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0800000002

第2章 自学著书话梨园——代序言(2)

这位善于迎难而上,在攻坚克难中增见识、长才干的导演,从不回避表演、执导中遇到的难点。他总是把挑战视为积累导演经验的机遇,非常注意维护引进不同地方剧目的艺术完整性。作者回顾移植上海滑稽剧团《迎新曲》的曲折经历,欣慰地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在移植过程中,他找到了引进地方剧种的路子。移植地方剧目,既不能照抄照搬,生搬硬套,也不能面目皆非地乱修乱改。要尊重原作,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和谐统一。要考虑本地观众的欣赏口味,即他们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精心打造,提高舞台艺术效果。《迎新曲》唱少,以说为主,上海地方语需改成普通话,这是难点之一。舞台上的普通话不同于日常生活用语,是高于生活有感染力的艺术用语,改起来是很费力的。原剧的唱少,也不适合太原观众的“胃口”,须要改成以唱为主,这是难点之二。因为唱词是戏剧中的“尖端”,要用诗的语言,戏中人物的情感,写得优美动听,又要深化剧情的发展,写唱词就是二次创作。原句的结尾是苏州评弹,观众听不懂,这是难点之三,也是最大的难题。导演大胆地把说书场改为庙会,把评弹艺人改为县宣传队。宣传队敲着锣鼓,队员打着霸王鞭,宣传员打着竹板宣传婚姻法,场面红火,演出效果非常好,剧名也改成了更富诗意的《春风处处吹》。在太原演出月余,场场爆满。到农村演出也很受欢迎。

这位爱看、善思、勤写的导演,从不忽视提炼自身导演生涯中的亮点。不断激励着作者与时俱进,忠诚戏剧艺术的开创性。

在《导演心得》一辑中,作者开宗明义地说“导演没有秘密”。但他在经验亮点中却讲了不少不容忽略的导演“章法”。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争创戏剧艺术美,是演员和导演的宗旨,也就是作者讲的“美,是戏剧艺术的最高境界”。舞台上的演艺“都必须遵守美的原则”。戏剧舞台上的美,是心灵与艺术美的融合体。作者“浓墨重彩”地从多个层面论述了创造戏剧艺术美的无可置疑的重要性。他强调,戏剧舞台应是美的世界,演员是美的化身,表演是艺术美的展现,使观众看了戏感到美不胜收,受到心灵美的洗礼。他要求戏剧艺术全覆盖、全方位的美。“演员不仅要唱得好,表演好,更要扮相好、形象美,才是个完整的演员。”武打表现格斗厮杀,“打出手”刀枪空中横飞,演绝招让人叫绝,这些都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享受,人们看了感到轻松愉快,赏心悦目,深受启迪,鼓掌赞美。即便是演“疯婆女”,也要展现出美的艺术魔力。作者在书中特地列举两位京剧艺术大师的代表剧目,深化他关于戏剧艺术美的论证。

戏剧界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苦练基本功的目的就是让演员摆脱自然形态,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都要展现出艺术美的身影。

二、选好剧本,吃透剧情,是导演程序中的第一要务。作者认为:“剧本是一剧之本。”演员是灵魂,导演是构筑灵魂的设计师。有了剧本这块好的基石,演员和导演才有用武之地,施展各自的才艺。

三、把握戏剧艺术的特点和剧本的主题思想,为主题思想的升华,为准确塑造人物性格,增光添彩。作者强调在排练过程中要牢牢地抓两条线,“一条是主题思想贯穿线,这是排导的中心,一切音乐、美术、演员和舞台工作者,都不能偏离这个中心。第二条是表演线,随着演员的表演,导演的安排进入戏的意境,观众跟着剧情的发展,与演员的表演产生共鸣,喜而喜,悲而悲,收到戏剧的效果”。取得好的舞台戏剧效果并非轻而易举,是导演通过实践中探索、生活中积累、经验中锤炼、学习中提高取得的。

四、运用好内功,练好外功,两功并用,优势互补,才能排出好戏。演员出身的导演,熟悉戏剧表演程式,可谓内功。更重要的是练好外功,“功在戏外”,“深入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观察社会人生,多读书,尤其是诗词歌赋。只有创造性地灵活运用表演程式进行‘二度创作’,才能排好戏”。

五、剧作者与戏剧导演携手并进,共同搭建演员施展艺术才华的舞台。为实现这一夙愿,作者常常扮演了“两门抱”的角色,既是剧目的改编者,又是导演。作者改编过不少剧目,如《三凤求凰》的改编如同重新创作。有丰富舞台演、导经验的导演,期盼剧作家写的剧本不仅主题思想新颖,还应符合舞台表演的技术要求。“剧本要‘开门见山’,用最简洁的手段,展开矛盾,写戏剧冲突,深挖人物的思想内涵,让演员在唱念做打上有所发挥,才有戏。”有了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剧本,导演才能锦上添花,排演出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吸引观众的好戏。

六、戏剧艺术继承与创新、改革与发展的统一,是振兴戏剧的必由之路,需要编、导、演三方协同作战,作好这篇大文章,在改革开放的光辉大道上创造戏剧舞台更美好的明天。作者语重心长地说,三方都要“以观众为中心,编、导、演不能各自为政,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团结合作,共同把观众当成上帝,才能编好、导好、演好”。

这一切就是导演工作的内涵。

勤学益寿银发老人不停步

本书作者是一位高玉宝式的自学成才的人物,旧的社会制度铸就了他们相同的苦难命运和不同的辛酸经历。作者收入本书中的快板诗《新旧社会两重天》就是自身经历的真实写照,曾以《艺人痛苦从此告终》为题,发表在1950年2月10日《山西日报》的文艺副刊上。编者还特地加了如下按语:“这篇文章,虽在形式上表现得不够活泼,但它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描写过去旧艺人的痛苦生活,可谓深刻‘到家’,若非过来人,是极难想象出来的。”不久,这篇文章又重载于《北京戏曲报》上。这次收入本书中时,作者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就其自身情况而言,20世纪50年代初就能写出这样的作品,说明作者在文化学习上是很下功夫的。

从农村到城市,从战火纷飞到和平建设,大环境变了,工作生活条件改善了,作者自学文化更加勤奋、“制度化”了。不管多忙多累,他每天从不间断写日记,连续八年写了满满一大箱。苦练文化基本功结出了喜人的甜果,万万没想到也结下了难咽的苦果。在动乱年代里,作者成了重灾户,日记被查抄。一些受极“左”思潮影响的领导人,抓住日记中的只言片语,断章取义,竟把他打成“反党分子”。作者受到一连串的打击,撤职降级,开除党籍,遣返原籍,下放十年。这位性格坚强开朗的人,真是泰山压顶不弯腰,他没有怨天尤人,一蹶不振,依然立志要面壁读书,深钻业务,迈开新步,再创佳绩。

“四人帮”倒了,冤案昭雪了,作者满面春风地来我家串门,爱读书的老习未改,三句话离不开本行,看到书架上放着新出版的马连良、盖叫天、裘盛戎等七位京剧泰斗的传记丛书,喜出望外,如获至宝,一股脑都借走了。读书兴趣之浓不减当年。

生活在作者身边的小孙女非常热爱爷爷,出语喜人地说:“爷爷的最大缺点就是爱看书。”老人听了爽朗地哈哈大笑。

埋头勤思考,挥笔又著书,洋洋数万言,显出真功夫。《戏剧生涯漫忆》中的不少文章,如《歌颂幸福晚年》、《知足歌》写得朗朗上口,合辙押韵,情真意切,搬上舞台说唱,定能获得掌声。这里摘抄一小段,供品赏:

每逢节假日,来个合家欢。

老伴总指挥,全家齐动员。

锅碗瓢勺响,餐桌已摆满。

鸡鸭鱼和肉,味香色更鲜。

外孙喊姥姥,孙儿把爷搀。

二老坐上席,老少围一圈。

女婿给斟酒,儿子把菜添。

姑娘端上汤,媳妇奉上饭。

筷舞杯盘闹,举家笑开颜。

享尽天伦乐,真是活神仙。

幸逢此盛世,才会有今天!

本书里的《三凤求凰》,是一个传统剧目,作者认为,原剧本剧情虽曲折感人,但语言情节粗糙。经过他逐字逐句反复修改,去粗取精,推陈出新,改后的剧本面目一新,全面升华。场次紧凑,主题突出,矛盾交错,情节起伏,唱词优雅。作者谦虚地说,虽精心修改,远不能说已经尽善尽美,还需要在演出的实践中不断深加工。

伏案著书的作者已是86岁高龄的白发老人,但他依然红光满面,笑容可掬,热情奔放,思维敏捷,步履轻快。看到作者的健康体魄,使我想起了古代史学家司马迁的名言“神不用则废,用之则振”。看来勤奋学习,著书立说也是一个重要的长寿秘诀,作者的经历也证实了“用进废退”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健身规律。

本书作者是与我同年参加工作的老战友,也是在社会大学里几十年尚未毕业的老同学。他精益求精钻研戏剧艺术的敬业精神,孜孜不倦永不停步的勤学上进精神,坦荡无私不计个人恩怨得失的高尚道德情操,是值得敬佩和学习的。为表达真实无华的情感,最后再赋诗一首敬献给老战友:

风华正茂抵并州,高歌猛进争上游。

一心奉献无所取,岁月染白少年头!

平凡无悔近夕阳,坦荡清廉扫千愁。

百花齐放舞台新,辛勤耕耘孺子牛。

银发老人喜出书,余热生辉照金秋。

王振中

2010年5月

同类推荐
  •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真实形象地描述了1932年至1935年间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建立川陕苏区、发展壮大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最后迎接中央红军并进行战略转移、北上抗日的全过程,本书以纪实的笔法。满怀深情地颂扬了红四方面军的丰功伟绩,生动有力地刻画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伟大红军精神
  • 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本书成功地塑造了真正爱民为民,奉献牺牲自己的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朴实亲民的形象。王瑛同志生前任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2006年7月被确诊患肺癌晚期,仍坚守工作岗位。2008年11月27日病情恶化,在送往医院救治途中不幸去世,年仅47岁。参加工作27年来,王瑛同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忠实履行职责,热情服务群众,坚持艰苦奋斗,保持清正廉洁,做出了突出成绩。
  • 中国高考报告

    中国高考报告

    每年的中国大学考试就像一场战争,参加的人数和激烈程度是全世界罕见的,一个叫何建明的作家写的一部《中国高考报告》详尽记录了这个高考大国的高考实景。读后对中国的当代教育会有更多的认识。
  •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2011年3月1日,一名普通的调查记者通过微博,让我们看到了大山深处那些因为上学路远无法回家吃饭,必须忍受饥饿的孩子,并大声疾呼:孩子们需要一份“免费午餐”!一夜之间,无数像你我一样善良的人们,用网络时代特有的方式,为山区孩子送去一份份热腾腾的午餐。看似普通的献爱心活动,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冰冷的电子屏幕背后,还有一颗颗炙热的心,和对我们深爱着的这个国家的呵护之情。所以,请停止抱怨,用行动改变中国。翻开本书,见证您的一份爱心,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免于饥饿,快乐成长。
  • 国旗阿妈啦

    国旗阿妈啦

    仁曲珍是一位深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藏族老人,在四十五年的时间里,这位老共产党员每天执著地将五星红旗在自己的院中挂起来,成为边陲山村一道美丽的风景。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知道老人的事迹后,都给予了关注与关怀。《国旗阿妈啦》的作者杨年华深入老人所在的樟木镇帮村采访、拍摄,对老人的人生故事进行了解,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升旗行为进行探寻,最终写成本书。《国旗阿妈啦》以老人一生的坎坷经历,尤其作为旧农奴,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生活、尊严上的翻天覆地变化为核心,以老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描写对象,进而将镜头拉远,焦点扩大到老人所在的一个村、一个镇的数十年发展。
热门推荐
  • 从良公子傻金枝

    从良公子傻金枝

    小白领蒋涵离会见情敌时,被一道天雷劈成了糊状物,什么?劈错了?好吧,那就回到古代去享福!一纸浮名,不过是水月镜花。人生苦短,到不如纵情吟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让你没命回去哭!我蒋涵离阎王殿有靠山,金銮殿有太后,想压我?别说门,窗户也没有!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侯门毒妃

    侯门毒妃

    夫妻五年,她为他付出所有,他却在她难产之时,和她的嫡姐洞房花烛!一尸两命,含恨而终,真相浮现,原来她竟在谎言中生活了八年!她发誓,若有来生,她定让这些负她害她的人血债血偿!“安宁愿终身不嫁,也不愿嫁璃王为妃!”金銮殿上,她当众拒婚,震惊四座,所有人都傻了眼!重生回到六年前,同样的事情,她已不是原来的她!侯门深宅,后母狠毒,姐妹伪善。刁难,暗杀,陷害接踵而至,她一一化解!明枪,暗箭,毒计扑面而来,她毫无畏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属于她的东西,她要全部夺回来!这一世,她愿做恶女,亲手将他们一个个送上绝路!
  • 位面地主婆

    位面地主婆

    曾二姑娘穿越在落魄书香之家,上有祖母继母和大哥,下有缺衣少食的十二个弟妹。她利用穿越位面金手指致富,曾家成为了本朝世家,弟妹各有了好的归宿,甚至,间接影响了整个时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萌萌盗爱腹黑大神

    萌萌盗爱腹黑大神

    当萌妞对上腹黑大神时他们会产生什么火花?王萌萌不知道别人,她只觉得自己掉进了狐狸窝,被一只狡猾又腹黑的大狐狸逮住了……简单版:这是一本游戏小白榜上游戏大神粗腿而衍生的故事小夏的读者群141606849
  • 巴顿奇幻事件录

    巴顿奇幻事件录

    初版:吸血鬼扎克在巴顿市中的生活。二版:吸血鬼带着一群非人在巴顿市中的生活。三版:巴顿市中混入了奇怪的东西。终版:巴顿异族大爆料。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音乐小品欣赏》主要内容包括:G弦上的咏叹调、皇家焰火音乐、小夜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小步舞曲、土耳其进行曲、小夜曲、G大调小步舞曲、哀格蒙特序曲、致爱丽丝、D大调军队进行曲、邀舞、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 汉魏六朝诗鉴赏

    汉魏六朝诗鉴赏

    该书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
  • 星核斗天

    星核斗天

    “什么,你说道德经没用。”“我告诉你,用什么东西跟我换我都不换。”秦天如是说,他发现道德经不在只是一篇古文那么简单……地球青年秦天来到了星核世界,觉醒原核,他发现人们都是一个原核,而他自己却身负两个原核……煅经骨,九星圆,真核动,神冲天。这是一个异常残酷的世界,异常凶险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世界,人类修炼,排山倒海,崩山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