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0700000011

第11章 西汉(2)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郡国的管理,把全国除了三辅(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河(河南、河内、河东)和弘农以外的地区分成了十三个州部:冀州、青州、充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幽州、并州、交趾、朔方。中央在每个州设立刺史一名,专职监察地方。刺史的治所并不固定,每年八月对所辖区域进行巡视。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虽然当时在国家的官制中刺史并没有多高的地位。但是在地方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二千石和王国相,也可以监督诸侯王,刺史权责虽重。但并不直接处理地方行政事务。刺史制度的确立,加强了中央对于地方的监控。

西域都护府

公元前60年,汉朝在西域设置都护府,对西域实行全面的管理。

同年九月,匈奴日逐王率其众投降汉朝,骑都尉郑吉率西域诸国5万人迎之。汉朝封日逐王为归德侯。郑吉在西域,破车师、降日逐,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因此号称都护。郑吉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设置都护府,对乌孙、康居等36国进行督察,使汉朝的号令更好地在西域得到执行。

王莽改制

公元8年,王莽自立为帝后,为了解决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王莽进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公元9年,王莽下令天下的土地一律改称王田,天下奴婢。一律改称私属,都不能进行买卖,各家土地超出规定的,要把地分给九族或邻里;无田的人家按照一夫百亩的标准受田:违抗不遵者流放。第二年,王莽又下诏实行五均六筅。在全国的大都市设立五均官管理市场,盐、铁、酒、铸钱,五均赊贷等五业由国家经营,私人不许经营。政治制度方面,王莽也进行了大幅度的变更。王莽的改制,并没有解决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引发了更大的社会动荡。

绿林、赤眉起义

天凤四年(17年),荆州一带发生严重饥荒,新市人王匡、王风聚众起义,他们隐蔽在绿林山中,因而被称为“绿林军”。经过几个月的发展,绿林军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七八千人。后来,在人心思汉的情况下,绿林军在宛城南面的淯水上拥立刘玄为皇帝。恢复汉的国号,年号“更始”。更始三年(25年),刘秀即皇帝位,改元建武,东汉开始。

绿林起义的第二年(18年),琅琊人樊崇率众在莒县起义,樊崇英勇善战,青、徐各地的起义部队都归顺他。参加这支起义军的都是农民,他们都是为饥饿所迫。为了在作战时与敌人相区别,他们就在眉毛上涂上红色,所以称作“赤眉军”。赤眉军多方转战,后来西攻长安,起义在建武三年(27年)春宣告失败。这两次农民起义都给封建统治以沉重的打击,推翻了王莽政权,但最终还是充当了改朝换代的铺路石。

刘邦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爆发起义,全国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刘邦在其家乡沛县拉了几百人。在萧何、曹参、樊哙等的支持下,攻下县城,自称沛公。但由于势单力薄,他曾依附于当时声势浩大的项梁、项羽起义军,与项羽结为把兄弟,从此一同并肩作战。但不久,陈胜、吴广起义失败,项梁因骄傲轻敌,被秦将章邯偷营战败而死。于是。楚国群臣对部队进行了调整,决定兵分两路,进攻关中。楚怀王忌惮项羽残暴,便令他率主力北上救援河北,派刘邦进攻关中。并与群臣约定:“先入关者为王。”

公元前206年。刘邦、项羽同时出发,由于项羽军队在巨鹿破釜沉舟,大破秦军主力,因而刘邦并未遇到强劲抵抗。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率军顺利攻破咸阳,秦王子婴捧玉玺投降。进入关中后,刘邦召集成阳的百姓宣布废除严刑酷法,并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即杀人偿命,伤人及盗抵罪。此举不仅安定了民心,而且也争取了民心,关中百姓无不期盼刘邦为王。

同年,项羽攻破函谷关,进入关中。12月,项羽听说刘邦要称王,遂要率40万大军攻打刘邦。而刘邦只有10万兵马,无奈只得在项伯和张良的斡旋下,来到鸿门向项羽求和。项羽的大谋士范增认为项羽称霸天下的最大对手就是刘邦。于是设下鸿门宴,想除去刘邦。但由于项羽的优柔寡断,加上张良与樊哙的机智勇敢,刘邦最终逃了出来。公元前206年正月,项羽依仗无人能敌的强大势力,背弃“先人关中者王之”的约定,自立为西楚霸王,故意把刘邦封在了偏僻的汉中。由于实力悬殊,刘邦只得忍气吞声前往汉中。

此时,中原局势混乱,刘邦趁项羽征讨造反的田荣之机。率军一举攻破了关中。大受百姓的欢迎。自此拉开了刘邦与项羽间长达4年的楚汉相争。虽然刘、项实力相差甚大,但刘邦善于用人。公元前202年,刘邦30万大军在垓下将项羽层层围住,项羽军队兵疲粮绝,绝望之余与虞姬自刎乌江。随后,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刘彻

公元前156年7月7日,刘彻出生。刘彻自小有胆有识,机智过人,深得汉景帝的喜爱。4岁时就被封为胶东王,7岁时。又被景帝改立为太子。

公元前140年,景帝驾崩,年仅16岁的刘彻登基。史称“汉武帝”。汉武帝招贤任能,使得经济空前繁荣、文化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他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使得这一时期人才辈出。

国内政治、经济安定后,汉武帝便开始反击匈奴扰边,武帝曾15次出兵匈奴,其中,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与匈奴交战河南,夺取河南地,建立了朔方郡;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军与匈奴在河西交战,大败匈奴,并将匈奴赶出河西走廊;两年后,汉武帝乘胜出击,与匈奴在漠北进行了最大的一场战役,一举歼灭了匈奴主力;此后,汉武帝将疆域扩充至西域葱岭。继而,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又派大将唐蒙开西夷,并两越,疆至海南,大展汉家雄风。

但晚年的汉武帝,却挥霍无度,祀仙求神,迷信神鬼。然而后来他又能够认识与检讨自己的过失。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武帝东巡至泰山明堂时,对天地神灵、文武百官乃至天下黎民深切忏悔。同年,汉武帝下轮台罪己之诏。汉武帝及时醒悟转运危局,不仅避免了亡秦的覆辙,也为自己的一生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不仅巩固了自秦始皇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还扩大了中国的版图,奠定了中国地大物博的基础,大致确定了今日中国的版图。他的锐意改革、尽心求贤造就了大汉的鼎盛之世,与唐朝并称“汉唐盛世”,使大汉扬威万里。

司马迁

公元前145年,司马迁出生在夏阳(今陕西韩城)的一个官宦家庭,但当时其父并没有作官,而是生活在农村,因此,司马迁从小耕读于故里。他自幼聪明懂事,每去放牛,也总会带上一本竹简,边放牛边读书。

公元前135年,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举家迁居长安。虽然官职卑微,但司马谈始终对历史论著报有宏愿,并寄希望于儿子司马迁。此时的司马迁虽只有十岁,但却能诵读古文,通晓诸多历史,后来,父亲又费尽周折,让司马迁拜师于儒家大师孔安国和董仲舒,使得司马迁年纪轻轻就已通晓了诸多学问。

司马迁20岁时,张骞出使西域成功返回,这使父亲萌生了要司马迁游历各地的念头,司马迁也正有此意,于是他开始壮游大江南北,网罗了很多史料。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08年),父亲司马谈去世,临终前一再叮咛司马迁要完成他修订通史的志愿。元封三年,司马迁继父职。

然而,公元前99年的李陵事件却让事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年,李陵率兵进攻匈奴,但终因寡不敌众,又未得到李广利将军的支援而吃了败仗。汉武帝大怒,于是,司马迁进言汉武帝说,李陵以5000兵杀敌2万,虽然被俘,不能算败;而李广利将军以3万杀敌1万,也不能算胜。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汉武帝竟偏袒李广利,将司马迁关进监狱,受尽非人的折磨,最后,受到腐刑。司马迁忍受着身心所受到的伤害,毅然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

《史记》

《史记》为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统治的黑暗和腐朽。司马迁著《史记》时,把每一个地点、每一个年代、每一个细节都进行核实,真实而生动地记载下每一个历史事件。他呕心沥血16载,写成了中国第一部历史巨著《史记》,为后人研究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史记》从传说中黄帝时代写起,一直写到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为止,汇编成130篇,52万字的史学巨著,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先河。被列为中国第一部“正史”。

乐府民歌

“乐府”是汉武帝时政府设置的音乐机构,它的主要功能是收集民间音乐,创作歌辞,改编曲谱,配乐演奏等。后人就把乐府里收集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汉乐府”或乐府民歌。汉乐府与《诗经》、《楚辞》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叙事性。《诗经》和《楚辞》都是以抒情为主,而汉乐府却是“缘事而发”,往往采用第三人称叙述一件事情。乐府民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采用了与《诗经》和《楚辞》不同的诗歌形式:杂言和五言。汉乐府的杂言是完全自由的,五言诗也越来越多,并且渐渐趋向整齐。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建安文人用乐府旧题诗反映社会离乱,唐代李白、杜甫都有乐府题诗作,自居易更是创作“新乐府”。

天不变,道亦不变

“天不变,道亦不变”是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出于董仲舒《举贤良对策》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道”是封建社会据以存在的根本原理,其核心是三纲五常。“天”主要是指自然界的最高主宰或天意。董仲舒认为,封建社会的最高原则是由天决定的,天是永恒不变的,因而按天意建立的封建社会之“道”也是永恒不变的。一个新朝代的君王,受天命统治人民,必须改制,徙居处,更称号,改正朔,易服色,就起居饮食等制度的一些具体形式作一些改变,但治理封建社会所必须遵循的根本大道,是不能改变的。在董仲舒看来。“五道之三纲”取诸阴阳(天)之道。阳为主,阴为从,“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臣、子、妻受君、父、夫的统治三道也是不能变的。董仲舒以“天不变,道亦不变”来论证封建制度和君主统治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后来成了束缚人们的精神枷锁。

金缕玉衣

1968年夏,在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上发现了两座保存完好的大型汉代墓葬。两墓系并穴合葬墓在石质山体中开凿而出,墓主为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的庶兄刘胜和其妻子。在这两座墓内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奇珍异宝。在这些令世人叹为观止的汉代珍宝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刘胜和其妻窦绾所穿的殓服——金缕玉衣。这两件玉衣的外观和人体的形状相似,它是用正方形、长方形或梯形的小玉片,四角穿孔,以金丝缀连而成,因此称为“金缕玉衣”。如果把金缕玉衣分解开来,可以分为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个部分。刘胜的玉衣全长1.88米,由2498片各种形状的玉片组成,仅金缕就重700克左右。

太阳黑子的最早记载

中国最早的黑子记载,是约成书于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中记载的太阳黑子现象:“日中有跋乌”。不过,世界上公认的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载,是西汉河平元年(前28)三月所见的太阳黑子现象,载于《汉书·五行志》:“河平元年……三月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而欧洲直到1610年伽利略发明望远镜后,才观测到太阳黑子现象。

同类推荐
  • 武夫专制梦:中国军阀势力的形成及其作用

    武夫专制梦:中国军阀势力的形成及其作用

    研究军阀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军阀是什么?如果按字面释义,军阀的“阀”有点近乎于日常我们所用的“霸”字,因为无论是什么角色的人,只要后缀以这个倒晦的“阀”字,就会变得霸气冲天。军阀可以理解为依仗武力无法无天的人。如果我们还想深究一下“军阀”一词的政治内涵,那么不用花多少气力就会发现两个为众多有关军阀伪定义所公认的要素,一是专恃武力,二是割据地方,英语“军阀”一词WARLORD恰到好处地显示了这两个要素(WAR,指军事、战争,LORD意为土地),无论是西方学者“凡是依军事实力主宰一个地区的人”(谢里登)的定义,还是国内的权威性概括“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军人集团”(辞海),概莫能外。
  • 名动河山

    名动河山

    帝王心术II——————八年前,天下四大名公子之一的四公子悄然退隐,八年后,隐迹在一个小镇上当一个平凡教书先生的四公子却还是逃不掉天下的纷争,面对天下十三国争相的延请,千万里破碎的河山,他该何去何从?温婉可人的侍女,名动神京的花魁,妙绝天下的医术,纵横千里的剑客,倾国倾城的美人,神秘无比的宝藏,还有那一双隐藏在幕后的黑暗之手,一切,都因为一个人的诞生,而变得不同!敬请关注寂寞继《帝王心术》之后2008年夏的又一力作——帝王II,之名动河山!————寂寞新书《止武》已经发布,书号:1174240。新书是玄幻类型,比历史更加精彩,敬请新老读者支持!谢谢!下面有八通,可点击直达!
  •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大唐末年,官吏普遍腐败。他们不思朝政,靠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贿赂上司,得到提拔重用后再变本加厉欺压百姓,从而导致了公元877年的黄巢起义。各地农民揭竿而起,战火迅速燃烧了全国十几个省,动摇了唐王朝的根基。
  • 大元王朝1

    大元王朝1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孟获立志传

    孟获立志传

    梦想成为小霸王孙策的主角,不幸变成了小蛮子孟获,由此展开了号称史上最衰之穿越的悲情旅程……
热门推荐
  •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孙颖瑞编写的这本《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讨论了元的文化和元代文人,关汉卿的社会剧、爱情剧、历史剧,以及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 上班做儒家 下班做道家

    上班做儒家 下班做道家

    儒家的基本特征是开拓进取、积极入世,儒家直面现实社会,力求探索一条改造客观世界的道路;道家的基本特征则是自然无为,面对残酷的现实,道家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能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熔儒道于一炉,张弛有度,方能进退自如。本书融合儒道思想精华,解读工作生活的智慧!
  • 乱世离歌

    乱世离歌

    一个被冠上克夫克亲煞星之名的女子。父母双亡,寄人篱下,遭亲戚嫌弃嫁入深宅大院,丈夫却是个傻子......从她嫁入高家大院的第一天,就有人不断惨死,当所有人把这一切都归咎于她这个煞星,她是认命还是......幽深的深宅,受尽凌辱的生活里,她的泪终将为谁而流?是痴傻的丈夫?觊觎她美色的小叔?还是那个死而复生的人......这一次,吉祥想做新的尝试。喜欢唯美文字的亲请跳坑,非小白,慢热,有耐心的亲猜跳坑,呵呵。吉祥会带你走进烟雨江南的富庶之地,回顾那些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希望,亲们在读者吉祥《乱世离歌》的同时,偶尔会想象,自己也穿着一身月白梅花的小袄,泡上一壶香茶,摆上一碟馋豆,在夜深人静的巷口,青灰斜飞的屋檐下,呼吸着江南泛着水气的潮湿空气。然后,在梦里,邂逅一次烟雨暗千家的古镇情缘......吉祥的古代文系列:歌三阙第一阙:《漓宫挽歌:药引皇妃》已完结。第二阙:《乱世离歌:克夫新娘》完结第三阙:《雪銮清歌:王妃吉祥》(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喜欢离歌的亲,一定会喜欢吉祥的新文《何当共剪烛》http://m.pgsk.com/a/139760/新坑期待亲们的支持~!
  • 景笙

    景笙

    一生一世一双人,谈何容易。景笙活了一辈子,两辈子,说来要的只是一份简单的感情。然而,有些事远不是相爱足以的……买一两间宅院,手持书卷卧躺于椅,书香花香,春风拂面,爱人在侧,其实,她的要求一点也不高,不是么?
  • 空山

    空山

    《空山》描写了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发生在一个叫机村的藏族村庄里的6个故事,主要人物有近三十个。本书由《随风飘散》和《天火》两部分组成,《随风飘散》写了私生子格拉与有些痴呆的母亲相依为命,受尽屈辱,最后含冤而死。《天火》写了在一场森林大火中,巫师多吉看到文革中周围世界发生的种种变化。
  • 仙风媚骨

    仙风媚骨

    修仙路上,别人弹指之间便能变昼为夜,撒豆成兵,挥剑成河,呼风唤雨。而叶青双,为什么这一切都只能用拳头解决?不用法术也行,反正别人也不能对她用。罢了罢了,既来之则安之,大不了咱不要优雅的姿态,做个暴力女修。于是,她扛上了一把比自身还大上两三倍的斧头,开始了崭新的修仙生活。诶诶,那边几个骚年,看什么看,没见过妩媚女子拿彪悍兵器吗?——————书友交流群:191963217,暂时空无一人,期待你加入……
  • 墨流

    墨流

    落古都,经过上古神的领域讨伐,最终被划分成了五大路。东临,西影,南斗,北通。中牠。五大陆分别由五大体质巅峰的代言人霸主所管理着。霸主是皇室与江湖的一道分割线。更是和平的象征。由于五大体质相生相克所以五大霸主谁都没有统一世界的野心。直到一副神秘的水墨壁画凭空的出世。使一位霸主莫名的身死,另一位失踪。由此以来,食物链之环掉了两节。世界便开始拉起了血腥的帷幕。
  • 六韬·鬼谷子谋略全本

    六韬·鬼谷子谋略全本

    严格忠实于原著;揭示原著思想精髓,解析古人千年智慧对现代职场、官场、商场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儒、法、道智慧的集大成之作!心理学、厚黑学、说服术三者合一。
  • 地理百科知识博览

    地理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地理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重生之毒心嫡女

    重生之毒心嫡女

    她是大夏国京都第一美女,也是丞相府幼年失母不受父喜的嫡长女。一朝嫁为人妇,夫妻五载。她为他付出所有,他却伙同她的庶妹和好友,做出杀妻灭子之事,甚至连她唯一至亲兄长也不肯放过。含恨而死之时,她发誓,若有来生,一定要他血债血偿。上天垂怜,她重生在与他的大婚之夜。毒妇归来,同样的人生轨迹,她却不再是原来的她!高门深户,相公奸诈,婆婆贪财,公公伪善,婶婶恶毒,叔叔凶残。夺财、害命接踵而来,她巧施妙手,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你悔不当初!承相府里,父亲不仁,姨娘不义,庶弟乖张,庶妹跋扈,恶仆仗势。陷害,暗杀纷涌而至,她从容以对,惩恶父灭娇妾杀弟妹,毒妇之名远扬天下!这一世,她誓将毒妇进行到底。这一世,她不再渴望爱情,只愿守护着自己在乎的亲人到老。却不想,发誓要让她死的男人,却非她不可。更不料,那个芝兰玉树高贵如仙前世今生都不曾有交集的男人,更是指名要娶她。*****精彩片段一*****“人生最有趣的是什么?”“是什么?”“是你娶了一个娇滴滴美艳艳的新娇娘,而这个新娇娘却隔三差五的在你碗里下个毒,晨起晚落的想着怎么弄死你!”*****精彩片段二*****“我心如蛇蝎。”“挺好,够狠才能站在我身边。”“我是残花败柳。”“无防,我也不清白。”“我悍妒,心毒,绝不与人共侍一夫。”“我也没打算铁棒磨成针,你一人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