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4700000020

第20章 诗人群体的变迁(1)

论述魏晋南北朝诗人之变迁承继,是一个大题目,笔者自难面面俱到,因而拟从内外两方面来探讨,即论外部的群体变迁,又论内在的人格和生命意识的继承与变化,进而从这三个角度去窥测魏晋南北朝诗歌创作及艺术性的流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集团不断涌现,为文学史上一道靓丽风景。这里用诗人群体名之而不言诗歌流派,乃是因为诗人群体指同一历史时期有共同生活、共同趣味的诗人群,他们没有真正意义的文学领袖以及可以指导这一群落创作的理论,也就是并没有演化为一个后世意义上的诗歌流派。

谈诗人群体,要从文人群体说起。春秋时,诸子百家学说各有师承,孔、孟、墨、庄几家弟子均有明载,是具有学派特征的文人群体。战国时有稷下学宫,文人繁盛。不过,这些文人群体以学术为论题,没有明显的文学倾向。西汉分别出现过以梁孝王刘武、淮南王刘安、汉武帝刘彻、汉宣帝刘询等帝王为中心的文人群体,以辞赋创作为要义,文人或是政治智囊或是文学侍从。循汉武帝旧例,有东汉灵帝鸿都门学之兴,曹操邺下文士集团之举等等。诗歌为文人垂青之时,诗人群体也自然而生。建安诗人群体的形成即仰赖曹操的网罗,这种情况后来常常发生,像西晋贾谧聚集的二十四友,南朝齐萧子良聚集的竟陵八友,唐太宗手下聚集的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人群体皆是。

诗人群体形成,跟生活环境有关联。先如地域的影响,唐代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受西域边塞风情影响;次如职业环境的影响,如中唐的台阁体诗人群。当然也有一种独特的家族记忆的诗人群,如魏之三曹,西晋到南朝齐的谢氏诗人群。诗人群体的形成,与诗人的审美趣味相投也不可分。诗人的创作个性固然存在,但同一时期终究有相对一致的审美追求,三曹七子的诗歌悲凉慷慨,竟陵八友诗歌有声韵之美。前代诗歌对诗人自觉的熏陶,或使诗人亦步亦趋缺乏创新之力,或使诗人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而诗人的性情好尚使他们附和或背离时俗,形成自己的风格和诗歌的文化特征。诗人的审美趣味有时也形成于生活趣味相投,竹林七贤的形成,即是性情相投加上生活趣味相投。

魏晋南北朝的诗人群体往往是松散的。这一时期,文人多受制于政治,政治催生的文人集团,却没有显示出亲密无间、向心协力的粘合力。从建安的三曹七子到南朝的竟陵八友,都是如此。文人因思想性情、生活方式、才学风格等方面的差异相轻相斗,曹操杀孔融、嵇康与山涛绝交,都是此类。魏晋南北朝的文人好风度,常师心使气,这些都是诗人群体松散的原因。

“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明代陆时雍又说:“人情好尚,世有转移”陆时雍《诗镜总论》,《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第1416页。,诗风之变源于社会生活和诗人情志,实为常理。诗人世代交替,诗风自然各异。

三曹七子诗群的出现

三曹之说,始见于南朝梁代。或称“二祖、陈王”,如沈约说:“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二祖、陈王,咸蓄盛藻,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8页。或称“曹公父子”,如南朝梁钟嵘说:“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钟嵘《诗品序》,《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第2页。七子之说,始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孔融在公元208年为曹操所杀,这篇文章所言的情况当在此之前。

史籍中没有完整出现“三曹七子”,较全面提到他们的是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末,区宇方辑。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仲宣委质于汉南,孔璋归命于河北,伟长从宦于青土,公干徇质于海隅,德琏综其斐然之思,元瑜展其翩翩之乐,文蔚休伯之俦,于叔德祖之侣,傲雅觞豆之前,雍容衽席之上,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藉谈笑。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没有提到孔融,三曹六子外,同时的几个文人如杨修等也提到了。

三曹七子中,曹操举足轻重。他心怀四海,逐鹿天下,唯才是举,敢于背离世俗道德观念,征召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水之滨的隐士以及盗嫂受金不遇于时的人。《三国志》曹操本传说他“文武并施,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54页。曹操以文为心声,又以诗娱情,成为建安文坛盟主。曹操对儿子曹丕很用心思。曹丕在《典论·自叙》中说:“余时年五岁,上以四方扰乱,教余学射。”曹操在建安十三年(208)为丞相之后,强召司马懿为文学掾,“使与太子游处”房玄龄等《晋书·宣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2页。曹操对曹植亦然。曹植少年时,曹操率诸子登铜雀台作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陈寿《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557页。曹氏兄弟在生活与政治上依傍曹操,文学上则各有成就,二人对文学的认识也很不一样,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而曹植却小视文学,曾说:“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与杨德祖书》)

曹操首先和七子有密切的联系。当时,诸侯割据,战乱纷纭,诗人之间缺乏交往,但公元204年,陈琳、阮瑀归曹操,均为司空军谋祭酒;徐干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公元208年,是七子相会的关键一年,这年或稍前,应玚、刘桢归附曹操,均为丞相掾属;九月王粲归附曹操,也为丞相掾。可惜,该年八月孔融就给曹操杀了。曹植曾欣然说:“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纮以掩之,今悉集兹国矣。”(《与杨德祖书》)曹操以“违反天道、败乱伦理”的罪名杀孔融,对其他六子则多有笼络,史书有明确记载。

七子之间的交往之乐,从他们的宴会诗中可以看到。曹丕在《与吴质书》中表述了他们的“南皮之游”的快乐:“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刘桢也在《赠五官中郎将诗四首》中叙说:“众宾会广坐,明灯熹炎光。清歌制妙声,万舞在中堂。金罍含甘醴,羽觞行无方。长夜忘归来,聊且为太康。”一起饮酒,一起赋诗,诗歌也是他们交往的媒介。刘桢《赠徐干》诗二首,其一说:“思子沉心曲,长叹不能言。起坐失次第,一日三四迁。”徐干《答刘桢》:“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流露出的浓郁愁思,蕴含着彼此的深情厚谊。

曹操深厚的文学修养,使其对网罗文人具有自觉性。文人对他既是政治归附,也是文学侍从,如袁绍兵败后,陈琳归降曹操。而吴质之于曹丕,杨修之于曹植,主要做了政治谋臣。曹丕、曹植承继了乃父网罗人才之法。建安十六年,曹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属,为丞相副;曹植为平原侯。《三国志·王粲传》记载当时二人“天下向慕、宾客如云”的情况:“始文帝为五官将,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学。粲与北海徐干字伟长,广陵陈琳字孔璋,陈留阮瑀字元瑜,汝南应玚字德琏,东平刘桢字公干,并见友善。”

曹操开建安风气之先,但他不是自觉以诗歌为建安诸子的前导,把他们引入某一诗歌创作轨道,而是仿汉武以赋家为文学侍从的旧例,使诗人为自己的侍从。建安诸子扮演文学侍从时多作赋。如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荆州,曹丕作《述征赋》,阮瑀作《纪征赋》,王粲也作了《浮淮赋》。作的诗相对少,如建安二十年曹操征张鲁获胜,王粲作五言《从军行》五首赞誉其事。当时诗人集于邺下,诗坛领袖表面上是曹操,实际上已经是曹丕了。曹丕从政治与情感两面将建安诸子驱进狭隘的生活圈子,往往约请诸子依物而作。他随父出猎,作《校猎赋》,命陈琳、王粲、应玚、刘桢各写一篇赋,于是有陈琳的《武赋》、王粲的《羽猎赋》、应玚的《西狩赋》、刘桢的《大阅赋》。他得一副玛瑙勒,喜极而赋,同时令陈琳、王粲作赋。他做《寡妇赋》悼阮瑀,作《槐赋》,都令王粲并作。他在北园及东阁讲堂赋诗,命王粲、刘桢、阮瑀、应玚等同作。这些与乃父的行为相似,但曹操宣扬武功,他则有些以文为戏的味道。曹丕更关心诸子的为文风格,在《典论·论文》和《与吴质书》中以气论文,评说了建安诸子的诗文创作风格,审视了诗人性情对文学的影响。

建安七子向往参与政治而不是做一个诗人,常以特殊的历史事件、生活场景入诗,以诗歌观照社会。当他们在乱离之后,依附曹氏父子,除了随曹操征伐就是与曹丕曹植饮酒赋诗,写了大量宴游诗歌,在诗歌的艺术性得到强化的同时,创作精神却异变了。

建安二十三年(218)大瘟疫,王粲、徐干、陈琳、应玚、刘桢同年而亡。建安诗歌随诗人凋零而逐渐消亡,其后仅有曹植还维系建安诗风之余响。

竹林七贤的承继与变异

魏晋易代,竹林七贤步三曹七子之迹,出于险恶的政治旋涡之中。他们或心向曹氏与西晋统治者同床异梦,或者与西晋王朝同轨运行,与时俯仰。

“竹林七贤”的说法最早见于《三国志·王粲传》附《嵇康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琊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魏氏春秋》的作者孙盛,字安国,太原中都人,所著《魏氏春秋》《晋阳秋》,世称良史。竹林七贤最后一个王戎去世,孙盛刚降生,他亲身感受到七贤的巨大影响:“于时风誉,扇于海内,至于今咏之。”(《世说新语·任诞》,刘孝标注引《晋阳秋》)与孙盛同时的名士袁宏、戴逵、孙绰,也著有《竹林七贤名士传》《至人高士传赞》等书,也说明竹林七贤之名在当世就有了。

与裴松之同时的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任诞》中也有类似记载:“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这段文字增加了描写,其材料来源极有可能取自《魏氏春秋》。

“竹林”之名的由来有两说。其一是实有其地。《世说新语》说“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并非妄言。王戎在阮籍、嵇康死后,一次路经从前常一起喝酒的黄公酒垆,对同车人说:“前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其二认为竹林为假托。陈寅恪认为“七贤所游之竹林,则为假托佛教名词”。因而,竹林在后世“清通、脱俗,成为士大夫卓尔不群的象征”施惟达《中古风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7页。

七贤以嵇康为中心,对魏晋之际社会政治黑暗,对司马与曹魏两大政治集团的权力之争,厌倦极深却无可奈何。嵇康是曹操孙子曹休的女婿,官至中散大夫,极易招惹司马集团对他的猜忌,“直性狭中”(《与山巨源绝交书》)的性格,使他对司马集团采取了坚决不合作的态度。正是由于他对司马氏集团鲜明的不妥协精神,使他成了竹林七贤的领袖,也成了所有对司马氏集团不满的士子的领袖。

阮籍与嵇康齐名,但政治态度不如嵇康旗帜鲜明,他“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晋书·阮籍传》);既不做曹魏朝廷的官,也不做司马氏的官。他婉拒魏太尉蒋济的征辟,推辞不成,就吏不久又托病力辞。一年之后,曹爽为司马懿所诛,“众人咸服其远识”。阮籍以明哲保身为原则,尽量不对两大政治集团表现倾向。为拉拢阮籍,安抚士人,司马昭处处表现对阮籍的宽大态度。但阮籍始终不落入司马昭的陷阱,虽无法推辞司马昭的任命去做东平相,却“旬日而返”,最后又主动讨了一个有酒喝、无事做的步兵校尉的小官做,以免司马昭的进一步纠缠。阮籍常以清白眼待人,表达分明的爱憎,得罪礼法之士甚多,所幸因与司马昭私交甚厚,才未被陷害。阮籍在司马氏高压统治下保身的方法,一是发言玄远,不臧否人物;一是以醉酒、糊涂来掩盖清醒。钟会想加害阮籍,“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而获免”(《晋书·阮籍传》)。为逃脱司马昭为司马炎的求婚,阮籍沉醉六十天,使司马昭的使者无可得言而告退。当然,戏法不能久耍,当司马炎上演禅让的喜剧,要阮籍作劝进表时,阮籍不得不从“沉醉”中突然“醒来”,“籍便书,按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晋书·阮籍传》)。因为他知道,如果不“醒来”写劝进表,脑袋就保不住。阮籍是完全清醒的。在这种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下,阮籍练就“青白眼”的特殊本领表达爱憎。由于事实上与司马氏的不合作态度,使他赢得了嵇康的友谊与尊敬,成了竹林七贤的又一面旗帜。

阮籍、嵇康心心相印,《晋书·嵇康传》说,嵇、阮神交,其他五人“豫其流”。如山涛与二人一见,即“契若金兰”。嵇康所居的山阳为竹林七贤游集之地,除七贤外,参与竹林之游的人还包括吕安、阮侃、郭遐周、郭遐叔等。他们都是嵇康的好友,同嵇康的关系比列入七贤的人还要密切。经常与嵇康往来的是向秀和吕安。

向秀字子期,少为同郡山涛所知,又与谯国嵇康、东平吕安友善,其趋舍进止,无不毕同,造事营生,业亦不异。常与康偶锻于洛邑,与吕安灌园于山阳,收其余利,以供酒食之费。或率尔相携,观原野,极游浪之势,亦不计远近,或经日乃归,复修常业。(《向秀别传》,转引自戴明扬《嵇康集校注附录·事迹》)

“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晋书·嵇康传》)

其他与嵇、阮关系较深,来往较为密切的当推山涛。《晋书·山涛传》说:“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性好庄老,每隐身自晦,与嵇康、吕安善,后遇阮籍,便为竹林之游。”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里谈到,“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尝谓之知言”,可与互为印证。山涛家境贫寒时即对妻子说:“忍饥寒,我后当作三公,但不知卿堪公夫人不耳。”(《晋书·山涛传》)可知他参与竹林之交本来就心志不坚。嵇康对山涛不冷不热,从《与山巨源绝交书》就看得出来。山涛与司马懿的夫人张氏有中表之亲,同司马集团的关系较为密切,大概是嵇康对他冷淡的原因。嵇康临刑对子嵇绍说:“巨源在,汝不孤矣。”(《晋书·山涛传》)可见他与山涛还是相知的。

同类推荐
  •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本书是俄罗斯象征主义诗歌盟主勃留索夫的诗歌精选,译者按年代从勃留索夫的诗集(含未出版诗集)中选译(共141首),分为十辑。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生活中,勃留索夫是个非同凡响的人物,被誉为“青铜和大理石”铸就的诗人。在诗坛上,勃留索夫还以诗歌理论家著称。
  • 人生大策略

    人生大策略

    胡适一生著述甚多,在哲学、文学、历史学等方面都有专门著述。在胡适大量的著术中,编者取人生问题这一角度,选编了一本这样的书,旨在使读者通过这些文章对胡适的人生观有一大致了解,也可从中引出些微镜鉴。本书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再至暮年为主线索,插入人生各个阶段的重大问题,共分为“树头铜钲”等六节,每节标题为编者所加,这样分类罗列的编排,其区区用心唯在便于阅读。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
  • 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超值金版)

    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超值金版)

    也就是说,编者将支离破碎、点线分割、散落各地的中国神话彻底地回归到了一个有着基本脉络、基本情节的体系上,与世界神话学及中国神话学的体系是相同的,以期较完整地献给中国读者。尤其是广大的中国青少年提供一套详实可靠、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的神话故事读本。宫曙光和张馨编著的《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在前人的整理基础上,在故事的类型上,对中国神话重新进行了彻底的梳理,既对应了神话学的学理要求,也对应了古希腊和古罗马以及北欧神话的类型。,宫曙光和张馨编著的《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所选的中国经典神话。本书的四辑分类从学术的角度上看是科学的,从东西方比较的角度上看也是严谨的
  • 关于“两脚羊”的故事

    关于“两脚羊”的故事

    终于有一些人感受到了这种变化,纷纷赶去分享,开始四处寻找新的泉源。人类的历史不断重复着上述的故事……,让人永葆青春。后来,所在地的权贵在生命泉的周围树起的栅栏,世界上有一眼神奇的生命泉,并在门上安了锁,能去病强身,他们严格管那些前去求水的人并索取酬谢,它从地底涌出,这种做法违背了生命泉的本性,人闪发现生命泉后,泉水逐渐失去了生命活力并慢慢地枯竭,领受它的恩泽,生命泉开努在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涌流,它清澈甘甜,但是那些占有者并浊有意识到这种变化,在地表的某处不急不徐地流淌,他们仍垄断着那个泉源,相传,靠想象中的神奇之水牟利
热门推荐
  • 穿到古代拐美男

    穿到古代拐美男

    什么?穿到古代见美男?这可是某云的一大人生梦想呐。可是第一美人潘安颠倒众生,带来麻烦不断。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新妇难为

    新妇难为

    大体来说,这是某位貌似温顺的姑娘嫁了个貌似病弱的相公,于是善心大发的想要扶持相公,最后被其掐断了外来的桃花且狠狠的反扑了的故事……
  • 一日三秋

    一日三秋

    收录了著名散文家及评论家韩小蕙女士历年来散文精品凡30余篇。其中既有写老北京的生活趣闻,又有且行且思的精彩体会;既有拍案而起的意气风发,又有煎茶煮酒的闲情雅趣。文笔隽秀,构思精美,让人在享受文字之美的同时享受思想盛宴。
  • 哈佛家训ⅱ:赢在起点的哲理

    哈佛家训ⅱ:赢在起点的哲理

    追求成功的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人生奋斗的征途中,失败常常与人作伴。但强者总是不言失败,而是“屡败屡战”,最终取得成功。反之,如果有人一遇到困难便中途退却,一遭到挫折就灰心丧气,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那他就距离成功越来越远了。
  • 弑魂霸天

    弑魂霸天

    高级功法有木有?一本不够?《凌波微步》、《如来神掌》、《弑神九剑》,只要点数够,都可以手到拿来!神级武器有木有?一件不够?诛仙剑、战神铠、翻天印,只要完成任务,转眼就可以满身神装!极品美女有木有?一个不够?萝莉女武圣、御姐大魂师、惊艳医师、惹火女弓手,只要你吃得消,就可以晚晚来伺候!现实少年张枫穿越到云泽大陆,获得魂令系统,神功美人垂手可得,练就神功,携美人纵横天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漂亮朋友

    漂亮朋友

    小说描写了有着漂亮外表的杜洛华是一个不择手段向上爬的无耻之徒,他善于抓住机会,利用女人发迹,在短时间内便飞黄腾达,获得巨额财产和令人目不暇接的社会地位。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略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略故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流传下众多的谋略故事,犹如璀璨的群星,熠熠闪耀。在那些过往的岁月中,中国式的谋略无处不在,涵盖了政治……
  • 世界上最神奇的成功秘密

    世界上最神奇的成功秘密

    改变千万人命运的潜能培训首选读本。开启财富、健康、成功的金钥匙!比《秘密》更火爆的励志魔法书!大多数人只开发10%的潜能资源,这正是他们平庸而至失败的主要原因。在本书中,潜能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斯为你揭示最震撼人心的命运真相,开启成功、幸福、财富的钥匙。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