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2700000006

第6章 一个大汉学家

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论语》

(此句是孔子对门徒子夏的告诫。见《论语·雍也篇第六》,意思是:你应该为提高个人修养而学,而不要为个人功利去学。)

最近,我翻阅了一下翟理斯博士所著的《翟山笔记》(关于中国文化的一些学术札记)。在此过程中,让我又想起另一句话,记得那是英国驻华领事霍普金斯(1854—1952,英国人,研究汉学,曾发表过不少关于甲骨文和钱币的文章)先生所说的:“在中国居住的外国人,在谈论起某某汉学家的时候,总是把他们当作傻瓜看待。”

翟理斯博士早已是一位享受大汉学家的美誉的学者。如果从他出版著作的数量来看,他完全有资格享有这个美誉。但是,我觉得不能仅看数量,而应该对其著作的质量和价值进行真正的评估。

一方面,翟理斯博士具有文学天赋,能写出非常流利的英文,与其他所有汉学家相比,这是他特有的优势。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翟理斯博士不仅缺少哲学洞察力,有时候甚至连普通常识都不懂。他仅仅停留在翻译中文的词句阶段,却不能解释中国的思想。在这个方面,翟理斯博士与中国的文人是一样的。就像孔子说的:“文胜质则史”。

在中国文人看来,笔记和文学作品只不过是他进行书写时所用的材料,与现实的人生活的世界没有什么联系。对于真正的学者而言,著述立言并不是文人实现目的的唯一手段,他们只是把著述立言和文学研究当成他们理解、认识、解释和批评人类生活的手段而已。

马修·阿诺德曾言:“只有通过理解全部的文学——人类精神的整体历史,或者把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理解时,文学的力量才能显现出来。”在翟理斯博士的著作中,根本找不到一句话能表明他曾经或试图把中国文学当作一个整体来理解。

在翟理斯博士的书中,由于哲学洞察力的匮乏,导致在组织材料方面显得非常无助。让我们来看看他的那本大字典,我觉得它仅仅是一本汉语词句的大杂烩,一点都不像一本字典。他翻译的这本字典,没有任何选择与组织的标准,以及顺序与方法。与同样都是学者的卫三畏博士(1857—1928,美国近代著名的汉学家和驻华外交官。下文提到的他的那部旧字典,指的就是《汉英拼音字典》。曾著有《中国总论》等)所编的旧字典相比,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在那本《中国名人谱》中,翟理斯博士的确是花费了巨大心血的。在这本书里,同样显示出作者判断力的缺失。在这样一本书中,人们总是希望能找到即使是真正名人的一些注解:

这里有一些为国家战斗而受伤的人,

还有一些在世时为圣洁的祭司,

当中,有的是虔诚的诗人,曾吟唱出不逊色于费布斯的诗句,

有的则是具有创造精神的艺术家, 他们让人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还有一些人也留下了让人怀念的业绩。

在他的这部“名人谱”中,我们发现,他将古代的圣贤与神话中的人物混杂在一起。他认为,陈季同(福建闽侯人,近代翻译家)将军、辜鸿铭先生、张之洞总督和刘布船长之间仅有的差别为:是否习惯于以无数的香槟来款待外国人。

最后,我谨慎地认为,从翟理斯博士最近出版的这些“笔记”中来看,是不会提高翟理斯博士作为一个有判断力和辨别力的学者的声誉的。里面所选的绝大部分主题,都是没有实际意义或人道意义的。这给人造成一种印象:好像翟理斯博士不厌其烦地写书,不是想告诉人们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学的任何东西,而只是向世人展示一下翟理斯博士比其他任何人更为了解和理解中国。

一样的道理,翟理斯博士在这里也同样表现得缺乏哲学思维,这种让人感到不高兴的武断是与他学者身份不符合的。就如霍普金斯先生所言,那些实际上远居远东之外的外国人,留下了名不副实的笑柄,并被人耻笑为傻瓜,用来形容翟理斯博士之流的汉学家是再恰当不过的。

为了验证“如果外国学者关于中国学问和中国文学的著述都缺乏实际意义或人道意义,那么这种错误是否在于中国学问和中国文学本身” 这种观点,我将选取翟理斯博士最近出版的两篇文章来加以论述。

第一篇文章的题名为《何为孝》(此文在《翟山笔记》第一册第20-25页)。这篇文章主要说明对两个中国汉字的理解。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何为孝?”孔子答曰:“色难。”

翟理斯博士说:“问题是,两千多年过去了,到底这个‘色’字是什么意思呢?”翟理斯博士在引证和排除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解释和翻译之后,自然而然地找到了它的真正含义。

在这里,我将引证他宣布他的发现时的言辞,大家在这些言辞里可以看清翟理斯博士那与众不同的粗率与武断态度。他说:

在上述叙述之后,就宣布它的意思就在表面上,这恐怕有点武断。但是,你必须所做的,就如这首诗所言:

弯腰时,它在那里,

但要拾起时,却悄无踪影。

当子夏问孔子“何为孝”时,孔子简单回答“色难。”(可参考《论语》中“巧言令色”)色是描述它,即描述它是很困难的。

在这里,我觉得运用精确的中国语法来指出翟理斯博士的错误之处是多余的。我只想说的是,为什么翟理斯博士不把那个汉字设想成动词呢?那样的话,在文笔顺畅的中文里,这句话将不是读成“色难”,而是“色之维难”。如果这里“色”字是作为动词,那非人称代词“之” 是必不可少了。

我们暂且不谈语法的精确,如果联系整个上下文来看,翟理斯博士所翻译的孔子的回答,也是根本没有把握住它的实质要点的。

子夏问:“何为孝?”孔子答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意思是:其困难是方式。难道你真的认为孝就是,当有事需要做的时候,年轻人应该努力去做,而有酒食之时,应先让长者享用吗?)

好,我已经把我的观点告诉了大家。我觉得孝最重要的是你以什么方式、以何种精神面貌去履行这种义务,而不是你应对你父母尽什么义务。

在这里我还想说的是,翟理斯博士把“孝”错误地理解为只是在名义上履行道德义务,但是,这正是孔子的道德教义的伟大与真正的有效之处。事实上,孔子所主张的不是在于做的内容,而在于做的方式。这两者的区别——所谓的伦理道德和宗教之间的区别——仅仅作为道德家的准则与伟大的真正的宗教导师的教义之间的区别。

道德家只会告诉你什么行为是道德的,什么行为又是非道德的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但是,对于真正的宗教导师而言,教诲人们如何去行事才是最基本的,更重要的是注重行为的内在部分,即注重行为的态度。我们以何种方式去做,才是一个真正的宗教导师告诉我们区分道德的与不道德的行为的方法。

在马修·阿诺德的教学中,这就是他所说的基督的方法。当一个可怜的寡妇给他一个八分之一的小硬币时,基督提醒他的门徒的是她以什么方式给,而不是她给了什么。

道德家们说:“不许通奸”,但是基督说:“我想说的是,无论谁,当他满脑子的欲望去偷窥一个妇女时,事实上已构成了强奸罪。”同样的道理,孔子时代的道德家认为,儿女们必须为父母砍柴挑水,将家里最好的事物留给父母才是孝。但孔子不以为然,他说: “不,那不是孝。”履行对父母的义务只是真正的孝的一部分,更为重

要的是以什么方式、态度,以及精神状态去完成这些义务。孔子说,什么是难的?用什么方式和态度去履行才是最难的(色难)。

我最后要说的是,孔子就是通过教义中的这种力量,将人的道德行为看作是内在的力量,从而使得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宗教导师,而不是如一些基督传教士所言,只是一个道德家。

为了对孔子的教法做进一步的解释,我将以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来说明。那些正忙得不亦乐乎的官员,都是些受外国报纸肯定的进步官员。他们甚至想去欧美,试图从彼岸寻找一些改良中国的偏方。但是很不幸,不是这些进步官员推动改革,而是改革如何被推行来拯救中国。

非常遗憾的是,我既没有能力组织这些进步官员到欧美去研究宪法,也没有资格迫使他们待在家里好好研究一下孔子。在中国,只有让当下这些官员真正领会孔子的教法,并且注意如何取代这种改革的东西,才能防止目前的改革运动的混乱、灾难与痛苦。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翟理斯博士《翟山笔记》中的另一篇论文——《四个阶层》。

日本人末松男爵曾经在一次招待会上说,日本人将他们的国民分为四个阶层:士、农、工、商。翟理斯博士对此说:“将士翻译成士兵, 这是不对的,那是后来的意思。”并且他进一步说,“‘士’最早使用的含义是指相对于警察而言的百姓。”

但是,事实恰恰与此相反,正如现在欧洲那些穿着制服的佩剑贵族一样,“士”最早的用法是指古代中国的绅士。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军队里的官兵就被称为士卒。

在中国古代,“士”就是指平民官僚阶级。平民官僚阶级的崛起, 始于中国的奴隶制度被废除的时候(公元前2世纪),之后他们成为统治者,此后打仗就不是士人的唯一职业了。从此,与原先那种佩剑贵族不同的,平民官僚阶级也形成了穿袍贵族。

武昌总督张之洞阁下曾求问于我,他说:“外国领事属于文职,但为何穿制服时要佩剑。”我回答道:“因为他们是‘士’。他们与中国古代的平民官僚不同,他们是服役的士大夫,或者说是武士。”我的说法被总督阁下接受,并从次日起,我看到武昌学堂的所有学生都穿上了军服。

由此可见,翟理斯博士提出中国的“士”到底是指平民还是指武士的问题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为只有中国拥有强大且训练有素的军队,中国那些开明的统治阶级永远回归到“士”字的古代含义上去,即不做文者,而是做肩负武器、能够保卫自己的祖国不受外敌入侵的武士,未来中国才能独立自主,才能不受人管制。

同类推荐
  •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教育各有所长,如何汇集国外文化与教育的优势资源,建立符合本国实际的先进的文化与教育体系和模式?《西方文化与教育史》就是致力于这一目的的研究成果。我国文化与教育的深刻变革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需要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要想真正地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文化与教育发展水平,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跨越,必须对西方几千年来文化与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整体的梳理,对与孔子齐名的一大批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理论进行认真的分析、批判和总结,必须通过对其整体脉络的发展变化的把握来对国人进行思路的创新,才能够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包括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作为想象力和富于魅力的思想的源泉,在西方世界始终是无与伦比的。有关希腊神话的地位,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评价的:“希腊神话的重要性在西方人文化、艺术和情感的历史上怎样估计都几乎不能说是过高。……否认它的价值和意义,也就等于否认西方文化本身的成就,以及受到它的启发的伟大作家和艺术家的天才。”
  • 中国食俗

    中国食俗

    食俗就是饮食的风俗,又称食风、食规,是指有关食物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食俗出现很早,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过年过节有食俗、访亲拜友有食俗,纪念历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信奉各种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食俗》介绍了除夕饺子、元宵节元宵、立春春饼、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腊八粥、少数民族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古老的中国天文学从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世界上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早的日月食记录、早的彗星记录等等。在历法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百余种古历,实属世界罕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天文历法》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异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历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学家等。
  •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新旧习俗对比来介绍中国的婚丧喜庆文化:结婚、丧葬、寿诞、节日。
热门推荐
  • 撒旦危情(全本)

    撒旦危情(全本)

    她抱着无法说出的爱意和心上人去了拉斯维加斯误闯了别人的私人沙滩,还不小心将鞋扔到了一具胸膛上俊美的脸庞,邪肆而危险的气息带着诱惑的魅力他将她的出现误认为是对手设置的陷阱面对他的逼问,她飞快地逃走了,却陷入了另一场阴谋与背叛之中她被心上人的女友设计,落入了陌生人的手里他宛若出自上帝之手的完美五官黑白两道呼风唤雨的天之骄子,女人在他眼里不过是排解寂寞的一味调解剂只消动了些手段,她就成为了他的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生命之树

    生命之树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也是英语世界中最伟大的现代诗人之一,歌德堡诗歌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叶芝一生创作丰富,深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的影响。《生命之树》这本散文集反映了他受到雪莱诗歌、布莱克浪漫主义、爱尔兰民间神秘主义等多方面的影响,是叶芝文学思想与艺术思想的结晶。
  • 曲蹄

    曲蹄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重生之帝女风华

    重生之帝女风华

    一夕之间,宫倾玉碎,驸马于禁宫之中勒死帝后,黄袍加身。公主南宫霓肢残容毁,葬身火海。一霎移魂,梦回十年,帝女归来,涅槃重生!恶奴?杀之,让她们也尝尝什么叫我为刀俎,人为鱼肉的滋味。硕妃?斗之,让她也尝尝什么叫寒夜凄苦,冷宫xiao魂的滋味。太后?驱之,让她也尝尝什么叫永世禁足,立地成佛的滋味。宫廷诡谲,朝堂险恶,阴谋阳谋,道不清的暗藏杀机,数不尽的牛鬼蛇神。母后不受宠?公主如庶生?笑话,那又怎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十倍报之。前世她太软弱,这一世,她要大开杀戮之门,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本文一对一女强斗文,男主霸道腹黑,女主成长型,遇强更强,狂妄嚣张!*◇*◇*◇*◇*◇*◇*◇*◇*扮猪吃虎,玩转后宫。本是无心,却不想招惹烂桃花一朵又一朵。他,湘国十一皇子,游戏人间,风流纨绔,怜天下女子而不染,博天下红颜而不尝,却独独对她痴心暗付。“公主,我觉得你爱上我了。”他,辽国小王爷,随和温雅,玉树临风,实则心机深沉,腹黑无情,却陷入她的情网无法自拨。“霓霓,你我成亲可好?”他,将门虎子,前世仇敌,今生对手,明知不该,却无力抗拒,爱到身死亦无憾。“霓儿,你对我可曾有爱?”*◇*◇*◇*◇*◇*◇*◇*◇*燕礼:她说:“我不可以做你的小媳妇儿。”他说:“我可以。”她说:“我要亲手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他说:“我帮你”她说:“待你君临天下,我必以江山为聘。”他说:“我等你。”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是一物降一物。重生两世,机关算尽,由始至终,他都是她的命中注定,从前世到今生。*◇*◇*◇*◇*◇*◇*◇*◇*玄明煜:前世,他是她的劫,今生,她是他的恶。“我不会杀你,我要你生不如死。”“江蝶月是你最爱的人?那我算什么?”“你?不过是块踏脚石。”“玄明煜,你真可怕啊!你的心,难道是石头做的吗?”“错!我的心不是石头,而是一块冰。”“…”冰啊!原来是块冰,可是冰不也有被捂化的时候?可他的那颗为什么就捂不化?*◇*◇*◇*◇*◇*◇*◇*◇*花千树:“霓霓,你可还好?”自儿时起,他便一直唤她霓霓,他说柔阳公主是别人对她的尊称,他说霓儿是皇上和皇后对她的昵称,他不要和任何人叫的一样,是以,他只唤她霓霓,只属于他叫的,唯一的呢称。曾几何时,每当他唤她一声霓霓时她便会手舞足蹈;
  • 星际女王:星河光焰

    星际女王:星河光焰

    从见到那只濒死的虫母开始,她终于能向波澜壮阔的星空投去一瞥。这绝不是最好的时代,却可能是最坏的时代!一个女强人在星河时代崛起的传说!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