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0900000017

第17章 道德心理常识(2)

比如对员工吝啬的企业家,会认为:“家业是我创的,资金是我投的,这年头工作难找,我不让你们失业就不错了。”而员工心里肯定会说:“神气什么呀?不就是一破公司吗?如果我们都不干你还不倒闭呀。”

而那些打人的人会说:“谁让你骂我!”骂的人会叫:“谁叫你踩了我的脚还不道歉!”就连最关系最亲密的夫妻之间吵架,也经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觉得自己付出的多,对方太自私。

这是什么原因?

这是因为人性有个根深蒂固的特点,就是发现别人的错误容易,却不容易看到自己的错误。

比如,我们不喜欢被人议论,可是我们自己却喜欢背后议论人。我们自己的自私、善妒等品质,我们自己总是认识不到:如果别人对我们这样,我们却反应强烈。

当和别人发生冲突,我们很难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审视谁是谁非,而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认为和自己有矛盾的人就是坏人,其实人家可能也正是这样看你的。而我们自己恐怕很难想象自己在别人眼中竟是“坏人”吧!

如果问许多人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是好人么?恐怕没有几个人说:不是。而且他们是打心眼里这样以为的。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大多数人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即使自己有邪恶的行为。他们也会为自己找到借口,或者下意识地把责任推给别人。这就是“自我宽恕定律”。

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予以承认,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汉武帝是位对中国历史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帝王。然而,在他统治期间,由于发动了一场长达30多年的对外战争,给人民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牺牲了无数生命,造成各类矛盾的激化。

这时,桑弘羊上书,请求在西北边陲轮台扩大屯田5000多顷,以就地解决军粮问题,扩大战争。武帝深刻地反省自己后,下了一道历史上著名的“轮台罪己诏”,检讨了自己的过失,并宣布从此在政策上改弦更张,停止战争,注意休养生息。作为一个专制帝王,能够面对现实,扪心自责,是比较难得的。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号召我们经常反省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并改正之。

视网膜效应

有一个人想买一部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估后,他决定买一部暗绿色的中型轿车。当时他认为是一般人都买白色或黑色的车,所以他觉得自己的选择很独特,而且又很有品味。

但是,正在为自己能买到一部与众不同的车而沾沾自喜时,他突然发现不论是在高速公路上、小巷子里,甚至于他住的大楼停车场中,都看到许多与他的车同型号,而且是暗绿色的轿车。

他开始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大家突然间都开始买这种车子,难道有那么多样和他有一样的爱好?于是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自己的几个朋友。

哪知有个朋友的妻子当时正好怀孕,听他讲完后就说:“我倒是没有看到很多墨绿色的车。可是最近我发现,无论在那里都会看到像我这样的孕妇。记得上个星期天在逛百货公司时,短短两小时就看到4个孕妇,难道是最近的人口出生率要有所提高?”

但是,他与其他几个朋友异口同声地都说没发现孕妇有增加的现象。

这是为什么呢?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自身状态会影响他的观察视线。

其实,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视网膜效应”。这个学术名词用白话文来讲,就是“心眼”,因为每一个人的眼睛,都是跟着心走!简单地说,这种效应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的身心状况会影响他的视线,当他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他就会比平常人更会注意到别人是否跟他一样具备这种特征。

视网膜效应是一种狭隘视野与思维的反映,它会导致看问题不全面,甚至会出现牛走羊肠道、鼠钻牛角尖的极端现象。比如有些人总是认为自己特别倒霉。他们一开电脑就死机,一开车就被警察罚款,一提意见就被驳回。他们是最易被小商贩欺骗的那一个,作弊唯一被抓住的倒霉鬼等一些无端的偏见。

那么,是不是其他人都比他幸运?当然不是。

所有人面对的问题都是同样的,只不过有些人过于关注生活中消极的一面,并把它放大,仿佛在显微镜下生活。这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造成紧张易怒的情绪,从而形成了负面的视网膜效应。对于爱发牢骚的人来说,这种不安全感源于对自己深刻的不满意。这种感觉有可能来自于家庭。如果在自我认知形成的青少年时期,一个人经常得到来自家庭的负面评价、挑剔,或父母经常与亲友孩子攀比,久而久之,他也会延续这种思维定式,对自己不满意,总对自己及周围环境提出苛刻要求。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效应的负面作用呢?

实际上,卡内基先生很久以前就提出一个论点,那就是:每个人的特质中,大约有80%是长处或优点,而20%左右是他们的缺点。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而不知发掘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他的人际关系无法改善,生活也不会快乐。

如果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那些常常骂别人很凶的人,其实自己就是一位脾气很坏的人,这就是“视网膜效应”给人带来的影响。

得陇望蜀定律

在《后汉书·岑彭传》中记载:东汉初年有两个地方势力首领,名叫隗嚣和公孙述,分别割据陇(今甘肃东部地区)和蜀(今四川中西部地区)两地。东汉光武帝派大将军岑彭等率军队去攻打隗嚣占据的西城、上邦两城。当时光武帝给岑彭写了一封信,说如果攻占了陇地两城,便可率军去攻打蜀地的公孙述,并发感叹说:人所苦恼的就是不知足,既已平定陇地,又盼望得到蜀地了!

“得陇望蜀”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得来的,后来常用来形容人的贪欲没有止境。

人们常说:“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春秋时荀子也说过:“贵为天子,欲不可尽。”意思是,像天子那样的地位,什么享受不到呢,即使那样,仍然还有无穷的欲望要满足。

这些话和成语“得陇望蜀”一样,在使用时常常带有贬义。但是如果从心理学上来看,这是人的一种客观的属性。在一个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想要新的需求。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需要不可能是静止的、不变的,总是原有的需要满足了,又产生新的需要。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人的感觉器官同外界接触,随着接触多而频繁,触觉会随之衰减。衰减率与满足程度成正比,满足度越高,衰减率越高。就像俗话说的:“饿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言人马斯洛有一个重要学说叫“需要的层梯”论。他认为人的需要有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从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虽然人类的所有需要都已本能化了,但各种需要强度是不同的。这些强度不同的本能化需要,马斯洛假设它们以层梯形式分布,位于层梯底部的需要比上面的需要更为强烈,与动物所拥有的需要更相类似;位于层梯上部的需要却是为人类所特有的。

马斯洛对低级需要和多级需要之间的差异作了概括,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虽然高级需要与生存没有直接关系,但它们的满足是更值得追求的,因为满足这类需要能引出更深刻的幸福体验,达到精神安宁和内在生活的充实。

每个人都沿着需要层梯向上攀登,在满足了某个层次中的某些有代表性的需要后,他就应当向下一个更高的需要层次递进。而能否引起需要,又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个体感到缺乏些什么,有不足之感;另一个是个体期望得到什么,有求足之感。所以,需要实际上就是在这两种状态下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

一般说来,当人们产生了某种欲求或需要时,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安与紧张的情绪,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随后就发生选择或寻找目标的心理趋向,当目标找到后,就开始满足需要的活动,当行为告成,需要就在不断满足过程中削弱。行为结束,人的心理紧张消除,然后又有新的需要发生,再引起第二个行为。这样的周而复始,不断递进。

人们得陇望蜀,永不知足的特点,正是这种心理规律的必然反映。

得陇望蜀,有时会成为我们提升自己、追求进步的动力;而对一些单单崇尚物质的人来说,却可能成为走上犯罪道路、走上邪恶道路的动力。比如许多贪官贪心不足蛇吞象,大肆利用职权贪污,成为国家的蠹虫。

但是,像比尔·盖茨之类有较高精神追求的人,已经把金钱只“看成一个数字”,积极从事慈善事业不说,还把遗产捐给社会,因为他追求的已经超越了物质的低级层面,而追求比较高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叶克斯一道森定律

夏朝时,后羿是著名的射箭手。他不但练就了一手百步穿杨的好箭法,而且乒射、跪射、骑射样样精通,几乎从来没有失过手,也因此被称为“神箭手”。

夏王听说了这位神射手的本领,十分欣赏他。有一天,夏王把后羿召入宫中,准备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他命人把后羿带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用手指着说:“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如果射中了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镒;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后羿看着一尺见方的靶心,想着即将到手的万两黄金或可能失去的千户封邑,心潮起伏,难以平静,平素不在话下的靶心变得格外遥远,他的脚步显得相当沉重。然后,后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

想到自己这一箭出去可能发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最后他终于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刷的一声,钉在离靶心有几分远的地方。

后羿收拾弓箭,悻悻地离开了王宫。夏王失望地说:“后羿平时射起箭来百发百中,为什么今天大失水准呢?”

后羿平日射箭,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在夏王的赏罚之下,射出的箭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静下心来充分施展技艺呢?不善保持平常心,必难保证水准。

这也许证实了美国管理学家卢因的一句话:过度地追求目标,可能有损于行动和效率。因为万两黄金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不容任何人忽视,因此连神箭手后羿也紧张起来,结果反而没能射中。看来就连神箭手也没有控制自己心理的能力。

实际上,后羿的失手可以用心理学理论中的“叶克斯一道森定律”来解释。

1908年,心理学家叶克斯和道森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随着课题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叶克斯一道森定律。

后续对人类进行的研究则证明:个体智力活动的效率与其相应的焦虑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表现为一种倒“U”形曲线。即随着考试焦虑水平的增加,个体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会随之增强。这时焦虑水平对效率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当焦虑水平为中等时,能力发挥的效率最高;而当焦虑水平超过了一定限度时,过强的焦虑对学习和能力的发挥又会产生阻碍作用。

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曲线关系称为“叶克斯一道森”定律。

心理学家把“测试焦虑”分为低、中、高三级水平:

当人的情绪过于放松,丝毫也不紧张时,认识操作的成绩很差;当人的情绪比较紧张但又不过分紧张时,认识操作成绩最好;当情绪进一步紧张,达到过度兴奋时,认识操作的成绩又降了下来。

道森定律揭示了紧张焦虑程度对能力发挥的利弊之间的关系,并告诉我们:轻度紧张、适度焦虑,相当于神经内分泌功能的总动员,会调动自己生理、心理的各种积极因素,以应付紧急情况,有助于临场竞技水平的发挥。但是,如果过分紧张、焦虑过度,使测试焦虑达到第三级水平时,会出现上述精神疲劳和心理疲劳现象,严重地影响能力的发挥。

这个规律告诉我们:人们对自己在某件事情上发挥水平的期待应该是适度的。在面临重大行动之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目标的相对难度来调节焦虑水平,可以通过模拟或参照以往的结果来了解自我,判断行动的难度。然后量力而行。

态度重要定律

一位从化工大专毕业后的小伙子,被一家橡胶公司聘用,试用期为6个月。4个月后公司要裁掉一人,因为他的资历较浅,被选中了,再有3天,他就要走人。

本来,小伙子可以和公司把工资结清就走,但他认为,他还是公司的职员,就有义务把工作做好。最后那天,同事们让他下午不必来了,活由他们包了。但小伙子,仍然和平时一样认真地工作。他把工作台洗刷得一尘不染,把用过的烧杯和试管摆放得整整齐齐。

第二天,劳资部负责人告诉他,他被留下来了。就是因为他突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工作态度。

米卢·蒂诺维奇在调教国足时,也一再强调“态度问题”。正是因为重视了“态度问题”,才使国足在2001年十强赛中一飞冲天,踢进了日韩世界杯,而米卢也成了2001年世界十佳教练。

可以说,态度决定一切。有认真的态度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作风,做任何事都会有更大的成功概率。

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说某一个实验有利于提高女工的效率,可是其他实验并不如此啊,而且最后又退回到最初的条件。

实际上,“功夫在诗外”,这些实验对女工的影响并不在于直接影响她们的工作效率,而是让她们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视。受到尊重和重视,使女工焕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才提高了工作效率。

是的,每个人都需要尊重。尊重的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人与人有差异,人与人在财富、地位、学识、能力、肤色、性别等许多方面有所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维护自己的自尊是人类心中最强烈的愿望,因此,满足尊重的需要对人来说十分重要。很多时候,人们为了获得尊重,会通过追求流行,讲究时髦,用高档商品,买名牌服装等手段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马斯洛说:“尊重需要的满足,能够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会到生活在世界上的用处和价值。”但尊重的需要一旦受到挫折,就会使人产生自卑感、软弱感、无能感,会使人失去生活的基本信心。

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一直以勤奋写作著称。他每天都坚持写作,废寝忘食。他曾说过:“一个作家,应像画家一样,经常带着铅笔和纸张。一个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画成一幅画稿,那很不好。一个作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写一个思想,一个特点,也很不好。”

有一次,果戈理请一位朋友到饭馆用餐,一份菜单引起了他的兴趣,他于是拿起笔来,在笔记本上抄写。饭菜上齐了,他还在埋头抄写,早把朋友忘到九霄云外。朋友见他如此冷淡,嘟囔着:“你是请我来吃饭,还是请我来陪你抄菜单的?”气呼呼地离开了饭馆。后来这份菜单被用在了果戈理的一篇小说中。

同类推荐
  • 每天一个心理技巧

    每天一个心理技巧

    逃避、嫉妒、紧张、焦虑、抑郁、浮躁、愤怒等坏情绪时时刻刻隐藏在我们身边。它们爆发的那一刻,受折磨的不仅仅是你发泄的对象,最大的受害者是你自己。这些坏情绪会带给你焦躁,让你的生活变得混乱,而且会给健康埋下很大隐患。为了减轻这些不良情绪对生活的影响,请你试着把本书放在枕边,在闲暇或苦闷的时候,打开它,它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发掘自身的心灵潜力,永葆身心的健康!
  • 女性要懂心理学

    女性要懂心理学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追求幸福与成功的女性都要懂点心理学,要重视自身面临的心理问题,掌握审视心理状况、调节心理问题的方法,学会自我肯定,自我疏导,以健康的身心迎接社会与时代的各种挑战,这样才能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把握自己。使自己在生活中更加成熟,在工作中更加突出,成为一个更加健康、更加自信、更加出色、更加美丽的幸福女人。
  • 微勃症:乐嘉的坦白从言

    微勃症:乐嘉的坦白从言

    为何我总谈人性?因为我记录在哪儿吃喝拉撒对你没价值,对我也没有价值;我想谈国家兴亡,但我谈不到点子上,也压根儿没能力谈到点子上。我谈人性,是因我以此为生。更重要的是,时代会变,观念会变,制度会变,但人性不会变。假设你我素不相识,如果你喜欢我超过喜欢我的书,那将是你的遗憾;如果你喜欢我超过喜欢性格色彩,那将是你最大的损失。
热门推荐
  • 倾绝天下:千面毒王逆天妃

    倾绝天下:千面毒王逆天妃

    她,魂穿到妖孽丛生的古代。他,面皮撕下一层又一层,亦真亦幻。到底哪个是真实的他,与之匹敌的她毒术天下,看小狐狸般的毒妃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看她如何斗妖夫,以正妻威。待到她与他携手天下,应验三生三世的预言,看她如何抗天命,与他倾绝天下。
  • 龙龙龙

    龙龙龙

    新书出炉啦~~~~~~先说好哈,我不是恒源祥粉丝,其实原本想用别的名字的,但是反复想来,……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59岁时发表的第一部小说,享有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美誉。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在当时社会赢得了广大的读者群,一年之内就再版三次。随后的几十年当中,它一版再版,成为继《圣经》之后出版的英语语言读物中阅读范围最广的图书之一,而且在西方文学史上没有任何一本著作像《鲁滨逊漂流记》一样产生数目如此巨大的译本和改写本。其文学影响及对人类社会的深远意义是许多其他著作所无可比拟的。这部作品通过作者丰富的想像力,鲜明·反映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时代特征,真实地描写了离开社会28年之久的人所经历的逆境和绝望感,还有对信仰的体验和对生活无尽的挑战。
  • 慢性支气管炎(贴心大夫丛书)

    慢性支气管炎(贴心大夫丛书)

    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用得上。一人读书,全家受益,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讲基础理论,理论与实际结合。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便于联系,又成了就医指南。
  • 第三个人的名字

    第三个人的名字

    浴室很大,中央是凹陷下去的浴池,此刻红色的水散发着血腥的味道。“你终于来了,”警长夏冬看见安宇哲,将记录本递给他,“根据肝温,死亡时间是今天早上9点20左右。死因是失血过多,手腕处有割伤的痕迹,现在还没有找到刀,应该是在浴池里。”———————————————————她本是无忧的人,不想一夜天翻地覆。他本是理智的人,不想遇见她,一步步深陷她善良的眼眸中。案件错综复杂,蛛丝马迹,百般反转,自以为接近真相的时候却是陷入更深的迷局。
  • 金钱与人生

    金钱与人生

    斯迈尔斯对西方近现代的道德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最容易识别的表现,就是其作品畅销全球100多年而不衰,成为世界各地尤其是欧美年轻人的人生教科书,甚至有人称其作品为“文明素养的经典手册”、“人格修炼的《圣经》”。
  • 天地至尊

    天地至尊

    宋棠本来资质平常,天赋普通,武道修为平庸,在门派里没有什么地位。然而,当有一天他得到了一个绝世强者精神印记的传承,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绝世强者,万年前号称大陆之王,举世第一高手,打遍天下无敌手!徒手裂天,笑看沧海,纵横天下,问鼎武道,誓成天地至尊!
  • 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

    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

    有道是“百智之首在于识人”。看透人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生存学问;是一门没有符号载体的做人艺术。会看人者能点石成金,能在危难之际力挽狂澜;不会看人者,即使有天时、地利,也往往是功败垂成。学会看人是保障一个人立足社会,服务社会,进而取得一定社会地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