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600000004

第4章 发现历史的价值 (1)

第二章 发现历史的价值 (1)

梁启超曾说,史学是所有的学问中比重最大、内容最切要的一个学科,是国民素质的基本,也是爱国之心的源泉。正所谓“鉴于古而知今”,历史的价值,就在于帮助后来人更深入地了解自己。钱穆说,“我总想把我对书所了解的告诉人,那是庄子所谓的与古为徒。”与古为徒,看到的不仅是古人的悲欢离合,也是今天的聚散兴亡。一部《资治通鉴》,毛泽东读了十七遍,历史的洪流,怎能在只言片语中看透说透。

一 历史的份量:世代经营的财富

“历史就是我们的生命”

历史对我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钱穆的回答是:历史就是我们的生命。

“历史是一种经验,是一个生命。更透彻一点讲,历史就是我们的生命。”钱穆在《中国历史精神》一文中将历史与生命划上了约等号。

既然是一个生命,那么属于这个生命的任何一段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如同一个人的少年、中年、老年时期,在他的人生中没有轻重之分。少年的苦闷会带来中年的思索,中年的思索会带来日后的反省、总结……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反思—行动—反思”的回旋上升,每一个环节之间都有承上的果和启下的因。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晚年优秀,就忽略他少年时的无知;同样,也不能因为一个人最后那普通平淡的结局,就否定他人生中的奋斗。

然而,与钱穆同时代的人因为国运不济、倍受侵略的现实,将一切落后的原因都归结到了我们对历史——这个我们一直反复研究、寄予厚望的存在。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历史代表着智慧、文化、兴衰秘密,几乎无所不包。但这种信仰被坚船利炮摧毁之后,因爱生恨,历史反而成了阻碍国家前进的绊脚石。

新文化的倡导者胡适曾专门发表文章说:中国的旧文化的惰性实在大的可怕,……我们肯往前看的人们,应该虚心接受这个科学工艺的世界文化和它背后的精神文明,让那个世界文化和我们的老文化充分自由接触,自由切磋琢磨,借它的朝气锐气来打掉一点我们的老文化的惰性和暮气。如果我们的老文化里真有无价之宝,禁得起外来势力的洗涤冲击的,那一部分不可磨灭的文化将来自然会因这一番科学文化的淘洗而格外的发挥光大的。

为了加强“西化”的力度,胡适不久之后又撰文再次声明:“中国人对于这个问题(中西的文化冲突),曾有三派的主张。一是抵抗西洋文化;二是选择折衷;三是充分西化。我说抵抗西化在今日已成过去,没有人主张了。但所谓‘选择折衷’的议论,看去非常有理,其实骨子里只是一种变相的保守沦。所以我主张全盘的西化,一心一意的走上世界化的路。”

胡适的本意在于鼓励中国大胆地接受世界,但是无意之中为反对历史的人增加了底气。一时间,很多人认为抛弃历史,向西方学习,国家才有未来。加之人们对响遍街巷的“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口号单纯理解为反对历史,历史成了“保守”、“落后”、“封建”、“愚昧”的代名词,受到四面夹击。犹如一个人,因为发现眼前没了路,就彻底否认自己过往的选择和一路曾遇见的风景,而急于从别人那里找寻路的方法。

面对此情此景,钱穆无意做书斋中的闲云野鹤,他说“余岂关门自成其一生乎。此亦时代造成,而余亦岂能背时代而为学者。”于是,钱穆站出来振臂疾呼:“历史是我们的生命!”

钱穆所说的历史和生命,并非一个人的历史,也不是个体的生命,而是一种群体的、人类的人生,即“我们(全部)的人生和生命”,亦即一个民族、国家乃至人类的生命。

“我民族国家已往全部之活动,是为历史。”

“历史只是一件大事,即是我们人类的生命过程。”

中华四千年来的历史犹如一条长河,这长河当中,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悲壮,也有“红桃绿柳垂檐向”的繁华,这些画面的背后,是一张张积攒了悲喜的面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明十七高,清十四朝,哪一天不是有人在成长、婚嫁、生死,将来也会是这样。那些活在过去的人,他们曾和我们一样,或踌躇满志,或黯然伤神,得意时仰天大笑出门去,失意后明朝散发弄扁舟。属于他们的是短短数十年,但是在这短暂生命的明灭之间,汇成了钱穆所说的中华历史,这样一个光芒万丈、长久的、饱满的生命。

对历史的断然否定,如同将那些鲜活的生命和智慧一概否定一样,而我们不过也是这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将来的人可能如我们一样,将一切轻易地抹杀掉。

我们的历史就是这样一种记录着一代代人的一个的有生命的车轮。这个生命过程中有汉唐盛世那样的辉煌,让我们今天更有理由回顾过去,去倾听历史的声音。割裂历史,抛弃以往的经验,这样的举动既缺少理性,更是对生命的妄自菲薄。

历史注脚:

胡适

胡适在1910年考取了庚子赔款第二期的官费生,赴美国留学,在康乃尔大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1914年,胡适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三年后拿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并在那个夏天回国。

接受了西方思想的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他曾经担任北京大学的校长,提倡说话写信都用白话文。解放后,胡适迁居到了台湾,仍在台湾从事文化事业,毕生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

钱穆与胡适

坊间有很多关于钱穆、胡适两人争论老子问题的趣闻,幽默之中反映了两者的尖锐分歧。据说,胡适在北大讲课对于老子的年代问题和钱穆的意见不和,有一次他愤然地说道:“老子又不是我的老子,我哪会有什么成见呢?”不过他的态度还是很客观的。一位同学问他钱先生的说法和他不同,究竟哪一个对,胡适答道:“在大学里,各位教授将各种学说介绍给大家,同学应当自己去选择,看哪一个合乎真理。”

没有传统的民族犹如散沙

曾有人说,好的东西不用保护,自然就会流传下来。言下之意是传统文化如果好的话,就应该经得起任何风吹浪打,只有不好的才会被淘汰掉。这种观点显然高估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因为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并不一定是好的东西,而是实用的东西。尤其是人们在精神上的需要启发和引导,又时常陷入迷惘无知。很多宝贵的精神遗产,在实用主义面前并不讨好,但却对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有很大影响。

孔子感叹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表达自己对周朝仪礼之风的仰慕。当他看到“八佾舞于庭”,忍不住气愤地说:“是可忍孰不可忍。”周朝之礼废,孔子急得捶胸顿足;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从三家分晋开始,也是为了告诉宋朝皇帝要知道做天子的本分。这是历代传下来的为君之道。如果又没天子的威严,就会引来三家分晋这样的诸侯之乱,阻碍天下统一。

无论是孔子还是司马温公,他们都是礼治的倡导者。既然要倡导,可见好的东西并不一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有时候更需要智者有意识地加以引导。钱穆就是这样一个引导者。

在钱穆的时代,“对满清政权之不满意,而影响到对全部历史传统文化不满意。”这已成事实。传统文化受到彻底地质疑,这时钱穆说:“若全部传统文化被推翻,一般人对其国家以往传统之一种共尊共信之心也没有了。”

“以往传统”能够赢得民众共同的尊敬和信仰,这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来源。所谓团结,就是众人齐心协力之意。“齐心”即思想统一、“协力”即行动一致;而“齐心”正是“协力”的基础。凝聚力即指“齐心”的力量,凝聚力的本质就是思想意识的趋同性,或者说是精神追求。惟有整个民族有共同认可共同尊奉的精神追求,才能够将一盘散沙变成一堵坚固的长城。

说到民族的凝聚力,作为中国邻邦的两个国家:日本和韩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凝聚力最强的国家,一个是为了天皇可以切腹的武士道国家,一个是为了支持国货而可以砸掉公务员的非国产车的“泡菜国”,他们在外人眼中都是团结得可怕的民族,又都是两个具有自己的性格和传统的民族。这两个国家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虽然两个大国都积极地向西方学习,但和服韩服还是他们民族的代表。对传统的推崇和由此产生的自豪感、凝聚力,使他们让西方人既敬畏又好奇。

有趣的是,这样两个国家都是受到汉唐文化辐射的国家,他们文化中的精髓都与儒家思想一脉相承。长幼有序、妻贤子孝,这些儒家的纲常在这两国人民的生活中体现得更加明显。传统是他们的凝聚力,而这种传统本来来自中国。现在,中国却要抛弃这种传统,想要建立一个“崭新的国家”,对于我们这样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来说,没有一个共同信仰的传统,很难团结一致,上下齐心。

中国并不缺少传统。从中国的第一本史书《尚书》至今,中国历史没有缺少过记载,更没有出现断代。虽然江山不断更换君主,但他们都遵照前代的传统,继续修史、为政。从井田制到一条鞭法,任何制度的改革都是在前一朝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的。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将传统保存得最好的一个国家。

钱穆认为,中国历史的这种传统与希腊罗马的文明断代是截然不同的,罗马古城中有很多谜底等待后人解答,因为后起的文化与前者没有连续性。但是在我们的传统中,很多道德上、生活上的制度都是有章可循的,追根溯源,可以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我们现在缺少的,是对传统的认可和信任。钱穆举例说:“譬如我们讲考试制度,这当然是我们中国历史上一个传统极悠久的制度,而且此制度之背后,有其最大的一种精神在支撑。但孙中山先生重新提出这一制度来,就不免要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因为清代以后,考试制度在中国人精神上的共尊共信的信念也早已打破了。我们今天要重建考试制度,已经不是单讲制度的问题,而还得要从心理上先从头建设起。换言之,要施行此制度,即先要对此制度有信心。即如在清代两百几十年,哪一天乡试,哪一天会试,从来也没有变更过一天。这就因全国人对此制度,有一个共尊共信心,所以几百年来连一天的日期也都不摇动。这不是制度本身的力量,也不是政治上其他力量所压迫,而是社会上有一种共尊共信的心理力量在支持。当知一切政治,一切制度都如此。”

制度无法建立,民族就会缺少保持团结的秩序,这样的民族是缺少凝聚力的。我们并不是没有传统,但是如今却似有还无,传统等待着从故纸堆中走向普通人的生活。

历史注脚:

钱穆的误解

钱穆在文中说希腊与罗马的文化是断裂的,从客观角度来说,两种文化虽然有区别,但是也并不像钱穆所说的那样,两者之间完全无法理解。罗马帝国兴起之后,基本上继承了希腊的神话传说和多神信仰,在文学和艺术上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在政治方面,罗马采取与希腊不同的统治方式。造成钱穆误解的原因,一方面因为钱穆没有去过希腊罗马的遗迹进行考察,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这位老人深切的爱国之心。

钱穆看辛亥革命

清代的政治,被钱先生认为全没有制度。虽然不能把中国历史都说成专制,但清代的政治是专制的。对于辛亥革命,钱穆在书中说:“满清是推翻了,不过连我们中国的全部历史文化也同样推翻了。这因当时人误认为满清的政治制度,便完全是秦始皇以来的中国旧传统,又误认为此种制度,可以一言蔽之曰帝王的专制,于是因对满清政权之不满意,而影响到对历史上传统政治也一起不满意。因对于历史的传统政治不满意,到对于全部历史传统文化不满意。但若全部传统文化被推翻,一般人对其国家已往传统之一种共尊共信之心也没有了。”

不读历史,莫谈爱国

从人之常情来说,必先“认识”才能产生“情感”。人最亲的是父母,其次是兄弟、夫妇和朋友。喜爱是产生在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的。人会为了他所爱的而奋斗牺牲,人也只会爱他所崇敬、尊重的,人又只会崇敬、尊重他所认识与了解的。想要一个人尊敬上帝,必要先让他相信上帝的存在,并且让他知道上帝可敬可佩的地方,才能让他产生尊敬上帝的心理。对于国家民族,也是如此。

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但他们通常都能得到子女真诚的爱。只有先去深切了解,才会有深切的热爱。如果一个民族对已往的历史无所了知,他们失去的不仅是文化,还有对民族的深厚感情。这样的民族,也就不能真正去奋斗、牺牲,去为了一个光明的前途而努力。

同类推荐
  • 大宋王朝4

    大宋王朝4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蛮书

    蛮书

    中国唐代记述云南地方及民族史的著作。亦名《云南志》、《云南记》、《南夷志》、《云南史记》。唐樊绰撰。全书10卷,记载云南自然地理、城镇、交通、里程、物产,特别是对南诏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云南各民族的生活习俗,作了系统的阐述,是唐代有关云南的专著及研究唐代西南民族历史最重要的著作。
  • 汉朝旧事

    汉朝旧事

    以幽默的方式解说自己眼中的大汉王朝.看过本书的朋友,真诚感谢各位的支持。本书若有不足之处,还望不吝赐教。本着力求精品,不出废品的原则进行创作,汉朝旧事qq讨论群:72625308;汉朝旧事正在修订中...
  • 大清王朝4

    大清王朝4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 历史上群星闪耀的时刻

    历史上群星闪耀的时刻

    本书分为中国篇和外国篇,展述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在那已然褪色的画卷中,将纷乱交错,遥不可及的人与事呈现出来,虽然不尽详述,但也可从中追寻到历史曾经的蛛丝马迹,在未来的方向中偶尔回首过去的沧海桑田。
热门推荐
  • 小神通抢猜灯谜(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小神通抢猜灯谜(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女人这辈子的选修课:离婚何惧

    女人这辈子的选修课:离婚何惧

    恋爱的时候,女人往往用分手要挟男人。而结婚之后,男人往往用离婚威胁女人。风水轮流转,但目的不同。女人的要挟往往是假的,是为了和男人更加靠近;而男人的威胁往往是真的,是为了和女人真的分开。
  • 重生之残女难为

    重生之残女难为

    一朝穿越,身份转变,现世普通女子成为古代名门庶女。掉落悬崖,几乎是粉身碎骨。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她被神医救起。没有什么萍水相逢、路见不平,有的只是刻意的“巧合”。神医世家,相府之后,哪个名衔似乎都是无限荣光,可是,又有谁能够看清那光鲜下的人心斑驳……残就残吧,反正也无所谓了……坐在轮椅上,她坦然异常。和睦相处,本来以为的亲人却总在不着痕迹的利用;遇见倾神,本来以为的良人却原来是邪佞画皮;隐居山野,本来以为的宁静也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身在异世,面临暗涌不断的生活,她又会如何自处?********片段一********“怎么自处?!当然是去死了!估计还能在投胎一个好人家呢!”苏琪很是不屑的看着有些期期艾艾的艾九,表示鄙视。“……你这次来不是来安慰我的吗?”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安慰吗?艾九无语……“不想死是吧?!那就好好活着,不就这么简单的是吗?至于吗?!”……********片段二********“吴公子是吧?不知找在下有何贵干?”主座上的艾九有些疑惑,这人来干什么?“在下吴清。口天吴,三水清。此次是特意慕名而来!”下首那位翩翩一拱手,很是倾城。“……”慕名而来?!不会慕的是她的残疾之名吧?!艾九无语,果然用假名字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片段三*********“你的眼睛虽有旧疾,却早已痊愈,无需如此!”撇了撇对方眼睛上的白布,艾九已经无力吐槽。“嗯。可是我喜欢这样!”白衣男子温和的一点头,轻声说道。“……为什么?”“因为看得见人心!”“……”久久无语,最终憋了半天艾九还是说了一句,“应该是脑袋有毛病吧?这个我治不了,不好意思!下一位!”**********************本文一对一,有些慢热,作者经常抽风,可以无视。简介无能,欲知详情,请点击进入,欢迎吐槽,谢谢支持!
  • 步轻尘

    步轻尘

    地牢里,寒气森森,冰冷阴暗,她蜷缩在铺着一片稻席的石台上,凌乱的长发无力地软在地上,衣袍血迹斑斑。艳阳天下,鼓乐阵阵,隐约传入地牢。她痛彻心肺:今日,她的夫君喜迎新人,新人美如玉。曾经,他爱意横怜地说,她是唯一一个站在他身边,分享他所有荣誉和骄傲的女人。如今,她心如刀绞,不甘和怨恨吞噬了她心底最后一丝爱意!等着吧,你们这些人!总有一天,我要逃出去的,我会活得光芒四射,我会让你追悔莫及……【注】1、别指望封建社会有洁身自好的好男人,好男人是女人改造出来的。2、本文不是悲剧,基调是温馨的,中间小虐。3、作者不会写文案,要是看了三章还不能引起您的兴趣,那就关掉吧!4、收藏、投票、留言,就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推荐筝的第一个穿越文【暖香】文案:是无意中飘入这个时空的一缕绝世浮香,暖暖的,熏人欲醉而不自知。第一卷:云桥或许是穿越女中最平凡的一个,她不会琴棋书画,不会背唐诗宋词,也没有雄心壮志,她只想在这个陌生的时空寻找一份真挚的感情,她只渴望有一个人能全心全意地爱护自己,如此而已。她要的真的不多,可是,那个说会一心一意爱她的男人为什么要背叛她?就在孩子满月的那一天,她才知道原来今天还是“双喜临门”,她夫君的小妾也被大夫诊断出有孕了!可是,她怎么不知道她的夫君还有小妾?打击来得太突然,让她心痛得差点死去。但是,她死了不是便宜那个臭男人了么?既然他已经有了别的女人别的孩子,那就是不要她们母子了。既然如此,她就休了他带着孩子离开好了。她就不信自己两世为人,会养不大孩子。为了怕他看不到,她特意用鸡血将休书写在大堂的墙壁上。毕竟爱过一场,她实在无法忍受他跟别的女人在他们生活过的房间里恩爱,所以她一把火把他们一起住过的小院也烧了……------------------------推荐筝的完结文:《睿敏皇贵妃》一生一世一双人,一个帝王的爱情神话。《暖香》她是飘落异世的一缕绝世浮香,毁灭了一个皇朝,推动了另一个皇朝的建立。《狂颜三嫁》一个强大腹黑的女主一个不小心被人设计怀孕,为宝宝找个爹的荒诞故事。女主强大,办兵工厂,开电影公司,当国家总理,其实心里渴求的不过是一份真挚的感情。◆◆◆◆推荐《引凤阁》精彩好文◆◆◆◆【邪瞳】北棠【傲风】风行烈【驭妖】枫飘雪【步轻尘】李筝【狂状元】雁无痕【简随云】草木多多【朕本红妆】央央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重生之盛世狂妃

    重生之盛世狂妃

    她被剜心而死,一朝重生14岁!怀揣医学宝典,携带灵植空间,契约神秘灵兽,她不再是人人可以欺辱的草包嫡女!大权在握,皇帝也要让三分;富可敌国,天下富豪闪一边;地下女皇,杀手组织定人命!男人?敢在她面前狂,她比他更狂!她发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重生一世,她必将站在这世界的巅峰——睥睨众生!
  • 笠翁对韵(国学启蒙书系列)

    笠翁对韵(国学启蒙书系列)

    《笠翁对韵》,借助国学智慧,成就卓越人生! 千古名篇,美轮美奂;文学瑰宝,锦绣灿烂。无数伟人从这里放飞自己的理想,无数学人从这里开始知识的积淀,更有无数读者在这里陶冶情操,开启自己的智慧人生。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全4册)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全4册)

    晚清犹如危房,轻轻一踹,就会轰然倒塌!面对这危急局势,各色人等,在神州舞台上展开了大PK!李鸿章为洋务运动费尽心机,却为何换来累累骂名?康有为携凛凛杀机高调入京,又被谁逼得仓皇而逃?大头兵袁世凯不学无术,每被弹劾一次就升官一次,岂非怪事?慈禧太后蹬腿之前,因什么纠结得几乎不想咽气?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孙中山真曾落魄得在美国刷盘子?众人你吵我嚷,时光飞逝,历史一不小心滑?了辛亥年!黑暗中,刀出鞘,枪上膛,一场巨变,即将登场!大风云时代,热血横飞,诡计频出,怎一个复杂了得!复杂源于简单,乱变自有头绪,请各位温上一壶热酒——听“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生猛解读一段风云激荡的大历史!
  • ①嗨,我的猫咪

    ①嗨,我的猫咪

    -她是故作乖巧的唐家长女,他是不学无术的傅家大少罹患癌症的老人临行前的安排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友情提示】★★(此文是我的第二篇文,前四十章节,都是废话,不在状态,不推荐看。文行温馨,女主矫情,慎入啊!!)☆☆【我手写文,你心看文,其实是一种幸福,感谢大家】☆☆
  • 穿越兰陵古墓

    穿越兰陵古墓

    她们是曾经的闺密,亲密无间。却因为一次偶然的古墓之旅,让她们来到了一个和她们曾经最熟悉的世界完全不一样的时空,让那些曾经最生硬的史书上的文字变成了最真实的触感。在那个不属于她们的时空里,她们邂逅了各自的爱情,但她们的爱情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阴谋,陷阱,斗争一次次接踵而来,她们要如何去面对。在异时空经历的种种,她们仍然是最真实的自己还是最终走向两端?且看穿越兰陵古墓,带你走进一段不一样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