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6300000011

第11章 是政治联姻,还是自由恋爱——蒋介石的最后一位夫人宋美龄(1)

提起宋美龄,浮现在人们眼前的大抵上是她风姿绰约的身影,抑或者是她在美国国会的精彩演说。但细想起来,她背后的“四大家族”,那联手掌控中国,紧紧扼住了祖国半壁江山的利益群体,却让人对她无法概而论之。即便有陈立夫跑到美国养鸡的事实,即便宋美龄过世后确认没有留下什么遗产,但深入人心的观念即便在“四大家族”翻案后仍不得人心。而让人不得不追溯的,还有她和蒋介石的婚姻。

这桩举世瞩目的婚姻从一开始就为人所津津乐道,这也注定了他们的婚姻生活无法平凡低调。世人几乎都认为,蒋介石选择宋美龄,完全是出于政治和财富方面的考虑,说苛责点,这就是一桩建立在交易基础上的婚姻。但,真正的中美合作,是两个人结婚就能够完成的吗?他们结婚后的相濡以沫,互敬互爱,难道是一桩交易所能够达到的境界吗?

如果我们能够挤出这桩婚姻中积累了数十年的有关政治偏见的水分,也许会发现,真正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并不是这桩婚姻本身,而是站在不同立场上的政治人物给它添加上的浓墨重彩罢了。简单地说,在八十余年前结合的这对夫妻,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对普通夫妻而已。

浑然天成的明星范儿

1897年3月5日这一天,上海商人宋嘉树和妻子倪桂珍迎来了他们的第四个孩子,一个胖嘟嘟的小女孩。虽然不是上帝给予他们夫妇的第一个礼物了,但虔诚的基督徒宋嘉树与倪桂珍还是做了祈祷,感谢上帝的恩赐。

这是一个西方味道很重的家庭,虽然夫妻俩是地道的中国人,但宋嘉树九岁就到印度尼西亚讨生活,十五岁的时候坐船偷渡到美国,得船长栽培,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辗转回到中国之后,宋嘉树虽然离开了赖以生存的“美国圣经会”,但内心的信仰从未改变过,他的信仰,也影响到了他周围人的身上。

庆祝新生儿的祈祷仪式结束之后,宋嘉树给这个女儿取了名字-美龄。这样,他膝下便有了长女宋霭龄、次女宋庆龄、长子宋子文以及三女儿宋美龄这四个孩子了。

此时的宋家,住在租界旁的一栋新房子里,气派的上海式小洋楼,华丽的屋内装修,周围绿树环绕,幽静宜人。

可以说,宋美龄是幸运的,因为她注定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富家女子。

美龄有两个榜样式的好姐姐,尤其是年长她八岁的大姐宋霭龄。美龄既爱大姐,也敬大姐,处处效仿,不敢落后。

在美龄长到五岁的时候,她便向父母提出来,要像大姐一样进入马克迪耶学校上学。

宋嘉树夫妇对这个自小就表现得比同龄人更聪明也更外向的小女儿从来不担心,便依照女儿的要求送她去上学。

果然,在学校里,美龄根本感受不到什么课业的压力,她几乎是半玩儿半学,就能把功课做得很好,争强好胜的性格自小就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也使得她小小年纪,就成为了学校里面的“名人”。

马克迪耶学校一共有两栋大楼,中间有一条狭长的走廊连通着,可是走廊上没有灯,每到晚上,这里就像通往幽暗世界的道路一样,令人有些毛骨悚然,小孩子们谁也不敢从这里走。只有宋美龄例外,她每次都独自一人,泰然自若地从前楼走到后楼,完全不理会同学们的惊声尖叫,因此也成为了老师用来教育大家勇敢的榜样。可是,宋美龄自己才知道,因为这条狭长黑暗的走廊,她晚上还做了很多次噩梦呢。

宋美龄小时候,总是喜欢和比她年长一些的玩伴在一起,因为她那时胖嘟嘟的,因此姨夫给她取了个外号叫作“小灯笼”。小灯笼总是穿着花棉袄,宽长裤,还有鞋头绣了小老虎的鞋子屁颠屁颠跟在哥哥姐姐后面,大家都想甩掉这个跟不上节奏的小“跟屁虫”。

宋美龄那个时候最讨厌玩的游戏就是捉迷藏了,因为每次躲的时候她都战战兢兢,生怕被发现,可越害怕越容易暴露。但轮到她去找人的时候,她又找不到了。伙伴们为了摆脱她,便想了一个坏主意,让她蒙上眼睛数到一百,给大家时间,都藏好了,她再去找人。

可是小美龄还没学会数数呢,嘟嘟囔囔数到三十就再也数不下去了,一个小朋友叫道:“你这样不算,要重新数!”

好容易乱七八糟地念到一百,美龄睁开眼睛一看,哪里还有人影!周围可以藏身的地方也都没有人。这时候她才意识到,原来大家早就抛下她跑去玩了。美龄伤心地站在原地哭泣,迟迟不肯回家,最后还是大姐找到了她,一番宽慰,才把胖嘟嘟的小美龄领回了家。

在美龄七岁的时候,大姐做出了另一个表率,她要单枪匹马到美国念书了,这当然也是父亲宋嘉树的主意。夫妻俩把女儿送到美国读书的举动可谓开了中国风气之先,消息一传出,震惊大上海。别的有钱人家,养了女儿,顶多是为女儿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然后准备殷实的嫁妆就够了,大家都不赞成宋嘉树把女儿的嫁妆钱作为增长知识的投资。但宋嘉树毫不理会,为女儿举办了惜别宴会,然后托正要去美国的老友一路照顾女儿。看来除了伟大的男人后面的女人以外,伟大的女儿背后也总有一个伟大的父亲啊。

最喜爱的大姐踏上了漫漫旅程,小美龄不争气地掉下了眼泪,但也在心中暗暗发誓,自己也要追随姐姐的脚步。

1907年,宋家再次决定,把二女儿宋庆龄也送到美国韦斯利安学院学习。这时,十岁的宋美龄来到父母面前,郑重其事地宣布,她也要随二姐一起去美国念书。母亲一脸错愕,说道:“可是你才十岁,怎么能照顾好自己呢?”

宋美龄满脸自信地回答道:“有什么不能的呢?再说还有姐姐们啊。”

看父母均蹙眉不言,宋美龄接着说道:“爸爸妈妈,上个月我生病了,你们答应过我,只要我听话,乖乖接受治疗,那么不管我要什么,你们都会同意的。现在我提出我要的,那就是跟二姐一起去美国念书,你们可一定要信守诺言啊……”

就这样,她辩赢了,父母同意了她的要求。宋庆龄和宋美龄在姨妈和姨夫的陪同下一起去到了美国。第一年,姐妹俩寄宿在新泽西州的一所学校里学习语言,到了1908年正式转入韦斯利安学院。

由于宋庆龄是按照正规的学业程序来读的,因此各门功课都能赶上,生活上也能够照顾自己,但她的小妹妹宋美龄却让学校感到棘手了。这个小丫头属于跳级上来念书的,在学校里年龄最小,成绩有些跟不上,且生活上也需要人多多照顾。因此学校特批她做一个旁听生,这也给了宋美龄无限的自由,因为她想在哪个教室上课就能在哪个教室上课。一位英文教授的女儿非常喜欢宋美龄,便自告奋勇地担起了照顾宋美龄的责任,教习英文,辅导功课,对宋美龄的生活起居等也很尽心。

宋美龄爱美的天性从十岁的时候就展露无遗了。

有一天课间,一位同学惊讶地问她:“你的脸上是擦了粉吗?”

宋美龄骄傲地抬起头回答道:“是啊,我们中国的粉嘛。”

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就知道涂脂抹粉来精心装扮自己,这无疑让所有老师和同学都感到惊讶。

她给韦斯利安学院大部分人留下的印象,除了爱漂亮之外,最大的特点便是活泼和任性了。虽然年纪不大,但宋美龄非常有主见,她喜欢的事情会努力去做,不喜欢的,即便有规矩约束着,她也依然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处理。

比如说上音乐课,老师指定要学习某一首曲子,可宋美龄偏偏就不喜欢,她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乐曲练习,到了考试的时候,她只告诉老师:“我不爱弹您布置的那首曲。”然后便自顾自地用自己练习的乐曲交差了。

由于年纪小,不能和大学生们一起搞联谊会,耐不住寂寞的宋美龄便和两个与她年龄差不多的女孩子一起,成立了属于她们的组织,且张罗出了一份报纸,她自己负责文字的编辑和校对。在办报纸的过程中,宋美龄那种喜欢高高在上驾驭别人的特性也逐渐显露出来了。虽然三个女孩子面上是“平等”的,但她常常说一不二,不容其他两人拒绝,且将诸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她只需要别人按吩咐办事就行了。

彼时,宋氏三姐妹是韦斯利安学院为数不多的中国人,她们身上有着中国人那种认真、刻苦且肯钻研的特质,很受学校老师的喜爱。但比起大姐的城府、二姐的冷静,宋美龄则显得更活泼可爱,狡黠且爱耍小聪明,不按常理出牌。

后来三姐妹成为中国政坛的风云人物,远在大洋那端的韦斯利安学院也因为是她们的母校而声名鹊起。

美好的初恋

1910年,大姐宋霭龄学成归国,二姐宋庆龄仍旧在韦斯利安学院学习,宋美龄则被转到乔治亚州皮德蒙特市念公立学校以完成她八年级的学业,她被安排住在大姐一个同学的母亲家里,在生活上也有个照应。

在这所学校,班里的同学几乎都是成年人,他们多家境普通甚至贫寒,要靠自己的努力工作积攒学费,才能完成小学高年级的学业。与这些同学相处让宋美龄迅速成长起来,自小锦衣玉食,不知人间疾苦的她第一次深深体会到贫富差距,也体会到那些没有父母做强大经济靠山的人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接受教育的。如她日后所说:“我在少女时期接触这些朋友的经验,深深影响到我,让我懂得去关心那些没有福分含着金汤匙长大的人,这是我在别处都无法得到的经验。”

1913年,宋美龄十六岁,已经开始二次发育的她渐渐告别了小女孩的“无性别”,前凸后翘,出落成了一个丰满的小女人。不过因为个子不高,且有些胖嘟嘟的,在个人形象上并不出众,属于长相平凡的一类。这一年,二姐从韦斯利安学院毕业,准备回国。考虑到美龄只身一人无人照顾,家人便把她转到了离哥哥宋子文较近的马萨诸塞州威尔斯利学院上学。这是一所一流的女子文理学院,成立于1875年,地处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城西的小镇威尔斯利,为美国“七姐妹”女子学院之一。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的大学排名,威尔斯利学院在美国文理学院中排前五名。

学校热衷于为女子提供教育机会,其创始人杜兰特(Mr.Durant)的目的在于让女子为冲突以及巨大的社会变革做好准备。美龄到了这里,必须重读大一的课程才能跟上学业,但家人依然为她深深骄傲。

从波士顿向西前行十二公里,就进入了威尔斯利小镇,这里风景独好,学院就隐匿在大片的树林之中,虫鸣鸟叫,绿树成荫,空气中时常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宋美龄将在这里度过她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可是初到这里的时候,由于和姐姐以及好朋友的分离焦虑,她曾经表示不喜欢这所学校,且坦言“我不会在这里待很久”。但没过多久,她就放下了那些伤感的情绪,全身心地融入到这所学校“张扬个性”的氛围中来。

在威尔斯利学院,宋美龄主修英国文学,兼修了哲学,并选修了包括天文学、历史学、植物学、英文写作以及音乐等多门课程。在英国文学和哲学方面,宋美龄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她的英文老师尤其喜欢她,认为她用英语写出来的文章很有内涵,且善用成语。因为宋美龄写作的时候,通常是直接用英语来思考,而非先用中文然后翻译成英语。而她的一口美国南部的“斯嘉丽腔调”也给学校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宋美龄的个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她喜欢冒险,甚至有些胆大妄为,穿着作为校服的水手上衣的她剪短了头发,更显得男孩气十足。精力充沛的她几乎对所有事情都充满了好奇,也参加了很多活动,虽然她的成绩并不十分优秀,可是人缘却很好,在美国人眼中,她几乎已经褪去了“外国人”的色彩,作风已经西化了。可是在她心中,从来不认为自己是美国人,作为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女性,她对东方文明始终尊崇。

自小爱美的宋美龄一直认为自己最大的缺陷就是太胖了,但这在喜爱丰满的美国人眼里是迷人的优点,再加上她一副明眸皓齿的东方面孔,充满了神韵和神秘之感,这所人杰地灵的大学更是让她出落得蕙质兰心。那个时候她所住的宿舍楼叫“木庐”,常常见到木庐旁徘徊着很多年轻人,他们都是冲着宋美龄来的,这其中有想要追求她的西方面孔,也有外校慕名而来的中国人,宋美龄在威尔斯利学院再度红透半边天。

可惜,这些人都不足以引起宋美龄的兴趣,这时候她身边最亲近的异性,只有哥哥宋子文。每到周末,宋美龄最期待的就是楼道里响起哥哥的脚步声,然后她就会飞快地迎上去,给哥哥一个最灿烂的笑容。这对兄妹年龄相差五岁,却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1916年的夏天,身在异乡的宋氏兄妹无法回家过暑假,便计划着一起出游。一个飘着小雨的午后,宋美龄来到哈佛大学,在接待室里等着哥哥,这时候,突然一张东方面孔闯进了她的眼帘。来人面目清秀,却有一丝淡淡的忧郁,眼角的惆怅与之略显瘦削的身形相得益彰。接待人员礼貌地问他找谁,当他吐出“宋子文”三个字的时候,宋美龄的眼前一亮。她迅速在脑海中回想着,哥哥是否有这样一位朋友,这时只听得宋子文欢欣雀跃的声音:“兆铭、美龄,你们都来啦?”

原来,这位忧郁小生便是哥哥时常挂在嘴边的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好友刘纪文(字兆铭),刘纪文此时也注意到了宋美龄。虽然在国内,他已经在孙中山先生身边见过宋霭龄和宋庆龄,但没想到这位小妹竟比两个姐姐更加耀眼美丽,他的心跳加速了。

三人相约着进行了一场短途旅行,朝夕相处中,刘纪文被宋美龄的聪明活泼和独特见地深深吸引了,而宋美龄也了解了刘纪文之所以面露忧郁之色,是因为一场凄美无果的爱情。

对女人而言,有故事的男人永远是无法抗拒的,因为他们从过往中沉淀出来的内涵和气质,能够让女人因为好奇和心疼而泥足深陷。果然,刘纪文为了宋美龄推迟了回日本的行程,而宋美龄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位有故事的人。

不过,宋美龄内心还是惶恐的,首先因为哥哥强烈反对他们交往。其次,在国内,二姐宋庆龄爱上了比她年长二十多岁的孙中山,最后竟不顾父母反对与之私奔了,这对宋家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宋美龄也担心,回国后,她会无可抗拒地嫁给一个由父母安排好的男人。虽然她一向特立独行,但是她也不忍伤了父母的心。

但任他再理智的人,也无法抗拒爱情的魔力,何况这是宋美龄的初恋!她首先态度坚决地说服了哥哥:“如果两个人不相爱,即使在一起生活十年,也擦不出火花,可是我和他既然已经相爱,且有着一样的情趣和人生追求,为什么不能在一起呢?为什么一定要逼着我去痛苦,而不是感受幸福呢?”就这样,宋美龄用她的善辩说服了哥哥。

在宋子文的见证下,他们很快订了婚。

同类推荐
  •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作家,一个建筑学者。她是林徽因,一个传奇。作者笔下生花,将一代才女林徽因刻画得淋漓尽致。品读本书,我们将在享受文字中读懂林徽因。
  •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中国观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相交于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定的年代,几乎联袂介入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而其历史纠葛,从来众说纷纭,亦明亦暗。《王朝柱精选文集:张学良和蒋介石》以颇具权威性的史料,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张学良和蒋介石沉浮相关、衰荣相联的特殊关系,写出了他们之间或亲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的变化,都曾给予中国历史以极大影响……
  •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大思想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思想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劳动人民推动的,这是几千年来思想家们总结出的结论。然而,伟大的思想家们的思想又影响着人们。因为,大思想家的思想是从劳动人民中产生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升华和结晶。本书所选的大思想家,都对世界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行为、思考等等领域。
  • 铁血宰相:俾斯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铁血宰相:俾斯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铁血宰相·俾斯麦(插图版)》: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赞加向左你向右

    赞加向左你向右

    没有人会站在原地等你,就算曾经对你爱入骨髓,在被你推开之后,一切都将归零。就是一个年少不懂珍惜,失去后各种后悔莫及努力挽回的故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小学生最喜欢读的益智故事(高年级)

    小学生最喜欢读的益智故事(高年级)

    小朋友们,你们爱听故事吗?喜欢故事里跌宕起伏的情节吗?喜欢那些出乎意料的故事结局吗?喜欢故事中蕴含的智慧吗?这里有你喜爱的故事,孩子们,还等什么,来吧,来这里寻找快乐和智慧吧!
  • 重生之一世如意

    重生之一世如意

    原本是侯门嫡女,却因亲娘被厌弃,自小没就没享过荣华富贵,最后还因为碍眼挡路被胡乱嫁给了中山狼,落得个孤苦惨死。重活一世,她发誓再不任人摆布,她要帮着娘亲重回侯府,她要为自己寻个佳婿良人。越是有人不愿意她活的幸福,她就越要过的一生如意。
  • 江湖之骆荆长风

    江湖之骆荆长风

    他是行踪不定的江湖游侠。他是被情所困的登徒浪子,他是亦正亦邪的武林神话;他,驰骋于山水之间;他,纵情于轮回之巅;他,扬长于是非之界。试问,苍茫大地,谁还有藐沧海之一粟的情怀?只有他,也唯有他……他就是苏骆荆,执手写意江湖的苏骆荆……
  • 责任胜于能力

    责任胜于能力

    一位哲人说:“一个人可以清贫,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感。”对于个体而言,责任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不竭动力;对于组织而言,只有每个人的责任汇聚为整个团队的价值,这个组织才能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凝聚力量、走向未来。在本书中,编者们结合员工的工作实际,用大量生动翔实的材料和案例,详细阐述了责任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做才是一名有责任感的职场员工。希望广大读者通过阅读本书,掌握职场成功的精髓,成为一名认真负责的员工,进而成就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实现自己更完美的人生。
  • 巴黎圣母院(青少版)

    巴黎圣母院(青少版)

    本书是法国大作家雨果写于1831年的一本爱情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 千金方

    千金方

    知府大人家的嫡女,额娘早逝,继母当家,都说没娘的孩子像根草,但书容这根草,可是有大树罩着的,大舅舅是备受康熙爷恩宠的直隶总督,额娘出身在大清贵胄赫舍里家族,当今太子爷,那还是自家表亲呢,就连阿玛这知府的官衔,那也是拖了母舅的福才得的,可就这样,还有些不知死活的人要来挑衅,那当真是活腻了!
  •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本书是一部中共党史的通俗类读物,是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教授们的最新力作。本书稿共11篇文章,按时间顺序选取了自建党以来中共历史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实事求是地还原了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使读者加深了对党史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