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5700000007

第7章 神断铁飞花『碧落花飘香』(2)

最终,正德定了铁姓,诏书是这么写的:“南宫飞花,名高德大,外刚内柔,特赐铁姓。加先祖南宫适辅国公。”从此南宫飞花即改姓叫铁飞花。经常见那些武艺高强的侠客高呼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可见改姓的事情老百姓一般是不乐意做的,哪有更换门庭忘了自己祖宗的?可是如果这个给你改姓的人是皇帝,那事情就要另当别论了!皇帝给你改姓,美。”)朱其名曰“赐姓”,这可是莫大的荣幸。历代皇帝没少给人赐姓的。

赐姓最早可追溯至远古的三皇五帝,秦汉以后越来越普遍。皇帝对异姓臣民赐以皇族姓氏,或者赐予他姓,多用以褒奖功劳,勉励勤能,笼络人心,属于精神奖励。因此皇帝赐姓一直被视为臣子的最大荣耀。起初赐姓的依据不少:有的是依据出生的情况。《帝王世纪》载:皋陶生于曲阜。由于当时曲阜属于偃地,故赐皋陶之姓为偃。有的是依其德行而赐姓。少昊的儿子中,有一人有德业被赐为曼姓。陶唐氏之后有叫刘累者,因其能畜龙,孔甲赐其姓为御龙。有的则是吹律定姓。汉朝的王符在《潜夫论·志氏姓》中说:“夫吹律定姓,惟圣能之。今民散久,鲜克达音律。”“京房本姓李,清人钱大昕《十驾斋美新余录》卷下就有一条:吹律自定为京氏。”不过远古的音律,我们已无从稽考。

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初一,成祖皇帝嘉奖“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因当年马和在郑村坝(今北京大兴县)立下赫赫战功,他亲笔书写了一个斗大的“郑”字赐给马和为姓,并封郑和为内官监太监(四品大员)。马和由此改叫郑和。

正德皇帝给飞花赐姓,没有选择国姓朱,也许他也觉得朱飞花叫起来实在不雅,自己揣摩了个姓氏铁,暗合南宫飞花断案铁面无私、雷厉风行,又不失女子细致缜密、柔韧细腻的行事之风,铁的刚毅与飞花的阴柔互补,刚柔并济,颇有一番意味。

正德十一年正月,武宗又钦点铁飞花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正三品),这下就成了都察院的第二把手。督察院右副都御使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中央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监察部副部长。

三月,铁飞花被钦点担任刑部右侍郎(正三品),刑部作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相当于现在国家司法部,其长官为刑部尚书,即司法部长。右侍郎应是刑部主理地方事务的第二把手。

六月,铁飞花被钦点担任通政使司右通政(正四品),通政使司是明代中央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申诉文书的官署,依明太祖朱元璋之意,政犹水也,欲其常通,故以通政为名,俗称银台。前身为察言司,洪武十年,开始设通政使司,长官为通政使,正三品;主要职掌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臣民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审阅汇进在外之题本、奏本、在京之奏本,有机密则不时入奏。通政使还参与国家大政、大狱及会推文武大臣等朝廷大事。看来这个职务很厉害,看哪里不顺眼,可以直接给皇帝上奏。

十一月,铁飞花被钦点为尚宝司少卿(从五品),尚宝司是管理皇帝宝玺、符牌、印章等印信的机构,皇帝信宝是明朝皇帝调兵用的大印。虽然尚宝司少卿官职不大,但诏书明文允许铁飞花直接调用“皇帝信宝”,且不用皇帝批准,如此一来,不用请示皇帝,铁飞花即可以自行调兵了。

正德十二年,武宗又钦点铁飞花兼任北京兵马司副指挥,负责京城警备事务,相当于中央卫戍部队副司令。北京兵马指挥司于永乐二年(1404年)设置,“专防察奸宄,禁捕贼盗,疏通沟渠,巡视风火,其责颇重”。

官高位显的铁飞花更像一位武功高强、行侠仗义的侠女,虽是朝官,却依然时常行走江湖,下基层办案,缉拿盗贼抓捕凶犯更亲自出马,手到擒来。她为官十数年,办理的案子数以千计,却没有一个冤假错案。对上忠心耿耿、恪尽职守;对下恩及百姓,口碑极佳。难怪皇帝如此倚重她。虽然手握兵权,但是剿贼平乱的时候,经常是招抚为先。所以绿林草莽们都很敬重她,每每提到她时,都称呼她的官衔。一介女流能做到不违天理也不违法理,既不违圣意又得民心,甚至连草莽都敬其三分,其人格魅力令人称奇,其胸襟气魄令人叹赏!

芳踪无处觅

朱元璋为保住大明朱氏的“家天下”,一方面费尽心机将与他出生入死的功臣宿将诛杀殆尽,一方面大封子弟,分藩就国。这批藩王虽“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但他们地位却极为尊贵。按照明代的分封制,皇子封为亲王,岁禄万石;王府置官属,办理各项事务;冠冕服饰,车旗邸第,仅次于皇帝。在亲王面前,“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诸王在封地,没有独立的地盘,没有治民之责,却有统兵之权。各王府都配有护卫三千至近两万人,甚至当地驻军调动,还须有亲王令旨。因此,藩王实际就是中央皇权在地方的代表者和监控者。

然而,精明算计的朱元璋怎么也想不到他的煞费苦心虽然在表面上防住了外人对朱家江山的觊觎,但却无法阻止自家儿孙对皇位的贪婪!自朱棣“靖难之役”后,藩王之乱便此起彼伏,谷王朱穗、汉王朱高煦先后举兵反叛,正德年间更先后爆发宁夏安化王朱寘鐇、江西宁王朱宸濠之乱。

正德五年(1510年),宁夏安化王朱寘鐇率兵发动叛乱,和当年的燕王朱棣一样,安化王打出的旗号也是“清君侧”,针对的就是宦官刘瑾,他斩杀了刘瑾派往宁夏以“清理屯田”为名进行搜刮的大理寺少卿周东等人后起事。为平定安化王之乱,武宗重新起用御史杨一清,杨巧用反间计,利用“八虎”之一的宦官张永扳倒了刘瑾。这次叛乱从举事到失败,前后只历经 19天。

武宗开始还不以为然,当他亲眼见到从刘瑾府邸查抄出无数金银财宝(据说有 250万两黄金和 5000万余两白银,富可敌国),还有印玺玉带、弓箭盔甲等禁物,在刘瑾经常拿着的扇子中甚至藏着的两把异常锋利匕首后,才勃然大怒。当年的八月,刘瑾被凌迟处死。在封建社会,除非谋反、杀父母亲等属于“十恶”的大罪,一般的死刑犯要等到秋天的霜降以后,在冬至以前才能处死,也就是秋后问斩之说。据说这是顺应天时(季节变化),春天万物生长的时候禁止行刑,也禁止捕杀幼小的鸟禽和走兽。

但刘瑾属于谋反的第一重罪,所以不等到秋天的霜降到来就行刑了。

然而,安化王之乱无疑给同样不满武宗统治的朱宸濠做出了示范。正德十四年,江西宁王朱宸濠在南昌造反。

宁王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 17子,洪武二十四年 (1391年 )封王,逾二年就藩大宁,其封地最初在长城喜峰口外 (今内蒙宁城西边 ),这是联系大明东西边境的战略要塞。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时,用计挟制宁王朱权,使大宁边军听其指挥,朱棣还哄骗朱权:“事成,当中分天下。”朱权麾下的朵颜三卫更是英勇善战的精良骑兵,这支剽悍的蒙古铁骑为朱棣夺取皇位立下了汗马功劳。朱棣即皇帝位后,为酬报朵颜三卫,将大宁一带赐给了三个蒙古王(兀良哈部族的首领们)防守。而当初中分天下的诺言不但没有履行,就连朱权改封苏州、钱塘等南方之地的要求,也遭朱棣拒绝。永乐元年 (1403年 )二月,朱权改封南昌,宁王与皇帝间的矛盾也由此而生。

朱宸濠,是朱元璋的五世孙,宁王朱权的后裔,弘治的皇弟,正德的皇叔。孝宗弘治十年(1497年),袭封宁王。

朱宸濠之乱可以说是蓄谋已久,他先后贿赂太监刘瑾及佞臣钱宁、伶人臧贤等,恢复早在天顺年间祖父朱奠培因罪被裁撤的护卫,同时畜养亡命之徒,肆意杀戮幽禁地方官员,强夺百姓田产。因正德没有子嗣,野心勃勃的朱宸濠又企图以长子入嗣武宗,妄想不费一兵一卒、名正言顺地取得皇位。然而他的狼子野心很快被大臣们察觉。

正德十四年 (公元 1519年),御史萧淮上疏揭发宁王的罪行:“宁王不遵祖训,包藏祸心,招纳亡命,反形已具”,并指出“不早制,将来之患有不可胜言者”。武宗感到事关重大,于是下旨收其护卫。

也许是做贼心虚,宁王觉得皇帝开始怀疑自己了,决定先下手为强。同年六月十三日,朱宸濠利用江西各地方官员为其祝寿之机,命令几百个带甲持刀全副武装的侍卫将他们包围起来,声称“奉太后密旨,令起兵入朝”。

而这时,适逢正德皇帝西巡刚回朝不久,闲不住的皇帝正酝酿南巡。为了谏阻南巡,还惹出一场朝臣大请愿,大臣们几乎把所有理由都搬出来了,什么不合祖制、江南灾荒之类,总之万万去不得,最后甚至集体跪在皇宫门前,要求皇帝停止南巡。

被朝臣们这一闹,正德本对南巡之事已兴趣索然,可就是那么巧,朱宸濠叛乱了,而且这场叛乱还波及了武宗极为信任的铁飞花。

据说,铁飞花和宁王的弟弟镇国公朱宸浫关系不错,才因此受到牵连。当时御史萧淮上奏武宗,说铁飞花勾结反贼,请求武宗立即擒拿反贼同党。

武宗当然不同意,萧淮的奏折给驳了回去。

此时,满朝文武已是议论纷纷,各种说辞满天飞,甚至说铁飞花数度升迁都是由于与宁王勾结。

为了避嫌,也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铁飞花毅然上表辞官,可武宗还是不批。

最后,铁飞花留下一个辞表不告而别。

结党营私,铁飞花自认不擅长;尔虞我诈,铁飞花自认不擅长;巧言令色,铁飞花自认不擅长;她擅长的是勘验破案、是恪尽职守、是问心无愧。既然再无力兼济天下,只能就此离去,“留取丹心照汗青”好了。

朝堂之上,武宗拿着铁飞花的辞表惋惜不已,此时却仍有不识趣的臣工启奏:“铁飞花一定是投奔朱宸濠去了!”武宗闻言大怒,说:“朕亲自带兵征讨朱宸濠,如果在那里抓住了铁飞花,我把自己的脑袋给你!”也许武宗也深受铁飞花破案必讲求证据影响,在人证、物证不全的情况下,他依然对铁飞花深信不疑。

不过武宗声称御驾亲征也有他盘算的小九九,不论是为了讨伐宁王,还是证明自己对铁飞花的信任,下江南都变得名正言顺、光明正大,朝臣们也再无法反对,可谓一举多得。

正德皇帝的亲征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一路上游山玩水,捕鱼打猎,悠闲惬意。然而刚出京城不久,前线就传来捷报,宁王之乱已被汀赣巡抚佥都御史、大名鼎鼎的阳明先生王守仁以闪电般的速度平定了。按理叛乱已平,皇帝应高兴才是,可正德一想到自己千里迢迢御驾亲征竟要中途折返便满腹不爽。他当即决定压下这份捷报,继续南下亲征。每到一个地方,文武百官需戎装步行迎送车驾,随行的幸臣还不时传旨索要财物,稍不如意,则羞辱、殴打地方官吏,甚至半夜闯入民宅抢夺妇女,以致江南一带鸡犬不宁、民心惶惶。据说正德到扬州后,明确命人寻找少女和寡妇,老百姓无奈之下纷纷“突击”嫁女,而寡妇则无一幸免,为此民间还留下了一个俗语“拉郎配”。

皇帝身边的这一帮太监、幸臣当然对圣意心领神会,因此从皇帝压下捷报后,这些人便开始和王守仁交涉,甚至要求王守仁把朱宸濠放回鄱阳湖一带,“待上自擒之”。这个馊主意实在过于荒唐,最终没被采纳。

不过,为了将平叛功劳延及武宗及其亲征大军,正德十五年 (1520年 )闰八月,王守仁亲自将擒获的朱宸濠押至南京,为此,还举行了一个异常隆重的仪式献俘大典。皇帝一身戎装威风凛凛,亲征大军分列四方摆开作战的阵势。在军队的包围圈中,朱宸濠被解除刑具。随后点将台上,皇帝再次化身“威武大将军朱寿”挥舞令旗,击鼓鸣金将朱宸濠再次擒获。武宗亲自审问朱宸濠铁飞花的去向,朱宸濠毫不知情,武宗大喜过望:“朕所料不假,铁爱卿与反贼毫无瓜葛。”于是下令给朱宸濠重新戴上枷锁,列于队伍前面,作凯旋状而归。这场自导自演的擒贼大戏总算安抚了正德皇帝的虚荣心。

铁飞花有个特别的外号叫“碧落花飘香”,恰若一阵香雨从天而降,“花谢花飞飞满天”,这么个铁面无私、铁骨铮铮的女子的外号竟如此大气而诗意。据说是因为她天生身上散发奇香,经常未见其人,先闻其香。而这奇香竟也成了破案的工具。

南京有一伙流寇犯案后藏在山中避祸,有一天忽然觉得香气扑鼻,众人大惊失色,面面相觑,以为铁飞花到了,这下玩完了!为首的贼头说:“我还是自杀谢罪吧,听说这位铁大人大仁大义,我写封信给她,请求她饶恕你们。”然后留下一封书信就自杀了。剩下的人提心吊胆地等了好几天,也不见铁飞花来。实在忍不住了,就出去看看,原来春天又至,已是山花遍野。后来这群流寇被抓,也提到了这件事。飞花的仁义,飞花的神通竟使流寇闻味而自醒自绝,真堪称奇闻,负责官员赶紧上报刚到南京的武宗。

武宗闻报大喜,再次下诏寻找铁飞花,甚至放言找不到铁飞花,誓不返京。可惜一连好几个月过去,依然无处觅芳踪。

武宗一行继续南巡,在淮安清江浦泛舟捕鱼时,不知何故,船竟突然翻了,皇帝掉进水里,众人七手八脚把他救上了岸,但皇帝却实实受了惊吓一病不起了,只好匆匆返回京城。

但是一直到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武宗驾崩,也没有铁飞花的消息。

正德皇帝做事颠三倒四,不考虑常规,不按常理出牌,也许正因此铁飞花才能得到重用。试想,如果是政治清明的时代,哪个皇帝能力排众议,重用一名女子呢?至少也是前无古人。铁飞花一介女流,却有着坦荡荡的君子情怀,“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在那个混浊的世道里孤身闯荡多年,这样一位女子硬是凭着自己的果敢、缜密一步步扶摇而上,跃居要职。而她依然洁身自好,坚持为民请愿,伸张正义。当然她一定碰到过权贵干预司法、无力回天的时候,然而她一定始终坚持以一己绵薄之力努力维护法度的神圣尊严,以致得罪的权贵要员一定以将其扳倒为目标。最终隐遁天涯虽是无奈之举,想必她一定也牢记了孔圣人对其先祖的那句评价“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既然再无力兼济天下,那么独善其身应是最好的选择。

从此世间再无女神捕,徒留碧落飞花香。

同类推荐
  • 甘地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甘地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被世人尊称为“圣雄”。印度独立运动领袖,国大党领袖,20世纪非暴力主义倡导者。生于吠舍家庭,信奉印度教中的毗湿奴派。1947年印巴分治,甘地为没有实现印巴统一而深感遗憾。1948年1月30曰,甘地在晚祷的会场被一名极端的印度教徒枪杀。
  •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作家,一个建筑学者。她是林徽因,一个传奇。作者笔下生花,将一代才女林徽因刻画得淋漓尽致。品读本书,我们将在享受文字中读懂林徽因。
  •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混江湖,不了解杜月笙,注定不得善终;混官场,不了解杜月笙,注定籍籍一生;中国帮会三百年来第一人,在民国江湖的腥风血雨中,他凭什么做成“谦谦君子”,在民国政坛的波诡云谲中,他稳坐钓鱼台,是什么,让杜月笙在乱世之中游刃有余?是什么,让杜月笙总能在危机之时,全身而退?
  •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清朝最后一批士大夫们,用自己的经历和人生书写出了上承大清下启民国的那段历史。本书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他们在这样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的迷茫、痛苦、奋进与革新。他们的人生是当时中国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曲折就是当时中国的曲折。
热门推荐
  • 凤命逆天:庶女不下堂

    凤命逆天:庶女不下堂

    前生,她助他夺天下之位。十年倾心相付,换来毒酒一杯。携恨重生,她小心谨慎,步步为营。再一次,他许她皇后之位,想要娶她过门。她笑,皇后?她早已做腻,不稀罕!这一世,逆天命,改乾坤,且看她如何独步天下!八字箴言道破她前生今世,三生三世的牵扯,到底是孽缘还是良缘?
  • 无限宠妻万万岁

    无限宠妻万万岁

    “如果我以后娶的不是她,你们都别来参加我的婚礼。”一年前,他拥着她,当着所有人的面高调宣布。一年后,他和她最好的朋友订婚,她在他的婚礼上出尽洋相。多年后,她对压在自己身上的他淡漠地说:“抱歉,严先生,我从不回收别的女人用过的破烂货。”这个女人居然胆敢将他看成破烂货?他捏紧了拳头发誓,一定要让她付出代价……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只手遮天:名妻归来

    只手遮天:名妻归来

    六年前,她潇洒的丢下一张欠条,带着儿子拍拍屁股走人。六年后,她带着卖萌耍宝的腹黑儿子回来,却没想到被宝贝儿子直接卖进权氏集团。而她的顶头上司竟然是欠条男!臭女人,竟然感动一张欠条打发我,这次一定要你乖乖认怂!当腹黑遇上腹黑,拼的是能力,拼的是演技,那么看谁戏高一筹!
  • 虚构( 短篇)

    虚构( 短篇)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重生之腹黑天使

    重生之腹黑天使

    临死前,钟然才看清那些人的真面目。父亲被他们陷害入狱了,奶奶的骨灰被他们撒进了湖里,自己的病也是因为他们下毒造成的,老公跟后妈的女儿在一起了,一直看做是闺蜜的女人原来一直都在利用自己,保姆在她的牛奶里下药,司机亲自参与了一场车祸差点让她毙命…带着强烈的怨气和仇恨,她重生了,重生在一切都还没有发生之前。既然上天给她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那么这一次她不会再是那个善良好欺负的丑胖子,她会阻止所有悲剧发生,会把她们上一世欠她的债一一讨伐回来。我回来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 穿越三国之天下归心

    穿越三国之天下归心

    曹操说:汝的谋略修为远胜于吾,他日必当有一番大作为。孔明说:汝真乃天神下凡,吾佩服之。孙权说:遇到汝,吾才败得心服口服。刘备说:本以为最棘手的大敌是曹操,没想到还有汝!仲达说:汝乃妖孽也,吾不与汝相争便是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且看他如何颠覆乱世,成就霸业!名扬天下!
  • 好妈妈必学的宝宝健康食谱

    好妈妈必学的宝宝健康食谱

    健康的喂养方式是宝宝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键,《美食天下(第1辑):好妈妈必学的宝宝健康食谱》从多方面入手,指导家长如何正确喂养宝宝,让宝宝吃得更健康。主要内容包括:营养补充食谱、特殊时期营养食谱、特效保健食谱等。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