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100000066

第66章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1)

一句经典

这世界的一面自始至终是表象,正如另一面自始至终是意志。 

——叔本华

作者简介

亚瑟·叔本华(1788~1860)是19世纪上半期德国哲学家。他出生于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父亲是个富有的银行家,母亲是个颇有声望的小说家。他童年时代曾在法国生活。1803~1804年曾按父愿去英法等国访问,学习经商,但后来放弃了做商人的打算。1809年赴哥丁根大学学医,第二年改学哲学,成了柏拉图的崇拜者。1811年他到柏林听费希特和施莱尔马赫讲课。1813年他以《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的论文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来先后居留魏玛、德累斯顿,研究印度哲学和佛学。1831年,叔本华因避瘟疫离开柏林,去往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等地。他于1833年定居法兰克福,直至1860年逝世。

叔本华的主要哲学著作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论自然意志》(1836)、《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1841)等。

成书背景

1820年,叔本华任柏林大学哲学讲师。当时德国各大学的哲学讲坛大都被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派哲学家所把持,而叔本华是最早起来反对黑格尔的哲学家。他特地选择与黑格尔相同的授课时间,以示向黑格尔的权威地位挑战,但遭到惨败——只有3人听他的课。这样他在柏林大学任教24学期,开课时间不到1学期。

尽管他因受到同代人的冷遇而感到失望,但他坚信真理最后会胜利。他认为,“真理是可以等到的,因为它长久存在”。经过了19年“无声的愤慨”之后,他在1836年发表了短篇论文《论自然界中的意志》。叔本华的这篇文章灵巧地运用了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中的疑问和发现来维护他关于意志的学说。在前言中,他公开地对黑格尔及其帮派予以严厉的抨击。然而直到1853年之后,叔本华的哲学才为世界所重视。

思想品读

叔本华,1819年发表重要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分为四册,其中包括:认识论、自然哲学、美学和伦理学。这部书标志了叔本华思想发展的顶点。

一、作为表象和意志的世界

“这世界的一面自始至终是表象,正如另一面自始至终是意志。”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篇第一节中就点出了他的基本论题。此篇论述的是作为表象的世界,意在说明由充足理由律支配的世界、作为经验和科学的对象的世界,都属于表象的世界。他开宗明义地指出:“‘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能够将它纳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识罢了。”反省和抽象意识就是哲学的思考。这样人会清楚而确切地明白,他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地球,而永远只是眼睛,是眼睛看见太阳;永远只是手,是手感触着地球;就会明白围绕着他的世界只是作为表象而存在的,这世界的存在完全只是就它对一个其他事物的、一个进行“表象者”的关系来说的。

叔本华认为,这条真理比任何其他真理都要普遍和绝对,它是认识一切真理的前提。因为任何认识和真理都必然要预设主客分立这个共同而基本的原则。而主客分立则意味着客体必以主体为转移而存在。“客体主体分立是这样一个形式:任何一个表象,不论是哪一种,抽象的或直观的,纯粹的或经验的,都只有在这一共同形式下,根本才有可能,才可想像。因此,再没有一个比这更确切、更不依赖其他真理、更不需要一个证明的真理了,即是说,对于‘认识’而存在的一切,也就是全世界,都只是同主体相关联着的客体,直观者的直观。一句话,都只是表象……一切一切,凡已属于和能属于这世界的一切,都无可避免地带有以主体为条件的性质,并且也仅仅只是为主体而存在。”

叔本华承认,这个真理绝不新颖,它已包含在笛卡儿所提出的怀疑论观点中,贝克莱是断然地把它说出来的第一人,从而为哲学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在印度的吠檀多哲学中也早已作为根本命题出现了。而康德首先的一个缺点就是对这一命题的忽略,因为他还假定了自在之物的存在。

叔本华的这一观点早在他的博士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中初露端倪,在《作为意志和观念的世界》里更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所谓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指的是我们先天意识到的、构成整个现象世界的表象的四种联系形式。他认为,任何一个客体都不是以完全孤立和分散的形式呈现于人的表象中,我们关于对象的表象都以一定的形式与其他表象相联系。科学知识总是表象之间的联系的知识,它表示一个已知对象的系统,而不只是表象的集合。这意味着必然存在着作为这种联系的充足理由。充足理由律是支配关于现象世界的知识的基本原则。

叔本华把人的表象能力分为四种:直观表象能力、思维表象能力、感性想像表象能力、独立表象能力。由此产生四类表象,充足理由律也由此有四种表现形式:第一类是直观的、经验的表象,即主体按照时间、空间及因果性等先天的感知形式所构成的关于物理世界的对象;第二类是由抽象概念构成的表象,其相应的联系形式为判断,即概念的综合;第三类是时空的纯直观的表象,它们是数学的对象;第四类对象只有一个,即作为意愿的源泉和主体的自我。它们分别由生成的、认识的、定律的、动机律的充足理由律所支配,分别是物理的、逻辑的、数学的和伦理的理由。这些充足理由律是主体所先天具有的,它不依赖客体(对象),而任何客体则都是主体运用其固有的表象能力、按照同样为主体所固有的充足理由构成的。叔本华的这种观点显然是对康德关于主体利用先天的感性形式(空间和时间)和知性范畴来建构对象的观点的改造,而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清除了康德的自在之物。

以此为基础,叔本华一再号召人们摆脱“自然的和朴素的实在论”的支配,因为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把认识的条件实体化了。任何认识都是主体对于对象的认识,但是这种分立并没有本体论的意义。肯定认识过程中与主体相对立的对象存在并不意味着肯定对象可以离开主体而独立存在。因为对象总是由主体以一定的观点和角度所观察的对象,是被主体加工和“过滤”过的,被主体用其先天的范畴构造出来的。它们不是实体,不是实际存在着的事物,不是“自在之物”,而只能是现象。

叔本华从同样的立场出发批判了德国思辨哲学。他认为,以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派哲学的根本错误在于把认识论的概念和范畴本体论化。而由于这种被当做是存在本身的绝对自我、绝对观念已超出了认识论的界限、经验的界限,必然是根本不可能被认识的东西,所以为康德所禁止谈论。

让世界作为表象意味着叔本华必须要消解康德的自在之物,而要对表象世界之外的自在之物问题做出回答,就必须重新考察世界和人的本质、它们的相互关系、人的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等问题。如果使哲学局限于主客分立的认识论范围内,所达到的世界就只能是作为对象而存在的世界,即表象世界,而不可能是自在的世界。因此只有抛弃主客分立这种认识论的形式,才能达到真正存在的东西本身。而这种真正存在的东西只能是意志,自在之物的世界就是意志世界。

叔本华首先指出,人的真正存在是意志。现象世界虽必然是杂多的,但又都以单一的主体作为其支柱,即它们是作为主体的表象而存在的。主体本身又是表象世界中的一个个体,它必须有身体作为其凭借。就人本身来说,人最根本的东西是情感和欲望,也就是意志。这样就“给了这主体理解自己这现象的那把钥匙,才分别对它揭露和指出了它的本质、它的作为和行动的意义和内在动力”。因此,叔本华认为人的理性、知识就其起源和实质而言,都是服从于意志的。理性不过是意志雇佣的向导。意志好像是一个勇猛刚强的瞎子,而理性则不过是由他背负着给他指路的亮眼的瘸子。理性的目的不是其本身,而是作为满足欲望的手段,而且人的记忆、性格、智慧等一切心理意识现象,甚至连人的肉体的活动,都是由意志所决定的。

叔本华进而指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既然人是有意志和欲望并由意志和欲望来支配其一切的,那整个宇宙也必然是这样的。意志是无所不在的,它既是每一特殊事物的内在本质和核心,也是全部事物的实质和核心,它既表现于盲目的自然力中,也表现于人的自觉的行为中。因此,世界只是这个意志的一面镜子。

意志作为“自在之物”是无意识的,是一种盲目的、不可遏止的冲动。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求生存,故可称之为“生命意志”。万物最珍贵的就是生存,因此利己主义乃是人类的天性、万物的本质。生存的反面是死亡,为了求生存就必须战胜死亡。战胜死亡的办法是繁衍后代,因此生命意志必伴有生殖意志。人的两性关系、爱情、婚姻无非是实现生殖意志的工具,也是生命意志的工具;而个人的生存、生殖则是整个种族生存、生殖的工具。

同类推荐
  • 实用科技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科技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实地介绍了文书教研论文及科技报告各部分的写作内容及写作规范,并附上真实的案例,让您即使没写过类似的文书也能轻松上手!
  • 中华句典2

    中华句典2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媒体制造

    媒体制造

    本书作者运用媒介责任理论的分析框架,对新闻实务界近年来大量经典案例和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指出当代中国新闻媒体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全书既涉足理论前沿话题,又有实务界鲜活案例,引证详实规范,为新闻学子必读。
  • 敢问敢答

    敢问敢答

    本书从录像从录音从回忆中整理出数十万字的“问答”,挑挑捡捡地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大获读者的青睐。用本书敢字来修饰来修饰问答,有点可笑,有点张扬,更有点故意标榜,倘若你一口气或是两口气但绝不会三口气看完这本书时,就会觉得我的这个敢字用得挺恰如其分。
  • 中华句典3

    中华句典3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热门推荐
  • 错点王妃

    错点王妃

    他是英明神武的当朝新皇,他是骁勇善战的战神四王爷,先皇驾崩,新皇未登,天启国最尊贵的两个男人相对而坐:“我欲娶淑敏郡主为后。”愕然看着对面皇兄眼中那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柔情和爱意,略带着调侃地说到:“如此,可就要恭贺皇兄了。”~~~新皇登基,先皇遗诏,新皇需娶丞相之长女为后,并将静安王之女淑敏郡主赐婚于四王爷为正妃。此遗诏一出,两男同时感觉五雷轰顶,而在静安王府内,某只却“吭哧吭哧”地吃着零嘴儿,睁着水灵灵的眼睛看着前来宣旨的公公,白眼儿一翻,说道:“靠,竟然这么随便的就把本郡主的终身大事给解决了,先皇的人品咋这么恶劣呢?”淑敏淑敏,这位淑敏郡主敏倒是有,只是这淑嘛……~~~她本想这辈子安安心心地当一个混吃等死,脑域空间无限接近零的无脑大小姐,却……算了算了,反正这好像也并不损害她想继续混吃等死的初衷,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只要别来惹她就OK了。可是,可是,这一个个的怎么回事?你个死皇帝,做什么这样好像深情款款,情意绵绵地看着本郡主?会让人误会的好吧?喂喂喂,王爷相公,我只是稍微出墙了那么一下你干什么就一副好像要杀人的样子?反正你又不喜欢我。靠你们这些臭女人,自己管不好自家男人竟然还找麻烦找到本郡主的头上来了,找死!不过,哇哦,这个美男不错呀——主动粘上,坐在美人的大腿上面,勾勾脖子抛抛媚眼,问道:“美人,能否问你个事儿?”美人轻揽佳人柔柔纤腰,笑得那叫一个风情万种,道:“区区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问:“婚否?”答曰:“尚未婚配。”再问:“那不知是否有意找位亲亲娘子?”再答:“若是能够如你这般的,自然是马上就想要抱回家中。”旁边,一个冷冰冰的不似人的声音响起:“安静儿,别忘了你已经是有夫之妇!荣玥,马上滚出本王的视线之内!”——————呃,那个,宝贝一个没忍住,就又开了个新文,嘿嘿,亲们支持下哈~《凤帝皇后》:奈何桥边,她与他相对而立,说道:“感谢阿容,为路遥抵挡了二十年的风雨,到生命终结之时都不曾放手。若有来生,但愿…再不相见。”仰头喝下手中的孟婆汤,转身踏上了奈何桥,不曾回头,只留下一句“再不相见”在奈何桥边久久回荡。
  •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千古圣人孔子,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女人之间

    女人之间

    八年前,大学校园里,杜宇第一次见到了梨花,那一刻,他心里面就认定了梨花就是他这辈子想要找的人。一见钟情,从第一眼就爱上一个人。
  • 修仙记:金童玉女传说

    修仙记:金童玉女传说

    白沫羽,成紫澜原本也是凡间的一对善男信女,可是在经历了凡间的世俗,魔界的阴谋,仙界的鼎力相助以后到底是怎样成为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身旁的金童玉女的呢?<br/>到底这是一场人界魔界仙界怎样的爱恨情仇呢?任沫离发挥想象展开一场美丽悲伤的神话传说!&nbsp;&nbsp;&nbsp;&nbsp;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法律文书教程

    法律文书教程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这本《法律文书教程》就是其中一部。
  • 无法承受的爱情凄绝:金粉记

    无法承受的爱情凄绝:金粉记

    民国六年,位于南京附近的苏和镇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小镇,蓝映阙和母亲在镇上靠着骗人的巫术糊弄乡邻。某天,一场大雨,附近的山泥塌陷,竟惊现一座清乾隆年间的墓穴。而同时,南京城里来了一封求救信。映阙就读于女校的妹妹蓝立瑶,因牵涉到一桩杀人案件,成为疑凶。映阙为了替妹妹洗脱嫌疑,只身来到南京,因而结识了死者的老板青年才俊萧景陵。彼此互相吸引,情愫暗生。经过一连串的调查,死者的女秘书似乎最具嫌疑,可就最关键的时候,女秘书意外死亡。萧景陵顺势将所有的罪名都归咎在女秘书身上,令蓝立瑶得到释放。事情看似圆满。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已经完全融入了西方思想文化的血液,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一个历久弥新的源泉(晚近西方社会政治哲学以契约论的形式复兴就是一个明证)。书中主要讨论了国家与人民、国家与法律、自由与平等、国家与社会等问题。《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灵魂。在《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卢梭指出人类每向前发展一步,不平等的程度就加深一步。《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阐发了卢梭的政治哲学思想,为《社会契约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他整个政治学说的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