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2700000012

第12章 敏感多疑

敏感多疑(一)

中国有句谚语,叫“一人不入庙,二人不看井”,意思是一个人不要到荒凉的寺庙里去,不然有可能被恶僧所害;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 不要探头看井,不然有可能被另一个人推到井里去。从这些警句中,中国人的猜疑心很重可见一斑。

中国还有一本关于外出旅行参考的书,叫《示我周行》。书的开始就以旅客的心得体会揭示了出行注意的十二法则,主要是对盗贼、诈骗、掏摸、偷换等事情的提醒。在社会治安不好的时候,注意这些是应该的,但是把别人都看成是盗贼,就显示出了中国人爱猜疑的本性。在中国的男女之间、同僚之间以及君臣父子之间,也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

看一下中国的历史,改朝换代是相当频繁的,君臣的位置也经常更换。中国是一个“今日臣下,明日君主”的国度。《左传》中说:“君臣无常位,社稷无常奉。”也就是说,君主要想得到臣子的忠心不贰, 那是很困难的,所以,不得不随时关注着臣子们的行为举止。

软弱的君主,如刘宋顺帝、隋恭帝,在被夺位后忧郁地度过了一生,只发出“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或“愿自今以往,不复生帝王家”的感叹。有为的君主,为能稳坐帝位,往往借机对权臣进行杀戮,“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清朝黄莘田有过这样的诗句:“汉家多少韩彭将,不得铭旌一字看。”这是对一向以宽容大度而著称的汉高祖刘邦登位后,将韩信、彭越等功臣杀害这件事发出的感叹,认为高祖对功臣的恩情实在太淡薄了。

性情仁慈一点儿的君主,如宋太祖,巧言说服老臣解甲归田;残暴凶狠一点儿的君主,如明太祖,公开对功臣进行杀戮。虽然手段上有所不同,但做事的目的是一样的,对臣子的猜疑心是一样的。可以共患难,却难同富贵,这就是中国君臣的写照。

敏感多疑(二)

儒家是中国政治和教育的榜样,而法家是官制的核心。法家讲究的是人本性恶,应该对此加以警惕,因此法家维护君权的策略是让臣子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仔细看来,中国历代官制组织,显示出来的不是对官吏的信赖、利用,而是对官吏的猜疑、防备。

例如清朝官制,一方面对百官有专门的督察员,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官吏都有弹劾权,这就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的机制。中央大员可以弹劾地方官,地方官也可以弹劾中央大员;总督可以弹劾巡抚,巡抚也可以弹劾总督。这种体制的产生,不得不说和中国人的猜疑心密切相关。

中国官场有严密的回避制度,也正是中国人猜疑心很深重的最好证据。这种回避包括地方官不能到他的家乡上任;科举考试时,和考官有亲属关系的考生就可能不准参加考试等。由此可以看出,回避的要义就在于,排除官吏们徇私枉法的可能。

敏感多疑(三)

明哲保身,是中国官僚生存处世的第一原则。为了自身的安全,为了能在君主的猜疑、同僚的猜忌下存活,官僚们费尽了心思。

唐朝时,娄师德任宰相,他的弟弟也是一个有名的地方官,即使兄弟二人都身居高位,但是也害怕招来祸事。娄师德曾多次告诫弟弟,虽为高官,但一定要注意谦让忍耐。他的弟弟说道:“从今以后,有人吐我一脸的唾沫,我也不做声,自己默默地抹去。”娄师德听后说的一番话,不禁让人感叹中国官吏的苦心实在是太惨淡了。娄师德皱着眉头说:“要是我的话,我不会随意擦拭的,那样可能招来对方的怒气,要保持微笑,让唾液自然地干掉。”

唐朝有一位大臣叫苏味道,他处理事情从来没有提出过明确的建议来,一直是模棱两可的,被人称为“苏模棱”。其实,中国的官吏,大多是“苏模棱”之流,不同的只是程度上的差别。曾国藩曾指出官场成功的秘诀是“拙进而巧退”。要看清在中国的官场中,消极、宁静、保守比之积极、活动、革新,更能很好地生存下去。这只是事物的一面, 并不能囊括事物的全部真相,但大体上是如此的。

中国人的猜疑心,牵制了其他人分内的事,却推诿自己应该做的事,最终的结果就是一事无成。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贝子载振曾奏请改革官制,认为中国官制存在着两大弊病,即推诿和牵制。可以说,是中国人的猜疑心导致了这两大弊病的产生。

敏感多疑(四)

中国是一个家族式的国家,父子关系被看成是家族、社会和国家的基石。虽然观念是这样的,但是看中国的历史,悲惨的事件经常发生在天子和皇太子之间。皇太子之位,很容易招来天子的猜疑和其他皇子的嫉妒,很少皇太子能够善始善终。为此,清代的皇族立下了这样一个规矩,即皇帝生前不宣立太子。取而代之的是,皇帝从众多的皇子中选出能继任大位者,亲自写下姓名,密封在一个匣子里,并把这个匣子放在乾清宫内世祖御笔的“正大光明”匾之后。等皇帝驾崩后,大臣们再将匣子取出打开,奉匣内署名者为帝。父子、兄弟之间太多的猜疑和妒忌之心,是设置这一制度的理由之一。

中国自古以来男女的界限就很严格,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古时,有很多的礼仪规定,例如,男女七岁以后就不能同坐一张席,男女讲究授受不亲等。十年以前,北京的动物园、保定的工厂,还有这样的规定: 单数日是男性参观日,偶数日是女性参观日。这种区分,或者是出于对男性的猜疑心和忌妒心吧。

除今天的中华民国外,中国历代后宫使用宦官的动机,也是出于这种考虑。宦官制度经历了众多朝代的更替,始终没有被废止,甚至连主张废止的人也没有。像司马光、丘浚、顾炎武、黄宗羲等中国政治学者,对于宦官制也只不过谈到其弊病,主张降低宦官的地位,减少他们的数量,而从没有提到要彻底废止。

出现这种情况,可从两个方面究其原因:一是古书上曾有宦官的记载,连圣人孔子都认可的事,尚古保守的中国人不会提出废止的要求; 二是对后宫女子的监管,如果不用女子或无性的宦官,猜疑心很重的中国人,心里一定会不安。

在中国传教三十余年的美国传教士史密斯,在其著成的《中国人气质》一书中曾举出许多例子来说中国人很重的猜疑心。例如,一个仆人行为不检点,受到主人的训斥或被解雇,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的错,而是先会怀疑是谁向主人告的密,然后想办法对其报复;如果同时雇佣几个工人,在支付工钱时要一个一个给,不能让人代领,不然容易产生矛盾,其他人会怀疑代领的人有不公正的行为。中国人猜疑心之重,从这些事实中就可以看出来。

同类推荐
  • 风物长宜放眼量

    风物长宜放眼量

    作为陈寅恪、吴宓先生的弟子,季羡林先生承接上一辈师长的衣钵,晚年不遗余力地捍卫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对人类的贡献、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东西方文化各自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提出了高屋建瓴的精辟论断。本书文字是作者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精华所在,先生其情也真、其言也善。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将从先生的体悟与沉思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才有可能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一个具有历史感的人,眼前常有历史“叠影”,能感受现实中的历史“脉动”。这本面向大学生的历史读本,就是为这一点历史“叠影”而来。本书聚焦于古今一脉,如周公制礼,秦废封建立郡县。这是中华社会横向联系与纵向统治的骨干,穿越二十四史,至今还活在你我之间。本书背离流行的“文化讨论”,较多注意那些“制度硬件”,如财政税收、科举兴衰、国会与立宪。全书还关注重大事变及其带动的社会转折,如“蒙古崛起”,如“东南互保”,如近代“革命”等。希望读者有所收益,有所意会,再回头观察现实,多少能感受一点历史的“脉动”。
  • 趣谈语言文学

    趣谈语言文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语言文学亦有深厚的功底,诸多名著让人目不暇接。《趣谈语言文学》以细腻的文笔,带领我们慢慢品读诸多经典之作,让我们在文学的殿堂寻找到那份已远去的宁静与淡然。
  •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建筑历史悠久,已有近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在孔子故乡曲阜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立庙,内藏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岁时奉祀”。这是中国最早的孔庙。
  •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一书精心选取了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设置了“释义”、“同义词”、“例句”等栏目。“释义”不仅对成语进行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每篇以平易而生动的语言将每一个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阅读它最原始的故事,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热门推荐
  • 零售管理

    零售管理

    扛起中国零售业的大旗的必备书。“超市不超”,“便利店不便”,“专业店不专”……我国零售业正处于这样一种业态特征不突出,竞争能力不强的混乱局面。只有学习先进的东西,对整个零售系统管理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掌握,才能在这场零售阻击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 学会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

    学会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

    有人说,沉默是金。其实,沉默更是一种智慧,它往往比雄辩更有力量。沉默,是一把含蓄的剑,它胜在以柔克刚的技术和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沉默暗藏着高瞻远瞩的眼光,蕴蓄着胸怀大局的气度,显现着以退为进的策略。它是心灵深处的慧智,是从容淡定的外现,它为进攻做好了缓冲……
  • 爱国故事(爱我中华好故事)

    爱国故事(爱我中华好故事)

    读关天培、邓世昌的故事,感叹他们为抵抗帝国主义侵略而不惜流血牺牲的壮举;读邹容、林觉民的故事,感受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气魄;读杨靖宇、张自忠的故事,重温他们为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而英勇献身的军人本色;读钱学森、邓稼先的故事,学习他们为发展新中国科学事业而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国的精神!
  • 白色驯鹿传奇

    白色驯鹿传奇

    一群驯鹿的领头是一头漂亮而健硕的雌驯鹿,它把所有的爱和智慧都给了最宝贝的白色驯鹿,白色驯鹿跟着聪慧的妈妈学了不少有用的知识,变得越来越强大,后来有一次,人们打算在这群驯鹿里挑一头最壮实的来拉雪橇,他们选中了白色驯鹿,各种比赛也获得了荣誉。不久之后即将开展内战的消息传遍了挪威城,在白色驯鹿的帮助下,阻止了这场战争的爆发,而那个企图出卖祖国的叛徒,跟着白色驯鹿一起消失了……
  • 职场非常道

    职场非常道

    面对企业的大事小事,经理人如何统筹兼顾,扮演好管家角色?面对形形色色的应聘者,经理人如何去伪存真,选出最适合企业的人才?面对员工的集体离职,经理人如何稳定员工队伍,保证公司平稳发展?面对美丽的职业诱惑,经理人是进是退,如何权衡利弊?职场是不一样的江湖,混好职场需要大智慧。本书作者结合多年的职场实战经验,如唠家常一样,将非常规的职场生存术向读者娓娓道来。书中反映的职场问题,个个切中要点;分享的管理之道,种种拿来即用。对于正在打拼中的职业人士,本书具有不可多得的借鉴作用。
  • 迟暮

    迟暮

    老人的女儿考上大学,到城市里工作,儿子和媳妇也想到城市去打工,被年轻人抛在脑后的家里弥漫着老人迟暮的悲哀。
  • 自知如镜化伟力(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自知如镜化伟力(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健康的表达情绪(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健康的表达情绪(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古人告诉我们,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培养良好品德情操、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建立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学会包容、接纳和欣赏自我和他人。
  • 无爱之婚

    无爱之婚

    某年某月某日,某女对某男说:“既然你父母逼你结婚,我妈又逼我相亲,不如我们在一起吧。”某男说:“我不恋爱,我只结婚。”某女:“结婚就结婚。”于是,这两只富有流氓气息的男女碰到一起了……
  • 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书

    如果现在的你刚刚进入投资领域,渴望成为成功投资者中的一员;或者已经在股市摸爬滚打多年,现在仍是时常亏损的一个,渴望提高自己的投资技巧。那么,建议你认真阅读一下本书。让你汲取大师的投资精华,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在投资领域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