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0500000018

第18章 隋唐(1)

李春巧建安济桥

隋朝,李春的家门口。院子里李春正在凿石,父亲在旁边指指点点,还不时地叹气:“洨河上只有一座木桥,两岸来来往往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掉到河里,再也没有上岸来,你娘就是……唉,我做梦都想造一座桥啊!”李春停下手中活计宽慰父亲:“等您病好了,我和您一道修桥!”

赵郡平棘县(今河北赵县)县衙里新来了个不学无术的县令,想升官想得非常焦急,身边的师爷出了个主意:“听说浚河上还缺一座石桥,每年都有人过破木桥不慎掉下河淹死,老百姓怨声载道,前几任县令都想修桥,但至今也没修成,要是您能把桥修好,老百姓肯定会对您感恩戴德的。”县令非常高兴,再一打听,了解到本郡的李石匠和他的儿子李春是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于是就派师爷去请。师爷来到李春家道明原委,父子二人十分欣喜,怎奈李父知道消息后的当晚就去世了,临死前反复告诫李春:“工程浩大,一定要考虑周详而后行。你一定要把桥修得结结实实,爹在天之灵也可瞑目了!”李春含泪答应了。

李春安葬了父亲,就前去县衙报到。县令知道其父已死,大失所望,催促李春速速造桥。李春深知事关重大,决定暂缓,先进行调查研究。县令急功近利,坚决不允,李春十分无奈。一连几个月,李春也没有出现,县令几次派人去找,都没有下落。百姓传言,李春不会造桥,又怕得罪县令,举家远迁了。县令知道后非常生气,眼看朝廷秋考迫在眉睫,他焦急万分……

一天,师爷兴冲冲地跑来报信,说李春回来了,县令气急败坏,下令拘捕李春。县衙里,县令拍案问罪:“我让你造桥,你竟然跑了?!”李春取出很多图纸说:“这一段时间,我走遍了黄河南北,做了许多实地考察,我想弄明白为什么石桥会那么容易地被冲垮,但至今仍无结果。”县令不问究竟,只是严令他必须在秋考来临之前将桥造好。李春无奈,只好按他的要求建桥,但心里实在没有一点把握。秋考时,工程按期竣工,按察使(掌管分道巡察、考核)前来考绩,对造桥一事大大夸奖了一番。县令喜上眉梢,而李春却高兴不起来。

大雨中,李春和一位老石匠前来观察新桥,看见桥墩上的石头在洪水冲击下不断掉落在河里。李春知道这座桥寿命也不会长,突发奇想:“能不能用没有桥墩的桥来代替它?”李春有了这个想法,感到非常兴奋,赶忙回到家里细细研究。他迅速画了一张图纸,向老石匠介绍:“你看,在桥中间留一个大拱,两边各有两个小洞,这样洪水再大也拿它没办法。洪水小时,可以从桥的大拱流过;洪水大时,上边的四个小洞也可引水。而且可以加大桥身的弯曲度,使它高于两岸,洪水无论如何不会冲击桥身的。”老石匠十分赞赏他的想法,然而对新桥的坚固性仍持怀疑态度。但看到李春如此满怀信心,老石匠还是决定支持李春。县令听说要拆掉大桥、另造新桥,极力阻拦,因为眼看皇帝擢升官员的诏书就要下了,千万不能在这个时候出什么差错。李春无奈,只好率领众石匠先行准备石料,等待时机。

又一次洪水袭来,大桥果然被冲垮了,县令心急如焚,速令李春改造新桥。李春率领众石匠昼夜施工,新桥很快就建成了,乡亲们都到大桥上去参观,有人问及新桥可以支撑多少时间?李春笑言:“我保证它一百年不会塌!”县令听说新桥建成,也来凑热闹,心中暗自盘算,这下子可要升大官了。他正在暗喜,突然衙役慌慌张张跑来报告:“大隋完蛋了,唐国公李渊做了皇帝,国号大唐,新任县令已经来了,要你赶快回去收拾东西走人哪。”县令听罢,瘫坐在地上,人们一阵哄笑。乡亲们都让李春给石桥起个名字,李春沉思良久,说:“修桥原本就是为了百姓,就叫‘安济桥’吧。”众人齐声叫好。

魏征直言进谏

唐朝初年,唐太宗率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前往洛阳(今河南洛阳市),排场豪华,声势浩大,魏征、房玄龄等朝廷官员也随同前往。途经昭仁宫时,唐太宗因饭菜不可口、器具不华贵而大发雷霆,随行的大臣们吓得不敢吱声,只有魏征走上前,不慌不忙地说:“隋炀帝每天大吃大喝,精美的食物吃不完,却还要常常责备百姓不献食物,抱怨食物不够美味。如果陛下与隋炀帝一样贪图享乐,让骄奢淫逸的思想乘虚而入,那么,大唐如何能够长治久安呢?况且我朝新立不久,国力尚虚,陛下更加要懂得节俭啊!”这一席话说得唐太宗下不了台,非常尴尬。幸而房玄龄善解人意,及时解围,唐太宗才接受了魏征的进谏,决定将宫女、卫士等陪同减去一半。

当晚,房玄龄拜访魏征,善意地劝告他进谏时一定要注意言语用辞,给皇帝留些情面,也可避免引来杀身之祸。魏征对房玄龄的一片好意并不领受,义正辞严地说:“臣子进谏陛下,当直言不讳,又怎能拐弯抹角,含糊其辞?”房玄龄只好无奈地离去。

几个月后,太监寻来一只小鹞献给唐太宗,小鹞乖巧可爱,唐太宗爱不释手,整日把玩,连大臣参见也不顾了。魏征听说后,不顾房玄龄阻挡,直奔皇帝寝宫,唐太宗措手不及,只好将小鹞藏在衣服里。魏征当面质问唐太宗,单刀直入地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陛下若在小事上马马虎虎,日后必然铸成大错!”唐太宗有些生气了,但却无语反驳。魏征走后,唐太宗拿出小鹞,却已经耷拉着脑袋,死了。

两年后,在唐太宗的治理下,国富民强,天下太平,百姓也粮仓充盈,夜不闭户。此时的唐太宗有些飘飘然了,决定大兴土木,修复先皇的陵墓。这一想法受到了朝廷上下的一致赞成,尤其得到尊孔崇儒、提倡孝道的房玄龄极力拥护。大家纷纷认为修复先皇陵墓,是为天下人树立了一个尽孝道的楷模,乃功在千秋之举。但魏征却又一次不合时宜地站出来,极力反对,并搬出隋炀帝营建东宫的教训,担心唐太宗重蹈亡国覆辙。朝廷上一时气氛紧张,唐太宗愤而离去。大臣们纷纷指责魏征倚老卖老,不通人情事理,就连一向支持他的房玄龄也走向了对立面,魏征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古代酒器退朝回府的魏征闷闷不乐,家人问起,魏征道出心声:文武百官中不乏阿谀逢迎的小人,唯有房玄龄与自己是同道之人,虽然在某些见解上难以苟同,但两人同样一心为国,可如今,他居然和其他平庸之辈一样,极力怂恿皇上铺张浪费,实在叫人寒心。

几天后,魏征上书唐太宗,不屈不挠地反对修建陵墓,唐太宗怒不可遏,扬言不杀魏征难解心头之恨。此时,房玄龄却出乎意料地站出来替魏征说话:黎民百姓连连遭受战乱之苦,好不容易遇到陛下这样的明君治国有道,从而国力昌盛,百姓安乐。可如今,若又要大征劳役,只怕民怨沸腾。在房玄龄的劝慰下,唐太宗终于决定取消修建陵墓的计划。原来,魏征与家人的一番话传到了房玄龄的耳朵里,房玄龄恍然大悟,被魏征的先见之明所折服,心甘情愿地放弃了自己的主张。

数年后,魏征染病身亡,唐太宗亲自祭拜,并感慨道:魏征一去,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玄奘天竺取经

唐朝的西北边疆,荒凉的戈壁滩上有两个中年和尚风尘仆仆地行进着,其中那位师兄就是玄奘,他与师弟两人长途跋涉,同往天竺(今印度)取经。他们来到关卡口,请求守门将领准许过关。将领非但不答应,还将两人当成突厥的奸细,不由分说就将他们关押起来。将领经过严刑逼问,一无所获,一怒之下要将两人斩首示众。师弟一听,吓得浑身哆嗦,语无伦次地要求退回长安(今陕西西安市)。玄奘冷静地晓之以理,他说:“目前国内佛学一片混乱,令人深感遗憾,若能去天竺取回真经,解答众佛徒的困惑,当是一件无上功德。况且,突厥屡屡犯我边疆,杀我百姓,恶如豺狼,人人得而诛之,我们怎么会去给他们报信呢?”最终,将领被玄奘的一片诚心所感动,破例放两人出关。临别时,将领提醒玄奘:“从长安到天竺,漫漫征途几万里,这后面就是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漠,而且还要爬雪山、过草地,恐怕你们还没走多远就已经葬身沙海了。”果然,没走多远,眼前就出现了茫茫无际的沙漠,巨大的龙卷风夹着沙土扶摇直上几百米高,差点将两人卷向半空。但这些艰难险阻都没有动摇玄奘西去取经的决心和意志。

数月后,两人来到高昌国(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一带),发现举国上下非常推崇佛教。国王听说来了两个从大唐去天竺取经的和尚,非常高兴,将他们奉为上宾。国王告诉两人:国民都很信仰佛教,但却无人能为百姓阐释佛理。他希望玄奘两人能留在高昌国传经讲道。为了打动两人的心,国王开出了十分优厚的条件:封两人为护国法师,建一座全国最大的寺院供养两人,且加赏黄金百两、骏马千匹。师弟有些动摇了,但玄奘却断然拒绝。国王看出了师弟的心思,故意叉开话题,草草了事。然而到了夜里,国王偷偷地来到师弟的房间,两人将条件都谈妥了。

第二天一大早,玄奘找到师弟催促启程,师弟故意拖延时间,含糊其词。玄奘看出内有隐情,与师弟发生了争执,国王一怒之下将玄奘押入大牢。玄奘为了能西去取经,绝食三天三夜,且滴水不进。国王听说此事后,有些感动了。

一天夜里,玄奘突然惊喜地发现四周空无一人,他赶忙收拾行李,悄悄溜了出去,一路跌跌撞撞、连滚带爬,没命地奔跑着。这时,背后传来高低起伏的喊叫声,玄奘回头一看,一条长长的“火龙”绵延而来,知道一定是有人追来了。他心里一急,脚步加快了,却不慎滑了一跤。这时喊声越来越近,玄奘绝望地仰天长叹:“没想到我葬身异国,只可惜取经无望了!”但追兵跑过来并玄奘取经没有擒拿玄奘,原来他们是奉国王的命令,前来护送玄奘西去取经的,玄奘喜出望外。追兵牵出一匹白马,说:“这是我们国家最好的一匹马,能日行千里,国王吩咐送给你。”又掏出一封信,“这是我们国王写给沿途各国国王的文书,遇到什么困难可以请他们帮忙。”玄奘感激不已,朝王宫方向拜了几拜,骑马西去了。

他一路穿越雪山草地,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到达了天竺,拜摩揭陀国(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佛学造诣最深的戒贤法师为师,苦读经书。十几年后,他成为天竺学问最深的佛学大师,很多人希望他留在天竺,但都被玄奘婉言谢绝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更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终于,他带着大量的经书又回到了长安。

禄东赞五解难题

唐朝,长安城(今陕西西安市)。宽阔的大道上正行进着一支队伍,旌旗飘扬,衣着鲜艳,引来无数围观的百姓,街道上好不热闹。几匹精壮的白马托动着好些个木箱,木箱没有封顶,人们可以看见里面装的是黄金千两、珍宝百件。围观的百姓“啧啧”称奇。原来,这是吐蕃赞普(王)松赞干布派使臣入唐求亲的车队路经此处。为首的年轻大臣便是吐蕃使臣禄东赞,他骑一匹高头大马,神采奕奕,气宇轩昂。车队一路行进,终于到了皇城。

皇宫内。唐太宗正为五国使臣进京求娶文成公主一事颂心。太宗:“这五国都派了使臣而来,想要迎娶朕的文成公主;若是草率决定,有失大唐尊严,也会引起各国的非议,这……这该如何是好呢?”一大臣上前道:“皇上,臣有一计。不如来个‘比文招亲’,让五国使臣来解五道难题,谁获胜,谁就能为自己国家的君王迎娶到文成公主。这样,既可不失公允,又可使五国使臣心服口服。”太宗连声称好,立即让大臣们拟定考题。

第二天,五国使臣上殿拜见太宗时,迎来了第一道考题——“九曲穿丝”。九曲明珠内“九曲八弯”,虽然两端有孔,但若想穿线入孔,实属不易,该怎样将丝线穿入珠中呢?

禄东赞目不转睛地望着明珠,沉思着。突然,他看见了地上的小蚂蚁,心生一计。禄东赞用马鬃拴住蚂蚁的腰部,轻轻吹了口气,蚂蚁便乖乖地爬进了珠孔;待它从另一端爬出来时,禄东赞赶忙用丝线接住马鬃,轻轻一拉,丝线便穿入了孔中。

紧接着,第二道考题出现了。只见殿外两边的马厩内各拴着一百匹母马和小马,谁能将每匹小马准确无误地送到它自己的母亲身边呢?那四国使臣傻了眼,唯有禄东赞胸有成竹地向太宗请示道:“陛下,禄东赞斗胆,请陛下同意将这些小马饿上一天。”太宗疑惑地点了点头。

第三天清晨,天还未大亮,太宗便兴致勃勃地出现在马厩旁。禄东赞解开了拴住小马的木栏门,将小马放出马厩,只见饥饿的小马驹们一刻也不耽搁,立即奔向自己的母亲,有滋有味地吮起乳来。太宗见此情景,不由连连称赞。

两道题考过后,使臣们各自回驿馆休息。当禄东赞正在驿馆房间内挑灯夜读时,忽听外面一阵喧哗。原来是宦官前来传达皇上旨意,让各国使臣连夜进宫晋见。禄东赞觉得事有蹊跷,派人准备了一小袋青稞面,一路留下记号,以便原路返回。

五国使臣终于到达了皇宫,个个气喘吁吁、疲惫不堪。正在这时,传话的宦官又出现了。“皇上让在下传个话,今日夜已深,请大家即刻回各自的驿馆休息。”那宦官笑眯眯地说道。众使臣一片哗然。原来这就是太宗所出的第三道考题:谁能在完全陌生而没有别人帮助的情况下,独自回到各自的驿馆,先到者获胜。众人都在后悔进宫时没有留下记号,只有禄东赞不慌不忙地沿着路上撒的青稞面标记,第一个回到了自己的驿馆。

第四天,在金銮殿上,各国使臣们“一决雌雄”的时刻终于到了。太宗请出了大唐史官,并让五国使臣各提一个有关历史的问题,谁的问题能将史官难倒,谁就完成了第四道考题。

使臣们各显神通,有问“中华文明之开山始祖”的;有问“张骞通西域之贡献”的;有问“祖冲之之成就”的;更有甚者,居然问“关公为何短命?”史官不紧不慢,对答如流。四国使者一一败下阵来,只剩禄东赞一人了。

只见他从容不迫地上前问道:“大人,您博学多才,我无论如何是难不倒您的。现在我只向您提一个问题,请您告诉我——我应该向您提出什么问题,您才答不出来呢?”“这…”自信博学的史官突然间愣住了,不知该回答什么好,只能低头认输。

太宗对着五位使臣正色道:“各国使臣,朕所出的五道难题中已经解出了四道,现在只剩下最后一道,请大家务必全力以赴,不要失去最后的机会。”此时,大殿上突然出现了一群公主打扮的女子,人人年轻貌美、个个衣着相同,乍一眼看去,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这最后一道考题便是:到底谁是真正的文成公主?

禄东赞凝神片刻,突然大叫一声:“我认出来了,公主头上有朵红云!”太宗顿时一愣:“文成公主头上有朵红云,朕怎么不知道?”他一边想一边朝公主望去。那些假扮公主的宫女也纷纷向公主望去。文成公主更是吃了一惊,抬头朝自己头上望去。禄东赞看得真切,便大步上前,跪在文成公主身前,高呼:“吐蕃使臣禄东赞拜见公主!”

太宗见此情景,当即将文成公主正式许配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禄东赞下跪谢恩,太宗满脸欢笑,文成公主也笑意盈盈,各国使臣连声称赞,大殿上一片欢腾。

孙思邈为民除病

同类推荐
  •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从修身之道、用人智慧、危机管理、协调沟通、有效激励、创新思维、制度管理、团队建设、竞争策略等方面阐述了经商谋业的经验技巧、策略及素养,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商人的综合能力。相信您读完这本《商人也要学点国学》后,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经营管理智慧,还能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受益终生。
  •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是作者在扬州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的直接意图是针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自觉”而提出的,这是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学史老话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一直为学界感兴趣呢?因为“文学的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转型。今夭我们所见的文人文学的基本格局,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学建构历史过程,同时还隐含着古代文人文化品格建树的若干资讯,许多学者封此感兴趣是有理由的。
  • 山西民间笑话

    山西民间笑话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时间跨度数千年,从诸神创世到明治维新前的历史;人物涉及成百上千万,从高天原的神灵到难以定论的神武天皇,从大权在握的女天皇到美艳绝代的宫妃,从奇谋异策的豪杰到权重朝野的将军……各色人等,一个个惟妙惟肖;事件不胜枚举,从诸神创世到神武建国、大化革新、仿效汉唐、源平合战、德川幕府。一幕幕内乱纷争、勇武好斗的惨剧;一桩桩争权夺势、君臣反目的闹剧;一件件家族情仇、父子相残的悲剧……以全景视野扫描日本历史,透析她错综的步伐、曲折的轨迹,更清晰、更完整的了解日本千年历史的传奇与真实。在潇洒流畅的笔锋中启悟智慧,在幽默诙谐的解析中知史明鉴。
  •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热门推荐
  • 一学就会做炒菜

    一学就会做炒菜

    《一学就会烹饪丛书》精选了近1500种美食的烹饪方法,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一学就会,是饮食男女应该了解的上选读本。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倾城公主要选夫

    倾城公主要选夫

    缘起缘落,一切皆由一个缘字开始。她被赞貌美倾国,绝代风华的公主,他被称是雍容华贵,拥有与生俱来的王者之质的王,他胸怀天下,他风流却独许她一颗完整的心,不惜舍弃那唾手可得的王位。他总是用温柔的眼神注视着她的背影,追随于她的左右,殊不知她早已痴心他付。烽烟起,战火燎,自古江山美人如那古语所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 古代水利工程

    古代水利工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水利工程》水利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命脉。几千年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智慧善良的中国人民同江河湖海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修建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京抗大运河等。这些水利工程不仅规模巨大,而且设计水平也非常高,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不仅给当时的人们带来益处,而且泽被后世,影响深远。
  • 爱你是最好的时光2

    爱你是最好的时光2

    有一种爱情,就算分离再久,一旦相遇就会有奇迹。聂宇晟学成归来,成为当地医院的心外科医生。七年来,聂宇晟设想过无数次自己与昔日恋人谈静重逢的场景,却没想到再见时,他成了谈静儿子的主治医生。一贯冷静、自律又沉稳的聂宇晟,面对这个他曾经呵护备至、爱到无以复加的谈静,变得迷茫与不解……
  • 敢钓我娘,滚开

    敢钓我娘,滚开

    天哪,这是什么世道?和自家哥哥的一个拥抱,居然引发了哥哥粉丝的不满?她被推下池塘淹死不说,还狗血的穿越了?什么?拖油瓶?为什么她也会有?而且还是她自己亲自生的!这都是什么事啊?宝贝精明能干,帮助妈咪她驱苍蝇,赶老鼠,做的那是一个尽职!美男多多?姐不稀罕!咱追求的可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只羡鸳鸯不羡仙!呃?做不到?那就——滚!!!!!片段一:“娘子,你的眼中到底有我吗?居然还敢和别的男人光明正大的在一起!”落铭轩的眼中突然爆发出无名的怒火!他可以爱她,宠她,但是她绝对不可以背叛他!“我就是和别的男人在一起,怎么了?我们还同吃同住同睡呢!”羽悦不满的看向落铭轩,再看看自己旁边不小心撞到的人,他到底在发什么神经啊?“同住…同睡…”落铭轩觉得自己的心好像在窒息,她怎么可以这么对待他?满腔的爱换回来的到底是什么?“咦,妈咪,你是在说和我吗?”一个粉嫩嫩的娃娃突然蹦了出来,疑惑的问道。“…”你出现的真不是时候,羽悦用眼神控诉着自家的儿子。片段二:“悦悦,跟我回去!”落铭轩霸道的看着羽悦,一心想要把自家的亲亲娘子带回家。“老头子,你当我是死的啊?想要带走我妈咪,那就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羽杰毫不示弱,想把人带走?行!打过他再说!“儿子…你…”能打的过他吗?很是怀疑的看着自家儿子那小小的身板,羽悦默然。“妈咪,放心,他输定了!”他刚刚可是说从他的尸体上踏过去,有本事就杀死他!片段三:“你们要怎么样才肯跟我回去?”落铭轩已经感觉到深深的无力了,这娘俩,他是彻底的投降了。“我要你的钱!”羽悦笑眯眯的说道。“我要你的权!”羽杰欢快的笑道。“好!”钱和权能够换回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值!“妈咪,太好了,这样我们以后出去玩,他就不能让人去捉我们了!”羽杰开心极了。“是啊,而且他也没有钱去找我们了!”羽悦抱起自己的儿子,使劲儿的亲了一下!“你可不许反悔哦!”母子两个异口同声。“…”他现在就已经追悔莫及了。“那我和你们一起去!”反省了半响,落铭轩突然开口。“…”母子两个默然。虽然开始有点小白,但是咱保证,绝对不是小白文哦!亲们看过来,喜欢的话收藏一下哦!推荐友友滴文文~~~相公滴《上校爹地,耍流氓》:汐儿妞滴《魅世至尊》:小骨头滴:《娘子,别逃了》:l落雪吖滴:《师兄,你别跑》:残姐姐滴:《腹黑总裁的律师情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巨象

    巨象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这本《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就是其中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