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5900000013

第13章 曹皇后:王朝巨轮的幕后掌舵人(1)

◆阴差阳错跻身后位,谦卑谨慎盛名宫闱

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善飞帛书。

上面的几句话是《宋史》对曹皇后的评价,这短短二十余字的评价,显然无法概括出曹皇后波澜壮阔的一生,曹皇后一生历经三朝,辅佐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位北宋皇帝,在历史上留下了很高的清名。几百年来一直备受后人推崇。

曹皇后出身贵族世家,她的祖父曹彬是大宋朝的开国元勋,在历史上被称为“宋朝良将第一”,曹皇后本人也被认为品貌双全、方正娴雅、沉毅机敏,拥有这么显赫的家世和贤良淑德的品行,她能够身当皇后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真实的情况并不是这样,曹皇后能当上宋仁宗的皇后有很多偶然的因素掺杂在里面。

这一切还得从宋仁宗年仅十五岁时的选亲开始说起。宋仁宗十五岁时,当时的太后刘娥便迫不及待地张罗着为小皇帝选皇后,皇帝遴选皇后自然是要看出身门第,满朝的贵族竞相推荐自家的适龄少女,一番周章之后,皇后的人选在已故中书令郭崇的孙女郭氏和已故骁骑卫上将军张美的曾孙女张氏之间展开。两人都是贵族之后,相貌也都是上上之姿,仁宗第一眼便看上了张氏,想立张氏为后,而太后刘娥则看上了郭氏,按理说皇帝选后,自然是以自己的意见为重,但是当时的太后刘娥势力太大,年仅十五岁的小皇帝怎么能违拗太后的旨意?无奈仁宗只能选择立与之没有感情的郭氏为后,而立张氏为才人。这一切都为以后的后宫争宠埋下了祸根。

郭皇后有太后作为靠山,虽然与皇帝感情冷漠,但是碍于太后的面子,仁宗与郭氏平时也算是相敬如宾,正是因为这一点,郭皇后平日里行事十分放肆,太后去世之后,郭皇后仍然不知收敛,反而为了争宠越发的肆无忌惮起来,矛盾越积越多,终于到达了爆发的时刻。

此时仁宗宠幸的嫔妃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尚氏,另外一个是杨氏,尚氏尤其讨仁宗的喜欢。郭皇后平日里就十分嫉妒杨氏和尚氏的专房专宠,而此时更是恰逢尚氏的父亲拜官受赐,深得仁宗的赏识。集万千宠爱的尚氏遭到了郭皇后极度的怨愤,几次登门与尚氏发生口角冲突,都是太监宫女妥为劝阻才肯罢休。这一次,仁宗到尚氏这里来,郭氏闻风赶来,你来我往,两人不免要在皇帝面前互进谗言,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仁宗在两人面前来往周旋,反而是火上浇油,使得两人转而对骂,郭氏仗着自己身为皇后,情急之下竟然伸手准备打向尚氏。仁宗见状,连忙上前拦架,谁知郭氏的巴掌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仁宗的颈部。身为皇后居然敢犯上打皇帝,这在当时不啻于惊天大罪,郭氏眼见自己失手伤了仁宗,连忙跪地告罪,仁宗本来就不喜欢郭氏,此时太后已逝,没有什么顾忌,再加上当时的尚氏和杨氏在一旁煽风点火、添油加醋,仁宗一气之下居然下诏,称皇后无子,自愿当道姑,特封净妃、玉京冲妙仙师,易名净悟,别居长宁宫。

此诏一出,朝野震动,这等于是将皇后贬为尼姑,朝廷体面和皇室尊严何在?因此一时间全朝的谏官几乎同时上奏,要求仁宗收回成命,不可废后。宋仁宗在中国历史上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个性十分的坚毅,既然决定了废后,仁宗便做好举朝哗然的准备,仁宗的态度如此坚决,朝臣们也是寸步不让,最后居然闹到了谏官们到仁宗寝宫门口集体请愿的地步,仁宗废后之心十分的坚决,为此他甚至不惜颁下圣旨道:“伏阁请对,盛世无闻,孔道辅等冒昧径行,殊失大体。”大意就是说孔道辅等人行为欠妥,不符合大臣应有的礼节。孔道辅和范仲淹是谏官的领袖,仁宗的这一圣旨直接将两人贬出了京城,而对于其他的谏官,仁宗则是罚俸半年,以为处罚。

经过仁宗这么大力度的处罚之后,废后之事终成定局。此时正宫之位也已空虚,仁宗本打算将陈氏女子立为皇后,但是陈氏是茶商之女,出身卑微,不足以立后,后经宰相、枢密使等多人不断劝阻,仁宗才打消了立此女为后的决定。也正是在此时,出身名门,形容貌美,性情贤良的曹氏才终于得以出现在仁宗的眼里。

曹氏能成为皇后确实是十分偶然的事情,仁宗对曹氏感情并不是十分的重,只是需要在郭氏离开皇后之位后找个品行与后位相当的人填补空缺罢了,对仁宗而言,他所中意的还是那个想立为皇后而不得的张氏。然而曹氏被立为皇后之后,没有像郭氏一样,仗着自己身为皇后,处处争风吃醋,横行霸道,恰恰相反,曹皇后为人生性随和,待人真诚亲切。曹皇后在后宫多年,身体力行,从不与人相争。因而嫔妃之间的相处十分和谐,与郭皇后时期相比大相径庭。

曹皇后出身在军旅世家,我们在前文中也已经提到过,她祖父曹彬被誉为“宋朝良将第一”,因此曹皇后不但为人性情贤良,在关键时刻也是一位能够力挽狂澜、镇定自若的将才,而这一切都要从庆历年间纵火之事说起。仁宗在位期间,总的来说政治十分清明,社会也十分安定,但饶是如此,巨大的危机还是时时暗藏在皇庭的周围。庆历八年正月,本来是万家灯火之时,但是江宁府来报:本地驻兵酒后纵火,致使多处地段被烧,百姓多有伤亡。这本来是一件小事,但自小生活在军旅世家的曹皇后却在这里面嗅到一丝不同的气味。此时正值元宵节前期,元宵节在宋代是一个隆重庆祝的大节,一年中只有这一天闺阁中的女子才被允许赏灯观月,流连光景。此时正值四海升平,天下安定之时,仁宗打算按照以往的惯例,在元宵节再度张灯结彩庆祝元宵。但此时心思缜密的曹皇后劝阻仁宗道:“陛下,此时正值元宵,国富民强,四海升平,照理来说应当张灯结彩大为庆贺,但是古人云‘居安思危’,国库虽然充盈,但您身为九五之尊,当为全民表率,大肆铺张于情虽合,于理却是不通。更为重要的是,前些日子,江宁驻兵发生的纵火案现在看来似乎颇有几分蹊跷,现在您冒险出宫庆祝元宵不啻为一件十分冒险的事情,真的要为过元宵节而去冒险吗?陛下请三思而行。”仁宗低头深思,听曹皇后说得如此合情合理,深以为然,开口道:“皇后所言十分有理,既然如此,便命人撤去元宵节的一切安排,今年的元宵节一切从简罢了。”

曹皇后的担心终于应验了,元宵节的第二天晚上,全城的百姓还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时,一个巨大的威胁正慢慢的逼近皇宫。这天的夜半时分,正在曹皇后寝宫中熟睡的仁宗和曹皇后突然被喊声震天的呼叫声惊醒,居然有人敢在深夜打扰皇上休息,仁宗十分生气,起身披衣打算看个究竟。这时心思细腻的曹皇后抢先一步把宫门紧紧关上,转身对仁宗道:“此时正值半夜,宫中居然喊声震天,恐怕并不是什么好兆头,也许是有人犯上作乱,陛下龙体要紧,切勿轻易外出,以免遭受不测,还是让妾身代您外出,去查看个究竟吧。”仁宗看皇后镇定自若,没有一丝慌乱,心中稍定,道:“你自己也要多加小心为好。”曹皇后谢过之后开门出宫,正好有太监何承在侧,何承担心仁宗受惊,报道:“此时深夜有这样的声音正是宫内的乳母殴打宫女发出的声音,陛下千万不要惊慌。”曹皇后听后大怒道:“此时贼子乱臣已经快杀入内殿了,你还在这里谎话连篇。”说罢,不理何承,亲自查看局势,细看之下,原来是崇政殿的亲从官颜秀、郭遴、王胜、孙利等人谋反,劫夺武器,杀进了内宫,已杀到了福宁殿下,数名宫女太监已被这几个人砍倒,生死就在一线之间。

眼看着情况万分危急,曹皇后此时显示出了她机智聪慧和从容淡定的大将风度,她见仅凭宫中的太监宫女实在不足与贼人为敌,便立刻下令命人急召王守忠带领侍卫军前来救驾,一刻不得延误。另一方面,她料定叛贼在宫门紧闭的情况下一定会纵火烧殿,便当即命令太监宫女们提水预备。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曹皇后的预料,反贼看大殿里宫门紧闭,便大肆放火焚烧,古代的房屋几乎全都是木制的,不仅易燃,而且燃烧迅速,波及面大,曹皇后一看如此危急的情形,连忙指挥太监宫女将事先准备好的水拿来救火,火势虽然很大,但是因为曹皇后事先有所准备,因此没过一会儿,便被扑灭。

反贼眼见放火没有成效,恼羞成怒,索性扑杀而来,此时王守忠看守军离这里还有段距离,而叛贼们又疯狂地扑来,曹皇后急中生智,对宫中的太监宫女高声喊道:“现在的局势大家都已经看到了,反贼若是杀入宫中,你们和陛下一样,都会成为刀下之鬼,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力拼杀,你们现在都有救驾之功,现在我将你们所有人的头发剪去一绺,贼患平息之后,陛下将依据今日所剪的头发论功行赏,到时候定让你们个个非富即贵。”曹皇后一席话说得众人跃跃欲试,太监宫女们在曹皇后的指挥之下杀出宫去。一时间叛贼被众人打了个措手不及,直等到王守忠带领着军队赶来的时候,叛贼们还是没有能够近寝宫一步。侍卫军在曹皇后的命令之下一举将叛贼尽数降服。曹皇后在这次平叛的过程之中,舍生冒死,亲自指挥,又能够镇定自若,指挥有方,可以说此时如果没有曹皇后,仁宗的生死实在是尚未可知。历史上评价曹皇后的这次平叛为“仓促处置,一出于后”。评价之高,可见一斑。

然而,曹皇后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劳,仁宗却并没有给予嘉奖,反而是将所有本应属于曹皇后的荣誉给了他宠幸的张美人,仁宗宠幸张美人,因此在平叛之后,借口说张美人对于这次平叛有功,下诏将她升为贵妃。诏书下来之后,朝野上下都为曹皇后大鸣不平,翰林学士张放平甚至上疏道:“舍皇后而礼尊美人,古来没有此礼。”这种观点得到了朝野上下众人的一致赞同,有些谏官甚至当面对仁宗道:“历来奖功罚过是明君立身之本,现在举国都知道曹皇后救驾有功,你不奖皇后反而重赏宠幸之人,功过不明,是非不分,不是治国之理啊。”虽然谏书像雪片一样的飞向仁宗,然而他却始终不为所动,依然我行我素,坚持将张美人升为贵妃。就在众臣都在为救驾有功的曹皇后叫屈的时候,曹皇后本人却异常的从容。不但在皇帝面前从来没有给自己表功,而且在后宫之中也从来绝口不提当夜自己的英勇做为。她身为皇后能够在功劳面前谨言慎行,经历功过荣辱的时候也能够保全自己,实在是难能可贵。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不久,一日备受仁宗宠爱的张贵妃要出外游玩,这本来不是件多大的事情,但是恃宠的张贵妃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竟然拜见仁宗,想要借曹皇后的车盖游乐。这天正逢仁宗心情大好,张贵妃趁着仁宗的兴头,开口说道:“陛下,这几日春色正美,臣妾想趁着这大好的韶华出外游乐一番,看一看您治理下的太平盛世。”仁宗没有多想,便道:“爱妃想出去散心游玩有何不可?朕若有暇,便携着你一起游乐去了。”张贵妃道:“臣妾出行只能待以贵妃之礼,实在没什么意思,如果陛下能帮臣妾借到皇后用的车盖,那这游玩才有意思。”仁宗听出了张贵妃的意思,他深知身为贵妃用皇后车盖是违背礼制的大罪,就算自己不追究,诸位大臣们也绝不可能置之不理,到时候各种谏疏一定会像雪片一样飞向自己的案头。更何况贵妃用皇后的车盖,就是公然藐视曹皇后的地位,曹皇后怎么可能借给她使用?但是自己宠幸的张贵妃此时正在兴头之上,仁宗觉得不好一口回绝,便敷衍道:“借用皇后的车盖,于情于理都是不合,不如这样,你且去探探口风,若皇后借你便罢,如果不借也是情理之中,到时候你就不要在横生枝节了。”张贵妃听仁宗这么说,只好应允。

仁宗这么说本意是让张贵妃碰个软钉子,借曹皇后之口打消张贵妃的妄想,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张贵妃亲赴曹皇后的寝宫开口借车盖的时候,曹皇后竟然没有半点生气的样子,一口答应下来,张贵妃十分兴奋,连忙来觐见仁宗。报告这个好消息,她开口便道:“陛下,这件事儿成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仁宗耐心地听完张贵妃的叙述,尤其是听到她说起曹皇后对张贵妃的请求一口答应,没有半丝犹豫的时候,感到十分震惊。仁宗细细思索一段时间后,对张贵妃说道:“曹皇后在后宫一向是以贤良淑德、谨言慎行著称,朝野诸臣对皇后也十分看重,你现在以贵妃的身份使用皇后的车盖,在人伦上是藐视皇后,在朝纲上是僭越违礼,这样的后果将会是以皇后的贤德来衬托你的侍宠骄纵。朝中众臣是不会放过你的。”张贵妃听仁宗这么说,知道自己借用车盖没有什么希望了,又想到仁宗所言,虽然是有些尖锐,但句句在理,这么一想,张贵妃只能满脸羞愧地告退去了。

皇祐六年,一生志在跻身皇后之位的张贵妃因为暴病终于走完了自己三十一年的年轻生命,仁宗皇帝在张贵妃生前没有给她想要的身份,在她去世之后便设法弥补这一点缺憾,于是这位个性十足的皇帝再一次力排众议,将已经去世的张贵妃晋升为皇后,以皇后之礼下葬,并赐谥号为“温成”,曹皇后还在世就追封去世的人为皇后,这在当时看来无疑是一件旷古未有的逾礼的行为,照理朝臣们又是纷纷力谏仁宗,这一次仁宗对谏书看都没有看一眼,亲自主持了这位“张皇后”的入殓之事。最受这件事影响的当属曹皇后,很多人对此心有不甘,都纷纷到曹皇后这里为她鸣不平,谁知曹皇后在此期间却是闭门谢客,对于“张皇后”的相关事情都闭口不谈,就算是实在避不开,曹皇后对待此事的态度也常常是置之一笑。有人建议曹皇后直面仁宗,力阻皇上的违礼行为,但是曹皇后说道:“历来后宫之所以不宁,祸根就在正位,身为皇后如果没有一点度量,那么后宫之祸就不远了,后宫不宁,朝野就不稳,皇上怎么能有心思治理好天下?希望你们以后也万万以国家为重,切莫离间后宫。”曹皇后这一席话传到仁宗的耳朵里,仁宗感到十分的羞愧,自己为了一己好恶,置天下大礼于不顾,而皇后却能够处处为自己着想,实在殊为难得。

同类推荐
  •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少有而独特的帝王。唐宗宋祖,历来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表率。提及唐太宗,盛世景象犹在眼前,干百年来难以消逝。唐太宗没有用权术和铁腕驾驭大臣,而是靠信任;他并不顾忌皇帝“永远正确”的面子,而是鼓励大臣进谏;他更没有搜刮天下以满足个人私欲,而是提倡以民为本,富国安民。他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古代帝王的楷模,是古代帝王的道德标兵。
  •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本书是世界财富巨擘摩根家族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信集。它本来是不愿公开的私人信札,是以遗嘱形式密藏的贵重珍品,并且“透露了太多的摩根家族创造财富的秘密和商业的智慧,是培养伟大企业家无可比拟的教材……”。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本书立足翔实史料,以杜月笙一生的事迹为主线,力求再现杜月笙跌宕起伏、极富传奇的一生。黑白两道纵横任我,亦正亦邪毁誉由人,20世纪初的大上海繁华兴旺,风云诡谲,许多人带着梦想赤手空拳来此闯荡,能出人头地的却只是凤毛麟角,上海滩教父杜月笙就是其中一个。他慷慨大气却又狡诈多端,为人豁达却又投机钻营,体恤民情却又心狠手辣,他的性格亦正亦邪,行事亦黑亦白,一生不曾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却始终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三百年帮会人物,杜月笙实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集大成者。
  • 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

    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

    韩国总统称他是“了不起的中国人”,外国情报机关称他是“中国奇人”。他在刑场上陪过绑,从枪口下脱逃,当过野人;当过台湾高级间谍,受过蒋家父子的召见与嘉奖;与韩国四位总统是至交,打开了中韩秘密通道。他一身铮铮傲骨、嫉恶如仇,多次遭歹人暗算。在他身上,凝聚着一个时代的缩影,透过他多灾多难而又波澜壮阔的人生,我们将领略到成大业者无坚不摧的个性与品格。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3)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人一生要注意的50个细节

    人一生要注意的50个细节

    细节不容忽视,很多时候是细节决定成败。本书总结出决定人一生成败的50个细节,指出其对感情、生活、工作、处理等发挥的重大作用,并结合大量经典实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把握这些细节的方法和窍门,使读者不仅能深刻地认为细节,提高人生境界,还能更好地抓住细节,最终达到成功目标。
  • 极速女生I---狂妄公主

    极速女生I---狂妄公主

    我写的是关于两个中国女孩在日本留学的故事,还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两个人可不是一般的人,她们可是武术高手哦,当她们遇到日本五位即帅气有狂妄的富家少爷的时候;他们与她们之间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那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 三生梦·百年心

    三生梦·百年心

    两个相爱的人,一段重生的感情;用疼痛的忧伤镌刻着心灵成长过的痕迹。经历了权力的角逐,爱到最后,仿若隔世。那高高在上的帝座高台,终究是虚无缥缈的存在,唯有爱,才像四月阳光下的玉兰,美丽而真实。一半西风吹去,玉兰花落,恨有尽期,爱无天涯……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公考的那些日子

    公考的那些日子

    比真实更真实的“公考”故事;比现实还现实的“公考”真相!回味小平民跨过“华夏第一考”的喜怒哀乐!品味小草根考取“镶钻金饭碗”的酸甜苦辣!
  • 丑颜毒妃:弃嫁修罗王

    丑颜毒妃:弃嫁修罗王

    她是异世的一缕孤魂,重生于这个相府弃子的身上,她无心权势,一心留恋江湖。可是上天却偏偏要给她开一个玩笑。他好不容易将她钳制住,一脸溺爱的说:“娘子,别逃了!你可是伪装成小白兔的大灰狼,现在要发挥你小白兔的本性!”
  • 醉红颜

    醉红颜

    有些人,有些事情总是适合在恰当的时候将他忘却;有些人,有些事情总是在恰当的时候将他记起;曾经有过一段无花果一样的爱情;那么的刻骨铭心;曾经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在新的生活面前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故事情节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女王天下

    女王天下

    她,楚氏集团富家千金。二十岁生日那天惨遭家变。最终命运的轮盘指向了她。她穿越到了一个莫名王朝,经历了世俗沧桑的她,已非那个她。狂傲如她,冷傲如她,无情如她。一步步踏上了世界的顶峰,当美男、权力在怀时。她已笑看天下。。。。。
  • 魔笑娇娆

    魔笑娇娆

    千古一笑,笑煞千古,绝然傲情,狂歌傲舞!忍辱负重,破茧重生,十年鬼窟,修魔成神!“如果有一天,我真的成了魔,你们还会爱我吗?”独孤绝笑,白发红眸,绝世容颜,似魔非魔,笑魅众生。曾经,她也单纯的笑过,单纯的爱过,用尽了一生痴傻。现在,也许恨都成了奢侈,万众瞩目时,白色的发丝张扬的飞舞,绝色的女子用着血色双眸看着这世间百态,轻浅的笑容,悠远而飘渺,妩媚且娇娆,好似不属于这尘世间的美丽…“今天,只要我想,在场的所有人都不可能活着离开…”
  • 恶妻Ⅱ:老婆哪里逃(完+解禁)

    恶妻Ⅱ:老婆哪里逃(完+解禁)

    恶妻上部:天杀的!他竟然被一个女人给“算计”了!他可是风云整个XX的霸主雷元帝耶!最让他气愤的是,直到最后他还不知道那个小丫头长得什么样。小丫头,敢“算计”他,就是翻遍整个地球也要找到她!++++++++++++++++++++++++++++++++++++++++++++++++++++++++++++++++++恶妻下部:他带球上阵,杀往意大利,找到三年前消失的她!哪知,她二话不说,恶狠狠蹦出一个字——滚!丫丫的!他可是堂堂XX教父,竟然被她骂得狗血淋头!这气咋消?美男计,苦肉计,空城计,以至于连娃娃计一个接着一个的上!丫丫的,要这样还不成,他直接绑人!=========================================推荐好友文文:富士山下《偷香小兔子》:http://m.pgsk.com/a/82419/风烛月冷心残丝《教父的小“暴”君》:http://m.pgsk.com/a/102490/暗雨初凝《雏伎戏冷帝》:http://m.pgsk.com/a/107291/晴初开《宫墙柳:造反皇后文》:http://m.pgsk.com/a/11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