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0400000011

第11章 悌篇(4)

司马温公照耀青史的伟大风范,启发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人们从他不凡的品操中,体会到了真正的忠诚爱国与骨肉的至情,也见到了一位读书人能“退则独善其身,进则兼善天下”的卓绝操守。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身体力行,追随这种不朽的精神风范,世世代代绵延不绝、长盛不衰。

【注释】①宋朝司马光,字君实,人称司马温公,他对待父母极其孝顺,对待哥哥弟弟极其友爱,侍奉皇上极其忠心,对待朋友极其诚信,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贤明的宰相和知名的学者。他投注了一生的心血所编纂的《资治通鉴》,记载了中国历史中许多善恶成败的经验教训,为后世子孙留下了一部珍贵的政治殷鉴的宝典。

司马光年仅六岁,就具有非同寻常的气质。有一次他听到《春秋·左传》的故事之后,非常地兴奋,回到家里就讲给家人听,对其中的道理都能很清楚地讲述出来。从那以后他就手不释卷、刻苦读书,有时读到入了神了,连吃饭睡觉都忘记了。

在拜读圣贤书的过程中,他不但产生了对历史殷鉴的深刻印象,从而奠定了编纂《资治通鉴》深厚的史学基础,而且也树立了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所以,他一生不但在学问上博古通今,而且在品德上更是卓绝超迈。

有一天,他在书房里正专心地埋头读书,窗外同龄的小朋友都在开心地玩耍。突然间传来了一阵惊恐的呼叫声,紧接着一群孩子接二连三地都惊叫起来,后来,惊叫声又变成哭喊声。

司马光察觉到情形不对,赶紧合上书本走了出去,只见水缸里露着两只手,一个小孩在惊慌失措地挣扎着,孩子的头不时地冒出水面。原来是一个调皮的孩子爬到了水缸上面,一不小心就掉了进去。小朋友们被吓坏了,哭喊着不知如何是好。

司马光突然看到旁边有一块石头,灵机一动,就把它用力地扛了起来,朝水缸狠狠地砸了过去。只见缸里的水哗哗哗地奔涌而出,水里的孩子得救了。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几乎传遍了京洛一带。一时,年纪小小的司马光竟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大家都对他智勇双全的表现赞叹不已。

时光荏苒,转眼间司马光已经二十岁了,他不但品格超群,而且书读得非常精博,就在这一年考中了进士。生性简朴的他一向不喜欢华丽,中了进士之后,要参加喜宴、晋见皇上,大家都穿上最华美的衣服,戴上大红花,而唯有司马光不愿意戴花。同僚就跟他说,这是皇帝所赏赐的,不能不戴,他才勉强地插上一枝,由此可见,他是何等勤俭。尤其当他位极宰相时,也依然是粗茶淡饭,衣着简单,生活俭朴,一生保持着勤俭清廉的风范。

早年,司马光并没有小孩,他的夫人很着急,就为他寻觅了一个小妾,趁机送入书房,正气凛然的司马光明白夫人的意思,但却连正眼都不瞧一眼。此妾很想试探他,顺手取了一本书,温柔地问他:“这是什么书?”话语间还故作妩媚之态。司马光不为所动,面容立刻变得更加严肃,他毕恭毕敬地站了起来,拱起手,非常郑重地回答:“这是《尚书》。”结果,本想大献殷勤的妾也知难而退。正由于接受了圣贤的教诲,刚正廉明的司马光才能把持住做人的分寸,丝毫不为所动。

温公一生不爱名利,行谊谨慎,从来不说虚妄不实的话。尤其晚年更是如此,他一生光明磊落,立身处世堂堂正正,从来没有一件事是不可告人的。也就因为他的磊落风范,这一段话成为流传千古的美德,也是后人对他最推崇的德行之一。

当时王安石提出了新法,司马光看出新政对百姓的危害很大,所以他不畏权责的迫害,极力地反对,得罪了不少当权的政客,因此埋下了祸患。后被降职外放外,他并未因此而畏惧权势,完全不计个人得失,仍然深切关注着百姓的疾苦。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就是他高洁的风范。

当时,司马光居住洛阳,想就此隐退,终老余生,但是百姓却希望他能继续在朝廷任职。史书记载,百姓们在家中日夜祷告,甚至在路上呼号哭泣,苦苦哀求他不要离开。这样的民心所向,哪里是普通的才智德能所能感得的?这是非比寻常的德行与真诚爱民,才能得到民心如此的拥戴。到了哲宗的时候,司马光重新备受重用,成为当时的宰相。

与司马光卓绝高迈的品格一样流传久远的,是他用了十九年的时间,以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所编纂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这部史书,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举凡和民生休戚、国家政务有关的事迹,无论是善恶功过、是非成败,凡是可用来告诫后人的历史经验,都节录下来,以严谨的态度汇集整理成册,期望能作为往后的施政参考,借此惕厉后人不要再重蹈历史的覆辙。展读这部《资治通鉴》,绵延不绝的历史经验,我们不得不由衷地感恩先贤的用心良苦。这是历经多少心血才得以承传,使我们能够汲取这么多先人宝贵的智能与经验。《资治通鉴》的历史经验无非就是我们最好的借鉴。

勤政爱民的温公在晚年病重的时候,仍然拖着虚弱的身体,亲自处理公务,甚至通宵达旦地工作。有一次他病情加剧,昏迷了过去,口中仍喃喃自语,仔细一听,所说的全都是天下大事。

作为一位贤臣良相,司马温公贬官之时豁达超然,而当他重新掌握大权时,则毅然承担起整治天下的重任,广开言路,举荐贤才,振兴国家,《宋史》称赞他建立的是扭转乾坤的不朽功业。他勤政爱民的风范,得到了天下百姓对他的爱戴,他也以光耀千古的德泽,得到了一代代的华夏子孙对他不尽的感恩和追念。

②谥:shì,古代在最高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

朱显焚券

朱显兄弟,租产已分,不敢异处,取券尽焚。

在元朝真定这个地方,有一位叫朱显的人。元世祖至元年间,朱显的祖父卧病在床,想到自己随时都会撒手人寰①,于是他决定在弥留之际,将家产按等份分好,还立下了字据,把后事交代得非常妥当。

英宗至治年间,朱显的哥哥不幸过世了,留下了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家里一片萧瑟凄凉,令人分外感伤。看到侄子们孤苦无依,朱显非常地难过,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他对侄儿彦昉等人有着特别的照顾,把他们看做是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无微不至地细致关怀。

看到侄子们年纪这么小,还没有能力自立。如果就这样把财产均分,各奔前程的话,那有谁能够关心孩子们的教育?又有谁能在身边料理,他们想象不到的种种问题?如果没有人帮助他们撑起这个家的话,往后的情形将会怎样?放他们不管的话,于心何忍?想到这里,恻隐之心油然而生。

于是,朱显就对他的弟弟朱耀说:“父子兄弟,本就同气连枝,不可分离。现在,哥哥已经离开我们了,他的孩子那么小,无论是情理还是道义上,我们都需要代替哥哥来履行长辈应有的责任,把侄子的生活安顿好,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此外,如果没有长辈在他们品行上日日督导的话,又怎能培养他们的厚道善良?所以我们是不是不要分家,全心全力来看护和照顾?”

平日,哥哥总是在默默地关怀年幼的侄子,那么的真诚无私,弟弟被他深重的情义所感动。而今,哥哥又为了侄子而决定放下这笔丰厚的遗产,让整个大家庭共同来分享。对哥哥无私的心怀,他由衷地佩服与敬爱。

于是,他们一同来到祖父的墓前,把祖父留下来的分产证明,全部焚毁。从此之后,这一家继续其乐融融地共同生活在一起,互相关怀照顾,非常地温馨。

年少就失去父母,这真是人间的至痛。如果没有亲情的力量来维持家庭的温暖,那孩子如何心智健全地成长呢?如何培养对周遭一切热切的关怀,经营积极向朱显焚券上的人生?在侄子们最为艰难的时候,如果还分家分财产,情何以堪?朱显的焚券,不但是尽了兄弟应有的手足情义,也是对父母尽最大的孝心。

兄弟同气连枝,对父母而言,都是亲生的骨肉。而对于祖父母来说,这些儿孙都是他们最疼爱的人。兄弟姐妹同根同源,就像是从同一棵树生出来的枝杈一样,彼此亲密无间。

在祖父的眼中,儿孙都同样可爱,因而一视同仁,平等关怀。这就如同父亲看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并没有轻重厚薄之分。因此,一家人相互扶持照顾,是天经地义的,就像一只手帮助另外一只手一样,何来分别之有呢?

朱显和弟弟朱耀看到侄子们生活贫困,无依无靠,于是将祖父留下的田产证明全部烧毁,一家大小继续生活在一起。实际上,这不但没有违背祖父的遗愿,反而深深地慰藉着祖父的心。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儿孙贤德孝顺,互相关怀帮助?父母那期盼牵挂的心,是永不磨灭的,就算是远隔天涯,也要把自己对孩子深深的爱,带到另一个世界去。

孝顺的朱显,深深体会到父亲对子孙的关怀疼爱。立下均分财产的证明,正是源于这样的爱;而今将它全数烧毁,更是从根本之处,透彻理解了爱的真义。这良苦的用心,更加显扬了朱显的一片孝心。因为天下没有一个父母希望见到儿孙分了财产之后,反而更加贫困、拮据。

综观现代社会的生活情形,这种淳朴厚道的心行,已经越来越少见了。甚至有许多人在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就很想要得到父亲的财产。曾经听一位朋友说到,有一次他儿子看过电视之后,就问父亲说:“爸爸,如果你死了之后,你的财产就全都是我的了,对不对?”

当时,孩子才七岁,他的父亲听到这样的言语,非常地难过。到底自己对孩子辛勤地养育为的是什么?为什么孩子这么小就会讲出这样的话来?他内心十分感慨地说:“在这种仁义道德废绝殆尽的社会当中,将来年纪大了的时候,养儿防老是不可能实现的,唯有自求多福,才是最好的保生之道。”伤感的话语,令人感慨莫名。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教育问题。孩子看了电视之后,竟然说出这样的言语,为人父母的人是否曾经考虑过,电视媒体,网际网络,它们的危害性、它们污染的程度,到底有多深、有多强?我们一定要正视这个问题。

因此,为人父母的人,有没有认真地去了解,孩子们所看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节目?是否注意到,电视的污染,网络的影响,对孩子的品德、思想所产生的种种负面作用?

期望天下的父母,能从日常生活中切实关注自己子女的教育问题,多着重德行的培养才能防患于未然。如果我们能为他们多讲解一些教忠教孝的德育故事,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开始,建立孩子孝悌的观念。深信,将来他一定能够成为一位孝顺而又贤德的人。

【注释】①寰:huán,广大的地域。

张闰①无私

张闰无私,八世同居,共织互乳,缙②绅不如。

元朝张闰,她家里有八代不曾分炊,共同生活在一起。最难能可贵的是一家上下有一百多口人,都非常和睦,从没有是非,没有闲话。每天张闰都领着家里这一大家的妇女们会聚在一个房间里,一同做着裁缝或织布之类的活计。工作完毕后,所有织好的布和做好的衣服,统统收归于仓库之中,没有一个人会占为己有。每逢小孩啼哭的时候,那些妇女们无论哪一个看见了,就抱起来给他吃奶,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都作为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和爱护。而这些孩子也一样不分是不是自己的母亲,凡是有人喂他,他就能停止啼哭了。可见,她们一家是多么和睦和相融。

当时一些当官或大户人家都自惭不如,所以到顺帝至元年间,朝廷里就派了钦差,在她家门前旌表起来,把她们作为大家的学习榜样。

【注释】①闰:rùn。②缙:jìn,古代称官僚或做官的人为缙绅。

章溢代戮①

章溢之侄,为寇所擒,愿以身代,贼亦心钦。

元朝顺帝至正壬辰年间,黄州的地方有一伙盗贼从福建省过来,侵犯浙江省龙泉县赞善等地方。这个时候,有一个友悌的人叫章溢,同他的侄子章存仁逃到山里避乱,不料,章存仁被盗贼捉去了,章溢赶紧跑去对盗贼说:“这是我的侄儿,他的年纪还小,哥哥只有这一个儿子,不能让哥哥没有后代,我情愿自己来替我侄儿去死,千万不要杀我侄儿。”说着竟然号啕大哭,盗贼们看到这种情景,被感动了,因为敬重他的义气,就把叔侄俩都放了。

人逢患难,识之真情。元朝灭亡后到了明朝,章溢成为明太祖一个得力的助手。当明太祖登基时,还有的人愤愤不平。有一次,明太祖询问章溢说:“现在这样应该如何统一天下?”章溢讲道:“天道无常,唯德是福。”这就是说,天道无常,只有以德治国,才能长治久安。不好杀人者,实行仁政,才能一统天下。由此可见,他是如此厚道之人,如此有爱心慈悲之人。

【注释】①戮:lù,杀。

郑濂碎梨

郑濂碎梨,食者千余,不听妇语,七世同居。

明朝郑濂家里七代同住在一起,二百多年不曾分家,合族聚居在一处。太守为他们的门题匾为“天下第一家”,为的是鼓励这一家,同时也影响邻里向他们学习。

明太祖即位,把郑濂召到京都,问道:“你家凭什么称作‘天下第一家’?”郑濂回答说:“臣全族合灶共食,至今已有十一代了。郡太守认为可以鼓励,树立好风俗,所以题以这个匾名。”皇上说:“你家吃饭的有多少人?”郑濂回答:“一千多人。”皇上说:“千余人同居,真是天下第一家。”于是就让他退下。马皇后正巧在屏风后,听了之后对皇上说:“陛下当初一个人发动起义,就取得了天下,现在郑氏一家千余人,假使发动起义,不是更容易了吗?”皇上听了一惊,命令中官再召郑濂入宫,问道:“你管理家事也有什么规矩吗?”郑濂回答:“也没什么,只是不听妇言①而已。”皇上听了大笑,正逢河南进贡香梨,就送他两个梨子。郑濂拜谢后,接受了梨子回到家里。这时太祖皇帝叫校尉暗地里跟他去,看他有什么举动。不曾想,郑濂一到了家里,就召集了全家一千多人,一齐出来谢恩。谢恩后,郑濂就搬出两个大水缸,放了两大缸的清水,把梨子一边一个敲碎,使整个果汁渗到水缸里去,然后,每人都分得一碗梨水,全家人都得到皇帝的赏赐。太祖皇帝晓得这一回事,非常高兴。

由此可知,郑濂是一个非常有智慧之人,懂得领导家里、懂得大公无私、也懂得这样去持家就做到公平了。公平,人心就平,心平了之后就和,和谐安乐,其乐融融。

【注释】①妇言:古时妇女只在家里,所受教育少,见解容易出偏颇。但历史上也有许多伟大的女性,读书明理,不仅成就自己的家庭,还成就了国家,如:岳飞的母亲;唐太宗的妻子长孙皇后;更值得称道的是周朝的“三太”:太姜、太妊、太姒(sì)。太姜是周太王的后妃,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人,她的儿媳是太妊,孙媳是太姒,著名的周武王和周公是太姒所生。这三位母后懂得把女性最好、最高、最伟大的德行发挥得淋漓尽致,是奠定周朝伟大基业、实施幕后工程的关键人物。今天,妻子也叫“太太”,就是为了纪念这“三太”。所以,今天的妇言不仅仅是指无知的妇女之言,那些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的男人之言也叫妇言。

廷机教弟

廷机教弟,仍易旧冠,奉命维谨,可谓二难。

同类推荐
  •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喜欢把中国和印度做比较?印度和中国同样是古老的国家,到底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穿着纱丽、练着瑜伽、谈论着玄之又玄的精神生活,却又讲着英语、玩着鼠标……作者跋涉两万公里,走遍了印度70个城市,上百个景点,同时结合大量史实,穿越于历史与现实间,用一步步的脚印去丈量印度这片土地。从不同的宗教根源入手,以政治、经济、历史等多个视角去拷问印度的文化,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印度浮世绘。《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一书为作者“文化旅行”系列作品第一部,后续作品《一半印度、一半中国》、《骑车去元朝》等即将出版。
  •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新旧习俗对比来介绍中国的婚丧喜庆文化:结婚、丧葬、寿诞、节日。
  • 明朝晋王府

    明朝晋王府

    明朝晋王府,自洪武三年(1370)朱棡始封晋王计起,至崇祯十七年(1644),开府太原长达274年,几与明朝存亡相始终。
  •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古代文明探索之旅系列丛书发现古老的文明,探寻逝去的记忆,掀开古 代世界神秘的面纱,介绍古代文明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展示各大 文明的经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辉煌,带你领略几千年前古代人类的风采 ,充分了解人类无穷的智慧和叹为观止的成就……  拨开历史的层层迷 雾,人类文明之谜向你娓娓道来!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阵法》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阵法》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阵法的产生及发展、春秋前十大古阵、几大古代重要阵法、古代历史传记以及传说中的阵法、古代阵法在古代军事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让灵魂躲躲雨

    让灵魂躲躲雨

    一杯清茶,一缕光线,一本好书……轻轻抚慰,阅读是一种生命的享受。智慧、美丽、梦幻、快乐……慢慢品味,人生永远在书香里跳跃。
  • 玩明

    玩明

    神秘油田的发现,阴差阳错穿越回了明初战场,步入官场的黑暗,改变了古代历史,带给他的将会是什么呢?,措手杀死燕王朱棣。同时也改变了他的历史
  • 销售就要会说四种话:好听话、客套话、专业话、巧妙话

    销售就要会说四种话:好听话、客套话、专业话、巧妙话

    不想成为语言大师的业务员不是好业务员。那么好业务员的语言是如何修炼成的呢?所谓“语言技巧”,并非“花言巧语”“巧舌如簧”之类的吹嘘和欺骗,它是指业务人员以诚实而科学的态度,向顾客介绍或解说产品的一种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语言技巧还包括说话方式,即“说什么”和“怎么说”两个方面,是一个人语言积累运用和处理能力的体现。本书以此为出发点,分别从“好听话”“客套话”和“专业话”“巧妙话”这四个方面来对销售话术加以详细阐述。通过认真阅读本书,可以使业务人员迅速掌握最佳的语言技巧。本书可供所有正在或有志从事销售行业的人士参考阅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人生的超越

    人生的超越

    本套书系故事精彩,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念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现代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精品。
  • 探索世界:奇妙的医学知识

    探索世界:奇妙的医学知识

    《奇妙的医学知识(彩图版)》由江文编著,以新颖的版式设计、图文并茂的编排形式和流畅有趣的语言叙述,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究了多领域的知识点,使读者体验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和揭秘快感,为读者展示出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满足其探求真相的好奇心,使其在获得宝贵的知识的同时也享受到愉悦的精神体验。
  • 拐个上仙:溺宠嚣张萌徒

    拐个上仙:溺宠嚣张萌徒

    传说被六界第一美男师父宠翻了天的某女很萌很清纯,百闻不如一见,群仙宴上,掠刮各种天材地宝、仙丹妙药,其女态度既嚣张又蛮横,哪听来的乖巧懂事?翌日,所有大仙都气呼呼的去找某师父——“尊上,您得为我做主啊,我炼了十几万年的仙丹,说没就没了!”躲在师父后面的某女弱弱的:“那个,我以为是糖果,就,就都吃了……”师父蹙眉,“好吃吗?”“好吃!”师父点点头,“那再去拿。”某大仙一口老血喷了出来,捶胸呐喊,见过宠徒弟的没见过把徒弟宠得这么天理不容的啊!
  • 后宫美男三千人

    后宫美男三千人

    我妈死了,我接过了她的皇位也顺带接收了她后宫的三千美男。——齐夏王朝第二任女皇帝,昏君齐成碧和她的男宠们的八卦与艳史。“陛下,您有一天是在处理政事中度过的吗?”“哦呵呵呵,不是有丞相吗?”“陛下,您的节操呢?”“和朕的下限双双私奔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