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8800000007

第7章 要为人类谋福利(1)

大禹治水为苍生

古时候,黄河经常泛滥成灾。在尧为帝王时,中原一带经常洪水泛滥,淹没庄稼和房屋,使百姓贫病交加、流离失所。尧四处求访治水的能人,后在众臣的推荐下,他启用夏后氏的首领鲧治理洪水。

鲧(ɡǔn)办事果断,但刚愎自用。他只知道水来土挡,造堤筑坝,堵截洪水,结果洪水依然没有治好。鲧治水用了9年时间,直到舜继承帝位,洪水也没退,反而泛滥得更加肆无忌惮。舜大怒,下令革去鲧的职务,将他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再没有回来。

舜面对奔腾的洪水,同样束手无策。他征求大臣的意见。看谁能治退洪水,大臣们说:“非禹莫属,虽然他是鲧的儿子,但德行修养大不相同,禹做事认真,为人谦逊。俭朴善良,而且智慧超常。”舜当即决定派禹去治理泛滥的洪水。

禹身负治水重任,父亲的死又给了他很大压力,因此,他下决心,一定要平复水患,拯救万民,完成父亲留下的事业。

禹不敢怠慢,他决定用疏导的方法将黄河水引走。当时,禹刚刚新婚,但他毅然离别妻子,带着契、后稷等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穷乡僻壤。

禹常常手拿准绳和规矩,小心谨慎地各处测量、勘探,同时他发动各地群众一起施工,每当水利工程开始的时候,禹都在和人民一同运石伐木,开河挖渠。这项浩大的治水工程在风霜雨雪中缓慢而艰难地进行着。

一天,禹正带人由甘肃积石山一路疏通黄河河道而下,走到黄河中游(今山西河津和陕西韩城交界地),有一座大山挡住了黄河的去路。禹看到黄河水疏通不畅,水位逐渐升高,就立即叫人将大山劈开一个豁口,黄河水立刻奔泻而出,至此畅通无阻,禹即将此处命名为龙门。后世人为追念禹,把龙门又称作禹门口。另外,还有一处大山,禹在那里凿了三道门,把它们称为神门、鬼门、人门,这也就是今天著名的三门峡。禹的足迹可以说踏遍了黄河两岸,所到之处皆令水流畅通。无所阻碍,黄河水终于被制服了。

禹前后共花了13年时间治理黄河,他人累瘦了,指甲磨秃了,脚底生了脚垫。其间,他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天,禹治水经过自家门前,听到妻子涂山氏生的儿子启正啼哭不止,可他没进去看一眼,狠了狠心,又奔向被水淹没的河滩。

禹的使命顺利完成。舜看到昔日淹没的山陵露出了伟岸的轮廓,荒弃的农田变成丰满的粮仓,百姓也都重建屋舍,过上了幸福生活,激动万分。他召见禹,让禹谈治水之道,禹却谦逊地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我只是采纳众人良好的建议而已。”舜大喜,他知道自己拥有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贤才,于是便把部落首领的位置禅让给禹。

禹治理洪水、为民造福,以及他个人高尚的品质、质朴的作风,博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爱戴;同时,这种无私奉献的美德,更滋润着中华大地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如今,淮河、长江每逢夏天连降暴雨,便会泛滥成灾,威胁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洪抗洪依然任重道远。在历次抗洪斗争中,我们的人民子弟兵都是冲锋在前、全力以赴。其间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是时代的骄傲,是我们的典范。

晏婴设身处地为民着想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崔杼杀死齐庄公后立即拥立庄公的异母弟姜杵臼继位,即齐景公。齐景公刚即位,就任用崔杼为右相,此时的齐国,朝政混乱,君臣昏庸,奢侈无度,贵族剥削残酷,百姓生活痛苦不堪。

后来,历任灵、庄、景三朝、前后执政五十多年的晏婴被任为正卿,他为人正直,以勤俭力行、谦恭下士、关心民事而著称。担任齐景公正卿后,晏婴经常在齐景公身边竭力劝谏,使豪奢极欲的齐景公稍微有了些收敛。

有一年冬天,天气非常寒冷,鹅毛般的大雪铺天盖地接连下了三天三夜。早晨,齐景公身穿裘皮大衣站立在窗前,望着窗外皑皑白雪,他禁不住高兴地对身边的晏婴说:“今年的天气真奇怪,下了这么长时间的大雪,还一点也不觉得冷,倒有点春江水暖的样子。这银白色的景致实在美极了,要是再多下上几天,那该有多好啊!这么一来,就可以多欣赏几天好景致了。”

听了齐景公的话,晏婴若有所思,过了好一会儿,他终于开口说道:“冬天的景致确实很美,但对很多人来说却是一种再残酷不过的景致。在这种天气里,景公您之所以不感到寒冷,是因为您身上穿着温暖舒适的裘皮大衣,室内又有熊熊燃烧的炉火。我经常听人家说,贤明的君主,在吃饭的时候总会想到自己的子民中是不是还有人在挨饿。穿暖和衣服的时候,总会想到自己的子民中是不是还有人在受冻。这才能做到设身处地为民着想。”

齐景公听了晏婴的话,一下子面红耳赤、不好意思起来,从此,他再也不在晏婴面前赞赏冬天的景致了。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缺少的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一品质,人们太习惯于自以为是、太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如果为官者都能设身处地为民着想,大家也就会生活得更加融洽和舒心,我们的社会也一定会更加稳定。

子罕拒不受玉

子罕是春秋时期人,当时他任宋国的司城,主管城市建筑和车服器械的制造。这是一个可以捞钱的肥差,因为有些人为了承包工程,总想着用财物到子罕那里买个人情。然而子罕却品质高洁,不收礼物。

一次,一个负责开荒石的石工带着一块美玉来到子罕家,声称这块美玉是自己开采石头时采出来的,并说自己是庸俗之辈,不懂欣赏高雅之物,所以决定将这块美玉献给子罕。

子罕一见美玉,拒不接受。石工认为子罕不识美玉,就明白无误地告诉子罕:“我曾拿着这块美玉让玉器匠鉴别过,玉器匠经过仔细鉴别,断定这块美玉是真正的宝物,我这才敢冒昧地献给你。”

子罕说:“我以廉洁不贪为宝,您以玉石为宝。如果您把玉石献给了我,那我失去了廉洁,您失去了玉石,咱们两人就都把自己的宝物丢掉了。与其使咱们都有所失,还不如您将玉石拿回,我把廉洁保持下来,这样,咱们就都拥有了自己的宝物,这不很好吗?”

石工听子罕这么一说,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好拿着玉石灰溜溜地走了。

像子罕这样以廉为宝的好官,才是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他们的宝物是无价的。他们清廉自守的高尚品格让黎民百姓肃然起敬,让行贿者望而却步。历史是会永远地记住他们和颂扬他们的。

当今社会行贿索贿之风屡禁不止,从政府到企业,甚至学校这个堪称最圣洁的地方,也被肮脏的腐败之风玷污了。面对这种伤痛人心的现象,我们应该像子罕那样,以廉为宝,不让那些不正风气玷污我们纯洁的灵魂。

斗子文三辞令尹

历史上有着许许多多的清官廉吏,要保持住那份清廉,做到金钱面前不动心实属不易,需要坚强的意志力。自古以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也有千方百计不要金钱的例子,春秋时期的斗子文便是其中的一例。

斗子文的父亲是楚国贵族斗伯比。据说,斗子文并非斗伯比的亲生儿子,他刚一出生便被亲生父母丢弃在荒郊野外,奄奄一息,幸亏斗伯比的岳父路过,把他捡了回来,送给女儿女婿抚养,斗子文才得以活命。

在斗伯比家,斗子文生活优裕,锦衣玉食。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学成。斗子文的满腹才学深得当时国君楚成王的赏识,楚成王将他收入朝中,拜为令尹。多年为官,斗子文都清正廉洁,从不擅用权利,贪污受贿,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家中的积蓄竟不够支撑一天的开销,全家人生活朝不保夕。

楚成王甚是喜爱博学而正直的斗子文,他深知斗子文家境困难,便有心帮助。在每次群臣聚会之后,楚成王都会专门为斗子文准备一束干肉,一筐干粮,使他能填饱肚子,久而久之,这竟成了楚王宫廷中一条不成文的制度。楚成王怜惜他的爱臣,曾三次要给斗子文增加俸禄,想使他的生活过得充裕一些,可斗子文死活不接受,甚至以辞去令尹来拒绝丰厚的俸禄。这让楚成王无可奈何,也使周围人迷惑不解。

斗子文这样做并不是在标榜自己,他认为当官就是为百姓服务,而不是为自己谋利,并且他始终坚信“成由节俭败由奢”的真理。

春秋时期齐国的齐景公之相晏子也是一位清正廉洁之士。晏子家贫。齐景公赐他千金,他却拒不接受,认为仁智之人不应该贪图钱财,厚取于君却不施于民,是替筐子箱子收藏财物,仁德之人不屑于此。他的思想观点和斗子文如出一辙。他们二人身居高位而不图享受的高尚品德,在今天仍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警示作用。

田稷勇于退贿

田稷(jì)是战国时齐国的相国,他办事认真负责,深得齐王的信任,齐王任命他统领百官、总揽政务,权倾朝野。于是总有人偷偷给他送去贿金,以期得到他的帮助。

一天,田稷手下的一名官员给他送了黄金百镒(yì)。这的确是个不小的数目,面对这么多金子,他无法抵挡这突如其来的诱惑,在经历一番心理斗争后,还是收下了。

母亲一见这么多金子,十分吃惊,急忙询问田稷金子的来由。田稷是个孝子,他不想欺瞒母亲,于是就将受贿一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听后气不打一处来,教训他说:为官就应该清政廉洁,不能见钱眼开,而应该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要有高尚的行为,不应该收授不义之财。母亲愈说愈生气,最后竟要把田稷赶出家门。

田稷听了母亲严厉的训斥,感到十分羞愧和自责,急忙原数归还了金子,随后又主动跑到齐王面前去请罪,声称自己犯了死罪,请皇上处死他。

齐王不知何故,忙问:“爱卿犯了何罪,要自请处死?”

田稷答道:“臣下无德,一时糊涂受属下贿金百镒,回家交与母亲,母亲痛斥臣下为官不廉,不再认臣为子,将臣逐出家门。臣自感罪孽深重,无颜再见母亲。大王信任臣下,对臣下委以重任,臣下却见钱眼开,愧对大王。故请大王重责臣下,以正国法,以严家规!”

齐王闻听此言,对田母家教有方敬佩有加,齐王原谅了田稷的错误,说他知错就改,不再追究。

为了表彰田母的义举,齐王还用国库的金子赏赐了她。齐国人听说这件事后,都称赞田母是位好母亲,也都称赞田稷勇于自责、知错就改的行为。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们不是圣人、不可能不犯错,特别是我们青少年,阅历不丰富,经验不足,所以犯错是难以避免的,关键是当我们犯错时能勇于承认,乐于改正,这才是我们应该具备的美德。同样,我们还应该赞扬田稷的母亲,多一些这样的母亲,就会多一些品德高洁走正道的人,少一些品德低劣走歪道的人。

萧何忠心为国

萧何是西汉初年名相,也是汉初三杰之一(另外二杰为张良、韩信),江苏沛县人,早年曾任秦沛县狱吏。公元209年他随同刘邦起兵,攻克咸阳后,诸将全都忙于争夺金银财宝,萧何却视金钱如粪土,忙于收集秦丞相、御史大夫府所藏的律令、图书,这使刘邦得以掌握全国户口、民情和地势,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萧何刘邦被封为汉王后,萧何劝说刘邦以巴蜀为基地,与民休息,招纳贤才,然后还定三秦,再与项羽争夺天下,并推荐韩信为大将军。楚汉战争时,萧何以丞相专任关中事,他侍从太子,为法令约束,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楚汉相持于荥阳、成皋时,刘邦屡遭挫败,死伤惨重,军中缺乏现粮,萧何及时调遣关中兵卒驰援,并转漕运供给军用,保证了前线兵员粮饷的供应,促使战局发生了根本转机。因此,刘邦称帝后,以萧何功劳最高,位次第一,食邑八千户,分封其父母兄弟十余人以食邑。

在辅佐刘邦打天下、建立刘汉王朝的过程中,萧何“镇国家,抚百姓,给馈响,不绝粮道”,在百姓和军士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刘邦嘴上称萧何“功不可望”,但心里对忠心秉正的萧何总是心怀猜疑,担心萧何威信太高而威胁到自己的皇位。

萧何看出了汉高祖刘邦的心思,就把家族中的很多子弟送到刘邦帐下听用,一是避近亲之嫌,二是取得刘邦的信任。刘邦也因此减少了对萧何的猜疑。

后来,刘邦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功高震主的韩信,接着又给萧何加封食邑五千户,萧何多次辞谢封赏,刘邦不允,萧何仍坚持献出封赏的资财以助军用。刘邦深恐萧何有二心,又派都尉带领五百名士卒守卫萧何宅院,明是恩宠有加,暗是监视严防。即便这样,萧何仍襟怀坦白,一如既往,以莫大的胸怀精心辅佐刘邦治理国家。

这时,许多好心的亲朋再三提醒萧何,不要再勤勤恳恳为民着想、为民办事,以免刘邦认为他是在取信于民,图谋不轨,最后像韩信那样遭受灭族之灾。萧何这才不得不像贪得无厌的地主,故意挖空心思多弄些土地,低价购进,强赊(shē)慢还,人为地造成一些坏名声,好让刘邦放心。刘邦见萧何只注意一些小利,没有把心思用在夺权上,心里暗暗高兴。

刘邦死后,萧何仍以国事为重,并一心一意辅佐惠帝刘盈执掌朝政。萧何临终前,惠帝欲选丞相,征求萧何意见:“曹参怎么样?”曹参是武将出身,战功卓著,封赏多在萧何之下,对萧何非常不服,也常有针对萧何的怨言。但萧何出于忠心,虚怀若谷,顿首说:“皇上以曹参为相,萧何死了也无遗恨了!”

萧何为了国计民生,忠心耿耿,虚怀若谷,忍辱负重,为汉王朝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未必会有萧何那种为相辅国的机遇,但他一心一意为国家着想、不计私人恩怨的行为还是可以效仿的。

杨震拒不收礼

东汉的杨震学问渊博,时人称之为“关西孔子”,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为官清廉。

有一年,杨震调任到东莱(今山东境内)任地方官。他从京城洛阳出发,一路上轻车简从、毫不张扬。途经许多州县都是住在路边小店。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普普通通的老大爷竟然会是朝廷的重臣杨震。

一天,杨震一行路经昌邑(今山东境内),找了个小店住下。一会儿,忽听见店里人声嘈杂。店主慌忙来报说是县太爷王密要把杨震一行人接走。

王密是何人呢?原来杨震在做荆州刺史时,发现当地有个叫王密的读书人,学问渊博,才华出众,认为他堪为大用,于是就向朝廷举荐了他。后来经过考核,王密被任命为昌邑县县令。

王密听说杨震路经昌邑,心存报答他当年推荐之恩,这次是特来接杨震回县衙的。杨震推托不过,只得坐上王密带来的官轿,进了县衙。在县衙里,王密亲自端茶端饭,照顾得无微不至。已经夜深了,王密还在诉说着别后离情。最后,他从怀里掏出百两黄金,低声说:“为了感谢恩师的知遇之恩,特奉薄礼,不成敬意,请您收下,在路上使用吧!”

杨震说:“你我已经是老朋友了,我的为人你应该知道,况且朝廷已经三令五申,不准大臣外出收礼。难道你不知道这个规定吗?”

“这个规定我是知道的。可眼下哪个当官的不收礼?况且现在是黑夜,外面没有一个人,根本没人知道。”

同类推荐
  • 山西民间小戏

    山西民间小戏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关庙与关公文化

    关庙与关公文化

    将近10年前,笔者又和王峻峰、郭汾阳合写过一本同名的30余万字的专著。本书是对这本专著的浓缩和深化,又加上了一些新的思考。
  •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从“崇文重教”的角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探讨四川客家教育的族群性和区域性特色。即从族群比较的角度,将四川的客家人与湖广人作比较,分析客家文化在与巴蜀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特色,四川客家教育所充当的角色及发挥的功能,突出客家教育的族群性特色;通过区域比较,即在比较四川客家聚居区与客家散居区以及四川客家与闽、粤、赣客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出四川客家教育的地域性特色,揭示了四川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分析四川客家教育发展模式与特色,从而勾画出四川客家的教育史轮廓。
  • 德国精神

    德国精神

    在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中,说起别的国家,国人或许总是很容易说出这样那样的批评,但说到德国的时候,国人却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褒扬。在我们的意识中,德国精神是和严谨、忠诚、顽强、毅力等词语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也就有了“真的很德国”这样的广告词。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主要国家,德国无疑有其伟大优秀的一面,就这一点来说,国人对德国的褒扬是有根据的。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热门推荐
  • 美丽的大森林

    美丽的大森林

    通过一系列如,夜进大森林,给狗熊拍照,捉鸟和引鸟等生动、惊险有趣的故事情节。重点刻俩了大平、二平、参花等孩子的不同性格特点。,原始大森林,是个多么吸引人的世界啊!没有去过那里的人们都会猜想,那儿一定是个很神秘有趣的地方。千年老树高耸人云,奇花异草香气扑鼻,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蛾、群蜂尽情飞舞,狗熊、老虎、金钱豹、金雕、飞龙等各类珍禽奇兽乐在其中。故事讲述的是在齐鲁大地读小学二年级的大平、二平跟随妈妈来到东北某林区小镇的姥姥家过暑假,参加了镇小学组织的课外夏令营,昆虫小组和摄影小组活动。于是他们随着小表姐等人便走进了美丽而神秘的原始大森林
  • 妖魅王子

    妖魅王子

    “好痛!啊……”一阵阵痛苦的呻吟声从床上一位女子的嘴里传来。“救我,好痛啊!啊……”她的尖叫声让人听了好心疼。一位俯身蹲在她下侧的丫鬟轻声安抚她,“娘娘,您忍着点,再用力。”“清儿,我不行了,啊!好痛!”阵阵钻心般的疼痛不是她想忽略就忽略的。清儿泪眼婆娑:“娘娘,为了您的孩子,您一定要撑住啊!”看她这么痛苦她的心也跟着痛了起来了。丁香咬着牙,那一阵阵……
  • 黛魂玉影

    黛魂玉影

    她是苏州城倾国倾城的绝色红颜,她是大观园中绝世而独立的绝世才女,她是皇宫中巍然站立的绝代佳人。她在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注定要在政治的洪流中生存的世家女子林黛玉,然而只是在是非产生的大观园中,在纷乱的没有烽火的战场上,她该何去何从?该如何演绎自己的悲喜人生?《黛魂玉影》给您不一样的黛玉,不一样的水溶,不一样的九龙夺嫡,不一样的红楼故事,西窗雨在此以红楼故事,演绎风起云涌的皇家故事;借黛玉幻梦,诉说尔虞我诈中的儿女情长!推荐好友苏蜜新开的一片文《陛下的圈宠》推荐好友心随碧草的文《红楼一梦之千古情痴》推荐好友紫绢的作品《小鬼认妈》推荐夏轻尘红楼新文《潇湘辞》推荐铃兰轻声的作品《水玉梦醉红楼情》推荐好友琉璃纹《无敌女夫子》西窗的群号码是94737621,欢迎加入一起讨论。喜欢则看,不喜莫入,绕道远行,勿坏和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邪王宠妃

    邪王宠妃

    一代炼器宗师陨落,穿越成异世一名身种奇毒,经脉阻塞的小小弃婴,沉睡之时和一可爱小萌兽签下契约,迷糊之时被一腹黑美男拐为养女,于是神秘的万兽山脉禁地多了一个温柔绝美的少女,回眸微笑间,万兽退避……当一身白衣,温柔如水懒散的绝美少女走出山脉,走进大陆之后,那一身白衣的绝美身姿会引来多少追逐的目光?那温柔如水懒散的外表下隐藏的腹黑会有多少人遭殃?那卓绝的天赋又会让多少人惊艳?且看一代炼器宗师在这以武为尊,权势翻天的异世,如何踏上武道巅峰,翻云覆雨!
  • 精神自治(修订版)

    精神自治(修订版)

    透过《王开岭文集(随笔卷):精神自治(修订版)》,作为读者,我游历了一个人的精神地理,被那些从未见过的神奇风光吸引。那风光在日常的旅游地图上是见不到的。我不敢断言这样的地理绝无仅有,但我确定的是,这是当代为数不多的身兼多种文质的作家和作品。《王开岭文集(随笔卷):精神自治(修订版)》让我看到了一个智者、一位诗人、一颗良心、一个浪漫而冷峻的同时代人。这样一个夜晚,携上这样一本书,与之同行。我感到了雪的融化、心的欢愉和春天的临近。
  • 万里长城的奥义

    万里长城的奥义

    幽潭之中的蓝龙,飞越天际的大鸢,“奇迹之旅”终结篇!一切谜团的答案将在万里长城揭晓……还等什么,翻开“奇迹之旅”你就能得到一次前往神秘遗址的机会!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旅途!数轮挑战智力的头脑风暴。
  • 经典的散文

    经典的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傲世逆天传

    傲世逆天传

    一个立志追求武道极境的少年,从没想过要参加到朝中那些争权夺利中去。可是,他却是被逼无奈的加入到了其中去,后来他更是得知,他居然应该是当朝的皇帝!且看他如何以血和汗浇灌人生,铸造那属于他的神话!且看他如何以血和汗浇灌人生,铸造那属于他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