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5000000010

第10章 厚黑学智慧全面观(7)

曹髦回宫后,气愤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他不愿坐以待毙,决心奋起反抗。可是他无权无兵,如何斗得过司马氏?臣下劝他先忍一忍,不宜轻举妄动,否则以卵击石,必败无疑。

但曹髦觉得司马昭实在逼人太甚,就算自己忍耐,终难逃噩运,无奈之下,亲自率领僮仆数百人,白宫中鼓噪而出,进攻司马昭。司马昭早就得到消息,曹髦这一举动,正中他的下怀。

曹髦在半途即被杀死。司马氏代魏的条件也就完全成熟了。

公元265年,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帝曹焕,自立为帝,建立西晋。

熟用厚黑:运用厚黑要立足实际

【原文】宗吾曰:“道学先生,厚黑贼也。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从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曹刘之道,故曰:厚黑之贼也。”

【译文】

李宗吾说:“道学的先生们,(其实)是厚黑学的敌人。这些人(平时)似乎很讲究忠信诚实,行为上也好像很是廉洁,大家都很喜欢他们,他们也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但是却不能够达到曹操、刘备的境界,因此说,(他们是)厚黑学的敌人。”

【解析】

厚黑学宣传“厚”与“黑”,便天生要与那些空谈“仁义”的道德家们为敢。中国从前的读书人,一开口便是孔曰、孟曰、诗云、书云之类的话,到了近代也是如此,然而看看明清以来中国的近代史是多么屈辱与悲惨,宗吾先生痛恨表面上的假仁假义,而主张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寻求为人处事或是治理国家之良策。如若不信吾教,那么请试吾刀!

于成龙巧计捉盗贼

清代名臣于成龙在江苏省高邮县为官之际,曾经成功地破获了一起盗窃案件。虽说案件不是很大。但他破案的手法、谋略却常为后人称道。

一日,于成龙正在堂上办公。忽听有人前来报案喊冤,他抬头一看原来是高邮县的一大富豪。于成龙叫他先冷静冷静,慢慢地说。原来这富豪要嫁女儿,准备了许多极为金贵的嫁妆。不料昨晚却来了盗贼,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趁众人不备,偷偷潜入其豪宅,盗走了许多贵重的嫁妆、衣物等贵重物品。

于成龙听完富豪的讲述后,心想:这几个贼人偷走如此多的贵重物品,必定会转移赃物出城。如果把衣物装在包袱里带出太过显眼,易被查出,弄不好他们会把衣服穿在身上逃走!

想到这里,于成龙马上下令将四道城门通通关闭,只留一小城门允许行人进出,并派若干名干练的差役把守城门,检查所有进出之人。同时张贴布告,要求全城居民在家等候官府挨房搜查。于成龙还特别叮嘱那些差役要多注意是否有胖子出现,如若他们多次进出城门的话,要立即拿下。

“胖子?”有的差役还在心中疑惑,为何大人对胖子这样在意呢?

在第二天早上巡查的时候,差役们果然见到两个“胖子”来回进出了城门两次。而且神情慌张。差役们当即将他二人拿下,带回县衙。

二人跪在堂下,大呼:“小人冤枉啊,小人冤枉啊,大人!”

于成龙一拍惊堂木:“大胆窃贼,还不从实招来,来人,把他们俩的衣服脱下来!”

这二人一听要脱衣服,吓得热汗直流,浑身发抖,死死抓住衣服不放,几个差役上前强行脱去他们的外衣,结果发现这两名盗贼里面穿了厚厚的几层女人的衣服。

在事实面前,这两贼人只好低头认罪画押伏法了。

原来果不出于成龙所料,两个盗贼听说官府要逐户搜查,便争着要把赃物转移出去。但发现于成龙只给他们留了一条通往城外的路,无奈之下也只好铤而走险,将嫁妆一件件穿在身上成了“胖子”,打算分批转移赃物,却没想到落入了于成龙早已设好的圈套里。

【点评】

于成龙围城四面,却又敞开一角,示盗贼以生路。其实他故意留条出路,好让盗贼钻进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口袋里。如若换成那些道学家的话,估计能做的便也只是单纯的说教而已,但又有几人能被感化得了呢?不如运用厚黑之术,小试牛刀,惩戒恶人!

厚黑故事

晏婴谏主

晏婴,字平仲,史称晏子。他继父职为卿,历侍四代国君,是齐国继管仲之后的又一名相。晏婴为人刚正不阿,休恤民众,厉行节俭,善于劝谏。他不空谈仁义道德,而是以自己的“厚黑”学问造福国家与百姓。

齐灵公十分爱马,他的马每一匹都养尊处优,过着优裕的生活。其中的一匹马由于多年缺乏运动,过于肥胖而死。灵公十分伤心,要为这匹马举行隆重的葬礼。他命令全体大臣向死马致哀,还要用上好的木材打造成棺材来下葬马匹。众大臣听了,都竭力反对,却没有人可以说服他。

晏子在殿堂之上竟放声大哭起来,齐灵公惊奇地问:“相国怎么哭得如此伤心啊?”

晏子答道:“大王的爱马死了,已令人甚是伤心。现在听说葬礼的仪式竟如此简陋,更是令人难过啊。”

齐灵公问道:“那相国说应如何办才好?”

“我们应该适用国君的葬礼来下葬马匹,用美玉做成棺材,再调动军队,发动百姓。为马建造豪华的坟墓。待出丧那天,让诸多使节在前面开路护送灵柩。然后还要追封这匹马为万户侯,为它建造祠庙,受人供奉。这样,其余的诸侯国也会传遍您爱马的美名的。”

齐灵公听了晏婴的一番话顿时惊出一身冷汗,醒悟过来,连叫“惭愧”,将葬马一事置于一旁了。

一次,景公询问晏子兴国安邦之策,晏子介绍了当年齐桓公时的文治武功,景公深情地缅怀了先祖,也希望自己可以有一番伟大的功业。晏子于是趁机说道:“大王微服出访。考察民情,从这些小事做起,然后再议兴国之计,如何?”景公欣然同意。

君臣二人走出宫廷,来到一片小树林。景公扭头一看,却发现不远处几只野狗正在几堆白骨上跑来跑去。景公感到晦气,想换个地方,一旁的晏子却神色悲伤地站立看,悲叹着说:“可惜这些人生不逢其时,死亦不逢其时啊!”景公面露惊疑之色。晏子接着说:“当年桓公出游,路遇疾病者赏钱治病,饥饿者施以食粮;见百姓过于疲劳则下令轻徭薄役、减免赋税,如果这些人出生在那时可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啊,他们肯定不会挨饿而死,死了之后还暴尸于荒野无人问津。”

景公听了之后,默默无语却心有所悟。回宫之后下令武士们将林中尸骨收敛并加以埋葬,又下令打开国库赈济百姓,减免全国百姓一年的劳役赋税。

从此景公在贤相晏婴的辅佐下,开始兢兢业业地治理齐国。

以黑治黑,请君入瓮

武则天登上皇帝宝座之时,担心会有大臣不服,于是在城门设立“铜匦”,并张贴布告说任何人发现他人有不轨及谋反行为,都可以告密,把告密信扔进铜匦,由专人取出。如果经查属实,那么那些行为不轨或对她不满的大臣便要遭殃,告密者却可封官。

这些告密的人中,属周兴最为狡诈狠毒,他极力罗织他人的罪名,借此官运亨通,做到了石秋官侍郎之职。他还特地豢养了数百名地痞无赖,专门从事告密活动。他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千余字的告密经验,传授亲信。更令人闻风丧胆的,要算周兴制造的刑具了,都别出心裁,让人难忍煎熬。

谁知风水轮流转,由于周兴作恶多端,多人联名一起举报他。武则天得知此事后,派大臣来俊臣处理。

来俊臣知道周兴官运亨通,全凭无耻告密、滥施酷刑所致,要从他嘴里获得口供可着实不易。

于是来俊臣心生一计,决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宴请周兴,与其把酒言欢,席间更是说了他不少美言,还装作谦虚地向周兴请教说:“大人,最近我碰到一件棘手的案子,对犯人种种刑具都用过了,无奈他骨头太硬就是不招。不知大人有何妙计。请不吝赐教!”

周兴一听这话,更是得意,高兴地说:“老弟,此事最容易不过。你可把犯人装进大瓮之中,然后放在火上烘烤,我就不相信犯人不开口招供!”说完,哈哈大笑。

来俊臣一听,拍手称妙,立即吩咐手下取来大瓮,还在四周摆放炭火进行烘烤。周兴被弄得莫名其妙,不知所措。来俊臣神情严肃起来,拿出武则天的敕文大声宣读,然后对周兴做出手势说:“请君入瓮!”

周兴一下子知道自己上了当,哪敢入瓮,乖乖地交待了罪行,此即所谓“以黑治黑”。

无惑厚黑:学习厚黑须持之以恒

【原文】宗吾曰:“无惑呼人之不厚黑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人讲厚黑亦罕矣!吾退而道学先生至矣!吾其道学先生何哉?今夫厚黑之为道,大道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宗吾发明厚黑学者也,使宗吾诲二人厚黑,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宗吾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道学先生将至,思窃圣贤之名而居之侧,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其资质弗若欤?曰:非也。”

【译文】

宗吾说:“不必对那些不厚不黑的人感到疑惑。即使是天底下容易滋生的事物,晒一天,冻十天,也是不能存活生长的。我看到讲厚黑学的人也很少呵!我一退让,道学先生就来了。我比起道学先生来怎么样呢?如今厚黑学作为一门学问,是(走向成功的)宽阔大路,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是学不会的。我是发明厚黑学的那个人,让我去教诲两个人学厚黑学,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一句不漏地听从我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却在心黑想着有道学先生就快要来到,盘算着窃取圣贤的名号。站到道学先生一边去;这样他虽然和前面那个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前者。是他学习的资质不如前者吗?我说:不是啊。”

【解析】

李宗吾先生对“圣人”是怀疑的。对“道学”是批判的,其所创造的“厚黑学”,其实也常有浓厚的反传统的色彩。儒家四书五经,孔孟圣贤之道,有些理论依现在的眼光看,当然是十分“迂腐”的,李宗吾先生也觉得其无助于人们处世谋事,不合时势潮流,便极力反对道学先生的鼓吹布道。他希望人们一心一意学点“厚黑”之道,有助成事立业,甚至还提出了“厚黑救国”的愿望,其苦心是值得我辈赞叹的。

激流勇退以自保

古人有言:“大名之下,难以久居。”名显权重,容易招来祸害。厚黑者懂得“见好就收”,激流勇退以求自保。

勾践十年磨砺,十年教训,立志灭吴,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勾践能够灭吴成功,文种、范蠡功不可没。摆宴庆贺那天,将士们觥等交错,开怀畅饮,兴高采烈。范蠡却注意到勾践脸上并没有多少喜色。

范蠡心中一惊,顿时大悟:“如今伐吴既然已经成功,越王不想功归臣下,已生猜忌之心。这个大王,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可与之同甘共苦的大王了。自己功劳很大,位高权重,越王要对付功臣,自己怕是要首当其冲呀!”他不禁凛然,开始暗暗思索对策。

过了几天,他给越王写了封信,便装上自己的珠宝,带上家属乘船离开了。先耕于海畔,后来又定居陶地经营致富,人称“陶朱公”。

大夫文种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不能见微知著,体察君王之变。仍留在越国,以为可以安享富贵。后来他接到范蠡的信,信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这个人,长得长项鸟喙,只能跟他同患难,不能和他共享乐。您还是赶快离开越国吧!”文种读完,心中恐惧,第二天便称病不去上朝了。

正好有人进谗言说文种要造反,越王便借机赐剑给文种,让他自刎了。

北宋范仲淹也是个懂得“激流勇退”的人物。

宋仁宗年间,为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朝廷任用范仲淹、富弼等实施新政。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他改革的内容触犯了官僚地主阶级的利益,很多人从中加以阻挠破坏。改革尽管在仁宗支持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困难重重,前途十分渺茫。

范仲淹在数次遭到反对派攻击发难后,慎不自安,决定激流勇退。他辞去朝职。出使秋访。

后来改革失败,富弼等人均遭排挤。

【点评】

有句话叫:“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事实上,人生在世。“退”也是极为重要的。所谓“全身而退”,是说懂得“退”方可以”全身”。范蠡久机而作,退至陶地,得以安享富贵,摆脱杀身之祸。范仲淹更是深知自存自保的智蕙,改革尽管是为国为民,虽然有皇帝暂时的支持,范仲淹还是预见到它的失败,既然注定会必败,不如趁早自保,这并不是胆怯之退,而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之退。那样,就算改革失败了,但事败人不败。

厚黑故事

曹操恕陈琳

厚黑者面对自己的敌对者,有机会为自己报仇时,往往出人意料地变为慷慨之举,他不见得是喜欢对方,但为结纳人才,驾驭人才,为他所用故。尤其身处乱世、变世,胜败无常,人才十分重要,甚至可以左右大局,明智者往往千方百计搜罗人才,哪怕那人是自己的对头。

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一开始投在袁绍门下,后来袁绍出兵讨伐曹操,先让陈琳写篇檄文。陈琳即作《为袁绍檄豫州》,把曹氏祖宗三代都骂了一遍。骂曹操的祖父、父亲是贼官污吏,骂曹操是宦官阉竖之后,无德无行,心狠手黑,要图谋篡逆帝位。

曹操凭借官渡一战,大败袁绍,又乘胜攻下冀州。

陈琳被曹兵俘获,押到曹操面前。曹操拿着那篇檄文,对着他说:“陈琳,袁绍是跟我打仗,你为他做檄文,所指的对象也应该是我,骂我就行了!干嘛还出言污辱我的祖父和我父亲?”

陈琳两手一摊说:“为人臣子,为人谋事嘛!我是袁绍的部下,写檄文骂你,当然是骂得越凶越好了!”

曹操的左右都劝曹操把陈琳杀掉。曹操却说了声“既往不咎”便把陈琳放了。陈琳就留在曹军帐中负责文书工作,为曹操所用了。

曹操在三国诸雄中算是很会用人的,虽然为人心黑手也黑,但麾下人才济济。后来他能居于群雄之上,与他不避仇嫌、惟才是举是分不开的,而这一点也应成为厚黑者领导人必备的素质。

居功勿自傲

年羹尧是康熙间进士,能文善武,颇具才干,很受康熙皇帝赏识。

当时清朝虽立国已久,但国土并不安宁,尤其是西北边疆、西藏、青海时常发动叛乱。康熙帝任命年羹尧为四川省的长官,希望他可以戡定叛乱,稳固边境,年羹尧凭他的能力深孚圣意。而此时,他为官还不到十年。

年羹尧在平定西藏叛乱的过程中负责后勤保障,在他的尽职努力下,确保了远征大军的粮饷供应顺畅,而这正是取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如此出色的表现使他于次年被擢升为川、陕两省总督。

同年,青海地区又变乱迭出,朝廷便命年羹尧为主帅率兵平定。年羹尧让每个士兵带上几块木板,一束干草行条。将士们起初都很纳闷,后来入青海之境,遇上大片湿软的沼泽地时,方知主帅用意。

清朝大军顺利过了沼泽地,向叛军发起攻击。叛军根本没料到清军会自沼泽地里杀出,惊慌失措,被杀得不能招架,落荒而败。

由于有勇有谋,能征善战,他的部下都很敬服他,皇帝也对他恩宠有加,赐以高官厚禄。

后来雍正帝继位,因为年羹尧幼时曾住在雍正家,并且为雍正的顺利登基立下大功,所以此时更受信任和器重,年羹尧的家人也受到皇家特别的关照和优待。

同类推荐
  •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分为三篇:第一篇,艺术与审美经验;第二篇,美、美学与哲学问题;第三篇,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等。在该著作中,作者将视角从现象学、存在论拓展到生成论,对艺术、美学与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叉式的研究,并力图展开它们之间的互文性的对话。该著作还涉及艺术、时尚与文学,以及中西思想的语境等诸多方面。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本书作为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聃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为其时诸子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论证了“道”和“德”这两个核心概念,在为政、处世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
  •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是胡适先生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期写成的著作。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写法上摒弃了中国哲学史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写起的传统,直接从《诗经》、老子、孔子讲起。考证先哲生存年代,辩识古人著作真伪,还原先秦诸子本来面目。既不随意藏否,也不轻薄评议古人,言必有据,不作无谓的意气之争,显出作者平和的大家风范。此外,本书考证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递次演进的脉络,可谓“一本书读懂诸子百家”之作。
热门推荐
  • 中国“超级”大学

    中国“超级”大学

    本书作者在十余年大学生与大学教师的生涯中,对当今中国大学的一应信息、数据和知识进行了横向对比、纵向解剖的综合分析和思考。在资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上,充分体现了全面性、真实性、实用性、时新性,加上作者的简要精彩注评,相信能给高三即将高考的学生、大四即将考研的学生、研三即将考博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很好的参考。
  • 大梦仙途

    大梦仙途

    此生缺憾,老骥伏枥,功名利禄,到头成空。黄粱一梦,魂归乡兮……一事无成的老书生杨舟,大梦一场,重回年少,他会怎样选择,让自己的人生不留缺憾?大梦春秋,梦仙大道,道途茫茫,以身渡之。睡神仙,睡神仙,大梦如真是神仙!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妖娆大女人

    妖娆大女人

    冰山男和女强人的爱情故事。生日会上,她喝的酩酊大醉,进错了房间……
  • 怀孕必须注意的365个细节

    怀孕必须注意的365个细节

    情绪是人的反应性心理活动的表现。从性质上说,它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或不确定的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的形成,与一个人的期望值和实现值之间所表现的关系有着密切联系。比如,有一对夫妇,希望很快地顺利怀孕,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如愿,就有可能导致消极的或不确定的情绪状态产生;相反,如果这对夫妇持坦荡、乐观的态度,即使没有及时怀孕,也仍然会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 妙医圣手

    妙医圣手

    一场意外的遭遇,让医学生林阳从此能够看见鬼,并从鬼魂身上获得医术、君子四艺以及武术等等知识和能力!从此,岳飞、吕布、项霸王;苏轼、李白、张仲景……历史上的名鬼甘愿为他效命!他的人生,注定与众不同,精彩万分!针药治人,符箓渡鬼,尽显医者慈悲;以手为笔,沾魂作墨,沟通天地阴阳!这,就是林阳的大道!(欢迎各位书友加群,五志的小黑屋:168330720)
  • 和你在一起,我很高兴

    和你在一起,我很高兴

    A小姐说:“你知道吗?我和你在一起之后,每天都很快乐。”B先生说:“谢谢,你告诉了我我最想要的答案。”和一个人在一起,如果他给你的能量是让你每天都能高兴地起床,每夜都能安心地入睡,做每一件事都充满了动力,对未来满怀期待,那你就没有爱错人。最隽永的感情,永远都不是以爱的名义互相折磨,而是彼此陪伴,成为对方的阳光。和你在一起,我很高兴。”这就是最动听的情话了,没有之一。你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你的朋友影子,也能找到你自己。从过去说到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未来。不管是文章中让你嚎啕大哭的小A,还是让你哈哈大知的小B,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每个人让你明白存在的意义。
  • 西方音乐简史

    西方音乐简史

    该书概括地介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力求简明阐述了各个时期的风格特点和重要作曲家及著名作品。全书分为六卷,如第一卷古代音乐这一阶段的西方音乐的主要事情及整体状况进行了横向的飞类叙述,最后一卷为现代音乐,介绍了20世纪西方音乐的成就及其多分化发展态势。
  • 所罗门王的宝藏

    所罗门王的宝藏

    《所罗门王的宝藏》描述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寻宝故事。故事的叙述人名叫艾伦·夸特梅因,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柯蒂斯爵士和古德上校,并同他们一道寻觅柯蒂斯爵士失踪已久的兄弟,此人已去库库安纳国寻找所罗门王的宝藏。同行的还有他们在当地雇用的仆人昂博帕。一行人穿过极其可怕的沙漠,并且在山顶几乎冻僵,后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目的地。不料,仆人昂博帕的真实身份竟然是当地合法的国王继承入,他依靠众人的帮助,战胜了邪恶的篡位国王。最后,所罗门王的宝藏找到,但狡诈的巫医加古尔设计让他们深陷在地下墓室。在艰难逃脱之后,他们找到柯蒂斯爵士的兄弟,回复到了文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