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1700000001

第1章 教育没有情爱,就如无水之池(1)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苏霍姆林斯基

【学海泛舟】

苏霍姆林斯基,数十年如一日在教育一线奋战的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把全部心血倾注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上。“我的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热爱孩子。”他的这种情感给予了所有的孩子,因为在他的教育理念中,每一个孩子都是希望,只要教师们不让学生感到他们是无用的,假以时日,这些孩子都能成为有用的人。

在他《给教师的建议》中,有这样一条:我建议你,年轻的朋友,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它是很容易被摧折,被晒枯,被不信任的毒药摧残致死的。所谓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的完满的精神生活,这首先是意味着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儿童信任你,因为你是教师、导师和人性的榜样。你必须严格地、坚持的关心儿童,毫不妥协地反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中那种对儿童漠不关心、冷酷无情的现象。

他认为:“每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为了这样的教育事业,他毕其一生致力于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的学生不为分数而奋斗,只因好奇而求知,因求知而快乐。如果说,当今时代这还只是一个理想,那么苏霍姆林斯基早在二十世纪初中期就已将理想变为现实。

他坚持用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和学校管理。在他领导的学校,他制定了既严格又人性化的纪律: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不允许低年级学生一天在室内进行3小时以上的脑力劳动,不允许12~15岁的少年每天(除在校上五六个小时课以外)花四五个小时做家庭作业。他认为,过重的作业负担“会催残少年,使他的健康终生遭受不良影响,会损坏他的美,使脊柱弯曲、胸廓狭窄、眼睛近视。”

此外,他还重视情感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他的教育中,对人的同情心,与对祖国的热爱、对邪恶势力的仇恨,是自然融合在一起的。而且他特别重视儿童期的情感教育与道德教育,因为“在这个年龄,他们对人的苦难、不幸、烦恼和孤单特别敏感。”

他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科学指导教育、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至今仍无愧于教育思想中的瑰宝。而一切的教育思想,无非都是要达成一个最质朴的目的——“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何其单纯,却又何其艰难的教育理想啊!

幸福的孩子都是一样的,他们为自己的存在感到骄傲;不幸的孩子虽说各有各的不幸,但深究根源,却都是由于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无望、没有信心。而这种自尊感与骄傲感,恰恰掌握在教师和家长的育人理念中。如果我们从孩子进学校的第一天起,懂得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们身上所有好的品质与能力,就足以呵护、保持他们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作为“教育思想的泰斗”,并不在于他有多么巧妙的育人招数,而仅仅在于他一切教育行为的出发点都是要爱护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希望。

【智慧心语】

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苏霍姆林斯基对于教育的热诚打动了世界上无数的人,他博爱宽广的胸襟成就了帕夫雷什中学的神奇,那里的孩子们各有所长、各得其乐,因为苏霍姆林斯基将教师的使命界定为:“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选择一条生活道路,不仅有一块够吃的面包,而且能获得生活的欢乐,有自尊感。”一位老师的崇高不在于他懂得爱学生,而在于他用行动表达着对每一个学生的关切与热爱,尤其是对那些有缺陷或表现很差的学生。

他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一位教育学家的信念将是莘莘学子们最闪烁的希望。他说:“医生总是专注于研究病人的机体,找出疾病的根源,以便着手进行治疗。教师的事业也应如此。面对学习困难或表现不好的学生,首先应当仔细耐心地研究儿童的智力情感和道德发展的规律,找出原因,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自尊与偏好的教育措施。”任何一位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医生都不会对病人说:“你的病是治不好的,你的未来毫无希望。”教育的事业也崇尚人道精神。但在教师行业中总有一些教师每天都让儿童感觉到,甚至直接告知儿童,他是一个毫无希望的人。这是无法容忍的。教育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于,要使孩子感到自己是一个够格的、有希望的人,要使他体验到一种生活的乐趣、求知的乐趣和创造的乐趣。”

“从我经手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正是在告知我们的教师家长,模范生固然让人称赞,但并不足以否定那些与众不同的孩子,他们身上所独有的光芒更需要我们的教育者和家长们来发现和欣赏,并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

自尊是每一个孩子生活成功的关键。真正关心孩子成长的师长才能呵护孩子的自尊,保证他们每天在校园里可以心情愉悦、挺胸阔步。越是那些内心脆弱、没有突出优点的孩子,老师们越是需要给予敏感的关照,对他们需要特别的耐心与爱心,甚至不要有一句话、一个手势使得这些儿童感到老师对他的前途不抱希望。当您难以克制自己对于“差生”的不满情绪时,请您想想陶行知先生的话: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教育根植于爱。——鲁迅

【学海泛舟】

鲁迅是国民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一生立志改造“国民性”、“启发民智”。他的这个宏伟志向,注定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思想家。1918年,他发表了《狂人日记》,堪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之作,不仅在现代中国文学史都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作品结尾所发出的一声最为沉痛愤懑的呼喊——“救救孩子”——也开启了一个有关启蒙与教育的重大话题。

1919年,正当五四新文化运动处于高潮,鲁迅发表了著名的社会评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虽然说的是做“父亲”的原则,但实际上核心的问题正是教育。在这篇文章中,鲁迅明确地提出了一个“幼本位”的主张,即,要把孩子放在“本位”,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从孩子出发。

传统中国的伦理思想中,父母总认为自己对孩子有养育之“恩”,孝大于天。在鲁迅看来,这种思想是愚昧的,家长对孩子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爱”,只有把“有恩”的心态转变成为“爱”,父母才能以“健全的思想、尽心的教育、完全的解放”来养育子女。因为“有恩”的心态总是将父母与子女放在不平等的位置,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深深的内疚感,从而磨灭孩子生而具有的“好奇心”与“自由精神”。与之对立的是,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是出于全身心的爱,甚至就能放下长辈的架子,在需要的时候做出退步,“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孩子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这就是他在那个时代提出来的全新的育人理念。

此外,鲁迅还针对中国长时期强调的“师道尊严”提出,师生之间也应该建立“平等关系”,要求老师对学生应该“和蔼若朋友”。他说:“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鲁迅曾为当时所谓的“教育”忧心感喟,他说:“我们是忘却了自己曾为孩子的时候的情形了,将他们看作一个蠢才,什么都不放在眼里。”

之后不久,鲁迅在北京师范大做了一次题为《未有天才之前》的演讲。表面看,他谈论的是文艺问题,是“天才”的期待与培养问题,而事实上,仍是青少年教育问题。

鲁迅演讲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那些培育“天才”的父母教师们克尽其力、坚苦卓绝地做好培育、爱护“天才”的工作。他的基本观点是:没有好的泥土,不可能培育出好的花朵。父母老师们要为年轻一代的成长提供肥沃的、适宜成长的土壤。

这好的“泥土”究竟该怎样的呢?他认为,至为重要的便是要爱护青少年,不要怕他们幼稚,不要责怪他们无知,更不要动辄打击以至扼杀他们。“幼稚,尤其没有什么可羞,幼稚是会生长,会成熟的,只不要衰老,腐败,就好。倘说待到纯熟了才可以动手,即便是村妇也不至于这样蠢。她的孩子学走路,即使跌倒了,她决不至于叫孩子从此躺在床上,待到学会了走法再下地面来的。”正是因为幼稚,才更需要成人的爱护与教导。

【智慧心语】

同类推荐
  • 不一样的奋斗

    不一样的奋斗

    行走人生,不可或缺的智慧启迪,走向成功,独辟蹊径的奋斗指南。成功就像走路,前路不通的时候,停下来看清路况,你会发现,希望就在转角处。奋斗就是不停拼搏,永远不放弃希望,即使跌倒一万次,也要有一万零一次站起来的勇气,但奋斗不是稀里糊涂地努力,奋斗也应独辟蹊径。
  • 抛弃性格缺陷

    抛弃性格缺陷

    青少年不得不看的励志书。每个人都是性格的美容师,抛弃性格缺陷,展现完美自我。2011最潮性格说明书,洞察你想知道的一切。让自卑、怯懦、孤僻、狂傲……见鬼去吧。
  • 情感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情感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一眼看透人心

    一眼看透人心

    本书内容涉及广泛,从人的外在形象,生活习惯,穿着喜好等多个方面进行观察,从而看透人的内心世界。读完此书,读者会从中学到很多看人技巧,这些识人技巧,将如清亮的河水,洗亮你的眼睛,使你具有一双雪亮的、能一眼看透人内心深处的眼睛,为广大的读者朋友在识别人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 遇见最真的自己,唤醒灵性的那朵花

    遇见最真的自己,唤醒灵性的那朵花

    生命究竟为了什么?人类对生命的两大疑惑,一个是起源处,一个是归宿感。往往,我们以不停地行动来麻痹自己,想把这两个扑朔迷离的黑洞谜团抛诸脑后,不想来处也不想去处。生命呈现出奔跑跳跃的质感,却忽略了内心的定静。这是一本心灵治愈书,是都市心灵修行的指南。它将告诉我们,如何以定静的心思,拆穿世俗的幻相,赎回灵魂深处的力量。如果,你还在为自己的情绪空洞得不到救赎而痛苦。如果,你还在为亲密关系的去向而忧心。如果,你在为选择或者得失而苦恼。那么,让我们收敛起浮躁,翻开这本灵修书。学会内省,学会定静,向宇宙的最高层赎回智慧和力量。找到真我,找到灵性。只要能够参悟灵修,我们就一定会找到那个心想事成的自己。
热门推荐
  • 黄药师

    黄药师

    黄药师纵横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射雕英雄传的前传,属于黄药师的传奇。
  • 爱宠倒追妻

    爱宠倒追妻

    “慕筱,你给我滚!”他冰冷的声音,带着无情的字眼,将少女所有的梦都打碎了。他们本是青梅竹马,本该两小无猜,奈何从第一次见面开始,她总是追逐的那一个。一颗玻璃般纯粹的心,无怨无悔的追逐,恋了十五年,追了十五年,她却从来都不知道,原来那人是那样的厌恶自己!“瑾哥哥,我恨你!”一颗玻璃心破碎,她决绝的冲出门外,却从未曾想过,原来因为自己的错爱,她受到的惩罚有那么重!失去太多,身心俱疲的她涣然醒悟,她才知道原来自己错的离谱!累了,卷了,想要放弃了,可是那人却如天神般降临,用从未有过的深情看着她:“筱筱,嫁给我,让我照顾你!”只是物是人非,她没有力气再爱了……注:此文男主是专情,痴情的绝世好男人,女主甜美,善良,此文乃披着虐文外衣下的宠文,喜欢的亲们,欢迎收藏,~\(≧▽≦)/~啦啦啦
  • 重生之万界称尊

    重生之万界称尊

    重生混沌历经百战终于成就至高无上。可是一切真的那么简单吗?洪荒真的是尽头吗,那洪荒的尽头又是什么呢,那无尽的轮回深处到底演绎着一个什么故事。
  • 包容与舍得的人生经营课

    包容与舍得的人生经营课

    忙碌的现代人,常常被工作、被生活、被感情所烦扰,甚至奴役,似乎人生的不如意愈来愈多,而留给幸福与成功的空间则越来越狭小。真是如此吗?不尽然。事实上,现代人往往是被自己的心困住的。欲望太多,计较的太多,对人对事不够包容,得失荣辱看得太重,舍不得,放不下,看不开,容不得,成为我们追求幸福和成功的最大障碍。
  • 昆虫记:圆网蛛的电线报(第9卷)

    昆虫记:圆网蛛的电线报(第9卷)

    中国唯一全译插图本跨越两个世纪的传世经典献给所有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读者它们捕猎、相爱、生儿育女,它们诈取、被杀、朝生夕死……昆虫的世界从不绝望,它们永远生机勃勃。卷九:圆网蛛的电线,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狼蛛、圆网蛛和蝎子等昆虫为了生存不懈努力的画面,证明人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昆虫吃东西是为了活下去,而我们人类中的一部分人,活着的目的只是为了吃东西。——法布尔《昆虫记第九卷: 圆网蛛的电线报》
  • 野人踪迹(走进科学)

    野人踪迹(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奸妃

    奸妃

    她是人们口中狐媚惑主的“奸妃”,她是后宫翻云覆雨的幕后推手,她被迫受宠却又主动下堂。一个样貌平凡的女子如何能让一位帝王念念不忘?她给了他一个局,一个到了也逃脱不开的局。静静走入这个局,不要带杂念,给诸君看一段故事.
  • 蝶恋花

    蝶恋花

    “他为什么不挽留?只要他开口留我,我就不走。”那声音里满是遗恨。是啊,为什么,里格会吝啬到,一句挽留的话都不肯说。丝走的时候,漫天飘着细雨,里格竟不曾来送。火车开启的瞬间,晶莹的液体自丝眼中流出,落在我手上,烫人的温度。蝴蝶飞不过沧海。世上又有谁,挣得脱命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启迪青少年体验心灵感悟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体验心灵感悟的故事

    成长,是大自然最寻常的奇迹,比如一粒种子可以长成森林。成长,也是人生最朴素的过程,我们从孩童长成大人。榜样们的成长之路,也就是一条通向成功之路,我们只要愿意学习与秉承,我们也会成长——像榜样一样成长;像榜样一样成功。可以说,人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自己一定要有一个高品质的人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