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600000037

第37章 名与利,伤及生命的两件凶器(2)

或许,人们会不理解,挺野的鸡,怎么会乖乖地听命于一个土豆呢?其实,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许多人都习惯地奔赴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在生活中重复着芦花鸡和土豆的故事,而这个土豆便是让人无法轻易描绘出的“名心”。

走进历史,结合人生来看,不要看读书人教育受得多,其实学问越高,意见越多,有时候越难办。越是知识分子,越要争名争意见,顽固不化。所以古人说,普通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常常为欲望而吵架,欲望满足了,就不吵了;知识分子则不单单是为欲望,欲望满足了也要吵,意见之争,故生“党祸”。这便是“名心”在作祟,“名心”含义极丰,知名、成就、名理、观念均包含在内。

从前,卫国有一群演戏的艺人,因为遇上年岁饥荒,便到他乡卖艺求生。他们在路上经过一座山,据说这座山里有许多恶鬼,还有吃人的罗刹。夜里山中风大天冷,大家燃起火,在火旁边睡了。半夜里,有一个人实在感觉寒冷,就起来穿上演戏用的罗刹服,对着火坐着。同伴中一个人从睡梦中醒来,突然看见火旁边坐着一个罗刹,顾不上仔细看清楚,爬起来就跑。这一下惊动了所有的伙伴,大家一起亡命奔逃起来。那位穿着罗刹服的人一惊,也跟着大家狂奔,前面逃跑的人以为罗刹要来害人,更加恐惧惊慌。大伙不顾一切拼命逃生,有的跳进河里沟里,有的摔伤胳膊跌伤腿,疲惫至极。到了天亮,大伙才看清楚后面追的原来是同伴。有时候,扰乱我们心神的,往往并不是现实中的东西,而是藏于心中的“罗刹”——名心。

只身困在名利场,跳入容易抽身难。

从容淡定,按住心兵不动

佛家提倡修身养性,关键在于克制自己的心性。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理性和情绪上的斗争,自己随时随地地在和自己争讼。这种“心、意、识”自讼的状态就叫做“心兵”。普通人心中随时都在打内战,如果妄念不生,止水澄波,心兵永息,自然天下太平。

心兵慌乱之时需要“快刀斩乱麻”,就像最终成为亚细亚王的亚历山大在面对戈迪亚斯的神秘绳结时一样,一剑落下,绳结自开。如果在纷扰之中心兵慌乱,乱作一团,最终只能溃不成军,然而,许多人在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时,通常会兵荒马乱,自乱阵脚。

一个人经过两山对峙间的木桥,突然,桥断了。奇怪的是,他没有跌下,而是停在半空中。脚下是深渊,是湍急的涧水。他抬起头,一架天梯荡在云端。望上去,天梯遥不可及。倘若落在悬崖边,他绝对会乱抓一气的,哪怕抓到一根救命小草。可是这种境地,他彻底绝望了,吓瘫了,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渐渐地,天梯缩回云中,不见了影踪,云中传来佛的声音,其实这是障眼法,只要轻轻踮起脚尖儿就可以够到天梯,如果手足无措,自乱阵脚,便会真的陷入绝境。

人生就是如此,从容淡定中,就是另一条生命,另一种活法,另一番境界。有句佛语叫掬水月在手。苍天的月亮太高,凡尘的力量难以企及,但是开启智慧,掬一捧水,月亮美丽的脸就会笑在掌心。

有一则有趣的笑话,下雨了,大家都匆匆忙忙往前跑,唯有一人神态悠然,在雨中踱步,旁边大步流星跑过的人十分不解:“你怎么不快跑?”此人缓缓答道:“急什么,前面不也在下雨吗?”。当人们在面临风雨匆忙奔跑之时,那个淡然安定欣赏雨景的人,正是深谙从容的生活智慧。在现代都市竞争的人性丛林,从容淡定是一种难以达到的大境界,别人都在杞人忧天、慌不择路,只有他镇定从容。

一首耳熟能详的歌中唱道:“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中国古代的一位君王,在接见新来的臣子时,总是故意叫他们在外面等待,迟迟不予理睬,再偷偷看这些人的表现,对那些悠然自得、毫无焦躁之容的臣子委以重任。无独有偶,古罗马也有位皇帝,常常派人观察那些第二天就要被送上竞技场与猛兽空手搏斗的死刑犯,仔细观察他们酷刑前的一夜有什么样的表现,对于那些在惶恐众人中安枕沉睡且面不改色的人,通常在第二天早上悄悄释放,并将其训练成带兵打仗的猛将。

一个人的胸怀、气度、风范可以从细微之处表现出来。或许,古罗马的那位皇帝以及中国的那位君王之所以对死囚或新臣的另眼相看,便是从他们细微的动作情态中看到了那份处变不惊、遇事不乱的从容。

从容让你在车马喧嚣之中多一分理性,在名利劳形之中多一分清醒,在奔波挣扎中多一分尊严,在困顿坎坷中多一分主动。从容是一种处世泰然,是一种宠辱不惊;从容是以一颗平常心接受着现实的凝重、琐碎、磨难甚至屈辱。

任何时候都不要兵荒马乱,你欠缺的只是一种从容的淡定。

收放自如,平衡情感与理性

人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纷扰与矛盾,人们常常会不知所措。只有培养内心的品德,用理智控制情感,拥有明辨是非的智慧,才能做事从容。

一个人如果能随时检讨自己的过错,而且在检讨过错以后,还能在内心进行自我审判,自己与自己打天理与人欲之争的官司,如此这般,他也就能用理智来平衡自己冲动的感情。

情感与理性平衡所以最美,因为这是最上乘的人生哲学和生活艺术。人的情感、人的理智,这两重灵性的发达与天赋,不一定是平均的。有些人是理智胜于情感,有些人是情感溢于理智。让我们听听常人与哲人有关理智与情感的对话。

常人问:“人生需要的到底是理智还是情感? ”

哲人回答:“ 人生如黑暗中大海上的航船,理智是茫茫海面上的灯塔,情感则是推动航船的风力。”理智无法解决人生的方向,它只能控制情感指引着人生的方向,方向的选择是由理性化、情感化的生存意志决定的。

常人又问:“当情感与理智冲突时,该如何取舍?” 

哲人说:“理智一旦与情感相悖,不是将心灵撕碎,就是将心灵窒息。”理智与情感和谐一致才将造就伟大的心灵,理智驱逐情感时,一方面会使人深刻,令人敬畏,另一方面也让人深感冰冷般的可怕。正如泰戈尔所说:“全是理智的心,恰如一柄全是锋刃的剑,叫使用它的人手上流血。”

常人又问:“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理智和情感呢?”

哲人说:“情感是生命的内容。”生命如大河,情感就如河中之水。尽管有时河水泛滥,但离开水,河则非河。理智就犹如水利工程,必须顺势而为,与水共长。

对人们而言,情感更真实,是第一位的,是生命的内容,是幸福的主要依据,因为人永远生活在亲情—友情—爱情—亲情这个无限循环的圈子里。但对外界而言,理智则是第一位的,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特征,是人的尊严所在,是实现生命成就的可能所在。但情感与理智又必须是相互联系并统一于一体。 

人往往在不了解、不思考、无理智、无耐心、不体谅、不反省的情况下任凭感情的冲动控制自己。人生随时随地都是如此,每个人都有理智,都很清醒,有的事不愿做,但欲望一起,就压不下去,理智始终克服不了情欲。因此,为人处世重在内讼和自省。

自省和内讼是道德完善的重要方法,是治愈错误的良药,它能给我们混沌的心灵带来一缕光芒。当我们在人生的迷宫中不知所措时,当我们掉进了罪恶的深渊时,当我们的灵魂遭到扭曲时,当我们自以为是沾沾自喜时,自省就像一道清泉,将思想里的浅薄、浮躁、消沉、阴险、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重现清新、昂扬、雄浑和高雅的旋律,让生命重放异彩,生气勃勃。当一场天理与人欲的官司以欲望的失败而告终,清醒的理智战胜了澎湃的情感,你便会找回内心的平静。

过于理智与过于感性的人都会丧失许多东西,如何在理性和感性间寻求一个平衡?答案是——感性做人,理性做事,在真实体会感觉的同时还能攻防有序、收放自如,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然而,理智与情感的平衡十分不易,需要一个很长的人生过程来沉淀自己复杂的心绪,真正认清自己。

每个人的心中都隐藏着一个审判官,时时刻刻打着理智与欲望的官司,即便现实中欲念操纵了理智,但内在良心的谴责是永远无法轻易摆脱的。

坚定内心,身处黑暗中也要照亮自我

有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一位安葬于西敏寺的英国国教主教的墓志铭上写着:“我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要改变世界,但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我发觉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我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但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从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当我垂垂老矣,我终于顿悟了一些事: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再后来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谁知道呢?”自己还不会爬,就想去辅助别人站起来,是许多人的通病。

人怎样才可以做一个自助助人的正人君子呢?必须能止,心境能够定,见解能够定,不受环境影响,一个观念勇往直前。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总难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有来自家庭的,有来自社会的,但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坚定总是最重要的。

法王路易十六被赶下王位,关在牢中,其年轻的王子则被赶国王下台的那帮人带走。他们想,王子是王位的继承人,若能在道德上把他摧垮,那他就永远也无法实现生活赋予他的伟大使命。他们把王子带到遥远的社区,让男孩接触各种卑鄙邪恶的事物;提供让他沦为饕餮之徒的各种美味;让他成天耳濡目染各类粗鄙之言;让淫荡猥亵的女人环绕在其身边,处处是不讲信誉、卑微无耻的小人。就这样,一天24小时让小王子处于这种环境之中,让其灵魂受到诱惑而堕落,接连6个月都如此,但是,男孩没有一刻屈从于压力与环境。在这种种诱惑之后,敌人最后问他,这些事物能提供欢愉,能满足欲望,它们就在身边,唾手可得,为什么他能抵抗这些诱惑,没有沉沦于邪恶的地狱?男孩答道:“我无法这么做,因为我生来就是做国王的。”

小王子的坚定自若让人想起宋朝哲学家周敦颐的一段话:“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只要止定于自己所追求的人生,正己而立,便是一株傲然独立的盛世之莲。

同类推荐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用“文如其人”形容南怀瑾先生恰如其分。他的为人如同他的文章,朴素而雅致,随和而亲切,于平凡中自显不凡,他的文章如同他的为人,文学而多连,杂采而博贯,于随适中自见精神,人文合一,正是大师境界。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本书着重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佛教的内容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先是从佛教的历史、典籍、教义、仪轨制度和寺院殿堂多个侧面,阐明佛教构成诸要素,以揭示佛教作为文化实体的基本内涵。然后着重从政治意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民俗六个方面,探索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以阐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规律。内容充实,雅俗共赏,为读者提供了解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是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入门书。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逍遥雷神

    逍遥雷神

    万年来,为何只存在八位玄神!万年来,八位玄神早已陨落,只留下了八件神器。万年后,少年偶得神器,开始了别开生面的旅行。
  • 无上圣灵

    无上圣灵

    灵荒大陆,传闻上古时期存在无数巨灵;巨灵者,天地精华,翻江倒海,指天覆地,威力无匹!少年天纵奇才,却因血脉魔咒而境界倒退,后得圣灵授艺,学无上功法,至无上大道!人、兽、魔、妖;蛮、仙、神、佛!大道之上,无上巨灵!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绝对爱情魔方

    绝对爱情魔方

    古有撮合张生崔莺莺好姻缘的丫环红娘,现有成就无数佳偶的校园第一红娘应可容。你可别小瞧了她哦,要知道校园红娘可不是那么好当的,除了口才好,脸皮厚、信息灵通等基本要件外,相机、笔记本、QQ、电邮、手机等现代通讯工具一样不能少,正所谓十八般武艺样样都得精通,这才不负盛天小红娘之名啊。当然,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芏的?整天给男生女生牵线搭桥,小心把自己拉下水哟。这不,新来的那个帅得冒泡的转校生聂元龙就以为其妹妹找男朋友的名义,整天屁颠屁颠地跟着应同学,简直是如影随形嘛,可惜我们这位红娘只沉浸在财源滚滚的乐趣中,对此却浑然不觉,唉,整一个傻字了得!
  • 穿越囧妃:宠你一世欢

    穿越囧妃:宠你一世欢

    一幅古画,让楚若尘穿越了,成为二王爷南宫雄的准女人。相士看面相:命犯桃花,母仪天下!命犯桃花:生命中有很多男人?或,受很多男人追逐?母仪天下:皇后。……一场说不清道不白的桃花乱,剪不断,理还乱。(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天下大势

    天下大势

    这是一部颇具新意的政治讽刺小说。辛亥武昌首义,浪荡公子边义夫身不由已卷入革命洪流,因在混乱中三炮轰城,意外成了革命新贵。不料,官瘾尚未过足,即被政变推翻.边义夫无路可走,旋即发动二次革命,立志以革命的名义去做窃国大盗。于是,一支号称为人民不吃土而努力奋斗的“四民主义”的队伍横空出世,本来就形迹可疑的“革命”变成了一场国内鸦片战争。战争结束,边义夫成了一方诸侯,靠林立的枪杆子成了北京段祺瑞政府的政治贸易伙伴。
  • 清代官德丛谈

    清代官德丛谈

    本书是一本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的书。作者通过对清代官场众生相的真实描绘,深刻揭示了封建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从传统政治文明中发掘出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珍贵历史遗产,充分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对清明政治的冀求与向往。既有很好的学术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性。全书语言生动形象,叙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文省事丰,是史学大众化的一个有益尝试。
  • 成就你一生的礼仪

    成就你一生的礼仪

    在日常交往与合作的过程中,人们的礼仪是否周全,不仅能显示其修养、素质及形象的优劣,而且还会影响到交际与事业的成功与否。提升每一个人的礼仪修养,不仅是成就辉煌人生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本书内容涉及个人礼仪、社交礼仪、职场礼仪、语言礼仪、生活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涉外礼仪等几大部分。它是您提升礼仪修养的好帮手,是您人生旅途中的好伴侣。
  • 高墙内的铿锵玫瑰:女看守所长

    高墙内的铿锵玫瑰:女看守所长

    本书是著名作家衣向东在某看守所体验生活一年时间后写就的一篇类型小说,通过女看守所长王燕的亲身经历及感情纠葛,描写看守所长王燕的大女生活。这完全是正常社会外的生态群落。正义之警的宽容与心灵救赎,与犯人的感情纠葛,揭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看守所生活。读罢令人掩卷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