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6000000012

第12章 海兰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2)

但是好景不长,这个孩子出生后七个月(虚岁两岁),就因为染上天花而离开了人世,还来不及看清这个世界,也来不及让海兰珠和皇太极听到一声他的声音,连名字都没有就离开了。对于海兰珠来说,这个打击是十分巨大的。她感觉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孩子离开的那一刻就崩坍了。为了弥补海兰珠,皇太极在孩子死后,封海兰珠的母妃科尔沁小妃为和硕贤妃,赐仪仗,祖父莽古思被皇太极追封为和硕福亲王,祖母被皇太极封为和硕福妃,整个科尔沁博尔济吉特家族都受到了世人的瞩目。

对于深宫中的女人来说,丈夫只有一个,却必须得和很多人分享,后宫中有无数的女人在等着丈夫的宠幸。就算皇太极再喜爱海兰珠,也不可能天天都陪在她的身边。但是孩子不一样,孩子是自己的,无论丈夫后来有多少的女人,唯有孩子是属于自己一个人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容颜变老的时候,丈夫可能会变心,但是孩子不会,母亲永远是母亲,谁也无法替代。

对于一个十分渴望孩子的人来说,命运给出这样的惩罚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在孩子死后的几个月时间里,海兰珠一直心情低落,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她有些认命,命运如此多变,弱小的人是无法改变的。在孩子被天花折磨的时候,自己束手无策,没有任何办法挽救他,也无法代替他痛苦,只能眼睁睁看着小生命在痛苦中一点点地流逝。

就这样,受尽悲痛折磨的海兰珠渐渐忧思成疾。后宫中的女人,大多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生活无趣。生孩子之前海兰珠并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什么不好,但是有了孩子之后,关雎宫里开始有了孩子的笑声和哭声,不再显得那么冷清,给关雎宫增加了很多的人气。孩子死后,忽然又回到了那种没有什么事情可做的生活,海兰珠一下子就感觉到了生活失去了该有的意义。

再加上,当时宫里的人,都是为了利益见风使舵的人。海兰珠的儿子死后不久,永福宫的庄妃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被赐名为福临,重新又吸引宫人的目光。海兰珠的关雎宫里就冷清了很多,海兰珠在感受着失去孩子的痛的同时,还感受着宫内的人情冷暖。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悲观和消极中,海兰珠的身体渐渐差了起来。

在生病的这段期间里,虽然有皇太极的安慰和陪伴,也有来自姑姑和妹妹的安慰,但是每每想起自己早夭的孩子,就难免又伤感起来,泪水没有一天天地少去,悲痛也没有一天天地退散。

史书关于海兰珠的记载很少,在她嫁给皇太极之前的生活,史书上找不到任何的文字记载。在海兰珠的孩子死后,关于她在这期间的生活也没有过多的记载。但是我们不难想象,悲观而绝望的海兰珠,在宫里的日子是多么地难熬。到了崇德六年,距离海兰珠的孩子死去已经过了四年,在《清太祖实录》中有了海兰珠生病的记载。

海兰珠的病不是突然而至的,而是一日一日积累而成的。到了崇德六年九月,终于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在《清太祖实录》中,关于宸妃海兰珠的逝世,有这样的记载:崇德六年九月十二日,皇太极于征明驻营中闻宸妃有疾。

崇德六年九月十三日,皇太极于清晨卯刻拔营回兵,大军仅留安平贝勒杜度围守锦山,贝勒多铎围守松山。

崇德六年九月十七日,驻扎于旧边界。是夜一鼓,使者报宸妃病情加重。皇太极即刻起营,派大学士希福,刚林等驰返报信。

崇德六年九月十八日,希福五更抵达盛京。梅勒章京冷僧机等入大清门,至内门时,宸妃薨逝。皇太极于清晨卯刻赶到。恸哭不已。之后六日几乎不进饮食,朝夕悲哭。

崇德六年九月二十三日,多日不食不眠的皇太极昏迷,言语颠倒。

崇德六年九月二十八日,宸妃初祭,皇太极亲笔写下祝文,奠酒并宣读祭文。

崇德六年十月二十七日,追封宸妃为敏惠恭和元妃。

崇德六年十一日十一日,皇太极因思念宸妃,再次失态痛哭。

崇德七年正月初一日元旦,因宸妃丧,免朝贺,罢宴乐,举国不许作乐。

根据这里的记载,崇德六年的九月,皇太极正在松山的战场上指挥清兵和明朝的战争。听闻宸妃病重的消息,在战场上的他心急如焚,恨不得插翅回到盛京的关雎宫内。皇太极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回到宫中。安排好战场上的作战后,他就带着一小队亲兵拔营回盛京。四天后,在中途休息时,有使者回报说宸妃的病情加重,皇太极顾不上休息,立即又带着亲兵启程了。

皇太极于九月十八日清晨到达皇宫的内门,就已经传来了海兰珠病逝的消息。连夜赶路的皇太极,连海兰珠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皇太极痛到极致,顾不上自己皇帝的身份,在去往关雎宫的路上就失声痛哭。这大概是皇太极从出生以来,情绪最失控的一次。皇太极从小是个受尽宠爱、备受关注的孩子,虽然遇到过很多的磨难和挫折,但是都被化解了,他并不觉得人生中有什么难事是可以令自己失声痛哭的。但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到了真正觉得悲伤的时刻,情绪再也无法控制。

在海兰珠病逝后的六天中,皇太极的情绪一直没有得到控制,吃不下任何东西,只有漫无止境的悲伤陪伴着他。到了六月二十三日,几日不眠不休的皇太极开始语无伦次,终于昏了过去。

皇太极毕竟不是一个普通的男人,他是一个政权的最高领导者,有着比他人更坚韧的心,沉迷于悲痛并不是长久之计,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于是他渐渐从悲伤中走出来,开始为海兰珠安排身后之事。

九月二十八日,皇太极为海兰珠亲笔写了祭文:“尔副位椒庭,助宣壶教。自居宫掖,礼遇有加。方期克享遐龄,不意中道奄逝。朕怀悯恻,念芳型之不远,忆淑德而增悲。是用备陈祭物,以荐馨香,仍命喇嘛僧道,礼佛讽经。灵其不昧,尚克祗承。祭毕。”在海兰珠入宫这几年时间里,她一直明理懂事,为整个后宫的人做出了表率。海兰珠逝去还没有多少天,一想起她的音容笑貌,就会增加许多的伤悲,也会让自己的人生感到更多的绝望,但是死亡是一次无法挽回的告别,无能为力的皇太极,只能给海兰珠更多的祭品,让她在黄泉路上走得更加顺畅一些,也告慰她的在天之灵。

一个月后,皇太极下令将海兰珠追封为敏惠恭和元妃,在清朝所有的妃子中,海兰珠的谥号是最长的。

但是这些死后的殊荣,比起活着时候的真实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殊荣已经不是属于她一个人的,而是属于整个家族的。海兰珠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她唯一生下的儿子也比她早一步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整个世界早已在她离开之前就已经崩塌了。

◆伊人随风逝

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种种深情,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是十分真切而又令人感动的,但是对于一位帝王来说,这样的深情,并不是一个明智的举措。为了海兰珠而放弃战场,是皇太极被很多人诟病的一个原因。一个圣明的皇帝,是能够把握大局,能够分清孰轻孰重的。史家认为,周幽王为了褒姒烽火戏诸侯,唐明皇为了杨贵妃兴师动众千里送荔枝,都是被红颜迷惑的昏君之举。皇太极后来也曾经反省过:在努尔哈赤死的时候,自己都没有这样失控,现在为了一个女人的死,就表现得如此不正常,难道上天让他降临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一个女人吗?

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说,皇太极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皇帝。他有着常人也有的情绪和感情,面对自己心爱的女人的死,也会难受,会心痛。那是人心底最真实的感情,没有伪装,没有做作,情感战胜了理智。在面对人类最原始的真情流露时,人们不能过于苛责。

然而情感和理智的战争,在过了最悲伤的时期,理智终于渐渐占了上风。在反省过自己的失态行为后,皇太极有很长一段时间内就控制着自己的感情,不让自己在人前表现出思念和伤心。

情绪被隐藏在心里不发泄出来,在朝夕悲痛的心情下,皇太极的健康每况愈下。在海兰珠一年的忌辰中,皇太极率领诸福晋前往祭酒,回忆起往昔的日子,皇太极又感到了一阵心伤,他又写了一篇祭文:“崇德七年壬午九月初一日戊辰,十八日乙酉,谕旨:敏惠恭和大福晋,今以尔小祥,不胜哀思,特备祭品,施以敬意。纸钱二万,纸锞五万,各色整纸一万、牛一头、羊八只、席二桌、酒十瓶、搓条饽饽二槽盆、豆面剪子股二槽盆、米六斗、炒面一斗。”

这样的祭祀活动,对于皇太极的心情并没有任何的好处,只不过是又让他想起了伤心的往事,但是唯一可以给皇太极安慰的是,通过这样的祭祀活动,可以不让海兰珠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遗忘。海兰珠这样美丽又动人的女人,应该被更多的人记住。在皇太极的心目中,海兰珠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最温柔的女子,如玉一般的她值得活在别人的回忆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太极对海兰珠的思念有增无减,终于也开始渐渐地生起病来。海兰珠还在世时,皇太极对于发生在两人之间的一些小事并不会在意很多,那仿佛是再日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当海兰珠离开这个人世,关雎宫没有了主人,皇太极才回忆起两人的点滴小事,才发现原来最不被珍惜的小事,才有可能成为最美的回忆。

在海兰珠逝世后的两年,皇太极的病渐渐重了起来,到了不能处理政事的地步。病中的皇太极禁不住埋怨起苍天来,若是一开始命运给他的就是苦涩,那么也许就不会这样的痛苦,但是命运先给了他一些甜蜜,却在还没有彻底尝到滋味的时候将这些甜蜜变成苦涩。更何况,他还有霸业没有完成,如果就这样死去,那么会留下太多的遗憾,一棵在暴风雨中好不容易才长成的树苗,好不容易经历了风雨的磨难,却在长成之后被无情地摧毁了。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样说来,皇太极虽然有很大的成就,但在男女之情上,却也称得上是悲剧的人生。他在战场上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但是回到皇宫之后,也只不过是个为情所困、为情所伤的失意人。他将自己最强大的一面展现给世人,而那些脆弱的一面,那些不为人知的伤口,只能自己在黑夜里慢慢舔舐,慢慢恢复。

历史上关于海兰珠的记载少之又少,但是在这些仅有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她令人羡慕的一生。古语有云,最是无情帝王家,在皇宫中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真情,在这样的地方,海兰珠能够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真情,是十分幸运的。并且这份感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人生在世,谁也没有免除死亡的权力。

若是走的路太艰辛,人的心灵太过于明白会让人受更多的痛苦的话,那么,或许在走人生的道路时,可以试着懵懂一点,带着懵懂去追寻最纯真的感情,会获取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同类推荐
  •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讲述李自成起义的背景和经过。在书中,作者写了关于李自成起义兴衰始末、大明王朝的灭亡、清政权的兴起等内容,中间夹杂了诸多神话元素,可读性较强。
  • 世界名人轶事

    世界名人轶事

    本系列书精选英语名著作品,并加上一些生词注释,使读者无须处处翻查词典,影响阅读兴致。同时每篇配上中译文,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此外,还附有题解说明,介绍作品主旨、背景、寓意以及修辞特色等。英语学习部分,选出原文中较实用的词汇和句式,介绍其现代用法。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达到“阅读名著,学好英语”的效果。
  •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初掌政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领土扩张、强国之道、情感世界等。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史书中的刘邦,并非是失真的,却是局部的。通过司马迁的笔,后人得到了两个生动而典型的艺术形象:神威武勇的项羽、猥琐龌龊的刘邦,这两个冰火两极的对垒,尽管读史者疑窦重重,却始终难以摆脱。本书尝试对刘邦的思维进行全景扫描,讲述他从一芥草民步入天子殿堂的人生轨迹,还原其人性的复杂性。四十八岁厚积薄发,于乱世中拔得头筹,刘邦的成功,更多在于他对时局的把握,以及他的敢做敢言。成伟业者,多是有大气魄、大胸怀者,也是自大狂、被迫害狂与多疑症患者。
  • 大军事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军事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战争,也许是人类历史上变幻莫测的一种现象。正因如此,那些在战争中用兵如神的大军事家便令人惊叹和折服。他们的性格特点与战斗故事被人久久传诵。
热门推荐
  • 继承者归位:错爱冷艳二小姐

    继承者归位:错爱冷艳二小姐

    一场篡夺财团继承权的明争暗斗,他百般提防却已然错爱,最后只好拱手相让守护多年的那份财产,连带自己的心一起奉上。“还不走?”她签完财产交接文件后,冷冷的问道。“走不了了。”他抽出夹在里面的结婚协议书,眼中带着狡邪,厚颜无耻的贴上她,“你已经在我的卖身契上签字了!老婆大人……”
  •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都市卷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都市卷

    作为当代社会的“症候”,才能体认共同经历的历史。这部小说选以城市为主题,从来没有人像当代作家一样如此专注地书写城市。而唯有通过阅读这些文字,我们才得以触摸彼此身处其间的城市,并力图在这样的世界中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批作家是经历巨大城市化进程的一代人,收录了邱华栋的《社区人的故事》、张欣的《有些人你永远不必等》、方方的《树树皆秋色》、徐则臣的《跑步穿过中关村》、姚鄂梅的《你们》等20余篇作品。新世纪城市文学虽有诸多不足,在中国文学的历史上,但毕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记录了这个时代,他们目睹沧海桑田、见证人的生活和内心的剧烈变动,出人意料地铭刻了当下都市的微妙情感和隐秘生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生命里的波纹:298个小故事,让你感悟一生

    生命里的波纹:298个小故事,让你感悟一生

    本书汇集了298个短小精干的让人感动的小故事,让您在意味深长的故事中去思考,去挖掘和探索,以“感动悟语”作为读后提示来进行点拨,使广大读者朋友在故事中受到启发、感动,进而能更加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在生活这个迂回曲折的长廊中游刃有余,应对自如,不为风暴,一路前行,一路聆听心跳的语音。
  • 极速进化

    极速进化

    一吃错成千古恨,一夜之间他变成全大陆最有潜力修成战神的绝世天才,无数美女投怀送抱,无数基友前仆后继,各大门派世家倾巢而出势要将他据为己有,然而对于绝世妖兽们为吃上一块他的唐僧肉已经垂涎许久……
  • 无衣令

    无衣令

    从乡村来京打工的小让生计无着,便抵押青春的资本投靠报社社长老隋。老隋不可能离婚,而小让也是家中有人——青梅竹马的石宽仍在家乡等她。小说将小让写得柔肠百转,一边是给她足够生活享受的老隋,一边是给她精神尊严的石宽……
  • 我的武侠学长

    我的武侠学长

    隐密在你我所熟知的大城市中,有一所看似平常的高中学校,里头的每一个学生都身怀各种失传已久的绝技:降龙十八掌、弹指神功、百变神行、忍术、轻功、暗器、易容术等……
  • 鬼打墙

    鬼打墙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二度为后,嫡女有毒

    二度为后,嫡女有毒

    害我家人,毁我家族;今生无能,来世血债血偿!生意场上的女富商,看轻天下须眉;深宫之中霸道皇后,两代君王玩弄鼓掌之中!复仇,心机,虚情假意!纯爱,真挚,全心全意!铸铁山庄墨家大小姐墨无垢,两代君王中宫之后!改朝换代,只在她一念之间!【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