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9000000013

第13章 药物治疗,中西结合疗效更佳(2)

长期过多服用药物,患者对药物可以发生程度不等的耐受性,导致剂量越用越大,最终患者所受药物的副作用也将随之增多。

风湿病用药须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合理选用。

一般先服用急重病症的药物,待病情基本控制后,再适当兼顾其他方面的药物。药物不可一下就中断,应遵循“逐渐”减量的原则。逐渐减少依赖药的服用剂量,以使身体逐步适应,切忌大幅度削减用量或完全停用,否则由于身体无法耐受会出现戒断症状。有的药物如果突然停药也会产生反跳作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无法完全断除药物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其他药物暂时替代,以减轻由于突然大幅削减原用药物而出现的不适应症状。

风湿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慢性的风湿病患者,严重者甚至需要终生与医药为伴,药便顺理成章地成了风湿患者赖以康复的重要武器。很多风湿病患者以为自己久病成良医,所以往往会因疾病的变化而随意自行更改药物的使用量,殊不知,这是相当危险的做法。风湿病患者在用药时,千万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忌任意滥用

患慢性病的老人应尽量少用药物,尤其切忌不明病因就随意滥用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疾病治疗。

2忌品种过多

尽管老年人患病时可并发多种病症,但须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合理用药。一般先服用急重病症的药物,待病情基本控制后,再适当兼顾其他方面的药物。谨防出现服药一大把,样样病都治的现象。

3忌时间过长

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对药物和代谢产物的滤过减少。故老人用药时间过长,会导致不良反应和引起自己觉察不到的副作用。

4忌不遵医嘱

有些老人凭借自己“久病成医”的所谓“经验”,不经确诊就随便用药或加大用药剂量。这种做法对体质较差或患多种慢性病的老人尤为危险。

5忌生搬硬套

有的老年人看别人用某种药治好某种病便仿效之,忽视了自己的体质及病症差异。

6忌乱用秘方、偏方、验方老年人病多为长期、慢性病,极易出现“乱投医”

现象。那些未经验证的秘方、单方,无法科学地判定疗效,凭运气治病,常会延误病情甚至中毒,添病加害。

7忌滥用滋补药

体弱老年人可适当辨证地用些补虚益气之品,但若为补而补,盲目滥用,可变利为害。有的老年人把从商业广告上看到的滋补药当作“平安药”,稍有不适,不问情由,取来就用,有的甚至长期服用,结果造成脏器损害。民间就有“药不对症,参茸亦毒”的说法。

8忌朝秦暮楚

有的老年人治病用药“跟着感觉走”,今天见广告中说这好,便用这药;明天见夸那,又改用那药。用药品种不定,多药杂用,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容易引出毒副作用。

9忌嗜药成瘾

有的老年人因食欲不佳,便经常服用助消化药;因睡不好觉便老依赖安眠药……这样长期用药,既会成瘾,又会给机体造成某些毒性损害。

10可用可不用,以不用为好如便秘者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即可解决。失眠者可头南脚北,和地磁力线平行,能使人睡得香甜。

常用西药及用法

随着医学的发展,目前国内可用于治疗风湿疾病的西药品种繁多,功能各有侧重。现介绍几种日常常用药物,以便读者了解。由于药物作用各不相同,因而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患者还是应当根据医生的指导合理用药。

1抗风湿改变病情的药物

(1)来氟米特(爱诺华、LEF)。

【适应证】用于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

【用法用量】口服,成年人用药开始3日给予负荷剂量,每日50mg。然后给予维持剂量,每日10~20mg。小儿则根据年龄酌情减量服用。

【处方须知】

①准备生育的男性应考虑中断此药治疗,改服考来烯胺。

②剂量过大或出现毒性时,应减量或停止用药,并使用考来烯胺或药用炭来去除毒性。

(2)甲氨蝶呤(氨甲喋呤、甲氨叶酸、氨甲乙酸、MTX、Amethopterin)。

【适应证】目前公认的治疗RA、强直性脊柱炎(AS)的首选药物。

【用法用量】

①口服:每次7.5~15mg,每周1次。顿服,6~8周可明显改善RA症状,可3~5年长期使用。

②静脉滴注:每次10~15mg,并加入500mL生理盐水进行滴注,1~2周一次。

【处方须知】

①治疗期间,由于需长期用药,因此适宜选择小剂量服用。

②服药期间,应定期做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查。

2生物反应调节剂

(1)转移因子(TrasferFactor)。

【适应证】病毒性心肌炎,白血病并发病毒感染,肠道或皮肤黏膜或呼吸道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病毒性角膜炎,复发性口腔溃疡,以及其他疾病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

【用法用量】

①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每次3U,用2mL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溶解后立即注射,或用粉针剂(猪源)每次10mg肌肉注射,每周1~2次。慢性风湿病3个月为1个疗程。

②口服:每次10mL,每日1次。

【处方须知】

①细胞免疫功能亢进患者禁用。

②用此药期间不宜同时使用免疫抑制类药物。

③本药对新生儿不起作用。

(2)卡慢舒口服液。

【适应证】用于防治呼吸道感染。

【用法用量】口服,1~4岁患者每次7mL,5~7岁患者每次10mL,8~14岁患者每次15mL,每日3次,连用3~6个月为1个疗程。

(3)注射用胸腺五肽(ThymopentinforIngection)。

【适应证】各种原因所致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症。

【用法用量】肌肉注射,每次5mg,用2mL的生理盐水溶解后立即使用。每日1次,连用30天为1个疗程。

【处方须知】

①细胞免疫功能亢进患者禁用。

②用此药期间不宜同时使用免疫抑制类药物,同时注意补充微量元素。

③本药为化学合成物,非生物制品,应在阴凉暗处避光室温保存。

3免疫预防

(1)伤寒菌苗(TyphoidVaccine)。

【适应证】预防伤寒,接种1个月后出现免疫力,可维持2年。

【用法用量】于上臂外侧三角肌皮下注射,7~10天1次,连续注射3次。1~6岁儿童,首针0.2mL,第二针0.3mL,第三针0.3mL;7~14岁儿童,首针0.3mL,第二针0.5mL,第三针0.5mL;大于15岁者,首针0.5mL,第二针1.0mL,第三针1.0mL。

(2)麻疹活疫苗(LiveMeaslesVaccine)。

【适应证】预防8个月以上易感者患麻疹,接种后1个月左右产生免疫力,免疫期达12年以上,有的甚至终身免疫。

【用法用量】于上臂外侧三角肌皮下注射0.2mL,注射1次即可。

【处方须知】

①对鸡蛋过敏者禁用。

②使用过丙种球蛋白者,应间隔2个月后再接种。

(3)口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LivePoliomyelitisVaccine)。

【适应证】预防脊髓灰质炎。

【用法用量】将药丸咬碎,在口中溶化后,用温开水送下。服用方案有如下两种。

①按Ⅰ型(红)-Ⅲ型(绿)-Ⅱ型(黄)顺序服用,每次间隔1个月,此为1个全程。

②先服Ⅰ型,1个月后同时服用Ⅲ型、Ⅱ型为1个全程。

2个月~3岁的儿童,每年服用1个全程,6岁、15~19岁再分别各服用1个全程。

【处方须知】

①一周内每日腹泻超过4次者禁用。

②禁用热开水送服。

常用中药、方剂及用法治疗风湿疾病的中药,是我国传统中医数百年来不断研究、实践得来的成果。这些药经无数人的治疗实践证明是可靠有效的,现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饮片。

1千斤拔(吊马墩)

【功用】祛风湿,强腰膝,舒筋活络。用于风湿痹证、腰腿疼痛或腰膝酸软、跌打损伤、偏瘫痿软无力等。并可消肿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单双乳蛾、痈疖肿毒、蛇咬伤等症。

现代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脑卒中后遗症、慢性肾炎、黄疸型肝炎、慢性支气管炎、龋齿疼痛、牙痛等。

【用法用量】入汤剂10~15克。

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2木根【功用】祛风利湿,散瘀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肢体关节疼痛、水肿、小便不利、跌打损伤、腰部挫伤、久病胃痛、痈肿疮毒。现代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肝炎、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胃溃疡、跌打损伤等。

【用法用量】入汤剂15~30克。外用,捣敷。

3两面针(入地金牛)

【功用】祛风通络,行气止痛,活血散瘀,解毒消肿。用于风湿骨痛、腰腿疼痛、跌打瘀痛、牙痛、脘腹疼痛、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烫伤、痈肿等症。现代常用于急性扁桃体炎、腰肌劳损、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头痛、胃肠绞痛及手术麻醉止痛,尚用于化脓性骨髓炎、盆腔炎、病毒性无黄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入汤剂5~10克,研末冲服5克。亦可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或用酒磨汁涂搽,或研末撒。

【处方须知】处方用量一般应控制在10克之内,不宜大剂量使用。

4生草乌

【功用】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化痰消肿。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偏正头痛、痰癖气块、破伤风及阴疽肿痛、瘰疬初起等。现代还用于麻醉止痛。现有扩大用于脑血管疾病、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感冒发热等的报道。

【用法用量】内服须炮制后,入汤剂,1.5~3克,须先煎、久煎。入丸散应减量。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或以醋、酒磨搽。

【禁用慎用】孕妇、年老、体弱、阴虚火旺及热症疼痛者忌服。患有心脏病、肝病、胃病者忌服。

【处方须知】

①严禁超量使用。

②无论生用、制用,均须注明先煎、久煎。

③不宜与贝母、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犀角同用。

④应告诫患者,服用本品不应喝酒。

5红毛七

【功用】祛风通络,活血调经,理气止痛。用于风寒湿痹疼痛、跌打损伤疼痛、月经不调、痛经、产后瘀血疼痛、胃气痛等症。

【用法用量】入汤剂3~10克,亦可浸酒服用。外用适量。

【处方须知】

①孕妇忌用。

②本品配当归,可互相增进疗效。

6雷公藤

【功用】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疔疮肿毒、皮肤瘙痒等。现代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强直性脊柱炎的早中期,以及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干燥综合征麻风反应、带状疱疹、银屑病等。

【用法用量】入汤剂1~5克,须先煎、久煎2个小时,过滤取汁,然后再将药渣煎煮1次,合并2次药液,分3~4次口服。亦可入酒剂、片剂。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外敷不可超过半小时,否则起疱。

【处方须知】

①初用者应从偏小剂量开始,服用3~5日后逐渐适应,渐加至常用量,且宜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的刺激。

②鲜品毒性成分较高,用药量要取其下。

③汤剂煎煮时间应在1小时以上、2小时以内,过短毒性大,过长疗效降低。

④忌与茶同服,也不可与细胞毒药物联合用药。

7槲寄生(北寄生)

【功用】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胎动不安等。

【用法用量】入汤剂10~15克。

8豨莶草

【功用】祛风湿,通经络,强筋骨,清热解毒。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木、半身不遂、湿热黄疸等。现代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脑卒中、神经衰弱、失眠、夜盲症、虫蛇咬伤、黄疸型肝炎等。

【用法用量】入汤剂9~12克,大剂量为30~60克,亦可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研末撒或煎水熏洗。治风湿痹证多制用,清热解毒宜生用。

9麻口皮子药(总管皮、皮子药)

【功用】祛寒镇痛,疏风,健胃。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跌打损伤、蛇咬伤、牙痛、喉痛等症。现代多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入汤剂3~9克,入丸散1.5克,亦可浸酒服用。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处方须知】

①孕妇忌用②本品有小毒,不宜超量使用。

10荨麻

【功用】祛风除湿,和血止痒。用于风湿热痹、风疹瘙痒、毒蛇咬伤等症。现代多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荨麻疹、小儿麻痹症等。

【用法用量】入汤剂3~6克,亦可炖肉服用。外用鲜品适量,捣汁或煎水洗。

【处方须知】本品有小毒,不宜超量使用。

1祛风散寒,除湿通痹

(1)川乌头散(《太平圣惠方》)。

【组成】川乌头15克(炮裂去皮脐),甘草15克(炙微赤剉),细辛15克,川椒15克(去目有闭口者,微炒去汗),干姜30克(炮裂剉),赤茯苓60克,防风60克(去芦头),当归30克(锉微炒),秦艽45克(去苗),附子45克(炮裂皮脐),桂心45克,赤芍45克,独活60克,牛膝45克(去苗)。

【服用方法】上药,捣筛为散。每服10克,以水1300mL,入枣3枚,煎至200mL,去渣,不计时候温服。

【功能】袪寒湿,蠲痹痛。

【主治】妇人风痹疼痛,四肢不遂。

(2)桂枝附子汤(《金匮要略》)。

【组成】桂枝12克(去皮),生姜10克(切),附子3枚(刨去皮,破八片),甘草6克(炙),大枣10枚(擘)。

【服用方法】上五味,以水600mL,煮后取200mL药汁,去渣,分3次温服。

【功能】祛风湿。

同类推荐
  • 家庭医生实用手册(生活必备丛书)

    家庭医生实用手册(生活必备丛书)

    本书在综合国内外最新疾病发展情况和最新医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有关权威专家指导下编撰而成。包括医疗常识、中医中药、营养保健、健康自助、常见病防治、现代病防治、急救护理等内容,突出了常见病和现代病的防治,特别又是现代富贵病、现代生活病、现代流行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系统性和现代性。非常适合现代一般家庭和广大基层医疗工作者用于医疗预防保健工作。
  • 妇科病调养食方

    妇科病调养食方

    为了帮助女性朋友有针对性地选用食方,达到养生治病的目的,编者们组织有关专家和研究生编写了《妇科病调养食方》一书。《妇科病调养食方》围绕妇科常见病症介绍食养、食治方法。每一种病症先介绍不同类型的辨证特点,然后列出常用的食物和中药,并简要叙述其药性功用,以备应用时查考。接着介绍具有辅助治疗和调理作用的食方。女性朋友们可根据自身的体质、病情特点灵活选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妇科病调养食方》,能够熟悉食物、药物特性,了解配伍方法,真正做到对证食治。
  • 排毒治百病

    排毒治百病

    大家都知道要排毒,可是究竟什么是毒呢?究竟要排什么毒?什么时候该排毒?用什么方法排毒?还有更多排毒问题,本书都将一一为您解答。本书秉承了中国传统医学回归自然、尊重个体的“自然养生法”,通过对饮食、精神、运动、拔罐、按摩、生活起居等方面的调整,重视人体的自愈机能,启动身体原有的康复系统,帮您轻松、快速打造无毒、健康、美丽的身心!要健康,就要排毒;要美丽,更要排毒!了解排毒,让您一生都健康!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女人烦恼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女人烦恼一扫光

    偏方来源:传统经典医药典籍,经过民间千年验证和作者多年医疗实践。撰写原则: 既见效,又安全,既管用,又省钱。所治病症:美容老偏方:美白、保湿、晒伤、油性肌肤、黄褐斑、毛孔粗大等。抗衰老偏方:去皱、脱发、老年斑、皮肤老化、脸色不好等。瘦身老偏方:减肥、体型不均、降血脂、瘦脸、萝卜腿、象腿等。筋骨老偏方:手脚发凉、关节疼痛、足跟痛、闪腰、颈肩疼等。妇科老偏方:痛经、月经过多、月经不调、阴道炎、下身瘙痒等。房事老偏方:房事后腹疼、排卵期出血、性冷淡、阴道干涩等。乳房老偏方:丰胸、乳腺炎、乳腺增生、胸部下垂、乳房胀痛等。
  • 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女职工疾病预防手册

    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女职工疾病预防手册

    这些知识内容包括了职业健康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现代职业健康的良好读物。
热门推荐
  • 良缘错之芙蓉军师

    良缘错之芙蓉军师

    这个女人!一点都不像女人!看似柔弱,却收服了他手下最强悍的战士,与妖柔的闺阁之秀截然不同,这样的人,却吸引住白王花擎苍的视线!身为狙击手的管彤,却莫名穿越到了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丫鬟叶芙蓉的身体中。为了解开穿越与身世之谜,叶芙蓉变成了白王的贴身婢女,这个俊朗却多疑的男人,从怀疑到倾心,似乎久远却也顺理成章。那些携手倾心,那些生死相随,在阴谋与鲜血中,随着惊雷炸响戛然而止!——跨过了时间和空间,他们,还能否再次携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公司章程是记载公司组织和行为的基本规则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第11条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本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具有约束力。”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扶棺谏君:海瑞

    扶棺谏君:海瑞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君妻不可追

    君妻不可追

    “娘娘,听说帝君要休了你。”平地一声惊雷,激起天界万千八卦浪。古板严肃的东岳帝君,居然要休妻?是阴谋吗?是外遇吗?还是一枝红杏踏墙去了吗?最新最真实武罗版本解说:“其实帝君不能那啥道了。”
  • 仙魔契约

    仙魔契约

    苍茫渺渺天地动,仙魔人界乱乾坤,一纸契约定三界,天路缥缈戮风尘。乾坤动荡,仙路无情,魔道沉沦,人间沧桑,悠悠三界谁主沉浮……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 影视文化(生命百科)

    影视文化(生命百科)

    卢米埃尔完成电影的发明后,于1896年雇用了二十多个助手,经过训练,分派到世界各地去放映他的电影,并随地摄取新的电影素材,回来制成新的电影节目。这样,就大大地促进了电影事业的发展与推广。同年,电影也传入了中国。