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9700000011

第11章 中日文化交流(3)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了宋朝(北宋),接着,赵氏兄弟又用了大约20年的时间,陆续平定了那些地方割据性质的军阀国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其时,在中国的北方,契丹族的辽国(公元916~1125年)并未被北宋征服,而与之对峙。北宋统治者在国内采取文治主义方针,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促进了产业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文化的发达。但在另一方面,北宋王朝又与北方各新兴民族之间不断争战,耗费了数额巨大的军费和防务费,造成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为了确保财源,朝廷不得不采取保护、鼓励对外贸易政策,致使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形成了与都市繁荣和工商业发展互为补充的局面。

许多北宋商人,比如朱仁聪、周文德、周文裔、郑仁德、孙忠、李允等,都曾乘商船多次往返于中日之间,成为当时广为人知的人物。宋朝商人运往日本的贸易物资,主要是棉、绫等丝织品和香料、药材等,其次便是陶瓷器、文具等;日本的输出品主要有砂金、水银、锦、绢、布、扇、刀剑等,大体上与前代相同。

日本自从公元894年决定停派遣唐使之后,采取限制与中国往来的政策,只允许少数僧侣来中国。这样,中国私人商船携带包括书籍在内的“唐物”赴日贸易和日僧访宋所进行的一些文化宗教活动,便成了这一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纽带。

从11世纪中叶起,日本豪商和庄园领主中开始有人向高丽方面派遣贸易船。从12世纪前半叶(南宋初期)开始,这一情况又有所发展,出现了日本商船直接开赴中国进行贸易的趋势。南宋方面指定靠近长江口的明州(宁波)为对日贸易港,日本商船便开始频繁驶人明州。利用商船出海而入宋的日本禅僧也日益增多。

进入镰仓时代(公元1181年日本源氏取代平氏,1193年源赖朝在镰仓开设幕府),日本对外贸易管理权由幕府继承。因为镰仓幕府从一开始就对对外贸易采取比较放任的政策,允许自由贸易,所以日宋间贸易继平氏时代的繁荣期之后又有了很大发展。

宋钱从12世纪中期开始大量输入日本。中国的铜钱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流通于日本的。《东大寺文书》中记载,京都买田地以铜钱额标记价格。南宋孝宗(公元1162~1194年在位)时,日本和高丽的商船每年都要开往明州进行贸易,不光以物换物,更愿意以现钱交易。鉴于宋钱大量流人日本和高丽的情况,宋庆元(宋宁宗赵扩年号)五年(1199年),宋朝政府曾公布法令,严禁把铜钱带到日本和高丽去。

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创立了蒙古帝国。公元1271年,世祖忽必烈(公元1215~1294年)作为中国王朝的继承者建立了元朝。在对外关系上,元世祖曾多次对邻近国家用兵。至元(元世祖年号)十一年(1274年)和十八年(1281年),便曾两次远征日本。这期间,即使因为征战造成两国关系恶化,但彼此间的贸易往来并没有中止。《元史·日本传》中就有日本商船来华贸易的记载。元朝统治者十分关注海外贸易收益,因此欢迎并优待民间贸易。

宋元时期,除了贸易往来,作为文化交流,中日两国间来往最多的还是僧侣。北宋时期,第一个因入宋而知名的僧人是奝然(diaoran)(公元938~1016年)。奝然本是日本东大寺和尚。他是与弟子成算、嘉因等一同搭乘吴越商人陈仁爽的船只人宋的。《宋史·日本传》中写道:“雍熙元年(984年)日本国僧蔚然与其徒五六人浮海而至,献铜器十余事,并本国《职员令》、《王年代纪》各一卷。”宋太宗(赵匡义,公元976~997年在位)曾召见裔然,并赐之以紫衣。宋雍熙(宋太宗年号)二年(985年),奝然随浙江台州宁海县商人郑仁德船回裔。数年后,郑仁德返回时,奝然遗其弟子喜因奉表向太宗致谢,并献上不少当时日本的高级工艺品。表中多有对宋朝皇帝的颂扬及感恩之语,从中也可看出裔然对中国的深情及其精深的汉文造诣。

另一位日本高僧源信(公元942~1017年),从宗教无国界的信念出发,曾委托回国的宋商朱仁聪带回自己撰述的《往生要集》。《往生要集》后被浙江天台山国清寺收存,其教义也受到人们推崇。源信的教义不仅在日本净土宗信仰的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对宋代佛教界的影响也很大。

北宋时代,日本僧侣入京和回国都要搭乘宋人的商船,到了南宋,情况便与北宋不同。引人注目的是此时已有日本船开到中国或漂流到中国。南宋时代,佛教禅宗在江苏、浙江一带十分兴盛。南宋的士大夫乃至皇帝都愿与禅僧结交,以表示自己的儒雅高洁。这一时期,为修习禅宗而人宋的日本僧侣络绎不绝(luoyibujue)。

最早人宋的和尚是东大寺的重源(公元1121~1206年)。重源1167年来到中国,曾去朝拜天台山、育王寺等地,第二年9月与荣西一起回国。回国时,他带回宋版《大藏经》等许多经典以及净土五祖像、十六罗汉像和许多佛具、佛画,并把它们捐赠给了东大寺等寺院。

比重源晚一些入宋的另一位僧人是日本禅宗临济宗的开山祖荣西(公元1141~1215年)。荣西在中国遇到重源,二人同去天台山、育王寺朝拜、修行,并于1168年9月携带天台宗经典60卷回国。荣西还带回茶种,回国后,在传布临济宗的同时,极力向日本传播饮茶风习。荣西于1187年再次人宋,到天台山万年寺学禅。荣西在宋滞留了5年,于1191年回国。回国后,他先在九州普及禅宗,又于1195年在博多营造圣福寺。后下镰仓,住寿福寺,在镰仓武士中发展信徒,并于1202年在京都营造建仁寺,致力于禅宗的普及。

荣西的门人明全(公元1184~1225年)在荣西死后继续主持建仁寺。1223年,明全偕道元等人入宋,住天童山修习曹洞宗,两年后在天童山圆寂。明全死后,道元(公元1200~1253年)继承曹洞宗的正统,师从天重山住持如净,严格修行坐禅。1227年秋,道元辞别如净,携明全遗骨回国。据说在临别时,如净禅师告诫他:不住城邑(yi,城市),不近国王大臣,即使一人或半人也要教化。道元归国后,于1233年在京都山城开兴圣寺。1244年,道元又营造永平寺,全身心致力于弟子的培养,成了日本曹洞宗鼻祖。

荣西的法孙圆尔辨圆(公元1203~1280年)1235年入宋,历访育王寺、天重山、径山(杭州府)诸寺,在径山万寿寺学禅。1214年归国后在博多开崇福寺、承天寺,在京都东南营造东福寺,专事弘布禅宗,成为临济宗东福寺派鼻祖。1280年死后被花园天皇赐“圣一国师”号。圆尔辨圆门下的僧侣大多相继入宋。其弟子无关普门(公元1212一1291年)1251年来到中国,在宋修行达10年之久。归国后居住东福寺,受“大明国师”称号。

南宋时期,与日本僧侣相继人宋学禅的同时,也有不少中国僧侣东渡日本。兰溪道隆(大觉禅师,公元1213~1278年)是第一个把大陆禅宗正式传到日本的中国禅僧。他听说日本的禅宗逐渐兴盛,便于1246年和他的弟子们一同抵达日本,人京都泉涌寺来迎院,传布禅宗。后在该院院主智镜帮助下移居镰仓寿福寺。

这时正值镰仓时代中期,掌权的北条时赖愿意接纳新兴的禅宗,企图使镰仓既为政治中心,也为宗教中心,以便掌握宗教的实权。北条时赖以道隆赴日为良机,支持道隆于1253年在镰仓创建建长寺,道隆因此成了该寺的开山祖师。建长寺是模仿杭州径山禅寺的式样修建的,象征着镰仓禅宗的质的转换。时赖又于1255年招募禅徒,铸造巨钟,由道隆撰写钟铭,署名“建长禅寺住持宋沙门道隆”,据说这是日本有“禅寺”之名的开端。

元代,因为元军征日,在一段时间内,中日间的僧侣往来中断。直至中国僧人一山一宁(公元1247~1317年)去日之后,受其感化影响,来中国的日本僧人才逐渐增多。一山一宁是普陀山的高僧,1299年(元大德三年)受任元成宗(铁穆耳,公元1294~1307年在位)的外交使节,持国书赴日,最初被幕府疑为间谍,禁锢在伊豆修禅寺,后因其高德被赦免。一山一宁长期居住在日本,曾住过镰仓的建长寺、圆觉寺、净智寺、京都的南禅寺等处。其博学多才受到日本上下各阶层人士的尊重和仰慕。一山一宁对日本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影响。

1305年以后,日本僧人人元者骤增。据说1305年一山一宁的弟子龙山德见人元时,有17人同行;t342年赴日僧竺仙梵仙的弟子人元时,也有25人相随;1344年日本僧大拙祖能人元时,有数十人组团同行。此外,单独人元的僧人也有很多。人元日本僧人中,有不少在中国旅居达lO年甚至20年之久,被中国禅寺迎为住持的也不鲜见。

与日本僧人人元相对应,中国的禅僧也相继赴日。其中最负盛名的如清拙正澄(公元1274~1339年)、明极楚俊(公元1262~1336年)、竺仙梵仙(公元1292~1348年)等,都是元朝第一流的高僧。他们抵日后,担任京都、镰仓禅寺的住持,受到朝廷和幕府的尊重与信赖。尤其是清拙正澄,将中国禅林的各种规式移植到日本,对完善日本禅林规则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四节)近代一向日本学习为主的中日文化交流

中国学术界目前对中国历史的分期,一般把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划为近代。这个时期包括了中国清朝晚期和民国初年,而在日本历史上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江户时代末年、明治时代和大正初年。这个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内容同样是丰富多彩的,比起古代有了许多新的特点。如果用一句话加以概括,那就是:此时文化交流的流向,已从古代日本师从中国为主转为中国向日本学习(当然也通过日本学习西方)为主,交流的内容更为广泛,交流的方式更为多样。

这个时期,中国和日本都受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冲击,被迫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发生在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给了日本政治思想界以震动和警示,推动了日本的“开国”和维新思想的形成。鸦片战争失败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日本也于1854年在美国的武力胁迫下,与之订立了《日美亲善条约》,开始了殖民地化的危机。所不同的是,日本通过1868年的明治维新,走上了民族独立和资本主义化的道路。1871年,日本与清政府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把中日关系推上了以条约为基础的新阶段。中日两国互设公使馆、领事馆,互派外交官长驻,为彼此间的文化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这时起,日本执行的是追随欧美,修改不平等条约,并向中、朝等东方国家一步步扩张的路线。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为日清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清廷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中国人在感到了耻辱的同时,也在逐步觉醒并开始学习、研究日本。1898年中国的戊戌维新(史称“戊戌变法”)就是效法日本明治维新进行的。二十世纪初,更出现了赴日留学与考察的热潮。大批留日学生通过他们的各种活动,推动了中日文化交流的开展;回国后,他们中的许多人又成了清末民初中国政治、军事、文化、教育改革的重要骨干,成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生力军。

鸦片战争战败之后,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一些爱国知识分子纷纷总结教训,提出救国方案。一批介绍世界历史地理和鸦片战争情况的书籍相继出版,这些书籍又通过中国商船传人日本。1842年,思想家魏源写的《海国图志》一书,向国人介绍西方资本主义的情况,揭露西方殖民者的侵略野心,同时主张学习西方长处,加强武器装备,以御外侮。《海国图志》传到日本后,被日本人誉为“天下武夫必读之书”,仅1854年至1856年三年之间,日本出版《海国图志》选本的翻刻本、训点本和日译本竟达21种之多。其他传人日本受到重视并被翻刻的书籍,还有魏源的《圣武记》,徐继畲(she)的《瀛环志略》、《夷匪犯境闻见录》《乍浦集咏》等。日本民间作家还根据这些书籍和中国商人提供的“风说书”,创作了一批描写中国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军谈小说,如《海外新话》、《海外余谈》、《清英近世谈》、《云南新话》、《外邦天平记》和《清明军谈》等等。

近代早期,尽管中日之间仍有民间贸易往来,尽管中国商船依旧开往长崎,但中日人士之间却少有直接的交往。因此,1854年随美国培理舰队赴日的广东文人罗森,当之无愧地成了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

罗森,字向乔,广东南海人。1854年,罗森应美国友人之邀担任了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培理海军准将率领的远征舰队的汉文翻译。1月17日,培理舰队从香港出发,开始了第二次的日本之行。罗森的工作是:协助舰队同日本交涉,通过汉文与日本代表、官员笔谈,翻译双方文件(有关条约、文件均有汉文本)。此外,罗森在日本还进行了很多文化交流活动。

回到香港后,罗森把自己赴日期间所写的《日本日记》交给香港英华书院主办的中文月刊《遐迩贯珍》,分三期(1854年11月号、1854年12月号和1855年1月号)发表。在《日本日记》中,罗森以生动的文笔,描述了琉球、横滨、下田、箱馆等地的山水、人情、风俗、物产。他赞扬日本的社会治安,对日本的取士制度表示赞赏,对日本社会和人民也多有溢美之词。《日本日记》还记录了罗森在访日期间进行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成了研究近代初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

日本开国以后,从幕府官员到各藩的有识之士,都认为有必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与中国建立外交、贸易关系,并主张应先对中国的海港和对外贸易等情况作一些实地调查。于是1862年3月,幕府花了34000银元在长崎购买了一艘名叫阿米斯得号(Artmistic)的英国商船,改名千岁丸,并决定派此船赴中国上海进行考察和贸易。因为日本各藩也迫切地要求了解中国,所以幕府同意某些藩派出若干名藩士以官吏随员身份同行。这些藩士中,高杉晋作、中牟田仓之助、五代才助等,后来都成了日本政界、军界、财界赫赫有名的人物。

千岁丸于1862年6月7日从长崎出发,6月13日便驶进了黄浦江,停泊在上海港码头。这是自日本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禁止日本船航行中国200多年来,日本官方正式派遣来华的第一艘日本船。因此,千岁丸的上海之行,是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一件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大事。

同类推荐
  • 幽灵的白色魅影

    幽灵的白色魅影

    ,为何幽灵的传说经久不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幽灵吗?幽灵究竟只是传说,还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幽灵的白色魅影》带你一起探寻幽灵的行踪,几千年来。追寻它产生的源头,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幽灵世界
  •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 、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 ……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 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
  • 玛雅文明探寻

    玛雅文明探寻

    在世界远古文明中,玛雅无疑最富有浪漫色彩。古代玛雅人制造了哥伦布之前美洲大陆上最引人惊奇的文明之一:它在气候并不宜人的热带雨林环境中萌芽、兴盛然后消亡,历经千载,遗留下数以百计的大型废墟,激起后人的惊叹和注意。
  •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景之治》介绍了文景之治的有关内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景之治》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至尊商女千千岁

    至尊商女千千岁

    重活一世,欠她的,算计她的,她一个都不会放过。刚重生,爹娘被害,整个京城的人都在觊觎着云家的万贯家财。这一世,她不会被歹人蒙蔽,是善是恶,定要分个清楚。
  • 卫氏风云

    卫氏风云

    汉武帝末年,虽然不再波澜壮阔,却是暗流涌动。随着大将军卫青的逝世,皇后卫子夫的失宠,曾经风光无限的卫家已经风光不再。卫风,长公主最溺爱的幼子,卫青寄托了最大希望而又最不放心的儿子,带着不知从何而来的奇思怪想,懵懵懂懂的闯入了这个充斥着阴谋与阳谋、卑鄙与高尚并存的世界。他是将卫氏推向败亡的深渊,还是重铸卫氏的辉煌?
  • “二”小姐的彪悍人生

    “二”小姐的彪悍人生

    一场变态的试炼,令她无端穿越成京城举世闻名的展府的“三绝”二小姐所谓三绝,即:痴绝,傻绝,笨绝(-_-)三绝就三绝吧,反正他展梵音最擅长的就是扮猪吃老虎,但是…后妈暗算,姐姐刁难,暗中使坏,联合陷害……还有一堆不知从何而来的美男在一旁看戏乐翻天……奶奶个麻花的,你们活得不耐烦了!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何况还是我们从来都不知道忍为何物的展小姐……于是乎……☆☆白慕朗:不知在下可曾的罪过姑娘?展梵音:没有啊,只不过古人说得好啊,根不正苗歪!☆☆钱凤:梵音,你怎么能将一个野男人带回家?展梵音:不是啊,我只是听说姐姐嫁不出去了,他是我给姐姐捡回来的姐夫!☆☆云枭:展梵音,你要干什么(双手护住前胸)展梵音:(笑眯眯)放心吧,我会乖乖疼你的!☆☆展梵音:孔昭,我可以相信你吗?孔昭:小姐,您永远是孔昭的小姐!☆☆路人甲:听说展梵音又被人欺负了!众美男:老伯,您听错了吧!展梵音不去欺负别人就不错了!斗后妈,戏刁女,过宅院,闯江湖,看我们的“三绝小姐”展梵音如何过他的彪悍人生!简介无能,内容会比简介更精彩,喜欢的请放入书架!*****************************************推荐好友文文:恶魔总裁宠我吧笑雨涵尼姑皇后谢郦恨嫁——警花女神棍长袖扇舞暖宝贝的幸福人生唐音七
  • 神语

    神语

    当初的废材,交换的灵魂,一步步踏向巅峰的坚持,一次次背负死亡的悲愤,一回回生死的磨练,她终将崛起!她,韩天音,特工部精英,为了祖国不惜牺牲一切,最后落得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她,炎有情,神幻大陆有名的懦弱废材,为了心爱的人容忍一切,最后却因深爱之人算计惨被活活打死。灵魂交换,异世重生,当坚韧的灵魂附上懦弱的躯体,天下已注定惊起滔天巨浪!……………………………………………………………………………………神幻大陆,有萨伦帝京第一强者坐镇的炎家真可谓要风得风要语得雨,然而天不作美的是——炎家家主不但独子早死连留下的一双孙儿都是废材!孙子性格稳重又细心,虽然魂力低下不过也算有魂力吧?但这孙女炎有情也太惊人了:魂力:无!天赋技能:无!精神力:无!体质:无!天性胆怯懦弱就算了——居然还是个花痴!世人唾弃,众人嘲笑,看戏的、挖苦的、欺辱的、不屑的、打压的数不胜数,家族败落,炎家护短的家主也只能顶着一头白发独自苦苦支撑。然而,当灵魂转换,眼眸张开却已是凌厉的寒光,从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终究成为一段传奇。魂力:无止境!天赋技能:千年难得其一的幻兽师(别说我低调,多的也不告诉你!)精神力:别问,小心吓死!体质:打个几天几夜不成问题!什么?原来废材不是废材而是天才中的神才!?无数人垂首顿足,羡慕嫉妒恨却也只得红着眼睛眼巴巴看着,敢招惹?没见那些人的下场吗!片段一天空中两道翻飞的黑影,一个身影被凌空踩下,地上顿时被震出深坑。被踩之人面容扭曲濒临疯狂:“你要追我到什么时候,为什么不直接杀掉我!”她眼一眯,寒光咋泄:“这就是你伤害我的人的下场,我要一点点磨光你的信心,一点点让你恐慌畏惧,一点点让你无力绝望!一点点让你觉得——不如我!永远不能胜我!”片段二“再说一遍,放了我爷爷!”手一紧,手中之人在她手中徒然挣扎,脸色已经慢慢发紫,双眼前突眼白向上翻。她怒眼圆瞪脸上青筋毕露:“不然我定然让你家门尽灭断子绝孙,让你鸿家消失这片大陆之上,将你满门亲灵送入地狱,永世折磨!”片段三“我要让那座神殿永堕黑暗,让神度之门永为华丽的墓碑,让神国之上建立我们的城池!”她纤细的背影在苍穹中逐渐远去:”那么,走吧,跟我炎有情一起!”顿时,天地间回响起震天的齐喊:“吾等,跟随吾主!”为亲人,她算尽万物,宁负天下人亦要护卫至亲之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年年孤叶迎春风

    年年孤叶迎春风

    二十年来坚持“一夫一妻无妾制”不动摇的苏夫人育有四个听话的好孩子:长女奉旨入宫,是为皇后殿下;长子刑部供职,是为国家高级公务员。就连爬树上墙无所不能的调皮次女也已安分出嫁。苏夫人向来不太注意世人的指指点点,但在这普遍认为“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的时代,她无法免俗地被大潮流熏染,开始为小女儿着急了。然而这位苏府千金虽长得与孪生姐姐分毫不差,性格脾气却完全不同。她尽得父亲苏太傅之真传,满腹的心计使她几乎千事不愁、万事不忧,又怎么会傻傻地被婚姻套住呢?于是她面向前来提亲的众家男子立下了一条基本要求:非自愿入赘者勿扰。直到某一天,来自远方的乘龙快婿亲手敲响了苏府的大门……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两世人

    两世人

    一个自认为爹不疼娘不爱的姑娘,为了报复父母,采取了自认为高明的方式——自尽。可死后的她却后悔不已,阳寿未尽让她两世为人。终于,她又以一个全新的面孔,全新的身份,重新站在了亲人朋友的面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扛着相公回山寨

    扛着相公回山寨

    本文现半价,一次性订阅全部章节,五折收费。【本文慢热,不喜勿入】你说啥?我叫啥名?桂见初!桂见初?寻思着,反复咂磨着,咦?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桂见初怎么这么像‘鬼见哭’呢?叫啥不好,偏叫这名!若干年后,“听说了吗?扬城首富桂府的三小姐,长得是奇丑无比啊!”路人甲。“是呀是呀!皇上想把她赐婚给皇子,可是一见了她那脸,吓得皇上三天没吃下一口饭,从此再也不谈赐婚的事!”路人乙。“哎,你们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桂家上上下下全都是美人,怎么就出了这么个‘鬼见哭’呢?连鬼看到她都得吓哭了,比鬼见愁更上一层楼!”路人丙。“唉!你们可不要乱说了,听说三小姐和百里之外的红叶山的山寨寨主有一腿,有一次一个人说了三小姐的坏话,被山寨大王抢了,本来是个富裕人家,现在是一贫如洗啊!”路人丁。红叶山山脚下:“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想要过此路,留下买路财,有财过路,没财留色,没财没色,妄想过路!”“报告大王,这有个美男!”小匪甲说道。“报什么报告,扛上去!”一身男装,妖魅身姿,头没抬,眼没睁,倚在树上睡大觉。小匪看了看雌雄莫辨的山大王,流了口口水,山上已经三个压寨相公了!尘埃落定,花落谁家?山寨居中,虎皮椅上,一人斜躺,抛个杏核,选个新郎,今夜拜堂。抛到半空,小匪接下,“大王,不能拜堂,皇上要赐婚!”“虾米?”“皇上给您赐婚,将桂府的三小姐嫁给你!”小匪颤抖着说。“啥?我嫁给我?”眼瞟向那群美男,那我的美男怎么办?“是,大王!”“兄弟们,操家伙,咱和皇帝小儿谈谈去!”呼拉一阵风吹过,所到之处草断树折。原来他还未放弃……欲知故事详情,请点阅读此书!----------------------------------------------【推荐:飞水的文】《黑帮狂妃》完结:一女N男噢!《桃花朵朵开》《丫丫江湖游》----------------------------------------------
  • 犹太富翁的经商课

    犹太富翁的经商课

    《犹太富翁的经商课》作者从零散的资料收集开始,聚沙成塔,掌握了大量的关于犹太人的各种资料,特别是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了古犹太人传下来典籍《塔木德》。《塔木德》凝聚了犹太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智慧,它是长达10个世纪的时间内两千多位犹太学者的心血结晶,是整个犹太民族生活方式的导航图。在它的哺育下,犹太人在宗教、哲学、科学、商业等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无与匹敌的成就。《塔木德》也是犹太人精神的百科全书,为犹太人提供了生活的准则和处世、经商、教育等方面的道德规范,构建了犹太人的世界观。犹太民族被称为“一《犹太富翁的经商课》的民族”,即犹太人的生活被限定在《塔木德》这一本书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