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7900000013

第13章 无良窦皇后——误国的风流寡妇(3)

风骚小寡妇,爱上寂寞哥;

干柴遇烈火,你要推倒我;

翻啊翻啊翻,滚啊滚啊滚;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风骚小寡妇整天和寂寞哥鬼混,这下子,有人不高兴了——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小寡妇她哥,窦宪。

窦宪前阵子欺负人家沁水公主,结果被章帝狠狠教训了一顿,他不得不收敛了一些。章帝死后,他重操旧业,又干起了欺负人的勾当,整天打打杀杀,看谁不爽就砍谁,颇有黑社会老大的风范。最近,他看见自己的妹妹整天和刘畅搞来搞去,心里觉得很不爽:妹妹跟这个人搞多了,就会有感情,有感情了就会对他好,给奸夫的好处多了,给老哥的好处就少了。

显然,黑社会老大只能有一个,窦宪,他不能容忍别人来跟他争夺权力。所以,他决定砍了刘畅,免得这小子一炮走红,成了气候。

说干就干。很快,窦宪就派出几个马仔,趁着一个月黑风高夜,把刘畅给乱刀砍死了。窦宪砍死刘畅之后,还特意伪造了作案现场,把罪责全都推到了刘畅的弟弟刘刚身上。

弟弟杀哥哥,这种事,说出来都没人信。窦太后脑子没毛病,她自然是不信的,于是,她就派人去查。查来查去,就查到了窦宪的头上。

这下子,窦太后火大了:你要混黑社会,我没意见,你要砍人,我也没意见,但你怎么能把我包的小白脸给砍了呢?你整天喝酒玩女人,小日子过得那么滋润,我每天晚上独守空房,我容易吗我?我好不容易找个人来玩一下,还没玩几天,就被你弄没了!老哥啊老哥,你做人怎么能这样呢?

太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结果,她就把窦宪给关起来了。

窦宪被关了一段时间,不能踏出房门一步,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日子过得很难熬。他很担心妹妹会在一怒之下,把他的脑袋给砍了,所以,他就想做点儿什么事,来给自己赎罪。他想来想去,差点儿想破了头,才想出了一个办法:挥师北上,进兵匈奴。

窦太后听说窦宪想要戴罪立功,将功赎罪,她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了哥哥的请求。

于是,窦宪刑满释放,被封为车骑将军,随时准备发动对外战争。

下面说一下匈奴那边的情况。

就像中国会分分合合一样,匈奴也有内乱和统一的不同时期。在很久很久以前,匈奴境内生活着许多部落,后来,出现了一位强有力的人物,单于冒顿,扫平了境内各个部落的势力,统一了匈奴。单于冒顿称雄匈奴的时刻,正是西汉皇朝刚刚建立的时刻,这两个新生的、刚刚统一的帝国,难免要产生一些利益纠葛,于是,就有了战争。

当年,汉高祖刘邦发兵三十二万征讨反贼陈豨,结果匈奴与陈豨合谋,趁机将刘邦围困在平城,最后,若不是陈平想出了一个计策,与匈奴达成协议,恐怕刘邦会死在那里。毫无疑问,那是一个耻辱的协议,刘邦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把历史的真相深深掩埋了起来。所以,我们这些后人,根本就不知道陈平到底想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计策,也不知道那个协议的内容到底如何。

但我们能够清楚看到的是,自从刘邦平城脱困之后,就再也没有招惹过匈奴。他每年给匈奴进贡,除此之外,还要送女人过去给单于冒顿享用,为表诚意,他还差点拆散了张敖和鲁元公主这对夫妻,最后若不是吕后流泪劝阻,恐怕鲁元公主真的会客死异乡。

到了吕后执政的时代,情况也未曾好转,匈奴虽然在表面上和汉朝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实际上,单于冒顿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边境的骚扰。单于冒顿想打仗,打大仗,他知道吕后暴躁易怒,就特意写信过去调戏她,希望挑起两国之间的战争。结果,吕后在中郎将季布的劝说之下,强压怒火,忍气吞声,低三下四地写了一封回信,才将一场可能发生的战争消弭于无形之中。

后来,经过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位皇帝的励精图治,休养生息,汉朝的综合国力,终于迈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时刻。据记载,当时的钱很多,以至于用来穿铜钱的绳子都烂了;当时的米很多,以至于溢出了仓库之外——如果史书没有夸大其辞,那么,“文景之治”就是当之无愧的太平盛世。

显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整天被外族欺侮,现在,大汉子民需要一场辉煌的胜利,来一雪前耻,捍卫国家的荣耀,民族的尊严。在这样的契机之下,一代雄君汉武帝,也就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汉武帝,他是幸运的,他是先辈为他打下了物质基础,除此之外,他还娶了一个好老婆,为他带来了两位军事奇才,卫青,霍去病。“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一句令人热血沸腾的话语,就是从那个时代开始流传下来的。

汉武帝,他唤醒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但与此同时,他也掏空了国库。非打不可的仗,他打了;可打可不打的仗,他也打了;完全可以不打的仗,他还是打了。战争是一种烧钱的运动,偶尔烧钱可以,整天烧,那就不应该了。汉武帝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再加上生活极度奢靡,结果,就导致了西汉帝国由盛转衰。虽然在汉昭帝和汉宣帝的努力之下,帝国的状况有所好转,但到了元成二帝统治的时代,帝国的未来还是无法扭转地走向了黯淡。

至于匈奴那边,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经过惨败之后,匈奴逐渐分裂成南北两派。在汉元帝时期,为了得到汉朝的帮助,南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曾经来到首都长安,与汉朝和亲。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就是在那个时候嫁出去的。

时光流转。转眼间,就到了东汉帝国统治的时代。此时,匈奴处于分裂时期,南北匈奴势如水火,纷争不断。南匈奴首领为了击败北匈奴的势力,决定借助东汉帝国的力量……

窦宪想要开战,而南匈奴首领也想开战,那么,这一场战争,打,还是不打?

(第三章)不应该发动的战争

一场战争,到底该打还是不该打,判断的依据很简单:能不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好处。比如扩展疆域,比如保家卫国,该;比如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不该——窦宪这次想要出征匈奴,就是属于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的类型。

听说窦宪要打匈奴,三公九卿们特意开了个研讨会,经过讨论,他们一致认为,这场仗不该打。于是,他们就联名上疏,奏言:匈奴现在没有骚扰边塞,我们也乐得跟他们保持和平,如果平白无故劳师远征,除了烧钱之外,我们拿不到任何好处。既然如此,那又何必去打呢?

大臣们的奏折,基本上是给窦太后看的,给窦太后看的奏折,窦宪基本上也能看得到。窦宪总不能自己跟自己作对,所以,那些奏折交上去之后,全都石沉大海,没有半点儿音讯。

大臣们怕窦宪发火,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提反对意见的人就慢慢变少了。但是,有两个名叫袁安、任隗的人,个性非常牛逼,他们锲而不舍地写了一封又一封的奏折,非得让窦宪改变主意不可。后来他们见这招没用,干脆就在上朝的时候,把乌纱帽给摘了下来,拼着这个官不当了,也要大声喊出“我反对”三个字,和窦宪抗争到底。

同僚们都很担心,怕袁安和任隗掉了脑袋,曾经劝过他们俩,但他们却不把脑袋当回事,每次早朝的时候,还是一如既往地提反对意见,脸上毫无惧色。

哥儿俩视死如归,其他人也因此受到鼓舞,于是,就有一个名叫鲁恭的人毅然上疏,奏言:前阵子,匈奴被鲜卑击破,早就跑得远远儿的了,完全不能对我国边境产生威胁。假如我们趁人之危,出兵攻打人家,这恐怕影响不好,有损帝国的尊严。必须看到的是,我军要想与匈奴开战,必须长途跋涉,行军数千里,才能抵达战场,战线拖得这么长,恐怕后勤补给很成问题。再说了,打仗是一项烧钱运动,一分一毫都要从百姓身上抽取,打赢了,没好处,打输了,很丢人,这样平白无故乱烧钱,百姓肯定会觉得不乐意。而且,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管怎么样,打仗都是要死人的,试问那些士兵,谁没有父母妻子,难道他们的命就这么不值钱吗?如今,民间的反战声浪不绝于耳,朝中大臣们也基本上持反对意见,怎么可以因为一人之计(窦宪),而将万人之命弃之不顾呢!发动这种无聊的战争,对两国都没有好处,请陛下(窦太后)收回成命!

袁安上了,任隗上了,鲁恭上了,于是其他人也纷纷跟着上了,他们前赴后继,连番劝谏,希望能够阻止这场战争,但是,窦太后不听。非但不听,她还变本加厉地跟大臣们对着干,打着“组建军事基地”的旗号,来为她的两个弟弟(窦笃、窦景)盖高楼,建豪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同类推荐
  • 大元王朝3

    大元王朝3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中国悠久的文明,也并不是简单的一成不变流传至今。中间有过诸多的变迁,其中尤以十六国南北朝这一时期的变迁最为关键,这一时期的社会文明变化,基本上确定了以后中国强盛时期文明的基础模式。本书打破旧的对于中国“季世”历史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文化没有改变,有的只是发展,文化没有绝对的优劣,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的全新观点,以这种新观点再来看待历史,不仅可以使人读来畅快,更能使人因读史而明理,因明理而清心,获益匪浅也。
  •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八一八那些让你不明觉厉的历史故事,揭秘五千年前高富帅的生活、重口味的乱世春秋。
  • 大唐王朝1

    大唐王朝1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大秦王朝3

    大秦王朝3

    大秦王朝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王朝,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王朝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部丛书中,我们立足传统史学,借鉴正史的观点,以期全面解读大秦王朝的历史,给青少年朋友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热门推荐
  • 大漠魂

    大漠魂

    这是优秀的作品。蒙古文化和汉文化的熏陶,当我阅读郭雪波小说时,而又醉心于蒙古族原始宗教——萨满教文化所崇尚的的崇拜大自然的宗旨;后毕业于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和中央戏剧学院文学系,成熟的风格,曾在内蒙古社科院文学所任助理研究员;现任职于北京华文出版社副编审、编辑部主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被作者的写作技巧,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理事。出生在野性蛮荒的科尔沁沙地的库伦旗;从小受喇嘛教文化。,简洁洗练的文字和这部小说的艺术再现能力迷住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商女魔妃

    商女魔妃

    宁静琬,出身商贾之家,自幼由外公抚养长大,生活在富甲天下的锦绣山庄。渐长至风华初现的少女,却因一个意外,得知自己的生父尚在世,宁静琬难耐心中的好奇,假意答应父亲的请求,谁知却被卷入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争斗之中。皇上赐婚,宁静琬一跃由一个地位低下的商人之女成为凤临国最尊贵的景王妃,顿时惹来无数双嫉恨的眼睛。尽管没人看得上宁静琬,可是凤临国几大豪族却都盯上了这富可敌国的财富,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财富争夺战。宁静琬为了保住宁氏的产业,与这几大势力展开了斗智斗勇的角逐!景王爷凤君寒,深沉优雅,心高气傲,风采绝世,对出身低下,名声不堪的宁静琬根本不屑一顾,大婚当晚便毅然出征边疆,坦言宁静琬这样无德无能的女人根本不配做他的正妻!然而,随着宁静琬进入景王府,一件又一件事情的发生让凤君寒竟开始正视这个一直以来被他无视的女人!看一个深藏不露的妖孽女子,一个深不可测的妖孽男子,如何在这权力,财富,爱情的角逐中最终成为赢家?
  • 神级修真农民

    神级修真农民

    种灵谷,养灵宠,玩灵鬼……乃是消遣。炼丹制药、法宝制器、布阵画符……乃是副业。逍遥修真、纵横无忌!一界秘武、天下无敌!十方百万世界、唯我独尊!可本质上,还是个农民!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出洋相

    出洋相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开店盈利300问

    开店盈利300问

    开店之前,首先必须确定并做好心理上的准备。第一,在心理上要做好迎接改变的准备。要时刻提醒自己:我的店马上要开张了。这是属于我自己的事业。第二,心理上要对风险有一定的认识。做生意的出发点是为了赚钱,但却是有风险的。风险并不可怕,只要心态保持冷静,做事有依据,未雨绸缪,就可以将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第三,要有积极的态度。有一句格言说:“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态度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力量。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