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4200000012

第12章 周文(1)

祭公谏征犬戎《国语》

【导读】

《国语》是先秦时的一部国别体的历史著作。相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共二十一卷,按国别编排。它重在记述一些历史人物的言论,记事相对简略,是我国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

本篇是《国语》中的第一篇文字。周王朝到了周穆王执政时,王室的统治能力日衰,但社会安定。周穆公不顾祭公谋父的劝阻,征讨犬戎。本文主要记叙祭公谋父的谏词,应以德化安服外邦,武力只能作为后盾,穆公不听劝告,无功而回。文章虽短小,但结构严谨,叙述详备,气势充沛,很有说服力。

穆王将征犬戎[1],祭公谋父谏曰[2]:“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3]:‘载戢干戈,载櫜弓矢[4]。我求懿德,肆于时夏[5],允王保之。’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昔我先世后稷[6],以服事虞、夏[7];及夏之衰也,弃稷弗务。我先王不窋[8],因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翟之间[9]。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惇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至于武王[10],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不欣喜。商王帝辛[B11],大恶于民。庶民弗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B12]。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B13],邦外侯服[B14],侯卫宾服[B15],蛮夷要服[B16],戎翟荒服[B17]。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又增修于德,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今自大毕、伯仕之终也[B18],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夫犬戎树惇[B19],能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注释】

[1]穆王:名满,是西周第五代最高统治者。犬戎:即西北戎人的一支。[2]祭(zhài)公:字谋父,则周王的卿土,封于祭。[3]周文公:周公旦的谥号。周文公之《颂》:指武王之世,周公所作的一首颂歌,即《周颁·时迈》。[4]戢;聚敛。塥櫜(gāo):此指收藏弓矢。[5]肆:陈,施,广布。时;是。夏:中国,指当时周王朝直接统治的地域。[6]后稷:此指农官。(又,周之始祖弃,因为做过舜的农官,所以也称后稷。)带领周人由邰迁豳。[7]服事虞、夏:指弃事虞舜、不服事夏启。[8]不窋:弃之子。[9]翟,狄。[10]武王:名发,文王之子。是西周王朝第一代最高统治者。[B11]帝辛:商纣王的名。[B12]商牧:商郊牧野。[B13]邦内;指天子畿内方圆千里之地。甸:王田。服:服其职业由赋之事。甸服,引申为王畿千里之内的地区名,或简称甸。[B14]邦外侯服:邦畿之外,方圆五百里之地为候服,这是比较近的诸侯之地,又称侯圻(qí)。[B15]侯卫:自侯圻至卫圻间之地,又比侯圻远。宾服:本意为定期朝贡以服侍天子。[B16]蛮:蛮圻;夷:夷圻。二者都是距离更远的地方。[B17]戎翟(狄):又在蛮、夷之外,距王城四千五百里至五千里。[B18]大毕、伯仕:是犬戎二君之名。[B19]树惇:犬戎首领名。

【译文】

周穆王将要征伐犬戎,祭公谋父进谏说:“这不行,先王主张发扬仁德而不炫耀武力。聚集军事力量,而在必要的时候动用它,一旦动用武力就能奋扬军威。如果随便炫耀武力,就是玩忽轻率,轻率地滥用武力就不能有震慑的作用。因此周文公所作的《颂》歌这样说:‘聚敛起干和戈,收藏好弓和箭。我王追求美德善行,将它施行于全国各地,我王定能永久保有天命啊。’先王对于人民,努力端正和树立其道德,培养其性情;扩大增加其财力,而又使其器用更加便利;明确利害之所在,用礼教、文德来加以教育、教养人民,使他们都求利而避害,感恩戴德而畏惧严威;所以能够世代保持王位而发展增大其功业。”“从前我们的祖先世代相继担任后稷的官职,弃和不窋先后服侍于虞舜与夏启。到夏代衰微之际,太康撤销了后稷之官,而不再致力务农,我们先王不窜因而失去他的官职,自己逃奔到戎、狄之地。他对农业不敢懈怠,时常布施那德行,继续拓展他的事业,修订教养人民的法规,朝夕恭谨勤勉;以悼厚的态度遵守它,以忠诚原则奉行它。美德世世相传,不辱没祖先。传到周武王,发扬前人光明的德行,又加上仁慈和平,敬奉神明,爱护人民,上下没有不欣喜的。而商王帝辛却不然,人民对他非常憎恶。民众忍无可忍,就乐于拥戴周武王,这才导致了商郊牧野之战。这就是先王不崇尚于武力啊,是真心体恤同情人民的痛苦,而为他们消除祸患啊。”“先王的制度是如此规定的:天子邦畿之内的地方是甸服,出了邦畿的地方是侯服,侯圻至卫圻之间的地方是宾服,蛮、夷之地是要服,戎、狄之地是荒服。甸服向天子提供日祭所需,侯服向天子提供月祀所需,宾服向天子提供时享所需,要服向天子提供岁贡所需,荒服则只需在新天子即位时进见纳贡一次。日祭、月祀、时享、岁贡,新天子即位时进见一回,这都是先王的遗训啊。如有不按时来祭的,就向他阐明王的意旨;如有不按时来祀的,就向他阐明王的言词;如有不按时来享的,就向他阐明王的命令;如有不按时来贡的,就向他阐明王的名号尊卑的制度;如有不按时来朝的,就向他阐明王的文德。像上面依次都阐明了,还有不履行义务的,那就明正法律。于是就对不祭者处罚,对不祀者加以攻伐,对不享者加以征讨,对不贡者诘责其过,对不朝者喻之以理。于是就有处罚的法律,有攻伐的军队,有征讨的军事装备,有督责罪过的训令,有晓喻道理的文辞。宣布了训令,陈明了文辞,而仍不履行义务的,就再修明自己的文德,而不要劳民远征。因此,近的无不听从,远的无不心悦诚服。”“现在,从大毕、伯仕去世后算起,犬戎的国君仍按荒服的规定而来朝见天子。天子如果说:‘我定要以不享之罪去征讨它,且向它显示我的武力。’那岂不是废弃先王的遗训,而将荒服终世一朝的规矩破坏了吗?我听说犬戎的君长树悼,能遵循其先人之德,而始终专一地坚守其国,它具有抵御我们的力量了。”周穆王不听劝谏,就发兵征讨犬戎。结果只获得四只白狼和四只白鹿而归。从此以后,那荒服地区就不来朝拜见了。

召公谏厉王止谤《国语》

【导读】

西周后期,周厉王用残暴的方式统治百姓,人们怨声载道。周厉公就用杀戮的方法压制百姓的批评,使得百姓只能“道路以目”。召公看到了潜在的危险,劝谏厉王要广开言路,体察民情,指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但厉王一意孤行,最后落到被人们赶到彘地的下场。

本文简要记叙了这一事件,并着重记载了召公劝谏周厉王的谏词,语言简洁,逻辑严密,比喻形象生动,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上看,都堪称上乘之作。

厉王虐[1],国人谤王[2],召公告曰[3]:“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4]。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5],瞽献曲[6],史献书,师箴[7],瞍赋[8],矇诵[9],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10],瞽、史教诲,耆、艾修之[B11],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B12],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B14]。

【注释】

[1]厉王:名胡,西周第十代君。[2]谤:指责。[3]召公:召穆公虎,周卿士。[4]弭(mǐ):消除。[5]列士:一般官员。[6]瞽:古代盲乐师,后来成为乐师之代称。[7]师:乐师。箴(zhēn真):箴言,是一种有劝诫含义的文辞,近似后世的格言。[8]瞍:没有眼晴的盲人。[9]矇:有眸子的盲人。[10]亲戚:此指与周王同宗的大臣。[B11]耆、艾:人六十日耆,五十日艾。此指元老。[B12]原:高平之原野。隰:低湿之地。衍:低而平坦之地。沃:有水源可以灌溉的土地。[B13]彘(zhì):古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

【译文】

周厉王暴虐无道,国都中的百姓都指责他的暴政。召穆公告诉厉王说:“人民受不了这暴虐的政令了!”厉王听了非常气愤,找来卫国的巫师,派他们去监视那口出怨言的人。只要卫国巫师报告,厉王就把被告发的人杀掉。从此百姓就没有敢说话的了,在道路上遇见,只能互相以眼神示意。周厉王却十分得意,告诉召穆公说:“我能消除百姓的指责议论了,人们不敢说什么了。”召穆公说:“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封塞民口其后患更超过阻塞河流。河流壅塞而溃决就会一泄千里,伤害人一定很多;封塞民口,也像这样。因此治水的人要开通水道,使它通畅流泄;治理百姓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其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事,让公卿以至列士进献讽谕之诗;让盲乐师进献民间乐曲;让史官进献古代文献;让太师进献劝诫的箴言;让无眸子的盲人吟咏公卿、列士所献的诗歌;让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讽谏的诗文;让百工进行劝谏;让平民百姓把他们的话传上来;让近侍尽心规劝;让王室同宗来弥补天子的过失,监察朝政;盲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提供教诲;让国内元老将那些规劝、教诲的文字加以整理,然后,由天子斟酌处理。因此政事顺行,就不违背事理。”“人民有口,犹如土地上有山水,财物用度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又如土地上有高原、洼地、高低良田,衣服、食物也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大家用口发表言论,政事的好坏就反映出来了。推行好的而防止坏的,这就是使财用、衣食丰富起来的治国方法啊。人民内心考虑的事都能从口头上表达出来,就应该成全其好的而照它施行,怎能加以壅塞呢?如果壅塞其口,那么能维持多久呢?”周厉王不听召穆公的意见,祇于是百姓再也不敢讲话。过了三年,百姓发生暴动就把厉王驱逐到彘地去了。

襄王不许请隧《国语》

【导读】

春秋时,周王室力量日益衰微,晋文公倚,仗自己拥立周襄王有功,而提出自己要享有天子规格葬礼的要求。周襄王利用周天子名义上的权威,用含蓄婉转的言辞,阐明了事理,暗中斥责了晋文公的狂妄请求,从而使他不敢再提出这一要求。

全文言辞委婉,观点鲜明,用词十分考究,显示出周襄王外交辞令的出色和成功。

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1],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2]。王弗许,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3],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4]。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无逢其灾害。先王岂有赖焉?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5],足以供给神祗而已,岂敢厌纵其耳目心腹,以乱百度?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临长百姓而轻重布之,王何异之有?”“今天降祸灾于周室[6],余一人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7],而班先王之大物[8],以赏私德;其叔父实应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岂敢有爱也?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9]。’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10],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而缩取备物[B11],以镇抚百姓。余一人其流辟于裔土[B12],何辞之与有?若犹是姬姓也,尚将列为公侯,以复先王之职,大物其未可改也。叔父其茂昭明德,物将自至。余何敢以私劳变前之大章[B13],以忝天下,其若先王与百姓何!何政令之为也?若不然,叔父有地而隧焉,余安能知之?”文公遂不敢请,受地而还。

【注释】

[1]晋文公:即公子重耳,春秋五霸之一。襄王:周襄王。郏(jiā夹):即郏鄢,在今洛阳市西。[2]隧:墓道。按周礼,诸侯之墓不得用隧。[3]甸服:王城之外四面皆五百里之地。此外指王畿。[4]不庭:不来朝之国。不虞:出乎意外的事变。[5]九御:即九嫔(古代宫廷中的女官名)。九品:即九卿(古代奴隶主政权中的高级官员)。[6]天降祸灾于周室:此指子带之乱。子带,襄王后母惠后所生,与颓叔等人结党,引狄人攻伐周王朝。襄王因此出奔郑国汜地。[7]叔父:夫子称同姓的九州之长(诸侯)为叔父。[8]大物:指天子的葬礼(即开隧)。私德:指晋文公纳王之德。[9]改玉改行:改变佩玉之饰,也就改变了行步之节。此言改变饰物,也就改变了身份。[10]改物:即改变重大制度。庸:用。[B11]备物:指天子之隧及死生的服物采章。[B12]流:流放。辟:杀戮。裔土:边远之地。[B13]大章:表明天子与诸侯不同的服物采章。

【译文】

晋文公已经拥立周襄王于郏地,襄王便赐封他土地来慰劳他。晋文公推辞不受,却请求让他死后享受天子的隧葬之礼。寰王不应许,便说:“从前我们先王享有天下,规画王城周围方圆千里之地作为甸服,用来供给对天帝及山川百神的祭祀,用来准备百姓兆民的衣食用度,用来应付不来朝贡的诸侯和出乎意料的事变。其余的土地,拿来均分给公、侯、伯、子、男,使他们各有安定的居处,以顺从天地尊卑的法则,而不会遭逢灾害。先王难道有什么特殊利益吗?宫内不过有九嫔女官,朝廷上不过有九品公卿。只够供给天神地祇的祭祀而已,岂敢放纵其耳目心腹的嗜欲,而打乱各种制度法规?不过以那死生所用的服物采章来统率百姓,以表示贵贱等级有别,此外,天子与诸侯还有什么不同呢?”“现在,上天对周王朝降下灾祸,我一人仅是保守住府库的遗物与制度,我又无德无能,以致烦劳叔父,我若分出先王隧葬的大礼而赏赐对我有恩德的叔父,那么您虽接受了这种赏赐,心中也会憎嫌的,且要非难我行赏不当。其实,我一人怎敢吝惜这葬礼而不应许您呢?先人曾有这样的话:‘改变了佩玉,就改变了步伐。’叔父如能发扬您的大德,更改立国的姓氏,改变历法和服色等典章,在天下创立新的制度,自行显现自己的功德;而且收取天子完备的礼仪,用来镇抚百姓,我一人即使流放、被杀戮于荒远的地方,又有什么话讲?假如还是这宗周姬姓,还是要列为公侯的地位,而恢复先王规定的职责,天子的葬礼还是不便更改啊。叔父如能勉力发扬明德,那享有天子葬礼的地位自然会到来。我怎么敢以所受私德而改变先王规定的服物采章的制度,而辱没天下,那对先王与百姓又是如何呢?那又怎样施行政令呢?如果不这样,叔父您本有土地,若自行决定隧葬,我又怎能知道呢?”于是晋文公不敢再提隧葬的请求,就接受封地回去了。

单子知陈必亡《国语》

【导读】

同类推荐
  • 走向永恒

    走向永恒

    东汽,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存在,“5·12”地震之前曾不止一次前往汉旺,在那些紧靠巨大山体的车间里参观。对一个从事文学工作的人来说……
  • 我的眷念在远方

    我的眷念在远方

    精选了刘国学创作的十四篇散文和五十六首散文诗、抒情诗、格律诗。
  • 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

    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

    张海君编著的《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是一本讲述自信心的文集,这些精巧富有哲理的故事能让对自己没有信心内心昏暗的人重新找回对生活还有理想的自信。成功的人,不一定多么天才,但是他们都相信自己。其实很多时候,你也可以告诉自己,我可以。
  • 我和端端

    我和端端

    冰心图书奖、金麻雀图书奖得主,儿童文学作家于德北讲述了一个真实动人的父爱故事。这是一本叫人动情的书。一个年轻父亲与儿子一同成长的真实记录。与众多的亲子书完全不同的是,它没有一点点说教,通篇都溢满了一个字——爱:初为人父的亲情与柔情、责任与担忧、养家糊口柴米油盐之上的爱情与拳拳真情,普通而又热烈,开卷就扑面而来。
  • 流芳

    流芳

    作者对一百多位中外名人的传奇爱情故事,作了细腻、感人、真挚的抒发和阐释,一百多个催人泪下的爱情经典,尽现“流芳”的生动,不一样的经典诠释相同的真谛——最深的爱和最重的情,会随时日一起成长,永世流芳。我们都曾经拥有美好的、纯纯暖暖的、如淡蓝天空般清澈的爱情。现在,无论那份爱怎样,无论对方怎样,无论自己怎样,无论时空、际遇怎样,我们依然相信真爱的存在,真心爱过,就是高贵的。总有这样一个人,在你的生命里,在我们的生命里,流芳……
热门推荐
  • 分寸:做人的火候和办事的尺度

    分寸:做人的火候和办事的尺度

    本书的主题就是为人处世的分寸,它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真与假的分寸、虚与实的分寸、隐与显的分寸、屈与伸的分寸、深与浅的分寸、进与退的分寸、软与硬的分寸、忍与争的分寸等。这些“分寸”都是每个人必须面临的人生大问题。如果你不以精明的头脑去解决它们,找到隐藏于其中的秘密,随时都会误入人生的败局。
  • 极品神医姐夫

    极品神医姐夫

    神医弟子叶涛下山为柳家大小姐治病,却发现事情远不是治病那么简单。叶涛:生小孩这种事也要我帮忙?
  • 徒儿爱你:师父请放心

    徒儿爱你:师父请放心

    本书又名《千年雪尘换我心》她只有十几岁孩童智商时,“师父,你可不可以离我远一些。”她嘟囔着嘴,小声嘀咕了一声。“乖!为师给你吃桂花糕……”陆生笑看着她。“吃了你是不是就可以坐过去一点点了?”她眨巴眨巴看着他。“不会,但是如果你不吃,那为师便只好……”他话还未说完,白子雪只觉身上被绑了捆仙索,她果然还是逃不开师父的怀抱啊啊啊。她恢复心智后。“师父,求你不要这样。我是你徒弟!”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而后,他当着三千弟子的面,高声宣布:“从今日起,白子雪不在是我陆生的徒儿。”如此,你便能跟我永生永世在一起罢!【新浪微博搜索(木子玲说),欢迎来玩哦】
  • 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书旨在总结临证有效方剂,而不以学术探讨为目的,因此,药物组成、用量或比例均严格忠实于原方创制者,不做任何调整或补充。凡药涉巨毒,方涉峻烈者,或有其他注意事项者,均在【说明】项下对其详加说明。这些方剂屡试屡效,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书集众家之所长,聚新方于一鉴,可供医务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医学院校师生研究、学习、使用。
  • 疑云

    疑云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上)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上)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上)》主要内容包括:传说与考古中的“人之初”;从部落到国家的转变——夏、商、西周;春秋列国风云变幻,战国七雄走向统一;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等五部分。本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
  • 草包狂妃

    草包狂妃

    她是大秦丞相府人人厌弃的废材小姐,草包美人;她是现代佣兵界人人敬畏的佣兵之王,狠毒之花。当她成为她,摇身一变,心如蛇蝎斗渣爹,废渣男、惩恶妹,弃家族,夺嫁妆,入武林,上战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袖手天下。他是权倾朝野,唯我独尊,妖邪嗜血,残酷无情,却绝色无双的冷面邪王。当他遇上她,当男强遇上女强,且看两人如何强强联手覆朝堂,夺江山,共同谱写一曲旷古爱恋,盛世传奇!当邪王遇上草包废物,是谁坑了谁?洞房花烛夜,当妖邪的王爷对上盛怒的草包王妃,谁又能降伏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超级电力强国

    超级电力强国

    一度电,可以让节能灯发光100小时,笔记本电脑开机10小时,采煤27千克,生产15瓶啤酒,创造10元的GDP。那么,60000亿度呢?这是一个电工重生的故事,有关电的故事。
  • 养胃食谱

    养胃食谱

    《美食天下(第2辑):养胃食谱》详细讲解了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养胃食物及其营养成分、养生功效、烹调应用、搭配宜忌,及以这些食物为主料烹制的家常幕肴。这些菜肴均介绍了详细的制作方法、食用方法及功效,让您既享受到美味,又增加了营养,书中还阐述了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以及养胃原则和饮食调理方法,帮助您全方位呵护您的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