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8900000018

第18章 书证(1)

书证第十七

【原文】《诗》云:“参差荇菜。”《尔雅》云:“荇,接余也。”字或为莕。先儒解释皆云:水草,圆叶细茎,随水浅深。今是水悉有之,黄花似蒪,江南俗亦呼猪蓴,或呼为荇菜。刘芳具有注释。而河北俗人多不识之,博士皆以参差者是苋菜,呼人苋为人荇,亦可笑之甚。

【译文】《诗经》上说:“参差荇菜。”《尔雅》说:“荇菜,就是接余。”有时写作“莕”。从前的学者都解释说:荇菜是水草的一种,圆圆的叶子,细细的茎,随水的深浅而生长。现在凡是有水的地方都生长这种植物,黄色的花和莼菜花一样,江南民间也把它称为“猪莼”,或叫作“荇菜”。刘芳对这些都有详细的解释。但在河北地区大多百姓不认识荇菜,连饱读诗书的博士官都把这种参差不齐的荇菜当成“苋菜”,把“人苋”叫做“人荇”,这也太可笑了。

【原文】《诗》云:“谁谓荼苦?”《尔雅》、《毛诗传》并以荼,苦菜也。又《礼》云:“苦菜秀。”案:《易统通卦验玄图》曰:“苦菜生于寒秋,更冬历春,得夏乃成。”今中原苦菜则如此也。一名游冬,叶似苦苣而细,摘断有白汁,花黄似菊。江南别有苦菜,叶似酸浆,其花或紫或白,子大如珠,熟时或赤或黑,此菜可以释劳。案:郭璞注《尔雅》,此乃“蘵,黄蒢”也。今河北谓之龙葵。梁世讲《礼》者,以此当苦菜;既无宿根,至春子方生耳,亦大误也。又高诱注《吕氏春秋》曰:“荣而不实曰英。”苦菜当言英,益知非龙葵也。

【译文】《诗经》上说:“谁说荼菜苦?”《尔雅》和《毛诗传》都把“荼”解释成“苦菜”。而《礼记》也说:“苦菜开花而不结实。”按:《易统通卦验玄图》说:“苦菜生长在寒冷的深秋,经过冬天和春天,到夏天才长大。”现在中原的苦菜就是如此。苦菜又叫“游冬”,叶子像苦苣菜但略细一些,掐断后有白汁流出,花黄与菊花相同。江南地区还有一种苦菜,叶子像酸浆草,花有的是紫色,有的是白色,果实像珠子一样大小,成熟后有的是红色,有的是黑色,吃了这种苦菜可缓解疲劳。按:郭璞《尔雅》注说,这种苦菜是蘵草,即黄蒢。现在河北人称它为“龙葵”。梁代有个讲解《礼记》的人,把它当中原地区的苦菜,认为它没有宿根,到春天才能生长,这显然是一个大误解。此外,高诱注的《吕氏春秋》中说:“开花而不结果的叫英。”由此,苦菜应当叫做“英”,更说明它绝不是“龙葵”。

【原文】《诗》云:“有杕之杜。”江南本并木傍施大,《传》曰:“杕,独兒也。”徐仙民音徒计反。《说文》曰:“杕,树兒也。”在《木部》。《韵集》音次第之第,而河北本皆为夷狄之狄,读亦如字,此大误也。

【译文】《诗经》上说:“有一株孤单的棠梨树。”江南版本的“杕”字都是“木”字旁加一个“大”字。《毛诗传》解释说:“杕,孤零零的样子。”徐仙民注音“杕”为“徒计反”。《说文解字》说:“杕,树木的样子。”且本字在《木部》中。《韵集》注音它为“次第”的“第”,而河北地区的版本都注为“夷狄”的“狄”,读法也与“狄”字相同,这是一个大错误。

【原文】《诗》云:“駉駉牡马。”江南书皆作牝牡之牡,河北本悉为放牧之牧。邺下博士见难云:“《駉颂》既美僖公牧于垌野之事,何限騿骘乎?”余答曰:“案:《毛传》云:‘駉駉,良马腹干肥张也。’其下又云:‘诸侯六闲四种:有良马、戎马、田马、驽马。’若作牧放之意,通于牝牡,则不容限在良马独得駉駉之称。良马,天子以驾玉辂,诸侯以充朝聘郊祀,心无騲也。《周礼·圉人》职:‘良马,匹一人。驽马,丽一人。’圉人所养,亦非騿也;颂人举其强骏者言之,于义为得也。《易》曰:‘良马逐逐。’《左传》云:‘以其良马二。’亦精骏之称,非通语也。今以《诗传》良马,通于牧騿,恐失毛生之意,且不见刘芳《义证》乎?”

【译文】《诗经》上说:“肥肥的牡马。”江南版本《诗经》都作“牝牡”的“牡”字,而河北地区流传的版本都是“放牧”的“牧”字。邺下有位博士问我:“《駉颂》既然是赞颂鲁僖公在郊外放牧之事,为什么要局限公马、母马呢?”我解释说:“根据《毛诗传》的解释,‘駉駉,形容良马腹部和躯干肥壮的样子’。下文又说:‘诸侯有六个马厩,四种马:即良马、戎马、田马、驽马。’假如解释为‘放牧’的意思,公马或母马都讲得通,也就不该局限于用‘駉駉’来形容了。良马,天子用它驾玉车,诸侯用来朝见天子,去郊外祭祀天地,一定不会有母马。《周礼·圉人职》说:‘良马,一人饲养一匹;驽马,一个人饲养两匹。’圉人所养的,也不是母马;诗人以良马的健壮强劲来形容鲁僖公,这才能与文义相合。《易经》说:‘两匹良马奔逐。’《左传》说:‘用两匹良马。’这都是对精壮骏马的称呼,并不是通称所有的马。现在把《毛诗传》上的良马等同于牧马和母马,恐怕有违毛苌的本意,再说,难道没看见刘芳在《毛诗笺音义证》中对这一句的注释吗?”

【原文】《月令》云:“荔挺出。”郑玄注云:“荔挺,马薤也。”《说文》云:“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广雅》云:“马薤,荔也。”《通俗文》亦云马蔺。《易统通卦验玄图》云:“荔挺不出,则国多火灾。”蔡邕《月令章句》云:“荔似挺。”高诱注《吕氏春秋》云:“荔草挺出也。”然则《月令注》荔挺为草名,误矣。河北平泽率生之。江东颇有此物,人或种于阶庭,但呼为旱蒲,故不识马薤。讲《礼》者乃以为马苋;马苋堪食,亦名豚耳,俗名马齿。江陵尝有一僧,面形上广下狭;刘缓幼子民誉,年始数岁,俊晤善体物,见此僧云:“面似马苋。”其伯父縚因呼为荔挺法师。縚亲讲《礼》名儒,尚误如此。

古代人物【译文】《礼记·月令》说:“荔挺长出来了。”郑玄注解说:“荔挺,就是马薤。”《说文解字》说:“荔,像蒲而比它小,根可做成刷子。”《广雅》说:“马薤就是荔。”《通俗文》也称“荔”为“马蔺”。《易统通卦验玄图》中说:“如果荔草长不出来,国家就会多火灾。”蔡邕的《月令章句》说:“荔草的茎钻出地面。”高诱注《吕氏春秋》说:“荔草的茎冒出来了。”那么说《月今注》把“荔挺”当成草的名字,是错误的。河北地区的沼泽中大多生有荔草。江东也多有这种东西,有人把它种在庭院里,只是称它为旱蒲,因此不知道“马薤”这个名字。讲解《礼记》的人把荔称作“马苋”;马苋能够吃,也叫“豚耳”,俗名“马齿”。江陵曾有一位僧人,脸形上宽下窄。刘缓的小儿子刘民誉,年纪才几岁,却聪明过人,善于描绘事物,他看见了这位僧人,说:“他的脸像马苋。”他的伯父刘縚因此称此僧人为“荔挺法师”。刘縚本人是讲解《礼记》的著名学者,尚且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原文】《诗》云:“将其来施施。”《毛传》云:“施施,难进之意。”郑《笺》云:“施施,舒行兒也。”《韩诗》亦重为施施。河北《毛诗》皆云施施。江南旧本,悉单为施,俗遂是之,恐为少误。

【译文】《诗经》上说:“请从从容容来。”《毛诗传》说:“施施,难以行进的意思。”郑玄的《毛诗传笺》说:“施施,行进舒缓的样子。”《韩诗外传》也重叠“施”为“施施”。河北版本的《毛诗》都写作“施施”。江南过去的旧版本,都单作一个“施”字讲,慢慢地大家就认可了它,恐怕这是个小错误。

【原文】《诗》云:“有渰萋萋,兴云祁祁。”《毛传》云:“渰,阴云兒。萋萋,云行兒。祁祁,徐兒也。”《笺》云:“占者,阴阳和,风雨时,其来祁祁然,不暴疾也。”案:渰已是阴云,何劳复云“兴云祁祁”耶?“云”当为“雨”,俗写误耳。班固《灵台》诗云:“三光宣精,五行布序,习习祥风,祁祁甘雨。”此其证也。

【译文】《诗经》中说:“有渰萋萋,兴云祁祁。”《毛诗传》说:“渰,阴云密布的样子。萋萋,云移动的样子。祁祁,舒缓的样子。”郑玄的《笺》说:“古时候,阴阳和谐,风雨及时,它们来时总是缓缓的,不会突然猛烈。”按:“渰”已是阴云,何必又重复用“兴云祁祁”呢?可见“云”字当为“雨”字,是在人们抄写时弄错的吧。班固的《灵台》一诗里说:“三光宣泄着光芒,五行安排着大自然的季节,习习的和详风,祁祁的及时雨。”这就是“云”当为“雨”的一条证据。

【原文】《礼》云:“定犹豫,决嫌疑。”《离骚》曰:“心犹豫而狐疑。”先儒未有释者。案:《尸子》曰:“五尺犬为犹。”《说文》云:“陇西谓犬子为犹。”吾以为人将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如此往还,至于终日,斯乃豫之所以为未定也,故称犹豫。或以《尔雅》曰:“犹如麂,善登木。”犹,兽名也,既闻人声,乃豫缘木,如此上下,故称犹豫。狐之为兽,又多猜疑,故听河冰无流水声,然后敢渡。今俗云:“狐疑,虎卜。”则其义也。

【译文】《礼记》中说:“定犹豫,决嫌疑。”《离骚》说:“心犹豫而狐疑。”从前的学者没有对这两句话进行过解释。按《尸子》上说:“身长五尺的狗叫做犹。”《说文解字》说:“陇西人称小狗为犹。”我认为人带着狗走路时,狗喜欢先跑到人的前面,等不到人时,又来迎接等候,如此跑来跑去,直到一天结束,这就是“豫”字解释为左右不定的缘由,因此叫“犹豫”。有人根据《尔雅》说:“犹长得像麂,善攀爬树木。”犹是一种野兽的名称,听到人的声音后,就预先爬到树上,如此爬上爬下,所以称为“犹豫”。狐狸这种野兽,天性多疑,因此要听到冰河下面没有流水声,才敢过河。如今俗话说的“狐疑,虎卜”,就是这个含义。

【原文】《左传》曰:“齐侯痎,遂痁。”《说文》云:“痎,二日一发之疟,痁,有热疟也。”案:齐侯之病,本是间日一发,渐加重乎故,为诸侯忧也。今北方犹呼痎疟,音皆。而世间传本多以痎为疥,杜征南亦无解释,徐仙民音介,俗儒就为通云:“病疥,令人恶寒,变而成疟。”此臆说也。疥癣小疾,何足可论,宁有患疥转作疟乎?

【译文】《左传》记有:“齐侯痎,遂癌。”《说文解字》说:“痎,两日发作一次的疟疾。痁是常发热的疟疾。”按:齐景公的病,本是两天发作一次,后来逐渐加重,成了诸侯担心的事情。如今,北方人依旧称为“痎疟”,“痎”音“皆”。可是世间流传的版本中,大多把“痎”写成“疥”,杜预对此也未作过解释,徐仙民只说“痎”音“介”,一般的学者就根据这一说法疏通说:“患了疥疮,使人有怕寒的症状,转变成了疟疾。”这纯是一种误断。疥癣那样的小病,何足挂齿,难道患疥癣就会转化成疟疾吗?

【原文】《尚书》曰:“惟影响。”《周礼》云:“土圭测影,影朝影夕。”《孟子》曰:“图影失形。”《庄子》云:“罔两问影。”如此等字,皆当为光景之景,凡阴景者,因光而生,故即谓为景。《淮南子》呼为景柱,《广雅》云:“晷柱挂景。”并是也。至晋世葛洪《字苑》傍始加彡,音於景反。而世间辄改治《尚书》、《周礼》、《庄》、《孟》从葛洪字,甚为失矣。

【译文】《尚书》中有:“惟影响。”《周礼》中有:“土圭测影,影朝影夕。”《孟子》说:“图影失形。”《庄子》又说:“罔两问影。”这些“影”字,都应该写作叫做“光景”之“景”。凡是阴影,都是由于有光而产生的,因此叫做“景”。《淮南子》称“景”为“景柱”,《广雅》说:“晷柱挂景。”都是这样的。直到晋朝葛洪在《字苑》中,才在“景”字旁加“彡”,且注音为“於景反”。而世间的一些人随意就把《尚书》、《周礼》、《庄子》、《孟子》中的“景”字改成了葛洪写的“影”字。这真是很大的错误。

【原文】太公《六韬》,有天陈、地陈、人陈、云鸟之陈。《论语》曰:“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左传》:“为鱼丽之陈。”俗本多作阜傍车乘之车。案诸陈队,并作陈、郑之陈。夫行陈之义,取于陈列耳,此六书为假借也。《苍》、《雅》及近世字书,皆无别字;唯王羲之《小学章》,独阜傍作车,纵复俗行,不宜追改《六韬》、《论语》、《左传》也。

【译文】太公的《六韬》中,说到天陈、地陈、人陈、云鸟之陈。《论语》中说:“卫灵公向孔子询问行军布陈的事。”《左传》中说:“为鱼丽之陈。”一般的流传版本通常把“陈”字作阜旁加“车乘”的“车”。按:以上陈队的“陈”字,都作陈国、郑国的“陈”字。列陈的含义,取义于“陈列”这个词,这在六书中都属于假借法,《仓颉篇》、《尔雅》以及近代的字书,都没有其他的写法;只有王羲之的《小学章》中,写为阜旁加“车”字,即使今人从俗将“陈”字写作“阵”,也不应该把《六韬》、《论语》、《左传》等中的“陈”字都改为“阵”字。

【原文】《诗》云:“黄鸟于飞,集于灌木。”《传》云:“灌木,丛木也。”此乃《尔雅》之文,故李巡注曰:“木丛生曰灌。”《尔雅》末章又云:“木族生为灌。”族亦丛聚也。所以江南《诗》古本皆为丛聚之丛,而古丛字似字,近世儒生,因改为,解云:“木之高长者。”案:众家《尔雅》及解《诗》无言此者,唯周续之《毛诗注》,音为徂会反;刘昌宗《诗注》,音为在公反,又祖会反。皆为穿凿,失《尔雅》训也。

【译文】《诗经》说:“黄鹂飞呀飞,聚集在灌木上。”《毛诗传》说:“灌木,就是丛生的树木。”这是根据《尔雅》的注释,所以李巡注释说:“树木丛生称为灌。”《尔雅》末章又说:“树木族生的称为灌。”“族”,就是丛、聚的意思。因此江南地区的《诗经》古本中都是“丛聚”的“丛”字,而古“丛”字像“”字,近代的儒生,因而将它改成了“”,解释成:“是树木中最高大的。”按:各家研究《尔雅》和《诗经》的注本都对此没有解释,只有周续之的《毛诗注》对这个字注音为“徂会反”。刘昌宗的《诗注》注音为“在公反”或“祖会反”:这都是牵强附会,偏离了《尔雅》的原意。

【原文】“也”是语已及助句之辞,文籍备有之矣。河北经传,悉略此字,其间字有不可得无者,至如“伯也执殳”,“于旅也语”,“回也屡空”,“风,风也,教也”,及《诗传》云:“不戢,戢也;不傩,傩也。”“不多,多也。”如斯之类,傥削此文,颇成废阙。《诗》言:“青青子衿。”《传》曰:“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服。”按:古者,斜领下连于衿,故谓领为衿。孙炎、郭璞注《尔雅》,曹大家注《列女传》,并云:“衿,交领也。”邺下《诗》本,既无“也”字,群儒因谬说云:“青衿、青领,是衣两处之名,皆以青为饰,用释‘青青’二字。”其失大矣!又有俗学,闻经传中时须也字,辄以意加之,每不得所,益成可笑。

【译文】“也”字是用在语尾或作语助的词,文章典籍中常用到这个词。河北地区流传版本的经、传,都省略了这个字,这其中有些“也”字是不能省略,像“伯也执殳”,“于旅也语”,“回也屡空”,“风,风也,教也”,以及《诗传》中所说的:“不戢,戢也;不傩,傩也。”“不多,多也。”这一类的句子,如果去掉“也”字,就成了不完整的句子。《诗经》说:“青青子衿。”《毛传》解释说:“青衿,青色的领子,学生穿的衣服。”按:古代,斜领向下与衣襟相连,所以称衣领为衿。孙炎、郭璞注的《尔雅》中,曹大家注的《列女传》中,都说:“衿,交叠于胸前的衣领。”邺下版的《诗经》中,没有“也”字,许多学者们因而错误地说:“青衿、青领,是衣服上两处地方的名称,都用青颜色作装饰。”用以来解释“青青”二字,这错误就太大了。还有一些平庸的学子,所说经、传中常常用“也”字,动辄随意添加,常常用得不当,这就更加可笑了。

【原文】《易》有蜀才注,江南学士,遂不知是何人。王俭《四部目录》,不言姓名,题云:“王弼后人。”谢炅、夏侯该,并读数千卷书,皆疑是谯周;而《李蜀书》一名《汉之书》,云:“姓范名长生,自称蜀才。”南方以晋家渡江后,北间传记,皆名为伪书,不贵省读,故不见也。

【译文】《易经》有蜀才作的注释,江南的学者,竟然不知道蜀才是何许人。王俭的《四部目录》中,也没有谈到他的姓名,只写了“王弼后人”。谢炅、夏侯该读了几千卷书,都怀疑蜀才就是蜀国的谯周;而《李蜀书》又名《汉之书》中有:“其人姓范,名长生,自称蜀才。”南方人认为晋朝渡江之后,北方的书籍都被指为伪书,人们没有仔细阅读它们,所以没有见过这段记载。

【原文】《礼·王制》云:“裸股肱。”郑注云:“谓捋衣出其臂胫。”今书皆作擐甲之擐。国子博士萧该云:“擐当作捋,音宣,擐是穿著之名,非出臂之义。”案《字林》,萧读是,徐爰音患,非也。

【译文】《礼记·王制》说:“赤裸着股和肱。”郑玄说:“说的是揎起衣服、露出臂和腿。”现在的书都把“揎”字写成“擐甲”的“擐”字。国子博士萧该认为:“‘擐’应当是‘揎’字,音‘宣’,‘擐’是穿着的意思,没有露出手臂的含义。”查考《字林》,萧该的读音是正确的,徐爰把“擐”读为“患”,是不对的。

【原文】《汉书》:“田肎贺上。”江南本皆作“宵”字。沛国刘显,博览经籍,偏精班《汉》,梁代谓之《汉》圣。显子臻,不坠家业。读班史,呼为田肎。梁元帝尝问之,答曰:“此无义可求,但臣家旧本,此雌黄改‘宵’为‘肎’。”元帝无以难之。吾至江北,见本为“肎”。

同类推荐
  • 易经 尚书

    易经 尚书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姬昌编著的《易经尚书》用现代白话对其进行了详尽而又明白的解说。《尚书》是古代的重要文献,西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 中华家训1

    中华家训1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编选,有近八百首古文。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乃千古传诵之作,从中不难看出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书名为“观止”,于古文选编,其意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美,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有其存在价值。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乃郑振铎先生在抗战烽火劫难中搜求古书之记录,其间种种为之欢喜为之愁之行状,为灾难中的祖国保存文化薪火之情思,无不怦然动人。这是一幅真正的爱书人的绝美的自画像。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若是蝴蝶会哭泣

    若是蝴蝶会哭泣

    她,本是平凡女子,却一次又一次流落异地,江湖中的恩怨情仇似乎都与她有关,这厄运就那么无法逃开吗?所有这一切种种安排,可有她的一丝意愿?他,一袭月白衣衫,本是杀手,却在与她的第一次邂逅中便有了一生一世的承诺,而后,依旧是背叛。他,是那里的王爷,是地下的皇帝,依旧为她倾心,可最后,为什么会对她的死活不管不顾?不是爱过吗?在这恩怨情仇交织的地方,她又该走向何方?
  •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的编选,吸收了《怀念萧红》与《萧萧落红》两书的重要文章,在篇目的排序上分“身世”、“婚变”、“纪念”三辑,同时,还首次将怀念,悼念萧红的诗词选人回忆录中。在涉及萧红、萧军、端木婚变回忆录的选择上,保留各种不同说法,立此存照。
  • 狂妻驯夫

    狂妻驯夫

    文静,本是现代豪门文氏长女,商界女王,死后却意外穿越异世,重生在大衍皇宫。一个意外,让她不得不女扮男装成为二皇子段天宇。看似慈祥可亲的外公,实则却是心狠手辣野心勃勃,到处心积虑想要除掉对手登上帝位。☆.☆.☆.☆.☆.☆.☆.☆.☆.☆.☆.沐云,天生眼盲的阵法家,清俊如莲,淡雅如仙——“宇儿,你既死了,我就让他们所有人都给你陪葬,好不好?仇海,老实本份的贴身侍卫,却有着恰恰相反的腹黑本质——“你是仇海的主子,仇海当然要跟着你。”景毓,妖魅的妓院老板,玩弄与反玩弄间的“孽缘”——“到底要怎么样,你才肯爱上我?”叶钧,家财万贯的商人,性情忧郁却终做了亲妹的“情敌”——“原来,这一切都是你算计好的。”梁文广,性格叛逆的舅舅,生性厌恶官场,却独为那一人而变——“宇儿,你若是做了皇帝,我便入朝为官,助你治理这天下!”赤焰,江湖第一杀手,冷心冷情的傲骨——“静儿,这天下之大,你去哪儿我便去哪儿,你要谁死我便杀谁。”文龙,两世的守护,生死相随的赤诚——“静儿,我终于又见到你了。”楚狂,天生的邪魅张狂,神秘莫测的身份——“文静,这辈子你休想离开我!”段天瑞,无权无势的大皇子,文静此生的死对头——“宇儿,我们是注定要纠缠一生的。”佛语:情不问因果,缘注定生死。且看前世的商界女王,如何立身于暗涛汹涌的大衍皇朝,步步惊心!PS:基于前段时间的试验,笑决定以后日更五千字(因为在上学,多了实在写不出来,笑也不想每天晚上十二点再更新,这样的话更新时间会提前很多)强力推荐笑的完结文:《调教魔尊》:☆.☆.☆.☆.☆.☆.☆.☆.☆.☆.☆.再啰嗦一句,喜欢本文的亲们别忘了收藏+留言+票票哈,闪走。☆.☆.☆.☆.☆推荐区☆.☆.☆.☆.☆.☆.好友颜稣洛的《王的野蛮夫人》:好友恋猫的鱼《女王的宠男》好友落随心《盲妃待嫁》夫人紫夜霜影《逃妃八夫》好友未日杳的《赫连云凉》好友雪曼曼《黑道奶爸》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凰

    东凰

    凰羽殿下平生有两个志愿,第一个志愿是能将天君那金灿灿的宫殿搬到无忧谷……还有就是把紫陌那只臭乌鸦变成自己的座骑!只可惜第一个志愿比登天还难,第二个志愿比第一个志愿还要难。在某只臭乌鸦惨无人道的欺压之下,凰羽殿下脚底抹油逃到了人间,屁颠屁颠的跟着漂亮的小狐狸陌子陵携手并肩闯天下了……遇到了千年冰山苏浅止和上天制造出来专门恶心她的年幼无知小师妹,处处打架,次次受伤。直到那只臭乌鸦穷追猛打的一路追杀过来……——————————————————————【甜蜜斗嘴】小羽:“你,你,你这个臭乌鸦!”紫陌:“乌鸦怎么了?凤凰已经绝迹了,现在乌鸦和凤凰就是一对,我臭你也臭!”……【生离死别】紫陌:“我活了几十万年了,早就活累了,其实消亡,对我来说,也算一种解脱……”小羽:“那我呢?我怎么办?没有你,我怎么办?”------------------------
  • 星际女王:星河光焰

    星际女王:星河光焰

    从见到那只濒死的虫母开始,她终于能向波澜壮阔的星空投去一瞥。这绝不是最好的时代,却可能是最坏的时代!一个女强人在星河时代崛起的传说!
  • 三国大航海

    三国大航海

    李宗吾云,刘备厚,曹操黑,孙权又厚又黑。面对这个又厚又黑的叔叔,作为孙策的独子,孙绍表示压力很大。他隐忍,他藏拙,可是无数的牵挂让他无法独善其身,超出时代的眼界让他无法遮掩自己的光芒,没有实力就没有尊严,面对厚黑叔的步步紧逼,孙绍拍案而起,誓与厚黑叔战斗到底。东风吹,战鼓擂,要比厚黑谁怕谁?水密舱,螺旋浆,本来就领先世界的大汉水师如虎添翼,纵横四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