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400000026

第26章 下篇 儒墨谁是“大功利” (1)

第二章 儒墨谁是“大功利” (1)

利义不相斥,君子并容之

“功利与非功利之区别,不是内容的不同,完全是一个态度的不同。”

“功利”总易于被人理解成为“追名逐利”,其实不然。这个词所包含的更多的是一种实在可得的利益。而利和义总是被并提,如“见利忘义”。和利相比,义应该是更为高尚的精神追求。儒家正是这样,所以梁漱溟先生认为它是非功利的,《论语》里有两句话明白地说明了孔子的态度:

第一句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问道德上该不该做;跟小人谈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没有利可图。

第二句是“放于利而行,多怨。”一个人总是以个人利益为目的而行事的话,难免招致他人的怨恨。

从字面上来看,利和义是截然对立,泾渭分明的,就如君子和小人之别一样,真是如此吗?简单地来说,重在利的可称为功利派,重在义的可称为非功利派,但是不能轻易地从他们的行为上做出判断。其实非功利派是“见利思义”者,就是比功利派多了一个“义”。他们的行为能够产生现实的功用,但是要看是不是合乎义,可见非功利派是一个更高的标准,也就是把行为引向好的方向。

梁漱溟先生说:“功利与非功利之区别,不是内容的不同,完全是一个态度的不同。故富国强兵的论调本是功利派的说话,可是孔子也不一定就不讲,他曾说足食足兵一类的话,因此可见这完全是态度上的区别,与事实并不相干。”若只从内容上看,孟子像一个政论家一样,为君王出谋划策保境安民,不是更为功利吗?但是这种功利是利国利民,有何不可?因此,孟子却是属于非功利派的。

事实上,同样的事情,功利派和非功利派都可以去做,甚至连结果也可能一样。他们的区别仅仅在于一个心态的不同,心中的目标不同。梁漱溟先生说,世间所有一切的问题,仿佛只有两个,一是是非问题,一是利害问题。功利派就是拿利害去解释一切。“是非”是一个趣味的取舍,利害则不然。梁先生所说的“义”是一个广泛的与“利”相对的意思。

举个例子,有个女孩子站在街头卖花。如果她是功利派的,就只会在心中想着:这些花快点卖出去才好,待会儿干了就不新鲜了……成本是多少,卖多少钱才合适……她会紧紧地盯着过往的行人,看谁是她潜在的顾客。看着花渐渐枯萎,心中越来越焦急,因为这是一种损失。如果是非功利派,行为上看起来很相似,但她不会那么焦虑。她会觉得卖花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虽然也要靠卖花来养活自己,但是手里拿着花儿本身就是很美的事情,如果花枯萎了,心里也会触动,但那时一种美学上的感伤。或许对她来说,和陌生的人打交道,每次都是一段奇妙的经历。

可见非功利派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孩懂得现实在何处——花是用来卖钱的,不是只用于自己欣赏,所以她依然站在路边耐心地等待着顾客。只不过她的心里比旁人多了另一个意思,那就是趣味。梁漱溟先生说:“他(孔子)在生活中并没有是非的意思,只是一个趣味的问题,无所谓讲是非善恶,因为正在直觉中,完全是一个以为,并无种种说法,如是非利害等问题。”趣味是一种意味,它涵盖的内容要比是非广泛得多,它是从直觉中出来的,所以说非功利派心中其实连是非都没有,只凭着直觉去行事。

有些人看到那个女孩子在数钱,就会觉得功利、铜臭气,却不问她内心是怎么的想法。前面的卢藏用,隐居终南山,看似不问世事、淡泊名利,其实心中一本账册计算得分厘不差。因此梁先生说:事实上不管他像功利派的也好,非功利派的也好,只要他态度是一个非功利的态度就对了。反过来说,若他是个功利派的态度,不管事实像不像非功利派,他仍是一个功利派。因为旁人按自己看到的只能去推断“像不像”,很难知道实际中“是不是”,如果不是卢藏用自己成功地走完了“终南捷径”,不知情者恐怕依然会称扬其苏世独立呢。

因此君子只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重在生活本身的趣味,利只是旁人看到的副产品。他不会因为旁人说这是功利的事情而放弃。“君子喻于义”,“义”者,“宜”也,也就是“应该”之意。

两师兄弟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上。走到一处浅滩时,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踟蹰不前。由于她穿着丝绸的罗裙,无法跨步走过浅滩。

“来,小姑娘,我背你过去。”师兄背着少女过了浅滩,然后放下,与师弟继续前行。师弟心内不悦,但是默不作声。回到住处后终于忍不住问道:“男女授受不亲,你为什么要背那个女子呢?”

师兄一愣,继而笑答:“你说的是今天那个女子吗?我早已把她放下了,怎么还在你心上?”

师弟就是在只看到了现实的“利”,因此对师兄的行为存有芥蒂。而师兄则只去做自己当做之事,因此内心坦荡荡。此二人,一者功利派,一者非功利派,截然分明。

世界上,有人因德高而望重,有人却是沽名钓誉。盛名之下,其实存有多少的真实?对于这种问题,非功利派之人总是一笑了之,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当行则行,其余的东西与他何干?

弦外听儒音

一毛不拔:源于墨子学生禽滑厘和杨朱的对话。禽滑厘问道:“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你干不干?”

“天下人的问题,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

禽滑厘又问:“假使能的话,你愿意吗?”

杨朱默不作答。

杨朱贵生、重己,但是并不是自私自利,因为他知道“拔一毛利天下”是一个伪命题,也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就不予回答了。

儒家主大利,墨家太计较

“孔子的唯一重要的态度,就是不计较利害。”

“墨子处处要问一个‘为什么’。”

梁漱溟先生说:孔子的唯一重要的态度,就是不计较利害。这是儒家最显著与人不同的态度。不计利害,指的是不避利害,即人的心并未着眼于“利害”之上,这也是儒墨两家最显著的差别,如下这段话就清楚地说明了这点:

墨子问于儒者曰,“何故为乐?”曰,“乐以为乐也。”墨子曰,“子未我应也。今我问日,‘何故为室?’曰,‘冬避寒焉,夏避暑焉,室以为男女之别也’,则子告我为室之故矣。今我问曰,‘何故为乐?’曰‘乐以为乐也。’是犹曰,‘何故为室?’曰,‘室以为室也。’

儒家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与国人交,止于信。”

儒家只是说一个理想的标准的君臣父子应当是怎样的,而不会去追问为什么。因为在儒家看来,过最理想的生活,是最自然也不过的事情,本当如此,何必再去追问?因此在回答“为什么乐”的问题时,说“乐以为乐”,在回答“为什么要造房子”时也回答,想造房子所以就造了。用董仲舒的话来说,儒家就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在生活中本着“义”而行,也许会带来利益,但是心中不去计较这些。而梁先生说,墨子处处要问一个“为什么”。他还举了个例子:如造一所房子,墨家先要问为什么要造房子,知道了“为什么”,方才知道怎样做。知道房子的用处是“冬避寒焉,夏避暑焉,室以为男女之别”,方才可以知道怎样构造布置始能避风雨寒暑,始能分别男女内外。

墨子的主张看起来很实际,在现实中房子也确实是应当做如此用途的,因此梁先生称之为“应用主义”,或者“实利主义”。如是,世界上的万般事物的价值判断就成为了有用和没用,而没有了美不美。

墨子是主张兼爱非攻的,希望人能够摒弃私念,爱人如己。当时就有人诘难墨子,问道:“即善矣,虽然,岂可用哉?”大家都无私心,彼此相亲相爱,再无战争世界和平自然好得很,然而真的能够实行吗?墨子答道:“用而不可,虽我亦将非之。焉有善而不可用者?”他说如果不能适用,又怎么称得上是“善”呢?好的东西必须要实用才行。墨子还主张节用节葬和非乐,认为进行厚葬、欣赏音乐都是铺张浪费。墨子把生活当作了生存,而不许人去获得更高层次的享受。如吃饭,只有食物够不够,而不管它是否色、香、味俱全,与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要求相差得何其之远。

因此,在梁漱溟先生看来,墨家就是把整个的人生生生打成两段:若处处持这个态度,那么就把时时的生活都化成手段,而全部人生生活都倾欹在外了,不以生活的意味在生活,而把生活作为别的事而生活了。

比如造房子,房子被排除在了生活之外,只作为生活的手段。抱着这样的心态,造房子成为了不得不为之事,带有了勉强的意味,唯一的动力是“先苦后甜”的信念在支撑——“现在苦一些,日后就可以好好享受了”,工作中注意的是劳累和辛苦。而儒家不同,孔子总说“乐以忘忧”。他们不以“是非”去定“善恶”,因在儒家眼里,生活本身就是好的,无所谓有用无用,无论是造房子还是住房子都是一种乐趣,出于一种心态。梁先生说:好善恶恶,实是一个情味,要是去问他为什么好善恶恶,此实不能再下解释,因他的本身不是手段,乃是目的,故不能再问其目的。造房子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也应当是充满情趣的。趣味是生命之最后,也是生命之开头,它没有什么可解释的。

可见墨家的出发点已经和生活相悖了。儒家在大的方面看似很计较,其实这是一种一丝不苟的态度。

孔子说:“居上位而不宽厚,行礼时而不严肃,吊丧时而不悲哀,这种样子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这种对礼的要求就是对人品行的要求,而且之前说过,礼乐本身就是充满趣味的,人能够在仪式中得到乐趣,它的身上体现的是“大利”,是在趣味中潜移默化地教化感染着百姓。这样的生活岂不是要比整日在算盘上计算数字的墨家要有趣得多?很多的礼,如教育一样并不能在短期内就能够看到其实际的用途,但是从长远来看,它是真正有益于人的生活的,所以儒家着眼的是“大利”,而墨家在这方面难免失之偏狭。

弦外听儒音

杨朱的诗意:杨朱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有一次他外出到了一个岔路口,竟然哭了起来,因为他联想到了人生的歧路,心中不禁伤感起来,可见他也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还有一次,他的弟弟出门时穿了身白衣,回来时因为天下雨就换了身黑衣,结果家里的狗没有认出来,朝他狂吠,弟弟气得要打它,杨朱却说:“你不要打它。假设这狗在出外时为白色,回来时却变成了黑色,难道你不同样地感到奇怪吗?”

生活在于当下之趣味

同类推荐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106岁高寿的本焕长老,在清明节前安详化归而去。总结他的一生,刺血写经、燃臂孝母;忘身求法、建寺安僧;弘法利生、行愿大千。世界浮躁,如何静定?生活的节奏那么快,烦恼那么多,如何解脱?对待名利财富,如何看淡、善用?对待生死,如何超脱?本焕长老给了一个答案:看得开,放得下。
热门推荐
  • 痞女杠上九千岁

    痞女杠上九千岁

    简介她被敌人劫持,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不认识她。她被带上瞭望塔,剥光衣服当众羞辱,他冷眼旁观不说,还想亲手射死她!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笔帐,她聂欢记下了!她是镇国大将军的小女儿,因一场政治婚姻嫁给大曜王朝的凯旋侯——邢浩宇。可惜却在一场战役中被敌人杀死,从而迎来一条顽强不屈的生命。聂欢,专门为人编织梦境的科学研究员,一场科学事故将她带到这个男尊女卑的落后时代,她一来便遭遇前所未有的虐待,简直就是小白菜的生活。继母说她不知羞耻被人看光了还有脸活着。大姐告诉她,侯爷娶她只因圣上旨意,根本不存在情谊,侯爷喜欢的其实是她。二姐嘲笑她不知廉耻,抢了别人的丈夫,活该被敌人抓去羞辱。换做其他自尊心强的早就不知道死过多少回了,可她却顽强的活下来,不光活着,还活的风生水起。丈夫既然爱的人不是她,那好办,临走之前拟写一份《休书》,用工整的字体刻在侯府的承重墙上,要想抹去字迹,你得把房子拆了。三年后,她再次回到这里。原本被人弃之如敝的她却成为整个家族的依靠,所有人都要看着她的脸色行事。不爱她的前夫气急败坏的指控她始乱终弃。不光是他,华丽的转变之后,原本声名狼藉的女人竟然成为皇族权贵向往的女神。面对一干男子,某女风轻云淡道:“师傅帮我算过了,我的真命天子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千岁!”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3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3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系列中最值得玩味的经济学新体验,成人与儿童都能读懂的经济小说。书中用小狗皮皮的视角,结合人们日常的经济行为。分析出经济学中最质朴的原理,带你轻松享受阅读之旅。
  • 辛亥革命始末

    辛亥革命始末

    《辛亥革命始末》以辛亥革命为核心事件,讲述从1908年到1912年间的中国历史和社会变迁。本书开始于宣统皇帝登基,结束于南京临时政府北迁。这段时间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人物和事件错综复杂的时期。本书生动通俗的描述了这段严肃、深沉的历史,吸收运用当前史学界发掘掌握的最新资料,抓住其中的主要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这段惊心动魄的革命华章,其中穿插了重要人物的介绍,点缀着有趣的历史细节。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要成就自己先培养习惯

    要成就自己先培养习惯

    其实,习惯的养成与从小所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有关。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过后天培养的,许多习惯是因为经常做一件事而自然形成的,还有一些习惯是人为的、刻意养成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坏习惯也生出了许多“新花样”。例如:酗酒和吸烟,在女性和孩子中间已不罕见;营养过剩造成的肥胖,已成为富裕社会的大问题。许多人已经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坏习惯,可就是无法戒除。其实,要想彻底戒除坏习惯,也并不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除了要有坚定的毅力,还要培养自身的好习惯,要用好习惯来克服坏习惯。
  • 不分上下

    不分上下

    她从一出生就注定是个抬不起头的人,别人可以骄傲的喊爸爸,她却只能卑微的企求那个男人出钱给妈妈治病!八岁那年,她眼睁睁的看着病重的母亲跪在豪宅外面渐渐失去生命,而里面的人无动于衷!十岁那年,她把自己的亲生父亲告上法庭,一跃成为富家女!十五岁那年她终于找到了活着的意义,可是却被人抹杀了她最后的爱!生命终于只余下仇恨!她微笑着把她身边所谓的每一个亲人赶尽杀绝!这样冷血无情的她,二十岁终于成了让人闻风丧胆的人物!她习惯了做强者,可是突来的一场意外竟然让她回到一个未知的朝代!一个不受宠的公主,一场摆明的充满报复的联姻,弱小的公主被推上风尖的顶头、、、、、、、且看一个没有后台的女子如何在古代的强权制度的生存,如何重新开创属于她的天下!_________他从一出生见到的就是死人,他是在死人堆里长大的的,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浴血将军”!这个世上,没有谁是天生冷酷,如果他一睁眼看到的就是杀与被杀,那么就注定了他冷血的性格!他的心之所以还暖着,是因为他还活着!——司图凛他以为他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得到整个天下,到最后,才发现,原来,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得到她!——赤月如果我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休想得到!——东方静你给我听好了,有我在,你就别想统一四国,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东方蕾————————推荐妹妹的恶搞美男多多文,喜欢文的亲儿可以去看哦《一代奸妃》
  • 盖世邪神

    盖世邪神

    ,以强化身体为主,请神助威的御神殿,医术高明,毒术狠辣的奉天派。各门派之间渐有分歧。魔族出动,攻击强悍的圣剑门。在阴错阳差之下,林景辉先是被收入星宇宗门下,接着又意外地成为了参天院的一名普通弟子。参天院为幻灵大陆中最为强大的门派,擅长各系法术。其院主亦正亦邪,笑傲天下。这里有以剑修道,林景辉的异界之旅将从这里开始。天下动乱,一把淘来的古剑带领本为大学生的林景辉穿越异世
  • 7S倍速学习法

    7S倍速学习法

    %开拓你的智力潜能。,青年学生高效能学习最佳读本。北京大学图书馆第一时间馆藏
  • 无极变

    无极变

    从小被一对强大武兽收养的猿天,在养父母的教导下喜欢上修炼、领悟魔武。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