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6200000010

第10章 忠告三正确处理股市投资的两大情绪:贪婪和恐惧(1)

1.在别人疯狂投资时要非常谨慎

投资中如果别人都变得贪婪,你就要采取不一样的行动,要变得恐惧与保守。

——巴菲特

“当别人恐惧时我就变得十分贪婪,而当人们狂热的时候,正是我感到恐惧之时。”这是巴菲特给予自己的孩子最重要的投资忠告之一,这个忠告真实地把握了股市中投资者的心态。股票市场是一个充满着高额利益和风险的领域,多少为了追逐高额利益的投资者投身股市忘却了风险,多少投资者在风险面前却步,为错过大好的盈利时机而扼腕叹息。虽然贪婪和恐惧永远是投资者的天性,但只有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才能实现真正的盈利。

追涨杀跌是大多数投资者最常见的错误投资理念,这些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只是由股价的起伏来决定,根本没有去把握股价波动背后的规律。巴菲特一直提倡的是价值投资,在他看来,决定股价上涨与下跌的唯一内在因素是价值,只有把握住这一条规律,才能购买到真正具有发展潜力的股票,而扑朔迷离的股市总是充斥着很多影响股价波动的外在因素,无论是客观的经济形势还是人为的恶意炒做都迷惑着投资者的决策。在股市狂热,一路飙涨的时候,正是广大普通投资者疯狂跟进买入的时候,其实这一时刻却是风险最大的时候,这只股票的真正大利润,已经在普通投资者毫无觉察的情况下被机构投资者或者大资金投资者买入。贪婪和恐惧永远是投资者的天性,在牛市中投资者容易变得贪婪,而在熊市中投资者则容易变得恐惧。

巴菲特曾语重心长地告诫自己的子女,牛市中不能让贪婪之心占据上风,否则在巨额利润面前将会失去理性,把握不好,不但不能够赚取利润还会赔上本金。其实,巴菲特之所以能够成为投资大师,之所以能够逃避每次股市的劫难,就在于他在适当的时候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贪图股市中所有的利润,该撤离的时候毫不犹豫,甚至有时候令人不解。

20世纪的整个60年代,美国的股市都处在持续增长的阶段中,尤其是到60年代后期,美国股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道·琼斯指数首次突破了1000点大关,巨大的交易量是前所未有的,巴菲特的合伙公司在这一年是经营最好的一年,取得了业绩上的大幅度提升,即公司股票增长了59%,超过了道指的上涨幅度。1968年1月24日,他在信中这样写道:“按照各项标准,1967年都算得上是生意红火的一年,公司业绩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道琼斯工业指数19%的增长幅度。与之相比,合伙公司的总的业绩上升了35.9%,总的赢利为1938万美元。实现了超过道琼斯工业指数10个百分点的预定目标。即使在不断增长的通货膨胀下,公司的增长速度也没有停步。火爆的牛市将投资者带入了几乎疯狂的地步,人们都把股市当成了一个稳赚不赔的金矿,像走火入魔一样疯狂地抢购股票。”

有一次,巴菲特在准备买入自己精心研究的两只股票时,惊奇地发现,其中一只股票股价在短短的一两秒钟就被抬高了,而这个价格是他无法接受的,而另一只股票也步入了危险区域。在短时间内股价迅速上蹿明显地说明是市场上的投资行为在趁机敛财,等到大批的投资者纷纷杀入,股价会很快地回落,而这些投资者连撤退的机会都没有。在接下来的几天当中,类似的抢购股票的事件每天都在上演,股票价格被不断地抬高。

从1957年到1968年的十多年间,美国的股票市场逐年上涨,道琼斯指数年平均增长率为9.1%,尤其是电子股和科技股被称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两个板块。股票成为一种促销活动,使得华尔街的公司的股票走出天价,一般股票的市盈率都达到了40倍到46倍,甚至100倍。在风行一时的一连串的投机行为中,无论是作为发起人还是高级雇员,职业顾问,股票投机者等等股市参与者都狠狠地赚了一大笔钱。股市的狂热必然会引起投机行为,巴菲特已经开始担忧股票市场因投机行为盛行而造成崩盘。1968年7月11日巴菲特在给联合公司股东的信中明确提出,股市中存在的危险很大。难道普通投资者就没有一点点的恐惧感吗?在利益面前,很多人的贪婪之心早就忘记了股市中的风险,总感觉风险离他们太远,即使有也不会突然地出现。

然而美国股市仿佛还没有到头的意思,1968年7月20日,美国人登上了月球,这一消息似乎也成了股市飞涨的原因,美国民众群情激昂,股价出奇地高涨,这一天,华尔街的股票出现了历史上破天荒的高涨,日交易量多达1300万股,比1967年增长30%,整个华尔街进入了一段最为疯狂的投机时代。巴菲特看着乌烟瘴气的股市开始担忧,整个股市所有的股票都被投机分子高估了,他已经再也找不到适合他投资的股票了。当时这种现象已经蔓延至商业的各个领域,并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巴菲特对于投资管理领域中存在的这种严重的现象深恶痛绝。1968年,一位投资管理者负责共有基金的资产总计达100多万美元,他在开办一种新型咨询服务项目时说:资金管理在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化的今天,已经转变为一项全职工作,需要按照每一分钟股票行情对有价证券进行研究,而不能按照每星期或每天对有价证券进行研究。

巴菲特也在自己的经营过程中,感到了市场存在的危险。随着投资环境变得更加消极,他感到十分沮丧,于是在1969年解散了他的合伙公司。虽然很多人都不理解巴菲特这一决定,但是他心里却明白他这样做的原因。

1973年美国股市开始下滑,并且是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一路下挫——十多年涨起来的股市,在短短的三年就跌到原来的点。股市中有句谚语“辛辛苦苦大半年,一夜回到解放前”,2007年5月30日一夜之间结束了中国两年多的大牛市,次日,大盘跌幅50%,绝大部分股票跌停。“5·30事件”是中国股市20年来最惨烈的一次下跌,但随后便拉开了中国股市前所未有的上升的序幕,5个多月以后,中国股市终于到达了最高峰6124点。一年多的时间以来,中国股市惨不忍睹,到2008年10月,大盘跌破了2000点大关,下跌趋势能不能结束还要等待些日子。这再一次证明股市疯狂上涨之后必有大跌,而且是快速地下跌,而在上涨过程中又有多少人看到了潜在的风险。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解散三年后,美国股市也步入了一个长达三年的低迷时期,在这一时期巴菲特以超低的价格购买了媒体股和广告股。

面对巨额利益的诱惑,能够隐身而退,这不是每一个投资者所能做到的,巴菲特的急流勇退不但需要巨大的胆魄和勇气,更是他智慧的表现。价值投资是巴菲特一生信奉的投资理念,看不到投资价值时,他宁愿舍弃眼前的利益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投资原则。正是他能够始终坚持自己的投资策略,才避免了一次次股市泡沫给他带来的巨额损失,而在他4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牛市和熊市无论如何更迭不断,他都能够在其中游刃有余(1959年,他开始投资的本金只有40万美元,2004年它的财富增长到429亿美元)。

无独有偶,相同的事情在1982年又一次发生了。进入80年代后,美国经济开始复苏,至1987进入了一个持续发展的时期,美国以及整个西方国家的股市都走出了牛市行情,而这一轮大牛市是继60年代之后的又一个牛市。美国股市经济的持续增长使得股市开始回暖,再加上许多公司通过对手接收、杠杆收购及合并浪潮等手段大大推动了股市的高涨。此期间,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价格最高的时候升到每股3450美元(这是个惊人的数字),面对史无前例的大牛市,巴菲特却已经感觉到了潜在的危机,并看到了危机一旦发生将造成的后果。在这次大牛市中,1982年,道·琼斯平均指数仅有884.4点,1983年则升至1190.3点,1985以后随着股票市场日益兴旺,炒股之风日益盛行,从而使股票价格直线上升,到1987年8月25日则涨到了2722.42点,即上涨了近3倍。

像60年代末期一样,股票价格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经济的发展速度,从1982年到1987年的5年期间,美国的工业生产指数只增长了30.5%,而股票价格则增长了3倍。这个时候投资者的贪婪之心又一次被激发出来了,认为炒股是致富的捷径,却忽略了股价一反常态骤然猛涨中隐藏的风险,而巴菲特凭着对市场的了解,则看到了1982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一直充斥着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目前市场过热,股票市场上的投机活动也日益猖獗,买空卖空长期盛行,从而使得股价与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脱节。股值高估、股价奇高、股市过热这些问题一旦有风吹草动,崩溃难以避免。这时,巴菲特坚定地开始实施他的黄金法则:“当别人贪婪时,你要变得保守而恐惧。”于是,自从1985年开始,巴菲特就逐渐减仓,进入1987年以来就开始抛售手中的股票,而当10月份传来股市连续下滑的消息的时候,他已经于11日卖掉公司中一大批可以分红的股票,尽管当时他的股票正在不断地上涨过程中,但他还是很果断地让助手将公司持有的股票都卖掉。

到1987年10月份问题终于显露出来,10月2日,长期债券的收益已经升到近10%。10月6日,道·琼斯指数跌了91.55点,10月19日,股指从开盘时的2247.06点下跌至收盘的1738.74点,当天下跌508.32点,跌幅达22.6%,仅这一天,美国全国损失股票市值5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全年GNP值的1/8。从此市场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人为难以控制,历史性的大变化随时可能发生。

巴菲特的忠告

当别人都贪婪之时,自己最好要保守一些,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投资的获利情况。假如自己和别人一样的贪婪,或许在股市中很难赢得财富。

2.在别人投资谨慎时要更大胆一些

当别人对投资都处于恐惧状态时,你要变得贪婪一些。

——巴菲特

巴菲特经常会告诉子女的投资铁律就是:“在别人保守的时候,你要变得贪婪。”巴菲特的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投资方法在股票投资中是非常实用的。虽然,巴菲特算不上一个抄底专家,但是他每一次的买入都是以超低价格取得主动权,再加上巴菲特的长线投资策略,该股票即使在短期内不涨,也不会出现大幅地下跌。要知道,在熊市中不赔钱也算是一种赚钱。

股市低迷,股价连续下挫,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是很脆弱的,他们既希望股价早日见底,又害怕看到股价的下跌,可以说,这期间矛盾的心理始终困扰着投资者。一些投机分子和大资金的投资者在这时候会故意抛压手中的股票,制造市场的恐慌气氛,而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要市场上所有的中小投资者割肉出局。对于大部分普通投资者来说,眼看着本金不断地缩水,经不起恐吓就会动摇,而这时最聪明的做法就是所有中小投资者团结起来,坚持不抛售手中的股票,抵抗市场上的恐慌情绪,但是往往由于中小投资者资金分散而难以做到这一点。不过在巴菲特看来,这都是投资者自己在给自己制造恐慌的气氛,股价暴跌带来的恐慌情绪就是由绝大多数人对股市的悲观态度和观望情绪引起的,长此下去,股市中就会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没有政府的救市资金是无法恢复的,于是一旦股市处于低迷期,市场自身失去调节功能的时候,就有政府干预这一说。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危机,股市一路下泻,情况已经到了政府不得不出面的地步,而发放巨额救市资金,银行联合降息都是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的体现,这主要还是提振股市投资者的信心,因为有资金没有信心股市照样难以彻底改变形势。

投资者的恐惧心理就表现为对市场失去信心,而按照巴菲特的投资理论,大家一片恐慌之时正是最好的介入时机。其实,股票投资之所以具有风险,就是因为有很多不确定的人为因素,而投资分子的炒作是造成股市大起大落的主要原因,如果要想在股市中获得收益,投资者首先就得看清这些投机分子的行踪和轨迹,投机分子的行为往往是在股价下跌的时候抛压股票,在股市上涨的时候,推风助浪,哄抬股价。无疑,他们的目的是想干扰普通投资者,让普通投资者在该进的时候变得犹豫,该撤的时候变得奋勇直追。巴菲特则告诉你,当股价徘徊在低价位的时候就要大胆介入。股市中的二八想象说明,在股市中永远是20%的人赚80%的钱,这就是因为大众投资者的思维正好与股市的运行规律背离。股市的表现形式就是股价的上下波动,一个真正的投资者就应该能够透过这种现象看到本质,而绝非是在上涨时拼命地追,在下跌的时候拼命地逃。如果在股市的下跌阶段你看到所有的人都在观望,这说明市场上真正的时机来临,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很快就接近底部,而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下跌到一定的程度股市就会上升。巴菲特就善于把握这个关键的时刻,他的买入时机就是别人不敢想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说股市将要崩盘的时候,大多数投资者可能在想要是股价继续下跌怎么办?要是股市真的崩盘该怎么办?这就是一种投资理念的差别,而大部分投资者始终都沉浸在“追涨杀跌”的俗套当中。

低价入市,在股票价格相对较低的点位买入就是巴菲特“在别人保守时变得贪婪”这一投资理念的精髓。

同类推荐
  • 少年儿童安全成长不可不知的80个常识

    少年儿童安全成长不可不知的80个常识

    家是我们遮风避雨的港湾,它承载着我们很多欢笑和眼泪;它留藏着我们很多希望和憧憬。如果你珍视这个家,那就一定要关注安全,因为安全是家庭幸福和谐的保障。
  • 我们的孩子缺什么

    我们的孩子缺什么

    现在的中国孩子是幸福的一代,千辛万苦的家长为他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他们不缺吃、不缺穿、不缺爱,可以说什么都不缺。事实上,有很多中国孩子都不快乐,物质上富有的他们在精神上似乎缺少了什么。现在的孩子到底最缺什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去做,成为一个千万家长关心的话题。
  • 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本书科学地、有针对性地、从细节的层面对孩子从一岁到十八岁的人生历程中,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父母应该为孩子做的50件事。指出了当前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教育误区,指导家长教会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学会自己判断、自己选择,拥有独立的能力、快乐的心境和健康的身体,形成健全的人格。
  • 爱的和谐:避孕节育知识

    爱的和谐:避孕节育知识

    避孕是新时代两性关系的产物,旨在更好地为两性关系服务,避孕不仅仅是不生小孩,还在于优生优育以及更好地享受性生活带来的乐趣.本书就是向基层干部和育龄群众介绍避孕优生的知识。
  • 怀得上,生得下

    怀得上,生得下

    不得不承认,越来越多高学历、高职位、高薪酬的女性不会生孩子了。怀不上、保不住、生不下……一场生育危机似乎已经到来!作者通过十余位女性的好孕故事,系统地解读了“怀孕”这一复杂而又神秘的系统工程。针对排卵监测、同房体位等坊间流传的生育传言,作者从科学的角度给予了解答。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身患妇科疾病的女性正经历着过度治疗,身心俱疲,作者通过五位患者的求医经过讲述了常见妇科疾病的发病原理及治疗原则,旨在帮助人们避开医疗陷阱,迅速有效地治愈疾病。此外,作者还专门用一章的篇幅讲述了导致严重生殖障碍的几种疾病,通过几位女性历尽波折终于怀孕生子的经历告诉人们,只要医患互相信任齐心合力对症治疗,好孕终将降临。
热门推荐
  • 解放济南(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济南(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描述了解放战争中,为解放济南,在许世友、聂凤智等将领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尘埃飞扬

    尘埃飞扬

    小说集全景收录阿来成名前后的21部小说,勾勒出阿来创作走向成熟的轨迹。不仅如此,小说集还将阿来的诗句、心情感悟以卡片形式夹在书中,全方位展现“智者阿来、诗意阿来”的魅力。
  • 重生成女配宋氏

    重生成女配宋氏

    宋琴默的一缕幽魂因怨气被束缚了整整三百年,经历了朝代更替,当最后一丝怨气消失之时,宋琴默本以为自己可以喝上那碗孟婆汤重过新生,却未曾想一睁眼竟然重生了!重生了的宋琴默并不想在过前世那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只围着一个男人打转的日子了,却始终躲不过命运的安排,当她下定决心为了自己前世那两个夭折的女儿奋起之时,却发现这一世的李氏与前世的李氏不是一人,竟是来自三百年后的穿越女!
  • 抗日之无敌强兵

    抗日之无敌强兵

    现代特种兵孙卫国魂穿抗日战场,打鬼子灭汉奸,成就无敌强兵。“我们手中有枪,腰中有剑,何以让区区三岛倭奴亡我中华。宁碎头颅,还我山河!”——孙卫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皇妃

    嫡女皇妃

    “还不如通知夫人,以及身下的床。“小姐,夏沉香醒过来的时候,你醒了。”一个惊喜的声音传来,夏沉香看去,红木的家具,应是丫鬟,却觉得手使不上力,夏沉香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睡了一觉,玫红色的花帐,醒来就一切都不一样了,一眼看去,想来,这应该是传说中的穿越吧,看到的就是古色古香的房间,只是不知道自己穿到了哪里。夏沉香想要坐起来,说小姐醒了。自己的右手上缠了布。”似水对……
  • 热河官僚

    热河官僚

    这也显示了热河人的生存形态和心理状态,经历了公私合营、三反五反、反右、“文革”、改革开放等所有运动。但更多的是社会历史的原因所造成的。可他革命了一生,从而从不同的层面交织融汇成一幅多姿多彩的热河人的人生景观,最终也没有跳出“科级“。这种经验教训又是整体性的,官职却几十年未变,它涵括了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某些规律。这固然有他个人的原因,展现了特定地域的人心民情。科级的“何大官僚”一生的官史就是热河的一部历史,书中的“何大官僚”在解放热河时来到热河城当副区长,其中的经验、教训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 现代名家散文经典(散文书系)

    现代名家散文经典(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如何炼就职场达人

    如何炼就职场达人

    在职场或明或暗、或合作或竞争的游戏中,没有旁观者,都是“剧中人”。没有人希望自己在尚未到达目的地之前就被淘汰出局,那么,在职场激烈的竞争中,谁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 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

    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

    楚汉相争,为何最终刘邦坐拥天下?指挥千军万马尚游刃有余的韩信,竟死在一个女人之手!两朝栋梁的周亚夫,为何落了个”不反地上,亦反地下”的罪名?书生难开国,草莽却成英雄,这又是什么道理?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时代,两汉历史蕴藏了无尽的智慧,其中有关谋略、有关人性、有关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