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5700000015

第15章 名将秦良玉巾帼女豪杰(3)

崇祯皇帝一生多磨难,少有闲情逸致,更少有诗作存世,赠予秦良玉的这四首甚是难得,应该也是他的感慨之作。“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自古以来保家卫国似乎是男子的本职,然而兵临城下之时,众多须眉却贪生怕死,推诿观望,犹豫不前;更有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刘良佐“献上皇帝一枚”,大学士王锋和礼部尚书钱谦益率领“大员一百五十六、马步兵三十二万八千三百”开城投降,……这些实是旷世少有的“奇男子”,最终竟是巾帼女将挺身而出,“请长缨”,“扫胡虏”,力挽狂澜,万里勤王,生生愧煞这些自以为是的须眉男子,难怪要“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将军迟暮

天启末年,陕西全境灾荒不断,严重的干旱和虫灾导致庄稼大面积枯死。而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的江南富庶之地,则由于海外贸易的刺激,将大片土地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如此一来粮食产量下降,粮价节节攀升。而朝廷已近乎一个空壳子,早在万历年间,因宁夏、朝鲜、播州三场祸乱,朝廷的军费开支已高达一千二百余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全国三四年的税收总额。国库早就入不敷出,户部天天告急,连官员们的俸禄,将士们的军饷都发不出来。再加北方灾荒直接导致税赋收入减少,明廷根本无力赈灾。贫苦百姓无力购粮,一时间饿殍遍野。人一旦走投无路便只能铤而走险、揭竿而起。比诸历朝,明末的农民斗争如出一辙。最初爆发农民暴动的是灾荒最甚的陕北地区,由府谷的王嘉胤、王自用发端,之后迅速成燎原之势燃遍陕西全境。

崇祯三年(1630年),屠户出身的张献忠聚集十八寨农民响应王嘉胤的反明号召在米脂起义,自号“八大王”,据说他“身长瘦而面微黄,须一尺六寸,僄劲果侠,军中称为‘黄虎’”。

崇祯四年(1631年),农民起义军首领王自用在山西联合各部,组成三十六营。张献忠、罗汝才(绰号“曹操”)相继参加王自用联军,由于能谋善战、果敢勇猛,分别成为三十六营首领之一。

崇祯六年(1633年),张献忠与李自成等归附高迎祥,所部是以高迎祥为盟主的十三家之一,高迎祥称闯王,张献忠、李自成号闯将。罗汝才则自成一军,单独作战,崇祯八年荥阳大会时,亦名列十三家之一。后曾向明三边总督洪承畴投降,屯于郧县(今属湖北)以“受抚”为名,休息兵力。

同年,永平四城收复、满洲军出塞后,秦良玉率石柱兵从京师调回四川家乡,明廷留守秦翼明(秦良玉之侄)驻扎京畿,捍守京师,留马祥麟,张凤仪在京警备。适逢张献忠、罗汝才等九路农民军人马自湖广进攻四川,明廷遂诏令秦良玉无须出兵北上援剿,转而“专办蜀贼”,负责守御川地。

崇祯七年(1634年)张献忠攻克夔州(今重庆奉节),进而围堵太平。夔州为四川门户,自古便是军事重镇,且夔州距石柱仅三日路程,唇亡齿寒,夔州失则石柱不保。石柱在马氏一门一家治下已是两百多年,众多苗家乡亲世代居于此地,如此安身立命之所岂容他人践踏。年过花甲的秦良玉再次披挂上阵,风采不减当年。张献忠一行素闻秦良玉及其“白杆军”的威名,不敢正面冲突,仓皇退回湖广。秦良玉则率军与正好回川的儿子马祥麟前后夹击,川东亦稍得安定。

崇祯八年(1635年),各路义军被官军围困于河南。十三家义军首领在河南荥阳举行了军事会议,史称“荥阳之会”。为了突破围剿,决定分兵出击,打破官军的围剿计划。作为向东挺进的主力先锋,张献忠连破河南的固始和安徽的霍丘等州县,直指明朝的中都凤阳。

崇祯十三年(公元 1640年),罗汝才率部进入巫山,秦良玉率军狙击。

绰号“曹操”的罗汝才转而突袭夔州,又被秦良玉率兵击走。不久,秦良玉先后于马家寨、留马垭、谭家坪、仙寺岭连续挫败罗汝才一部,夺得其主力大旗,其骁将“东山虎”被杀,副手“塌天”被生擒。罗汝才率残部逃往大宁(今重庆巫溪),与张献忠在巫巴山区会师后,两人联手势力大增,遂越过巴雳河(今重庆巫山县双龙镇大宁河),对秦良玉侄子等人统领的石柱兵发起猛烈进攻。随后又四处安营扎寨,严重威胁四川大部分地区。

崇祯十四年(1641年),因与张献忠不合,罗汝才改投李自成,称“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后因受人挑拨,被李自成以私通明将左良玉为借口所杀。

明朝湖广襄阳督帅杨嗣昌乃湖广人,为保湖广一方,他一意孤行,想方设法把张献忠等部赶入四川腹地。四川古称天府之国,山川险要,杨嗣昌竟担心四川当地官军死守险要隘口,张献忠等久攻无果反扑湖广,于是利用手中权势把大批蜀地精兵私下调出,只留二万疲弱士卒给川抚邵捷春守重庆。

秦良玉率三万石柱精兵抵达夔州后,邵捷春则令她把部分士兵移近重庆,与附近守将张令联合作战。此时,绵州知州陆逊之罢官回乡,良玉为其置酒饯行,见良玉心事重重,逊之觉得奇怪,良玉直言:“邵公不懂得用兵之道。我一个妇道人家,蒙受国恩,本已死而无憾,可独恨与邵公同死。”逊之问故,良玉曰:“邵公将我部移近重庆驻地,距重庆仅三四十里,而派遣张令驻扎毫无地利可言的黄泥洼。贼军据归、巫万山巅,我等营地尽在其眼皮底下,如此张令必破。令破及我,我败又如何能救重庆?且督师以蜀为壑,无愚智知之。邵公不在此时和贼军争夺险要山岭隘口,反而坐以设防,此乃败道也。”逊之虽然赞同,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果然,是年十月,张献忠连破官军于观音岩、三黄岭,在竹菌坪(夔州城北),张献忠手下勇将李定国当阵射杀号称”神弩将”的明军老将张令,张令一军全军覆没,秦良玉“趋救不及,转战复败,所部三万人略尽。”最后仅单骑逃返重庆,遭遇平生未有之惨败。由此,杨嗣昌围张、罗贼军于川地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川鄂交界地带三十二隘口全部失守,蜀中大乱。损失如此惨重,秦良玉并未灰心丧气,她单骑见四川督抚邵捷春:,“事急矣!尽出吾溪峒卒,可得两万人,我自禀其半(自出军粮一半)半饩之官(官府出一半),足以破贼。”然而这位饱读诗书的文人守抚却瞻前顾后,思虑再三仍未采纳秦良玉意见。一来川地屡经兵灾,府库空乏,粮饷短缺,官仓中早已无粮养兵,二来溪峒兵卒属土蛮,反复不测,如果这些人再趁乱闹兵变,恐怕后果更加不堪设想。史书中的记载仍记忆犹新,昔日元末“官军”中纪律最差的就是杨完者所带领的“苗兵”,那些苗兵不仅剿贼无力,对百姓也比贼寇还要凶狠歹毒。谁人能确保这些溪峒兵卒不像当年“苗兵”那样。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一点不假,这位守抚连妇人的一点拼杀劲也没有,难怪良玉都不屑与之同死。可大明朝像邵捷春这般饱读史书却毫无建树的官员实在太多,不亡才是奇迹。

秦良玉只得叹息而归,因损失的兵力无法补充;而起义军部队势力强大,如潮水般涌进川蜀,整个战局已成无力控制之势,蜀地百姓也由此陷入了地狱般的苦难。而邵捷春本人,自然难逃罪责,不久被逮入诏狱,仰药自杀。

崇祯十六年(1643年)冬,秦良玉升任四川总兵官。大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张献忠率马步、精兵数十万,长驱直入夔州。秦良玉再交驰援,终因众寡悬殊,只得败归石柱。为了保全家乡,她曾发布了《固守石砫檄文》。她的失败,标志着蜀地的沦陷。

这时京城已被李自成所率领的义军攻破,明思宗崇祯帝自缢于煤山,大明皇朝在风雨飘摇中彻底崩溃。李自成入主京城,张献忠则想牢牢控制住川蜀,以作为自己的据点。张献忠东征西战,相继攻克万县、重庆、成都,几乎囊括了全蜀,随后在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只有遵义、黎州及秦良玉的石柱地区未归于“大西”。慑于秦良玉威名,张献忠对石柱弹丸之地无可奈何。各地土司纷纷收到招安印信,各地土司大多畏惧接受。唯独秦良玉接到印信,马上当众毁之,慷慨陈词:“吾兄弟二人皆死王事,吾以一孱妇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余年事逆贼哉!石柱一地有敢从贼者,族诛之!”六十八岁高龄的秦良玉,带着她手下身经百战的白杆兵,不畏强暴,誓死抗拒,一直到张献忠败亡,起义军终没能踏入石柱半步。

不久,又有噩耗传来,被明廷征调到湖广御敌的秦良玉独子马祥麟战死于襄阳。

1644年清军入关,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清军攻占北京,大举南下。大顺、大西农民军余部与南明政权暂时息兵,转而联明抗清。秦良玉也和农民军停止干戈,投入抗清的行列。

1646年 8月,南明隆武政权赐秦良玉“大明太子太保”爵,封“忠贞侯”,调石柱兵抗清,秦良玉以七十多岁高龄毅然接受“太子太保总镇关防”铜印,高举扶明抗清的旗帜,准备前往福建抗清,因郑芝龙叛变,隆武帝被捉,而未能成行。南明隆武政权旋即败亡,遂退守保家园。

清军入川后,狼烟四起,遍地干戈,广大人民备受蹂躏。而秦良玉晚年虽未与清兵直接交锋,却始终坚持抗清立场,以万寿山的万寿寨为据点,不屈不挠,坚持斗争,并在石柱地区实行屯垦,保境安民。至1648年秦良玉去世时,在城东南五十里万寿山仍屯有大批粮草。当时四川战祸连连,百姓十室九空,已到了“弥望千里,绝无人烟”的地步,川东(石柱除外)仅剩数万人,新建立的清朝廷不得不迁移湖广的人口至四川(即有名的以湖广填四川)。当时,秦良玉镇守的石柱弹丸之地成了川地人民逃离兵灾的唯一乐土,附近州县避难归附的百姓十数万家。至清初战乱初步结束,石柱人口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近十万人,与整个川东地区所剩人数形成强烈对比。

清顺治五年(1648年)五月二十一日端阳节过后,七十五岁的秦良玉,在一次检阅过白杆兵后,刚刚迈下桃花马,身子突然一歪,猝然离开了人世,无可奈何花落去,结束了她戎马倥惚,驰骋疆场的豪迈生涯,享年 75岁,朝廷谥号“忠贞”。其孙马万年、马万春将祖母葬于石柱县东3公里处、龙河北岸的回龙案(今石柱县大河乡鸭桩村),从她的墓碑题文足可彰示这位女中丈夫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赫赫功勋:“明上柱国光禄大夫镇守四川等处地方提督汉土官兵总兵官持镇东将军印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忠贞侯贞素秦太君墓”。秦良玉的一生颇富传奇色彩,这位“骁胆智,善骑射”的女将军,不但长于带兵打仗,更“兼通词翰,仪度娴雅”。

征战之暇还组织女兵纺纱织布,后人凭吊四川营址时曾留下“金印夙传三世将,绣旗争认四川营。至今秋雨秋风夜,隐约笳声杂纺声”的诗句。

直到今天北京宣武门外当年秦良玉驻兵之处,仍保留有“四川营胡同”、“棉花胡同”一类的地名。因此尽管秦良玉一生忠于大明,但清朝张廷玉等人修《明史》时 ,还是特地在将相列传中为之作传 (《明史》二百七十列传第一百五十八:秦良玉传),纵观中国二十四史,能以正史将相列传的女子,秦良玉当数第一,也是唯一!

川人曾在秦良玉驻兵遗址筑四川会馆。祠堂内供奉秦良玉戎装画像,龛前对联云:出胜国垂三百年,在劫火销沉,犹剩数亩荒营,大庇北来梓客;起英魂天九幽地,看辽云惨淡,应添两行热泪,同声重哭天涯。古今两代女英雄亦惺惺相惜,辛亥女革命家秋瑾在《题芝龛记》有三首诗对秦良玉备加推崇:

古今争传女状头,谁说红颜不封侯,马家妇共沈家女,曾有威名振九州。

执撑乾坤女土司,将军才调绝尘姿。花刀帕首桃花马,不愧名称娘子师。

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娥媚。吾骄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曾有此?

至今四川石柱县还保留着秦良玉的故居和她用过的武器,根据重庆有关部门对秦良玉所遗留的衣物等遗物测定,其身高约 1米 86左右,是个身材魁梧的女将军。当地百姓提起秦良玉的事迹可谓如数家珍,在她生活过的忠州、石柱两地,人们喜欢把未出嫁的女孩称为“女将”,说到某个女孩,他们总是说“那个或这个女将”,想必这也是人们尊崇秦良玉英雄事迹的缘故。据说,全国只有忠州、石柱两个县的人民有此称谓。这是一种怀念,也是一种自豪,更是一种特定的文化。

同类推荐
  • 海上骑士:尼米兹

    海上骑士:尼米兹

    本书中生动具体地描写了尼米兹的军事生涯,特别是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美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兼太平洋战区总司令期间,组织指挥的一系列重大海战,打败曾经猖獗一时的日本联合舰队做了详尽的描述。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日两军在太平洋战场海战中的激烈争夺,以及双方的兵方部署、战略决策、指挥方式和作战经过,反映了尼米兹的作战指导和指挥艺术。
  •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人生充满着期待,梦想连接着未来。雷军一直有个梦,就是建一个受世人尊敬的企业。他不仅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受人尊敬的企业,也在帮助别人实现心中的梦想。
  • 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毛泽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习俗文化也在他的文化性格上打上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他对习俗文化很熟悉,在对待这一问题上,从来是持批判的继承态度,承其精粹,弃其糟粕。本书收录了毛泽东与乳名习俗、称谓习俗、起居习俗、春节习俗等16个方面的件件趣事和段段佳话。
  •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威廉·配第、比埃尔·布阿吉尔贝尔、弗朗斯瓦·魁奈、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安·杜尔哥、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巴蒂斯特·萨伊、罗伯特·欧文、、卫、李嘉图、让·西斯蒙第等。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和尚皇帝:朱元璋》为丛书之一,介绍了早年生活、投军从戎、建立明朝、身葬孝陵、历史评价。《和尚皇帝:朱元璋》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军事天才传奇(世界军事之旅)

    军事天才传奇(世界军事之旅)

    青少年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他们不仅对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对军事科学充满了强烈的好奇。真实地展现人类军事活动,也许我们无法成为一场军事变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但我们可以把军事百科作为模拟战场。本丛书从不同角度阐述军事的相关知识。
  • 富人的理财习惯(大全集)

    富人的理财习惯(大全集)

    如果你想成为富人,便要研究富人,探寻他们之所以成为富人的原因,因此你需要放眼看天下的富人,去获悉他们成功致富的秘密。《富人的理财习惯大全集》一书集结了众多富人的理财宝典,以理论结合实例的方式诠释理财的妙处,全面解析富人由穷到富或者由富到更富的秘密。
  • 新经济,新规则: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

    新经济,新规则: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

    他是硅谷最著名的预言家。1994年,他预言了Web2.0时代的到来。2012年,他继续预测,在“人机结合”的Web3.0时代,苹果和谷歌的霸主地位将动摇,而微软将是第一个消失的IT巨头。这样精准的预言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失控》作者、《连线》杂志创始主编、硅谷精神教父凯文·凯利(KK),继《失控》《技术元素》后,再次预言互联网影响下的经济运行的十个新游戏规则。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经济学常识1000问

    经济学常识1000问

    作为如今社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经济”当之无愧——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经济学更是大行其道,成为最热门的研究领域,科学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抽象的学问。一门科学,必有一套自己的概念和体系,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古代大臣们对经济问题的真知灼见,也许有不世之功,但不系统、不规范,都不是经济学。经济学这门学问,是对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进行理论的、应用的、历史的以及有关方法的研究的各类学科的总称,是20世纪的显学,其根本作用是富国裕民。照理说,这样的学问一定历史悠久,可是,正相反,经济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科学
  • 星战文明

    星战文明

    沈征,繁华都市中一个受人轻视的打工仔,为了亲人踏上了强者之路,以一种令人惊惧的速度,崛起于白狼星,终将书写位面王者的传奇。
  • 教育学生珍惜理解的感恩故事

    教育学生珍惜理解的感恩故事

    翻开本书,感受心灵的荡涤和净化。,走进一个个真实的感恩故事。体会故事中蕴含的温暖恩情,常怀感恩之心,它会告诉你尘世的温情、人间的善良、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它会告诉你什么是真善美;它也会告诉你幸福来自于人的内心
  • 和亲庶女之绝情冷帝

    和亲庶女之绝情冷帝

    三十岁的灵魂,五岁的身体。二十一世纪的内外科医生,却在领奖那天“意外”致死。月牙国,慕容府可有可无的六小姐,家人弃如敝屣。五岁的孩子却经历了一段惨不忍睹的记忆,她不光霸占了小女孩子的肉身,还拥有她的记忆。父母之情,兄长姐妹之情,在她眼里如过眼云烟。谷底生活十二年,和师哥、外婆三人相依为命。两道圣旨,从此两人命运陡变。寿宴相见,他身旁已有伊人,而她皆如此。两两相望,只能望而观之,叹为观止。她是慕容璃,也是白琳。江山如此多娇,图谋不轨的人多,荼毒生灵的人也多。争权夺利,她被卷进一场恩怨中。片段:“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燕麦国七公主,上官绮,温婉娴淑,贤良淑德,燕麦国与月牙国交为友好之邦,两国连姻,下嫁给月牙国翌王,皇甫莫,今特下诏,钦此。”为了复仇,运筹帷幄二十年,为了东山再起他隐姓埋名,为了抢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他放弃心爱的女人娶了异国公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月牙国丞相兼国丈,慕容家六小姐,慕容璃,端庄娴淑,德才兼备,下嫁给睦王,皇甫傲,三个月后完婚,今特下诏,钦此。”外带一封家书。“女儿,我知道你恨慕容家,但是你不嫁也得嫁,嫁也得嫁。不嫁视为抗旨,诛灭九族,届时你二姐,将是第一个推向断头台的,因为是她向皇上请旨,要你嫁给睦王爷的。”别说九族,就是杀光姓慕容的人,她都无动于衷,她只在乎一个人,慕容家的二小姐,慕容紫。“两个人彼此喜欢对方,终究还是不能在一起,生命中没有师哥,嫁给谁已不重要。”她与师哥有缘无份,只愿来生再与他结成连理,有缘无份,人生悲剧,有份无缘,人生无奈。幸福!幸福是什么?以前她认为自己的幸福,唾手可得,可是现在,幸福离她很遥远,比天上的星星还难摘。“我娶你是为了折磨慕容光焕,从今天起,睦王府就是你的地狱。”丢下一句话,甩袖离去。新婚之夜,她被判定为替罪羊,第二天成了下堂弃妃。欢迎讨论,群号:3031098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