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9300000003

第3章 荒村僻岭马草湾

“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这是宋人邵傅对天地垂青,山明水秀之乐山(古称嘉州)的赞誉。地处蜀地边沿,大渡河、岷江交汇的这座千年古城,钟灵毓秀,文人辈出,沉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这片土地孕育了宋代大文豪、大书画家苏轼,光耀千秋。在沉寂八百多年后的十九世纪初,又奇迹般地出现了一个文化繁荣的喷发期。在不足七十年间,方圆百里之内竟同时出现了“千年国粹一代儒宗”的廖平和近代文坛巨子郭沫若,及影响画坛半个世纪的当代杰出艺术家石鲁、李琼久。这群人在乐山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构筑的文化圈,形成了四川边沿地带一道独特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在这几位杰出的才俊中,前几位早有定评,世人熟知,唯李琼久沉寂了二十多年,鲜为人知。更为难得的是,上述诸位都是早年冲出夔门,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在异地建功立业、名垂史册的人物。唯独李琼久一生厮守峨眉山下,在本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就了一番大业。如果要认识这位当代奇才,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去探索他的前世今生。

诗翁苏轼云:“生不愿封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但愿生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嘉州山水美则美矣,虽然诗人对家乡山水魅力诚言至此,然而这个七分山丘、三分山地的西南内陆丘陵地区,也不乏僻壤穷乡赫然杂立其间。与郭沫若故居沙湾相临二十公里之遥,与廖平先生老家井研相距四十公里之远的地方,李琼久出生的乐山市五通桥区蔡金乡,就是这样一个穷山沟。

童年遗梦

坐落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的嘉州城,在十九世纪,也仅仅是一座方圆不足四平方公里的古老小城。出城南高西门,摆渡滔滔大渡河,沿着崎岖山道,徒步半天,便可到达山岭之上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乡场——蔡金。出场东南奔一条羊肠小道,再经五公里路的跋涉,才能看见荒岭高处一座名叫天宁寺的破旧小庙。因漫山遍野长满了一种俗称为马草的野生植物,当地人便叫此地为马草湾。天宁寺周围散落着几户低矮破败的农家草房,冲头的一座青砖瓦房三合院,就是李琼久出生的地方。尽管这是一座不足八百平方米的小院落,然而宽阔的院坝,青石台基和大门前古色古香的雕梁画栋,却显得格外别致。令人感叹的是大门内那块精美绝伦的镂空木雕照壁,花、鸟、虫、鱼形象生动,线条流畅。与之相呼应的是两厢木板墙壁上,各置一组忠孝节义戏文内容的人物浮雕,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房间内门窗、吊檐均是精工雕刻而成。院子虽小,但在这百里荒山中,却是极其罕见的一处典型川南民居建筑。足见院主人是一位粗通文墨、精明能干的小财主,主人便是李琼久的父亲李宝芝。此人原来家道贫寒、两手空空,为何后来发迹呢 村里人传说,他是走了“桃花运”,发了女人财。

原来,李宝芝并不是蔡金人,与马草湾李姓不同祠堂,是十公里之外的踏水乡人,从小家道贫寒,念过几年私塾,能写会算,曾在当地一家张姓小煤厂当伙计。不久,煤厂生意经营不下去,老板又因劳累成疾,英年早逝,留下年轻寡妇无依无靠,便将李宝芝招赘上门。李宝芝接收濒临倒闭的小煤厂后也难维持,便将所剩不多的积蓄拿到蔡金乡盖房置地。几年后放弃煤厂到马草湾以务农为生。

马草湾地处丘陵,地广人稀,瘦土薄田,十年九旱,人畜饮水困难。李宝芝除了出租部分田土,农忙时节雇工之外,一家老小还得参加田间劳作,养蚕、养家畜,方能维持生计。婚后李宝芝得子跟随张姓,不久病故。后续弦二房夫人杨旭珍又为他生下大女李素琴。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冬月初一的夜里,从李家院子里突然传来了一阵清脆而响亮的婴儿啼哭声,刺破 彻骨寒夜,回荡在荒寂的马草湾苍穹。大胖小子李琼久的诞生,让李宝芝喜出望外,满门添彩。然而谁又会料到,降生来到这穷乡僻壤的婴孩,竟是后来站在中国画坛上的一代杰出艺术家。

杨氏夫人心灵手巧,勤劳善良,不仅能娴熟操持家务,还会一手精巧的刺绣、剪纸和织染。人们说母亲是孩子生下来的第一任老师,从小李琼久就在母亲的身边看着她做女工活儿成长,大概这就是艺术家接受启蒙教育的第一课吧。

孩提时的李琼久,不到五岁,就被望子成龙的父亲送到山坡上天宁寺古庙的私塾先生那里读书。但这孩子天生心高气傲,性情孤僻,与私塾中的孩子们从不合群,常常招来一些同伴的刁难欺负。李琼久个头并不高大,但聪慧机敏、争强好胜的他却毫不示弱,总能想出些怪招,做一些让人意料不到的恶作剧来以智取胜。有一次,他与一个孩子打架,正当二人打得不可开交之际,私塾先生闻声赶来,大家一哄而散。先生抓住二人训斥一番后,各罚抄字一千。回到私塾里,只见那孩子嘴里嘟嘟囔囔,一边委屈地抹泪水,一边不服气地胡涂乱写起来。李琼久却笑了笑,做了个鬼脸,若无其事地坐在板凳上玩耍,丝毫没有要写字的意思。东张西望后,小脑袋瓜灵机一动,忽然想起先生今天讲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小眼珠转了转,计上心来,不慌不忙地在纸上写了三个字,便蹦蹦跳跳自顾自到院子里玩了起来。稍时,先生来检查,发现李琼久不老老实实抄写,在那玩得起劲,便揪住他的耳朵叫道:“罚你写字,还在这里玩!”李琼久忙回道:“我已经写完了。”“你是神仙呀,写得这么快 ”当先生从李琼久手中接过作业来,立刻愣住了。原来,李琼久的作业上只有三个字:一千字。“你不是说要写‘一千字’吗 ”李琼久回应道。老师被李琼久的奇思妙想弄得又气又喜,心想这孩子虽然调皮,但将来必有一番造化。

孤独而早熟的童年,让李琼久比同龄的孩子们少了许多活泼快乐。但令人意外的是李琼久虽然对私塾课业向来心不在焉,却成天痴迷庙里的神像木雕和母亲手中的刺绣描绘。他常常津津有味地在旁边看着母亲怎样一笔笔地描绘图样,怎样将豆汁粉化在水中,又怎样用小刀在晒干了的羊皮纸上精心雕刻出各种花草虫鱼,然后印在白布上,染上蓝靛,经过漂洗,神奇地显示出各种美丽的图案来。见儿子喜爱,母亲也不时把着他稚嫩的小手,耐心地教他描绘、雕刻。时间一长,李琼久也能在母亲指导下,有板有眼地描画雕刻起来。不过他最喜爱的还是家中墙上那些木板上雕刻的人物和图案。一有时间就操起小刀在木板上用功夫,有模有样地临摹起来,十分着迷。

一天,舅舅带着一些糖果来李家串门,刚跨进门就四处寻找小侄子。不想李琼久却躲在一间昏暗的房间,埋头在一块小木板上有滋有味地刻划不停,也不答理舅舅递到嘴边那平时最爱吃的姜糖。“刻得好。”只有得到这句夸奖时,孩子才抬起头,得意地露出了笑容。并急匆匆到隔壁屋里,翻箱倒柜,搬出一大堆平日里的雕刻和绘画练习,塞到舅舅面前,站在一旁,期盼着第一位观众能带来更多的赞许。这位能书擅画的民间剪纸艺人,突然眼睛一亮,想不到平时少言寡语、愣头愣脑的小子,居然还有这天分!绘画雕刻虽然显得凌乱、幼稚,但充满童趣,生动活泼的线条和刀路中,透出一股非凡的才气。他立即把孩子揽进怀中,抓住他的小手夸奖说:“你比舅舅小时候强多了。有了你这双手,将来李家就不愁没有饭吃。”李琼久似懂非懂地望着舅舅,“画的刻的都不错。今后要想有出息,就要写好字。”虽然还不明白大人讲的这番道理,他却很乐意听到舅舅的夸奖和鼓励,连忙急匆匆地拉着舅舅到堂屋的八仙桌旁,拿出纸笔要学写字。为了满足孩子的兴趣,剪纸人也顾不得摆好的饭菜,便饶有兴趣地手把手,一笔一画教导起来。从此,李琼久便遵从舅舅的指点,每天临写“苏、颜、欧、柳”和“二王”字帖,从未间断。甚至到后来,一天不临帖抄字,便像丢了魂似的。

父亲见儿子聪慧好学,还专门从城里请来老师教授“四书”、“五经”和绘画。在以书画为乐的童年中,李琼久一天天成长起来,为了让孩子将来更有出息,李宝芝决定送儿子到县城中学深造。少年李琼久背起了行囊,独自一人来到乐山县城草堂寺中学念书。

从偏远的小山村来到县城,让少年李琼久眼界大开。老街古道纵横交错,店铺集市星罗棋布,红男绿女人头攒动。然而对这些李琼久皆无兴趣,使他着迷的是,裱画铺墙上那些多姿多彩的绘画书法作品。他常常一看就是半天,久久不忍离去,回到住处,便操起笔墨凭记忆勾勒描绘起来。中学几年,李琼久勉强应酬着课业,却成天沉迷于书画,或找来《芥子园画谱》《点石斋画谱》和碑版字帖不厌其烦地反复临摹,或寻觅洋版图书、人物绣像插图,如痴如醉地描画涂抹,甚至上课也偷偷画个不停。他逐渐感到,只有在这狂热的写画刺激中,才能真正找到人生最大的乐趣。

李琼久在旧稿中写道:“我自幼喜欢绘画,母亲善刺绣也能绘画(画女工花),我的舅父是个民间剪纸艺人,在家乡就受这样粗浅的艺术熏陶。后来又和一些民间艺人接触,先画线描,然后学浮雕,在学习中见到那些匠师画的道释人物画,都是些唐代画法,很喜爱。每逢节日赶庙会,就常去庙里观察佛像,鸡三爷、吴二爷、关公等泥塑。开始临摹了不少粉本人物,后来又画洋版小说绣像。再后来见了一本《芥子园》画传,就感到很新鲜,吸引了绘画兴趣,对上面的梅兰竹菊,山水花鸟,人物和楼台亭阁,飞禽走兽,虫鱼等十分喜爱,反复临摹,爱不释手。”

在云天雾里的书画狂热中,少年李琼久很快在乐山城度过了他充满幻想,风风火火的几年快乐中学生活。

走出荒村

一心期盼子承父业,光宗耀祖的李宝芝在儿子中学毕业后把他从城里召回。回到马草湾的李琼久那颗“放野了”的心,岂能被这块贫瘠的土地拴住,依然无心农事,成天痴迷于他的书画。即使农忙季节,全家老小都被赶到田间地头劳作,唯独他把自己关在书房中,若无其事地作画吟诗。

在满脑子传统观念的父亲看来,庄稼人当务农为本,写诗作画这些玩物是不务正业。为了实现对儿子的期盼,让李琼久从着了魔的书画中醒悟过来,“改邪归正”,老人没有少费心机。后来,干脆由父母包办,为他娶了刘氏为妻,以为只要有了妻室儿女的牵挂,慢慢地会将他的心猿意马收回来。可是,一辈子泡在山沟里的老人,永远也无法理解儿子那颗早已如脱缰野马,一心向往着广阔天地,覆水难收的雄心。

虽已成家,接着又有了个可爱的宝贝儿子,李琼久依然故我,丝毫没有减少对书画的痴迷。随着与一家人矛盾分歧的日益加深,李琼久的逆反心理与日俱增,父子间几乎没有言语。内心充满痛苦的年轻人在忍耐和等待中,寻找一个可以早日逃离这牢笼的机会。

不久父亲病故,大哥出外工作,姐姐出嫁,李琼久便成为继承家业的当家人。没想到,几年来不仅没有摆脱家庭束缚,反而又套上了更沉重的枷锁。陷入一片迷茫的李琼久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茶饭不思,寝食难安。一天,母亲终于对儿子说:“你的心病瞒不了娘,我知道哪服药才能救你的命。这个家留不下你,硬要留你下来,拴得住人,也拴不住你的心。你要走就走吧,娘帮不了你,一切都要靠自己。你出去有多大本事,能飞多高就飞多高,只是要记住,不管飞到哪里,飞不动就回来,这马草湾永远是你的家。”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几年的苦苦坚守和等待,李琼久终于盼来了拨云见日的一天。1926年开春后不久,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早晨,他拜别老母,抛妻别子,背负行囊,脚蹬草鞋,撑着一把褪了色的油纸伞,一脚扎上泥泞小路,迈出了自己把握命运的第一步,渐渐地消失在茫茫的晨雾中。

逃离家庭的李琼久,顶风冒雨,不顾几十里泥泞山路小道、高一步低一脚地艰难行进,到傍晚才走到乐山城。客栈小住一夜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匆匆奔往岷江边上的迎春门码头,在挤得水泄不通、五花八门的船只中,他很快登上了开往牛华镇的第一班客船。兴致勃勃的年轻人站在船头,举目四顾,足下是清澈见底的岷江河水,对岸一片芦苇沙滩,白雾横江,水鸟蹁跹。望着茫茫江水,此时好不容易才挣脱枷锁、获得自由的李琼久反倒显得有些惆怅。平生从未出过远门,他不知道此去一个陌生之地,等待他的是祸是福,前面的道路如滔滔东去的江水,一片渺茫……一阵清凉的江风突然掠过他清瘦的脸庞,让他为之一振,转念一想,既然冲破牢笼,迈开实现梦想的第一步,开弓没有回头箭,目标已定,就该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开船啰!”船老大大喝一声才打乱了他的思路,定了定神,赶快回到船舱。

抽开跳板、举起篙竿、折转船头,船儿向着凌云山百丈岩壁下的险滩驶去。刚刚进入岷江与大渡河汇流处,遇到了迎面扑来的巨浪,一个接一个的浪头拍打着摇晃的船身,乘客的衣服早被飞溅而来的浪花打湿。“大家别动!”生死一线之时艄公发出严厉警告,焦躁不安的乘客都死死地抓住船板,丝毫不敢放手……经过几番惊心动魄的搏击较量,小船终于夺滩而过,一切又复归平静。

这样的历险在那时乐山人的心目中早已习以为常。然而,不是每只船都有能够成功破浪夺险,闯过这道鬼门关的幸运。君不见,每年有多少船只被岷江颠覆,又有多少乘客被大浪吞没,船毁人亡之灾令乐山人心有余悸。可是,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从乐山乘船下牛华、五通、犍为的人们,依然是一茬接着一茬。大风大浪的历练,固然惊心动魄,却也造就了乐山人敢于拼搏的豪迈性格。

船到牛华码头,放眼望去,数不清的盐井架林立岸边一字排开,连绵不断的盐灶作坊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岸上,来往穿梭的小贩、客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被熏得漆黑的灶房中,几个满脸乌黑、浑身淌汗的壮汉,光着膀子,抬着一块巨大的圆形盐块,嘴里哼着号子,吃力地往前拽……

离开码头,进入牛华镇,却是另一番景象。

街头巷尾,店铺林立,小贩的叫卖声和洋车的铃铛声,此起彼伏。来来往往的红男绿女,忙忙碌碌的商贾小贩,以及不绝于耳的喧嚣,构成了这个盛极一时的盐业小镇繁华景观。站在熙熙攘攘来往穿梭的人群中,李琼久感到从未有过的孤单。一个刚从寂寞荒村走来的年轻人,面对人声鼎沸、眼花缭乱的景象,似乎这一切与他毫无关系,心理的巨大落差,使他眼前一片茫然,他甚至不知道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离他的梦想还有多远。

同类推荐
  • 何澄(上)

    何澄(上)

    《何澄(上)》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上)》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中国古代贤人传

    中国古代贤人传

    这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荟萃的书,取名《中国古代贤人传》。书中所选择这些垂范卓越的人物,他们的影响、贡献很大,是中国人永远引为骄傲的。例如书中所选的周公、管仲等人,就是我们常想到的“贤人”。书的取名,响亮明快,发人联想,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给历史上的某个方面有名气、领风骚、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做传的书,很有文化意蕴。相信这部书一定很受欢迎。
  •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物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大思想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思想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劳动人民推动的,这是几千年来思想家们总结出的结论。然而,伟大的思想家们的思想又影响着人们。因为,大思想家的思想是从劳动人民中产生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升华和结晶。本书所选的大思想家,都对世界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行为、思考等等领域。
  •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总会有某个角度,总有“见仁见智”的情况,因为人的本质也是不断展开的过程,因而读人只有在过程之中才能够不断超越原有的层次,进而不断地深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我们要从开端上解读,在过程中领会,在历史中诠释,在未来中把握。读人要在历史的延续中读出人性、人的特征与人的本质。人在面向世界生成的同时,历史也按照人的本性特征不断展开,从历史中能够看到人的发展轨迹。在这个意义上,读史就是读人,在人的本质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因素的价值。
热门推荐
  • 原来,还是会寂寞

    原来,还是会寂寞

    ,充斥着孤独患者。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一个是让她依恋,这个城市中,却永远不会给她感情回应的林嘉瑞;一个是让她心疼,仿佛是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事情。寂寞孤独。八岁那年的一场出走,备受孤独折磨的赵灵耳,却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的叶澜
  • 萌猫王子的诱惑

    萌猫王子的诱惑

    爱丽丝是一个功课奇差、思维脱线的暴躁少女,十五岁那年,会长“优姬”进驻“维斯凯亚”自此爱丽丝的生活暗无天日:礼仪、社交、气质、政治……各种闻所未闻的课程,让爱丽丝头痛不已。某天,她从捕鼠夹里救下一只小黑猫,不久之后,从未露面的美少年校长要来视察工作……为什么他的手腕上会有夹伤的痕迹?为什么他的眼睛和小猫一个颜色?是巧合吗?还是……一个圈套?
  • 鬼面娘子俏郎君

    鬼面娘子俏郎君

    娘亲告诉她,新郎是个跛脚,还是一个独眼,长得奇丑不比。她这才放心嫁了过去。没想到……没想到她的新郎居然是这般模样……几年后,暖云再回洛阳城,只是一切已不在她的想象范围内……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大运河的修建,加速了隋王朝的灭亡,却又繁荣了扬州城。而这扬州李家便是最受益的,李家是全国最大的盐商,此外更是控制了运河近一半的水运。虽称不上富可敌国,但是李家跺跺脚,对这唐王朝的经济也是有些震动的。而李家的儿女个个是人中龙凤,更是扬州城人茶余饭后的讨论的热点。大儿子李明藤是经商的奇才,比起其父李知信手段更是狠毒,接手生意不到两年,便让扬州所有的大小盐商都破了产。二儿子李明蔓虽出身商家,但才智过人,去年秋闱,中了状元,在京为官。为人耿直,是深受百姓爱戴的清官。大女儿李暖烟被送进了宫里,深受皇宠,不过一年,便被封了皇贵妃。现还怀上了龙种。二女儿李暖霞还未出阁,但长得花容月貌,乃是扬州第一美女,虽是庶出,提亲之人仍是络绎不绝。只是很多时候,人们都会忘记了,李府还有一位小姐,叫李暖云。大家就等着看女主一步步变强,一步步把别人欠她的连本带利的讨回来吧。我会每天努力日更的······希望大家多多收藏(还想看的话找起来多麻烦啊)·······希望大家多多砸票(这会极大的满足破晓的虚荣心)……希望大家多多留言、提意见(这是我写文的主要目的)以上一段是从破晓的另一篇文《穿越之成了坏女人》中直接复制来的,嘎嘎,再写过,太麻烦了!!
  • 开启小学生智慧的100个哲理故事

    开启小学生智慧的100个哲理故事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图片勾勒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孩子们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读读这些故事,了解其中内涵,对他们做人和做事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本书收集了100则古今中外最具影响力的小故事,每则故事浓缩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精彩绝伦,妙趣横生,这些平凡而精辟的故事犹如一丝丝火苗,点亮孩子们的睿智之灯,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到智慧的力量。
  • 都市百草王

    都市百草王

    在自然界中,水,主滋养、净化。身为孤儿的罗翰在一次意外后,惊喜地发现,自己拥有了将普通的水转换成具有高度活力的“活跃水”,可以快速催生植物,并加速人体新陈代谢。他的命运,便因此而偏离了原有的轨道……,一时间,淡雅的女翻译,活泼的俏丫头、倔强的美医生,纷纷向他抛来含情脉脉的情丝。罗翰自信从容地拿出一瓶被激活了的矿泉水:“谁能让我最‘性福’,我便让她最美丽!”----- 新书《噬矿空间》已经上传,求推荐,求收藏!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你不可不知的生活常识

    你不可不知的生活常识

    本书从八个方面着手,来帮助你提高生活质量,为身心健康加分。厨房技艺常识,让你掌握一手好厨艺,在厨房里得心应手;饮食常识,让你吃出健康;疾病防治常识,让你远离疾病;购物常识,让你购物快乐,省钱又实惠;运动常识,为你提供最安全最健康的保健之道;睡眠常识,让你睡个好觉;养花常识,让你美化自己的生活;家庭除害常识,让你远离侵扰。
  • 拆散的笔记本

    拆散的笔记本

    那被风掀动的书页里蕴藏着个性化的思想。非常值得一读。这些文字远离精雕细琢的“小美”,本书是作家洪烛的一部随笔作品集。读后使人有一种美的文学享受,记录了生活、情感乃至艺术对作者的影响。书中所收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流畅优美,而向泥沙俱下的“大美”靠拢。洪烛的这本随笔集,就像一本拆散的笔记簿,再现了作者浓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最强女仙

    最强女仙

    亡国公主落难天涯,机缘之下拜入仙门。洞天福地修道,宝藏灵宫寻仙,通天大道,携手闯之。神秘宝物,可将灵石变废为宝,助她成就修道大业。纵横六合,无拘束;九霄之上,我为尊……这是一个女子历尽劫波,最终寻得无上仙道的故事。------------------------------------------------------新书发布,《邪医狂妃:帝尊,宠翻天!》,求票支持!请大家点击屏幕右侧(手机用户请下拉点击作者还写过)链接,或者直接搜索蛇发优雅即可。已有500万字完本作品《仙诀》登录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