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400000016

第16章 中篇 顺时而为,除去“执”的束缚 (1)

第四章 顺时而为,除去“执”的束缚 (1)

不自觉间陷入的“意必固我”

“公私不是范围的区别,公是顺乎天理之自然,而私则是在天理之自然上多了一点意思。”

梁漱溟先生认为,无私之人,看来只有我的生命,实则所谓人、己都一概包括在内。梁漱溟先生又对“私”与“无私”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公私不是范围的区别,公是顺乎天理之自然,而私则是在天理之自然上多了一点意思,多了一点意思就是要求,就是私,梁漱溟先生称之为“意必固我”。

梁漱溟先生说,意必固我只是个要怎样,一个要求。粗的要怎样不多见,而细的不知不觉的要怎样太多了,以至成为牢固不拔的习惯。

要求就是想当然地觉得别人应该按照自己的习惯走,自己觉得这地方山清水秀,便摒弃他人“穷乡僻壤”的观点。粗的要求可以大到美国在全球,特别是中东地区推行它的民主和人权;可以小到我喜欢吃黄花菜,你就不能觉得它难吃。

由已推人本是好事,但稍有差错便成了“强权主义”,一厢情愿地以为人同己心,人同己理。毕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原子,有自己的运作方式。虽然人心均“仁”,但是每个人的仁都各自有异,不能用自己的尺子去衡量他人。

梁先生还特别指出:大家不要粗看意必固我的意思,以为我并未意必固我,这种不知不觉的意必固我,在我们真是太多,实已成为牢固的习惯而不自觉。人既有仁心,人自然愿意去做好事,但是别人却未必领情,同时自己还觉得委屈,这种以善之名行的恶事确实也不少见。

“乐府双壁”之《孔雀东南飞》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刘兰芝与府门小吏焦仲卿新婚几年,恩爱非常。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同时“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可谓知书达理、才貌俱佳。但是偏偏焦母却说“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坚持要求焦仲卿休妻。懦弱的焦仲卿慑于母威,送刘兰芝回了娘家。焦母还忙着给她儿子介绍对象,“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最后落得焦仲卿夫妇一个举身赴清池,一个自挂东南枝。

焦母正是陷入了意必固我的态度而不自知。她没有理由要害自己唯一的儿子,只是一厢情愿地以为自己所选择的媳妇更能给焦仲卿带来幸福,等她醒悟到自己是在“越俎代庖”时已经晚了,能做的也只是“两家求合葬”。

这种悲剧在中国古代屡见不鲜。爱国诗人陆游有一首爱情词打动了无数陷于热恋却被迫分离的痴男怨女: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写的就是陆母棒打鸳鸯,自己和结发之妻唐婉被迫分离后的相思之情,一寸相思一寸灰,纵然光阴胜金,也难挽回当日之恩爱。这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之上的行为难道还不算是恶吗?原本顺当的生活硬生生地被搅成了一堆乱麻。陆母若知道自己的儿子后半生一直未能忘情于唐婉,不知当作何感慨。

还有很多人以为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别人也必定觊觎,便起了毫无意义的排斥心理,令人贻笑大方。《庄子》里有个这样的故事。

惠子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前去看望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梁国,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恐慌起来,在都城内搜寻庄子搜了整整三天三夜。

庄子见到惠子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 ,你知道吗?鹓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会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会进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会饮用。正在这时一只鹞鹰寻觅到一只腐烂了的老鼠,鹓刚巧从空中飞过,鹞鹰抬头看着鹓,发出一声怒气:‘吓’!如今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怒叱我吗?”

庄子嬉笑怒骂,尖酸刻薄、入木三分地对惠子做了淋漓尽致的嘲讽。道不同不相为谋,你视若珍宝,他人弃如敝履。所以许多人对他人展示自己作品的时候会谦虚地说“敝帚自珍”,在您看来不怎样,我却情有独钟,这才是对彼此的尊重。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退而思之,己之所欲,他人未必喜欢。想当然地把自己的要求放之四海让他人遵守,这就陷入了大“私”之中。要知道,人世间有百媚千娇,并非独你一种。屈原所叹的“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也正是此理。

弦外听儒音

蓝田食鸡子:王蓝田性子很急。有一次吃鸡蛋,他用筷子扎鸡蛋,没有拿到,便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到地上。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鞋齿踩,又没有踩到。愤怒至极,又从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

过而不留,似悲实不悲

“他的一种悲哀的样子,却不是有什么忧放在心里。”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见快乐之难求。谁都想要得一二忘八九,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仁者既然能够生活常好常对,那又应该怎是怎样的呢?他们是不是纵化大浪中也能做到心如止水、不喜亦不惧?

其实不然。仁者有着最为柔嫩的心,比常人更能感触到悲喜之变。梁漱溟先生说:“仁者时常关怀旁的事情,容易有所感受,所以他容易悲,容易哭,容易愁。” 仁者也会有七情六欲,他们的心被外界投入石子的时候也会掀起万层波澜。

《论语》里有好几处写颜渊死后孔子的态度,其中最为激烈的是这两段。

颜渊死了,孔子说:“唉!是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呀!是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呀!”

颜渊死了,子哭得极其悲痛。跟随他的人说:“您悲痛过度了。”孔子说:“我悲痛过度了吗?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过度,又为谁呢?”

“天丧予,天丧予”的哀号,“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的沉痛,不难看出儒雅温厚的孔夫子已是悲痛欲绝。但是心中的哀痛能表现出来,便重新得到了安慰和平复。仁者不同于常人之处就在于他们能够做到过而不留,“他的一种悲哀的样子,却不是有什么忧放在心里,即不是有一个欲念放在心里,所以他的生活也就流畅下去而不滞塞。”

很多人却习惯于把感情“忍”着,梁先生认为忍即是“不仁”,即没有按照生命之理去生活。小孩子往往能够更为快乐,因为他们还不懂得什么是忍。梁漱溟先生说,“小孩比大人哭的时候多,他实在比大人乐的时候多,他哭的时候,有时直是他畅快的时候。因之,他的心无所蕴蓄,一味流畅下去。仁者如小孩一样,他的生活时常在生命之理上,是以时时流畅。”仁原本就是活的,眼泪是一种发泄,是疏通生命淤塞的通道,发泄完了就过去了,所以说仁者并不是没有悲哀,没有忧惧,但是由那种悲哀、忧惧所生的忧伤烦恼他却没有。

庄子的妻子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子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份、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

惠子仍愤愤不平,质问道:“生死之理又如何?”庄子说道:“察其生命之始,而本无生;不仅无生也,而本无形;不仅无形也,而本无气。阴阳交杂在冥茫之间,变而有气,气又变而有形,形又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为死。故人之生死变化,犹如春夏秋冬四时交替也。她虽死了,人仍安然睡在天地巨室之中,而我竟还悲哀地随而哭之,自以为是不通达命运的安排,故止哀而歌了。”

尽管庄子看似超然,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妻子死后是真心地悲痛过的,因悲痛而思考,于是他的心在悲痛与思考中得到了平复。很多人在接受一些残酷现实的时候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陶渊明曾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他人还有余悲,陶渊明心中最初的悲痛已经消于无形,因为他知道一切都会过去,生活还有继续。

而“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则不是这样。他本性情中人,在司马氏的统治之下,却只能以“忍”的方式来表达不满。忍即违心,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这对他的身心伤害极大。《世说新语》里面记载了几件他丧母时发生的事情。

阮籍在下棋时听到母亲去世的噩耗,还坚持没事似地把棋下完,然后饮酒二斗,吐血数升。

阮籍在给母亲出殡时,蒸了一头小肥猪,喝了两斗酒,然后去和母亲诀别,他只说了一句:"完了!"大号一声,随即口吐鲜血,昏厥过去,很久才醒来。

阮籍为母亲服丧期间,在晋文王(司马昭)的宴席上喝酒吃肉。司隶校尉何曾也在座,他对文王说:"您正在以孝治国,而阮籍却在母丧期间出席您的宴会,喝酒吃肉,应该把他流放到偏远的地方,以正风俗教化。"文王说:"嗣宗如此悲伤消沉,你不能分担他的忧愁,为什么还这样说呢?况且服丧时有病,可以喝酒吃肉,这也是符合丧礼的呀!"阮籍依旧在喝酒吃肉,神色自若。

他看似神色自若,实则五内俱焚。梁先生说,仁者的看似悲哀的样子,却不是有什么忧放在心里。因为他把忧伤都泄于外了,情动于中而发于外。阮籍却不是这样,他的伤痛正是是悲哀、忧惧所生的忧伤烦恼。

孔子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以此可推出唯有仁者可以“长处乐”。过而不留,此情此景已成过往了,该尽的心,该尽的情既已于当时倾泻而出,心中再无遗憾,就可以继续满心欢喜地做当下之事,这也就是孔子自己的生活,他所赞赏的生活。

弦外听儒音

《挽歌其三》:晋陶渊明所作。

同类推荐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热门推荐
  • 豪门情缘:恋上甜心女友

    豪门情缘:恋上甜心女友

    他是本城最耀眼的钻石王老五,是显赫的大人物!而她只是一个父母离异的精灵女孩,唯一的礼服还是从淘宝上买来的!一次聚会,他与她意外相逢!爱她时,将她宠到了天上!恨她时,毫不犹豫的践踏她的尊严!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读者文摘精粹版2:放下就会快乐

    读者文摘精粹版2:放下就会快乐

    人的心总是在远方,走的越远离自己的心就越近!人的灵魂总是在天空,登得越高离自己的灵魂也就越近。那么,让心灵去旅行吧!去聆听寒风萧索,细看人生沧桑,——体味世间甜酸苦辣!徘徊在生疏的国度,那里有熟悉而真正的自我。
  • 总裁大人,我不嫁!

    总裁大人,我不嫁!

    沈凌夜皱眉:“江小暖,胸这么小还穿什么胸衣。”江小暖撇嘴:“这么小也没见你没少摸……”******沈凌夜:“江小暖,去做饭。”江小暖:“不做!”沈凌夜:“要么吃饭,要么吃你,自己挑一个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了后不后悔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不看你一定后悔~
  • 超人特异(走进科学)

    超人特异(走进科学)

    《超人特异》内容主要讲述着一群在各个世界生活的人,他们与正常人有所不同,刺激着科学家们去解开它的神秘面纱。
  • 神秘的亡灵日记

    神秘的亡灵日记

    可是,在爸爸死后的第三天,那个日记本又突然出现了爸爸新写下的日记,而且确定是他爸爸的字迹!神秘的亡灵日记。等着勇敢的你走入故事中……,本书是由董恒波编著的《神秘的亡灵日记》,是神探小鹰校园幽默推理小说系列丛书之一,其故事内容如下:红桃2的爸爸在一次车祸中死去了。他生前总是用给儿子写日记的方法来教育红桃2
  • 天降鬼妻

    天降鬼妻

    现今天上什么都掉,什么掉馅饼、掉王妃、掉萌宠的,怎么到了他,就掉干尸了?!沭阳术士木子李,见习道士一个,刚满二十,兼职赶尸,婚配无。某天正辛苦兼职中,一个女子由天而降砸他脑门上,容貌姣好、冰肌玉骨,可是怎么没有气息?!虽说他是一枚道士,按道理鬼怪莫敢近身,可是当一具尸体从他面前突然立起来的时候,他还是被吓得…差点失禁。而这女鬼不知怎的硬要赖上他,这可让他如何是好?孟九九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明明她刚刚还在家研究什么XX大片呢,怎么突然电脑爆炸眼前一黑自己就死了?好死不死,还顺带穿越到一具尸体身上?不是复活…她就是活生生的”女鬼”…怕阳光怕到恶心的女鬼…醒过来第一眼就见到个道士,她可被吓得不轻,怎么,又要让她再死一次?脑子飞速一转,忙抱了小道士的大腿,把以往看八点档电视剧、兼职群头的本领悉数拿了出来,泪眼朦胧装傻充愣,可一不小心喊出口的,怎么就是,“相公,你不认识奴家了吗?”让这本来清心寡欲的小道士,平白捡了个娘子回家…片段:——我是被醉酒的女鬼娘子吓住了的冷萌相公“相公,你说我怎么就觉得脑子里一片浆糊呢?之前我就全无呼吸,前几日我还发现,我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飘起来了!我好久都没飘过了,相公,我是不是鬼啊?”孟九九笑着跑到他身边,歪着脑袋一脸天真地问她夫君。木子李愣了一下,看了她一眼,深思了一会儿道,“难道娘子不知不觉中就修炼成了龟息功?娘子实在厉害!”他顿了顿,又道,“至于睡觉会飘…恩…娘子不是说你家乡女子都喜欢减肥吗,可见你最近减肥真是颇有成效。”“哈哈,相公你不会怕我对吧?”孟九九绕到木子李的身旁,酒气扑鼻,手攀上他的脖子,狡黠一笑。狂躁地揉他墨色般的长发,“相公最好了!”被摧残的某人一脸黑线。“我要是女鬼,肯定会先吃了你!”孟九九揉完木子李的头发,突然奸笑地看向他,“因为这位小相公,看起来分外可口!哈哈。”她呵呵笑起来,但是说者无意听者有意。木子李闻言身躯一抖,僵硬地慢慢转头看正笑得开心的她。而孟九九却丝毫没有察觉到什么异样,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看一看,瞧一瞧,新鲜出炉的女鬼娘子和冷萌的道士相公啊,走过路过的收藏一个吧(本文结局1V1,宠文)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松下幸之助(1894—1989),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你想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日本式管理的精髓,那么最好的入门书就是阅读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哲学。松下幸之助一生共出版了60多种著作,累计达数百万字。他的著作被译成英、法、德、中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书中那些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教出最棒的儿子:男孩教养代表作

    教出最棒的儿子:男孩教养代表作

    查斯特菲尔德勋爵是一位英国上层社会的绅士,他的名字在西方一度成为优雅、博学、高尚、礼仪的代名词。他在儿子菲利普?斯坦霍普还未成年之时,就开始给他写信。在他的这些书信中,几乎是将自己毕生的人生经验和处世感悟,通过深情的教诲和极富文学魅力的灵动笔触,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儿子,并且对儿子在学识、处世、品格、能力、仪表、事业、生活等很多方面提出了非常宝贵的人生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