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2800000004

第4章 本质论(1)

一、超越的、精神的、无功利的

人类是一种本能地需要超越有限的物质生活抵达无限的精神领域的动物,对于人类来说,坚强、有力这样一些品质不仅仅是指身体的物质层面,还是指精神力量的支撑。没有精神追求的民族是可悲的,它的强盛也不可能持久,古罗马帝国的衰亡就可古罗马人的精神状态有关,古罗马时代流行的娱乐不是高雅的文学艺术而是奴隶角斗士的角斗,一种嗜血的、残忍的,建立在对生命的践踏和侮辱基础上的野蛮娱乐,这种娱乐形式的流行显示古罗马人的精神状态的低劣,这个民族在精神上整体性地陷入某种颓败的状态之中,从这个角度说,古罗马帝国的衰亡就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情了。没有精神的追求的个人是愚昧的,他的生命质量不可能是高的,因为他实际上是活在非自觉的层面上,例如《水浒传》中的李逵,因为没有精神追求,他的勇敢更多的倾向于嗜血和凶残(《水浒传》中关于他杀人、吃人肉的描写实在只能让读者这样想),这种勇敢可能不是人性的优点,而是人性的缺点,事实上他的结局很不妙,他最后是被他无限忠诚的大哥宋江害死的。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物质欲望变得容易满足,在这个背景中人类的精神要求便显得更加突出了。如今,你给一个朋友送节日礼品,你绝对不会送一篮子青菜,你会送一束鲜花,为什么呢?从实用的角度讲,一篮子青菜要比一束鲜花对你的朋友来得有用,但是,你不是从物质层面考量你给朋友什么的,你是从精神层面考量你朋友的需要的,实际上你送给你朋友的是一种美的形式,它是无实用性之物,但是却能给你的朋友带来审美的愉悦,在这个过程中,你知道你的朋友要求于你的是精神,而你所看重的也正是这精神性之物在你们之间的交流。

文学就是这样一种交流形式,它是人类心灵交流的最重要的形式之一,一部文学作品就是作家心灵的敞开,他是作家和读者进行心灵对话的媒介。

现代社会,人们的居住、工作变得集中了,有什么居住比今天的高层公寓楼让人们住得如此之近呢?相比而言传统乡村社会的独幢屋舍之间的距离要远得多,但是,高层公寓里住着的人们,他们相互间的交往不是因为他们靠得更近而增加了,情形恰恰相反,他们变得疏远、冷漠,邻居之间常常互不知道姓名,除非绝对必要绝不相互来往,他们习惯于把随手关门——他们的门永远是关着的——用防盗门、防盗窗把自己和他人隔离开来;而传统社会的居住呢?人们总是让自己的门廊毫无遮掩地向着整个村落开放,一早起来人们就打开了大门,让阳光晒在屋里,也让路过的邻人的视线射进屋里,这样的屋舍是敞开的,而不是封闭的,它时刻都在欢迎着客人的来访。在生产流水线上、在摩肩接踵的商业大街上、在拥挤的公共汽车里,现代人身体之间的距离变得无比的亲近,但是,身体的接近并没有使人们的灵魂也接近起来,事实恰恰相反,人们对彼此的存在变得视若无睹,公共汽车上两个肩并肩、背靠背的人可能整整一个小时都不会说一句话,他们宁可把自己包裹在身体里,而不愿意伸出灵魂的触须,彼此友好地交往一下。这样看来,在实际生活中,现代人彼此交流的机会不是增加了,而是减少了,现代人变得更加孤独、更加寂寞。也因此文学这种间接的精神交流形式对现代人来说变得越发重要了。

想一想,今天我们的家里,什么电器最重要?不是冰箱、空调、洗衣机,而是电视机,照理电视可能是这些家电中最没有实用性的,但是,它却堂而皇之地占据着现代人家中那个最显要的位置——客厅的视觉中央,这个地方在早先的时代人们是放神龛的,那是神居住的位置,现在被电视机占据了,为什么呢?电视已经成了现代人的神,它代替了古远时代人们对神的渴慕,现在人们获得精神的慰籍和支持的地方不是神,而是电视,难怪许多人会每天固定地花上好几个小时,静静地端坐在电视机前了,就如同宗教教徒对着神祷告,无神论的现代人对着他们的电视机祷告。电视给了我们什么呢?电视是声光化了的文学而已。

文学艺术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正越来越重要地发挥着自己的功效。它是幻想的国,也的确,它提供的是虚幻的慰籍,但是人类需要这些;言情小说中的浪漫爱情、冰雪丽人,武侠金庸小说中的铁血友谊、盖世英豪,等等,给我们提供了正面白日梦;恐怖电影中的恐惧之情,战争电影中的暴力倾向,等等,则从反面给了我们现代社会所不能给我们的体验,抚慰了我们深藏在体内的古老本能。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世纪以来,西方许多世界级的哲学大师、思想大师非常关注文学,有许多人甚至越俎代庖地跨领域来论述文学问题,有的甚至直接做起了文学批评,例如弗洛伊德对陀斯妥耶夫斯基作品的研究,拉康对艾伦·坡的研究,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的研究,本雅明对波特莱尔的研究,萨特干脆自己写了大量小说。为什么呢?这是一个技术时代,人们在大多数时候是作为工具而存在的。我们上大学,要考计算机级别、英语级别证书等等,这些级别证书有什么用呢?它们能证明我们作为一个员工时的可用性,或者直白些说它能证明我们作为工具时的可上手性,对于一个外资企业来说,一个拥有英语6级证书的人可能比只拥有4级证书的人可用;那些在生产流水线上作业的工人们,对于工厂来说他们首先是一些会生产者,为了生产的目的而存在的人,他们是劳动力资源。总的说来,人总是倾向于被当成实现某个异己目的的工具,而处于被役使状态。有的时候这种役使来自于他者,例如,教师在本质上是学校教育学生的工具,大多数时候人的社会角色名称标示的正是这种工具性,工人、农民、律师、军人、保姆等等;有的时候这种役使甚至是来自于自己,人受到自己的欲望的役使,例如金钱的欲望等等,一个为了金钱而奔波的人,常常有一种为了自己而活着的假象,但实际上是把自己当成了赚钱的工具,他成了金钱的奴隶。

但是,人的本性并非如此,人在本性上是渴望自己成为自己的目的,也即是说他希望自己就是目的本身,不做任何其他目的的工具,不为身外的任何目的所役,事实上人类也只有在这种状态时才是真正自由的。所以,经典哲学家曾设想,人类社会只有在某个物质文明充分发达到了“按需分配”的时代,才能真正脱离物役以及物欲,在那个阶段,人类不再为物质的匮乏而忧心忡忡,甚至不再为物质利益而劳动,人类的活动只是以自己的爱好为基准,以自我个性的充分发展为目的,而且每个人的个性发展以其他人的个性发展为前提,也就是说任何个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都不以剥削、压抑别人为基础,而是以别人也同样地发展了的个性为基础,这个时候,人类才真正地进入了自由王国。不过这是理想的状态,现实并非如此,而且常常是相反,因此现实中的人类需要另外的东西来支撑。这个支撑点在哪里呢?许多哲学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审美——想象世界的自由王国。审美地诗意地栖居着的人,是摆脱了现实世界的功利逻辑的人, 他漫无目的地游荡于文学艺术的王国里,只是为了自己的趣味而活,因而他是一个自由的人。从这个角度说,文学艺术是无用的,它给我们提供的是幻想的自由、精神的自由、无功利的自由,而不是现实的有目的性的行为自由;它是一种精神境界,而不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境遇;它是精神的愉悦,而不是物质的享受,甚至它和某些物质的享受还是对立的;就此,对于一个实用主义者来说,它也可以说是“无用的”[ 从审美心理角度证明了这种无功利性的,是审美距离说的主要阐发人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美学家布洛。他于1912年发表的(心理距离)一书对这一学说作了专门研究,认为距离是一种审美原理,“距离要求被视为‘审美知觉’的主要特征之一”;美感是主体与对象在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时产生的,没有巨离的间隔,美和美感均不可能成立;正是由于距离,才使审美和艺术提高到超出实践关系、超出个人利害的狭隘范围之外,使一切审美价值与实用的(功利的)、科学的或伦理的价值区别开来。具体说,距离说包括两个方面:从主体说,审美要完全摆脱现实的功利目的,即与现实功利目的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采取纯粹观赏的态度;从对象说,要完全割断和其他事物的联系,使其成为孤立的、与它物绝缘的观赏形象。他举例说,乘船在大海上遇雾时,只有抛弃了一切个人生命财产的功利考虑,才能对大雾产生美感。总之,审美主体是一个与功利目的、利益关系光洁无碍的主体,艺术创造的主体也是这样。这种观点与古希腊人的“旁观者”说、康德的审美“无国的”说、叔本华的“静观”说(与意欲一刀两断)是一致的。]

关于这一点,周作人在有这样的说法:“泛称人生派的艺术,我当然是没有什么反对,但是普通所谓人生派是主张‘为人生的艺术’的,对于这个我却略有一点意见。‘为艺术的艺术’将艺术与人生分离,并且将人生附属于艺术,至于如王尔德的提倡人生之艺术化,固然不很妥当;‘为人生的艺术’以艺术附属于人生,将艺术当作改造生活的工具而非终极,也何尝不把艺术与人生分离呢?我以为艺术当然是人生的,因为他本是我们感情生活的表现,叫他怎能与人生分离?‘为人生’——于人生有实利,当然也是艺术本有的一种作用,但并非唯一的职务。总之,艺术是独立的,却又原来是人性的,所以既不必使他脱离人生,又不必使他服侍人生,只任他成为浑然的人生的艺术便好了。‘为艺术’派以个人为主人,表现情思而成艺术,即为其生活之一部,初不为福利他人而作,而他人接触这艺术,得到一种共鸣与感兴,使其精神生活充实而丰富,又即以为实生活的基本;这是人生的艺术的要点,有独立的艺术美与无形的功利。我所说的蔷薇地丁的种作,便如此。有些人种花聊以消遣,有些人种花志在卖钱;真种花者以种花为其生活,——而花亦未尝不美,未尝于人无益。”[ 《自己的园地》,《晨报副刊》1922年1月22日。]

周作人的蔷薇花的比喻很有意思,花原是无用之物,但是,“未尝与人无益”,真正的艺术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东西,“独立的艺术美”加上“无形的功利”,初不为福利他人而作,但是却可以使他人得着感兴与共鸣,得到精神的充实和丰富。

二、教化、怨刺、快感

当然,文学也不全是虚幻的,文学对于人类来说也是有它直接的功用的。小的时候如果我们夜里哭个不停,母亲会怎么对付我们呢?她会讲:“嘘——狼来了!”这个时候我们的母亲,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学家了,她是创作了一篇小说,小说的情节是这样的,凶恶的狼正从远处赶来,它饿极了,想找食物,要是哪个的哭声被它听到了,它就会吃了这个孩子。要是想不被狼吃,怎么办呢?不哭,乖乖睡觉。母亲的叙述技巧实际上是非常高的,她并不把主题直接点明给我们,而是在适当的时候嘎然而止,这个故事有悬念,有波澜,因而对听者常常也有奇异的作用,它教育我们要做一个聪明的孩子,要学会逃避狼的捕食。

西方学者格罗塞在这方面有些论述可以支持我们的观点,他说:“原始艺术除了它直接的审美意义外,对于狩猎民族也有一种实际的重要性”,“艺术不是无谓的游戏,而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社会职能,也就是生存竞争中最有效力的武器之一;因此艺术必将因生存竞争而发展得更加丰富更加有力。人们致力于艺术活动最初只是自己直接的审美价值,而它们所以在历史上被保持下来并发展下去,却主要因为具有间接的社会价值。我们的确有权利要求艺术去致力于社会功效的方面——就是,在道德方面;因为艺术是一种社会的职能;而每个社会的职能都应该效力于社会组织的维系和发达。但是我们尚使要求艺术成为道德的,或者正确一点说成为道德化的,那我们就不对了,因为我们的那种要求,等于使艺术不成其为艺术,艺术只有致力于艺术利益的时候,才是艺术最致力于社会利益的时候”。[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39~241页。]

总的说来,古往今来的文论家们大多承认文学对于人的心灵具有某种作用力。中国人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说法,年少的人读了《水浒》很容易变得冲动、嗜血,老年人读了《三国》则可能变得非常奸诈,这是中国人对文艺功用之理解的最直接的例子。从世界范围来看,人们对文艺功用的理解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三层涵义。

同类推荐
  • 空山2

    空山2

    作家在“表现一个村庄秘史”的现实态度极为明确,它不是单一民族的,也不是牧歌式的,传奇的、作家对藏族村庄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宗教,自然和社会的体验,说它是“秘史”,并非披露其神秘,而是用特别的手法将被人漠视麻木的伤痛揭示出来。唯其如此,才形成了小说宏大的格局。重大而庄严的主题,厚重而深刻的内容,随心而掌控的结构,对于人与自然,政治与文化、宗教社会和谐与进步,有着更为深刻的思考。这是一部充满阳刚之美的现实力作,一扫当下文坛萎靡,琐细,颓废之风。
  • 经典的散文

    经典的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世界上最经典的128篇哲理美文

    世界上最经典的128篇哲理美文

    人生最美,就是一路行走;一路拾捡前人散落在草丛里的思想瑰宝,观一颗从暗夜里醒来的露珠,赏一株在悬崖边绽放的花朵,装一襟从时光隧道里吹来的轻风,然后染一身智慧的芬芳。篇篇美文,段段经典,字字珠玑,句句金玉,润泽心田,激励人生。
  •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乐土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乐土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绝恋:寻爱大清(完)

    绝恋:寻爱大清(完)

    一场纠缠多年的梦魇,一个扑朔迷离的背影。翻飞挺落叶初开,怅怏难禁独倚栏。两地西风人梦隔,一天凉雨雁声寒。林珞的脑子里又浮现出这首诗。它一年四季,拂晓黄昏,时时在耳边萦绕,落叶,孤雁,西风,断肠人,似有人在痛彻心扉地吟咏。她究竟是为了谁回到大清盛世,与满清皇室,封建君王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梦里叶落,魂归何处?谢谢关注此文——不一样的清穿。本文多处参考历史文献,基本遵循史实,将历史上刻薄严酷的雍正皇帝和九王夺嫡的历史再做新说。也许是老故事,也许是旧人物,但作者希冀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掬起一朵浪漫柔情之花,于血雨腥风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感动!如果也曾将你感动,陌陌不胜欣慰!文中所列雍正诗词均选自《悦心集》,乃雍正亲作,所举部分雍正生活趣事也源自《清世宗实录》和《雍正朝起居录》。至于文中作者自填的诗词可能颇为幼稚,浊眼之处还望见谅!本文入围言情大赛第七季,如果大大们还喜欢本文,陌陌诚惶诚恐请大大们投一票,至于投票方式,陌陌也不是很清楚。好像简介下有个推荐投票,点击即可,也有短信投票的方式吧?听说能送红袖币~~~~~!陌陌新文《爱在咫尺,你在天涯》http://m.pgsk.com/a/59630/情妇系列《一半疼痛,一半美丽》http://m.pgsk.com/a/88945/《白玛传说》http://m.pgsk.com/a/90234/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友情链接http://m.pgsk.com/a/61752/《爱在穿越后》文/阡上菊http://m.pgsk.com/a/61228/《我的"美男"王妃》文/julia62750http://m.pgsk.com/a/68130/《寻觅野蛮皇妃》文/恋花伯爵http://m.pgsk.com/a/64661/《谁言霉女心,抱得美男归》文/julia62750http://m.pgsk.com/a/67841/?z=5s8ssy8ovcb68d61《过往流年》文/气岸遥凌豪士前http://m.pgsk.com/a/65034/《太后十八岁》文/香薇
  • 底牌将启:短篇悬疑小说集

    底牌将启:短篇悬疑小说集

    汇集近二十本推理悬疑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耐人寻味。疑点重重的布局中背后的凶手究竟是谁?更贴近真实的体验,你就是下一个福尔摩斯,来和我玩一场推理游戏,挑战作者极限埋伏!
  •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混沌世界

    混沌世界

    《混沌世界》汇集了作家赵本夫历年的中长篇小说力作,作品有长篇小说《混沌世界》,中篇小说《在寂静的河道上》《杂木林的呼唤》《林楠子》等。
  •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是一本介绍尼玛先生生平事迹 的力作之一。尼玛先生仙逝之后,较全面、系统的写先生的生平事迹 的著作主要有三 部:一是1991年,由阿坝州教委徐长富同志写的《尼 玛办学模式》;二是1997年,由先生的高足之一、藏族青年学者供秋仁 青根据先生《自 传》,按藏族传记体写法,用藏文写成的史料性专著 《尼玛传》;第三本是1993年阿来同志写的这本《草原上的太阳》,这 是一本以一个藏 族青年作家特有的眼光,运用纪实文学的表现手法, 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尼玛先生不平凡的生平和事迹的书。这三本书的 共同点是,完 全忠实于尼玛先生其人其事。
  • 冷情将军丑颜妻

    冷情将军丑颜妻

    [男装行天下卷]:五年后,她是东陵王后,他已是北冥邪皇,她恢复公主身份,却因知道真相再次出走,消失在人间。江湖传闻,有一俊美翩翩公子手段凌厉,处事果断,拥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破东阳,灭南沧、尹夏,人称罗刹真主。北冥邪皇和东陵大帝都想看看,这个奇男子究竟是谁,还敢跟他俩争天下。—————————————————————————————————[片断]:“若儿,看到大冰块没有,他竟然娶一个丑八怪为妻,不要娘亲了。你上去咬他,你是女娃儿,他不敢对你怎么样。”楚小蛋悄悄凑进若儿。楚若儿无辜的眨了眨眼睛,“我……不敢,爹爹怎么会娶别人,他不是很爱娘亲的吗?”楚小蛋从怀中摸出一粒石子,递给楚若儿,“要不一会儿我去抱住他,你用这石子丢他,谁叫他娶丑八怪的,我们一定要阻止他。”“这……不太好吧?”楚若儿有些害怕。“快,快,丑八怪又要哭来博取大冰块的同情了。冲上去咬他,叫他爹爹。”不知道哪里冒出两个机灵小娃儿,不仅在暗处用石子扔他,一冲出来就抱住他腿直叫爹。怎么?这两个娃儿跟自己一个模样?“再吊住我我就要发火了,两个小鬼,你们娘亲没有教你们别乱认爹?”推荐我的文文:【第一庶女】【废后训夫】【殿下的囚宠】【豆蔻小皇后】【豪门契约妻】【冷情将军丑颜妻】推荐好友文:秋秋:《邪魅老公找上门》小佳:《降魔为夫》苏沐莎:《夫君七个不能少》苏沐沙:《相公有喜了》夜凝轩:《撒旦老婆冷冰冰》小妖精:《粉嫩小祸妃》慕瑶:《霸上七号老公》萧明明:《姐姐老婆好狂野》水刖:《神医小懒妃》这是我做的视频地址:《冷情将军丑颜妻》,大家复制去看一下哦,嘻嘻,视频和内容不太相同。链接:?pstyle=1【注】亲们看完前面完结文,后面的清水版片断,大家可看可不看,因为那也是果冻写的心血,不虐,温馨,清水,果冻觉得很感人,所以果冻也传上来了,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文中关于大夫人的死,与前文相同,其他路线完全不同。
  • 骨质疏松(贴心大夫丛书)

    骨质疏松(贴心大夫丛书)

    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用得上。一人读书,便于联系,讲基础理论,又成了就医指南。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全家受益,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理论与实际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