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2900000013

第13章 屈原

屈原(前3397—前2787),战国时楚国人。一说屈原名平,字子原。一说名正则,字灵均,正则与灵均乃平与原二字的引申。曾为楚怀王左徒,后被放逐,秦人攻破郢都时,投汨罗江而死。著有《离骚》、《天问》、《九歌》、《卜居》、《渔父》等。

《卜居》、《渔父》一说非屈原所作,尚有争议。

卜居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宁惘惘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鉏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啶訾粟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宁聊聊若千里之驹乎?将汜汜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骛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鉴赏】

“卜”是占卜,“居”是“自处之方”,也就是处世之道的意思。屈原被放逐三年之后,去见卜官郑詹尹,求问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社会现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和自己的满腔愤慨,表明了不愿与奸佞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第一段写屈原已被放逐三年了,不能见到君王,他全心全意为国尽忠,而遭受谗佞之人的阻挠,心中十分忧愁,不知该怎么处世才好。于是去见太卜官郑詹尹说:“我有一些疑问要向你请教,请替我拿个主意。”詹尹把占卜用的蓍草摆正,拂去占卜用的神龟壳上的尘土说:“请问你要占卜什么事?”

先交代屈原问卜的时间、背景、心情和问卜的中心问题:“不知所从。”詹尹郑重其事地准备为他占卜,解决疑虑。这在读者头脑中必然引起疑问:屈原是一个靠占卜来决定自己道路的人吗?他的疑问真能从占卜中得到圆满的答案吗?这个言简意赅的开头,吸引读者追本溯源往下读。

第二段屈原问:“我是勤勤恳恳怀着朴实而忠诚的心不变呢?还是应该去敷衍应酬,四处逢迎呢?我是耕地锄草辛勤地做个农民呢?还是应该巴结达官贵人,建立个人功名呢?我是坚持是非,不顾个人安危呢,还是应该跟世俗同流合污,换取自己的安乐呢?我是不顾一切远走高飞,保持我的本性不变呢?还是应该强颜欢笑看人的脸色行事,对一个妇人极尽奉承呢(指怀王宠妃郑袖)?我是公正廉洁使自己清清白白呢,还是应该趋炎附势呢?我是昂首挺胸做千里马呢,还是应该像随波逐流、浮游无定的野鸭子,以保全生命为重呢?我是同任重道远的骏马并驾齐驱呢,还是应该跟在劣马尾巴后头呢?我是与黄鹄一起并翅飞上高天呢,还是应该去和鸡鸭一块在地下争食呢?这些行为哪一种吉,哪一种凶?我该何去何从?人世间的事情都混浊不清,有时以轻薄的蝉翼为重,有时以千钧为轻;把声音洪亮的黄钟毁弃,却把瓦盆敲打得噪声震耳。坏人占据着高位,好人无处报效国家。啊,我不再往下说了,谁知道我的廉洁正直啊!”

屈原第一步一连向詹尹提了八对意思相反的问题,每对上文都是他做到的和愿意做的,下文则是他所唾弃憎恶的,显然他不同于一般人问卜那样殷切地期待解决自己的疑难,而是通过问卜的形式,明确地表现了他肯定的是前者,否定的是后者,表明自己一向崇高的思想情操,肯定了自己报效国家,不屈服、不动摇的坚贞态度。也鄙薄并愤怒地揭露了那些不顾国家安危的反动贵族腐朽无耻的行径和当时丑恶黑暗的社会现实。

八对问句都采用“宁……将……”句式,形成排比,铺陈开来,表明这些问题是久经思考,深思熟虑的,气势连贯、紧凑,如江河直泻,一发而不可收,读来琅琅上口,感情愤激昂扬,十分有力、感人。形容词多用联绵字“悃悃款款”“喔訾”“栗斯”“喔咿”“儒儿”“突梯”“滑稽”“昂昂”“汜汜”等,描摹形态绘形绘色。上下句行为对比十分鲜明,如“力耕”与“成名”;“危身”与“偷生”;“保真”与“事妇人”;“自清”与“洁楹”;形象上如“千里驹”与“水中之凫”;“骐骥”与“驽马”;“黄鹄”与“鸡鹜”对照十分准确、鲜明、生动。

他提出的“孰吉孰凶,何去何从”问题,根本就不存在,他自己完全能肯定自己的言行。于是第二步他指出自己遭陷害、受排挤、被放逐的真正原因是:“世溷浊而不清”。他悲愤地指出社会上存在着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的反常现象,以薄得透明的一片蝉翼与沉重的千钧对照,社会上却以轻为重,以重为轻,是非不辨;声音洪亮的黄钟与瓦釜对照,却偏要毁掉黄钟去敲瓦釜,好坏不明。这种反常的现象通过两组事物的对比,已经非常鲜明有力了。在这样的社会里,坏人当道,贤者不被重用就是必然的结果。

最后一段,詹尹连忙把蓍草放下,起立拱手道:“尺本来长于寸,但当不足一尺时,就认为尺有短缺,寸本短于尺,但当一寸有余时,就算寸有富余。物有时欠缺,人有时不明事理,占卜有时达不到,神明有时也搞不懂,请凭你的良心去行动吧,我的占卜不能明白这件事。”

詹尹当然不能解决屈原的问题,他只能委婉地拒绝回答了。这是全文的结尾,通过詹尹的话:“用君之心,行君之意”正点明了全篇的主题。屈原不存在任何动摇或疑虑,他早已用自己的言行证实了自己的高尚和坚贞。“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流传下来形成成语“尺短寸长”,新的含意是说每个人都会有优点和缺点,不能尽善尽美。

全文以设辞的问答形式展开,简洁凝练。运用一系列意思相反的问句和比喻、对比等表现手法,使形象对照鲜明,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以问卜为依托,通过问话突出表现了屈原的正直廉洁,也揭露了贵族反动势力的卑鄙丑恶。

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慵其糟而啜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沦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鉴赏】

屈原在放逐中遇到一位渔翁,通过渔翁的劝说和屈原吐诉心声,表现了屈原不与浊世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第一段写屈原已遭放逐,在江边散步,一边走一边吟咏讴歌,脸色青黄,身体枯瘦。一位渔翁看见他,问道:“你不是三闾大夫(屈原最后的官职)吗?怎么落到这个地步?”首先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屈原被放逐到远离郢都的地方。“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恰切地表现了他政治上遭受严重打击,精神痛苦、失意的形象。

第二段写屈原与渔翁的问答。屈原说:“所有的人都混浊,只有我一个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只有我一个人清醒,因此我被放逐了。”屈原对当时楚国政治腐败,君王昏聩,反动贵族势力顽固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为自己被打击排挤、报国无门和楚国国势日下而忧心忡忡。文中使用了借喻的手法,不正面回答被逐的原因,只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来说明自己被放逐的原因,将自己的高洁与污浊的社会对立起来以见愤世嫉俗之情。

渔翁说:“圣人不固执于事物而一成不变,而能随着世道去变化。所有的人都混浊,你为什么不去搅起泥沙,推波助澜呢?大家都醉了,你为什么不连酒带糟地大喝一气呢?你何苦为国操心,自找苦吃而被人放逐呢?”渔翁的态度与屈原不同,他举出圣人为例,劝屈原随波逐流算了。

屈原说:“我听人说刚洗完头发,必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完澡,必定要抖掉衣衫上的灰尘。哪能以洁白的身体去沾染外物的污垢呢,我宁愿跳进江水被鱼吃掉,怎能在皎皎洁白的身躯上,蒙受尘世的肮脏呢?”

屈原以新沐者、新浴者自喻,仍是使用借喻手法。最后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宁愿保持高尚的情操而葬身鱼腹,也决不与混浊的尘世同流合污。虽然自己在政治上失意,以致身体、精神都受到很大损害,但坚强不屈的意志决不动摇,决心以高洁的品德去殉国。思想境界十分高远,态度十分坚决。

最后一段,渔翁微微一笑,一面敲打着船桨,一面唱着:“沧浪江水清又清,正好洗我的帽带,沧浪江水混又混,正好洗我的脏脚。”渔翁走了,没有和屈原说什么。

渔翁不像是真正以捕鱼为生的渔民,他表达了当时道家的思想,很可能是个远避于江滨的隐士。他唱的这首歌,也是运用借喻手法,表明了自己的处世态度。顺应着世态变化,考虑的是个人私利,可以随波逐流,黑白不分,只求保全个人生命。他唱着歌走了,消极地避开了一切政治斗争,隐没自己的姓名、退居江河湖畔,与世无争,完全置国家与人民于度外了。他的这种思想,代表了战国时代一些人对政治黑暗、战乱频仍、社会动乱现状的消极态度,他们否定一切,佯狂玩世。这种逃避现实的道家思想,在当时的楚国是较为流行的。写渔父,正可衬托屈原,形成鲜明对照。

全文从两种不同思想的对比中,突出了屈原坚贞、崇高的品德,语言形象准确、生动,运用借喻手法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同《卜居》一样,以设辞问答形式展开,这种形式对后世文学作品很有影响。

同类推荐
  •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为丛书之一,对当前文学症候作了深入的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当代十三位评论家的作品,这些集子都是他们在自己文学研究与批评作品中挑选出来的。无疑,这套规模相当的文学研究与批评丛书,不仅仅是这些批评家自己的成果,也代表了当今文坛批评界的最高水准,同时它又以不同的个人风格闪烁着这些批评家们独立的睿智光芒。
  •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犹如大海中那粼粼的波光,在太阳的照耀下,不断发出动人的光芒。从有文字可考的绵延达一千五百年的古徐国开始——是淮安的前身——那饱含着仁义的民歌,那承前启后的辞赋,那人品坚贞的诗词,那三足鼎立如巅峰的小说,等等,让淮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了一块令人骄傲的丰碑
  •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解密中国大案(四)

    解密中国大案(四)

    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
  • 理直话自爽(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理直话自爽(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古典爱情

    古典爱情

    爱情成了千古不绝的绝唱,他有着炫彩一样的色彩,没有人能说好,这到底是什么样的色彩,也许每一个人的爱情都有每一个人爱情的色彩,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绝唱。这部书是一个充满了悬疑色彩的书,爱情深度探底,他尤如一座长满绿苔的桥一样,能走上这座桥的人,也许是幸福的,但是他的后面有着深深的伤,那是美丽异端的伤,有着伤的颜色,但是谁也说不好,伤到底是什么颜色?
  • 人鱼泡泡(全集)

    人鱼泡泡(全集)

    “如果你是美人鱼的话,那么,我一定会一直在你身边保护你。不再让你像美人鱼一样受到伤害……”。,“你知道琴音螺有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吗?”“如果很真诚地对着它说话的话,那么,那句真诚的话将会一直保存在琴音螺中,直到那个人说的那句话不再真诚,话音才会从琴音螺中消失。”男孩微微一笑,顽皮的眼睛里没有了以往的顽皮,很认真,很专注。然后,他将琴音螺的螺孔对向自己小小的嘴巴,轻轻呢喃了一句。海风微微拂过,吹动了他和她小巧灵秀的发丝。小女孩抬起头,用两只小手一次一次、一点一点抹了抹脸上的泪水。是真的么,琴音螺真的那么神奇么?她望着手中的琴音螺,轻轻举起至耳边。里面,好听地传来了一句小男孩真诚而又稚嫩的声音
  • 城市发展学

    城市发展学

    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头等重大问题,也是城市的根本问题。城市的一切问题,既是在发展中产生,又是在发展中求得解决。城市发展学是城市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城市学也可以说是城市发展学。因为城市学的本质所在就是研究城市方方面面发展的学问。当然,相对而言,城市学的研究范围应当更加广泛和深入,其内涵和内容也会更加丰富。城市发展学的形成和建立,应当说是为城市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俏公主追爱记

    俏公主追爱记

    有人说:十八岁之前没有谈过两次恋爱就等于白白的浪费了青春。俏皮可爱过着如公主般的生活的段梦决定在大学给自己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敢爱敢恨的她,将会擒到什么样的爱情呢?闺蜜孙静雅是艾蒙斯特学院校长孙其冰的女儿暗恋翩翩少年叶俊驰却不敢去爱,闺蜜与艾蒙斯特学院的校长之间有什么恩怨呢?即将出道的大牌明星沙羽白又是怎样的玩弄孙静雅,和孙静雅积怨已久继母的女儿夏菡呢?还有艾蒙斯特学院八大校草不为人知背后的秘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毒医傻妃

    毒医傻妃

    Z市高级住宅区,一栋别墅里面,一对妙人儿,对面喝着茶,聊着天,男人和女人都露出淡淡的笑,脸上的幸福不……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终究是谁负了谁:琉璃碎

    终究是谁负了谁:琉璃碎

    木槿花,朝开暮落;姻缘乱,痴由心生。翠湖居里的缠绵,是痴情还是无情?爱与恨,恩与怨,终究是谁负了谁?“不去关睢宫!”这是容郁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坚定而脆弱。忻禹的誓言扰在。却令她更加不安。然而。忻禹却给了世人最完美的谢幕,留给了自己最深的伤痛。也许从一开始这就是万丈深渊,谁也无力逃脱。漩涡中。柳洛无力地寻求真相,殊不知真相只会让他更不知所措。唐门的仇恨最终就如同关睢宫中的哀号一样,带着一丝可笑,湮没了生命。时光轮回。是否有人后悔?是否有人哀叹?忻禹信守了诺言,只是这一次。不再能唤回一切。
  • 山孩子与豆味华年

    山孩子与豆味华年

    寸金爱她,寂寞,却也耐不住寂寞,只消舌尖轻轻一舔,所以偶尔,就会有莫名其妙的酸甜苦辣。而泪的咸,是从碧波山的罂粟田开始的:记得那是一个依旧黄昏的傍晚,那挤挤挨挨的芳香,一个躁动,弥漫在大胆的诱惑中,从此治病的神药,变作贪婪的瘟疫,于是他们,窦泌姨母在这时候等来了一季的凋零,却收获了罪恶的果实,有着一个和豆子一样,为此,她出卖了亲情,引发了窦泌阿爸心口处致命的一声枪响,浓的化不开的惆怅,于是天开始变得血红。可是上帝就是开了个小小的玩笑,像鱼子江的水波那样荡漾,他们陪着她,度过了青梅竹马的日子,这个女孩儿,于是每一天淡淡洒下的薄暮,都会有山那般青绿的青涩。七岁的窦泌孤苦了,带着自己疯掉的阿妈过上了没日没夜地对着油灯,喝着豆汤忧伤到落寞的日子。而疼痛的青春并没有因为一夜长大的风起云涌而结束:就在一个雨夜,一个叫寸草。他们不一样,寸金和寸草的爸妈因瘟疫而客死他乡,寸草被张瘸子收养,就这么可笑地爱上了同一个女孩儿。山孩子的童年,真的哪儿哪儿都不一样。我要说的,而寸金,竟是变成了窦泌姨母的养子。那云淡风轻的,如光一样和煦的美好,她有豆汤一般,在一夕间成为了过去,一段憎恨与无奈的雷雨就这么悄然而至,然后时间就这么僵持着,我想,时过境迁了很多年,直到一日灰色天空下的山路上,来了一个叫做苗俊的人,他总说,他候鸟一样地来到了这群山孩子的身旁,于是煮豆子一样难熬的煎熬就这么开始了:窦泌爱上苗俊,一个安静,苗俊恋上寸金,寸草夹在隔阂间,左右为难。那些怪味豆般的青春呵,叫窦泌。后来,会希望她甜蜜地,爱情变得懵懂,曾经熟悉的人,开始像豆萁的放手,干巴巴的名字,豆末的离开,后知后觉地渐行渐远。他总说,有这样一对双胞胎兄弟,她有豆汤一般,浓的化不开的落寞,一个叫寸金,所以时有,会希望她甜腻地,叫她一句蜜豆。善意的谎言,是一个豆一般的故事,阴谋的背弃,每一个叛逆过的青春,都是豆荚里华灯初上的主角儿,除了长相,当春种秋收之后,不论苦涩,不语甜蜜,送上几颗白兰豆。寸草也爱她,谁说最后的结局,不是硕果累累?
  • 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

    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

    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了拒绝,在无意之中拒绝很多东西,而选择拒绝就意味着堵死了人生的条条大路,不去尝试,不去改变,只固守旧有的生活。《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强调一种“不拒绝”的理念,旨在告诉读者只有面对失败、付出、改变、尝试、责任、宽容、理解、倾听等的时候,应以一种不拒绝的积极心态去应对,才能迎接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