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400000011

第11章 中篇 人之为人在于"仁" (2)

第一章 人之为人在于"仁" (2)

梁漱溟先生说:凡人没有不仁,即是加入后天也没有法子使他(它)绝灭。仁可以说是和人与生俱来的,那些后天的东西只是将它掩盖住没有机会让它展现。只要活着,仁必然存于人之心中。那些做坏事的人并不是没有仁,而是把那种倾向压抑在心中不愿碰触而已,宁愿让自己麻木,因为稍有碰触就会内疚——“仁心”实在太柔嫩了,阳光雨露皆能触动,初看来是易悲易喜,慢慢积淀才能成就温厚的仁者——而麻木的人总是自欺欺人,选择回避。至于狼孩之类远离了人类社会的人虽然看似近于禽兽,那只是不曾有人将“仁心”唤醒而已。若将狼孩带回社会,假以时日,定然也能看到仁的影像在他的身上显现。

但是,仁的存在只是说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一个仁者而已,是一种向日葵随着太阳转动的倾向。如同一粒种子埋于心之厚土,一直想要破土而出,然后经受风霜雨雪的考验,享受阳光雨露的滋养。但也有可能心中的污垢太重,压得它始终无法萌芽,或者虽然长出了小小的枝叶,很快被外面的诱惑或打击摧残得枝离叶散。如果你能发现自己心中所向也许可以帮它一把,而很多人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心中有这样一粒种子。当然无论怎样摧残,它依然有着生长的愿望,只是不知何时实现。只是站在生命当中的我们偶尔会感到“所有的风都向你吹”的迷茫,那颗原本有着自己目的的柔嫩的心不知会被风吹向何方。

顺着本有的善的倾向去生活,这才是合乎生命之理。生命合乎生命自己顶合适的理,是在生命顶不受妨害的时候,故能合乎生命之理,而直觉始能尽其用。不受妨害并不是说一帆风顺地走完一生,而指的是一种心境,喜怒哀乐均是过客,当喜则喜,当哭则哭,然后归于平静,这就是与心相契合的顶适合的生活,颜回所达到的就是这种境界。

每个人都能触摸到阳光,却难以接近那散发着光和热的太阳。梁漱溟先生说:顶合适的生活不远,可以作到的,就像孔子说的,我欲仁斯仁至矣。现实地说,可以做到只是一个可能性而已,要真的实现却又难得很,因为顶合适就是要求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梁先生解释说:稍微偏出了一丝一毫都算离了轨则,离了中,离开了合乎生命之理,此即所谓违仁也。可见得仁易,臻完美难也。

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违仁是对仁这个标的有所偏离,还谈不上不仁,当然不仁就必定是违仁了。君子既然不可去仁,则须经常保持仁心,虽在一食之间,亦不能去仁。就算在仓促之间,其心亦必在仁。颠沛必于是,在遭遇危险,甚至面临死亡之际,其心亦必在仁。此为君子须臾不可离仁之义。要求这般高,孔子独对颜回如此肯定也就不难理解了,而在评价其他弟子“仁”的时候他便只说“不知”了。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这里的“不知”可以有两种理解:孔子不知道他这三个弟子仁不仁,或者他们并不懂得仁。前一种理解也可以当作是后者的委婉说法。尽管如此,孔子的态度是明确的。子路如在千乘之国——在春秋战国时候,是一个大国——“可使治其赋也”,可以让他当统帅。随时大将之才,但这是他的才能,看不出仁;他说子路是大将之才,前后方都可由他统领。这是他的才能,但与仁无关,求和赤也各有才具,但皆与仁无关。求和赤也都可以成为朝廷的栋梁。但是依然不能看不出他们的仁。

不光对弟子的要求高,孔子也善于自省,他说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意思就是到了垂暮耄耋之时才能完全听从自己心中“仁”的指示,不必理会心中的杂音。这也算是达到庄子笔下神人的境界了,可以来去无待。

孔子尚且如此,对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而言要修成成果岂非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上穷碧落下黄泉?仁既近在咫尺,又似远在天涯。好在无论走向哪里都可以摸摸胸口,确信它会一路相随,并给自己一些信心:我欲仁斯仁至矣!正如曾子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弦外听儒音

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指胸怀宽广;“毅”指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

懂盈缩之道方得永年

“仁就是心境很安畅很柔和很温和的样子;不仁就是不安长很冷硬很干燥的样子。一方面气息是有条理很平稳很随顺,另一面则杂乱无章。”

中国古代很多的哲学家同时也是朴素唯物主义者,除了用阴阳之道来形容世界之变,也喜欢用金木水火土来指代世界的本源,还特别钟情于用水来指代柔、指代生命。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孟子言,人之向善,如水之就下。两派学说,在此异源合流。这种向善,正是仁之所在。

梁漱溟先生说:“仁是真正生命,是活气。” 生命从产生、萌芽、生长、开花、结果,最后归于无,其中无时无刻不是在变化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正是一溪流动的水,只有流动起来才能显示出生机。生命的维持并不是简单的生存,虽然不能肯定动植物在这一过程是否也有生离死别的思考与较量,但无疑人是有的。当人的心灵动起来时,才能用生命这个词来指代。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当一个人万念俱灰的时候,还有多少的能量能从他身上显现出来呢?一个人若是行尸走肉,其生存的价值又何在?心如止水或死水,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止水依然是流动的,只是波澜不惊地去迎接新的事物,死水却真的没了除垢纳新的能力。而心中有仁的人生命就如同有了一股喷泉,帮他洗涤走过的每段经历。

看那参天大树,尽可以高耸入云、开枝散叶,而他的生命却系于一根。虽然深埋于地下,却足以供养那舒展于碧空之中的万千枝叶。有了根,无论是阴霾笼罩、雾霭沉沉,或是狂风大作、暴雨如倾,亦或是骄阳高照、焦土欲裂,树都能把它化为一种历练,一种释放自己生命活力的机遇。这种不是墙头草般无原则的妥协,而是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俯仰万物的姿态。对于人来说,仁就是那份水,通过心之根为生命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仁不仁之不同,乃是活气的不同。仁就是心境很安畅很柔和很温和的样子;不仁就是不安畅很冷硬很干燥的样子……总之,仁的气息是一种朝气,是新鲜的,而反面则是暮气颓唐,是腐旧的。”

仁就是心境很安畅很柔和很温和的样子;不仁就是不安长很冷硬很干燥的样子。一方面气息是有条理很平稳很随顺,另一面则杂乱无章。人生历程上遭遇的每件事,都是在把我们的生命往不同的方向拉去,当人们急躁不安、手足无措的时候就是“不安畅”的时候。如果能够以柔化之,像水一样阻则避、遇坑则填,哪里还会过不去呢?当然,这里的避并不是逃避,而是采取迂回战术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人很习惯于在生活中去总结经验教训,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也容易落入麻木守旧的圈子,毕竟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走过了这段路,就应该把下一次当做新的挑战,做好准备。

在中国历史上能与岳飞的岳家军相媲美的唯有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所创的戚家军。而戚继光之所以能在军事上屡战屡胜,与他在蓟门当小官的时候对《孙子兵法》的钻研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有着一种十分奇特的看书方法——一边看一边批,比如孙子曾经曰过:敌人气焰嚣张,就不要去打(勿击堂堂之阵),戚将军却这样曰:越是气焰嚣张,越是要打!(当以数万之众,堂堂正正,彼来我往,短兵相接)。 孙子还曾经曰过:诈败的敌人,你不要追(佯北勿从),戚将军曰:保持队形,注意警戒,放心去追(收军整队,留人搜瞭,擂鼓追逐)。

倭寇的活动范围多在浙闽沿海一带,惯用重箭、长枪和倭刀作战。浙闽沿海多山陵沼泽,道路崎呕,大部队兵力不易展开,而倭寇又善于设伏,好短兵相接。戚继光针对这一特点,创造了一种新的战斗队形——“鸳鸯阵”。这种以十二人为一作战基本单位的阵形,长短兵器互助结合,可随地形和战斗需要而不断变化。当变成两小阵时称、“两才阵”,左右盾牌手分别随左右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护卫其进攻;当变成三小阵时称“三才阵”,此时,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这种变化了的阵法又称“变鸳鸯阵”。此阵运用灵活机动,正好抑制住了倭寇优势的发挥。戚继光率领“戚家军”,经过“鸳鸯阵”法的演练后,在与倭寇的作战中,每战皆捷。鸳鸯阵可说是来源于《孙子兵法》,而两才阵和三才阵却是戚继光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所做的创新。.

“仁”如水般是具有弹性的,懂得盈缩之道。老子说,刚易毁,柔易保,故柔以制刚。曹操说,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都是这个道理。人在前进的路程中扑面而来的飞沙走石千变万化,百炼钢却难抵绕指柔。正因为心是柔软的,如同打太极一般可以以守为攻,化实为虚,在外面的东西落下的时候总会缓冲的余地,人才能够做到穷则变、便则通。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生命如水入海,去而不返。但一路的跌跌撞撞都能走到最后,享受了江河海湖池溪之随物赋形,生命不也是精彩得很吗?

弦外听儒音

《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明朝那些事儿》

同类推荐
  •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女作家谭天,在沉寂几年后,集自己数年的修学和写《宽霖法师传》《能海上师传》的经验,发力在《持一句佛号?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中,用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四川乐至报国寺主持、四川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93岁高僧昌臻老法师一生修行的展示,告诉我们:切勿外求,回照自心,去掉执着,学会放下,完善人格,烦恼自解,为我们呈现了一条回归心灵家园的路。同时明示我们,在浮躁的当今,回归心灵家园的重要!在不安的2012年,为我们带来一抹清凉。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 古兰经故事

    古兰经故事

    每一位天仙都负责一项专门的工作:吉布利里天仙是真主专门派往先知们那儿的使者;伊斯拉非来天仙专门负责末日来临时对人们进行清算;米卡伊来天仙专门负责宇宙万物;阿兹拉伊来天仙是专门负责掌管死者灵魂的。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 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热门推荐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让孩子生活在鼓励、友爱、稳定和包容之中,做一个冯顺弟一样坚强独立,自尊自爱的母亲,你本身做的一切,就是最好的教育。成就孩子,需要妈妈多久的陪伴?一辈子,也许还不够;一瞬间,也许已足矣。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仙府种田

    仙府种田

    叶凌是一名出身贫寒的采药弟子,无意间得到一个蕴藏仙府的玉佩,从此踏上真正的修仙之路。在这座神奇的仙府里,有一间木屋、几亩灵田,和云雾飘渺的幽谷山巅。一边在修仙界中采药炼丹,一边在仙府里种田,其乐无边。
  • 八十天环游地球记(青少版名著)

    八十天环游地球记(青少版名著)

    《八十天环游地球记》讲述了英国绅士福克先生以两万英镑为赌注同朋友们打赌,只用80天的时间环游地球一周的故事。小说以打赌开头,中间穿插探险故事、异域风情、爱情故事等。情节曲折,扣人心弦。作品形象而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开创了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
  • 10000种说爱你的方式

    10000种说爱你的方式

    一天用一个说爱的方式,足够用上27.4年的时间。一本浪漫情书在手,后半辈子的幸福都有了保证。美国最负盛名的浪漫学导师,6本畅销书的作者,曾访问过50个国家的150座城市,帮助成千上万对情侣修缮改进婚姻的格利高里·哥戴克,用去了43年又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本绝对是值得珍藏的浪漫经典。
  • 古文字学讲义

    古文字学讲义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先生研究古文字学的方法、观点和路径,本书将先生关于治古文字学的数篇论文也一起收录其中,读者可通过这些论文了解先生治学思想的发展和变化(自然,先生关于古文字学方面的观点和看法,当以正式发表者为准)。另外,还收录了先生早年所写的《金文嘏辞释例》及《北狄在前殷文化上的贡献》两篇长文,前者为治金文者不可不读,后者则是先生以文字证史的一篇范文。
  • 影响你一生的北大演讲(大全集)

    影响你一生的北大演讲(大全集)

    本书收录的这些演讲,风格迥异,各具特色,无论哪个年龄段的读者都能从中品读出净化心灵的语言、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它们是拓展视野、获取经验的宝贵资源。
  • 萌系相公

    萌系相公

    别人家的娘子是相夫教子,明梳却是在教夫教子。别人都说红叶斋的女主人风光无限,只有明梳知道她是在为人做牛做马。终于有一天她受够了跑去找她家相公,却看见自家相公一手拄剑很严肃的对她说:“其实,我是一个杀手。”明梳凌乱了,世上怎么会有这么萌的杀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情倾太虚

    情倾太虚

    汗水,一滴又一滴地落到地上。女子衣衫褴褛,白色的中衣已经染红且无法蔽体,那一道又一道的血痕,还有带伤的肌肤,暴露在炎热的空气中。只是女子丝毫不顾鞭打在自己身上的铁鞭,仰起头看着那不远处的四方小亭,一抹不怕死的笑容缓缓溢出。“住手!”不远处的亭中,一声娇呵带着火星儿传来。扬着铁鞭的男子听到,喘了口气,停下了手中的鞭。这七月的天,果真热的燥人……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