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4200000002

第2章 千奇百怪的食癖

毒蛇、蜈蚣、蟾蜍、稻草、石砂、泥土、煤炭、汽油、书本、衣服、玻璃……这些都可以列入异食者的“食谱”中。

英国26岁的青年詹姆斯,因在计程车排班处闹事被捕,送进了西约克郡警察局的一所监狱。但在审讯时,他却穿了一套警察制服出庭。原来,詹姆斯有一种怪癖,对衣物胃口极佳。他在狱中吃光身上的所有衣物,包括衬衫、长裤、内裤、袜子甚至鞋,他出庭时穿的警察制服,是辩护律师临时给他找到的。

美国华盛顿州40岁的妇女艾玛也喜欢以衣服为食。她说:“我看到美丽的衣服时,往往会流口水。尤其看到较厚的外套时,很想放到嘴里咀嚼。然而,最最使我垂涎的是丈夫的衣服。”

据她说,丈夫的衣服最合她的胃口。她丈夫对衣服常丢失感到奇怪,后来才知道被妻子吃掉了。

这类事情从“食癖”的角度来看不难理解,因为人的胃口的容纳与消化能力毕竟是相当强的。

16世纪时,英国有位吃书的妇女,开始每天吃一本,后来索性把书当饭吃。医生曾让她禁吃“书餐”3天,她竟苦熬不过,百病全生。到了第4天继续吃书,便又精神焕发。丈夫和子女为她四处选购“书食”。她吃的书,首先要干净,最好是新书。这位“食书癖”患者在当时被称作“把书店吃进肚子里的人”。

真正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那些看来根本不可能为胃口所接纳的东西,在有些人那里却被身体完好吸收,而无任何中毒和受损迹象。

南非青年萨尔门素以生吞毒蛇驰名于世。他说:“我捉到毒蛇后用木棍把它打晕,才容易吞到肚子里,但不久毒蛇会苏醒过来,在肚里乱撞,我心里感到非常舒服。”其胃何其异然?

中国喜食蛇者不乏其人。桂林市的尧韦心喜吞眼镜蛇、蟾蜍等,几天不吃就会感到周身无力。山西的孙庆顺是当地出了名的“蛇阎王”,多年来他生啮活蛇达800多条,其中包括剧毒的五步蛇。他吃法独特,将蛇头拉直,用齿噬开蛇腹,先将蛇血吮尽,然后饱啖蛇肉。

在一次庙会上,人们正在看晋剧演出,一条2米长的毒蛇从戏台角帘出,它蓝鳞披甲,毒信吐沫,惊得众哗逃避。孙庆顺却大喝一声:“吠?”上前擒住毒蛇。随后当众将毒蛇生啖,见到那蛇在“蛇阎王”嘴中半露尾巴甩来甩去,众人个个心惊。

摩洛哥有个20岁的青年阿蒂·阿巴德拉,他每天要吃掉3个玻璃杯。他说,咀嚼玻璃杯就像咬脆苹果一样爽快。从14岁起,阿蒂已吃掉了8000个玻璃杯。好奇的人们都以观看他进“玻璃杯餐”为乐事。

吃玻璃杯并非这位摩洛哥青年生来俱有的能力。当他14岁时的一天午夜,从睡梦中醒来,一股咬嚼硬物的感觉促使他抓床沿的玻璃杯便使劲地咬,并将裂片咯咯地嚼成碎片。从此玻璃杯成了阿蒂每日必备的特殊“食品”。摩洛哥健康中心的医生从阿蒂的X光片中检查不出任何结果,他的口腔、胃肠都没有损伤的痕迹,也找不到玻璃的碎末。医生说,这是医学常理无法解释的奇异现象。

印度的库卡尼吞食日光灯管时,就像品尝甘蔗一样津津有味。他经常为观众表演这种“进餐”。观众常自费买来日光灯管供他吞食。只见他敲去灯管两端的金属接头,抱着玻璃管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仿佛他不是在吃玻璃管,而是吃甜脆可口的甘蔗。他一面咀嚼一面翘起大拇指,说道:“好吃,好吃?”

“进餐”表演结束,还让观众检查口腔,他的嘴唇、舌头、牙床乃至咽喉都无出血或破伤,实在令人惊奇。医学专家曾用X光仪器和最新技术,对库卡尼进行过全面的细致的检查,没有发现任何与众不同之处。

我国黑龙江省有个人叫王某某,也喜食玻璃。1987年他53岁,他从10岁开始吃玻璃,每次吃碎玻璃块0.5公斤左右。就是在走路时发现玻璃,也要拣起来擦净,把它吃下去。遇到大块玻璃,就砸碎了再吃。他牙齿很好,吃玻璃时,口腔也不会割破。

一次,他到药房买药,医生问他:“你现在还吃玻璃吗”他回答说吃,随手把放在桌子上的一个葡萄糖注射液空瓶子拿起来砸碎了像嚼冰糖一样,吃得一干二净。在场的人无不感到惊奇。他不但能吃玻璃,而且能吃酱油或大酱。每次能喝七、八两。据医生说,他体内可能缺少某种元素。

法国的克莱图能吞下铁钉、刀匕、螺栓。先前他也是喜好吃玻璃。依他的习惯,吞吃硬物时,需伴以开水“助膳”。由于吞吃金属比玻璃所需开水少,使他对“金属餐”产生了偏爱。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克莱图当众吃下一份夹有刀片、铁钉、硬壳果等馅料的三明治。会后,记者们立刻要求克莱图到就近医院检查,X光师指着当时拍下的克莱图的X片表示,他的胃里有一大堆金属。洛莱图甚至还用6天时间,吃掉了被解体的电视机。医生说,克莱图的胃、肠、喉部壁膜看来特别厚。这位法国异食者,已提出他死后将献出身体供科学研究。

美国堪萨斯州惠灵市,有个叫约翰·基顿的,他的胃特别好,人称铁胃。

他不但能把苏达水和鸡蛋皮、玻璃、香蕉等一起吞下去,而且还能把水泥像沙糖一样舔着吃下。他能把18公斤的甜瓜和生的牛肝以及报纸、杂志等一起吃进胃里。还有,他能连续不断地吞下128个鸡蛋,连续吃下45公斤的生牛肉。

如果说吞食毒蛇在于人体异常的解毒能力,吞食玻璃、金属在于人体异常的消化能力,那么不需要饮食而只喝棉油或汽油的人,他们的生理特殊性又该作何等解释呢?

湖北省公安县农民梁必芳,在1987年44岁时,已有15年只喝生棉油的历史。1972年,她生了一场大病,不想吃东西,喝生棉油却感到全身分外舒服,从此就一直靠喝生棉油度日。15年来共喝下生棉油55000公斤,平均每天1公斤。梁必芳的身体也一直健康无恙。

江西省玉山县樟村乡程汪村18岁的男青年曹荣军食砖成瘾,他每天要吃0.5公斤的砖头,至今已有8年的历史。

8年前,刚满10岁的曹军得了一场暴病,难受起来就将砖头放在嘴里咀嚼,病愈后竟上了瘾。3年后才被周围的人发觉。于是,他干脆将砖头大口大口地咀嚼起来,人们问他有什么味道,他笑着说:“爽口,就像抽烟上了瘾一样,隔一两小时不吃,就有点难受。”

东北的李淑霞提起吃煤,说:“我吃煤是在1987年,当时家在农村需要用煤烤烟,记得第一次不用柴禾用煤烤烟时,我就特别爱闻煤烟子味,后来到了不闻就想的地步。别人看到生炉子冒烟都要躲得远远的,可我专门往有烟的地方钻,一点也不呛还特别愿意独享那股气味。”

有一天,李淑霞突发奇想:煤烟子味这么好闻,这煤是不是也能吃!她找了几块用水洗洗就放进嘴里,越嚼越香,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家里人知道她这怪癖后,都帮她戒也戒不掉。她自己也想戒始终戒不成,不吃就想。来沈阳后,找煤也困难,感觉瘾头越来越大。每天早上卖豆包的时候兜里都要带上煤块,隔一会就会吃上几块,然后再用雪糕漱漱嘴。

李淑霞说她吃煤,很多人都不信。然而,她吃煤日渐严重。为了能找到可吃的煤块,每逢看到街上有用三轮车推煤的,她就要急不可待地要下几块。开始推煤人不给,问她干什么。她说吃,人家不信便和她打赌:“你能吃一块,我这一车煤都给你吃。”李淑霞当着推煤人的面吃了一大块。一车煤没赌来,她吃煤的场景却让人们大惊失色,以后推煤人看到她都主动地送她几块。

她自己和家里人总觉得吃煤不是什么好习惯,但无奈又没别的办法。她曾到过医院,中医、西医都看过,医生也解释不了这种现象,更无法确诊。

有人问:“你吃煤后的感受怎样!”她说:“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就是有时候吃多了感觉鼻子发干发热,再就是吃煤以后,抽了四五年的烟给戒了,而且从不再想抽。我的家族也没有吃煤的人。”

据李淑霞自己介绍,她以前还大量吃过黄泥,吃过生姜,只吃了一年时间,没有像这次吃煤时间这么长。她也想能有个人给解释清楚吃煤这种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最好是能治好。因为每天吃煤终归不是一个常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沈阳有过吃灯泡、刀片的奇人,据医生讲此现象的人是因为胃酸浓度高于正常人的几倍所致。李淑霞吃煤这一现象目前仍是个谜,有待营养学、医学的进一步研究。

法国水手华安列克已年过60岁,他此生虽无异食之好,但以从不喝一滴水而出名。有人不相信,邀他去非洲撒哈拉沙漠旅行,那人用5只骆驼带足了水,走了20天,华安列克滴水未进,一路上还大嚼饼干。看到这位长得又壮又胖的水手,谁也不会相信他是不喝水的人。

在我国四川省威远县民新乡,有个名叫唐正的小男孩。他从3岁开始,特别喜欢吃石头,每天的早晨、中午和晚上都要吃40克左右。他挑选黄色的泡沙石,先把石头的表层去掉,然后再吃里面干净的部分。他对采访的人说:“吃石头就像吃炒花生一样又香又脆,一天不吃就难受。”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少数民族爱吃白粘土。非洲和澳大利亚的一些居民很好客,他们用蓝粘土、翠绿粘土招待贵宾,认为这些粘土能“健脑提神”。在伊朗的食品市场上也有粘土出售。

在花园之国新加坡,有个名叫黄德明的11岁小男孩。他不爱吃巧克力、不爱喝水,也可以不吃饭,但他每天非吃一样东西不可,那就是纸。如果找不到纸的话,他连钞票也不放过。

美国有个叫莎莉的姑娘更干脆,她什么都不吃,专吃5美元面额的钞票,没用多长时间就吃了几千美元。一个英国妇女的习惯更特别,她在12年当中每天吃一本书。但她们的身体却都很健康。让人难以理解的是,除了吃毒蛇的人之外,世界上还有食草成性的人。1987年5月,人们在湖北省公安县三根松乡三岗村见到一个5岁的小女孩,名叫徐秋平,只见她坐在地上,一根又一根地吃着枯萎的稻草。这个小女孩不爱吃米饭、炒菜,也不吃糕点、糖果,每天却要吃0.25千克稻草。另外,江西寻乌县还有一个专吃青草的小姑娘。

1985年,英国的一个地方法庭开庭审理案件,没想到在审讯的时候,被告却穿了一套警察的制服出庭。原来,这个叫詹姆斯的犯人有一种怪癖,他在监狱里吃光了自己的所有衣物,包括衬衫、长裤、内裤、袜子和鞋。他穿的警察制服,是辩护律师临时给他借的。

在摩洛哥一家旅馆的表演台上,一个叫阿蒂的年轻人正大口嚼着一个平底大玻璃杯,把台下的旅客们惊呆了。对于阿蒂来说,吃玻璃杯是他喜欢的一道大餐。他自己形容说,嚼下玻璃杯就像吃脆苹果一样痛快。当地人管他叫“嘴里长钻石牙齿的男人”。在他20岁的时候,他已经吃下过8000多只玻璃杯。医生从他目前的X光片上,也检查不出他口腔、胃部有损伤的痕迹,也找不到玻璃的碎末。医生说,这是医学上无法解释的现象。另外,我国云南省建水县也有一个吃玻璃的怪人。

美国还有一个“什么都吃的先生”,名字叫洛铁图。他从1986年开始,已经吃下了10辆自行车、1辆超级市场的手推车、7台电视机、6盏大吊灯,甚至整架飞机。洛铁图曾经向人们表演他吃铁钉、刀片、螺丝帽、杯子、盘子,他就像吃点心一样把这些东西咽到了肚子里。为了证实他的表演是真实的,医生对他进行了X光检查,结果发现他的胃里真有一大堆金属。

洛铁图说他有不怕疼痛的本质,16岁的时候开始吃玻璃,结果毫无损伤,从此以后,金属和玻璃就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他10到15天吃一辆自行车,4天到8天吃一台电视机。医学家曾经对他进行过专门研究,发现他的牙齿和消化器官比普通人厚一倍,所以在吞金属和玻璃的时候不会受伤。

更离奇的是,美国有一位名叫盖伦·温泽的核动力工程师,是个年近半百的核能源专家。他有个令人吃惊的嗜好,就是每天要喝一些含氧化铀的核废料溶液。多年来,他已经自己“处理”了约500千克核废料。

大家都知道,核废料里的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有害。自从美国三厘岛核事故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以后,人们更是“谈核色变”。所以,温泽工程师饮用核废料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

美国原子能管理委员会的专家坚持认为,温泽的做法绝对有害健康。但温泽却以自己健康的身体反驳了这些论点。

人们推测,温泽先生可能有什么特异功能。

这些有怪食癖的人,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至今,这还是一个谜,没有人能够解开。

同类推荐
  • 丢失的梦

    丢失的梦

    本书共收录著名作家周海亮小小说近作79篇,多为被转载及获奖作品。其中既有表现情感的如《娘在烙一张饼》、《丢失的梦》、《江南好》等,又有表现战争的如《馘》、《仇恨》、《战壕》等,还有表现乡土的如《长凳》、《二叔的胡琴》、《老爹打工去了》等,也有表现荒诞的如《上帝的恩赐》、《躺着睡觉的马》、《菜人》等,更有表现生存境况的如《一条鱼的狂奔》、《歌手》、《剃头》等,内容丰富,篇篇精彩。
  • 世界上最励志的故事

    世界上最励志的故事

    在这里,你能自由地飞向遥远的星空、潜入深邃的海洋,饱览世界上最奇妙的景观;在这里,你注定要与高贵的灵魂、不朽的人物相逢,领略他们的睿智、豁达与优雅;在这里,你可以拒绝命运的安排,为生命画一条优美的抛物线,抵达梦想的极地;在这里,你渐渐地发现自己变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你的心灵花园蓬勃葱茏、气象万千,勇气与力量在激越跳动,想象与激情在奔腾汹涌;在这里,你能看到世界上最惊人的奇迹,世界上最有趣的现象,世界上最重大的发现,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世界上最成功的名人,世界上最不朽的名著……
  • 塑造孩子爱心的情感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塑造孩子爱心的情感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塑造孩子爱心的情感故事》讲述了红包里只有一元钱、走过泥泞、感激、圣诞快乐等情感故事。
  • 呀,小狐狸

    呀,小狐狸

    狐狸爸爸为了照顾狐狸妈妈和四个刚出生的小狐狸,频频到农场偷鸡,它的行为激怒了农场主,遭到无情的射杀。失去丈夫的狐狸妈妈不得不负起独自抚养小狐狸的重任,教它们捕捉老鼠、智取松鼠、学习新技能。而丢鸡的事仍在发生,彻底惹怒了农场主,他带着雇佣和猎狗来到狐狸的藏身处,转瞬间三只小狐狸被杀死,唯一幸存的一只被带回,用铁链拴起来关在院子里。狐狸妈妈每晚都会带着食物来看小狐狸,并且不停的啮咬铁链,可一天又一天,铁链依然没有断,在这种万般无奈和绝望的情况下,狐狸妈妈到底要该怎么办呢……
  •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地理知识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地理知识

    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作为地球家园的一员,我们应该知道"家事",才能把"家"营造得更加温馨、和谐、幸福、美好。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洪荒逆天

    洪荒逆天

    成灵早于古圣人,证道还在洪钧前。收尽洪荒十三强,打遍上古四大圣。天道也做践踏物,逆天强者吾为尊
  • 奋斗的法拉

    奋斗的法拉

    “信不信我把你的艳照变成门!”当她决定不再做鱼肉的时候,她句句经典;“我的葫芦里卖的是11!”他也是个嘴巴恶毒的主! 两人在一起,甜蜜火花霹雳啪啦,啪啦!! 奋斗一群:79175777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成功的本质

    成功的本质

    1850年,贫穷的苏格兰移民小男孩安德鲁找到了一份周薪2.5美元的工作——当小信差,他感觉自己进了天堂:脚下就是梯子,要不断向上爬!此后,偷学发电报、进铁路公司、当上铁路公司主管、贷款开发卧铺车厢、创建钢铁公司,直到建立起垄断美国钢铁业的钢铁王国,卡内基的前半生拼命赚钱,成为白手起家的成功典范。50年后,已经成为钢铁大王、世界首富的安德鲁·卡内基突然顿悟:他已经不需要更多财富,“在巨富中去世是可耻的”。他以5亿美元(相当于2008年的2000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的产业卖给了金融大王摩根,并在此后的余生将个人财富全数捐赠,成为第一个倡议裸捐的财富榜样。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霸奴娇

    霸奴娇

    这是一个美人,确切的说,是一个小美人。乌黑如缎的长发梳成两个髻,没有珠玉钗凤的点缀,只绑着红色的两个绳结。眉如弯月,眼如星光,鼻巧高挺,樱唇齿白,五官小巧精致,如沉鱼落雁,婀娜多姿,颦颦艳艳,玲珑剔透。小小年纪就长得如此秀美,长大后必定有着惑人的容颜。都说江南出美女,因着地势山清水秀,故而养育的人儿也就有着灵气与雅蕴。已是黄昏的江南青岭城,被落日昏黄的光环笼罩着,清灵灵的山山水水,……
  • 重生左财右福

    重生左财右福

    麻?重生鸟?她挽挽袖子,即然有这机会,那就别浪费。咱先把家里未来嫁不出去的老姑娘解决掉再手起刀落,快剑暂情丝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然后麻,搓搓手,顺便挣挣小钱,发发小财也是可以滴~什麻?你个死人还想来抢老娘的‘劳动成果’?不用废话,一脚踹飞~咱左手挽着财神,右手拐着福星,带领全家发财致富,奔福去~~
  • 欲望如歌

    欲望如歌

    普通大众生活在欲望潮流中,作家不可以,这项职业本身就决定了你不能充当弄潮儿。这种社会存在的问题是需要站在‘岸边’的作家去思考的。,《欲望如歌》和《欲望都市》好似姊妹篇,而且王松还正写着一部关于欲望的故事。王松不愿称其为“欲望三部曲”,他说应该是关于欲望主题的几种思考。当下社会,欲望是个比较大的主题,它把今天的社会统治起来,人们被种种‘欲望’驱使着,已然不是‘期望’、‘渴望’、‘盼望’所能涵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