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6200000004

第4章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略序

唐·释法海撰

(案:后人增删此文名为《六祖大师缘起外纪》,其所增之事实,间有穿凿附会之处,且文笔亦陋。今从《全唐文》录出。存其旧也。)

《全唐文》九百十五:法海,字文允,俗姓张氏。丹阳人,一云曲江人。出家鹤林寺,为六祖弟子。天宝中预扬州法慎律师讲席。

大师名惠能。父卢氏,讳行瑫[1];母李氏,诞[2]师于唐贞观[3]十二年戊戌岁二月八日子时[4]。时毫光腾空[5],异香满室。

[1]瑫,音“叨”。生曰名,死曰讳。《左传》:“讳名,自周人始也。”

[2]诞,音“但”;育也。《诗》:“诞弥厥月。”

[3]贞观,唐太宗之年号。

[4]二月八日,佛诞日也。《长阿含经》:“二月八日,佛出生。”

[5]《法华科注》一:“白毫者,具种种功德。其毫中表俱空,状如白琉璃,内外清净。”

黎明[1],有二异僧造谒[2],谓师之父曰:“夜来生儿,专为安名[3]。可上惠下能也。”父曰:“何名惠能?”僧曰:“惠者,以法惠施众生;能者,能作佛事。”言毕而出,不知所之。师不饮乳,夜遇神人灌[4]以甘露。

[1]明暗相接之时,天犹带黑暗,故云黎明。

[2]请见曰谒。

[3]二僧言专为安儿名而来。

[4]灌,注也。《光明文句》五:“甘露是诸天不死之药。”

既长,年二十有四,闻经悟道[1]。往黄梅[2],求印可[3]。五祖器之[4],付衣法[5],令嗣祖位[6]。时龙朔[7]元年辛酉岁也。

[1]事见《坛经》。

[2]黄梅,山名,在湖北黄梅县西北。五祖弘忍居此。后人因称五祖为黄梅。

[3]印可,认可也。《论语》皇侃《义疏》:“皆被孔子印可也。”印可者,证明弟子之所得而赞美许可之也。

[4]器之者,重视其人,与以相当之职,称其才也。《论语》:“及其使人也,器之。”

[5]以达摩传来之衣钵及一脉单传正法眼藏之大法付与六祖。

[6]令继五祖之位而为六祖。

[7]龙朔,唐高宗之年号。

南归,隐遁一十六年。至仪凤[1]元年丙子正月八日,会印宗法师[2],诘论玄奥[3]。印宗悟契师旨[4]。

[1]仪凤,亦唐高宗年号。

[2]《传灯录》:广州法性寺印宗和尚,吴郡人也,姓印氏。从师出家,精涅槃大部。唐咸亨元年,抵京师,敕居大敬爱寺。固辞。往蕲州,谒忍大师。后于法性寺讲《涅槃经》,遇六祖惠能大师,始悟玄理,以能为传法师。《法华·序品》:“常修梵行,皆为法师。”

[3]玄奥,深远奥妙之旨也。

[4]事见《坛经》。

是月十五日,普会四众[1],为师薙发[2]。二月八日,集诸名德[3],授具足戒[4],西京[5]智光律师为授戒师[6],苏州[7]慧静律师为羯磨[8],荆州[9]通应律师为教授[10],中天[11]耆多罗律师为说戒[12][12],西国[13]蜜多三藏为证戒[14]。

[1]比丘、比丘尼,出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在家二众。合云四众。或云,四方之众徒也。

[2]薙,音“替”。薙发,即剃发也。

[3]名德,有名称德行者。

[4]比丘以二百五十戒为具足戒。

[5]汉时长安之称。自后汉都洛阳,始称长安为西京。

[6]《行事钞》下三:“佛言,善解一字名律师。”一字者,律字也。《宝云经》六:“具足十法,名律师。”凡授戒师,有三人。今但举智光者,举其名德中之胜者也。

[7]《皇舆考》三:“苏州府,陈云吴州,唐云苏州。”

[8]《要览》上:“羯摩,此云办事。”为羯磨,即为授戒时之办事人也。授戒时有四人以上之办事人,今亦举其最为名德也。

[9]《皇舆考》六:“荆州府,宋南平,陈荆州。”

[10]教授,指教授师言。教授师为五种阿阇梨之一。

[11]中天竺也。

[12]说戒,指说戒师言。说戒日读戒本之长老也。

[13]法海就唐国而指西竺为西国。

[14]《宋高僧传》二:“为人天师,称曰三藏。”夫三藏之义者,则内为戒定慧,外为经律论,以陀罗尼总摄之也。案:以上授戒师等,皆举其名德。

其戒坛[1],乃宋朝[2]求那跋陀罗三藏创建[3]。立碑曰[4]:后当有肉身菩萨[5]于此受戒[6]。

[1]《要览》上:“西天比丘楼至,请佛立坛,为比丘受戒;如来于园外东南置一坛。”此为始也。

[2]刘裕篡晋,国号宋,故云宋朝。

[3]求那跋陀罗,此云功德贤,中天竺人,本婆罗门种。幼学五明诸论,天文、书算、医方、咒术,靡不该博。见《高僧传》三。创建,始造也。

[4]记谶言之碑。

[5]肉身菩萨者,以父母所生之人身而至菩萨深位之人也。

[6]受戒者,言受取具足戒于身也。

又梁天监[1]元年,智药三藏[2]自西竺国航海而来,将彼土菩提树一株[3],植此坛畔。亦预志曰:后一百七十年,有肉身菩萨于此树下开演上乘[4],度无量众,真传佛心印[5]之法主也[6]。

[1]天监,梁武帝年号。

[2]智药三藏,《传灯》、《会元》、《佛祖统纪》等,俱作梁真谛。其预志皆曰“一百二十年”,《正宗纪》则曰“后四代”。

[3]《酉阳杂俎》:“菩提树出在摩迦陀国,在摩诃菩提寺。盖释迦如来成道时树也。”

[4]上乘者,大乘之异名。

[5]以心印心,故名心印。

[6]法主,法门之主也。《杂阿含经》一:“佛为说法主。”案:后世以说法、知法之僧为法主。

师至是祝发受戒[1]。及与四众开示单传之法旨[2],一如昔谶[3]。

[1]祝发,断发也。《尚书注疏》卷十一:“《泰誓》曰:上帝弗顺,祝降时丧。《传》曰:祝,断也。”《列子·汤问》第五:“南国之人,祝发而裸。”

[2]《祖庭事苑》:“传法诸祖,初以三乘教乘兼行。后达磨祖师单传心印,破执显宗。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3]谶,差谮切,音“寸”。《说文》:“验也。”凡谶纬皆言将来之验,即预言也。原注:梁天监元年壬午岁,至唐仪凤元年丙子,得一百七十五年。

次年春,师辞众归宝林。印宗与缁白[1],送者千余人,直至曹溪[2]。

[1]缁白,犹云缁素。缁衣,僧服也。白衣,俗人所服也。

[2]曹溪,在韶州府城东南三十里。

时荆州通应律师与学者数百人,依师而住。师至曹溪宝林,观堂宇湫隘[1],不足容众,欲广之。遂谒里人陈亚仙曰:“老僧欲就檀越[2]求坐具地[3],得不[4]?”仙曰:“和尚[5]坐具几许阔?”祖出坐具示之。亚仙唯然[6]。

[1]湫,音“秋”。隘,乌懈切,读如“约”。《左传·昭公三年》:“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注:湫下隘小也。

[2]《祖庭事苑》五:“檀越,檀那也;此云施主。”越,谓度越彼岸也。

[3]坐具地者,置坐具之地也。坐具长佛之二拃手,广佛之一拃手半。新坐具必贴故衣于其上面之中央,谓之拃故。《四分律》十九:“坐具,一为护身,二为护衣,三为护众人之床席卧具。”案:礼拜之时,先敷坐具,于其上作之。

[4]不,读“否”。得否者,犹言可以不可以也。

[5]《名义集》一:“梵本名邬波遮迦,传至于阗,翻为‘和尚’。”亲教师为和尚。在家人称出家人为和尚者,尊敬之意也。

[6]《金刚经》:“唯然,世尊。”注:唯然,应诺之辞。

祖以坐具一展,尽罩曹溪四境[1]。四天王现身[2],坐镇四方。今寺境有天王岭,因兹而名。仙曰:“知和尚法力广大。但吾高祖坟墓[3]并坐此地,他日造塔,幸望存留。余愿尽舍,永为宝坊[4]。然此地乃生龙白象来脉[5],只可平天,不可平地[6]。”

[1]以笼覆物,俗谓之罩。此言一展坐具,如笼之罩物,罩曹溪四境也。

[2]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各领二鬼。其所居为六欲天之第一天,在须弥山腹,即最初一层天也。四天王为帝释之外将,其天名曰四王天。

[3]高祖,曾祖之父也。言最高在上也。穴曰墓,墓上积土曰坟。

[4]宝坊,寺院之美称也。《大集经》一:“尔时如来示现无量神通力,渐渐至彼七宝坊中。”

[5]此地,指南华山而言,在曲江县南六十里。白象,指象岭而言,在南华山之上方。憨山大师曰:“观此曹溪主山,俨然象形,而四足、六牙、鼻口俱备。其宝林初开时,山势完密,故寺坐颔中,左大牙包裹,与右牙连合,唇内为龙潭,即如象口。其宝林右壁,俨然象鼻。其口为龙潭,滀水于内,有龙居之。”案:此即所谓生龙也。见《曹溪通志》。

[6]平天者,山势有高下,凡屋之起于高处者低之,屋之起于低处者高之,使屋顶彼此均平也。若使地平,铲凿其山石,恐伤山之来脉,故云不可平地。

寺后营建,一依其言。师游境内[1],山水胜处,辄憩止[2]。遂成兰若一十三所[3]。今日花果院[4],隶籍寺门[5]。

[1]寺境之内。

[2]憩,音“器”。

[3]兰若,于《四分律》一,谓之空静处;于《萨娑多论》二,谓之闲静处;于《智度论》六十八,谓之远离处。案:兰若,为阿兰若之略称,又云兰室。佛寺之异名也。

[4]据《大明一统志》,华果院,即南华寺。或云,一十三所兰若,今皆败坏,唯华果院存在耳。

[5]隶,《说文》:“附著也。”隶籍寺门,谓花果院即附属于宝林寺也。

其宝林道场[1],亦先是西国智药三藏[2],自南海经曹溪口,掬水而饮[3],香美。异之。谓其徒曰:“此水与西天[4]之水无别,溪源上必有胜地[5],堪为兰若。”随流至源上,四顾山水回环,峰峦[6]奇秀。叹曰:“宛如西天宝林山也。”乃谓曹侯村居民曰:“可于此山建一梵刹[7],一百七十年后,当有无上法宝[8],于此演化[9]。得道者如林[10],宜号宝林。”

[1]佛成圣道之处,谓之道场。又供养佛像之处也。《注维摩经》四:肇曰:“闲宴修道之处,谓之道场也。”案:隋大业九年,敕天下寺院改称道场,故唐沿袭之,有道场之目也。

[2]韶州府南华寺,天竺僧智药开山。智药事今略。

[3]两手捧之曰掬。《礼记·曲礼》:“受珠玉者以掬。”

[4]此方指天竺曰西天。

[5]胜地,地较他处为佳者。

[6]峦,音“鸾”;山头相聚也。

[7]梵刹,伽蓝之美称,寺院也。

[8]法宝,本指佛所说之妙法。佛所说法,无有能上之者,故云无上法宝也。案:此云无上法宝,则指六祖言也。

[9]演化,演说而扬化也。

[10]平土有木丛生曰林。

时韶州牧侯敬中[1],以其言具表闻奏[2]。上可其请[3],赐额为“宝林”,遂成梵宫[4]。盖始于梁天监三年也。

[1]汉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十三人,秩六百石。成帝安和元年,更名牧。侯敬中,无考。

[2]表,章奏之属。闻,闻之于主上。奏,进也。

[3]可,许可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制曰:可。”

[4]梵宫,谓佛寺也。朱庆余诗:“流水离经阁,闲云入梵宫。”

寺殿前有潭一所[1],龙常出没其间,触挠林木。一日,现形[2]甚巨,波浪汹涌,云雾阴翳。徒众皆惧。师叱之曰[3]:“你只能现大身,不能现小身。若为神龙,当能变化[4],以小现大,以大现小也。”其龙忽没,俄顷复现小身[5],跃出潭面。师展钵试之[6],曰:“你且不敢入老僧钵盂里。”龙乃游扬至前[7]。师以钵舀之[8],龙不能动。师持钵归堂上,与龙说法[9]。龙遂蜕骨而去[10]。其骨长可七寸,首尾角足皆具,留传寺门。师后以土石堙[11]其潭。今殿前左侧,有铁塔处是也[12]。

[1]潭,深水也。

[2]示色相于人,曰现形。

[3]叱,音“出”。

[4]《文选·西京赋》曰:“若神龙之变化。”注:龙出则升天,潜则泥蟠,故云变化。

[5]俄顷,少时也。

[6]《要览》中曰:“梵语钵多罗,此云应器;今略云钵也。”

[7]《前汉书·季布传》:“使仆游扬足下名于天下,顾不美乎?”

[8]舀,音“杳”。挹彼注此曰舀。

[9]《处胎经》一:“佛告阿难:吾于海中,与龙说法,无数诸龙、龙子得道。”

[10]蜕,音“税”。虫类所脱之皮,曰蜕。

[11]堙,音“因”;塞也。

[12]原注:龙骨于至正己卯,寺罹兵火,因失,未知所之。

同类推荐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热门推荐
  •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携子之手屹立世界之巅

    携子之手屹立世界之巅

    初恋情人的背叛,她的家人,她的爱情,她所拥有的一切瞬间灰飞烟灭,当豪门公主一夜间跌入谷底,变成了底层最卑贱的佣人,她恨……她不甘……凭什么她要被踩踏?她将所有的憎恨埋入心底,她发誓,总有天她将成为俯视天下之人,再也不用仰望畏惧任何人,包括他!
  • 穿越大陵王朝:绝世无双

    穿越大陵王朝:绝世无双

    因一块至高无上的传家宝,官小潮穿越到一个神秘的大陵王朝。机缘巧合下,她遇见了大陵王朝的天下第一美男——宫玧澈。他是大陵王朝的王爷,手掌握着整个王朝的兵权,连大陵皇帝都要忌惮三分;他惩治奴才的手法极其恶劣,而官小潮不幸地成了他脚下的奴才,受尽折磨……
  • 老婆,别想不要我

    老婆,别想不要我

    他是D市王国总裁,操控整个D市经济,她是默默无名的模特,两人相遇了…“老婆!”某男讨好笑叫道。“什么事!”某女淡淡问。“老婆你今天还没打我!”“滚!”这人敢情是被她打上瘾了。吃醋篇“老婆你这一辈子只能打我,你打人的专利是属于我的,你手只能碰我,不可以碰别的男人。”某男是因为看到她打别的男人,手的肌肤与别的男人有接触了。生子篇“我要杀了你!”某孕妇挺着快临盆的大肚子在医院走廊追着某男,“竟然让我怀孕!”“老婆!是宝宝说一个人太孤单了!所以我才会让你怀孕的!”他完全是听儿子的话来做的。“那宝宝说你去死那你为什么不去呀!”某孕妇暴跳如雷大吼。推荐自己已完文《重生—花痴丑女》《总裁的纯纯老师妻》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亲亲老婆别不要我》
  • 全能修神者

    全能修神者

    一个修炼了特殊辅助心法的人,重生在灵气稀少的地球,他为了最后的修炼,隐于大都市,建立了自己的修炼福地,由于一时大意使得灵气外泄,重而引来了无数的麻烦,等他把一切麻烦解决掉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身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是众人仰慕对象了。
  • 说服力

    说服力

    说服力在人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它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那些成功者总是能说会道、口惹悬河。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我的王妃太有肉

    我的王妃太有肉

    推荐水儿新文《黑道“傻”后》《朕的皇后太爱钱》轻松搞笑文:+++++++++++++++++++爆笑贪吃小肥女,一张吃嘴闯古代萧纤柔——一个身材惹火的女孩子,舞蹈界新升起的一颗明日之星。在外人眼中,她光鲜亮丽,充满活力。殊不知真正的她最大的愿望则是做一枚坐吃等死的懒女。(米虫)为此还特地给自己定了一个懒人十大梦想,每晚睡觉前都会默念几遍。话说人倒霉,那是接二连三的,一个重要的舞蹈大赛前,一不小心感冒了,真的很倒霉。她自认了。比赛时一个喷嚏,害得她与冠军失之交臂,真的很惨,她也接受了。害得被父母惩罚,逼着每天加紧练习舞蹈,她也服了。可为什么倒霉的事还没有结束呢?练舞练累了,本想偷个懒,却没想到喝口饮料被呛到,居然穿越了?穿就穿了呗!接受现实,可却倒霉的穿越到了一个体态臃肿,超级肥胖的女子身上。但既然命运如此,她也欣然接受了,好歹人家的父母也蛮有钱的,只要能在这个朝代实现她坐吃等死的十大梦想,她也就觉得值了。可万万没想到的是,霉运居然也跟着她穿越了——刚穿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女生活没过几天,皇帝就给她来了个什么赐婚?听说还是个冰冷的王爷?唉!既然这是上天的安排,行,她接受了,只要依旧能让她做米虫,让她坐吃等死,她嫁就是了。毕竟人家也是位大帅哥,有权有势,拒绝了多伤人家的面子啊!调戏美男,是她做懒女以外的另一个梦想,既然上天让她实现这个梦想,她就美美的享受吧!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可是——没想到这个王爷夫君有些太不识抬举!本姑娘不嫌他冷,愿意下嫁。他居然不知好歹的嫌自己肥,还给自己起了个很吉祥的外号“福娃”唉!要不是知道他是土生土长的傲天国人,还以为他也是穿来的呢!精彩一:“女儿啊!快进来!看你的未来夫君来看你了。”“真的吗爹爹?”屋内的三个俊美男子,听到外面这声娇柔的声音,便猜测起这人定是如声音一样的美丽动人——随后三人就觉得地晃动的厉害,地动山摇的,好似地震却又不像——好似有什么东西快速的朝他们移来——片刻后,只见一肥的像球一样的女子。拽着肥肥的身子,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定眼扫了屋内三个俊美男子一眼,脸一红,扭捏了下肥胖的身子,故作一脸害羞状的亮起娇柔柔的声音道:“爹爹,那位是我的未来夫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