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7700000016

第16章 秦汉:天下统一(8)

中元二年(57年), 光武帝还没有来得及祭祀明堂、登临灵台, 就与世长辞。他的中兴大业由明帝、章帝所继承, 最为耀眼的是, 水利专家王景治理黄河成功, 出现了持续八十多年没有灾害的盛况, 成为历史上罕见的一页。与此相映成趣的是,班超出使西域, 稳定了边境形势。这些镜头从一个侧面显示, 东汉虽然平淡, 也有辉煌的一面。

明帝、章帝时代中兴气象继续发展, 和帝以后, 中兴气象消失, 外戚、宦官的争权夺利是一个关键。

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在宫中任命一些宦官担任中常侍、黄门侍郎等官职, 传达皇帝的诏令, 批阅尚书进呈的公文, 使宦官的权力陡然膨胀。和帝以后, 皇帝都是幼年继位, 由母后临朝听政。这两种因素与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相互作用, 为外戚、宦官挟主专权提供了方便。

外戚专权自然与皇后有很大关系。西汉的皇后大多出身微贱, 难以形成有势力的“后党”。东汉则不然, 皇后大多出身名门之家, 例如, 明帝的马皇后的马氏家族、章帝的窦皇后的窦氏家族, 都是世家大族; 和帝的阴皇后的家族是皇亲国戚,和帝的邓皇后出身于功臣世家。其后的皇后, 莫不如此。

与此相关联的是, 东汉的皇后大多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最突出的是明帝的马皇后(明德皇后), 一向好学, 精研儒家经典, 俨然一位女经学家。此人极有文才, 亲自为明帝撰写《起居注》, 被后世视为皇后的楷模。明代编撰女性教材《闺范》时, 把明德皇后列为开篇第一人, 绝非偶然。其他如窦皇后、阴皇后、邓皇后都很有学问。当时后宫有皇后与嫔妃的教师——赫赫有名的班昭(《汉书》编者班固的妹妹), 是当时著名的才女, 人称“大家”。她不仅把班固未完成的《汉书》续修完成, 而且教授马融等通读《汉书》, 把马融培养成著名的经学家。由她出任后宫的女教师, 反映了皇后嫔妃追求学问的强烈欲望, 这种盛况后世似乎很难看到。

但有一利必有一弊, 由于学问的兴盛, 皇帝从名门望族中挑选皇后, 结果导致了外戚势力的兴起。为了摧毁这种势力, 皇帝不得不起用宦官, 于是导致宦官专权。

如此循环往复, 形成了东汉政治的一大特色。

光武帝、明帝鉴于西汉末年外戚专权的前车之鉴, 对此有所提防, 皇后阴氏家族、马氏家族成员, 都难以染指权柄。加之光武帝享年六十二岁、明帝享年四十八岁, 皇后临朝称制的可能性极小。此后的皇帝大多短命, 为母后临朝、外戚干政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和帝十岁即位, 窦太后临朝称制, 他的哥哥窦宪以大将军头衔出任侍中, 掌握内廷和外朝大权, 他的三个弟弟同时封侯, 掌握机要部门, 于是乎窦氏党羽都成了朝官或刺史, 刘家天下几乎成了窦家天下。深居宫中的和帝与内外臣僚隔绝, 要从外戚手中夺回政权, 只能依靠最亲近的宦官。宦官郑众利用所掌握的禁军权力, 剪除了窦氏势力。和帝为了酬谢郑众, 封他为侯, 让他参与朝政, 开创了宦官封侯专权的先例。和帝死, 临朝称制的邓太后不立和帝的长子刘胜, 而立才一岁的刘隆作为傀儡, 是为殇帝。殇帝在位不到一年即夭折, 邓太后立十三岁的安帝为傀儡, 自己与兄弟邓骘把持朝政。邓太后一死, 安帝利用宦官李闰、江京剪除邓氏势力, 而皇后阎氏的兄弟阎显等人也乘机身居要职, 形成外戚与宦官联手掌控朝政的奇特局面。安帝死, 宦官孙程等拥立十一岁的济阳王刘保为顺帝, 处死阎显, 把持朝政。

顺帝为了抑制宦官, 先后任命皇后梁氏之父梁商及其子梁冀为大将军。顺帝死后,梁太后与梁冀先后立冲帝、质帝、桓帝, 梁冀专擅朝政达二十年之久。桓帝羽翼丰满后, 利用宦官单超等人之手, 剪除梁氏势力, 此后宦官独揽朝政。

如此循环往复, 外戚和宦官走马灯似的交替把持政权, 结党营私, 以谋取小集团利益为指归, 朝廷政治势必日趋腐败。

尚书的沿革班超出使西域

尚书这个官称是从汉代开始的, 属皇帝的直接随员之一。六尚是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和尚书, 属于皇宫的内臣, 负责皇帝的日常起居和工作,像今天的生活秘书、政治秘书之类的, 是一个很小的内廷官员, 并不能直接参与最高的政治决策。光武帝亲政的时候, 以尚书台总领纪纲, 职无不统, 并且御史台也合并在少府下面, 而不以实权交给三公等传统意义上的权臣。自此以后, 尚书的权威日益高涨, 这当然是实现中央集权政治一种必要的政治机构, 因而宫廷的办公室就最终取代了中央政府, 而皇帝的侍从也就一跃而居于三公之上, 那么尚书就由事务官变为政务官了。并且因为尚书事权极重, 所以当时称之为“政归台阁”。而所谓的“台阁”, 就是指宫廷办事处的意思。

党锢之祸

宦官集团横行不法, 激起了士大夫和读书人的强烈不满。特别是洛阳城里的太学, 简直成了抨击宦官、指点朝政、品评人物的场所。那里有三万多名太学生, 多数都是忧国忧民的热血青年。他们以郭泰、贾彪为领袖, 跟反对宦官集团的外戚、宗室、士大夫联合起来, 互相标榜, 互相赞誉, 逐渐形成了一个有统一斗争目标的圈子。宦官集团自然痛恨他们, 因此诬蔑他们为“党人”。“党” 这个字在古代是贬义的, 如结党、朋党等。

当时, 他们还给三十五个最有名的大官僚、大名士加了称号, 窦武、陈蕃、刘淑三人等称“三君” (天下的楷模), 李膺、杜密等八人称“八俊” (俊杰), 郭泰、范滂等八人称“八顾” (有德行), 张俭、刘表等八人称“八及” (能引导后进),度尚、张邈等八人称“八厨” (能以财救人)。他们还编了许多像“天下楷模李元礼(李膺), 不畏强御陈忠举(陈蕃)” 这样的歌谣, 号召人们跟宦官集团作斗争。摇摇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年), 李膺做了司隶校尉(负责纠察京师百官及所辖附近各郡), 陈蕃升任太尉, 窦武也因为他女儿被立为皇后做了城门校尉。这么一来, 朝廷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气象。

宦官张让的弟弟张朔因犯法, 被李膺捉拿正法。张成怀恨在心, 便去皇帝那里告状, 说李膺等人串通各地的学生互相标榜, 树立私党, 到处诽谤朝廷、败坏风俗。

汉桓帝不明真相, 便让太尉陈蕃签发命令, 逮捕李膺和所有的“党人”。

陈蕃接到逮捕党人的公文, 却不肯在上面签字。他连忙去见汉桓帝, 劝解说:

“陛下要逮捕的这些党人, 都是天下有名的人才, 他们忧国忧民, 并没有犯什么过失, 怎么能随便逮捕呢?” 汉桓帝见陈蕃站在党人一边, 索性罢免了他的官职, 改任光禄勋周景为太尉。事后, 汉桓帝便亲自签发了命令, 把李膺、杜密、范滂等二百余名党人全都关进了监狱。

幸亏窦皇后的父亲窦武极力劝谏, 桓帝才答应释放。但把这二百多个党人的名单通报给各地官府, 明确宣布对他们“禁锢终身”, 一辈子不允许再做官。这就是第一次“党锢之祸”。

在这一年的冬天, 汉桓帝突然得病死了。他活了三十六岁, 前后立过三个皇后,但没有生一个儿子。窦皇后急忙请她父亲窦武入宫, 跟他商量妥当, 让汉章的玄孙、河间王刘开的曾孙刘宏做了皇帝, 就是汉灵帝。汉灵帝只有十二岁, 又是一个小皇帝。于是, 大臣们便尊窦皇后为太后, 请她临朝摄政。窦太后马上拜窦武为大将军、陈蕃为太傅, 让他们辅助朝政。窦武、陈蕃上台后, 决心除掉宦官集团, 把朝政大权全部夺回来。

有一天上朝的时候, 陈蕃把窦武拉到一边, 悄悄地对他说: “从前先帝在位的时候, 曹节、王甫他们就把持朝政, 把国家弄得乱七八糟, 老百姓纷纷起来闹事,都是他们的罪过。现在若不趁早把他们除掉, 必是后患。” 于是, 他们不顾汉桓帝早先颁发的禁令, 重新起用被废黜的李膺、刘猛、杜密等党人做大臣, 跟他们商议对策, 共同做诛灭宦官的准备。

汉灵帝即位的这一年(168年) 的五月间, 发生了一次日食。陈蕃又去找窦武,对他说: “我陈蕃已经快八十岁了, 除了愿意帮助将军除害, 还贪图什么呢? 趁现在发生了日食, 将军正可以归罪于宦官, 把他们都除掉!” 窦武听了陈蕃的话, 马上去见窦太后, 对她说: “从前的宦官, 不过是为皇宫里看守门户、听从使唤的奴才罢了。可是现在却起用宦官执掌朝政, 让他们的子弟布列朝廷、出任州郡, 这真是是非颠倒。老百姓纷纷起来闹事, 都是宦官专政的罪过。最近的日食, 正是上天发出的警告。因此, 只有诛灭所有宦官, 才能振兴朝廷, 安定人心。”窦太后却说: “汉朝以来历代都有宦官, 要诛杀也只能诛杀有罪的, 怎么能全杀了呢?” 窦武只好听从窦太后的意见, 先把罪恶昭著的管霸、苏康杀了。后来, 窦武和陈蕃还想杀死曹节、王甫等人, 但因为窦太后犹豫不决, 这件事就拖下来。

哪想到, 他们的计划泄露了。曹节、王甫见情势不利, 急忙先把窦太后和汉灵帝抢过来, 然后再以汉灵帝的名义下诏书, 带领人马去捉拿陈蕃、窦武。

陈蕃见事情紧急, 连忙召集手下的几十名官员和门生, 手执兵器闯进皇宫。他振臂高呼道: “窦大将军忠心卫国, 并没有造反, 真正造反的是宦官!” 王甫带领了人马冲杀过来, 捉住了陈蕃, 把他关进了监狱。那些宦官看见被捆绑起来的陈蕃,一边用脚踢, 一边破口大骂道: “老东西! 你现在还能裁减我们的名额、削夺我们的俸禄吗?” 还没过一天, 陈蕃就被他们活活地折磨死了。

窦武急忙集合北军的人马, 向宦官反击。宦官也调集虎贲军和羽林军攻打窦武。

双方的军队在洛阳城里混战了一场。

窦武名义上是个大将军, 可是办事没有魄力, 不够坚决。陈蕃、李膺等人都是文弱书生, 根本不会打仗。战斗的结果, 虎贲军和羽林军打败了北军, 窦武被包围后自杀, 陈蕃被宦官杀害。

宦官集团取得胜利之后, 由宦官头子侯览指使他的爪牙上书控告党人张俭, 说他和同郡的二十四个人结党谋反。灵帝下令逮捕张俭。张俭逃出京城, 望门投止,也就是走到哪儿, 依靠哪儿的百姓接待和掩护。最后辗转逃往塞外。宦官曹节又乘机奏请灵帝收捕李膺等一百多人, 把他们关进监狱, 过几天又把他们偷偷地杀害了。

宦官集团还在全国各地大肆搜捕和杀害党人, 几天工夫, 被杀、被流放、被监禁的党人就有六七百人。接着, 又把一千多个太学生全都关押了起来。凡是有替党人喊冤的, 也都被杀被捕。所有党人和党人学生、父子、兄弟, 凡是做着官的, 都一律免职, 驱逐回乡, 禁锢终身, 永远不许再做官。这就是第二次“党锢之祸”。

汉末名士的风骨

在东汉末年的腥风血雨中, 在朝野缄口、天下寒心的情况下, 陈蕃、李膺、范滂等知识分子敢于仗义执言, 伸张正义, 不为名利所诱, 不怕坐牢杀头。这种铮铮铁骨, 在汉末名士中不乏其人。

他们那种忧国忧民、自我献身的精神, 尤其难能可贵, 对后世的知识分子影响极大。

同类推荐
  • 汉朝旧事

    汉朝旧事

    以幽默的方式解说自己眼中的大汉王朝.看过本书的朋友,真诚感谢各位的支持。本书若有不足之处,还望不吝赐教。本着力求精品,不出废品的原则进行创作,汉朝旧事qq讨论群:72625308;汉朝旧事正在修订中...
  • 大清棋情录

    大清棋情录

    倾力打造中国第一部长篇围棋文化言情小说。以江阴“抗清三公”的后人恩怨为线索,叙述大清乾隆年间,中国围棋最强时代的人文传奇故事,善解跨越两个地球的情爱纠缠。水墨江南,情迷棋中,小说家言,专家达人不必深究。
  • 一本书读懂德国史

    一本书读懂德国史

    统一与分裂,这个痛苦的命题对德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德国为何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二十一世纪的德国将何去何从?……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几千年的历史风云。通过本书,你将会了解到:日耳曼人为什么如此好斗?“卡诺莎觐见”何以成为西方忍辱投降的代名词?德语的诞生与马丁·路德有怎样的关系?德国为何产生了如此多的哲学家?勃兰登堡门为何被称为德国的国门?“铁血宰相”俾斯麦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希特勒如何从艺术家变成战争狂人?……
  •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读史就要读出历史的真实,就要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到历史的发展之中。史学大师吕思勉(1884—1957)所著的《中国通史》(原名《白话本国史》)堪称与钱穆《国史大纲》双峰对峙史学巨著,迄今为止,仍旧是一部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中国通史。
  • 一寸河山一寸血5

    一寸河山一寸血5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5册,主要讲述了1938年到1941年,抗日战争反攻阶段的历史。
热门推荐
  • 我的公关老公

    我的公关老公

    往事不堪回首,她一直以为,此生,不会再有爱情,然而……“一万块,包你三天,做我男朋友!”一场交易,一次意外,本以为此生孑然一身的她,突然有了牵挂。那个总是挂着妖艳惑众笑容的男人,就那么不经意的闯入了她的心扉。本以为,只是一场交易,一年之后,一拍两散,然,世事无常,当一切出乎她的意料之外,她该何去何从呢?片段一:“丫的,你不是牛郎吗?怎么技术那么差?”一夜缠绵之后,她愤怒,却也不甘。“差吗?”妖艳的桃花眼顾盼生辉,他笑看着眼前的女子,嘴角的笑容,日月光华,“那就再试试!”“我的老腰!”片段二:“你,还爱着他?”那双眼睛,从未有过的严肃,说出的话甚至带着小心翼翼和颤抖,让她一时之间忘记了反应,只是呆呆的看着眼前的男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我对你那么好,为什么你就是不肯多看我一眼呢?”从未曾出现过的哀伤眸子,看在她的眼里,却是那么的刺眼!注:此文非悲剧,以宠为主,小虐怡情,喜欢的亲们多多收藏啊,~\(≧▽≦)/~啦啦啦新文:《爱妻乖乖让我宠》咱自己的文文:《爱宠倒追妻》《夫君好诱人》《新婚不宠妻》《前夫倒插门》《黑道总裁的迷糊小爱神》好友文文:《少将哥哥,别爱我》《殿下独占小狐妃》《竹马赖青梅?》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妖孽老公,我包了》
  • 嫡女策,逆天五小姐

    嫡女策,逆天五小姐

    风的北宫风离+南宫明月=《帝凰,名门庶女》这本实体书已经在2014年6月上市了。当当网、卓越网、淘宝、天猫、各大书店已经有货,这套实体书中有网络没有的新番外,二万多字哦。希望喜欢明月和风离的亲们能喜欢,去购买实体书多多支持风哦。风谢谢大家的支持,O(∩_∩)O谢谢!****她蔚明珠,她本是将军府高贵的嫡女,南齐至尊皇后,她嫁他七年,助他登上九五之尊的位置。却不曾想,身怀六甲时换来他一纸圣旨,打入冷宫!父亲被斩,昔日辉煌的将军府顷刻崩塌,临死才知道原来她只不过是他登上帝位的垫脚石!身下鲜血弥漫,冷宫外却传来他另娶新人的喜乐,断送了她所有的幻想!水银灌顶,她凄然以血为咒:“上天入地,我蔚明珠在此发誓,如有来生,我定然会让你们十倍千倍的偿还今日给我的屈辱!”再一次醒来,却发现自己重生在十年前,这一次,她绝不会再任由命运摆布,她定要让那些伤害她的人血债血偿!地狱幽魂索命,玩心机,斗权术,她一一奉陪!当日伤她一分者,今日她必还十分!王侯将相,太子藩王,她教他们一个个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且看昔日弃后今生风华滟滟,逆天无双!哼,前夫求娶,门窗全无,誓要报仇!什么,装可怜?玩心计?好吧,来比比,谁才是鼻祖。不是说她心狠手辣,恶名远播么,咋的还有那么多桃花登门求亲?她以为她这辈子都是无牵无挂,却没想到惹上一腹黑的主,而且,甩都甩不掉!当坚强狂傲的女子,撞上那俊颜面瘫、腹黑狡猾的男子,又会发生什么故事?是他?还是他?踏过一路情伤,两世情仇,面对同样为她全心付出的几位绝色郎君,她该选谁?
  • 没有名字的身体

    没有名字的身体

    这是一个用感性的语言和更为感性的灵魂叙述的故事。在密集而带有压抑感的文字中,现在可以老了,你会读懂女人的身体,她深爱的那个人因心脏病死去。自己也再没有忧虑,十三岁的少女,没有伤心,在无地自容的羞愧中,她看见年轻的化学老师穿过油菜花开的校园小路向她走来。她对自己说,读懂女人眼中和梦中的爱情。因为再也没有人在乎她的年龄和容貌。,突遇生命中最为尴尬的一刻。漫长的时光从这里开始…… 三十年后,没有害怕和惊悸
  • 邪魅总裁的夫人(全本)

    邪魅总裁的夫人(全本)

    坏蛋,混蛋,王八蛋。。。明明都已经分手了,为什么还来找她?明明是偶然遇到为什么说是她精心策划?这个自以为是的家伙真的是欠扁。。居然跑到她家去洗澡,最可气的是还把她关在了门外。。。摆脱,你要是看我不顺眼就揍我一顿吧,不要这样阴魂不散好不好?这个蠢女人还说什么是偶遇,明明就是故意的策划。。才和自己分手几天啊,就勾搭上了别的男人。。**********************************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堂吉诃德(下)

    堂吉诃德(下)

    主人公堂吉诃德因沉迷于骑士小说,决定外出历险,做一名行侠仗义的骑士。他找来同村的农民桑丘·潘沙作他的侍从。他三次外出历险,作了许多可笑之事。最后他被化装成白月骑士的朋友打败,放弃行侠游历,回家不久后病倒。临死前,他醒悟到自己迷信骑士小说之过。
  • 邪王宠妃:妖娆三小姐

    邪王宠妃:妖娆三小姐

    一纸休书,她成弃妇!十年之前,她是天造之才,享受众人仰望。十年之后,她沦落为废材,受尽众人欺辱!父母的冷漠,兄妹的残酷,未婚夫的无情,使她被迫离家出走。她,不甘!铁了心的,逆转苍穹!发誓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 重生之怡生幸福

    重生之怡生幸福

    唐一将洗干净的大米放入电饭煲,从冰柜里拿出一块羊肉切成片,剁了些香菜,打算涮碗羊肉。自从接受了这个身体,她还没有接触过肉腥。恐慌不安到现在的平静。既来之则安之,她决定要好好的活下去,快乐的生活。上辈子的唐怡出生在农村,父母的意外死亡使她不得不撑起这个家。为了供弟弟上学,她毅然到城市里谋生,脏活累活都干过,可是确从没有放弃过。弟弟学业有成,她终于可以享受生活了。可就是因为这该……
  • 红颜乱毒医庶女

    红颜乱毒医庶女

    《QQ群:306359941》她出生于医毒世家,却惨遭背叛。一朝穿越成了将军府的庶出二小姐。宫廷争斗,江湖恩怨,是爱,是恨,是真心,是假意。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之中一颗心却慢慢的沉沦了。他许她皇后之位,她嗤笑一声:“本姑娘不稀罕。”“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他说的情深意切,而只她只淡淡的回道:“落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你给不了。”他喝的烂醉如泥,拉着她吼道:“你明明就不喜欢这里,为何还要留下不走。”可换来的只是她苦涩的一笑。她毁了他的整个书房,只为惹他一怒,而他只是淡淡的轻撇一眼,将她拥入怀中温柔的开口:“我的世界只允许你一人放肆。”
  • 战争岁月(1930-193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战争岁月(1930-193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本书详细讲述了从北洋军阀掌权到抗日战争初期这一段时间内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