府。说刘保衡并非是刘氏后人,与老刘家没有直接血缘关系,要求拿回被张方平便宜买走的房产。知开封府事的陈升之立案,刘姑姑拿出了证据,情况属实。

这桩普通的民事纠纷忽然间升级变为了道德问题,盖因为买房子的人是财政部部长,交易过程中无法避免地掺杂了“巧取豪夺”的技术含量,那么御史也就介入了调查。时任御史中丞的包拯老爷子已经六十岁了,愤青了一辈子,还没有他不敢管的事,何况这是他的工作职责。包拯上书弹劾张方平,指责他“身为三司使,却乘人之危,贱买所管辖富民的住宅,寡廉鲜耻,实在骇人听闻,如此小人,朝廷不能委以大任,处之以高位”。包拯的眼里这桩案件就是官员的道德问题,张方平利用一己之便为自己谋幸福,全然不顾自身形象。因此,张方平被踢出了权力中心,贬为陈州知州。

道德,官场最大的一颗地雷,值得每位官员深思熟虑。后院起火、纵容子弟属于间接性影响,官员个人的道德修养对自己的仕途有着直接的影响,丢官的结果也是相当干脆的。“尚节义”的张方平研究了一辈子兵家纵横,谈空说有夜不眠,最恨太平无事。本该生在战争年代的人却生在了和平年代,经过宦海沉浮当上了朝廷大员。干了三个年头不到四年丢了官,足见张方平对官场大环境不了解,对官场道德的认识存在盲区。反正大家该出手时就出手,老子也来一次,假如这次没踩上地雷,下一次保不齐是炸药包。御史们同样最恨官员无事,拿着放大镜在找官员的毛病。即便官员没事,也瞅你不顺眼,想方设法让你丢官。御史是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被当作政治斗争的工具,他们进攻的手段也通常是以道德作为突破口,比如欧阳修就遭遇过类似的攻击。

5.欧阳修的官场历险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幼年丧父,母亲一手把他带大。从小家里贫寒,“以荻画地”,买不起笔墨纸砚,母亲拿着芦苇在地上写字,教他文化知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欧阳修不负众望,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中状元[1],时年欧阳修二十三岁,历任馆阁校勘、右正言、知制诰等。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中“宋六家”之首,十岁时读了《昌黎先生文集》六卷,韩愈的文风对他影响很大。后欧阳修以文章闻名天下,成为那个时代的文坛领袖,与范仲淹、梅尧臣、尹洙、曾巩等文坛巨擘关系密切。因欧阳修多年担任谏官的工作关系,朝廷里只有他骂别人的份儿,还没有人敢骂他。很简单,并非欧阳修有多么可怕,骂人得动笔,论写文章骂人也只有苏辙是他的对手,但欧阳修干革命时,苏辙还在四川眉山和泥玩儿呢!此外,欧阳修作为文坛领袖,背后有个文官士大夫组成的圈子。文人之间的感情有时很脆弱,有时候也很结实,尤其哲学思想学派,几乎坚不可摧,如同钢铁战士一般,这是文人的一种崇高纯粹的精神。欧阳修像武林盟主似的,有着一呼百应的能力,谁要想动他,必须要考虑文坛圈子的利益关系。大环境下,欧阳修一生仕途相对平坦,两次丢官是政治集团斗争的结果,那不是欧阳修所能左右的。这两次丢官竟然是同样的理由,道德问题,简单地说是生活作风问题。

[1]《宋史·欧阳修传》:“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宋会要·选举》:“(天圣)正月十二日,以资政殿学士晏殊权知贡举,御史中丞王随、知制诰徐奭、张观权同知贡举,合格奏名进士欧阳修已下四百一人。”

庆历三年(1043年),欧阳修参加了庆历新政。其时朝廷组织关系为宰相吕夷简致仕,范仲淹、贾昌朝为参知政事,富弼、韩琦为枢密副使。庆历新政“三巨头”确定,欧阳修、王素、余靖、石介、蔡襄等跟着跑龙套,组成了仁宗时的改革领导班子。庆历新政仅仅实行了一年零四个月,遭到保守派强烈反击,关键时刻范仲淹、富弼见情况不妙,撂挑子辞职不干了,先后离开中央下了地方工作,欧阳修为他们鸣不平,上疏抗辩。这事儿弄得宋仁宗挺上火,本来想进行改革,匡扶偏离轨道的大宋帝国,未曾想到庆历新政变成了各方政治利益角逐的擂台。

欧阳修是谏官出身,《宋史》载“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天不怕地不怕的爷,为官多年却对官场的斗争旋涡缺乏准确的判断。当时保守派攻击革新派为“朋党”,没长脑袋的欧阳修写下了千古名篇《朋党论》,往上一送,来了一招“此地无银三百两”,变相承认了“朋党”。这篇文章被后世收入《古文观止》中,欧阳修论,对国家有危害的“朋党”是有分别的,有君子朋党和小人朋党之分,君子以义结,小人以利结。能提出此等标新立异的观点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在宋之前尚有东汉党锢之乱、唐代牛李党争等鲜血淋漓的例子。领导最害怕下面的人拉帮结派架空自己,最忌讳这事儿。欧阳修大嘴巴,谏官全这副德行,论事切直,见了谁都跟仇人似的,虽然“帝独奖其敢言”,但人家拿领导最忌讳的事儿进攻,你非但不避嫌消停点儿,反而大张旗鼓地往枪口上撞,拿出泼妇骂街的态度往那儿一戳,大义凛然地说,我们是君子,不怕你们说我们拉帮结派,你来整死我啊?整死倒不至于,但他们会整残你。

宋仁宗本想硬一把,哪知道范仲淹关键时刻痿了。领导为了平衡利益关系,只有废掉新法,将他们先后踢出群。走了两个巨头,其他跑龙套的见形势也该消停眯着了,偏偏谏官欧阳修一老愤青,看不惯的就说,他抗辩的子引经据典,逻辑严密,找不到驳倒他的理由,别人也不具备那个能力。宋仁宗无奈之下,把主动撞枪口上的欧阳修以右正言头衔出任河北转运按察使。临走时候,宋仁宗说,不要以为在地方久居,有什么合理化意见该说得说。欧阳修挺不服气,就说在外任职,提意见不在我工作范围内,越职有罪。宋仁宗安慰他的情绪,别那样,不可以中外为辞,该提得提。谏官蔡襄、孙甫奏请留欧阳修在中央任职,宋仁宗没答应,这种情况下只好去地方避避风头吧!欧阳修带着愤恨不平离开了京城,正在节骨眼上,家里着火了。

《宋史》评价欧阳修“风节自持”,非常遵守道德规矩的一名士大夫,从他身上寻找道德污点几乎不可能,但这种不可能变成了两次可能。欧阳修下地方工作期间,保守派紧盯着,正所谓墙倒众人推。庆历新政的几位关键人物都是文坛的名人,他们自己挖了个坟墓,保守派埋了几把土。欧阳修不在京城,可他的家人在,不久后开封府上报了一件通奸案。宋代关于通奸的处罚不如明清那么严苛,《宋刑统》载:“(诸色犯奸)诸奸者,徒一年半,有夫者徒二年。部曲、杂户、官户奸良人者,各加一等。即奸官、私婢者,杖九十,奴奸婢亦同。奸他人部曲妻、杂户、官户妇女者,杖一百。”司法处罚的基准是要么劳动改造一年半至两年,要么揍一百杀威棒。同时宋代还规定了,夜入人家的,可以按照盗贼律论处,“登时许杀”。私闯民宅的直接干掉,主人不用负法律责任。有期徒刑两年的处罚,从司法角度来看通奸罪不算什么大罪过,但影响极其恶劣。我们的道德传统里面通奸是绝对不允许的,公认的龌龊事,只是后来的程颐把它上纲上线,提到了理学理论的制高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同类推荐
  • 非议古人

    非议古人

    柏杨先生说,中国的历史最久,中国的历史书册最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最懵懂!“非议”古人讲述的不再是遥远的和模糊的古人,而是真实的和接近现代人语言环境中的人生。古人身上不为入重视的一面或者不容忽视的特点,是我们发现和再现古人真实履历的一种尝试,同时也就探索历史与人生的一个入口。
  •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我们祖先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实践活动、进行的理性思考、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核心的内容已成为流淌在我们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本书从上古传说讲起,女娲、伏羲、神农、黄帝、帝喾、尧、舜轮番登场。令人肃然起敬的身世之谜,补天教民的不世之功;夏、商、西周江山更迭,庸王丧邦,圣主治世,小人误国,贤臣辅主。
  • 霸宋西门庆

    霸宋西门庆

    泱泱大宋,水深火热,朝政腐败,民不聊生,烽烟四起,外族觊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且看我,凭手中长剑,青锋三尺;唤世间好汉,铁血一心。虎贲三千,复收燕云旧地;龙飞九五,重开华夏新天!
  • 煮酒论史:史记中的哲学与智慧

    煮酒论史:史记中的哲学与智慧

    承载着三千年华夏历史的《史记》,全面地展现了帝国的治乱兴亡、朝代更替、庙堂权术、江湖生存的原始形态,贯穿其中的则是智谋、心力、情感、品质等人性文化的潜规则。知源流,明因果,识人性,观成败,历史的经验正可以用来弥补人性的弱点,让我们游走于世情的边缘,寻找属于自己的心路历程。
  • 转机时刻(1970-1979)

    转机时刻(1970-197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1970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这一时间段内在我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文化大革命”的第五个年头,按毛泽东的估计,通过前几年的大乱应该达到“大治”以“圆满结束”这场革命。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林彪在设国家主席问题上挑起了事端。长达十几年的全国性的学大寨运动,并没有改变我国广大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反而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本书从史实出发,把中华民族在这个时期的发展转机展示在大家面前,让读者能够很好的了解历史,借鉴历史,以历史来规避自己的一言一行。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我用所有报答爱

    我用所有报答爱

    我是在什么时候让你闯入我的世界为所欲为直到已无路可退。大学毕业的何碧玺没能如愿把心爱的男友拐回家,于是她命中的恶魔出现了。她愿赌服输,带着自己简易的行李搬进他的大房子,成了他名义上的情人,开始骈居的生活。恶魔不是外人,正是她姐夫的同胞大哥。当年,十六岁的何碧玺被远嫁海外的姐姐托付给这个男人监护。她傻乎乎地献上一颗芳心,却被他恶意拒绝,想退回去维持监护与被监护的关系,他又不许。她想他是不爱她的,但是她怎么都不明白,既然不要她,为什么又要逼她签订那份荒唐的同居协议?这个男人简直不可理喻,他到底想干什么?是本性如此,还是另有隐情?
  •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妃同寻常:蒙君错爱

    妃同寻常:蒙君错爱

    她冷小梦堂堂军区少校,竟然被一颗手雷炸到了这陌生的朝代,倒霉!更倒霉的是摊上一个冷血的夫君,她不喜欢,也不在乎,可是怎么就和夫君的弟弟弄一块儿去了呢?什么?现在你要给我一生一世一双人?夫君大人,我的心己经给别人了……有些爱,最初错过,就意味着永远错过。夫君不放手,爱人更不放手,她一个女人能撕成两半?好吧,那啥什么国的几皇子,你又来添什么乱!!
  • 我的创业哲学:马云献给年轻人的12堂人生经营课

    我的创业哲学:马云献给年轻人的12堂人生经营课

    这是一本成功励志书,也是一本创业教辅书。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马云的创业经历出发,向人们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一个 名不见经传的大学老师摇身一变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本书针对创业中的关键问题,如管理、经营、营销、融资、竞争、用人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析。读者可以从中体验最真实的领袖魅力、人生理想和处事技巧,而最重要的还是获取宝贵的创业经验。
  • 宇宙时空(世界科技百科)

    宇宙时空(世界科技百科)

    本套青少年科普知识读物综合了中外最新科技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领主攻略

    领主攻略

    花都半仙玩转虚拟游戏,在这个人类的第二世界里,拥有半仙之称的易山阴差阳错的成为了一个领主玩家,既然做了领主,那就做个风流领主吧。易山借助从论坛上下载的神奇攻略,开始了风骚的领主生涯。
  • 爱或不爱是一种状态

    爱或不爱是一种状态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霸爱:会长少惹我

    霸爱:会长少惹我

    【蓬莱岛出品】<br/>她,天性淡薄,只想平淡过生活,心中所装的人已逝那一刻,她的心同时也跟着死去!然,在遇见那一个死死纠缠着自己的会长,心莫名的如将要复活般……<br/><br/>他,豪放不羁,眼中从未看进任何人,却唯独对那个从未把自己望入眼中的女人一见钟情,可她却一再的逃离他……<br/>不是征服,而是深爱……<br/>&nbsp;&nbsp;&nbsp;&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