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600000011

第11章 远近高低看历史 (3)

第三章 远近高低看历史 (3)

汉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唐鉴真东渡,中国的佛教文化以及雕塑等传到日本,大量日本遣唐使如吉备真备、高僧空海、阿倍仲马吕等到中国研习中国的文化。如此,日本的文字、建筑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因此,我们现在也可以参照日本文化来了解中国文化。

二 管中窥豹,于一斑中读历史

经济需要是有限的

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开一个存款凭据,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的利息。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纸券称作“交子”。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它比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

清至解放前,一种介于钱庄与银行之间的旧式金融组织开始出现,城北称为“山西票号”。南帮票号源丰润,曾在新加坡设分号。晋中富商榆次常家的“独慎玉”商号,曾在莫斯科设分号。

“若把中国经济史上种种出自中国人自己发明的方法和制度等,一一罗举,亦足增长国人之自信。”钱穆在讲到中国的经济史时,提到一种国人常有的误解:认为中国历来鄙视经济,也不重视工商业发展,因而中国的经济制度和发展水平必然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要消除这种误解,首先就要明白中国传统对经济问题的主要观点,即是物质经济在整个人生中所占地位如何。

生活需要经济的支撑,但我们对物质经济的需要是有一个限度的。钱穆称此限度是“经济之水准”。倘经济水准超出了必须限度,对人生属于不必需。这种不必需的经济,他称之谓是一种“超水准之经济”。低水准的必需经济,对人生是有其积极价值的,可是不必需的超水准经济,却对人生并无积极价值。不仅如此,甚至可产生一些反作用。因为它只提高了人的欲望,但并不是提高了人生。“领导人生向上者,应非经济,而实别有所在。”钱穆对中国经济观如是总结。

就像现代社会中,物质文明发展到了一个顶峰,所有的东西都极尽人能去做到精致、奢华。有人说“女人的衣柜中永远缺少一件适合自己的衣服”,而男人对车、房、权力的追求也不亚于女性对美丽的物化欲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提到优质的生活,已经变成一种奢侈生活的新说法,越是在追求物质的满足,人内心越容易失衡,所以现代就普遍出现了所谓的“都市症候”。

中国以农立国,农业生产关系到衣食住行,是人生所最必需的。西方的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将生理需求作为最基本。若一个社会脱离了农业,就无法生存,就要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但是马克思注重在工商业方面的研究,在农业方面他没有很深的见解,也就不能“在他的理想社会中”为农业生产作一好好的安排。因为我国近代很多次土地革命,都是共产党人自己摸索出来的。

中国是个大陆农国,物资供应,大体上可以自给自足。也正因为我们在经济需要上易于满足,于是中国历史“很早就轻松地走上了一条人文主义的大道。”所谓人文主义,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各项经济政策,都根据全体人群的生活意义与真实需要来作决定。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生似乎转成追随在经济之后。经济为主,而人生为副,这是一种本末倒置。

正因为我们很容易就自给自足,中国的历史传统在谈及经济问题时,特别注重于“制节谨度”这四个字。钱穆对此的解释是:中国人传统意见是,不能让经济脱离了人生必需而放任其无限发展,以免成为对人生一种无意义的累赘。

既然中国传统社会没有将重点放在发展经济上,而是在于追求人生的提高,艺术品和装饰也就相继发展起来。

“远的如古代商、周之钟鼎、彝器,乃至后代之陶瓷、器皿,丝织、刺绣,莫不精益求精,不在牟利上打算,只在美化上用心。文房四宝,笔精墨良,美纸佳砚,此类属于文人之日常用品,其品质之精美,制作之纤巧,无不远超乎普通一般实用水准之上,而臻于最高的艺术境界。又如中国人的家屋与园亭建筑,以及其屋内陈设,园中布置,乃及道路桥梁等,处处可见中国经济向上多消化在美育观点上,而不放纵牟利上。”

思想上的主张影响了经济制度,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政治史、社会史也可以作为研究经济史的角度;在中国历史的传统与其特殊性当中,中国的经济思想才能够渐渐浮出水面。

历史注脚:

预言资本主义不能幸福

常言“贫而乐,富而好礼”,中国社会的人生标准,主要在求平而乐上。《论语》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20世纪的世界并不穷,人口生育率也不弱,所患只是在不均和不安。钱穆说“若专从经济着眼,一切仍只以经济为主,则此后世界将永远无法得均得安。”由此可见,钱穆并不认为资本主义可以带给人幸福安定,而今天看来,也确实有很多人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感到急躁、不满足。

香港大学生批评香港

2009年,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发表了一篇告全港市民书《为我们社会的未来建言》,其中痛斥了现在香港社会的麻木和不公,文中说:“一场金融海啸,把这个神话(市场经济)拆穿了!我们社会的繁荣富裕,不过是一部分建筑在对落后国家及地区的剥削和压榨之上,一部分则依靠经济泡沫的财富效应来催谷和支撑。地产及金融界的金钱游戏便最明显。它鼓吹无节制的借贷,制造资产会不断增值的假象,诱使普罗市民押下老本,争相高价买入成本其实不高的砖头及随时一文不值的‘公仔纸’。一班房地产大亨、投资银行和基金经理、跨国企业总裁就乘机上下其手,愚民而自肥。但信贷泛滥所造成的经济泡沫,在爆破之后,对这批始作俑者来说影响甚微,受害的反而是社会上大多数踏实工作的人……”

政治,不过是学术的傀儡

中国历史上的传统理想,是由政治来领导社会,由学术来领导政治。而学术则产生于社会下层,不受政府控制,如此一上一下、循环贯通,中国历史才能稳步向前。学术的兴衰和健康与否,关系着社会的盛衰好坏。

追溯古代典籍,可以说中国史上第一个用学术来指导政治的人当属周公。西方哲人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曾对他心目中的政治领袖有一个素描,而周公正基本上符合了柏拉图的理想。他充满智慧,但不是“哲人王”,而是以丞相的身份来管理政治。钱穆说周公是“以一学者哲人身份,来建立了西周一代的政教礼制,奠定了中国此下数千年的优良基础。”

周公主张以礼乐来治理国家,颁布了《周礼》。“尊天、敬德、保民”为核心,是我国“以德治国”的思想之端。孔子称赞周公的主张,并以复兴周公之道为毕生的理想。《论语》中记载:“甚矣!吾衰矣!久矣,我不复梦见周公。”孔子对周公的衷心和仰慕之情溢于言表。在政治上,孔子虽不得意,但他在学术上的影响则是根深蒂固,牢不可破的。可以说中国此后的全部学术史,均以孔子及儒家思想为主干。所以钱穆说,以学术来创立政教制度者,以周公为第一人,而孔子继之。

中国的学术发展很繁荣,但是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历史上少有卢梭、孟德斯鸠式的理论家。是中国的政治学术发展较晚吗?钱穆回答道,中国学术思想不尚空言。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只有坐而言,起而行,才能有真正的价值。若徒言不行,纵然著书立说,也只是纸上加纸,这样的人向为中国人所轻视。“古者言之不出,耻其恭之不逮也。”中国旧传统只言“学术”,或言“学问”,不言“思想”。西方纯思辨的哲学,由言辨逻辑可以无限引申而成一套完整的大系统大理论的人,在中国学术史上几乎绝无仅有。

《论语》开篇便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人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便是孔子对于全部人生的一项提纲挈领的叙述。孔子观察日常人生,然后将为人处世的亲身经验记录下来,这不是纯思想或纯理论的哲学。要领悟这句话的真谛,也需要投身于实际生活中,亲身体验一番,你必真做到“学而时习之”的功夫,才能体验出此心喜悦之情,这是第一步。继此以往,然后“有朋自远方来”,便觉无比快乐,此为第二步。更进而达到“人不知而不愠”的境界,此为第三步。每一步都是层层递进,息息相关。中国人讲学问,无论说知难行易、知易行难还是知行合一,都是将知与行两项连在一起,“知行”两字并重。

有人说,自从周公定礼而孔子阐发之后,中国人的学术便无进步可言。的确,周礼之后,在没有超过它的新思想出现了,但这并不能说明学术没有进步。比如西方人讲宗教,永远是不变的上帝,岂不比中国人讲人文学,更为固步自封,顽固不前吗?中国传统学术所面对的,是一种瞬息万变、把握不定的人事。如舜为孝子,周公亦孝子,闵子骞也是孝子,他们都在不同的环境与不同的对象面前,各自实践孝道。但我们不能因舜行孝道在前,周公在后,便说周公孝得更进步些,也不能说闵子骞又比周公孝得更进步些。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传统学术的一大取向,也因此,钱穆认为,可以将中国的学术分为两大纲,一是心性之学,一是治平之学。心性之学也可说是德性之学,即正心、诚意之学,此属人生修养性情、陶冶人格方面的;治平之学,也可称为史学,这与心性之学同样是一种实践之学。但我们也可说心学是属于修养的,史学与治平之学则是属于实践的。弄清这两种分法,也是我们了解中国学术的一个基础。

我们评价三国时代的曹操与诸葛亮,多不专注重在其事业上,也不专注重在其文章学问上,主要是自此两人之内心境界与德性学养作评判。这样的评判标准,也正是中国学术大传统的主要精神所在。

诸葛亮六出祁山,在功业上并无大成就,但是他对领袖的忠贞,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仁心诚意,备受后人崇拜。当他高卧陇中时,抱膝长吟,自比管、乐,然又只愿“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待刘备三顾草庐,他才决定出山辅佐刘氏。这种自矜与自重,也是后人非常仰慕的。至于曹操,他曾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别人评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尽管他能横槊赋诗,是建安文学之首,又在政治、军事各方面超出同辈中人,很多人说历史上真正的诗人政治家唯属曹孟德与毛润之两位,但是曹操还是备受后世之讥嘲与轻视。

中国人认为,心性修养是著书立说或建功立业的根本,人格德性才是区分高低贵贱的标准。学术绝不是离开了现实生活的清谈,而是与现实密切相关的人生态度。政治背后是学术的知道,学术背后是心性的锤炼,心性的背后是道德的约束。研究中国的政治,既要看到当时的主流学术,又要看到这种学术背后的道德观。

历史注脚:

以博学为荣

同类推荐
  • 煤老板自述30年:煤老板眼中的世道与人生

    煤老板自述30年:煤老板眼中的世道与人生

    煤老板老五用纸和笔记录着自己这个阶层的所思所想、大小事件、艰难险阻以及诸多段子。现在,他将这些私人档案公之于世,让我们有这次前所未有的机会了解煤老板波澜跌宕的人生。
  • 史记一日一得

    史记一日一得

    翻开历史,你会发现,我们的许多故事其实古人早已演绎过!甚至同样的故事我们依然在演绎,依然那么投入,那么有激情。路是人走出来的,开始的时候无疑布满荆棘坎坷,也正因此,我们从没嘲笑过前车之覆,我们鄙夷的是重蹈覆辙!人生不能彩排,你想让你的人生少走一些弯路吗?你想让你的人生演绎得更加精彩吗?亲爱的朋友们,面对着喧嚣的世界,你不妨暂停脚步,倾听一下来自历史的声音;汲取一下司马迁在《史记》中所给予我们的人生智慧!也许,你的人生从此就别有了一番洞天!
  •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大秦王朝1

    大秦王朝1

    大秦王朝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王朝,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王朝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部丛书中,我们立足传统史学,借鉴正史的观点,以期全面解读大秦王朝的历史,给青少年朋友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 中国历史穿越指南

    中国历史穿越指南

    一次别具风味的历史穿越之旅。一部丰富有趣的历史知识通俗读物。作者仿佛一名“穿越时光旅行社”的“特约导游”,以轻松的笔调、有趣的知识带领读者“穿越”到古代中国的一个个朝代,在那些早已逝去的世界里,走访历史事件的发生现场,遇见心仪的历史名人,体验往昔的风土人情,甚至徜徉于古色古香的大城小街上,过一段虚拟的舌尖上的美食时光。全书以新鲜的形式,把历朝历代各别特色的政治制度、人文风俗、服饰时尚、休闲娱乐等等方面的知识,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热门推荐
  • 嫡女疯后

    嫡女疯后

    她本是跨国安保公司的年轻女总裁,却在得到一件稀有的古董妆奁后穿越了,成为大盛朝武丞相秦徇的嫡长女秦听韵,众所周知的傻女,且看她如何颠覆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探索太阳系(自然瞭望书坊)

    探索太阳系(自然瞭望书坊)

    人类是宇宙演化的杰作,宇宙是神秘莫测的存在。当宇宙的精灵与莫测的神秘结合在一起时,便碰撞出无数精彩的篇章。人类对宇宙的解读和探秘跨越了千年,宇宙的面貌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类面前。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本为魔

    仙本为魔

    他拥有修仙界万中无一的龙阳之体,但却没有修仙者必有的灵根,他身为陈家猎头之子,却身体孱弱,招人耻笑。遇到了灵界大魔天尊,拜其为师,修出灵根,少年踏上腥风血雨的霸途,震慑天地的大魔之道。吞虚寿,获灵根,被称魔,却做仙。仙本为魔,傲然天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阴阳师.第二卷

    阴阳师.第二卷

    平安京大旱,藤原师尹的大宅内,又传出侍女夜夜遭人吸血的异闻,一时间人心惶惶。师尹哭求安倍晴明速速解决诡异事件……高僧智兴患怪病连日昏迷,唯有请安倍晴明行泰山府君祭,才能起死回生。然而晴明若行此法,自身恐将陷入险境……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妖夫太腹黑:嚣张大小姐

    妖夫太腹黑:嚣张大小姐

    前世,她是神医,综合实力世界排行前十的高手!东方世家的接班人;为了她们姐妹同生共死的誓言,她自毁于山巅之上。一朝穿越,她成了被东方世家遗弃的大小姐,一个赌约,黑暗帝王的他成了她的面首;一场邂逅,妖魅臣相非她不娶……只不过是看好友的宝宝太可爱,想也偷生个,却遭到腹黑妖夫的追缉。她的古代之旅要不要弄得这么刺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智勇双全

    智勇双全

    本选题是温暖千万人的成功智慧丛书!打造“中国信心”的人生励志装备丛书! 无论寒冬暖春,信心都是力量之源。信心来自我们的内心,来自对自己和他人的肯定与信任,来自对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清醒认识,来自勇往直前的勇气、胆识和锐气。 信心是廉价的,谁都可以有;信心也是无价的,只有你的信心才能解救困境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