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2500000004

第4章 节俭持家

“节俭”这个词,表示着持家的原则,尤其是指家庭的收支关系。按照我们西方人的理解,节俭表现在三个方面:控制花销,杜绝浪费,用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来调节用度。由此看来,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衡量,中国人都是节俭的能手。

中国人的饮食相当简单,这是旅行者对中国最初的印象之一。众多的人口,似乎全依赖于几种食物为生,像稻米、各种豆子或豆制品、谷子、青菜和鱼。这些食品,再加上其他一些很少的东西,就是亿万人的主要食物,只有在逢年过节或有特殊的事情,才加一点儿肉。

现在,很多人注意到了,在中国平常的年景里,每个成年人花不到两分钱就可以得到足够一天的食物。即使在灾荒的年月,成千上万的人更是只靠每天不到一分半的生活费来维持生命。这表明了中国人的烹饪技术达到了高水平。

虽然对于外国人来说,中国人的食物量少、粗糙、乏味甚至倒胃口,但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在饮食方面,是一流的烹调大师。在这一点上,温格罗夫·库克先生把中国人排在法国人之下,英国人(包括美国人)之上。我们不敢像库克先生那么确定,中国人排在哪个国家之下,但他们在一些国家之上,这是毋庸置疑的。

如前所述,中国人的食物种类很少,但是即使从生理学家的角度来看,这也是显而易见的,即中国人对主食的选择非常高明。他们的烹调技术精湛,食物原料非常简单,但制成品却花样、品种繁多,就算是对中国烹饪术一无所知的人,这点也是有所耳闻的。

另外有一个事实,我们很少注意到却极有意义,就是中国人在做饭时很少浪费,所有的东西都物尽其用。普通的中国家庭,饭后的剩饭剩菜都会留着下顿食用,除了很不值钱的之外。看一看中国人的狗和猫的身体状况,就足以说明这个事实了。这些动物挣扎在“死亡线”上,靠着人们提供的剩饭剩菜,艰难地“活着”。

新兴国家中的人们的浪费,是众所周知的。像美国这样生活富裕的国家,每天浪费的东西,能够支持六千万亚洲人过上比较好的生活,这点我们无须怀疑。我们希望这些剩余的东西能把更多的人养胖,而不是浪费掉。就像许多中国人“吃饱”后,仍把剩余的饭菜收起来留到下顿食用一样,甚至茶杯里的剩茶也要倒回茶壶里,下次热过了再接着喝。

还有一个事实,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这就是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对吃的东西过于讲究。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不能吃的东西,什么东西迟早都会成为他们的网中之鱼。

在中国的北方,干活时普遍使用马、骡、牛和驴,有的地区还用骆驼。无疑,我们下面叙述的事实,在读者看来显然过于节俭了——牲畜死亡后,无论是死于意外,还是老死、病死的,一般都要吃掉。

不用大惊小怪,这种做法被当成理所当然,即使牲畜可能死于胸膜肺炎一类的传染病也一样。只是在他们看来,这种病畜肉比死于其他疾病的病畜肉质量更差,病畜肉吃了会产生某种疾病,但是因为出售的价格便宜,人们也就甘心去冒险。

死狗、死猫也像死的马、骡、驴一样被吃掉。我们曾经亲身了解了几起村民煮吃死狗的事,狗都是他们下毒毒死的。有一次,外国医生知道他们这么做,就给他们讲了吃这种肉可能产生的后果,但是狗“已下锅”,曾经吃过这种肉而又没有得病的人,是不可能放弃这顿美餐的,他们不听劝阻,照吃不误,结果,在狼吞虎咽之后,居然真的平安无事!

关于中国人节俭,另一个事例也和做饭有关,他们在饭锅的制作上下了很多功夫,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使用燃料。在中国,人们捡拾树叶、庄稼的根茎做燃料,可这种燃料,火一烧就只剩下灰烬,因而显得非常的宝贵。锅底尽可能的薄,才能适应这种情况,因此这种锅用起来要非常之小心。

中国人节俭到了极点,从拾柴的过程中也可以体现出来。即使什么事都不会做的小孩子,也能拾柴。秋末冬初,拾柴大军到处都是,他们手拿竹耙,过处连一根干草也不留下。孩子们在树林里,像打落成熟的栗子一样用木棒打落树叶,一些心急的拾柴人甚至不等树叶落地就开始去“抓”了。

中国的家庭主妇,任何布料到了她们手中,都会被最大限度地利用。她们的衣服非常简单,不像西方国家的女性那样,在装饰和款式上过于浪费,而是尽可能地省时、省工、省料。令讲究“家政”的女作家们做梦也想不到的是,即使是一片小得不能再小的布料,在中国妇女手里同样能派上用场。一处不能用的,保险能用在另一处,甚至碎布条都可以用来纳鞋底。

伦敦或纽约的慈善者,把自己不用的衣物捐赠出去,又怀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希望接受的人将东西搁置不用,不要成为单纯依靠救济过活的人,这样做,弊大于利。但是,无论是谁把同样的东西送给中国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东西会得到充分的利用,尽管他们使用的布料、风格和我们有很大的差别,但即使是下脚料也会和其他布料搭配使用,直到用尽为止。

中国人时常给朋友题字表示祝贺,并把题字的纸缝在一块绸布上。之所以选择用线缝,而不用浆糊粘贴,是为了使受赠者有一块可以长期使用的绸布,以后可以方便地更换新字。

中国人的节俭,在小商贩的交易中也可体现出来。对他们来说,无论多小的东西,都会引起注意。比如说,一个小商贩可以清楚地告诉你每种火柴盒中火柴的数量,了解每盒火柴的微小赢利。

中国人的账薄用过后,或用来糊窗户,或做成纸灯笼,每一页都能派以用场。

中国人无处不节俭,包括确实必需的食品也不例外。他们不觉得这么做有什么悖理之处,而是处之泰然。B.C.亨利博士在《十字架和龙》一书中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三个轿夫抬着他走了五小时,二十三英里路,完成任务后,轿夫们又返回广州,去吃为他们提供的早餐。也就是说,他们在吃早餐前走了四十六英里的路,其中一半的路程还是抬着轿的,这么做就只是为了节省五分钱!

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两个轿夫抬着轿子走了三十五英里路,虽然自早上6点起就没有吃过东西,但他们也舍不得花三分钱买两大碗米饭吃,而是空着肚子撑船回去。船搁浅,到广州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两点钟了。到这时,他们已经三十二小时没有吃过东西了,负重走了三十五英里路,其中抬着亨利博士去广州走了十五英里,另外还要再加上他行李的分量!

对于西方人来说,有时候很难认同中国人节俭的做法,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有些做法完全是出自于他们淳朴的天性。在中国,尤其是(说也奇怪)在北方,每年总有几个月的时间,男孩女孩像是在伊甸园里那样,光着身子,一丝不挂,到处乱跑。这样做,或者会舒服一些,但是其主要的动机,还是为了节俭。中国的独轮车,大部分推起来都咯吱咯吱地响,其实只要加几滴油,车子就不会这样响了,但是没有人这么做,对于他们来说,咯吱咯吱的响声要比油便宜得多。

如果一个日本人侨居国外,他的条件就是每天要提供热水,以便他按照习惯洗澡。在中国也有澡堂,但是大部分人从来没去过,更有甚者连见也没见过。一位中国母亲见孩子身上满是尘土,就拿笤帚去扫,一位外国的妇人很好奇:“每天你都给孩子洗澡吗?”这位中国母亲很惊讶地回答说:“每天洗澡?!从他生下来之后,还从来没洗过呢!”对于一般的中国人来说,即使肥皂的零售商把“比土更便宜”的字样贴在橱窗上,也不会对他们起到什么作用。

就像意大利人看英国人一样,中国人无疑会把外国人都视为浪费肥皂的人。在中国,洗衣服也是用肥皂的,但是用量却少得可怜,洗过的衣服,离我们所说的干净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不过有些人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虽然他们的生活条件十分不利,但是和我们一样,仍然爱干净。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为了节俭。

由于节俭的本性所致,在中国要想买到现成的东西几乎是不可能的。你想要什么东西,可以买到半成品,然后自己加工组装。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加工要比买现成的便宜,于是就没有成品了。

用料节俭的事例,我们曾说过了许多。再譬如说,在相邻的两个房间的隔墙上开一个洞,然后放上一盏小油灯,用来驱散两个房间的黑暗。在中国的工厂里,诸如纺织、制陶、冶炼、工艺制作等小作坊,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形。

在我们看来,这种小作坊,并不是在表现中国人的节俭,更多的是在表现其才能。中国人原本可以设计出更好的劳作方式,但是没有人去改善它。他们似乎靠两只手就可以做一切工作,他们的产品,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是一个样子,没有特色。他们的炼铁炉,通常建在一个小院子里,一个小时就能砌好,而且可以长期地使用下去。

在中国,说明人们节俭的最好、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对大量谷物贡品的管理,又可以说是完全缺乏管理。每年都有大量的谷物贡品运到北京,这些贡品从天津起运到通州卸货。令人吃惊的是,堆积如山的稻谷,装卸、称量和搬运靠的是一帮苦力,设备也极其的简单,一些计量谷物的斗和数量不定的苇席,仅此而已。席子铺在地上,然后倒出谷物,称量、装袋、运走,席子收起,谷物交换市场又变成光秃秃的泥岸!

在美国的烟草种植园,为晾晒烟叶而需要建一个长长的结构精致的棚子,是他们最沉重的开支之一。但是在中国种植烟草的农村,就没有了这项花费。用来晒烟叶的棚子是用茅草搭建的。用过之后,这些茅草与其他的草一样,还是很好的燃料。在摘下烟叶的时候,留着结实的叶柄,用草绳将叶柄扎紧,这样烟叶都连在了草绳上,然后像挂衣服一样把它们挂起来晒,这个法子真是再简单、有效不过了!

只要是在中国居住的人,稍微细心观察一下,都能举出一些例子,来阐释中国的社会生活的现实。但是,或许再也没有比以下更典型的事例了:一位老妇人,挪动着蹒跚的脚步,艰难地走着,一打听才知道,她打算去亲戚家,好死在离祖坟近些的地方,为的是节省抬棺材的费用。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贞)

    中华成语故事(贞)

    本书力求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秦汉建制、隋唐盛世、宋元之治,一直到明清之际,中华文明在世界上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中国文明延续发展至今,不但创造了丰厚富足的物质文明,还创造成了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这一切成就不但泽被了华夏子孙后代,而且也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 中西合俎集

    中西合俎集

    本丛书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如是学术旨趣——静虑澄心,“虚怀若谷,静一至道”。于学科建设而言,此为根本,当有深意焉。“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同时“皓首穷经”,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拓展学术境界,提高专业能力。我们高悬起“学术境界”这把标尺作为理想的目标去衡量、读解与阐释外语教学生动的现实实践,试图以求“道”之旨“月印万川”,鉴照理论与教学实际,使其呈现“有我之境”。丛书的核心理论追求就是“求道”,并将其悬为映照万川之“月”,作为价值尺度,以求“学理”。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相府嫡王妃

    相府嫡王妃

    本文一对一,男主腹黑,女主狡诈,宠文云紫菀一直在想着她这些年到底是得罪了哪路神仙,怎么在她身上总是发生这么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她原是相府嫡女,却在八岁那年,被亲爹赶出家门,娘亲惨死,无奈之下,卖身青楼。他是穆王府低调冷酷的世子,弱冠多年未曾娶妻。*再次重现,她风华万千,一舞惊现世人,恍若惊鸿,一张笑脸,倾国倾城。再次重现,诺大相府,看她云紫菀如何扭转乾坤,叱咤故人!*一代相府嫡女错落青楼,却逆风而生,光芒回归!精彩片段良久,莫少看着在她怀里昏昏欲睡的紫菀,轻声问道:“紫菀,你喜欢我是吗?”紫菀在他怀里使劲的点了点头,却听见莫少又问道:“那你喜欢我哪里呢?”紫菀思索良久,从莫少的怀里挣扎出来,一本正经的看着莫少,很严肃的说道:“你长得很漂亮。”歪着头想了一下,又道:“比我见过的任何人都漂亮。”莫少:“······”良久,紫菀又道:“还有,你身上的味道很好闻,靠在你怀里让我觉得很安心。”莫少听到这话,心里终于好过了一点。转眼却又不禁感叹,果然是小孩子,长得好看,味道好闻就喜欢。莫少扬了扬眉,又问道:“那要是以后有一个长得更漂亮的,味道更好闻的男子,你会不会也喜欢他呢?”紫菀:“不会,他肯定没你温柔。”莫少:“那要是他比我温柔呢?”紫菀:“也不会,他肯定没你对我好。”莫少:“那要是他也对你很好呢?”紫菀反问:“有这样的人吗?”莫少:“······”莫少忍不住眉眼含笑,看着紫菀的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却还是又问道:“那要是我把你卖了怎么办?”紫菀委屈的眨了眨眼,道:“那能把我卖给一个好看一点的吗?”莫少:“······”良久,莫少又道:“那我还是不卖你好了。”紫菀高兴道:“为什么?”莫少看了看紫菀,理所当然的说道:“因为不值钱。”紫菀:“······”
  • 这样喝汤更营养

    这样喝汤更营养

    巧搭食材,喝汤不喝药。一碗好汤,无论是选料搭配,还是炖煮方式,甚至是时间火候的掌握,都融汇了煲汤养生的精髓。选用原生态的健康食材,煲一碗适合自己的营养好汤吧!
  • 龙皇武神

    龙皇武神

    都市修仙至尊爽文!渡劫期大修士凌云魂穿都市,仙武同修,丹药、炼器,画符,布阵无所不能,以无敌之姿逆天崛起,脚踩八方!
  • 中国古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

    古人认为声音是圣洁的,音乐可以洁净人的思想、灵魂,创作和谐的音乐就是要和谐地使用“八音”,所谓“八音”就是指分别由青铜、石头、陶器、木头、竹子、蚕丝、葫芦和皮革制成的金、石、土、木、竹、丝、匏、革八类乐器。中国古人是按照乐器制作的材质来区分不同的乐器,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却凝聚了无数古人卓越智慧的乐器,在历史的深处。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唐家六少爷

    唐家六少爷

    他是唐氏集团的总裁,唐家大少爷。传言他有病,寡情病。不喜欢女人,也不喜欢男人,要想医好他,完全看天意,只有让他遇上一个能让他一见钟情的女人,他今生才能真真正正地做一个男人。于是,全天下的女人都希望自己能解救这个集英俊与财富于一身的男人。她是一个普通平凡的三流小说家,还是家族里面最见不得光的私生女。她好心地替他指路,却好心没有好报,他不管她的意愿,在她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他把她绑上了礼堂。她反抗无效!她求救无效!每个人都觉得她是全天下最幸福的女人!可是她并非心甘情愿地嫁给他,因为她连他是谁都不知道。她要逃!逃离这个不多话的霸道男人。(片断一)“我不要嫁给他,我不爱他,我不认识他,你们不要这样好不好?”一身婚衫的云初挣扎着大叫,拼命想挣脱那两个强行架住她进礼堂的黑衣人,可是没有人理会她。教堂里坐满了观礼的宾客,每个人都无视她的挣扎,而站在她身边的男人却紧紧地扣住她的腰身。牧师宣读着誓词,哪怕她说了“不愿意”三个字,牧师最后一句“婚礼成立”判了她的无期徒刑。(片断二)睁开惺忪的双眼,云初觉得全身像散了架似的,望着床上那抹嫣红,她气恨至极,她居然被人强逼为妻了,而她居然连她老公的名字都不知道。“我不会认命的!”云初顾不得全身酸痛,爬下床,梳洗过后,离开了新房。她要逃!…“放开我,我不要回去,我要回我的家。”拼命地挣扎的云初只恨自己不是古代侠女,甩不开这些黑衣人。“我的家便是你的家。”唐曜霸道地对着自己的新婚妻子说道。“你是我的妻子,我们昨天结婚了。”…云初额上直冒黑线,为什么她会遇上如此蛮横无理的男人?火爆刑警妻(唐灏)他是唐家二少,不喜欢说话,外人称他为“哑巴二少”。可是显赫的出身,英俊的外表却让他落入女人的圈套,一次的商会酒宴中,他被人算计,迷糊之中以为自己终要失身的时候,却是她救了他,可他连感谢的一句话都来不及说,一副冰凉的手铐却铐在他的手腕上,罪名是:嫖娼!该死!这个脾气火爆的女警,他与她的梁子是结大了。他一定会整到她向他跪地求饶的!契约妻(唐骧)他是唐家三少爷,冷漠无情是他的个性。二十九岁的他,却被奶奶逼婚逼得差点发飙,直到遇见一个女人。初见,她是意欲拆散兄嫂婚姻的假小三,再见,她是被债主追杀的对象,看着她差点被债主逼着嫁给一个痴呆来偿还债务时,
  • 盛唐红颜:长孙无垢传

    盛唐红颜:长孙无垢传

    现代女子林微微高中毕业之后的某天,在家中一朝穿越成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五岁多的宝贝女儿长孙无垢;将军爹爹的宠爱让她无忧无虑的生活,当爹爹战死之后,却因着她的缘故娘亲和嫡亲哥哥都被同父异母的大哥赶出府门,却意外遇见了长得与隔壁班校草酷似的灰衣书生;她亲历了历史著名的玄武门之战,并且这场兄弟之间的夺嫡居然是为了她;她从古灵精怪,到贤良淑德俱佳,成了满朝文武,世间众人敬服的贤德表率的传奇故事。盛唐红颜长孙无垢,贤德冠三宫,恩宠覆六殿;一身宠,满门荣,名留青史,一代文德顺圣贤后长孙氏。
  • 古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汉魏六朝诗上承先秦,下启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汉诗、汉乐府民歌,有古诗十九首、曹操、曹植、蔡文姬、嵇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庾信等大家名作,也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优秀乐府民歌,《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古诗三百首》内容精彩纷呈,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古代诗歌的全貌。古诗风格有质朴与瑰奇之别。但在直抒胸臆、自然成文上,则精神相通,从而将对声文辞采的追求与对自然情性的崇高统一起来,为唐人完成古今体分流,臻于“格高而律清”的艺术胜境,作好了准备。
  • 三国4:刘备入川

    三国4:刘备入川

    《三国(第4部):刘备入川》是日本文学巨擘吉川英治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第四部。主要讲述了刘备势力和孙权势力联合抵抗曹操势力的赤壁之战,到刘备攻入川蜀之地,再到孙权和刘备因荆州问题产生争端的历史故事。作者用颇具个性的现代手法对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演绎,简化了战争场面,巧妙地加入原著中所没有的精彩对白,着墨重点在刘、关、张、曹操等经典人物的颠覆重塑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变幻,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极大成功地脱胎换骨,将乱世群雄以天地为舞台而上演的一出逐鹿天下的人间大戏气势磅礴地书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